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中教堂里的神職人員喜歡邊走路邊讀聖經?好好坐著讀不行嗎?


因為電影裡面對很多事情(包括宗教)的反應都跟現實並不相符,屬於stereotype/「刻板」,尤其對宗教的刻畫很多時候是漫畫化的。


利益相關:影視編劇+天主教基督徒。

並沒有質疑樓上幾位答主的意思,但大家有些回答的確有些答非所問了。這個問題很簡單,跟信仰——或者說是教義的關係並不大。

原因如下:讓電影中這些人物符合人物特徵,同時又不至於造成視覺疲勞。

下面我來一一解(xia)釋(bai)~

1、神職人員在歐美國家,就好像我們國家的白領、警察、醫生一樣,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職業。在影視劇中,一個「人物」的出現,勢必要讓這個人物的打扮、神態、言行舉止符合這個人物的身份。比如,小偷的特徵就是賊溜溜的雙眼,上班族的特徵就是提著筆記本走路打電話,醫生的特徵就是白大褂、聽診器。所以神職人員的特徵肯定就是拿著聖經閱讀,或者禱告。

2、電影和話劇不一樣。很多朋友都知道,影視表演比起話劇,不僅複雜得多,技術含量也高得多。電影的拍攝和表演需要「肢體語言」、「鏡頭語言」——用通俗的話說,最忌諱的就是長篇累牘地站/坐著不動說台詞bla bla bla。因為電影的目標是「用畫面把觀眾代入故事,用故事引發觀眾的共鳴」。換句話說,觀眾看電影看的是故事,是畫面,而不是聽劇中人物玩兒德雲社。題主可以去看看一些電影劇本,一個成功的劇本、尤其是21世紀後的劇本,是很少採用連篇累牘的台詞的,不然劇本審核人這一關都過不去,更妄談投資拍攝了。(國內的劇本創作也是一樣,如果一部電影有一場戲超過一頁紙都是對白而無任何動作,那麼這場戲就絕對有問題)想聽連篇累牘的「經典台詞」,對不起,請自行購買閱讀《莎士比亞全集》。

3、所以,讓角色在電影中「動起來」,不僅是出於電影拍攝的需要,也是對觀眾的負責。對電影來說,活動的畫面永遠比固定的畫面更有吸引力,也更有代入感。讓演員固定在一個表演區內對台詞,不僅對這場戲的構圖,對演員的演技發揮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制約。這就是為什麼動作片永遠比正劇有更廣泛的市場的原因。所以神職人員們邊走邊看聖經,視覺效果上是絕對完爆「坐著不動看聖經」的。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嘛,兩個神父站在一起——或者坐在一起bla bla bla,「皺著眉頭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多單調啊!」(請用郭冬臨老師的口氣說出這句話)。

說句題外話,其實對於電影從業人員而言,「擅不擅長玩兒移動畫面」,不僅是衡量一個影片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衡量一個導演和攝像師的重要技術標準。成熟的導演和攝像師,對「大量採用固定鏡頭」這種爛過時的玩意兒都是深惡痛絕的。

舉個例子,《霸王別姬》里程蝶衣在紅衛兵面前痛斥段小樓那一段台詞,理論上是可以讓哥哥「站著不動」說完,然後攝像師把機器一架,一個固定鏡頭拍完的。但哥哥是怎麼演的?攝影師又是怎麼拍的?我想我不用多說了吧。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更有感染力?

以上~


謝謝邀請。

為什麼電影中教堂里的神職人員喜歡邊走路邊讀聖經?好好坐著讀不行嗎?

1, 我記憶中想不到哪部電影如問題所述。如此泛泛猜測不如,給出橋段,讓我們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來思考那個環境,人性的優點缺點和作為,在別人的成功和失敗上學到教訓。即使那故事是編的,但是藝術嘛畢竟來源於生活。


2, 我不是電影編劇,也沒幹過導演。電影作為一種吸引眼球的藝術形式,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安排都言簡意賅恰如其分的融入了編劇導演對角色、對人物、對劇情的巨大精力投入和心血。當然這個跟導演和編劇的水平、造紙(造詣yi)是成
正比的。爛片除外。另外,對一個角色的塑造和事件場景的設計都帶有創作人員的心血創作的智慧和經歷的同時,當然也有著他們的偏見、喜好和自己的有限。一個
不喜歡小狗的創作人員必然寫不出喜愛小狗的小說。其實自己感覺,智慧的人生,不應該是人云亦云跟著別人隨波逐流;別人對,你對,別人跳水溝,你也不能倖免。有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尋求智慧,讓自己豐富。有
點跑題了,嘿嘿。


