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日劇《四重奏》第五集「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了」這句話?
《四重奏》里的四位主人公,可以說是十分喪了。
真紀是一位普通主婦,原本過著麻木的婚姻生活,老公卻無故消失。
別府雖然擁有顯赫的姓氏,自己只是個平庸的公司小職員。
小雀是個經常靠街頭賣藝維持生計的無業游民,童年還有假扮「超能力少女」的黑歷史。
家森不僅婚姻失敗,三十多歲還沒有正經工作,四處打零工。
用世俗的眼光來看,這些人都是徹徹底底的loser。
唯一讓他們看起來與別人略有不同的是,他們擁有一個音樂之夢,共同成立了一個烏托邦性質的Doughnuts Hole。
夢想,多麼美妙的辭彙,是平淡人生的興奮劑,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能催人上進,也會使人沉淪。
事實上,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們,年齡和夢想搭配起來已經有點不協調。
連家森的前妻也這樣數落他:
真殘酷啊。
更殘酷的是,這四個人在各自的音樂夢想面前,要面對一個現實——自己天資平平、能力平平,也就是樂團老闆口中所說的「三流」。
哪怕最後靠著真紀身上的新聞八卦熱度得到了去大劇場開演奏會的機會,依然是平庸的表現,中途陸續有觀眾離席。
就連聽眾來信里都是這麼寫:平衡不好,運弓手法不對,選曲沒有連貫性,你們作為演奏者,是沒有才能的,音樂也毫無價值,毫無意義,毫無必要,快點放棄吧
為什麼還不放棄?
樂團負責人覺得三流的他們還在認認真真排練曲子很不可思議,浪費時間,他們就選擇抽空在家裡一起練習。
面對要求演奏會穿cospaly服裝並假拉的要求,家森和小雀都接受不了,然後真紀說了這麼一番話
最終他們還是儘力完成了這份工作,結束後,樂團老闆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說道:
「胸懷大志的三流,就是四流」
或許在老闆看來,三流就做好三流的工作,哪怕是敷衍了事。拒絕工作,浪費時間在去磨練自己平庸的天資,最後反而會落入困頓潦倒的境地,也就是四流。
而鏡頭這邊,四個人一起走上街頭,演奏起這首練習許久的曲子,歡樂的曲調感染了駐足觀看的路人,他們就覺得特別開心。
這種溫柔的堅持,也許正是四個人最寶貴的品質。
他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沒有天分,演奏一輩子也上不了檯面,也多次思考和探討這個問題。
他們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水平,不過是「三流」,明白以自己的能力,無法將喜歡的事情變成工作。
其實,很少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是三流,更多的人覺得自己天賦異稟,懷才不遇,被整個世界辜負。
敢於直面真實的自己,這個覺悟就已經超過大部分人了。
更可貴的是,在承認自己是三流,在明白人生艱難,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付出不一定有收穫,命運不一定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後,
他們仍然選擇繼續走下去,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而是努力爭取在生存之餘,可以開開心心,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很滿足。
真的是令人敬佩的三流啊。
劇中印象很深的一段對話
家森: 音樂是不能當飯吃的
小雀: 我明白,但是呢,有人聽我演奏就會很高興呢
求仁得仁。
「 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了」這句話很多觀眾沒明白,很多人都在罵淺野和之,有志向、有夢想難道不好嗎?怎麼反而還降了一等呢?
諸位,這劇誰寫的?
坂元裕二!23歲就寫出了《東京愛情故事》的男人!
