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

經濟學獎被頒發給尤金·F·法馬、拉爾斯·彼得·漢森和羅勃·詹姆士·席勒,以表彰他們在「資產價格的經驗主義分析」方面的貢獻

實證分析確實是翻譯上的問題。

那麼」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是什麼呢?


「實證」這個中文詞語,在經濟學中對應兩個英文單詞 「Positive」 和 "Empirical"

與"Positive「實證經濟學,對應的是「Normative」,被稱為規範經濟學。所謂規範經濟學,它的目標是告訴我們社會經濟應該怎麼樣運行,判斷的標準為某種價值觀准。而實證經濟只回答經濟現象中的因果關係,不含價值標準。下面以房價問題為例子:

Normative的觀點可能是:房價應該下降10%,這樣可以讓更多年輕人買得起房子(悲天憫人的價值觀,哈)。

Positive的觀點可能是:房價這麼高,是土地供給不足造成的(冷冰冰的一句話)。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去百度一下,這兩種思考方式涉及一些哲學和人文的觀點。

"Empirical"對應的是"Theoretical",兩種的區別在於研究方法的不同。正好與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的對應關係相近。(不是很懂物理...)比如說什麼物理上的希格斯粒子,這是由希格斯他們從理論上提出,然後一堆人在那邊做實驗,實驗的結果驗證了他們的理論。經濟學也是這樣,提出一個理論並用現實去驗證,可惜經濟研究是很難做實驗的,(儘管現在已經有了「實驗」經濟學),所以檢驗理論必須採用統計手段,也就是計量經濟學,對已經存在的現實數據進行檢驗。

在金融學的理論工作方面已經有人獲過獎了:CAPM模型和歐式期權定價模型。

Fama屬於理性派,Schiller屬於非理性派,他們就各做各的「實驗」——跑數據,結果表明他們似乎在某一方面是正確的,這當然「豐富」了我們對金融市場的認知,所以諾貝爾獎就給他了。

而Hanse其實是個宏觀領域的人物,在宏觀經濟學家們眼裡,做這種金融實證的都是渣渣...


是中文翻譯不好。

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2013 原文是:

「for their empirical analysis of asset prices」.

empirical應該譯成實證更妥,對應theoretical 理論。 以表彰他們在資產價格的實證分析方面的貢獻。


這個我說實話是完全不懂的;根據字面的意思,這些人是為資本市場總結出一些枯燥的公式和條條框框,拿來進行資產價格的評估。


推薦閱讀:

「在壟斷競爭市場里,邊際收益小於價格」如何解釋?
消費全返是一個怎樣的模式?
知乎上的經濟學類高質量專欄文章有哪些?
目前國內有哪些區域股權交易中心?
關於南審開設PPE專業,諸位專業人士怎麼看?

TAG:金融學 | 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 經濟學 | 諾貝爾獎 | 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