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名句「達本情忘,知心體合」是否本出自道家?這是翻譯問題還是真偽問題?
01-14
老子的弟子亢倉子說過:我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文本似乎太像了。按歷史算比佛陀還早,我就疑惑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這句話出處並不是《法華經》,來自唐代學者李通玄的《華嚴經合論》,此外這本書不是經,是學者根據經書做的註疏,原文是「達本情亡,知心體合」。後來宋代的詩人,印肅大師寫了一首詩,叫《大圓智鏡》,你自己百度去,裡面引用了這句話,改成了「達本忘情」。
如果是研究佛學的,建議廣涉獵,各種書和資料都可以看一看;
如果是要學佛的,建議就扒著三藏十六部,挑你喜歡的經書,有緣的經書,堅持看,看懂多少是多少。謝邀!
佛經中查無此句!看見「達本忘情」,就該知道這不是佛句。末法時期偽佛教盛行,注意嚴加防範!
本句出自唐代李長者的著作《華嚴經合論》,不是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
李長者是位在家菩薩,有德號棗柏大士,唐皇室子孫,天資聰慧,早年把世間三教九流的東西都學透了,感覺仍不盡意,於是學習《華嚴經》(華嚴是佛祖自述佛境界的一部經典,經的中無上了)。通達後,晚年為華嚴做注。
對於《華嚴經》,出家眾、在家眾均有祖師對其著述,方便後世行人。在家傳承中最重要的就是李長者的論著。李長者是一位很傳奇的人物,如孝法師在開示《華嚴經》時曾講到過他,貼過來供參考(在音頻的第36分鐘左右開始):華嚴第2課---《華嚴經》的緣起
網傳「《華嚴經》中的"達本情亡,知心體合"」的這麼一句話,據個人所知,是很多對普庵禪師的介紹中寫的。普庵禪師是臨濟第十三世孫,天資聰穎,修行精進,熟讀《華嚴經》《華嚴經合論》,是在讀到《華嚴合論》中「達本情亡,知心體合」一句時開悟的。有些介紹未經考證,混淆了《華嚴經》《華嚴經合論》而誤作此句。首先 法華經肯定是有梵文原本的 不是中國人自己寫的偽經。藏傳佛教中有法華經對應的經典可證。
其次 翻譯過程中有中國人參與 雖然鳩摩羅什那時翻譯人員肯定不如玄奘法師譯場的齊全和分工明確 但肯定也有飽學之士的參與 翻譯出帶道家風味的文字也不奇怪
----------------
補充:百度了下 這句話並非出自法華經 而是唐代李通玄的華嚴合論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為什麼讀完法華經,有一種說不清的奇妙感?
※《法華經》中佛說「無所謂大小二乘,也無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為什麼還要講說推崇「大乘無上法門」?
※為什麼佛沒有拯救西藏農奴?
※佛陀講一念不生,不執著念頭,那麼如果人人都不執著於念頭,這個世界怎麼發展怎麼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