但是你看看他的作品列表,從1991年的東愛開始,接下來他的哪部作品火過?04年的電影《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那是改編自電視劇,而且還不如電視劇好看。《女王的直播室》?即使在天海佑希的作品裡面這也只是二流。
他的真正復甦在2011年,蘆田愛菜的《再見我們的幼稚園》、瑛太、滿島光的《儘管如此也要活下去》,2013年瑛太、尾野真千子等的《最完美的離婚》、滿島光、鈴木梨央的《women》,以及《馬賽克日本》、《問題餐廳》。
91年到01年,20年幾乎都沒什麼好的作品出手,對於曾經達到東愛高度的坂元是一種何等的煎熬?在競爭如此殘酷的娛樂圈他忍受了多少嘲諷和污染?沒有人知道。在這裡,他只是通過淺野和之說這樣一句淡淡的話:有了志向的三流就成為四流了。
WHY?古典音樂的市場即使在日本也已經沒落,要在其中出頭需要超凡的天賦——就像龍平的弟弟一樣。以此為生、勉強能混個溫飽的,也需要二流的水平。但是,四重奏的水平只有三流。。。
三流啊!作為興趣愛好,大家組個band,湊在一起熱鬧熱鬧,拉個節奏明快的還能讓人樂呵樂呵,但是要以此為生?難啊!淺野和之安排這項侮辱性的工作目的就是讓他們憤而退出,但三流的有了志向、有了夢想呢?這其實跟前面阿松說的螞蟻和蟋蟀相呼應,說的是一個意思。
淺野和之如此做,可能是殘酷的溫柔吧?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當做個填空題,把劇中的相關台詞補齊,不能犯斷章取義割裂聯繫的錯誤,不然就像B站彈幕一樣,太幼稚了些
一流,總是能按照客戶需求(且總能滿足客戶需求)工作
二流,總是能盡自己最大努力(但不一定總能滿足客戶需求)
三流,總是能開開心心地享受工作(既不一定總能滿足客戶需求,也不一定總能盡自己最大努力)
四流,與三流無異,但比三流多出一份志向
台詞為了追求雋永和回味,省去了括弧中的潛台詞,但如果帶著腦子看劇,體會出這些未明示的應有之意是理所應當的。坂元詞中所謂一二三流,言下之意,無非便是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全心投入的努力家,以及知足常樂的普羅大眾。
基於此,四流指的則是普羅大眾中,那些空有志向,但仍然做不到一流般出類拔萃,也做不到二流般全心投入的人。
一個三流,要想躋身一流二流之際,就算離不開歷史的進程,但也要考慮個人奮鬥啊。我憑什麼說這個有志向指的是空有志向呢?坂元的定義就在這簡簡單單擺著,不管你有沒有志向,只要能滿足客戶需求,你就是一流;只要能盡自己最大努力,你就是二流;做不到前兩點,只要你能開開心心享受工作不怨天尤人,你也還是個三流,只有當你三點都做不到,只是憑空多了個志向的時候,你才是個四流啊!
這個邏輯有毛病嗎?一點毛病都沒有啊!不僅遠遠不是毒雞湯,而且是政治正確的典範啊!不管在坂元看來人是得先有志向還是先有行動,但如果只有志向沒有行動還不開心享受工作,那就妥妥的只能被稱為loser了呀!
當然,台詞畢竟是台詞,坂元的一二三流的定義,畢竟只能作為一個側面的反映,而不能成為幾者之間的根本區別。但他所闡述出的邏輯是經得起推敲的,這種不能空有志向而不努力的論調,既符合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知性合一的思想,也符合社會現實。而有些人吶,看都還沒看懂邏輯都沒整明白,就抓住一兩句話跳出來大肆批判一番,這樣亂搞吶,堪憂堪憂
最後,套用這段台詞收尾
能按照主創本意理解劇情的,是一流的觀眾
能盡自己最大努力理解劇情的,是二流的觀眾
能開開心心的看劇的,是三流的觀眾
有批判性"獨立觀點"的三流,就是四流了(多圖)要回答好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同樣的社會體驗的話,還是好好回顧一下這一集吧。
首先是開始,大家分別被表揚後回去練習卻又感到不確信不踏實的時候,別府問他們夢想是什麼:
大家的問答都很簡單很平凡,無關音樂只是自己的小幸福而已。但這時別府這麼說:
我想別府這麼說還是因為有壓力,有不甘,畢竟他自己音樂世家出身,而且他自己知道自己和四重奏是什麼水平,也知道這個工作機會其實是他弟弟給的,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希望能好好努力,用實力證明自己、證明四重奏是能夠登上更大舞台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其他三個對之前演奏的表揚略有沮喪的時候,別府及時站出來的原因——為了不被小看,為了能證明自己的實力,為了能得到真正的誇獎而不是靠著自己的家世。
但同時,也注意到對於四重奏的四個人來說,夢想到底是什麼。
