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醫學對環境溫度、濕度和風對人體和疾病的影響知之甚少?
現代醫學目前的理論體系不把環境因素當成理論的核心框架,在培訓過程中,也不把溫度環境作為一組集中的病因單獨講授,但這不代表現代醫學對這些問題知之甚少。人們就一個話題長篇大論,並不能證明人們對一個問題了解很多。比如,中世紀西方的醫生就做尿檢,也有複雜的方法,而他們對尿檢查的知識了解得並不如現在的醫生多。當時許多瑣碎的流程,不過是一些冗餘的信息,並不是什麼真的有價值的知識。無限放大表象和細節,就可能忽視其中至關重要的東西,其實是不利於處理問題的。把某些問題作為中心議題去討論,可能意味著人們已經忽視了某些更本質更重要的議題。再舉一個更極端更清晰的例子,算命的人可以對一個人的生辰八字講得頭頭是道,但這不意味著他們比一個普通人有更多關於人生命運的真知灼見,也不意味著它們的預測比一個隨機生成的預測結果更有價值。古代全世界的醫學研究者們早就發現環境和疾病之間的關係了,各地的傳統醫學理論的主幹內容都能見到許多和自然環境相關的內容。現在的人們也依然很清楚,外界環境可能會影響癥狀、患者主觀感受和患病幾率。
- 類風濕關節炎的癥狀嚴重程度和空氣溫度濕度關係很大,但這些環境因素並不是發病的直接原因。
- 貝爾面癱和腦卒中(中風)相關的描述里,都常常和風有關聯,然而這跟真實世界中被風吹了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關係。腦卒中或者說中風,究其本質是腦血管疾病。甚至我們常說的貝爾面癱,和吹風的因果關係都沒有建立,人們目前主要認為它的發生和病毒有關,每天吹風的人很多,目前人們並不能斷定面癱和吹風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至於感染性疾病更不用說,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一個古代的病因解釋是外感風寒,然而它本身是個感染性疾病,沒有病原體就不可能發病。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傷寒雜病論》一書說的疾病,目前來看往往是一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以傳染的感染性疾病。但是在古人看來,都主要把環境因素視為直接病因,所以書名有「傷寒」一詞。
- 還有個古代全世界常見的說法是「瘴氣」,然而我們現在並不認為這個非常含糊的詞能準確解釋任何病因,而一些亞熱帶熱帶常有的傳染病其實主要的傳播途徑是蚊蟲攜帶病原體,叮咬人和動物。
究其本質,外部環境條件不一定是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者治療的關鍵環節,即便真的是致病原因,也是有針對性處理的。現代醫學的教材中,這些內容被分散到不同的二級學科和章節里去了。舉一些例子:
- 生理學裡的內環境穩態,眾所周知,外界溫度在一定範圍內變化,人的體溫是不會變的。
- 心腦血管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都是寒冷條件下容易加重,冬天發病的人更多。所以病房的溫度都很高。所以醫生會建議患者保持房間溫暖或者直接去南方過冬。但是相比之下,手術室的溫度總會是很低的,低溫環境是某些手術成功進行的必要條件,比如一些心臟外科手術。
- 兒科最常說的一個季節規律,就是冬季呼吸道疾病多,夏季消化道疾病多,然而氣候並不是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
- 花粉過敏引起的疾病冬春季多,然而顯然它們的出現的原因是這些植物在特定的季節開花,人接觸了花粉,而不是季節天氣條件變化使人生病。
- 康復醫學裡有許多理療的方法被廣泛採用,通過一定的溫度條件治療疾病,它們完全不需要依託於傳統醫學理論。又如急性運動損傷有RICE原則,要用冰敷。
