如何培養同理心?


我們來先了解下什麼是同理心吧,搞清楚這個才能進行培養。

同理心,是指正確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緒,進而做到相互理解、關懷和情感上的融洽。就是將心比心,同樣時間、地點、事件,把當事人換成自己,也就是設身處地去感受、去體諒他人。

同理心並非等同於同情心,同理心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養的,缺乏同理心的人是無法表達相互關懷、理解,達到融洽的人際關係。

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從「我」的角度出發的。所以同理心先需要傾聽。

傾聽的基本原則:

--下處方前必須先診斷

--了解是來自於傾聽。

傾聽的主要思維:

--我需要去傾聽因為我的假設是我不完全了解。

--如果我先傾聽來了解他人,那他人才會更深入的去了解我。

同理心的第一個層次:忽視

同理心的第二個層次:假裝聽

同理心的第三個層次:選擇性傾聽

同理心的第四個層次:留意的聽

同理心的第五個層次:同理心傾聽

同理心訓練

訓練方法一:站在對方的角度

訓練方法二:能專心聽對方說話,讓對方覺得被尊重

情境模擬:

假設你一是一個三歲小孩的父母,你的孩子生病了需要打吊針,針管插在孩子的胳膊上,孩子一直哭著,這個時候,您怎麼讓孩子不哭呢?

A、「拜託你不要哭好不好,醫院的人都被你吵得受不了了。」

B、「媽媽抱你,,聽話啊 。等一下我買玩具給你喔。」、

C、「你再哭,病就好不了喔!」

D、「你不哭,我就去買好吃的麥當勞給你,好不好?」

E、「你一直哭,那麼大聲,被隔壁警察聽到了,就麻煩喔!」

……

你會怎樣做?

同理心對話模擬:

「打針很痛喔!」

「你很想不要打針是嗎?」

「很想把這點滴拿掉是嗎?」

「你害怕打針打很久?」

「我去問醫生,可不可以不要打?」

訓練方法三:能正確辯識對方情緒

訓練方法四:能正確解讀對方說話的含義

你的同事小張,是個很優秀的銷售代表,在公司業績領先。但他最近有點消沉。下班以後,在辦公室,他找你聊天。

情境一:

小張說:「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但客戶的銷售量還是不高。」 ,小張的意思是( )

A)抱怨

B)無奈

C)表達建議

D)徵求建議

E)希望指導

當對方僅僅是向你抱怨的時候,你就注意不要給對方指導的建議。他其實自己知道怎麼做,就只是想發泄一下而已。這個時候他需要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你只要聽著就可以了,適當的時候也可以發表一些無關痛癢的抱怨。

情境二:

小張說:「嗨,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客戶的銷售量還不高。」小張的意思是( )

A)抱怨

B)無奈

C)表達建議

D)徵求建議

E)希望指導

當對方無奈的時候,可能對客戶的能力有懷疑。可能需要和你分析一下客戶的實際情況和公司的策略,這個時候你只要安慰和一起分析就可以了。

情境三:

小張說:「看來是麻煩了,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客戶的銷量還是不高。」 小張的意思是( )

A)抱怨

B)無奈

C)表達建議

D)徵求建議

E)希望指導

這樣的說法,可能對方是想換這個客戶了,可能他已經有後選客戶了。當對方想切換客戶時,可能是對直接切換的信心不足,需要你給他鼓勵。這個時候你只要鼓勵他,並分享你曾經切換客戶的經驗就可以了。

情境四:

「說來也奇怪,我用了一周的時間做這個客戶,銷量還是不高。」小張的意思是( )

A)抱怨

B)無奈

C)表達建議

D)徵求建議

E)希望指導

可能小張想從你這裡得到建議,希望和你探討一下,怎樣做這個客戶。當對方是真正尋求你的幫助的時候,你可以和他一起來分析這個市場的情況,給出你的建議。但是要說明,僅僅是你的建議而已。


