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中國隊亞錦賽女單輸給日本?

十七歲的小將,揚言要拿東京奧運會兩塊金牌


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比賽結束後記者第一時間就問了劉國梁指導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我認為劉指導的看法極為準確,極為專業。

沒有截圖,也不知道哪裡有採訪回看,總結來說劉指導的意思大致是這幾個方面:

首先,認為女子輸比賽,不是心態問題,是系統性問題,是技術落後的問題。劉指導特意說到,都沒有打到拼心態的程度,怎麼能說是因為心態問題呢?

第二,認為這是對我們女子敲響了警鐘,承認日本從申奧成功後開始的乒乓布局初顯成效。從鄧亞萍、王楠到張怡寧,中國女乒絕對統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吹捧聲中應當緊張和清醒。

第三,國際乒坦更好玩更刺激了。這是劉指導原話,其中自有一股自信和豪情。劉指導認為,我們仍然有世界最先進的團隊、最紮實的基礎,這一點我們十分自信。本次比賽女乒前四里三個中國人,一個日本人,相對來說日本暫時還只是單兵突圍,尚未有旗鼓相當之勢。

第四,劉指導特意提到女乒男子化問題,認為在女乒男子化的路上說了很多,走的不遠,成效不顯著,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這也說明了,女乒未來的培養方向就是男子化,也是解決目前技戰術水平落後的方式。

劉指導短短几分鐘的談話,承認了不足,釐清了認識,又保持著自信,抱負著豪情,坦誠了問題,給出了解決方案。我覺得幾乎是「如何看待女乒亞錦賽」相關問題的標準答案了。


在競技體育上沒有什麼永恆的夢之隊。你看似無懈可擊的盛世陣容,其實維持起來如履薄冰。


體育運動選材涉及的東西很複雜,它培養的是一個人,如果我們把培養一個運動員視作一種人才培養實驗的話,它屬於最難進行環境控制的那一類實驗。這也是為什麼以前中國運動員都是封閉式管理,其實道理很簡單,最大限度排除環境對實驗的負面效應,當然如今的社會環境媒體環境,和封閉培養的本身弊端,這種培養方式慢慢改革和逐步拋棄。


乒乓球未來人才,假設我們稱為苗。


在一個周期(大約10年)中國因為基礎好,有10個好苗。日本有2個。


比例是10:2


差距很大。


但是注意,由於中國隊之前的大樹太大太好了,遮擋住了部分原本可以正常發育的苗,假設這樣的苗有2個。而日本沒有這樣的問題。


比例是8:2


差距仍很大。


由於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青少年可選運動項目增多,有一個好苗子喜歡上了投資更多的網球。


比例變成7:2


我們繼續,這7個好苗子不可能全都上場啊,在競爭過程中自然淘汰2個,日本沒這種問題,因為2個苗子在國內已經是精英中的精英,別人無法與之競爭,當然壞處是教練也沒得選..


比例是:5:2


由於日本奧運周期,空前重視潛在奪金點,挖地三尺的找苗子,還真讓他們找到一個。


比例是:5:3


5:3,或許質量我們還是好,但數量上是不是感覺不那麼保險了?


當然肯定有人說,你這是把負面情況全扔到中國隊身上,太極端了,日本的苗就能保證一路沒問題?


體育有時候就這麽有趣,有時候就這麼玄學。你真的能撞到一批天才毫無阻礙的成長的情況,體育界把這種集合稱為「黃金一代」。


說白了,競技體育有時候不是整體實力的碰撞,他更像是用特種兵在戰鬥,集中優勢,局部領先。我整體實力不如你,但我天時地利人和,在這一個周期突然湧現出幾個天才,還趕上你新老交替,轉型陣痛期,畢其功於一役,直接打一場翻身仗。運氣好能壓你一個周期。


明白了吧?你以為王者地位很穩固?你以為中國乒乓球拿冠軍很容易?這些優勢說沒就沒,老天爺可沒規定中國大地每4年必須要出一個張怡寧張繼科....


想想2006年的巴西,號稱夢幻四重奏,前場3個金球獎(卡卡是07年)+1個接近金球(當時的阿德),10年一過,中超的球員都能進巴西隊了...