- 皮膚科用的許多藥物,乃至護膚品,都是以保持皮膚濕度為目的的。特應性皮炎(有時候也會混用濕疹這一表述)的患者很多時候皮膚乾燥,需要用保濕的護膚品,和「濕氣」太重並沒有什麼關係。
- 自然環境的理化條件直接相關的疾病,現代醫學裡也有專門的研究,比如熱射病、凍傷、高原反應、日光性皮炎。
在主流醫學之外,全世界都有人使用替代醫學。其中包含的自然療法也有很多種,也會採用各類和環境密切相關的療法,這類治療技術跨越多個文化背景,並非中醫的專利。
從公共衛生和人群健康層面,環境和健康的關係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比如防暑降溫和職業衛生勞動保護密切相關。只不過我們可能對這些現象熟視無睹了。中醫藥進入大學,設置專門院系專業和課程之後,課本已經改了很多次,依然很難有人準確地界定這些基本概念是什麼東西,人們也沒法說清是按哪個時代的說法為準。所謂風寒暑濕燥火,本來說得是自然環境的某些因素,或者說是人們對病因學的最初觀察。但是當人們用同樣的術語描述(其實更像是用比喻這種不精確的方法去形容)人體的種種更複雜的沒法說清的生理現象時,就會變得非常模糊。身處中國文化環境的人們,看到這些術語會覺得非常貼切,因為它們能形容自己的不適感(疾病的描述和主觀感覺和患者所處的文化環境關係很大),但是作為一門通用的科學語言,這類概念很難準確定義,當然也就談不上傳播和推廣。中國的大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區都在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是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年降水都有最少有200-400mm。這套地理歷史背景下的傳統醫學理論的東西放到熱帶、放到海洋氣候區、放到沙漠、高原和極地甚至太空去,還能保證多少適用性?溫度、濕度、氣壓……諸如此類,只要是可測量的具體概念,人們就可以嘗試用許多辦法設計實驗去探究它們和疾病的關係。古人記載的現象可以作為觀察研究的對象被保留下來,現代醫學當然也繼承了這些成果。然而,真實情況是,許多時候,環境的某些指標和某些具體的疾病可能壓根就沒什麼關係,或者和人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樣,這種時候,又何必過去流傳的那些缺乏證據的信條呢?除此之外,把自然環境因素視作疾病的直接病因,對於某些疾病的預防控制,會製造新的問題。如果我們認為是炎熱的天氣造成了瘧疾,而不是蚊子傳播了瘧疾,我們在難以改變氣候的情況下,從什麼環節入手有效防控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呢,我們的措施是否有效呢?---------------------------------------------------------------------------------下面回應一些有代表性的評論 彭宥清
中醫學認識的外感邪氣,風寒暑濕燥熱(火),被稱為「六淫」,其中「淫」表示「太過」(excess),不是指那些環境本身就是致病原因,而是作用於人體後導致癥狀的出現,才被稱為邪氣。換言之,病邪一定是內外相互作用後的動態過程的概念。這種說法看上去是在解釋問題,但是如果仔細分析這句話背後的邏輯,拆成一個詞一個詞去看,其實什麼都沒說。正如我們說細菌是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病因,並不代表人體接觸到細菌就會生病。所有的病因引起疾病的過程都可以描述成發病機制的因果鏈條,都涉及到人體的反應。
中醫病因學說真正的特點是,語言非常含糊,對外界環境的致病因素和人體內的發病過程,使用的是同樣的名稱,外界的火也是火,體內的「火」同樣是火。當我們用同一個名詞指代不同的東西時,強調的就是兩者之間的共性。這就很難把問題具體說清楚了。船串(提問者)
