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講一念不生,不執著念頭,那麼如果人人都不執著於念頭,這個世界怎麼發展怎麼變好呢?
如果沒有科學家的執著,就沒有現在的科技。
如果沒有醫學研究的執著,就不會解決掉那些疾病痛苦。我們現在所有的文明的進步,建築,電腦,手機,人工智慧,等等,不都是因為人類的執著,追求,才創造出來的嗎?而如果不執著,都一念不生,那歷史不就倒退到吃樹皮得了病只能等死的地步了嗎?
謝邀:你這個觀點不知道哪裡得來,佛教沒說過追求「一念不生」。
《瑜伽師地論》里有一段: 複次依靜慮等當知能入二無心定。一者無想定。二者滅盡定。無想定者。唯諸異生由棄背想作意方便能入。 若諸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諸想如癰諸想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於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習不念作意。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無間心不復轉。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已離遍凈貪未離廣果貪。諸心心法滅。是名無想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 有類外道,認為思想不是好事,以想為生死的根源(諸想如病諸想如癰諸想如箭),滅想盡凈,就可以得到涅盤。所以修行的目的,便是追求無想,以此勤加修行。得無想定。此定的果報為「無想天」
- 佛陀從來沒有這樣教育過, 這樣修行下去,此心不能生起利他的妙用,甚至會變得冷漠無情、無慈悲心,這叫錯損菩提。 佛一直叫我們要發心,發菩提心哦。自覺覺他,從來沒讓我們萬事不管。
- 大乘佛法,不是讓你萬事不管,其實一直告訴你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 「心」迷則是萬惡之源,悟則是眾妙之門。所以佛法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破壞」的是我們眾生種種的顛倒妄想,不正確的知見。而能依「正覺」升起種種妙用,自利利他。這便是「建設」。
-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佛陀講一念不生,不執著念頭,那麼如果人人都不執著於念頭,這個世界怎麼發展怎麼變好呢?
「佛陀講一念不生,不執著念頭」,這大概是你的想像,《金剛經》明確告訴我們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的想像和佛經是矛盾的。
如果沒有科學家的執著,就沒有現在的科技。如果沒有醫學研究的執著,就不會解決掉那些疾病痛苦。
我們現在所有的文明的進步,建築,電腦,手機,人工智慧,等等,不都是因為人類的執著,追求,才創造出來的嗎?
而如果不執著,都一念不生,那歷史不就倒退到吃樹皮得了病只能等死的地步了嗎?
其實恰恰相反,正因為人類沒有被過往傳承的知識、經驗所束縛,不斷的發現新的知識,積累新的經驗,探索新的領域,人類才獲得了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對舊知識,舊經驗的執著,在人類歷史的各個時代都存在,而且經常成為文明進步的障礙,基於人類內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破障而出,這是人類進步永遠的主題。
佛教語境下要破除的執,指的是眾生對於五蘊諸法等身心現象,會習慣性的定義其中有一個永恆、獨一、無因的存在,這種認知方式以及衍生出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是佛法要處理的對象。
我們對概念做解讀和批評的時候,不能簡單的理解為通用語境下的含義,很多領域都有自己的專業辭彙,有些和通用語境有些有關聯,有些雖然早先有所關聯因為歷史演變早已經大相徑庭。這裡面造成的錯誤解讀是需要注意的。
不執著於念頭,是不要執著於「無用的」的念頭。
用丹.哈里斯《一個冥想者的自覺書》中的話說,「你是需要計劃從這裡去機場的路線。但是你有必要反覆計劃14次嗎?」
不執著,是只不要做無用功。當你開始冥想,你會發現你對大腦幾乎沒有掌控能力。你難以決定它想什麼,不想什麼。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幸福感低下,焦慮煩惱,壓力大,很多是源自於我們大腦有48%的時間在做無用功。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精神內耗」。
