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抱負?

爬了ㄧ下文大概都是在敘述郭嘉的身世背景和平時作為

但我很好奇郭嘉有自己的抱負嗎?是純粹欣賞曹董才跟著他的嗎?


看見我家奉孝的名字就進來了。

關於奉孝的評價,記得之前有一篇文章(不記得出處了……大約是知乎里的一個回答吧?),說他在謀士雲集的曹營中,最吸引人也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純粹

說的太精確了。

曹營里的謀士們,都是驚才絕艷之人,但各人有各人的抱負和追求,比如令君至死都一心忠於漢室,比如賈詡一直善於自保,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追求或者說利益,而這些利益與曹操的利益未必是一致的,不然最後令君也不會和曹操鬧翻啦。謀士與主公,說到底是個相互利用的關係,才幹謀略與名聲富貴之間的交易。

但奉孝渴望的,卻顯然並非這些。他貪不貪圖富貴沒有記載(一直很想知道他到底怎麼放蕩不羈搞得人家陳群都炸毛了),但想想一代鬼才想必是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的,至於為求自保就更不可能了,明知道自己身體不好水土不服,還力勸曹操攻打烏丸,顯然心無罡礙,一心為了曹操著想。

那麼他想要的,或者按題主的說法,他的抱負是什麼?

其實很簡單,按我的理解,奉孝並不在乎什麼漢室正統,也不在乎什麼榮華富貴,更不在乎自己能活多久,又能不能光耀門楣(何況有沒有門楣還兩說呢……雖說也是出身潁川,但一直沒搞清楚他到底是大家族的旁支還是純粹的寒門子弟),他想要的,只是一位明君,一位有著雄才大略,能夠給予他一個足夠寬廣的,供他運籌帷幄、揮灑自如、決勝千里、展現自己鬼才之智的舞台。

也就是說,他想要的是只是一個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而且動機並不是證明自己,而是純粹享受著這個過程(我的語文能力堪憂啊……)。他不在乎結果如何,不在乎自己是不是青史留名,他在乎的,是在和當世俊傑鬥智的過程中,那份刺激與興奮,以及勝利後的滿足感,也就是所謂人類追求中最高的那一層,「自我實現」。

都說郭嘉是個賭徒,記得SIN在遊戲雜談里說過,他獻出的一個個準確而且惡毒的計策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才子應該乾的事。他生平做的唯一一件好事應該就是他死得早,一生的行事風格基本上可以總結為隨心所欲四個字。當別人都以

為他必須退兵的時候,他立馬奇襲給你看。當別人都以為他必須奇襲的時候,他立馬退兵給你看。當別人都以為他或者奇襲或者退兵反覆折騰人的時候,他立馬——死給你看

這段話聽的時候我笑了好久,可客觀來說的確概括的非常精確。唐朝有房謀杜斷的說法,奉孝擅長的就是這個「斷」,並且他還能說服曹操和他一起賭(當然我覺得曹操本人也很有賭徒心理www),因為奉孝最擅長的,是對人心與形勢的判斷。記得曹操評價他「觀世事無凝滯」(原話似乎不是這樣的……?),我以為再貼切不過了。

即使是當世俊傑無雙英雄,郭嘉也能一眼看穿對方的心理與本質,比如他當初選擇明主時短短几天就看穿了袁紹好謀無決的本性,立刻離開了這位出身「四世三公」的主君。而他本人肯定也是很享受這個過程的,試想如果我能一眼看穿人的本質,當然也希望能有這樣一個舞台來展現自己的才華。

這就是天生鬼才郭奉孝的抱負——在亂世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用自己的一身才華為主君奪得天下。