我提這個問題其實不是為了對比中醫裡面的環境因素來說的,有答主已經指出了,我說的溫度濕度和風不完全是中醫概念的。其實主要是想了解現代醫學到底有沒有對一些氣候環境的致病因素有過嚴謹的研究(燒傷和凍傷我認為屬於物理傷害的範疇,這裡討論的是魔法傷害orz劃掉)我回答的幾個疾病,其中包括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的疾病,應該都不算是題主所說的物理傷害。而且我是專門挑了一些比較可靠的公認的情況說的。如果題主真要挑氣候環境導致人群某些疾病發病率流行病學的研究,這個我不太清楚,並不能直接回應。在真實世界中,做流行病學研究要應對許多的混雜變數,很容易歸因錯誤,這種情況下就更不能隨便說某個環境是某個疾病的病因了。
1、「貝爾面癱和腦卒中(中風)相關的描述里,都常常和風有關聯,然而這跟真實世界中被風吹了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關係。」那麼為什麼會有和風有聯繫的描述呢,這難道在統計學裡面沒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可以回復的角度很多
中醫的話語系統常用類比和比喻的說明方法,正所謂取象類比。比如在中醫語境中,「風」指代的也不只是外界的風,比如「肝風內動」常常說的是一些神經系統癥狀,它們里很多都跟在外面被風吹了並沒什麼直接關係。環境里的風可能只不過是個喻體。比喻的說明方法自然會很模糊,很直覺。有時候中醫在用「風」打比方描述別的疾病現象,有時候是真的覺得吹風會引起疾病發生,有時候中醫自己都搞不清楚外界的風和體內的「風」是什麼關係,甚至會強加因果,這都是可能出現的。不論如何,概念的模糊、一詞多用、比喻、類比的話語體系本身就不利於把問題說清楚。如果往題主的期望說,這些疾病可能確實和某些自然環境有關,那表明人們發現了環境和疾病的相關性,然而相關性不能外推到因果性的例子其實也非常多了。並不能中醫所有的傳統觀點的真實性。如果往極端一點說,疾病的名詞常常有一定的歷史背景,但是考察這些詞的真正來源,會發現它們和疾病的聯繫只是某些方面的。我們不能因為患者有「巧克力囊腫」就不讓患者吃巧克力,因為有個病叫兔唇,就不讓孕婦吃兔肉。2、「《傷寒雜病論》一書說的疾病,目前來看往往是一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以傳染的感染性疾病。」「但是在古人看來,都主要把環境因素視為直接病因,所以書名有「傷寒」一詞。」您應該是沒有看過傷寒論原文,《傷寒論》這本書的問世比「傷寒」這個詞出現的要晚,其實《傷寒論》裡面傷寒的含義要更廣義一些: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我在這裡用《傷寒論》的例子。就是想說明,古人為什麼把這類疾病放到「傷寒」名下呢?因為「寒」這個詞本質上可以用來側重於描述兩個東西,一個是外界的天氣,一個是人在這種天氣下的主觀感覺(比如寒戰)。二者在認知語言學層面(目前中醫研究和翻譯層面用的一個研究路徑),或者通俗來說,在人腦子裡聯想到的東西層面,其實是非常類似的。
3、「兒科最常說的一個季節規律,就是冬季呼吸道疾病多,夏季消化道疾病多,然而氣候並不是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夏季消化道疾病多除了中醫認為暑濕傷脾胃,這裡您應該還想表達有食物易腐敗這一點吧,但是冬季呼吸道疾病除了大氣污染不易擴散之外冷空氣也是原因之一,但是我認為冷空氣致病的原理現代醫學還是不甚明確的。
低溫環境自然可以影響呼吸道正常的生理活動。「機制明確」是個很苛刻的要求,人們只能試著把東西弄得越來越明確,但是很難說達到完全的明確。
最後我想說的是現代醫學應該抱著更開放和寬容的態度做研究和臨床,而不是局限於實驗室裡面只想去了解器官細胞DNA,微觀和宏觀的研究都是無窮的,宏觀有各種可以測量的具體概念,微觀同樣有各種需要測量的基因分子原子,難道現代醫學最後的出路是用量子力學來治病嗎?醫學是一項實用的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對疾病還了解的太少