21世紀初的德國隊就靠巴拉克和卡恩,寄予厚望的戴斯勒26歲退役。10年一過,德國戰車前場後場人才井噴。


說回乒乓球,你現在看中國隊在北京倫敦里約大殺四方,可想想王皓輸給柳承敏不過距今也只有13年罷了,還不及一個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的長度。


說這麼多不是看衰中國隊,中國乒乓球隊其實應變和處理危機的能力,以及賽後技戰術分析能力極強,王者也不是僅僅靠天才就打出來的。在亞錦賽折戟其實是好現象,讓大眾知道,劉國梁天天喊著日本狼來了不是亂說的。其實我只想說一點:


中國乒乓球不是天生的王者,而且早晚有跌落的那一天,真有那一天,希望我們的球迷不是謾罵與嘲諷,而是給與他們掌聲,跟他們說:一直以來,辛苦你們啦。最後是鼓勵,鼓勵他們重回巔峰。


時代變了,中國人的思想也變了。五年前國胖要是這麼輸了,國人瞬間炸成一團璀璨煙花閃耀整個歐亞大陸。十年前國人把鐵板噴成鏤空雕花。二十年前你信不信會有人給國胖直接寄刀片?

而現在網上的主流言論態度則是「哎呀沒事沒事,輸了就輸了,國胖依然賽高。」亦或是「好事,現在發現強勁對手,以後就可以針對訓練了。」

至於我怎麼看待,當然是帶著笑看啦。


第三次創業的核心目標「養狼計劃」終於有成效了。只有連續戰勝中國隊員拿到冠軍的才叫狼,否則只是哈奇士。為此中國隊應該撒花慶祝一下。

願三創越做越好,像八十,九十年代那樣,請進來,走出去,幫助培養出瓦爾德內爾,賽弗,蓋亭那樣偉大的對手,把像何智麗,陳靜,焦志敏,井俊紅,高軍,陳新華這樣的高手送往世界各國,幫助擴大乒乓球的國際影響力。球員的出路么,就拜託迷弟迷妹的網紅經濟了。


一個瓦爾德內爾激勵了幾代中國男乒選手?

我們需要一個女瓦爾德內爾。

競技體育一旦被長期壟斷失去競爭。

其技戰術都會發展減緩甚至停止倒退。

至於一名乒乓選手就想改變乒球現狀,那是痴心妄想。

日本選手不敢說以後不會再奪冠

但是肯定次數有限。

不會成為中國三大魔王那種霸主。

中國隊已經把他列為頭號目標研究。

會有技術小組分析研究她的技術特點。

研究有針對性的新打法。

會有一流的選手去模仿她的打法做陪練。

這來自於中國雄厚的乒乓球基礎。

中國兵乓求對於其他國家來說

依然是不可動搖的萬里長城。


無所謂。對於現在的乒乓球來說,中國隊的強大在於一個完整的體系而不是哪一個人的強大。這次輸了球,會把日本隊這幾個人作為重點對手,有陪練專門模仿打法,有人專門分析數據,有教練專門琢磨弱點。再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日本人不堪一擊。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見證過無數的天才球員,但是只要中國自己內部關係理順,一個天才球員怎麼可能和一群天才組成的團隊相抗衡。


雖然我不關注體育但是這幾天中國隊輸了的信息鋪天蓋地,以至於我真的以為輸的褲子都掉了。

然而昨天有人跟我說這次7塊獎牌拿了6金1銀。。。

震驚!中國隊本次一金未拿!

嗯!沒毛病


你說讓我怎麼看待?橫著看、豎著看、側著看還是倒著看?