對於雀,卷和家森來說只是很小的幸福,音樂對他們來說是很真真實實不商業的東西。對於別府來說只是想證明自己。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四個人對音樂的態度都是認真的,只是很單純想做好的那種。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中途綵排結束後,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意識到這種為了討好觀眾的開場其實和他們所想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注意這時負責人說的話,負責人並不關心排練程度,而是直接提到綵排後的活動:這時大家都有提出要多多排練,但每次都能完美的被負責人圓滑回去:
從這個地方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他們完全是兩路人,而這次的表演就只是商業化的產品,不再單單是音樂了,畢竟穿著不合時宜的衣服,故作誇張的動作,還跳著意味不明的舞蹈。
對於負責人,他是社會人,第一看重的還是利益,所以為利益服務,為利益說話。我們並不能說他不對,因為這就是現實,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光靠夢想和正直是不夠的,必須扼殺自己的意識,也不得不去走過場,去做好所有的面子功夫。所以對他來說,讓客人滿意就OK,讓相關負責人滿意就OK,其他的?那都無所謂。
不知道大家看了16的火花沒。對於小林子他們來說,認認真真想段子不一定會更受歡迎,但迎合觀眾想段子肯定不會錯;同時,對於工作後的應酬也是一樣,迴避或者沒有應酬好,讓上面的大人物不滿意了,那麼工作機會被砍了也是沒得說,但如果能把這些人哄的開心,那工作機會自然也不會少。
所以說,也不是誰對誰錯,只是更大的利益和名氣 往往是和夢想、和自己想做的事相違背的。二者往往不可兼得,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能取其一。
於是在之後正式表演前得知要假拉,大家都準備放棄離開時,卷說了下面這些話:
(前面幾集一路看過來,大家也都知道卷比起其他三個人,問題看的更透徹,更能知道什麼樣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大家還記得開頭他們在餐廳演奏的時候,只有卷注意到負責人一臉並不怎麼認可的情節嗎?不難看出卷是更能看清現實,也更清楚現狀的人。她很清楚自己以及四重奏的實力和位置,所以也提出讓大家認清現實。)卷那句「認清現實,以及與社會脫軌的現狀」也是大多數初入社會的人的寫照——因為還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實力,相信自己可以證明自己,但往往現實並不那麼容易,自己也並不會輕易被認可接受。可是對於四重奏來說,為了實現更大的夢想,他們必須先找一個平台,一個墊腳石,不管這個平台是好是壞,他們都需要一個可以被更多人看到的平台。因為那是機會,錯過了就不知道下次是什麼時候了。所以卷才認為他們還是應該去表演,畢竟如果真的就那麼堅持自己,一定要真拉,那麼他們可能一輩子就只能在餐廳或者婚禮上演奏了。
畢竟那個工作機會如果不是別府的弟弟,如果不是因為別府家庭是音樂世家,他們根本就不可能能去那樣的大廳演奏。
所以這就是現實,是卷所認清的現實。
儘管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認,對於大多數普通的中流的人來說,要想出人頭地找到更多的機會,一味追求自己的夢想,出淤泥而不染做一股清流是不可能的。人際關係、社交、面子工程、了解受眾喜歡的而非自己喜歡的很重要。所以當我們按出名程度或人氣來劃分一二三四流時,有志向的,也就是一根筋不變通的那一類,自然就成了末流。
所以我認為無關對錯、功利、正義,只是這就是社會,就是現實,就是普遍的生活狀況而已。
負責人能說出「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這樣的話,說不定是在四重奏身上看到曾經自己的影子了呢?說不定他只是個認清並順從了現實的無奈的人罷了。作為業餘愛好,他們四人只有業餘水準,這也意味著他們除了音樂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生活。他們需要有穩定的工作,居所來維持一個正常的人的生活。一旦他們在音樂上有了志向,就不得不捨棄一部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三流變成了四流。但是,四流變成二流也不是必須要經過三流這一階段。
三流的能力與一流的野心不符,反倒會失去很多三流的機會,跌入四流。
這個時候再來一口一流的雞湯,好了,萬劫不復。也許有人會想,我不需要這些三流的機會,而是將時間花在歷練上,總有一天會從三流到一流。
然而對於大多數平凡人來說,花再多的時間也無非是從三流到二流罷了,而其中的沉沒成本又該如何計算呢?商業化時代,選擇比天賦更重要,時間和機會從不等人。雖然殘酷,卻也是現實。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人人都要有個夢想,只有一流才有資格談夢想,這個夢想還必須是功利的。什麼時候大家對夢想的認知那麼狹隘了?
