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台灣的字體/字型是如何進行設計/研發的?
01-14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字體設計門與路,更多字體設計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謝邀請。由於個別廠商的字體設計方法也可能略有不同,所以以個別廠商的設計步驟做說明:
大廠商Morisawa: 先從市場調查開始,去找一個新設計的市場切入點:例如雜誌最近的字體潮流、書本內文字、或屏幕字型。找到方向後,就開始針對該題目進行一系列的試作,例如字的風格、感覺等等,一一在這個時候做,因為漢字字體設計是大工程,因此前期工夫一定要做得好才確保後期無憂。之後就是開始設計筆劃:包括假名的設計方向,筆劃的橫直劃對比、標點、英文等等。然後做五百字,將筆劃設計的變化造型都儲好,還有基本裝字問題都解決了,就可以開始筆劃拼貼工作。拼貼好就要檢查字的平衡,筆劃粗幼,部首檢測,排版檢測等等。Master weight完成後就可以開始生成中間各種磅重的工作,這是很漫長的部份因為需要大量修正問題,例如增加磅重出現的不規則狀況,筆劃的不合理延伸等等。到最後就是將整套字打包,加上各類opentype features。
獨立廠商如字游工房,製作流程類似,但他們的分別在於:它們並不需要大量字體維持生計,所以字體做得很精;檢測的試間很長,製作時間很長,游Gothic用上了4年半時間去完成六個磅重,造字精細對獨立廠商來說十分重要。台灣並不清楚,華康的做法是類似日本,不過他們有自己開發的製作工具,而認真程度如何也不清楚。以s明朝體family為例的話:
- 假名 6個月
- 拉丁+數字 20天
- 漢字筆畫元素 2個月
- 漢字第一水準(2965字) 1年
- 漢字第二水準(3390字) 7個月
- 其他字 5個月
- 特殊符號 1個月
- 字形平衡檢測修正 1個月
- 橫豎排版檢測修正 2個月
- 假名修正 40天
- 字間距檢測修正 半個月
- 字體化,字體家族製作 5個月
- 文本輸入檢測 一周
- 字形最終修正 1個月
- 列印檢測修正 半個月
比如日本北川一成堅持不懈的研究印刷,通過使用不同的油墨結合發現了許多新的效果。有時設計的靈感會來源於印刷時「休克」效果。北川總是能做到「溫故而知新」「每當我從歐洲旅行回來,都會感覺日本很臟、很醜陋。但是一天我突然意識到,若從另一個角度看,那可能就是異國風韻。因此,我不會用那些雷同的流行元素,也不會用大家都認可的時尚元素。」正因如此,他得以源源不斷的創造和挑戰傳統的新創意。-黑板報
推薦閱讀:
※對於一個外行,應該怎樣欣賞字體設計?
※初學者怎樣著手字體設計?
※字體公司如何進行字體設計、研發創新?
※如何避免 web font 在瀏覽器中的鋸齒現象,製作字體時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優化字體的細節?
※巫妖王之怒的國服LOGO副標題為什麼字體大小不一,「王」字還歪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