不管你怎麼看,事實就是事實,都已經擺面前了,難不成還真能用手把眼睛蒙上,來個掩耳盜鈴啊。

平野美宇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豪言壯志,記者也問過她的想法,例如這麼說話的方式會不會顯得過於自大,同時擔心自己有可能會完成不了。

結果人家的心態就很好,她說:「無論如何目標就在那裡,沒有什麼好去遮遮掩掩的。」

對嘛,你看一個十七歲的小姑娘的心胸多坦蕩,即便我打不過你,但我也有勇氣和你去爭、去搶。

這是我很欣賞她的地方,你也可以說她是初生牛犢不畏虎,或是不知天高地厚。

但最起碼人家有夢想,並且也很敢想,我相信她為此也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

我想中國乒乓球隊這霸主的位子也坐得太久了,該挪一挪屁股了。

否則,沒有競爭的體育,讓人看了有什麼意思?

我們看待問題要客觀,問題發生要解決,如果輸球之後就開始撒潑打滾的多無趣。

平野美宇的技術的確有她的先進性,尤其是速度方面已經快丁寧,陳夢、朱雨玲一大截(不算劉詩雯),並且她發力的方法和擊球點都與我們不同,借力打力,迎前的感覺更多。

但如果只是這一點優勢的話,為什麼她會在亞錦賽的單打中連過三關,那是因為她還極具落點上的意識。

沒錯,你中國隊能力是強,質量是高,但我一直不停的調動你,讓你在大範圍的跑動中擊球,這時既想搏殺又想保證命中率,無疑是難上加難。

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為什麼這幾個中國隊選手普遍都接不好平野美宇的發球,甚至接二連三的接失誤。

我認為,不是因為她發的球質量有多麼高(雖然變化多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是她後板的銜接跟得太快,又沒什麼漏洞可撿。所以讓人感覺壓力驟然大增,心生膽顫,無從下手。(陳夢採訪的時候有總結到這點)

我在這裡設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劉詩雯上去和平野美宇打,誰的勝算大。我更偏向劉詩雯會贏。因為同為速度型選手,劉的大賽經驗多,單板力量重,完全有可能會在前半局就將對方壓得死死的。可惜她四進二的時候輸給了陳夢,註定沒有抗大旗的命,現在看來想坐上這女隊「一姐」的位置是遙遙無期了。

日本隊此次奪冠雖在意料之外,但卻仍在情理之中。

就讓他們再多蹦、多得瑟幾天吧,五月世乒見。


這才是好事啊(」゜ロ゜)」

一個項目虐得全世界只有你在玩了,這個項目就失去活力了,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意義。這個項目的發展也就沒有了再次進步蛻變的動力。

如果舉辦一個比賽叫做「筷子夾花生世界錦標賽」……你覺得這個比賽會有關注度么?…會有魅力么?…

輸給日本的可愛妹子多好 她開心,我看著也開心,1/4決賽0:2落後再翻盤,看著小妹那麼開心,我都燃了,體育賽事真有魅力啊。

輸韓國就不行…滅了丫的!


【2017-4-17 23:48 更新】我很喜歡後面 @孫曦 有事說事的評論,主要觀點是:中國隊員普遍高大,沒法那麼快;我們的研究一向很充分,不拿本不等於不準備;技術意識各方面優勢仍然很大。(本想原文照抄,又沒好意思。)我寫的回復有點長,經同意更新在下邊。分隔線以後是未經改動的原答案。

謝謝您的回復。您提出來的這幾點,我現在想到的有(只說女隊):

1. 並非苛求都快,而是需要熟悉各種打法,特別是與我們相比「非主流」、甚至曾是我們傳統優勢的打法,掌握克制之道。對付快,不是必須更快;或者能製造旋轉,或者能扯動位置,或者強行降速打質量(下旋好像太久被忽視了),不能由著別人連續攻。實際情況是,丁寧苦苦周旋落敗,後兩場乾脆束手無策。伊藤美誠參加成人比賽3年有餘,很早就脆勝過車曉曦、馮天薇等好手,卻長期被視為「搏殺」打法,不客氣地說,技術組難辭其咎。建議您看看對車曉曦的早期比賽,車曉曦從頭到尾都被打愣住了,我們任何主力(包括硬實力頂尖的李曉霞)都不可能贏得那麼脆。而平野美宇在2016年初日本錦標賽上橫掃伊藤美誠,勇獲三連冠,被認為打得「像中國人」,這還是她來國內聯賽「留學」之前。我完全認可國乒隊員們付出的辛勤汗水,但總是感覺有點機械化,以往那種既沉著又生動,胸中有丘壑的氣質比較淡,可能也是選材單一的反映。輸不是問題,問題是輸得缺乏質量。

