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問題,是指什麼?這個「角度」怎麼選?
一個男人看女人的時候,因為角度關係的不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可以是自己青梅竹馬的戀人,可以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也可以是偶然遇到的陌路人,可以是自己幹練的頂頭上司,也可以是自己倚重的下屬。這些關係讓我們用不同的模式去思考,形成所謂的視角,此時頭腦中想像的事物完全不同,行為也完全不同。
一個事物具有複雜的多面性,也就意味著它與外界具有豐富的「強關係」,通常來講我們只能看到自己熟悉的一面,這種視角具有片面性,需要進行豐富。有時候我們能夠看到所有的強關係,但往往情緒用事,從「自我」的角度考慮問題更多,這時候放下情緒,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常常被稱為「同理心」,也叫「移情」。
能夠判斷場景,分清楚自己應有的角色,比較容易做出正確的視角選擇。或者多視角審視,全面把控,那樣更好。無論如何,多視角的意義在接納、傾聽、開放、包容。
視角層面不一樣,取決你是否意識到那些新的視角。如:你是一個想吃糖的孩子,而孩子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盯著糖看,而孩子的父親會知道孩子想吃糖,父親的角度出發會想什麼?買還是不買。而老闆又是另一個角度,他會希望父親買糖給孩子,這樣他就能賺到錢,而路人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這是四個不同角度,而你還可以從更深的角度來思考,例如孩子想吃糖是因為他想體驗甜的味覺帶來的滿足感,這樣他能開心,父親給孩子買糖是因為他愛孩子,希望孩子開心,更信賴依靠自己,這樣他也能在情緒上得到滿足感及其他美妙體驗,或不買糖給孩子是擔心孩子吃多糖牙疼,這也是出於愛,而老闆,路人的想法又會是什麼,這取決於你的思考,當然還有更多角度、更多層面,只要你思考,就會有答案
謝邀。事物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就是指要研究盡量多的方面,最簡單的,是考慮正反兩方面。
拋磚引玉:大角度比如極客觀理性地權衡利弊 再換位權衡利弊 這樣做過程雖冗長 但較全面,而小角度來說 精確定位自身屬性 比如性格 職業 愛好 從各個屬性的思路去思考 如你學工程 嘗試工科流程思維去分析事件合理性..blablabra
看問題,選角度,敬請讀一下《寒窯賦》 :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時有常序,鬼神有常靈。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家有寶,孝子賢孫。國有寶,正直忠良。合天道,則天府鑒臨。合地道,則地府消愆。合人道,則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禍去福來。天地和,則萬物生。地道和,則萬物興。父子和,而家有濟。夫婦和,而義不分。
時勢不可盡倚,貧窮不可盡欺,世事翻來覆去,須當周而復始。
余者,居洛陽之時,朝投僧寺,夜宿破窯。布衣不能遮其體,饘粥不能充其飢。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余後登高及第,入中書,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思衣則有綺羅千箱,思食則有百味珍饈,有撻百僚之杖,有斬佞臣之劍,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扶袂,廩有餘粟,庫有餘財,人皆言余之貴也,余曰:非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蛟龍未遇,暫居雲霧之間。君子失時,屈守小人之下。命運未通,被愚人之輕棄。時運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貧君子,自怨骨格風流。乍富小人,不脫俗人體態。生平結交惟結心,莫論富貴貧賤。深得千金,而不為貴,得人一語,而勝千金。吾皆悼追無恨人,富貴須當長保守,
蘇秦未遇,歸家時,父母憎,兄弟惡,嫂不下璣,妻不願炊,然衣錦歸故里,馬壯人強,螢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戶迎,妻嫂下階傾己顧,蘇秦本是舊蘇秦,昔日何陳今何親。自家骨肉尚如此,何況區區陌路人,抑猶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釣於渭水。顏回命短,豈是凶暴之徒。盜柘年長,自非賢良之輩。帝堯天聖,卻養不肖之男。瞽叟頑囂,反生大孝之子。甘羅十二為宰相,買臣五十作公卿。晏嬰身長五尺,封為齊國宰相。韓信力無縛雞,立為漢朝賢臣,未遇之時,口無一日瓮飧,及至興通,身受齊王將印,嚇燕取趙,統百萬雄兵,一旦時休,卒於陰人之毒手。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安邦之志,一世無遇。
上古聖賢,不掌陰陽之數。今日儒士,豈離否泰之中。腰金衣紫,都生貧賤之家。草履毛鞋,都是富豪之裔。有貧賤,而後有富貴。有小壯,而後有老衰。人能學積善,家有餘慶。青春美女,反招愚獨之夫。俊秀才郎,竟配丑貌之婦。五男二女,老來一身全無。萬貫千金,死後離鄉別井。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滿腹文章,到老終身不第。或富貴,或貧賤,皆由命理註定。
若天不得時,則日月無光。地不得時,則草木不生。水不得時,則波浪不靜。人不得時,則命運不通。若無根本八字,豈能為卿為相。一生皆由命,半點不由人。
蜈蚣多足,不及蛇靈。雄雞有翼,飛不及鴉。馬有千里之馳,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計,無運不能自達。
吾敬為此勸世文也。
多問問題,問得越多越牛逼。
推薦閱讀:
※清華大學出版社和浙江大學出版社的《邏輯學導論》哪一本更適合入門者學習邏輯學?
※能幫助人理性思考、不偏見、不盲從的書籍有哪些?
※聽不懂音樂怎麼辦?
※為什麼有些時候總覺得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在思考?
※想必下雨並非雨的本意,太陽也並非自己想要升起,那為何又有日升雨下之說?我又為什麼要思考這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