同理心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多思考,如果我是別人,我會最想要什麼,然後嘗試一下看看,別人對某些事情是如何反應的,籍此來驗證自己的判斷。

很多時候,做不到僅僅是你不想做而已。


從定義上來說,同理心是一種能夠理解和分享別人感受的能力

在商業上,同理心表示你能夠理解其他人將會有什麼感受以及他們真正地在乎什麼, 超出他們表面上說的那些。這點很重要,因為公司政治是指人們常常「不說清楚他們的意思」 「言行不一致」。人們常常會帶有目的地去說那些他們認為可以給他們帶來最大好處的話。

要真正地理解同理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1. 想像力

2. 希望使用想像力去理解,原諒,接受其他人

當對同理心的探索是「目的驅動」,那麼它就會變得很容易去理解,這是獲取理解同理心的第一步。

譬如:我的老婆是中國人。我是美國人。無論何時我們吵架,我的老婆會說一些很不理性的話,而我時常想像那個場景,像她從小成長的環境以及在她的家庭里,彼此是如何溝通的 (這不同於我在美國成長的個人經驗)

接著,我對她所說的那些負面的,令人感到傷害的話,我會設想最好的,最積極的可能性(和目的), 然後我就一笑而過。我從心底里對自己感到高興,因為我關注她在乎我這個事實,而不是她嘴裡說的那些動氣的話。

我把同理心應用在我的實際生活中,導致出一個高情商的表現和理想的效果。

當我們努力追求一致性,把同理心理論實踐在最困難的處境,如:自己親人之間,這是最好的方法來培養同理心,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

By definition, Empathy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share the feelings of another.

Applied to BUSINESS, Empathy means you are able to understand what someone else is feeling and what they really care about, beyond what they might say on the surface.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 politics of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means people often "don"t say what they mean" and "don"t mean what they say". People are often motivated to say what they perceive will give them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truly understand Empathy requires two things:

1. IMAGINATION

2. A DESIRE to utilize Imagination to understand, forgive, and accept others

When the quest for Empathy is "purpose-driven", it then becomes easier to understand, which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acquiring it.

My wife is Chinese. I am American. Whenever we argue, and my wife says something extremely irrational, I always imagine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she was raised and how people in her famil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hich is different than my own experience growing up in the US).

I then assume the best, most positive possibilities (and intentions) for her saying the most negative hurtful things, and I smile. I am sincerely happy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because I am focusing on the fact that she cares about me and not the actually words coming out of her mouth.

This personal scenario is my "Empathy in practice", leading to a higher EQ response and a more desirable outcome.

As we strive for CONSISTENCY, practicing empathy in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s, such as with close family, is the best way to cultivate greater Empathy for all situations, business or personal.


擁有同理心的前提,必須在過去所有的經歷的基礎上,能自己解決了自己全部的問題。激發起自己的潛意識能力,讓自己的潛意識像花一樣盛開。


同理心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是願意去理解別人,第二是確實有能力理解別人。

有意思的是第一點恰恰是靠第二點的提升建立起來的。


一、什麼是同理心?

在搞清楚同理心是天賦還是技能之前,先說說什麼是同理心。同理心是正確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處境,能夠感知到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那內向和外向的人那個更有同理心呢?

這裡我想給內向和外向做個區分。

內向:「內向的人喜歡安靜,一個人呆著比較舒服」

外向:「外向的人喜歡熱鬧,一群人呆著比較舒服」

但內向並不代表不會社交,比如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是當我需要去社交的時候,我也會去社交,而且由於表達能力還可以,時不時也會成為社交的中心,但是社交完成以後,我總會找個安靜的下午,喝上一杯清茶,翻一翻書,獨自度過一個安靜愜意的下午。

外向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和一群人呆著,讓她自己一個人呆著,他會不舒服。他可能拉著你在電話里聊兩個小時不帶停,當沒人在他身邊的時候甚至都無法安心的完成工作。

內向的人最大的一個特質就是敏感。他們喜歡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探索,對別人的情緒能夠輕易的感知。我自己就是一個內向的人,從小到大我都能勾輕易的感知他人是否生氣/開心/沮喪/失落,我以為這是我自己的特殊能力,當我接觸的人多了以後,每個內向者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能力,即使一個人盡量去偽裝,他也能輕易感受到一個人情緒的異動。

由於內向者的敏感,能夠輕易感知他人的情緒,所以內向者在同理心培養方面有天賦。記住,是在培養同理心方面有天賦,不是說同理心就是天賦。

剛開始我在想同理心是一種氣質?一種性格?一種能力?還是一種技能?