這個其實非常容易長篇大論。
簡單來說,開放的態度,不代表可以把人們非常懷疑或者缺少證據的東西直接給出肯定的論斷。
宏觀概念的一個要求也是可以描述和測量,中醫的六淫,很多東西其實沒那麼容易量化,或者可以找到等價的定義。試圖找科學定義的過程,很容易破壞中醫古代記載的語境。而在科學研究中,比如溫度濕度,都是可以用儀器基於一定的操作規範準確測出來的。量子力學,或者近代物理與醫學的聯繫,其實很廣泛,比如天然放射現象、X線片CT核磁PET放療,這些先進的和原子物理相關的科學技術成果,都很早就用到了臨床上。如果人們在量子力學層面有一些進步,當然會被人們積極地用在臨床上。宏觀層面,預防醫學,或者說公共衛生行業也在做人群層面的科學研究。最後要說的是,醫學不只是技術,還包括了指導技術使用的思考方法和理論體系。理論體系的混亂自然會帶來實踐的混亂。理論問題很重要,我以前也寫過:為什麼知乎上有很多人提出關於中醫的問題都是以否定中醫為前提的,卻沒有人提出「如何讓中醫現代化」的問題? - 方可的回答 - 知乎survive
我總覺得現代科學特別是現代醫學總有微觀化的傾向,那就是把病因往往歸咎於某一個方面。例如最常見的感冒,西醫一個最常見的觀點就是人感冒不是因為受涼,而是因為空氣中有病毒。但是一個最簡單的反例就是為什麼他在溫暖的環境中不容易感冒,反倒是在寒冷的環境中容易感冒呢。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大家其實都是生活在病毒環境中,但是在溫暖環境中,人體可以把更多的能量用於人體免疫,所以人就不容易感冒;但是溫度下降的話,人體就要把一部分能量用於禦寒,這樣就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從而造成了感冒。
並且中醫通常也不會認為著涼是感冒的主因,而是認為著涼是感冒的誘因,人體內部失衡才是感冒的最終結果。所以從整體系統來討論病因才更有意義一些。
這個又可以長篇大論了。
許多人特別重視一個很難測量和評價的概念,就是「人體內部環境」,或者說是「免疫力」,這麼說很容易變成玄學。以前有個回答可以參考。為何現代醫學總是強調新葯的研發,而很少提及如何巧妙地動用人體的自愈機制治療疾病? - 方可的回答 - 知乎
這裡就強調一點,現代醫學認為某些情況下寒冷不是病因,不代表現代醫學就要把患者扔到冰箱里去治療,病房裡的溫度是很重要的。現代醫學也不鼓勵人們冬天不穿衣服,即便不考慮寒冷和任何疾病的關係,人的舒適度也是醫學關注的問題。李拯宇
醫學學渣路過,膜拜大神,但是我覺得在生命科學沒有發展到盡頭的時候就不能否定中醫的。。。。中醫的許多記錄可以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但這不代表這些命題一定是正確的。
至於臨床決策過程中,不同程度的否定中醫更是所有的現代醫學從業者常做的事,因為中醫本身也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各種病都要試著治一下。這種情況下,治療決策就可能與現代醫學給出的方案發生衝突。比如,心梗了去吃中藥還是做介入呢?中醫說過自己不能試著治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嗎(當然效果另當別論)?中醫作為一個完整的醫學體系,理論上講,服務範圍是很廣的。船串(提問者)
您這種看法只是某些從業者自己的誤區,法律還有人文關懷呢,手機還有用戶體驗呢,不是任何東西都能簡單的用數據量化。而且,照您這種說法,太和殿做過受力分析嗎,怎麼不塌了啊??不要過分誇大理論對實踐的能動作用舉個例子,手機用戶體驗的評價,最後是否要通過數據,比如銷量和問卷?設計師自我感覺良好能證明手機一定賣的好嗎?太和殿那個可以給出的回應更多:
你確定太和殿沒有做過受力分析(某種古代形式的受力分析)?古代很多樓塌了怎麼解釋?古建築有多少留下的?古代的樓能蓋多高?
