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羋十四文章《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北大新生之一》中的觀點?
如何評文章《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北大新生之一》 中的觀點?文章中「人生無意義」的論點是否有道理?哲學上怎麼評價虛無主義?
Ps:盡量對文不對人,答案涉及到文章本身「人生無意義」的論點或哲學的虛無主義更好一些。————————相關鏈接:@徐凱文的時代空心病——功利化應試教育之禍如何評價文章《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甚至已經放棄自己》中的觀點?
認為人生沒有意義有啥,我還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呢。心理測評里有一道題類似於「你是否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我當時就想選「是」啊!但是選了「是」以後,肯定會被老師拉去談話,比如——老師(語重心長):「小邏啊,跟老師說說看,你能看到什麼?」邏格(表情堅毅):「比如我和你之間,就存在一種你看不到,但我能看到的東西。」老師(面色凝重)"什麼東西?」邏格(面帶微笑):「合同關係,附隨義務。」曾有人提了一個問題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在生活中和常人有何不同? - 生活 - 知乎@史宇航 的回答是這樣的————
正常人眼中的世界:
法律人眼中的世界:
看到這個回答法律人都莞爾一笑,在法律人的眼中,世界並不是一部一部的法律,而是無處不在法律關係之中。
看人不是人,公司不是公司,都是「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而合夥企業呢?只不過是「其他法律組織」。看車不是車,飛機不是飛機,都是「特殊的動產」。兩個不想關的人,會因為合同、侵權等關係,產生微妙的聯繫,這就是「債」。
債是法鎖,是法律上的鏈條,可以讓兩個陌生人在債務存續期間一直都有這種聯繫。每一位法律人都生活在這樣的「法律關係」之中,往往也只能看到法律關係之中的人和事,對於法律關係之外的,往往不甚瞭然。然而這種法律關係, @羋十四應該是看不到的。在「抄襲風波」中,再我看來只存在一個法律關係,那就是因為著作權侵權,而產生的 @羋十四和 @徐滬生之間的侵權法律關係。一位知性美女,一位蓋屆文青,因為文字的糾結而綁上了法律的枷鎖,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從法律人的思維來講, @羋十四應該與徐滬生聯繫,通過賠禮道歉等方式承擔侵權責任,從而消滅侵權之債,從而解開法鎖。當然她也可以選擇不承擔責任,從而讓法律的枷鎖在倆人之間存續下去,這也是非常富有羅曼蒂克精神的。但接下來羋十四的行為就讓人費解了。她主要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向粉絲道歉;第二件,就是跟指責她抄襲的人開撕。粉絲是誰?不過是不特定多數人。羋十四跟粉絲是什麼關係?簽合同了嗎?侵權了嗎?無因管理了嗎?
都沒有,在法律上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然而羋十四第一時間向他們道歉,讓我比較費解。指責抄襲的人是誰?她誹謗了嗎?她是簽合同請來的嗎?她是見義勇為嗎?都不是,在法律上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然而羋十四第二時間跟她開撕逼,讓我比較費解。有人說法律人活得辛苦,其實法律人活得才不辛苦。在法律關係之內的,我當你存在,在法律關係之外的,那就不存在。而是否能開通法眼,看清楚事物之間的法律關係,也是驗證是否是法律人的一個重要標誌,我作為一個師兄還是要多說兩句——你啊太年輕,還是要多學習一個!更新一下,關於有知友私信我關於抑鬱症的幾個問題,我回答一下
1,不要相信非專業人士給你的判斷,比如我,當然我也不會幫你做出任何判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信專業人士,相信醫生,相信那些愛你的人。
2,如果是在校大學生,建議直接去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定期做心理諮詢,通常都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免費的,而且好的大學提供的諮詢往往可信。如果諮詢師判斷確實有抑鬱傾向,應當和關心自己並且願意去了解相關知識的長輩聯繫,並去校外的公立的權威醫院確診,比如西部地區可以去華西醫院。遠離百度遠離莆田私立。
如果是大學以下的學生,家人一定是最重要的後盾,如果某位家長有可能理解你並帶你就診的話,一定找他/她。
3,社會人士類似,先去找有足夠資歷的心理諮詢師諮詢(注意調查其資質和水平),確認有傾向然後再去公立的大醫院或者權威的精神衛生中心確診。
4,最後強調一下重點,如果真的感覺到自己有很多異常的狀態。一定要只相信專業人士,不要聽信其他人的亂指揮,比如「矯情什麼」「多鍛煉一下就好了」「大男人要堅強」這類話。此外,要和愛你的家人和愛人溝通,他們也能繼續很有效的輔助。
以下為原回答
本人中度抑鬱患者,在接受醫生的治療和諮詢師的諮詢。我想說,抑鬱症患者所說的「沒有意義」和「想死」和正常人的同樣的話,含義是天差地別的。
患者,活著必須要找到充分的理由,死和想死是常態或者基本狀態,我們的「沒有意義」是找不到阻止自己去死的理由,長期得不到救治的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實現基本狀態也就是死了,就像一個從高處跳下的鳥,沒有振翅的慾望最終摔死。
非患者,活著是基本態,他們找不到活著的理由還是會活著,找不到充分的去死的理由就不會去死,他們就像站在山腳的人,活著是他們的位置,死是珠穆朗瑪峰的山頂,即使充分去死的理由,也未必會到達死的頂點。
有些人把生死掛在嘴邊做口頭禪,有些人強說愁,究竟是什麼企圖,我想他自己應該明白,聰明的周圍人應該也看得出,我就不撕開他們最後的遮羞布了。
我作為中度抑鬱患者也有過很多次自殺的衝動險些鑄錯,現在算是出來了吧。儘管如此還是難以想像重度患者的感受。不了解卻強說自己愁還以此為樂或者為了某些他自己都不敢承認的目的人,大概從來不曾考慮過真正困擾於此的人是多麼真真切切的痛苦和迷茫的吧。
雖然沒必要,還是聲明一下,我不是北大的。匿名回答此題,是因為我有一個原則,凡涉及我的工作的內容一律匿名。不因為問題關聯的某些人是男神或女神而例外。
------------------------------------羋十四女士大概並不明白學校做測試的意義和目的。
身為一個高校老師,從讀大學開始,在高校混了十多年了。學校沒有北大那麼高端。耳聞的學生自殺、自殘事件已經有二十多起。還有一些極端暴力犯罪,馬加爵、林森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就全國範圍來說,此類事件一直在呈增加的趨勢。我任職的學校一年要出一兩起自殺事件。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不一,但大部分當事人都有心理問題。學校本著對學生負責任的精神,在校內建立心理干預機制。入學測試只是其中的一環。通過測試,學校能儘早發現那些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今後的工作中才好對症下藥。當然,測試並不嚴密,總會有幾個學生有問題也沒有被測出來,也會有像羋女士這樣的完全正常的人被錯誤地篩選出來。
羋女士當然可以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但學校和老師不能無視測試結果。但羋女士發出這樣一篇文章,可能導致大家誤解測試,質疑測試的必要性,甚至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說真的,高校老師,特別是心理輔導這塊的,人手有限,怎樣區分出像羋女士這樣完全正常的學生,避免分散人手和精力,我們也很頭疼呢。--------------------------------
評論區那位自稱北郵學生的@麻薬販売穗乃果,很遺憾,你的高論我還沒來得及看完,更沒有截圖,就被刪掉了。看來你對老師沒有二十四小時關注你,沒有每天去你的床前查寢極為不滿。既然你覺得自己有這個方面的需要,建議你主動尋求幫助,例如去心理輔導老師那裡做諮詢。不是我甩鍋,也不是老師們不關心你這樣的學生,答案里我已經提到了,心理測試不完美,可能沒有發現你。老師人手也少,而且二十四小時監控學生涉嫌違法。另外老師也是人,需要休息,除非你覺得老師不是人,不該有休息時間。對了,我沒說高校心理干預機制是完美的。請不要腦補。你提的二十四小時監控、每天查寢,很有見地。不過,請你先去問問你的同學們是否同意。我更沒有說我是北大的。請不要毫無根據地臆測。
最後,請勇敢地尋求幫助,並好好學習閱讀理解。因為你出口成臟——是的,你用了英文還打了碼,我還是讀懂了——已拉黑,勿回。--------------------------
某些評論的惡意真讓我大開眼界。不想因為這些惡意留下什麼心理陰影,評論關閉,真心想討論的各位見諒。-------------------------