心理學上性情(氣質)和性格有著明確的區分,性情(氣質)是天生的,無法改變,會影響你的一生,比如你喜歡安靜,喜歡思考。而性格是後天形成的,這和你經歷的事情,讀過的書,接觸的人有關係。

性格和能力都是個性心理特徵,能力決定能否做成,性格決定做這件事的態度是什麼。「笨鳥先飛早入林」「勤能補拙」,能早入林是一種能力,但勤奮是一種態度。

那麼能力和技能有是什麼關係呢?技能是知道如何做,能力是能夠做成功。多一項技能,就多一分能力;除了知識技能,能力還包括體力,口才,天賦,是個綜合指標。

所以同理心是一種技能,同理心=天賦*時間。

既然同理心是一種技能,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呢?

二、同理心該如何培養?

1、閱讀文學

同理心是看過不同形式的受苦與成長之後生出的理解與同情,這不是一種技巧,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體諒,我們每個人無法經歷那麼多的人和事,我們只有沉浸在文學當中,與當事人共同掙扎,共同感受生活,才能養成一種同理心,就像你看電影,會隨著電影里的主人公高興而高興、悲傷而悲傷,而且文學和電影的優點是具有可讀性,不會那麼的枯燥乏味。

比如紅樓夢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黛玉一生氣就向床邊哭,寶玉就在一旁賠不是。有一回,黛玉誤以為寶玉把自己給他繡的香囊送人了,「啪」的一下把正在給他繡的香囊剪短,結果寶玉把他的衣服掀開,露出一個荷包,原來黛玉把繡的荷包藏在自己的衣服裡面。

黛玉看寶玉這麼珍重地把她繡的荷包袋在內衣裡面,知道委屈了寶玉,可是黛玉是永遠不會說對不起的,她是那個受寵的人,她永遠要發脾氣,就連自己做錯事了,她也要發脾氣。所以最後哭的是黛玉,賭氣的是黛玉,然後寶玉在一旁不住的道歉。可能沒有同理心的人覺得為什麼黛玉做錯事,寶玉要道歉,這不公平,但是在愛情里哪有什麼公平與不公平?你以為他們在吵架,其實他們是另外一種甜蜜。他們之前有牽掛、有爭辯、還有賭氣,其實人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此,等到沒什麼架可吵的時,大概就無情可談了。

2、讀歷史

為什麼帝王將相喜歡讀歷史?那是他們把自己帶到人物當時所處的環境,體驗當時人物的所思,所感、所為,通過別人的故事來豐富自己的閱歷。

只不過大多數人讀歷史,把它當成一個歷史故事來讀,然後哈哈一樂,完事。

比如張良進履這典故,很多人讀了以後可能覺得說要「尊敬老人,約會不能遲到」,但真的是這樣么?

(張)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選自《史記·留侯世家》

(張)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但是要結合前後環境來看,在這之前,張良做了一個識破天驚的事情,那就是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換作其他人,可能早就東躲西藏了,他卻還能從容漫步,說明什麼?說明張良膽識過人。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一個不認識的老頭讓你下去給他取鞋子,你會怎麼反應?是不是想揍他,張良的反應沒有超出常人,但是看他年邁的份上強忍了下來,老頭不僅不知感謝,反而得寸進尺,讓張良幫他穿鞋。在這裡老人要教張良一個道理,成大事者,要麼不忍,要麼一忍到底。這個和韓信的胯下之辱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良長跪履之,本來想驚老頭,心想:「我跪下來給你穿鞋,應該出乎你的意料吧」,老頭不僅沒有出乎意料反而笑而去,張良本來想驚老頭的,不僅沒有驚到老頭,反而老頭的行為舉止驚到了張良,良殊大驚,隨目之。

