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萌諮詢機構CEO肖明超發布報告稱,中國潛在VR用戶達2.86億,誰最可能主導中國未來的VR市場?


這個報告,單是看了前面幾段我就覺得不靠譜。推導邏輯極其有問題。

報告中一開始是這麼說明抽樣範圍的:

在全國 15 個省市抽取了 5626 個 15 歲到 39 歲的樣本進行調查」;

然後,在這5000多個被調查者中,它通過調查得到了這麼一個結果:

調查數據顯示,15 到 39 歲人群中,聽說過 VR 產品或相關知識,並且對 VR 非常感興趣的用戶,佔比達 68.5%。」

之後,它給出了一個全國人口數據: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4 年全國 15 歲至 39 歲人口為 4.18 億。」

最後,根據以上,它說:

綜合上面兩個數據,這個人群中 VR 潛在用戶為 2.86 億。」

看到這裡,是否看出問題來了?

那些從15個省市裡抽出的5000個人,居然能代表整個中國同年齡段的所有人,而毫不考慮全國各地人群消費習慣、經濟背景、購買力等方面的差異。

然後就說潛在用戶有近3個億了。

這樣的報告能出來,我覺得臉皮有點厚了。


直接問誰能主導VR市場這個問法,有點奇怪,因為VR的分布形態是廣泛而繁雜的。

就好像你問誰能主導中國餐飲行業一樣,多少讓人有點一愣

很多專業而深入的領域,是會有專精而細分的公司去經營的,大公司不會直接進入。

廣泛的使用上面能看到的就是遊戲而已,其他的。。。 暫時看不到,你說人們因為VR技術生出一個其他的巨大需求出來,暫時沒覺得有,就算是糟糕產業,那也是老公司們提供一些升級服務而已。

我看冰冷雨天(俞天任)的書多了,多少受影響,不相信憑空生出的巨頭,也不太相信什麼後發優勢,我相信基本現在處於壟斷地位的,將來還會是,數碼相機起來的時候,傳統相機業感覺都快死翹翹,過幾年你看大佬們還是當年那幾個,格局變化不大,能有一兩家新起來的就是大變動了。

所以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和VR本身關係也不是那麼大。

ps:另外就是別相信那些什麼報告什麼報告,都是腳不點地的各個研究員大爺們網上搜索了一下,微信看了一圈,就折騰出一個報告出來,信這報告就等於信中國股市。


我反而覺得,小米如果能跟它以前做的那樣,把VR設備的價格拉下來,那麼它主導中國的VR市場也不是不可以。

==================

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小米終於進場了,看看這一次小米能夠帶來什麼變革吧……


結果不外乎兩種:

在傳媒輿論的炒作鼓吹下,VR成功變成了下一個風口,於是各路雞犬豬頭迎風而起,窮有窮的玩法富有富的樂趣,從華強北到吹子科技,不同價位不同情懷的設備都能找到各自的適用人群;然後手機市場的發展潮流再LOOP一波,某鍵盤只有三個鍵的大V故作深沉指點曰:我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說對了吧?這是其一。

或者,經過一年的炒作發展,消費者紛紛發現VR根本就是個徒有其表的空殼子——有價值的內容要麼屈指可數,要麼在電視或者顯示器上看得更舒坦。於是圍觀群眾一鬨而散,21世紀初的第一波VR潮流不戰而敗,這是其二。

至於哪種結果成真的概率較高,舉個栗子,在PSVR的發展策略上索尼都快慫成任天堂第二了,遊戲產業大鱷尚且如此,小廠前途如何還用多說嗎?

歸根結底,硬體市場是一方面,軟體內容得跟上啊。

光燒荒,不插秧,何益也?


你咋不說中國潛在用戶13億呢?!

你咋不上天?!

這根本就是一暴風魔鏡的軟文。


善於寫報告的公司......


VR的主要使用場景是遊戲和成人電影。

成人電影我們國家不允許,日本和美國允許,所以會發展起來。

VR遊戲我們國家的遊戲研發能力不行,3A級大作還是要看日本和美國。

所以別看到日本和美國VR火,就覺得中國也會火,軟文寫得這麼明顯真的好嗎?

暴風這種普及型的廉價玩意也就嘗個鮮,連普及都難,風口更談不上。

相比之下我更看好AR。但AR這種技術積累更不是中國可以玩的,還是要看老美。

先戰略投資吧。


輕量化且產出爆品VR公司,所以不會是 HTC或者索尼,只需滿足手游類似的遊戲體驗即可,大型化太逼真的產品不會輕易走入尋常百姓家。


現在看來第一波是sony勝,價格優勢+可預見的遊戲數量


VR也是個風口啊~投資的創業的好多瞄在這一行,這一行的一些技術瓶頸估計就在3年內會有突破,技術儲備較少的初級創業者可以布局於VR的相關行業~


目前來看,還是由硬體設備製造商主導市場,三星,索尼,inter,nvida,等等,本具有天生的硬體優勢。


1、2.86億這個數字怎麼算出來的?從中國15個省市抽選5626個15~39歲的樣本,68.5%的人聽說過或對VR產品感興趣,再乘以15~39歲的4.18億人。

2、這個數字有沒有問題?如果抽選樣本時考慮到性別、地域、職業等因素,換句話說,這5626個樣本有代表性,那沒什麼問題。

3、它說的2.86億「潛在用戶」,可以這麼說。有人說13億潛在用戶,也可以。以後VR設備有可能像現在的手機,人手超過一台。

4、目前有一些先發優勢的,美國微軟、谷歌、Facebook三家,日韓索尼、三星,國內暴風影音(暴風魔鏡銷量50多萬台,華誼等參股)。騰訊、阿里巴巴這些公司也在關注,不太可能成,為什麼?參考我對公司基因的論述。