今天和同事討論了心理干預機制。1.調查問卷是心理學家製作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找出心理健康方面的高危人群,寧可錯誤地篩選出正常人,也不能漏過一個心理健康方面有問題的學生。而且我們事後會約談被測出來的學生,再次進行篩選。這樣做會加大工作量,但好過事後後悔。沒有學校和老師願意看到學生出事。2.有的學生原本心理健康,問卷調查也就沒篩選出來。後來因為突發事件受到刺激,出現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做出一些極端行為。突發事件是不能預測的,也不能控制。所以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統計那些家庭有變故的學生,並關注他們。3.心理學是一門科學,但人是複雜的,在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每個人的反應不盡相同。例如心理測試的時候,有些學生故意隱瞞自己的真實狀況,理由五花八門,大多是覺得有心理問題很丟人。還有一些學生,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三觀,實際上心理健康,在測試中被歸入不健康的那一類。這一類學生中最讓人頭疼的還不是測試結果,而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現得與眾不同。要多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他們。
4.招什麼人、用什麼人,學校才有決定權。但學校的決定權受制於經費、編製等。對現有的人手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也需要充足的經費。所以高校心理輔導方面人手不足,歸根到底還是經費的問題。並非甩鍋,但在這一點上,普通高校老師無能為力。最後,真誠的希望大家都能花點時間去了解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有了問題也能放下顧慮,坦然地去求助。-------------------------------------------安利一下相關答案,沒錯,也是匿名回答的。高校要求拿「助學金」的學生勤儉節約、成績中等,這算不算道德綁架? - 匿名用戶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598515/answer/131207330?group_id=791270582934200320羋十四不光在消費北大和心理學,她也「代表」了一大堆無辜的哲學家其實,作為一個存在主義的虛無主義者,反而應該支持徐凱文的。 反而羋十四的觀點,其實與任何一個哲學家的觀點都對不上,其實就是一個雞湯。羋十四聲稱
哲學家們到了最後,都會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是虛無的。
看到的時候我快笑噴了。
我們看看哲學家薩特是如何論述虛無主義的:讓-保羅-薩特,《存在與虛無》的作者,在自身的論文《存在主義與人道主義》當中寫到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裡面的內容 Existential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虛無主義也有描述"What do we mean by saying that 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 We mean that man first of all exists, encounters himself, surges up in the world – and defines himself afterwards. If man as the existentialist sees him as not definable, it is because to begin with he is nothing. He will not be anything until later, and then he will be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
我們所表達的存在先於實質是什麼意思呢? 人總是先存在,然後遭遇各種起伏變化,之後才能夠定義自己。 如果一個存在主義者,認為他自身是不可定義的, 是因為他來源自虛無,他不是任何事情,直到他自己決定自身變成什麼的那一刻。
Thus, there is no human nature, because there is no God to have a conception of it. Man simply is. Not that he is simply what he conceives himself to be, but he is what he wills, and as he conceives himself after already existing – as he wills to be after that leap towards existence. Man is nothing else but that which he makes of himself. That i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existentialism.
因此無所謂人性,因為沒有上帝去創造(Conception)這個概念,人赤裸裸地存在。他不是想像中(conceive)的自己,而是他意願(will)變成的自己;他存在之後,才能想像他自己是什麼,而且這是他意願(will)去考慮自身存在,人除自我塑造之外什麼也不是。這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則
換句話說,真正的存在虛無主義強調人的意志(Will),而否認上帝或者社會去定義一個人的角色(Conception)The idea that meaning and values are without foundation is a form of nihilism, and the existential response to that idea is noting that meaning is not "a matter of contemplative theory," but instead, "a consequence of engagement and commitment.」
對於那些虛無主義者的:沒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存在主義回應說,價值與意義並不是被建構的理論(contemplative theory),而已一系列的交融與付諸行動
如果仔細的閱讀徐凱文的文章,也會發現,徐凱文本身強調的就是個人的意願(will)的喪失,包括對於學習意願的喪失。
徐凱文並沒有刻意去強調任何構建(Contemplative)的價值觀,反而批駁的是應試教育當中的這種固定的設置以及價值觀(Conception),給人帶來的危害。
而且真的要從哲學角度來理解問卷的設置,「你認為人生是否有意義」這道題目。那個「你認為」,其實限定了這個答案應該按照個體意願(Will)來進行探討,而不是來自於社會或者上帝的Conception。
換句話說,真正秉持存在性虛無主義的人,應該贊同徐凱文的觀點。更多的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意志 (Will) 而非迎合社會或者家長給出來的要求(Conception),因為本質上這些Conception是虛無的。
除了存在性的虛無主義以外,其他的虛無主義流派,與這篇文章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說羋十四小姐,基本上不太了解自己說出來什麼,應該也沒讀過薩特或者存在主義的著作。 不過是拿一個哲學的皮,故弄玄虛而已。
代表了心理學,代表了北大,代表了哲學, @羋十四小姐,要不要代表一下你的老本行-宗教學,給我們用雞湯講講清真教啊?
嘩眾取寵,欺軟怕硬。
不好意思,我就是將來可能給你開抑鬱傾向報告的心理學工作者
——駁《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北大新生之一》
空心病是近期的熱點問題。北大的光環加上看似危言聳聽的論斷,這個話題已經在每個人的朋友圈醞釀發酵,逐漸成為一場全民站在心理學對立面的病態狂歡。
我本科的導師前幾天在朋友圈髮狀態說:「看了空心病一文,很好奇心理學的人眼裡有木有正常人呢?。。。。。。小題大做才是真有病。」狀態下面點贊如雲,打了雞血的人民群眾紛紛留言表示支持,並聲淚俱下地控訴心理學者的變態種種。作為自認為算得上專業的心理學從業人員,除去早已習以為常的嘁然發笑,心底總有一點莫名的悲涼。
羋十四老師的《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北大新生之一》一文,則無疑將社會對心理學的質疑和論戰推向下一個高潮。在那篇7K多點贊的專欄文章里,作者將學校提供的免費心理諮詢當作蹩腳拙劣的鬧劇,並以約談有罪收尾,升華了自己高傲不羈的純潔靈魂。
始終作為吃瓜群眾冷眼看戲的我,終於開始對文末留言區的大量反常理反社會的評論和叫好感到不安。因此,我覺得有必要用最簡單的語言,與大家對《空心病》一文的最簡單邏輯進行最簡單的討論。正如李松蔚老師在講授諮詢病理時反覆提醒我們的那樣:慢一點,再慢一點。在我們肆意揮霍我們對世界的惡意之前,請稍稍停下你迫不及待的腳步。知乎提倡的所謂「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便是講的這般道理,不是嗎?