2. 考慮到機會成本,無效果的準備就是反效果。比賽緊張激烈,是不是都記得住?有個東西放在那裡會不會更定神?是不是礙於面子不敢拿出來?另外,有沒有記錄和回顧臨場指導的有效性?針對性研究的得分率呢?新技術的轉化率呢?有沒有形成整體性的動態反饋機制?有沒有常規性的教練員學習提高機制?再另外,怎樣快速調節運動員的心理,有沒有經常性的模擬演練?有沒有評估各人的承受力、吸收率、轉化率?(以前有心理培訓,效果如何?現在是不是差了一些?)有沒有統計「說一套做一套」的情況?這些數據有沒有量化,有沒有得到運動員、教練員的理解和認可?這只是我臨時想到的一些點,國乒有沒有想得更細、落得更實?當然,也值得反思一下,哪些要求屬於意義不大甚至弊大於利的苛求?

至於「概率」這樣的指標,並不是「加起來一除」就自動有用的。現在到處說大數據,但數據統計怎樣指導實踐,特別要在電光石火之間立竿見影,並不簡單。由於自身所學及所從事,這麼說應該並不主觀片面,就不展開了。

3. 整體優勢仍在,但差距明顯縮小,後繼乏力。不要說樊振東這樣後來居上的年輕奇才,能與大主力穩定抗衡的新一代都遲遲未能冒尖,比賽氣質也整體較差。這應該是教練大調整急於解決的。

影響成績的有很多側面,轉播評述中教練員更多強調「技術摳得更細一些」,作為非專業人士,我覺得不妨思路開闊一點,也許效果更明顯。以上只是拋磚引玉。

性格使然,加上整天與計算機打交道養成的習慣,我的批評可能顯得過於嚴苛。這並不是選擇性無視、低估客觀因素和偶然性,只是覺得有內容的批評建議比找理由、斗意氣、說俏皮話更積極有價值,也是我自己衷心歡迎的。

(另外假如您能幫我聯繫去國家隊觀摩一番,發現所有的擔心都是杞人憂天,早在運籌帷幄中,那就太好了。我特別不願意多操心,特別盼望滿足又快樂,但是常常沒辦法。)

--------------------------------------------

主要是過於習慣了弧圈相持,發搶接發搶意識不夠;習慣性退台,速度跟不上,抽不出手製造旋轉,平擊球又處於下風,導致整體被動局面。當然,如果上據說有傷(?)的劉詩雯,贏面會大很多,但並不能改變整體形勢。

對這種全方位快速搶攻的打法,李曉霞的強旋轉和劉詩雯的正面對攻都很有效。丁寧、朱雨玲的共性問題是,回球缺乏質量,大部分是被動「擋」回去的,無速度無旋轉,正好利於連續直線攻擊。陳夢很想製造旋轉,但動作偏慢,鬥志不高,經常是剛拿到先手,下一板稍一猶豫,主動權立即易手,從此萬劫不復。

下面複製自己一個回答的後半部分,完整版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496634

單場的勝負沒什麼,下面不自量力,說說我眼中的女隊和男隊的整體性問題

女隊主要是進攻能力不足,後繼人才薄弱。很多年前就提出「女子技術男性化」,我理解就是要提高女隊員主動進攻、連續拿分的能力,減少在糾纏中等待對方失誤。實際效果看,接近男子風格的有郭躍、李曉霞、郭焱、劉詩雯、木子,似乎都是個性直率、不會八面玲瓏的類型。當然,「業務強的不容易管」,這也是常識。如果在憂患時期,反而容易上下一心,激發出血性。可在女乒遙遙領先的20多年裡,差不多派誰上都穩拿冠軍,內耗自然滋生,以上幾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擠打壓,「穩重聽話品質好」的挑起了大梁。「技術男性化」只有反手擰算是照貓畫虎,整體上可以說花果飄零。比如朱雨玲,手感細膩,正反手豁出去都有相當的殺傷力,偏偏喜歡打太極拳,死氣沉沉,實在可惜。如果王曼昱分給李隼好好打磨幾年內功,也許能擺脫「奇兵」的命運。反觀日本,清一色的近台壓迫式打法,央視解說員稱之為搏殺,實在自欺欺人。(剛剛朱雨玲0:3完負於平野美宇,算是給昨晚寫好的這一段的註腳。)