四重奏的懶散四人組,他們的夢想雖然無法實現,只能淪為有夢想的三流,這被稱之為四流。
可是夢想一定非要實現嗎?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得到的快樂不也是一種快樂?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做一個快樂的鹹魚也沒什麼不好。
人生不一定非要成為站在高崗上的英雄。如果我是喜歡蹲在街邊欣賞風景的無名氏不行嗎?不一定非要功成名就才叫成功的人生。
特別喜歡看到的一句話。
「我發現現在很多人的腦子裡,除了跨越階層,教育和奮鬥就沒有別的意義了。這可能才是教育的失敗吧。」
四流又怎樣,笑看人生!能清楚準確理解客戶的需求並給予滿足,這就是一流的工作方法。搞不清楚客戶的需求,只知道盡自己努力最到最好,這是二流的工作方法。不去洞察客戶需求,也不想竭盡全力。無需精益求精,但求輕鬆愉快,這是三流的工作方法。所謂三流,並不是自甘墮落,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既沒有洞悉對方內心的敏銳,也沒有隻要全力以赴就能收穫對方滿意的實力。而明明只有三流的實力,卻不甘心當一個三流,只能讓自己痛苦,讓客戶頭疼,這樣的人自然只能是四流了。
不談劇情,只對於這句話的個人理解
用漢字通俗解釋,不就是說一流人有能力二流人肯努力三流人安於現狀四流人愛做夢(而有了志向的三流,就成了四流了)人分3等 上等人談夢想 中等人談事情 下等人談是非而「志向」只對於有能力肯努力的才有意義也就是志向只有成為一流人才叫志向 對於三流人無非就是在做夢.........看到這的時候我也想了半天。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沒能力卻有野心的人還不如那些既沒能力也沒野心的人呢?
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這種人才的分類方式感覺有點類似「有能力有志向的是一流;有能力無志向的是二流;沒能力沒志向的是三流人;沒能力卻有志向的是四流人」。四流的人因為自身水平有限,能力羸弱,配上不相稱的雄心抱負反倒難以做成事情,自己也更容易陷入自嗟和自我懷疑的怪圈吧。
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堅定不移的實現夢想的人,另一種是堅定不移的享受生活的人,這兩種人都能安心的生活。
最後一種人就是在夢想和現實中不斷糾結的人,想追求夢想,又患得患失,不斷自我質疑,又不甘於放棄夢想平凡的生活。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說的就是這種人(我也是這類人之一)。
「回應客人的工作是一流人才,全力演奏的工作是二流人才,像我們這樣的三流人員,只要輕
松愉快的完成工作就好了。心懷大志的三流,就是四流。」
認清自己是三流現實,輕鬆愉快的完成工作,會生活的比較快樂,但是恰巧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身在三流又有一流的志向,就容易陷入糾結迷茫等不愉快的境地。
作者借人物之口說出這句話,是夾帶的私貨或者是偷偷的抒懷,是對現實的諷刺,也是認清現實的真相後仍然全力以赴的英雄主義。
明知自己一生無望頂尖的水平,拚命努力也無法與大師望其項背,你還會堅持演奏么?你還會繼續努力么?我想還是會的吧,只要在演奏的過程中感到快樂,只要在與聽眾的互動中感到幸福,即是無法得到主流社會的承認,我想你還是會堅持下去的吧。
附第十集聽眾的信:
第一次給你們寫信,你們好,我是去年冬天來聽過四重奏Doughnuts Hole演奏的人,恕我直
言,我覺得你們的演出太糟糕了,平衡不好,運弓手法不對,選曲沒有連貫性,綜上所述,
我覺得你們作為演奏者,算是沒有才能的,是這個世界創造優秀音樂的過程中產生的多餘的
東西,你們的音樂就像是從煙囪中排出來的煙灰一樣,毫無價值、毫無意義、毫無必要,甚
至不會停留在記憶里,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這些人明明就像煙灰一樣,到底為了什麼而演
奏呢,快點放棄吧不要拉了,5年前,我放棄了當一名演奏者,因為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就
是那些煙灰,我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多麼愚蠢,很乾脆的不幹了,這是個正確的選擇,
今天我再次造訪這家店,是想當面直接問問你們,你們為什麼不放棄呢,區區一陣煙灰,堅
持下去的意義何在呢,這個疑問在我腦中縈繞了一整年,請你們告訴我,你們覺得有價值嗎
,有意義嗎,有未來嗎?為什麼還要繼續呢?為什麼不放棄呢?為什麼?請你們告訴我,拜
託了
是啊,為什麼呢,我覺得是因為在演奏的時候,我才是我自己吧……
感謝《四重奏》,在我迷茫的時候治癒,給予我前行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是不會懂這句話的吧.