首先,我想負責任地說,專業的抑鬱傾向量表,絕不會因為你選擇了「生活完全沒有意義」這個令你沾沾自喜的選項,就給出一個你自以為武斷得出的重性抑鬱傾向診斷報告。只有真正經歷了嚴格的心理學訓練的人,才會知道一份量表從誕生到最終發放到你的手中,究竟經歷了多少磨難。
磨難一詞絕非言過其實。從最初的編撰題庫開始,一份合格的測量需要經歷反覆的預實驗、抽樣、重測、分半、常模、因素分析、反向、詐病、等一系列不親手操作真的根本無法想像繁瑣程度的謹慎工作後,才有可能投入實際的測評中——而這個循環的過程少則數月,多則十數年。用最簡單的話來講,與大家熟知的網上一搜可得的偽心理學式「測驗」不同,嚴格的心理學測量是一套完整的系統,所謂「雖然我完全知道如何在心理健康測試里答出非常健康的選項」,真的僅是笑談。
不光量表,心理診斷更是如此。DSM-5里詳盡晦澀的條條診斷,背後蘊含了不知多少代第一線心理學工作者的畢生成果。貴校的心理諮詢部門是我見過的全國範圍內要求最高、審查最嚴、標準最苛刻的心理機構,我相信你手裡的重性抑鬱傾向諮詢報告,是一份以貴校眾多諮詢大牛名譽擔保的心血和成果——當然,你個人怎樣使用這份報告,則是另一個有趣的話題了。
所以你拿著一份標題看似聳人聽聞的重性抑鬱傾向報告,所以你覺得自己追求無意義生活的自由受到了公然挑戰,所以你汗毛倒立,所以你手心出汗,所以你激起了全身的力量想要反抗約談——這個萬惡的統治階級對你的壓迫工具和所謂「去正常化」手段——倘若弗洛伊德依然在世,一張「臆病診斷書」定會不日寄上。
我一直很好奇,約談怎麼了?一位在北大從事心理工作的老師,在數萬份報告中獨獨選中了你,想要和你進行一場不需要付出任何經濟代價的約談,到底圖什麼?我想,除去多年專業訓練養成的職業操守外,無非「善意」二字。
是的,善意。
老師不是為了賣你幾瓶抗抑鬱葯,也不是要求你停課住進重症監護醫院,她可能僅僅是希望能和你進行一點力所能及的溝通罷了。而最為關鍵的是,從未有任何心理諮詢是強制性的,這意味著:哪怕你覺得對面溫文爾雅的老師全然是人面獸心不懷好意,你大可揮一揮你已經足夠瀟洒的衣袖揚長而去,絕不會有任何保安把你按回已經儘可能舒適的沙發。所謂的心理評估報告和約談,不過是希望給那些真正有心理問題、本人也有求助意願的同學一個更安全簡捷的通道,如果這真的不幸耽誤了自認為毫無心理問題的你最寶貴的時間和自由,我只能替諮詢師和其他迫切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向你致以最誠摯的歉意。量表的篩選標準各不相同,在抑鬱這樣的嚴肅話題上,任何理性的機構都會採取更嚴格的標準線——如你有興趣去圖書館參閱一點點信號檢測論的知識,如你偶然聽聞了「虛報」和「漏報」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左右平移,或許會對自己的「可能被約談」少一點點憤怒,多一點點理解吧。
我不想大張旗鼓地去聊「空心病的病理診斷」這樣的專業話題(曾雯老師已經在自己的專欄中有詳細論述),但我以為,「感受到人生的無意義」和「因人生無意義而受到影響」二者之間,應該存在著哪怕是普通人也能輕易分辨的巨大鴻溝。
在絕大多數心理學者的世界觀里,從不存在絕對「正常」的個體,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這絕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是心理病人。個體自身的感受是如此重要,因此哪怕再與眾不同的想法或行為,只要自己能夠合理接受,只要對他人不構成人身安全的威脅,請你自行其樂,絕不會有心理學者打擾分毫。變態心理學無處不提的「自知力」,便是在討論這個問題——除去精神分裂症外,幾乎所有的心理診斷都建立在來訪者自己感到的不舒服之上。
所以,你覺得生活無意義並樂在其中,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也沒有人因為一份報告或一次約談,便從此給你打上「北大渣滓,人間敗類」的標籤——徐博士提出所謂「空心病」的初衷,或許只是希望社會給那些時刻感到人生無望、且始終沉溺其中無法自拔的痛苦而無助的學生們,一點點脫離深淵的推力罷了。
說了這麼多,我不過是覺得貴校心理工作者的善意被社會扭曲到這般程度感到悲涼。他們大可另起爐灶自立門戶,「北大心理」的金字招牌足夠讓他們撈金掃銀。他們拿著一點卑微的報酬,僅僅希望幫助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心理幫助,我覺得他們值得一點點更多的尊重。
當然,我說貴校的老師高尚,當然不等於他們的工作就都成了不可置疑的真理;可連心理學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搞懂就貿然開噴,無端降了自家身份。大家今日對空心病事件產生的莫名其妙的反感,其實大多都來自少數無良媒體的肆意篡改和扭曲。若你真的對空心病的理論有質疑,大可稍稍花上一秒鐘的時間,去搜一搜徐博士早已貼上知乎的論文原文。那樣的話,或許你會驚奇的發現,許多令你氣憤不已的觀點或論斷,或許跟你噴的體無完膚的心理學,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呢?
我非常崇敬的一位教授私下裡聊到這個話題時,神情蕭索地說:今天社會的根本問題,不在於有沒有空心病,而在於人們的善意感受器已經退化地快要看不見了。當我們都過度敏感,當我們總把他人的善意以己度人,當我們總覺得別人不懷好意,便最好不要成天高喊「社會道德的缺失」,也最好不要總高舉「人性本惡」的大旗招搖過市。
我不替徐博士不值,那是他作為研究者應該承擔的質疑和非議。可是,我真的替給你提供心理報告的老師感到不值:
一份心理諮詢報告,只是一份來自最不起眼的心理學工作者最卑微的善意——哪怕你真的舉世獨立卓爾不群腹有詩書不屑一顧,也請你當作偶遇了一個承載著或許你覺得並不恰當的善意的漂流瓶——請將它原封裝好,拋回大海,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它真的可以幫到一個需要它幫助的人,不是嗎?
給善意一點機會,給善意一點時間吧。
R.I.P.