古代不受力分析,難道現在就不需要受力分析了?古代人鑽木取火,不代表我們現在就不能用核電了。
謝邀。現代醫學在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處理中暑、凍傷、高原反應、潛水病等方面,現代醫學能清楚明白地闡明病理,治療手段的高明也是古人望塵莫及的。不良氣候條件對人體的心血管、呼吸、免疫系統會產生各種影響,環境變化對益生菌和致病微生物會有什麼影響,環境中微量元素、微生物、毒物從來就存在的,但只有到了近現代科學工作者才逐步闡明和正在研究它們與人類健康的關係。有了這些認識,一些地方病被有效遏制,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古語在現代醫學可及的地區成了歷史,舊小說中一場肺炎就可夭折的才子佳人們恨不得穿越到現代社會,華佗也不會因能驅除腸道蛔蟲就被視為有巫術的神醫。中醫作為一種落後的傳統醫學,只能簡單粗糙地把環境因素歸結為幾個因素,這和現代醫學的前身、中世紀歐洲醫學沒有本質區別,認識到自己的落後、知恥而後勇,總結提煉糟粕中的一點好東習,大的方面多學習別人長處是應當的。
其實西醫同樣講究四行四性。四行為水土氣火,四性為冷熱濕燥。每行有二性,而反過來每個性又對應兩種行。人的身體是由水土氣火四行組成,不平衡時就會造成性也不平衡,於是就會生病。後來他們覺得這套學說解釋性不好,就棄了……
題主是還在學習么?那就只說術語。請注意一點,自然界的風是吹不進人體的!風,善行數變。有善行數變這個特點的病其病因是風。比如風疹,一會這裡癢一會那裡癢,因為癢的地方不確定,有變化,中醫才確定其病因為風。不是真因為有風吹了才起風疹的。
中醫更注重的是外界氣候變化時人體的反應!六氣是自然界的六氣,六因是人體的六因。六氣必須通過人體的反應才能出現六因!今天突然降溫,甲乙兩人都感冒了,甲發燒怕冷,口不渴舌淡,診為風寒,乙發燒不怕冷,口渴舌紅,診為風熱。同樣是降溫,是六氣的寒,可在甲乙兩人身上體現出來的一寒一熱!所以要記住濕性粘滯重濁,風善行數變!是通過這些特點來歸納六因的。中醫上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問題。很多情況是古人直接應用觀察結果,但拘於時代只能用陰陽五行來解釋。多背名著,多思考,多臨床!你先找到足夠的大數據保證你的中醫濕熱暑寒等理論是對的再說,另外,你說現代醫學不了解環境的影響,那中暑啊,凍傷等是什麼鬼?
ps:又到了大講寒濕暑燥等玄學時間了,實際上不管怎麼講的專業,說文言文什麼的,仍是無法證實這套理論的正確以及這理論不是巫醫,嘻嘻
這與陽氣的變化有關,春夏陽虛,浮在外面,秋冬陽實,藏在下面。春天的北方大氣疏泄力量大,人身感應睏乏無力,需要睡覺,因為睡則生火氣,春天風木大動,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厥陰風木之氣,風動疏泄,體質弱的感受了疏泄之氣則中風,面癱,耳鳴,溫病,寒症抑鬱症,都是春季多發。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少陰君火之氣,陽氣上浮,如君臨天下。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少陽相火之氣,體弱之人感受了暑氣則上熱不降中暑,體質好的不會中暑,暑病是虛病,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就是大補中氣清降肺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太陰濕土之氣,體質弱的感受了大氣的濕氣容易得濕病,大氣中雨水大,濕蒙蒙,平房地面潮濕,要健脾為主養土氣。秋分寒露霜降立冬陽明燥金之氣,大氣中濕氣已收,陽氣大部分已入地下,陽根充足人身精神狀態很好,大氣又冷又熱,易得燥氣病,燥氣感冒用銀翹散,燥氣咳嗽,頭痛,咽干口燥用清潤開結。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太陽寒水之氣,陽氣全入地下,人身感應陽氣充足,應當養水氣而包藏陽氣,使陽氣藏於水下。做好保暖,如果在這個節氣多欲,飲食麻辣刺激煙酒茶傷害了陰血,就是水氣,那麼會加重失眠,盜汗。來年易中風,溫病。尤其北方地區,春天大氣大開大合,風木大動,不注意保養春天巨多心腦血管病,就是中風。南方春天疏泄力小,所以南方春天人感覺精神,不如北方睏乏。西醫學科才有多少年歷史?和平時期的生育率多少?死亡率多少?幼兒的存活率多少?平均壽命多少?如果你能細細的印證,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中醫講究結果,西醫重視過程,入門了,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至於外部環境什麼的,西醫還沒沾邊呢!