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

兵法講究先發之人,制人和制於人是不一樣的,這兩次相約,張良已經很早了,但還是受制於老人。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第三次張良4日半夜就前往,這樣即使老人到了,也無法說張良,因為約的是第五日。什麼是「先」,出乎對方預料就是先。

老人通過這件事情教張良兩個道理,「忍」和「先」。孫子兵法中講到「忍和先」,忍就要忍到對方失去警惕,「先」就要在對方失去警惕的時候,出乎對方意料,先發制人。

這才是讀歷史的正確姿勢。

3、傾聽

回到產品上來,我們想對用戶有同理心,就要先學會傾聽,聽話聽音,看人看行。比如技術跟你說這個功能太複雜了做不了,背後的原因可能是功能太複雜,不想做、看你丫的不爽,不想給你做、最後才是真的功能複雜,做不了,傾聽,聽得是對方的心理訴求。

此外傾聽能力也是產品經理必備能力,如果你的產品是女性用戶,而你是男性,那你是不是就不能做女性產品了?顯然不是,如果你不斷的和目標用戶聊,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你也能做出一款她們滿意的產品。

所以學會傾聽對於培養同理心很重要。

4、把自己當用戶

把自己當用戶不是在腦海中想像著自己是用戶,那是YY。每個人受到的教育、所處的階層、經歷的事情都不盡相同,你無法想像別人使用你產品的感受。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自己當成用戶,親身體驗一下產品,你做滴滴打車,可否自己當個乘客,去打一下車,自己當個司機,去開一段時間的網約車?做互聯網金融,自己能不能投投看?吳京拍戰狼2,自己去軍營訓練18個月,把自己練成一個兵樣,大家都記得達康書記單手換彈夾的精彩,但是達康書記為了形象真實,這個動作每天練到吐為止,所以,把自己當成用戶,去體驗用戶的所思,所想、所感。

這裡要多說一點就是,除了把自己當成用戶,還要注意傾聽,因為即使你是目標用戶,也只是目標用戶的一類,你無法跨階層,誇年齡的去了解用戶,所以說傾聽很重要。

總結:上面就是個人對俞軍老師所提問題【同理心是天賦還是技能?】的一些思考,有更多想法的小夥伴可以加微信yw5201a1交流。

更多乾貨,可關注微信公眾號:chanpinliu880


本人最大的優點:有極其強烈的同理心

幾個關鍵詞:感同身受 換位思考 將心比心


有人關注過同理心較強的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嗎?

需要去「觸發」同理心的,通常都是負面的事情

我們可以去「同理」這件事,但是未必具備處理的能力,這樣很容易陷入深淵


同理心的本身是一種技能,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雖然同理心不是同情心,也不是同情和憐憫,但是同理心的過於情緒化是同情心,也就是說,同理心加情緒變成了同情心。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情景帶入獲取同情心,在同情心的基礎上,去思考同情心是否本身存在了歧視和弊端,我們再來理性的去掉過度的感情化,去掉歧視,來獲得同理心這項技能。

——來自大連市紅十字會YABC講師團隊


1.多玩殺人遊戲

2.多幫別人指路


想像自己是對方


推薦閱讀:

人們的審美差異真的會這麼大嗎?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科學嗎?這個理論,對現實生活能起到什麼意義?
怎樣含蓄催促別人還錢?
通過「抓周」來測試嬰兒心理傾向可靠嗎?嬰兒在一歲的時候是否真的能形成對世界和事物的喜好?
男人如何讓自己心理變得強大 不自作多情 不優柔寡斷?

TAG:心理學 | 情感 | 平常心 | 同理心 | 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