有人說我消費死者我想,萬一她真的不高興呢所以我把答案刪了總之
多關心你身邊的朋友不要對你不知道的事情指手畫腳抑鬱症比你想像可怕的多 不要以己度人具體的 去看看另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答案吧就這樣。大家保重。羋小姐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一個論點:心理測量得出抑鬱結果並不是真正的抑鬱。我認為這是對心理諮詢專業的嚴重不尊重。別人都要自殺了,還說不抑鬱?我相信徐凱文老師能夠區分出真正的抑鬱。
相比之下,沈艷教授質疑比例有偏還比較有技術含量。
其實很有意思,剛上學的新生是什麼概念,一群被各種高考模擬、習題以及高考本身所折磨的青少年,他們在此之前的三年甚至六七年的時間都只為了「考上好大學」這一個目標奮鬥。然後這個目標突然實現了,自己再也不用去過高中那種生活了(24k純學霸除外),在一個奮鬥了那麼久的目標達成後,很容易產生虛無感,此時你要這幫孩子去說人生意義,是不是有些強人所難了。假如一個高中生不去探索「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而是去探索人生意義,我想老師和家長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了。
大學教育的意義,就是訓練人獨立自由的思想,給人一個夢想生長的機會,一個進一步接觸各學科領域的機會,也促使人去探尋人生的意義。
在這裡我無意去淡化問題的嚴峻性,也不是說受了大學教育就一定能找到人生意義,只是在中國的教育體制和家庭培養模式下,在探討一個十八九歲剛剛成年人的人生意義問題時,是否也需要考慮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大學生怎麼怎麼樣」,至少大學生還分准大一新生以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好伐?她本人似乎忽略了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問題。
如果她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虛無,意義本沒有意義。那又何必寫文章來表現這種虛無。她表達的不追求意義,本來就是追求意義的一種表現。解構了就想跑似乎不那麼容易呢當然這都是調侃,真正的問題是,她似乎有意混淆「人生失意無聊者」、「抑鬱症患者」和「生命哲學思考者」,打著哲學探討的旗號,讓所有人都認為我們探討的是第三類人的問題,讓最急需得到解決的第二類人的問題從人們的視覺中淡出,這才是最下作的。
畢竟除了一部分或急於擺脫主流價值觀的人沾沾自喜地選擇「人生沒有意義」,還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身臨深淵。有件事情要明白,職業寫手或者營銷號經營是與平時諸位寫寫日記發發qq空間不一樣的。既然當作business,就要用business的方式去看。寫出的東西未必完全是個人的真實想法,更多的是對市場需求的反應。我不是說羋十四一類的「女神」賣「假貨」(即從感情到事實完全編造,在我看來咪蒙是賣假貨的,至少也是摻假),而是他們賣的就是自己這個形象。說這類人無病呻吟,猶如公共場合裸露身體並不恰當。而是他們本身就代表了一類群體的想法,這些人不願意直接的把自己的身體暴露給其他人看,或者不知道怎麼露才好看。此時一眾「青年作家」便充當了他們的代言人。你心裡不爽完了可以去搬磚敲代碼跑客戶掙大錢,人家只有這麼個形象和一個公眾號,不露一露讓人拿什麼吃飯?這些作家的存在只是在告訴我們,文字/情緒/形象都是可以當做商品出售的。在這條路上,郭敬明範冰冰之流早已走在了前面。當然一部分熱愛文學的人是無法接受的。也別哀嘆世風日下,文字屈做商人奴本就不是新鮮事。羋十四之類的人原本就是靠著說說自己群體的事兒,順便掙點錢的手藝人,硬逼著人家當引導華語文壇的文藝弄潮兒,是不是苛刻了點?同時也勸羋小姐早日做好定位,不要亂入自己不懂的行業,瞎改瞎用法律案例,就是積德行善了。
兩個字,浮躁。
因為這篇文章的出現,作為一個北大校友,我去找了徐凱文老師的原文來看。原文的標題是一個很學術的標題,根本沒有什麼「四成北大新生」之類的聳人聽聞的內容,全文也都是在分析新生心理狀況並探討相關解決方法。我強烈懷疑,羋小姐只是篩選了某些關鍵詞出來,寫就了這麼一篇故意博人眼球的文章。這篇文章,不尊重專業工作也就罷了,還通篇充滿了自以為是的無病呻吟,以錯誤的方向引導輿論,考慮到羋小姐的受眾大部分是青年學生,這種對於心理健康的錯誤言論可能引發的後果不堪設想。
我和我身邊很多朋友都飽受心理問題的折磨,也有很多罹患心理疾病的朋友沒有能逃過病魔的折磨離開了我們。看完羋小姐的文章,我的心情不是不好,而是憤怒。心理疾病被如此輕描淡寫,搞得好像是提高自己逼格的工具似的,心理工作者的心血被她說得毫無價值,彷彿無病呻吟的是我們,而不是她。
以前看羋小姐的文字,覺得就是一個比同齡人有更高文字能力的姑娘。但是,其實論什麼思想,論什麼深度,還差一些。當時覺得可能是年齡關係吧,畢竟很多事、很多道理須要時間去經歷去體會,一個二十齣頭的小姑娘做不到這些很正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文字寫作的增多,我很遺憾沒看到羋小姐有什麼進步,翻來覆去雞湯還是這麼幾勺,倒是粉絲數蹭蹭蹭往上漲。羋小姐不僅把粉絲成功變現,還貼上了北大的金字招牌,處處以北大人自居。用北大的招牌沒什麼,但是作為北大人,其在專業方面根本無甚拿的出手的東西,也不知道羋小姐哪來的勇氣和自信,一口一個北大。
很不想去評價她的任何教育背景或者個人品德什麼的,但是關注了這麼些日子,沒有文字和思想上的進步就算了,反而導演了兩場大撕逼(或曰扒皮):燦妞兒和童瑤。童瑤的事先撇一邊,畢竟涉嫌違法違規行為,但是扒燦妞兒的事,不得不說細思恐極。燦妞兒在知乎寫點軟文,在微博做廣告,和羋小姐做的事一模一樣。或許是同行相輕,抓住一個「學歷造假」的把柄(其實也並不是造假而只是一直沒說具體學校而已)把對方扒得一文不值,使得燦妞兒退出知乎,隱於江湖。或許這也說明,一般的985在羋小姐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包括她的本科母校中央民族大學;在她「耳邊耳語了四年」的北大,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頂尖學府,也無怪乎她把北大身份看得這麼重。
寫軟文,出書,搞簽售,這些事,以往似乎都是知名作家才能做到的事。知乎的出現讓羋小姐這樣的年輕人也突然有了當「知名作家」的錯覺,以為自己稚嫩且毫無深度的文字是塊金磚,以為頭頂上的北大光環是個皇冠。其實,說句實話,羋小姐,你本科的時候寫寫雞湯也就罷了,等到你研究生畢業,工作幾年,三四十歲,你還靠寫雞湯嗎?從一開始到現在,真的沒什麼進步,醒醒吧。