男隊主要是重旋轉輕速度,內力有餘銳利不足。曾幾何時,男乒還是中國歐洲之爭,中國靈活細膩多變化,歐洲大開大闔有力量。馬琳王勵勤以後,「弧圈(旋轉)為王」成為男隊的主導思想,再加上反手台內擰起形成相持的標配化,逐漸走上了歐式的強對抗、拼身體素質(球質)的道路。大賽小賽碾壓式的勝利,也讓所有的「問題」顯得杞人憂天。張繼科的高球質與大心臟,馬龍行雲流水的正手連接,許昕製造弧線與糾纏的能力,樊振東開碑裂石的攻擊與反噬,似乎男隊正處在最好的時期。但是,單調預示著弱點,男子的身體素質決定了普通選手的強攻也會對頂尖選手構成實質威脅,即使未必逆轉勝負,也會大大提高偶然性,顯然是值得的。典型的例子是里約奧運會馬龍對鄭榮植,平時看起來滴水不漏的馬龍,被銳利飄忽的打法牽製得極其狼狽,只因為鄭榮植正手太差才逃過一劫。如果把網球看成高強度、低精度的乒乓球,成功案例就更容易舉,比如盧卡斯·羅索爾、達斯汀·布朗對納達爾的勝利。仔細觀察一下男乒隊員的失分情況,會發現有不少丟在大角度的迎前抽擋(平擊)球上,而且常常毫無辦法。速度面前人人平等,與日韓相比,我們的平擊球使用頻率較低,而且刁鑽程度明顯不如。與歐洲相比,我們的身體素質絕非強項,更不應該丟掉快速靈活的傳統優勢。主力隊員中,張繼科、樊振東速度較慢,尤其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特別是今後的領軍人物樊振東,能力厚實無人可比,主動進攻意識上佳,唯一的隱憂是,大部分球都是後上手靠硬實力扳回來,反手擰形成相持的第一板,很多情況下並未獲得先手優勢,這一板可能成為以後大賽日韓選手的重點突破口。

由上很容易發現男女隊的共性問題,就是習慣性退台形成相持,近台搶攻意識不足。日本女隊的方針恰恰是,近台迎前快速抽擋,用速度節奏壓制旋轉控制。央視喜歡把相持稱為實力,把搶攻稱為搏殺,顯得盲目自大。難道我們一時的領先就等於正確?難道台內拉起形成弧圈相持就是乒乓球發展的極限?如果比喻成九陽神功和透骨針的對抗,任何有效得分都是水平的體現,而不在於周旋得多麼好看,更沒有正邪之分。現在男女隊習慣起一個弧圈就後撤步,我很擔心近台平抽成為軟肋。站在對手的立場,這就是可與爭鋒的捷徑。

一直以來,中國乒乓球隊雖然獨孤求敗,但具體到每場比賽,總覺得發揮的水平要比訓練水平打個明顯的折扣,能贏只因為實力超出別人一大截。我覺得,這與教練員的思想溝通水平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女隊,孔令輝簡單粗率,什麼都掛在臉上,場上指導永遠是「訓」的態度,立竿見影、因人而異的應變卻不多,女隊員難免不心裡嘀咕。反觀日本女隊,無論是總教練馬場美香,還是伊藤美誠的男指導教練松崎太佑(據說實際由前河北隊教練張翀訓練),都是和顏悅色親如一家的感覺。(平野美宇邊聽指導邊翻看一個大紅本,是不是記錄了中國選手的常見失分點?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細緻準備?)