努力研究,理論加實踐,中醫會讓你感到驕傲的。
你很自然的接受了中醫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說法,導致了你冬天只能窩在家裡,堅信出門著涼會感冒。然後因為你一家窩家裡,關閉門窗,家裡食物得不到補給,餓出病來,免疫下降,最後感冒了,最後你更加的堅定了感冒是因為冬天受涼的中醫說法。
全球人口70多億,天天都有幾十萬人在感冒,這幾十萬的感冒都在受到每秒不同的環境溫度,外感六淫。這世界每秒都在六淫好多次。不同體系。求同存異。取其精華,去其糟泊。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不錯。
西方醫學(中醫也在現代化,憑什麼說現代醫學就是西醫呢?)對外感六邪缺乏更深入的研究的原因是目前人類的數學基礎還不支持對系統的深入理解,所謂系統科學還停留在一個缺乏基本的數學支持的非常低的層面。而中醫所謂的外感六邪不能將六邪僅僅理解為風,寒,濕這些自然因素,而應該將這些自然因素影響導致的人體的各種變化綜合起來當成一個系統來研究。有一個說明數學的無奈的例子是蝴蝶的翅膀,蝴蝶的翅膀振動的影響經過一段時間的演化可能成為颱風的誘因,因為這裡面有太多的非線性機制在其中。
同樣的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乃至整個人體在感受到風寒濕暑等環境變化時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這遠遠比蝴蝶的翅膀即一個單純的空氣動力學問題要複雜得多。可以想像的是人體作為一個宇宙間目前所知的最為精密的系統,它一定有一套自我復原機制。大自然的各種動植物也一定有自己的自我復原機制。這個自我復原機制常常是有限的,例如當人體短期內處於一個低溫環境中,人體就可以調動各種資源來避免自己的組織受到低溫傷害,但是如果比較長的時間處於低溫中,那麼人體的自我復原機制就會處於無法保證組織不受傷害的狀況中。可以想見的是當人體自我復原機制無法徹底保護的時候,人體會選擇一個讓人體處於更少傷害的系統狀態中,即人體會做出一個次優選擇。而次優選擇又無法保證的時候,人體又會做出一個更次的次次優選擇。依此類推。而疾病的爆發常常是人體已經做了n次的次優選擇導致的量變引發的質變。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體經歷過n次的次優選擇,每一次人體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這n種不同的狀態都有同一個共性,即它們有著同樣的外因。動植物由於生存的壓力而不斷的進化,進而進化出了某些抵禦超高強度的氣候因素影響的對抗力,所以可以選擇這些動植物用於人體的疾病的治療。這個就是中醫的高明的地方,利用動植物在外界氣候壓力下不斷基因變異產生的物質用於人體的治療。實際上抗生素也是利用了某些善於殺滅其他細菌的細菌所產生的物質來殺滅細菌的。抗生素原理和大量中藥的原理是一致的,不過由於中國古人缺乏顯微鏡,否則依據中國人習慣的物物相剋的系統思維,一定會找到抗生素的。總結一下:1,外邪應該理解為外因引發的人體系統性改變2,由於人體有自我復原機制,人體會進行多重次優選擇,因而同樣的外因會有多種多樣的系統性結果3,中藥治外邪相當部分來自於對善於抵抗相應外邪的動植物的觀察和引人。4,西方醫學由於缺乏和中國古人一樣宏大的系統性思維,加上現代數學對於系統性問題的無力狀態,所以對於外邪的研究很不充分。5抗生素可以理解為細菌層面的中藥。