北大上知乎的人不少,各自專攻的領域也很多,但是鮮有什麼寫雞湯的大V。而且,如果翻一翻他們從一開始到現在的答案,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都在思考、在進步。北大確實有很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是這種「利己主義」絕不是羋小姐這樣,把自己空洞且無病呻吟的文字翻來覆去熬雞湯賣錢,而是喜歡在自己的領域自顧自學習。北大人最常說的就是,管他這麼多,管好我自己就行了。其實這件事,管他這麼多,管好我們自己就行了;但是,我也不能看著北大這兩個字被羋小姐這麼糟蹋。
對,就是這兩個字,糟蹋。
你是北大法律專業碩士,你可以用北大這兩個字往自己臉上貼金。但是,請你不要糟蹋它。謝謝。1.如何評價這篇文章,建議還是多進行一些心理學角度的討論。空心病有或者沒有,羋十四的文章有沒有道理,這個是可以說清楚的。
2.羋十四是不是可以代表北大四成的新生,我認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她只是這四成新生中的一員。她用自己的經歷來論論證北大新生的心理統計結果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3.但這和她是不是法碩,或者本科是不是北大沒有關係。北京大學既然招收研究生,招收法律碩士,那麼就承認這些學生是北大的學生。我想提醒一下北大的同學們,從旁觀者來看,這種所謂的「扒皮」的行為就是在搞血統論,對維護北大在這個社會上的聲譽毫無用處。因為母親工作原因,從小就接觸到抑鬱症這個話題,和身患抑鬱的高校學子的故事。
曾經我也是羋十四的關注者,覺得她有文筆有情懷。以至於剛剛開始知乎上有人扒皮她的時候我還給那些說的太有攻擊性的點了反對,而贊了那些說她大醇小疵的。但是羋十四這篇日誌真是再也洗不白了。她不理解高校負責學生心理健康和安全的老師,不理解為什麼有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問卷,
我卻知道,我媽媽是怎樣在半夜兩點出門去和她的同事們一起找失聯的抑鬱學生,是怎樣從家庭聚會裡匆匆離開去處理突發事件,去醫院整晚陪著搶救輕生未遂的學生,去安撫把氣撒在學校頭上的的家長……是怎樣被這些事情折磨的夜不能寐。從bbs上的消極留言開始,就要特別關注,談話,了解溝通。
平時微信要秒回,不敢冒任何風險萬一學生想不開。要關心,要一起吃飯,談心。人心肉長,這不僅僅是工作職責,也是感情的付出。那些學生很多表面上都很好。優秀,上進,勤奮,甚至「陽光開朗」。
但是他們離跳樓,服毒,觸電,上吊……僅僅一步之遙。他們有的能夠好轉,有的永遠走了。
我媽媽一次次送別,失去,夢見,淡忘。她好累,她好受折磨。這些負責的老師寫出來的報告都是四平八穩不帶渲染沒有情懷的。這些老師的責任,辛苦,付出,都是不會寫出來的。(閱讀提示)(1、回答內容有點嗆,平復後整理的一些想法,可翻閱我的文章:知乎專欄)(2、為什麼會揪住土著這事,在文章末尾貼的評論截圖可以查看)更新一下對文章的評價,為噴而噴當然不是好習慣,其實幾個問題就能說清:第一,不客觀。如果看過徐凱文老師的原作,應該知道,他說的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就是心理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如何干預,如果沒看過,也就無從評價羋同學的文章。在原作中,提到了一個統計結果,徐也明確說了,是他自己做的統計,這不是什麼科學論據,而且在文中只有一段,但是不知是否為徐本人的意思,題目成了: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甚至已經放棄自己!文章鏈接: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甚至已經放棄自己!而在幾個月前,同樣說的是空心病,是另一篇文章,裡面甚至沒有提到四成新生之類的問題,而標題是這樣的:時代空心病——功利化應試教育之禍內容在這裡:知乎專欄顯然,前者會更有讓人看的慾望。如果對徐的文章進行批評,恐怕最大的問題應該要說標題黨,而他所說的心理問題乃至導致的死亡,客觀存在,而且在校園裡尤其是北大校園裡,一直是個敏感話題。但到了羋同學的文章中,先是節選了開頭。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同人轉發的朋友圈格式還有區別,我看到的是「博士中國」公眾號出品,這一段所謂的開頭,是編者按好吧,或者說是導讀,人家開頭是自我介紹,沒有那麼囂張,開頭就先危言聳聽一通。接著,引用數據,說「文章裡面反覆提到這個數據」:但原作中,只是簡單提了一下,提完之後也沒有作證據,這恐怕稱不上「反覆」吧。所以我要說的是,原作確實存在問題,值得挑刺,但主要問題是自媒體傳播平台上的功利性,而這功利性甚至不能歸結是徐老師的責任,畢竟他的專欄文章很正常,而只要給公眾號供過稿都知道公眾號編輯的尿性。我想,羋同學的反駁內容,不客觀的問題是存在的吧。第二,文筆一般。原來的回答中已經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句子還給寫成了病句。我再挑一句:你明明知道,只要放出一個意義的技能,前面就將煙消霧散,困局迎刃而解,卻仍然要固執地迎著大霧走下去。恕我無能,實在理解不了「放出意義的技能」是怎麼個過程,想表達的是什麼。要說這是詩,又沒什麼詩意。而且,這句話放在全文中,前後怎麼讀都不順暢。整體讀下來,文章不是差文章,一兩句病句否定不了什麼,但要說好,實在也挑不出很閃亮的句子。第三,偷換概念。這應該算是主要問題吧。原作的內容談的心理干預,然後到了這篇文章里抒發的是個人主義。沒錯,心理干預的專業性內容沒什麼人看,個人主義倒是能激起很多共鳴,但這麼蹭熱度真的好嗎?引用我的一個評論:其實包括清華在內,自殺率都未必比北大低,但只要北大自殺的新聞一出來,社會的負面評價都會接踵而來,而且不管怎麼說,這是人命關天的事,久而久之,北大學生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都不會拿著這些事開玩笑。這一次,最早的調查其實也是談的心理干預,這個事情還是挺嚴肅的,但是生生從中間挑出一段很存在疑問的數字做標題吸引眼球;再接著,反駁的文章偷換概念,為了吸引眼球生生地再把話題引到所謂的上升通道窄。會寫字的人有幾個不知道,階級固化、上升通道這些詞可以撩動網民,但不是什麼事往這方面引都合適。第四、立意空洞。好了,要談上升通道的問題也行啊,論點、論據堆起來啊,大篇的抒情算怎麼回事?文章末尾是這樣的:
作為人類的整體,我們有長久的生命去給自然立法,恐慌會被悠遠的DDL稀釋;但作為自我的個體,我們只有一輩子的時間給自我立法,意義不該是唯一之法。
然而我們得以度過一生的,穿越那些焦慮、崩潰、恐懼的仰仗,無非是從歷史和經驗中得出的絕對禁令、社會訓導規範的所謂體面,和與直覺相關的情感衝動。
理性是人類後天的訓練成果,不是本能;意義是群體為之構築的原始堡壘,不是必需品。
踏踏實實邁上一條虛無之路,是無奈,也是自我選擇。
以上引用自羋十四《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北大新生之一》?
這樣的空洞感慨,我只能說,誰願意讀誰讀,真是感受不到任何的啟發。而且,還沒有美感,不信,讀出聲音來試試。
可見,這四個方面,我實在難以給出很高的評價,那麼從寫作動機上去噴一噴,發泄一下還不讓了?