5、VR是一個全新計算平台,一個生態系統,並不是某家公司能夠主導。

未來的虛擬現實生態,類似現在的PC、智能手機,有幾方面的機會:硬體設備、操作系統/應用軟體、流媒體內容。

硬體設備以Oculus為代表;操作系統/應用軟體,谷歌正在打造虛擬現實版Android,微軟有Windows Holographic,Oculus宣布支持Mac OS X系統;做內容的如投資Jaunt的迪士尼、華人文化,暴風影音背後的華誼兄弟。


個人認為會和智能手機發展的路線一致:初期被國外三大廠(Oculus、HTC、Sony PS)佔領,這個時期VR還屬於高端設備,高消費的東西;等到國內廠商技術發展起來後,會出現現在的小米、華為一樣的公司,靠性價比佔領市場,VR設備飛入尋常百姓家,那時才是VR真正流行的時候。


VR市場主要包括硬體製造商和軟體內容服務商

硬體方面:頭戴3D顯示器,主機(手機 電腦 遊戲機),動作捕捉,空間定位感測。

軟體內容:VR遊戲,VR視頻服務,VR商品展示(用頭戴看淘寶的3D商品展示),VR教育培訓

頭戴3D顯示器方面幾個廠家差不多,這個國內廠家完全可以跟進把頭戴的價格做下來。而動作捕捉或者空間定位國內廠家就差很多了。不過如果國內廠商發力也可以像HTC一樣趕上來。

遊戲方面國內現在3D遊戲弱項,到VR市場後更是完蛋。VR教育培訓需要強大的圖形軟體和空間定位技術,比遊戲的要求還要高點...

視頻和商品展示這兩個方面跟國內公司的原先內容都沒多大區別,對技術要求不高。幾個互聯網公司可以先玩玩 =。=


但指虛擬眼鏡來說,這種產品違反人的使用習慣,大概會成為一種類似於遊戲機一樣的偶爾的娛樂用品。我認為哪個公司能創造一種易於人類使用習慣的產品能實現虛擬場景的展現,這個公司只要在商業策略上不出問題就很有可能成為vr市場的主導者


作為前員工來解釋一下你的疑惑。

作為一個寫報告的公司,當然要讓你相信報告嘛。數據的確是有的,但是嚴謹這個問題請走開……我記得有段時間按照增長率來看,數據有點飄……我看了都不太信啊。太特么扯淡了!算了算了,把小數點往後挪一挪,嗯。這樣雖然還是不合理……但是看上去不是那麼誇大嘛。

還有這個VR報告啊。VR是我們和暴風一起搞的啊。如果你是暴風VR,你會寫VR要完蛋咯,行業不景氣啊……這樣的東西么?所以呢,請買我們的報告,用來墊桌角很好。

知萌是一家趨勢營銷公司,就是說我們說下一個趨勢是什麼,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具體做的好不好,你自己看潮流么~成功了是你跟對了趨勢,夭折了就是你趨勢營銷沒做好。在馬雲之前不是很多搞互聯網完蛋了么?理念和馬老闆一樣,只是倒霉嘛!倒霉就是你沒有跟著趨勢!

好了,我已經離職了。有沒有人想問問我下一個互聯網趨勢是啥來著?

一百八一杯!


這報告挺萌的


個人覺得,現在科技創新每天都在發生,很多很多好的創新在改變的人民的生活,現在人民群眾對新型產品的敏感度已經降低,或者說是疲倦了。尤其是資本化的商業運作,使得一個好的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就好像下載應用程序,Android剛剛出來的時候,只有看到個生命app就會去下載,現在我們發現,大家每次都只會下載appstore 排行榜上的,很少去下載一些未知應用。VR也是一樣,看似高大上,其實產品都不怎麼成熟, 如果一味跟風去炒作, 沒啥意義。最後如果VR技術成熟,也只是牛逼的幾家公司壟斷而已。


目前國內的VR技術水平整體不高,比如說暴風魔鏡、小米的VR眼鏡都是簡單的模仿,形式上沒有創新,核心技術更是被歐美晶元廠商壟斷,國內的市場雖大,但個人並不看好國內的VR企業。另外,接近3億的統計數字,個人覺得很懷疑,VR設備的形態很難有一種廣泛的需求,從剛需的角度來說還達不到智能手機這般普及,可能更多的只是自己意淫出來的數字。


這些所謂的諮詢機構,不要臉的程度也真是夠了…現在VR只不過是早期嘗鮮者的自high而已,離說潛在規模都還遠的很。用iphone做比喻,現在的VR還處於2001年ipod上市前期的階段,連itouch都算不上


推薦閱讀:

交通銀行新推出的「交交」智能機器人,按照目前的機器人水平能達到嗎?
為什麼網易新聞做了一個上滑關閉的交互?
交互設計領域的扁平化設計,還會持續火熱嗎?
像 Jony Ive 這樣負責工業設計和人機交互軟體界面的設計師還有哪些?
微軟在語音翻譯領域處於什麼水平?目前最高水平的語音翻譯能達到什麼程度?

TAG:互聯網 | 人機交互 | 虛擬現實VR | 市場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