先說說我自己吧. 我是計算機專業的大四學生.下個月就要畢業了. 前途不明.不因為別的,只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配不上自己的夢想.
記得當時高中剛畢業,申請大學和選專業的時候就幻想著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編程,等畢業了要做一款讓自己能滿意的遊戲.
然而隨著對專業知識了解的越來越多,才越發地覺得自己在天賦上的不足. 更是越發了解了製作一款遊戲又多難,更別提讓自己滿意的遊戲了. 學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的夢想遙不可及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過呢.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了」. 我看到這句話的那一刻就彷彿被雷擊了一般... 就好像在說現在的我一樣,水平就這麼點,還妄圖要實現遙不可及的夢想,其實自己也早就知道了吧.明明只是個三流碼農,還想完成別人一流都完成不了的事業. 不就是空想家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悲就在於其實自己都是知道的吧.知道自己是三流,還要保持那份傻傻的不切實際的尊嚴.這句話是有bug的,就是所謂的一二三流的標準是會變的(歷史的進程),而在這一二三流中的人更是會變的(個人的努力)。其實幫雞湯解毒無須毒雞湯,與其說擁有夢想的三流是四流,不如說固執於夢想是四流。但是降低了戲劇衝突,這部劇就只能在深夜時段鎮靜催眠了,哪能引出那麼多看官貢獻如此多流量呢。這句話的現實意義不過是給尋夢者提個醒,金字塔尖的人是從底層往上攀登的,但不是所有在塔底的人都能爬上尖端的。與其埋怨淺野,不如和maki一樣認清自己的位置,且儘可能不沉淪地努力才是正解。
給雞湯解毒是為毒雞湯。
好高騖遠
三等碌碌無為但卻安於現狀,胸無大志但是不會為此感到沮喪頹廢,四等有志向但是卻沒有能力,求上進但始終改變不了自身達不到理想目標,最終會讓現實擊敗一蹶不振。也就是俗語說的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吧。其實題眼不在胸懷大志,而是胸懷大志之後無能為力。
以前聽某外企老闆說有一類員工「能力不咋地自尊心還挺強」。原本三流水平沒資本談條件能接到工作老老實實做就好了,偏偏心氣高不願放低身板做個工作好像委屈了自己萬般不情願……從僱傭方的角度來說,就是四流了,還不如有自知之明乖乖做三流的好用。個人理解。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天賦和機遇,人與人的區別只是三流和四流而已。就算是有志向,有時還是不得不向生活中各種事情事情妥協。在他們的故事裡, 身為演奏家卻只能演,只能假唱,可能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褻瀆了音樂。被音樂賦予了靈魂,卻被聽眾無情的蹂躪。音樂家認為音樂本身以外的幽默和搞怪全都是多餘,偏偏後者才是吸引聽眾的主要原因。不能說聽眾無知,更不是陽春白雪而下里巴人的對比,審美向來就是聽從感官的直接感受。現實的殘酷正在於此,放低姿態,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自暴自棄。畢竟是把志向當做事業來奮鬥的人,已經比別人幸運了不知多少倍。
眼高手低
可能是我的人生閱歷不夠,為什麼「心懷大志的三流就是四流」這句話很有哲理,心懷大志是三流不應該是一流嗎?
推薦閱讀:
※哪些日本男明星別人覺得很醜,日劇迷覺得很帥?
※如何看待未來穗香參拜靖國神社?
※《半澤直樹》要在中國同步引進,會火嗎?
※B站視頻下架後,你們都在哪裡看日劇?
※為什麼日劇李狗嗨(legal high)我覺得並不好看?但是知乎上很多追捧,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