所以,接下來就是原來噴的內容:正如很多校友或明確或含蓄所指出的那樣, @羋十四你一個非北大土著就不要借著「北大」的旗號瞎吐槽了,在題目中看到「北大新生」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大一或者大二的在校師妹;再一看文章,這都寫的什麼玩意兒,你自己讀起來不覺得膩歪嗎?當然,圈你不為引戰,只是希望你能撥冗了幾分鐘,聽一聽校友的意見。第一,所謂的調查確實值得抨擊,但你代表不了北大,不要用北大來吸引關注,請強調個人觀點;當然,我相信很多人會說羋同學就是說的個人觀點,那好,「我就是那四成……之一」,我不知道這句話放到標題里的目的何在。你在用這句話吸引關注度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篇文章的標題,直接坐實了北大新生有四成人「認為人生沒有意義」?誰給你的這個權利?這麼給文章起標題,和那篇所謂的調查,都可以說是其心可誅。本來不過是個很主觀的認識,有多少人沒有經歷過「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二筆階段?又有多少人所謂的「人生沒有意義」不過是一句感慨!北大差不多每年都有人自殺不假,原來那個調查也不是空穴來風,可是四成新生里絕大多數還是沒有去理科樓頂去思考人生,沒有去未名湖裡撈魚,卧軌的這麼多年來我也就知道有一位。北大校友可以自黑的地方很多,不會自黑的北大校友怕是也難畢業,但是不要用這些事借題發揮,說得難聽點,你這篇文章賺取的好處,吃的是理科樓下的那些人血饅頭。為什麼我會這麼憤慨?因為曾經有個姑娘,她在北大結束自己生命之前的一周,我還和她暢談了很多。當年,抑鬱症還是很新鮮的辭彙,但事後調查後發現她已是重度抑鬱,她死去的理由就是「人生已經沒了意義」,寫在了手掌上。後來,我真不知道,有多少理由去借著這些話題無病呻吟。好好活著,是對他們或她們最好的慰藉。第二,我希望無論是北大還是清華學生,應當拋除「土著」的優越感,不要再說什麼查三代,不要說什麼北大是「一流的啥,二流的啥,三流的啥」,不要說什麼「三清」,但是,是不是也請「移民」要自重?留個回答鏈接,自證一下自己的態度:18 歲考上清華北大的本科和 21 歲考上清華北大的碩士,哪個更令人佩服?但是從羋同學的這篇文章中,我看到的只有輕浮,迫不及待地需要用自己的北大身份來說明點事兒。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一個道理,臉面是靠自己掙的,理性的人也不會隨便給人貼標籤,但給自己找標籤這樣的一種行為,只會讓「非土著北大研究生」這個群體更蒙羞。我只打一個比方,作為北京移民,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注意言行,坐公交車坐地鐵都會主動讓座,給外地人指路會比土著北京人更熱情。我想,在北京街頭,一個京腔京韻的大媽跟外地人說出一句我們北京人如何如何,確實令人反感;可要是新北京人操著蹩腳的普通話,然後也來一句「我們北京人」,你看看周圍群眾什麼反應?第三,就說到這「蹩腳的普通話」問題。我就看到一句話印象很深,「意義這個詞太重了,配不上人生」。這句話我很費解。邏輯上講,配得上人生的應該是些輕的東西?那你這篇文章的立意很有問題了,人生里應該配哪些,你所說的「個人主義」?「個人主義」與「意義」是否衝突?「個人主義」是否也是在追求「意義」?再有,如果意義太重,也是「人生配不上」,而不是配不上人生。這句話應該是全文中一句兼有抒情議論的點睛之筆吧,這麼重要的一句話都能寫得這麼糟糕,那麼全文有沒有用心寫?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是隨筆不假,但也請把漢語先學好,讓人看著舒服。當然,或許這寫的就是詩,就是要凌亂,就是要讓人費解,那對不起,我一個不愛看詩的人,也看得出什麼叫詩意,我還翻譯過一本《詩意的原子》,那些微末無比的原子看起來也比這些看似生動的文字有詩意多了。最後,要走網紅的路,北大不是你的墊腳石,是你的專業水平與素養的背書。你怎麼對待「北大」這個標籤的態度,也會決定你自己的位置。如果你只是想踩著這個金字招牌往上爬,那麼對不起,在你之前摔下來的人就很多了,希望不要步他們後塵。北大如果擔得起被世人尊敬的虛名,也應該是很多專業一絲不苟的學術精神,而自由主義也是在追求學術研究發展最大化的基礎之上才出現的,百家爭鳴不是因為北大人生來桀驁不馴,只不過是一個暢所欲言的渠道。所以,舍本求末,成不了什麼氣候,作為校友,我不稀罕本校出多少網紅,某種程度上,掛著北大標籤的網紅們只會讓本校更為尷尬;但我真心希望校友們能利用北大的學術資源,施展自己的專業,真正出點好東西,就像那位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已故校友那樣,而不是拿著些語句都不通順的雞湯文,騙來「不明真相群眾」的追捧。評論區還有位知友表示不理解,特別進行了解釋如下:說的很對。因為你我確實是找不到普世的存在的意義,如果你認為你的存在是毫無意義的,那麼它就是毫無意義的。「意義」這個詞本身也是人所創造的,客觀上並不存在的東西,並且「意義」這個詞需要主體和客體兩個組成部分,「意義」這個詞的完整表述是:主體對客體是有意義的。但是人類的存在的意義在哪呢?人類作為意義的主體,那麼客體是誰?假如地球里沒有人類這個物種,那麼地球的存在還有意義嗎?地球的存在與否並不需要什麼「意義」,它只是因為一系列偶然因素所必然導致的存在罷了。從人類本身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存在對地球、宇宙或者人類以外的東西而言是毫無意義的。那麼如果認為人類的「存在的意義」存在的話,那麼客體只能是人類本身,亦即人類作為主體對人類本身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人類」只是一個物種的集合,並不會有思維的存在,這就像石頭作為主體對石頭本身的存在是有意義的,這樣的話本身就是錯的,是毫無意義的。人類存在的意義只可能是作為有思維的人類的個體所賦予的,換句話說,只有人類個體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且是每個個體人類均認可的意義,人類這個整體的存在才會有意義。那麼一個人他存在的意義在哪呢?人作為意義的主體,那麼客體是誰?首先想到的是「他人」,即人對他人是有意義的。那麼一個居住在中東的小張,其存在對於你而言是有意義的嗎?顯然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你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如果你所用的汽油就是小張挖掘的,那麼小張的存在對於你而言是有意義的嗎?這就需要你的認可了。所以我們需要對「人對他人是有意義的」這句話做出限定,亦即人對他人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需要他人認可,反過來說他人的存在對於你而言是否有意義,首先需要你認知到他人的存在其次需要你自己的認可,所以歸根結底你認可的意義才是對於你而言有意義的,主體是你,客體還是你本身,他人對於你而言只是一個媒介,一個干擾。所以「存在的意義」說白了就是自我的限定,是自我對自我的認可標準,和外物無關,外物只會作用於自我,「存在的意義」並不具有普世性。比如,我認為吃好吃的就是有意義的,活著就是為了吃美食,但這個意義對他人而言毫無意義。
可能在作者及其贊同者的意識中,精神疾患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僅僅屬於極遠處的一群「他們」,和自己毫無關係。所以,當有人把「心理健康測試」這種屬於「他們」的東西擺在那幫人面前時,那幫人就覺得可笑,覺得受了某種侮辱。便要批判那些心理工作者,覺得他們在把自己當「不正常」的人看。
可事實是,這幫人所謂的「不正常」,其實沒有那麼罕見。百分之二十六的英國成年人都曾被診斷出過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在服用抗抑鬱藥物(*)。而沒有得到確診,以及雖然得到確診但是被認爲不需要服藥的人數,只會比這還要多很多。就在你我身邊,在「我們」之中,就可能有人正在爲精神疾患所困擾。心理工作者所試圖幫助的,並不是在遙遠的社會新聞當中的「他們」,而是並沒有「我們」所以爲的那麼健康,那麼「正常」的「我們」自己。
作者在文章中抱怨「社會對正常的定義太狹隘」,迫不及待要聲明自己的「正常」,在我看來,是在無意識中試著在「他們」和「我們」間劃清界限。於是,正在爲精神疾患所折磨的人,會更難以被人理解,更難得到應有的幫助和支持。而那些目前還算「正常」的人,如果受到了精神問題的困擾,也會被這種區隔所限制,更難去尋求被認爲是屬於「他們」的幫助。某些心理工作者對那篇文章的憤怒,我想,或許也是出於這個原因。這樣一篇文章被人讀到,不知又要造成多少對精神疾患的誤解,又要製造多少本可避免的痛苦與無奈。
記得有一次在英國看電影,開場前的一長串廣告中,有一則由某個關注精神健康的公益組織投放的廣告,說,每一年,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受到精神疾病困擾。在火車站裏,也有公益廣告鼓勵受情緒問題困擾的人尋求幫助。能把各種精神問題公開討論,讓人們看到他,意識到他的存在,意識到他就存在於自己身邊,存在於自己所關心的人,甚至是自己身上,怎麼說,應該可以讓社會能夠更好地認識和應對各種各樣的精神問題,並且幫助到那些受此折磨的人吧。
(那部電影裏有兩次自殺未遂。)
順便,作者儘管花了許多筆墨,去描述自己所認爲的「人生的無意義」。但那隻不過是一種詩意的表達,一種飄浮在文字與修辭中的膚淺情緒。精神疾患帶給人的痛苦,是與此完全不同的。那是一種沉重的,極端實際,卻又極難描述以言語的痛苦。真的,真的,真的,請不要再把精神疾患當成一種浪漫來看待了。行麼?