假如,我們能夠節省48%的大腦空間,落實到具體的事情和研究上面來,我們的效率會更好,我們的創造力會更強。腦電波的一些科學實驗已經證明,冥想/禪,可以給我們帶來相關的提升。
偉大的科學家/企業家或者其它人類,他們普遍都有很好的洞察力,專註力和直覺。這都是冥想主要培養的能力。
這才是「不執著於念頭」的正確打開方式 —— 不要讓精神內耗負面影響你的生活,或者生命體驗。用相同的生命能量創造更多價值。
公眾號:U_Undefinable
一念不生,是外道…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 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 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 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 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一念不生不是世尊說的,是像法的假佛經說的,一念不生要不是死人,要不就是修定,世尊求道時,跟著兩位老師學習過定,並達到當時印度最高的定,但是世尊並沒有感受到真正解脫,因為在定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圓滿沒有痛苦,但是離開了定,煩惱又會重新出現,這是不究竟的法,因此後來世尊離開了那兩位老師開始通過各種苦行求道,直到世尊快要餓死在路邊,被一名善女子救助,才意識到苦行也無法帶來解脫,在菩提樹看到了覺,定不能打破無明,但是覺可以,覺的特點與定相反,覺就是如實知道,我清醒的知道我的呼吸,我的念頭,我的痛苦,只是知道而已,卻不生任何貪嗔痴,這就是斷除無明的無上法門
一念不生是為魔,不執一念方成佛。
人即是念,念即是人,是人就會有念頭,一念不生本就是一個念頭,有此念又怎能一念不生?強求無念是魔道,念起即起,念過即滅。雖有千念過,心如止水靜。物來則應,物去不留,不執一念。
說白了就是人不是不要追求,而是要不執著於結果。追求理想是好事,但不是有追求就能成功,成功了不狂妄自大,失敗了不破罐破摔,不要逼著自己成功,也不要害怕失敗。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壇經》
在問樓中我直接回復了佛經並沒有樓主自己闡發的那種說法,這是駁論,從正面再說一下:問主認為佛法對社會物質財富的創建發展持否定態度,純屬自己閉門造車,佛法對於「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這件事是持肯定態度的。
大乘佛教有一個重要思想就是「自利即利他」,從這一倫理觀點,佛教對商業發展持積極態度,認為發展物質生產與貿易流通對於社會大眾是有益的,而對大眾有好處的事業我們都應當支持。
佛教之「自利利他」的道德思想是高度重視物質經濟利益的,《大智度論》卷第五十六中說「貧窮故,自不能利益,何能利他?」《優婆塞戒經》卷二中說「自利益者不名為實,利益他者乃名自利」,又進一步概括說「利益他者即是自利」。也即是,欲實現「自利利他」的人生社會價值追求,不應信守「安貧樂道」,而應通過工商業等正當的手段去積極的創造財富,用於改善社會福利。
換言之,佛教提倡全社會積極發展工商業,工業和商業規模擴大可以造福社會大眾。同時,主張個人和企業經營工商業的最終目的不是享樂,而是踐行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精神,因此它並不贊同富裕者將經營所得財產用於奢侈消費,而倡導他們「利養普世」,將多餘的財富用於進行慈善活動,實現工商業與社會公共事業的良性互動。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陀教誨道:做一個接受佛教信仰的在家居士,有兩個基本要求:第一,不能脫離社會,應該洞察體驗世間諸事,掌握豐富的知識;第二,應當如法求財,通過正當合理的手段創造財富。 「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優婆塞」義為凈信男, 指受持五戒的在家男性。此說表明,佛陀在世時即向剛接受佛教信仰的人提出,信者不應首先忙於誦經禮拜等狹義的信仰形式上,而是應以自利利他的信仰宗旨擺正自己的思想,去積極學好社會上一切先進的技能知識,為創造物質財富奠定基礎。