添加一個回答。某年某月在省醫院實習,省醫院規定實體醫生抽血。,呼吸科有個老太太,晨間抽血的時候發現她皮溫低,而且出汗。抽血後,和上級醫生(規培醫生)反映情況,並且測了血壓和血糖,以及提問,都在正常範圍內。。查房的時候,我又和二線醫生(副主任醫師反應)測了血壓,溫度,也都是正常,二線醫生讓觀察。作為實習生,在醫院是最沒資格發言的,況且又是中醫學院來的實習生,更加沒有底氣發言。。當時我就考慮這個病人可能是亡陽了。下午兩點半左右到科室,剛換上白大褂,那邊就喊搶救,就是那位老太太。當時心肺復甦人按過來了,當天晚上,也就是第二天三點過就走了。當天不是我值班,所以死的情況不太清楚,就看了下電腦上的記錄。我不是虔誠的中醫人。在面對疾病,我會權衡治療方法,越簡單越方便越廉價越安全越好。比如說拉肚子,我會推薦蒙托石散,而不是洋洋洒洒的李中梓治瀉九法。發熱,首選解熱鎮痛葯及消炎藥,不排斥輸液,而不是開個方喝中藥。。但是,如果來了一個病人說他胃痛,排除腫瘤後,我會給他開方治療,療效不錯。還有就是一些婦科疾病,例如盆腔炎,子宮腺肌病一類的,中醫的臨床治療效果不要太好。尤其是盆腔炎,那可真是一碗葯下去不痛,一副葯吃藥,腰部輕鬆。。but,前提是遇到靠譜醫生,我就見過不靠譜的醫生,來了個盆腔炎患者,用個補中益氣湯,你妹的補中益氣呀,這個時候難道不應該首先清熱活血殺蟲止痛么?還拽什麼辨證論治的書袋,急則治標好么?所以說嘛,我覺得各有優勢,哪個能夠更好的解決病人的疾苦用哪個嘛。當然了我也反對有些人非得拿中醫的理論強行辯駁西醫,自己強行拿西醫的記錄去分析中醫,這不是扯淡么。你讓一個化學家和一個藥劑師分析同一個分子式,能得出完全一樣的結果么?
這些東西是誘因,但不是直接原因。
幽門螺桿菌不殺死再怎麼調理飲食作用也不大……內環境的紊亂對於疾病發生更重要
算了,先粗略答一下中醫把外界對人體的影響歸結為六氣,而影響過極才叫六淫。六淫簡單分也就是氣候[風濕燥]和氣溫對[寒熱/火]人體影響,然後剩下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在20攝氏度下,沒事。然後扔到0度待一個小時。然後生病了,出現頭痛,惡寒發熱,鼻流清涕,無汗,咳嗽。這是上呼吸道感染吧。同樣,從20度扔到40度,生病了。出現頭痛,發熱,出汗,咳嗽,咽痛。這似乎也是上呼吸道感染吧再有,同20度環境下給你吹一個小時風,生病了。出現頭暈,發熱,口乾,咳嗽,微汗,或者略有點皮膚乾燥。這似乎也是上感吧。這三種同樣都是上感,但你覺得這三種情況的治療會一樣嗎?溫度和氣候對人的影響會不會導致發病的偏好,我覺得一個好的西醫大夫不會看不出來。知乎什麼時候可以舉報無意義問題
溫度濕度早就有人研究了
風是什麼?空氣定向定速位移?這個你要怎麼設計實驗
就算是人體適宜溫度72F 40RH,空氣流速怎麼變都無所謂(說高速導致失水or表皮撕裂的奏凱)
在寒冷條件下(100RH)空氣流速其實也只是影響熱傳遞效率而已,連失水都沒有的
整個問題我覺得就沒什麼意義
思維模式的局限性,不管中西
我是學西醫的,很自然的接受了西醫生命體征(血壓 脈搏 呼吸 體溫)的說法,拿血壓來說,這種在西醫中檢測血壓說法很形象也很好理解,因為人體確實在不同的病理狀態下血壓是不同的。但是中醫對這方面的提法卻很少,是因為覺得血壓的變化對臨床沒有參考價值嗎?還是靠望聞問切的手感差異可以準確感知呢?還是別的什麼因素呢?
別的回答都是虛的,現代醫學研究人體傷害,能發現的就著力研究,發現不了的,就無可奈何。它,並不治病。。。現代醫學,是幫病人處理傷害的。處理過後,能好就好,不能好,接著來。還有,治病,不是一個直白說法,而是一個通俗說法,並不適合現代醫學。我們其實並不理解治病,我們都在不求甚解。
推薦閱讀:
※喝咖啡到底會不會上癮?
※反對中醫的人都懂中醫嗎?難道他們沒拔過火罐?沒刮過痧?他們是學醫的嗎?
※微博民科力推的「抗糖化」可以延緩衰老是真的嗎?
※好奇學醫的同學們怎麼看待韓劇《Doctors》?
※汗腳特別容易出汗,走著走著就出汗了,襪子一脫味兒特別大,原因是什麼?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