***
(*) 現代的抗抑鬱藥物也被用來治療強迫症。
一些數據來源:
http://www.nhsconfed.org/~/media/Confederation/Files/Publications/Documents/MHN%20key%20facts%20and%20trends%20factsheet_Fs1356_3_WEB.pdf
Products - Data Briefs - Number 76 - October 2011
How common ar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這事其實很簡單,概括成一句話就叫:你憑什麼代表我。
首先是凱文老師代表心理工作者和北大教師對四成在心理調查中選了「人生沒意義」的北大學生表示憂慮,並冠以空心病的名字。然後是十四代表「這四成北大學生」撰文表示「不想被代表」。然後是「這四成北大學生」和吃瓜群眾表示不認同十四代表他們表示的「不想被代表」。如果這個鏈條還要延續,那就是十四的支持者表示不認同那些不認同十四的吃瓜群眾代表他們表示的「不想被十四代表」……
幾點背景:
1. 這四成北大學生到底是誰?誰知道呢。可以是沒有人,也可以是所有人。在這裡,主要是根據是對這兩篇文章的態度來決定的。
2 在流量既利益的時代,我們很難分清楚一篇文章到底是作者想表達真實觀點,還是單純想寫一篇爆文。所以質疑一篇文章時,質疑作者的寫作動機就成了方便的事情。
3. 反駁文章和被反駁的文章常常遵循相似的邏輯,調性是一樣的。所以看起來是反駁,其實是同一思維方式的產物。「觀點上相互反駁,形式上相互認同」。我知道你們抑鬱症患者很痛苦,但這跟這篇文章的觀點沒多大關係。
我知道你們北大的人很清高,但這跟這篇文章的觀點也沒多大關係。我知道羋十四以前喜歡熬雞湯,可能名聲不大好,但這跟這篇文章的觀點還是沒多大關係。發現沒?你們都是先帶著某種觀點,某種情緒,某種立場,然後再將之帶入到這篇文章的解讀中來,以至於把作者的意圖置於你們表達慾望之後。先打靶再畫圈,這就本末倒置了。
事實上,關於抑鬱症的討論,在這篇文章中充其量只是作為一個引子,她要討論的是,人生是否先天地有意義?人生是否必須有意義?最後她得出的結論是——
她什麼時候說過入學心理測試應該廢除了?她什麼時候攻擊過抑鬱症患者了?你或你身邊的抑鬱症患者過得很慘,關她這篇文章什麼事?她嘲諷你們了否定你們了?抑鬱症患者是不是應該被體諒被關懷?是。入學心理測試是否有必要?有。但打靶要瞄準,你不能先發射子彈,再找個看起來像是那麼回事的東西做靶子。你反覆提及跟此文無關的抑鬱症病例這叫什麼?這叫偷梁換柱,這叫訴諸感情;你老拿羋十四以前熬雞湯、不是北大本科來說事這叫什麼?這叫基因謬誤、這叫人身攻擊。
單單拿前面羋十四關於心理健康測試的討論來說好了。我不知道那麼多人你們究竟在生氣什麼。她實際上提的是什麼問題?是常模是否適合某一個特殊群體的問題,是測量項目的表面效度是否過高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存在?存在,而且太普遍了。那麼她為什麼不能質疑呢?
裡面提到的一道題:你認為人生有意義嗎?這道題為什麼會出現在量表之中?因為心理學家認為,多數情況下,選擇「完全沒意義」的人有較大概率有心理隱患;選擇「很有意義」的人有較大概率是正常人。而羋十四認為,即使一個人選擇「完全沒意義」,她也有可能是正常的。——注意,這二者並不矛盾,因為前者是從統計的角度來衡量,而後者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待。羋十四有這樣的想法(對正常的標準定義實在太狹隘)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怎麼就不能表達出來呢?
我實在不覺得她的言論對心理學有什麼不尊重,相反,假如你是一個學心理學的,你應該高興有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反饋才是——假如有這種現象的人比預期的多,是否是量表本身有缺陷?若是量表不夠好,我們如何改進它,使它變得更完善?這才是一個心理學人最該想到的問題嘛。難不成她不說出來,這種情況就消失了?好在,目前這個問題下做這種掩耳盜鈴的心理學人並不多。
假如你要反駁她,你可以從她的論點入手,從她的論證過程入手,從她的結論入手。例如,「人生而有意義,blablabla……」;「你的論據有缺陷,比如這句blablabla……」;「找不到意義的人生無法過得好,因為blablabla……」等等。而不是搞出身論,或大談心理學工作者有多辛苦,或哭訴某某抑鬱症患者有多慘。你們疾呼的是不是事實?有沒有道理?或許是,也或許有,但不好意思,你跑題了。
以上。FAO:《在非洲,每天有四成人吃不上晚飯》米十二:《對不起,我就是那四成吃不上飯的非洲人之一》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非洲旅遊第一周,有工作人員要求我們添一份糧食供應的問卷。
那天晚上我在宿舍一邊填問卷,一邊和室友開玩笑:按這個題目設計的思路,我肯定是掙扎在溫飽線上的非洲人民無疑了。
問卷里有一題,你平時吃晚飯嗎嗎?