在舊中國,佛教界確實存在重來世輕今生,重死後往生凈土輕當下結凈善因緣將人間創造為凈土的落後思想,為了對治積弊,將佛教思想與改良社會,救國救民合為一體,近代中國佛教領袖太虛大師在《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一文中,闡釋了「人間佛教」的思想。他說:「人間佛教,是表明並非教人離開人類去做人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造的佛教。」又說:「人間佛教,並非人離去世界,或做神奇鬼怪非人的事。即因世人的需要而建立人間佛教,為人人可走的坦路,以成為現世界轉變中的光明大道,領導世間的人類改善向上進步。」這是說,一個人覺悟了佛法原理,把佛教作為思想信仰的中心,應並以此為出發點,去實行濟世救人,去推動建設人類新道德和新秩序的公共事業,使國家富強,人民安樂,而不是埋首於深山,對世間不聞不問,這就是人間佛教思想的主要內容。
太虛大師以降,中國佛協的歷代領袖都接受了佛教在一個工業化、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接受現代化改造,更適合現代工業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結構的發展進步才能對國對民有益的思想。他們主張:佛教修行的最高追求,不應當是來世往生凈土,而應當是改造人人互相壓迫的現實世界秩序,提倡並身體力行建設一個人人自由、平等、友善,交相利兼相愛,「自利即利他」的新道德、新秩序。在這個意義上,主張廢除人壓迫人的不合理社會秩序,提倡重新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的新社會秩序的社會主義事業,與佛學思想完全可以通過「建設人間凈土」而實現相容。
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開以後,中國佛協發表宣言明確以人間佛教為指導思想,主張佛教界人士應當自覺以實現人間凈土為己任,為建設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社會新體制(在官方看來便是社會主義社會)這一崇高事業貢獻力量。這是回歸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基本精神,要求佛弟子的清凈自心修行要從清凈眾生、清凈國土開始,一個人閉門清修,遠離社會,「心凈則國土凈」並非大乘佛教的宗旨,恰恰相反,大乘佛教希望它的在家門徒通過積極工作和勞動,減少和消滅貧困,創造社會財富普惠眾生,讓國家、社會、地方、家庭得到發展進步,將剩餘的社會產品投入再分配,實現助人自助,利養眾生,這既是大乘佛教一般修行者的精神追求,也是菩薩行的最終價值追求。
如果人人都去做和尚了,那人類的未來怎麼辦啊?!
如果人人都進山修道了,那人類的未來怎麼辦啊?!如果人人都不婚生子了,那人類的未來怎麼辦啊?!
呵呵,「如果」這兩個字就是爾等的妄念!
人心不去,幻象叢生,魔性彰顯,人離道遠。
唯有煉心,本性一出,群魔退散,方可悟道!法的真機,常人永遠也不配知道!上面也不允許常人知道。首先,要把佛學的理論適用範圍,與現實世界作區分。
1.現實世界與佛教的世界是有區分的。佛教是宗教的世界,現實世界是利益驅動的世界。二者不可相提並論,二者世界的邏輯衍化是不同的,語言表達是不同的。佛教視為高於現實,是錯誤。把現實視為高於佛教,也是錯誤。
2.現實世界與佛教的世界又是一體的,都是原初的世界,反射於人類的意識與生活,大家對於原初的世界有了不一樣的解答。解答方案不同,但本質的原初世界還是一樣的。
3.現在可以回答, 【佛陀講一念不生,不執著念頭】,翻譯為現代語言,可以這麼說「原初世界,通過阿賴耶識的輪迴,不斷作用於我們個體的生活,但是根本上而論,【我】是空,【我執】也是空,自然【我的念頭】也是空,佛陀就表達了,一念不生,不執念頭,也就是空性的思想。」
4.上面只是一佛教世界,談念頭。
在現實世界,你自然不受【佛陀講一念不生,不執著念頭】的約束。
你如果經商,肯定要以利益為最高準則,一切行為都要做商業的考量。沒說佛教徒,經商虧本就是善事。
你如果從政,你肯定要以官場的法則做官,既可保住官位,又有政績,沒說官員下台或被免或被抓,就是善事。
。。。。。。。
不一一舉例,一個佛教徒,在現實世界應該具有高度的智慧,高度的靈活性。
有時候,你看是小的邪惡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大善事。這方面,日本佛教徒,遠比漢族佛教徒更高明。