3, 我是個基督徒,也去過不少叫做教堂的建築。教堂是建築,而這個Church,我當下的理解是教會,是一群人,人心的會集。一群把自己的心歸到應該歸的地方,讓人看到與外人的分別的地方。當然人心隔肚皮,人看到自己的不好才能變好。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無病的人,你說他有病,他會回:「你才有病!」


4, 神職人員,字面意思是在教堂里工作上班的人員。聖經上記載耶穌自己的話語:你們中間為大的,要服務於別人;為首的要成為別人的僕人。神職人員理應成為謙卑服務人的人,在智慧、道理和生活上服務別人,為別的信徒做榜樣的。但是由於人的有限和黑暗力量-撒旦的破壞,人不讀聖經的情況下,看不到這些聖經啟示出來的生命的智慧,因此,那些基督教中有限的人反而成為別人認識那有位格的真理、智慧、道路和生命的絆腳石。我信的不是基督教的宗教,我信靠耶穌,不是信自己,耶穌是我的智慧。


5, 一個人喜愛一樣東西,巴不得寸步不離。還記得早很多年自己看武俠小說的光景。茶不思飯不想寢食難安,巴不得自己的眼睛一直在那小說上,主角的武功成為我的武功,主角的喜怒哀樂,成功和失敗,風花雪月大俠胸襟讀起來自己很享受,人稱武俠小說為成人的童話很有道理。其實我們平日看電影,看電視劇不都是這種心態嗎?吸引自己的,自己當然願意下功夫,走路也要看。不是嗎?


我渴望自己更有智慧,用聖經箴言書第二章這段話作為我這個回答的結尾吧,希望您滿意我的回答。

2:1 我 兒 , 你 若 領 受 我 的 言 語 , 存 記 我 的 命 令 ,
2:2 側 耳 聽 智 慧 , 專 心 求 聰 明 。
2:3 呼 求 明 哲 , 揚 聲 求 聰 明 ,
2:4 尋 找 他 如 尋 找 銀 子 , 搜 求 他 如 搜 求 隱 藏 的 珍 寶 ,
2:5 你 就 明 白 敬 畏 耶 和 華 , 得 以 認 識 神 。
2:6 因 為 耶 和 華 賜 人 智 慧 。 知 識 和 聰 明 , 都 由 他 口 而 出 。
2:7 他 給 正 直 人 存 留 真 智 慧 , 給 行 為 純 正 的 人 作 盾 牌 。
2:8 為 要 保 守 公 平 人 的 路 , 護 庇 虔 敬 人 的 道 。
2:9 你 也 必 明 白 仁 義 , 公 平 , 正 直 , 一 切 的 善 道 。
2:10 智 慧 必 入 你 心 。 你 的 靈 要 以 知 識 為 美 。
2:11 謀 略 必 護 衛 你 。 聰 明 必 保 守 你 。


難道樓主沒有邊走路邊用微博刷微博上知乎的經歷?


一個導演或編劇在策劃時會努力的把人物性格設計的飽滿豐富,對於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牧師,那導演就會以一個完全代入性的動作或行為來刻畫人物的形象,但這不是標準,具體還是要按照劇情發展,理念,意義來分析的

各個人物的動作形態也有不同的隱寓。


電影不是事實啊,電影裡面有很多修辭手法,而且拍電影的人常常拍的都是他眼中的神職人員,並不是真正的神職人員。再說,有的自認為是神職人員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神的僕人。


因為站著不動看拍出來比較呆板吧。

或者是角色個人喜好走著看書。

我教會的牧師同工沒見過有溜達著看的。


最愛乾的事就是邊走路邊看書,即便我不是神職人員,手中捧的也未必是聖經。


推薦閱讀:

基督最根本的意願是什麼?
薩珊王朝時期的瑣羅亞斯德教影響有多大?
佛道兩家都那麼殊勝,為何成佛者寥寥、成仙者寥寥?
全能神教等邪教跟基督教等正常宗教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ISIS到底想要什麼?

TAG:電影 | 閱讀 | 宗教 | 基督信仰 | 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