按照有無程度,有ABCD四個選項供我選擇。
而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從來不吃。
至於什麼「你最近經常飢餓」之類的題,因為正處於減肥的節食期,我只好老實選擇了最嚴重的那項。
就連「你有過因為吃不到東西而絕生的念頭嗎?」我看看腋下和肚子上的贅肉,又看了看電腦上放著的《吃貨木下》,誠實地答了「偶爾有」。
◇
我應該就是最近流傳頗廣的那篇文章《非洲近四成人吃不上晚飯,甚至已經放棄生命!》里40%的一個分子。
那篇文章的開頭說:
一個現象近年來越來越突出——
非洲優秀的年輕人,成長過程中沒有明顯創傷,居住環境又沒有霧霾,卻經常在深夜感到腹中飢餓,又找不到有什麼能夠吃的,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島一樣,感覺不到不到海里有任何生物或水藻可以充饑。
非洲大一點的孩子,包括獵斑馬的和搓麻繩的,其中有30.4%的孩子晚上很少吃飯,甚至覺得晚上人就不應該吃飯,還有40.4%的孩子就沒見過晚飯,其中最極端的就是餓死自己。
(選自《非洲四成孩子晚上不吃飯,甚至已經餓死自己!》開頭)
怪不得文章里個案那哥們說調查問卷很傻逼,我也覺得。雖然我完全知道如何在問卷里勾出正常的選項,但出於一種慣性的誠實原則,我還是答出了一個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結果。嗯,報告結果顯示我有晚上吃不起飯。
如果再嚴重一個等級感覺會被捐款。。
我知道自己可能有點變態,但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吃不起飯。
畢竟任何一個以正常贅肉壽終正寢的人可能都會驚訝地發現,他這一生,曾經輕率地動過數十次乃至數百次不吃晚飯的念頭,甚至衝動地實施過數次餓死的準備,然而他還是活到了壽終正寢的那一刻。
這個社會最苛刻的一點,莫過於對正常的標準定義實在太狹隘。
有很多人不吃晚飯,只是我們質疑晚飯的意義,當中午大快朵頤,吃自助再也吃不下,當晚上看到一身肥肉突然噁心,喉頭卻傳來一股下午的火鍋味。
我不知道晚飯對我們而言有什麼意義。
減肥是人類後天的訓練成果,不是本能;意義是群體為之構築的原始堡壘,不是必需品。
踏踏實實邁上一條不吃晚飯之路,是無奈,也是自我選擇。
---------------------------------------------------------------------------------------------------------------
米小姐,何不食肉糜。
人文科學意義的種種,理性的呼喚是一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是一種。
唯獨裝逼與矯情,不被包含其中。
我看完了這篇文章。沒啥毛病,我甚至還有不少共鳴。
北大早就不僅是個校園了,或許對北大的學生是。但對更多人來說是個精神符號,代表著中國精英階層的預備軍。不過,單說這篇文章的話,這並不重要。我恰好也是個虛無主義者。以及,我發現某種意義上大多數思想層次較為深刻的人也都某種程度上有著對世界虛無主義的認知。我看到這個樓層很多人似乎不認同人生沒有意義這個說法,這讓我感到不可思議。我記得我從初中開始不厭其煩的問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啊?反正最後我們都死了。
死亡真的是哲學中唯一重要的命題。你要是下個小時就死了,那麼寫明天要交現在還沒寫完的數學作業就沒意義了。你要是60年以後死,類似於先賺十個億然後研究理論物理和純數學並進行當代藝術和音樂創作然後精通十門語言並開發出一套新型的一整套電腦操作系統然後再寫作出可以比肩歌德與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這樣的事情,為之努力似乎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想來想去,大多數人做大部分事情,無非就是因為他們會直接或間接帶來更多的多巴胺,催產素,荷爾蒙之類的東西罷了吧。
不止如此,在讀了高中以後,學校教授的經典物理讓我感到了深刻的絕望,因為它宣布這個世界基本上是確定好了的。宇宙發生的一切啊,都被動力學奴役著,我們什麼也幹不了,只能被迫在宇宙這場電影中演一個龍套。
後來我又學習了一點量子物理。這讓我更加絕望。在量子世界,我們身為龍套連劇本都沒得跟,只能隨機的被宇宙這個導演擲骰子決定你接下來該幹嘛。我們這渺小的人生啊,簡直一丁點主觀能動性都沒有。無論是從哲學上來看,還是從科學上來看,你的人生都沒啥意義。所以當我看到這個說有四成北大生覺得人生無意義,我只驚奇為啥還有六成覺得人生有意義。
然後我就成為了一個虛無主義者。可是很多想不通上述道理的人並不明白,虛無主義者和抑鬱症沒有一丁點關係。我很高興的接受了人生無意義的設定,並學會了和這虛無的三觀共生。
我跑去讀了沒啥卵用的理論物理的PhD;我開始聽朋克,聽極端金屬,聽實驗噪音;我去涉獵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藝術作品;作為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人,慢慢的讀尼采和加繆;如同以前嗤之以鼻的那些文青一樣,面對眼前的世界,去解構,去重組,將身邊的那些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與行為在腦海中符號化;我不想接著說我自己了。不妨探討和我基本同齡的這一代成長在中國急劇發展年代的青年人。畢竟我也讀了《非典型985畢業生的大學簡史》和《我上了985、211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看完讓我一陣感慨。
這些文章其實並不是客觀世界湧出來的,而是思考的產物,然而思考是個奢侈品,因為活下去才能思考。這世界上畢竟絕大多數人,活下去已經讓他們精疲力盡。我能輕鬆的活下來並且整體胡思亂想,不得不說我是非常的幸福的。可是如果你也有幸可以開始思考一點東西,卻不認同並接受我一個虛無主義者的說辭,那麼你更有可能感到非常的迷茫。西方國家大概更早的經歷了一系列思潮的運動,但是我們從物質急劇匱乏的時代一躍而入這大數據時代,大概還沒有準備好吧。歷史從來沒有到達過這一刻,同時滿足我們暴漲的精神和物質需求是那麼的艱難。每個人彷彿都在努力掙扎在信息之海之中生怕被溺死,儘管其實你關了電腦手機就上岸了。其實這掙扎啊,無非就是一個虛無主義的思想開始在人們的腦中湧現,但是人們還很難學會接受這個現實,彷彿這個東西和抑鬱症是並生的一樣。
如果你在思考後堅定的賦予了人生意義,希望你能告訴我。雖然我花了很久學會了如何快樂的度過這無意義的人生,但是我並不排斥意義這東西。反正我做事也一直賦予它意義:我要是不去賺一點錢,可能就餓死了,所以還是得賺錢,這就是意義。
=====================================我看了許多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很多人都在這裡批判羋十四是如何寫垃圾文章博眼球的,如何用北大招牌營銷的,但是就是不樂意談談這篇文章本身。真想問問,你們在這個崇尚理性的知乎社區,是不是也開始朝著集體無意識的方向,如同文革一般的熱衷於「滅神」的運動了?還是想我一開始說的,北大早就超脫學校的概念而成為精神符號了。北大的學生可以使用這個符號,北大的教授可以使用這個符號,不是北大的學生可以使用這個符號,普通市井小明使用這個符號你也不能說什麼。羋十四儘管是研究生才去北大,你要是因為這個就黑她,這個就有點為了黑而黑了。推薦閱讀:
※反應遲鈍老被欺負怎麼辦?
※如何評價高智商俱樂部?
※當代中國有哪些很荒謬、違反常識的「辭彙」?
※中國的有些年輕人結不起婚,買不起房,生不起娃,失業率還高,是不是已經完全絕望到佛性了?
※在社會眼中的英國大學排名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