一念不生啊,什麼是一念不生呢?《華嚴五教章》卷一雲︰『頓者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華嚴經疏》卷二雲 ︰『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立為頓。一念不生可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那樣跟頑石也沒多大區別了,頑石連個念頭都沒有,很不用提生了。
不執著,是讓人們最起碼不要計較太多,寬以待人,大肚能裝天下事,這是最基本的了。
佛法包羅萬象,如果只是通過隻言片語,斷章取義,影視文學的描述,那都是經過人們加工過的,盲人摸象不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嘛。學佛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身口意,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十善業道經就是講這些最基本的,有疑問,自己找到答案才是最好的,通過別人的回答,也是言不盡意的。於相離相,隔空離空。施主,你著相了。
先去了解佛陀的緣起法再提問吧
無念,並不是沒有念頭。你說:我現在大腦一片寂靜空白,是無念的。噢!你已經在念了,你念了那個「無念」。所以當知,佛經先聖們所說的那個「無念」,其本質並不是無了那個念,而是無了那個念念的我。沒有我,誰念,誰又無念。故六祖說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
禪宗所說的「無念」,是沒有念頭嗎?如果那樣,與土木金石有何不同? 無念,是遠離心意的分別;如同眼光,了了分明,卻不辨真實。究竟的無念狀態是難於言說的,所謂急水上打球子也是間接的譬喻罷了。不要用意識分別心去分別教義,真實做人,老實做事,勤懺悔,一顆清凈的心才能受持正法理 。
-------------
在虛幻、變化不定的自我顯現中, 內、外,自、他,有何差別?此遍一切處,本自存在者, 具足開闊、自在、無染、空與無礙;其本性晶瑩剔透。透視萬象而無念,保持無惑,永遠自在而安適。
念念不離心,要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斷十方
大樂,無念,明澈中是否有你?若無你,則大樂,明澈,無念何處落腳?若有你,你本來虛幻,則大樂,無念,明澈,是虛幻自我之延續,幻境未除何來證量?大樂在煩惱中啊!煩惱熄滅即大樂;無念在妄念中啊!妄想無掛即清靜;明澈在渾濁中啊!體驗性空即圓覺
轉載自立靈修行網
可能對於世界來說,沒有人是最好的
不執著並不等於不追求上進不進步啊。
如果你具備了足夠的自控力和鑒賞力,你會發現你根本不需要督促不需要執著,自然會把事情做完美,自然會每天進步每個月脫胎換骨
可以看看野狐襌的故事,你說的是不落因果,佛教講的是不昧因果。你想多了。
破執念你可以理解為打破自我局限,而不是停止進取,執是一種妄念不執也是一種妄念。你只認識到執是錯的然後又過分強調對一切不執從而覺得荒謬,這是你認識膚淺錯誤。 真正的明心見性破除執念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打破自我的束縛局限得到最本真的自我,繼而能夠牽引出人的最大潛能,不管從認識事實還是功用上都是絕對強大的幫助。所以說不管佛還是道,除去虛幻不堪的迷信東西,其中心思想都是破除局限,絕不是讓你斷滅不進,恰恰相反當人真正的做到了與萬事萬物的和解不二,中二的說法這個人做任何事都是無敵的!
這個假設本來就不成立,眾生共業不昧因果,一個「如果」並不能改變。
相對地獄來說,人間的執著程度算不錯了。地獄的眾生時時刻刻都執著,以至於希望不勞而獲,認為坑蒙拐騙搶勝過發展生產力,吃自己子女的人血饅頭。好歹世人還是不錯的,比惡三道都強,在想要發展的時候能專心致志,工匠精神地發展,有結果了才會出現失去革命精神這種事情。沒有執著是一種感情,感情上沒有執著,性格上多元化,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精彩。至於感情和性格上都沒有執著,那未免是陷入無記了。如果感情上有執著而性格上沒有,又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為了滿足貪慾連自己也捨得放棄,毫無底線。
推薦閱讀:
※日本的僧侶(和尚)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哪一部佛經詳細記載了佛祖的成道故事?
※日本創價學會和中國佛教有哪些宗義上的不同?
※南北朝的門閥制度是否是受印度文化中的種姓制度的影響?
※佛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能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