調動隊員積極性是日韓的傳統強項,精神力量聽起來虛無縹緲,難道我們不承認劉國正的頑強逆轉?難道我們沒看見平野美宇從容化解的多個賽點?我們習慣了福原愛的可愛,石川佳純的可惜,但再也無法小看這批年輕對手的拼搏。中國隊這邊,假如因為有了成績的保障,就把隊員當成砝碼、棋子、利益交換品,難免不讓人心寒。上下不齊心,再堅固的堡壘也會從內部崩潰。

順帶一提,多年來我們的雙打都採用「胡亂配對」的方式,依靠單兵能力解決問題。其中固然有讓球的因素,但長此以往,是否還具備頂尖雙打的素養,還有能力贏下必須贏得的榮譽,參考國羽現狀,也未必完全樂觀。

居安思危,何況危險早已近在眼前。


現在輸球是好事,遠比世乒賽,奧運會上輸球好。相信以中國隊的實力,一旦將平野美宇作為首要對手來研究,應該能找到破解的方法。加上針對性訓練,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另外,平野美宇也在打乒超。個人感覺中國選手相對怕生不怕熟,因為我們之前在明處,外國選手都是抱著拼的心態來研究,挑戰我們。他們對中國選手有所了解,而中國選手對他們不太熟悉,會吃一些虧。一旦雙方熟悉了,我們就可以發揮基本功厚實的優勢,打實力球扛死對面。


黃旭東微博甩鍋。

被網友怒扒黑歷史,在innovation對dark,ssl的比賽時他說:

今年輸了你就來找我!

永遠都是冠軍的!


不要急,但是要重視。

我們依然有絕對的集團優勢,完全可以把日本的這點小進步扼殺在搖籃里,所以不用急;

但是中國女隊遇到了個人認為09年以後最大的挑戰,所以也要足夠重視。

其實大家都是這個心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於是我們要低調低調,養狼養狼;

有一天還沒看到狼呢,聽見幾聲可能是狼嚎的叫聲,才知道狼來了有多可怕;

這也挺正常的,單論這次比賽,日韓的進步都很明顯,不過中國依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雖然連斬三名中國隊員奪冠是多少年沒有的事情,但是我們隊員前一段時間娛樂分心的事情過多、狀態低迷,以及教練組剛剛換屆、甚至是剛換新球的不適應都是重要因素;亞錦賽不算什麼,也就是提醒提醒我們,對東京奧運會核心層的打造、對年輕隊員的歷練等問題要提到日程上來了。

最後說一句,真不喜歡孔令輝當主教練…


在這裡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日本能贏?

身體素質?技術?環境?

劉指導已經說了,日本方面打是先進的乒乓球。那麼何來的先進?是日本自己研究出來的嗎?我看了新聞,看了研究,也看了採訪。可以這麼說日本方面的先進在於:男性化打法,並且穩中帶凶。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先進?日本小將個人的天賦是一方面,中國教練也是一方面。是中國的教練把日本選手的打法「從凶中帶穩練到穩重帶凶」(新聞)

而中國方面,則是「中國強調了好久的男性化打法不見成效。。。。選手們不願意改變打法。。。這次的失敗是一擊警鐘,迫使選手們改變打法」

也是改變打法意味著不確定。就像足球「防守反擊,肌肉森林」和「攻勢足球,技術打法」的轉變,練習能一樣嗎?巴塞打法的改變也是謹慎又謹慎的。

我們國家隊的好苗子不捨得去實驗,那麼就把教練們撒出去用外國選手實驗唄。

現在外國選手實驗出來了,教練是中國人。那麼都是中國人,內部交流一下不過分吧。

然後,數據到手,方法到手。再配上中國一流的教練團隊,訓練環境,更重要的超一流的球員們。反超回來沒那麼困難。

當然,我們要說這是有風險的,而且這風險還很大。畢竟日本卧薪嘗膽那麼多年了,他們也有全國的支持,全國的期望,他們也曾經是乒乓的霸主。只要這次能打出來,再引發一波全民的乒乓熱潮。未必不能再次建立日本的乒乓王朝。

所以我們對球員們,不能急,不能噴。要給他們最好的環境,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

要讓他們和全世界的人知道「有十三億中國人支持的國胖隊是無敵噠!!!!!(驕傲臉)」


好事,說明乒乓球有救了,一個項目如果一直被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人統治,那這個運動就離滅亡不遠了


主要是輸在兩方面,一個是接發球上手意識不夠,另一個是節奏慢,進攻質量不行

第一方面很明顯,小平野的接發球到了反手幾乎都是擰起來的,出台必拉起來,朱雨玲 丁寧兩個人 有好多球明顯是半出台,居然又搓了回去,主動把上手機會給對方,中國隊最強大的前三板技術哪裡去了?

還有就是小平野的勾手發球很不錯,打球打得多的人都知道,勾手發球接發球其實很難擺短,而且容易判斷失誤,濕父有幾期專門講這個發球的視頻,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學學~

第二方面 節奏慢是致命傷,丁寧節奏慢 周旋能力強是一直以來的特點,朱雨玲也是節奏慢質量差,小平野的反手簡直太好了,速度快質量高,一路壓著對方打,正手近台反拉弧圈也是用的風生水起~

這比賽確實是一個警鐘,但是不太贊同平野就有了能夠在世乒賽或者奧運會拿冠軍的實力,去年小平野拿到了沒有中國選手參賽的第一個世界盃冠軍後立馬就去了乒超,然後一個半月裡面只贏了一場球,我如果沒記錯的話,被幾大主力輪番教訓了一圈~

另一方面中國隊其實沒有很重視和認真準備亞錦賽,之前翻車的事情發生過不少次了,什麼張繼科樊振東馬龍王皓 都輸給過沒啥名氣的外國選手,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太多,回去好好總結~

期待下萌萌噠小平野在世乒賽里的表現! 現在比中國隊一統江湖的局面精彩和有懸念多了~


平野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不知名小將,是2016年的世界盃女子單打冠軍

為什麼今天女乒不管是隊員或者是教練都給了我一直完全沒研究過這個人完全沒有任何準備的感覺,結果臨場被打了個滿地找牙

對就是滿地找牙,從心理到技戰術上全方位吊打,不存在運氣不存在僥倖,是實打實的贏球


亞錦賽而已,基本上國家隊拿這個比賽練手,輸贏倒是其次,檢查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次輸球,確實找出不少問題,實質上收穫反而比贏球多的多。

三大杯才是重點,但就算是三大杯也分級別,世界盃一年一次,世錦賽兩年一次,奧運會四年一次,而世界盃和世錦賽是奧運會的入場券,沒有在這兩個比賽里拿到冠軍,很難進奧運會,頂多候補。


平野明顯上風球。

尤其決賽大夢打平野,

能看得出來是打不過啊。

國家隊該下心思研究女隊的技戰術升級。

如果把平野琢磨透了,憑過硬的底子,之後打她們依舊沒問題。

PS 這不叫事,但在現場看到三面五星紅旗被日本國旗壓著,聽到奏日本國歌的那一刻,心裡是真難過。


沒有人是生而偉大 也並非天生我強

之前的世界乒壇只要有中國隊員參加的比賽冠軍可謂是十拿九穩

里約奧運之後大家更是給這支強大的隊伍冠以「無敵是多麼寂寞」的口號

因此中國隊贏球成了情理之中、理所應當 輸球卻變成了不努力 輕敵 驕傲自滿

在這裡借用我很喜歡的一個歌手華晨宇的話說:我不是一個天才 我只是努力的時候比別人要早一些 我只是把自己最好的狀態直接展現在人們面前 國乒亦是如此 一個強大的隊伍背後需要付出多少的艱難困苦才能被冠以「無敵」的稱謂

本次亞錦賽女單丟金未必是壞事 一個強大的對手才能成就一個更加強大的隊伍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好和壞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變的 這次的比賽給我們敲響一個警鐘 過去的成就不代表將來 我們還要努力


推薦閱讀:

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家人同意自己從事這個行業嗎?平時父母會看他們的比賽直播嗎?會支持嗎?
劉國梁到底多厲害?
如何看待魏紀中這個人?
私下裡的方博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女排比男排關注度要高?

TAG:體育 | 中國 | 乒乓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