因為是我喜歡的奉孝所以再啰嗦兩句。

聽過有人評價他「才氣太強戾氣又太重」,出處記不清了,但深以為然。如果不是生在亂世,還遇見了曹操這樣對他胃口的主君,搞不好他即使不病死,也會因為懷才不遇而鬱悶死。

所以如果問我他的抱負是什麼,他為了什麼要如此鞠躬盡瘁盡心儘力,在臨死之前還要劍指遼東,我覺得有兩個理由。

一是之前說的,為了實現自己,展現才華,就如同超新星的輝煌,那是巨大的恆星在滅亡之前,會用盡所有力量爆發,向著無邊的虛空發出巨大的光芒,告訴整個宇宙自己曾經存在(超新星·天淵之劍www)。

二則是因為,士為知己者死。

死得其所,平生無憾。


貼一篇我之前寫的相關的文章。

郭嘉,我覺得他是個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風投大師。這個人的一生,大概就是那種a short but wonderful life.

小夥子身體不好。三國志: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雲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這被曹操,易中天,還有很多人,解釋成忠心耿耿。

我以為不然,或者不全對。

從剛才引用的史料來看,郭嘉肯定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不是長壽的類型。所以他短暫一生並沒有追求什麼「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龜雖壽很可能就是曹操有感於郭嘉之死所做)。身體不好,卻仍然「不治行檢」。不知是不是喜歡喝酒吧,反正是屬於那种放浪形骸的,不羈的,「我開心我樂意你能把我怎樣」的性格類型。出身肯定不是世家大族,行為禮儀就更不願意受拘束。陳群這個士族子弟彈劾他,他卻更不在意,顯然沒打算讓任何羈絆來減少自己註定不長的人生的樂趣。曹操剛好就喜歡這樣,也因知此才在此對他處縱容寵溺(霧)。

郭嘉的計謀,以敢出險招著稱,所有人都承認他真是看毒了看透了人心,曹操袁紹孫策劉表……但光憑著對人的性格分析就敢「虛國遠征」不留後路,不是僅僅能看透人心的人就敢做出來的事。郭嘉這個人的性格就是「豁出去」。幸而曹操和他是忘年交的知己,出多險的招數都言聽計從。我覺得後來赤壁之敗曹操「奉孝在孤不至此」的感嘆,不是在暗責自己其他謀士,而是在表白他自己,如果是奉孝出的主意,我不至於不聽,至有此敗。此處衍生的種種「若奉孝不死曹操統一宇宙」的吹或者吹,我表示笑笑就行。其實我個人意見是,郭嘉死的正得其時。郭嘉這種不計成本偏好風險的風格,特別適合創業期,就像風投,不能計較成本算盈利,就是要往項目上砸錢,佔領市場再說。曹操在平定烏桓之後,就統一了北方,此時就進入了成熟期,再不計成本不算盈利,就不合適也不可能了。越到後期,曹操的政治、軍事地位越高,成就越大,顧慮也就越多:他的地盤,他的官位,他的兵權,他的相權,他的爵位,他的輿論環境,他的魏國,他的繼承人……此時曹老闆根本不可能再去孤注一擲,因此他也越來越多疑,剛愎自用,好殺人。郭嘉不像陳群賈詡那樣注重自保,他的性格要是活到那時,反而不知會不會橡荀彧等人一樣,因為路線和曹操的需求、心理有出入,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殺,被迫自殺,鬱鬱而終,或者漸漸不被重用慢慢淡出。。。郭嘉在曹操創業期成功結束時死去,雖說讓人感到惋惜,但其實說不定是最好的結果,不僅報答了曹老闆的知遇之恩,讓老闆一輩子惦念他,更是留名青史沒有遺憾。因此我覺得郭嘉這人的人生觀,就是在短暫的一生內抓住一切機會承擔一切風險不給自己留遺憾吧?

所以我的結論是,郭嘉知道自己去南方肯定會死仍然建議當先定荊,明知自己身體不好受不了北方風沙仍然勸曹老闆征烏丸,出主意專出險招,不只是忠心可鑒,而是他畢生所求精彩而不求長久。既然體弱多病,就不要在壽命方面與天抗衡,在比別人短暫的人生里,最大限度上丟掉所有羈絆,所有遠慮近憂,見到機會就果斷出手不計成本和風險,這樣即使天不假年,他也過有讓這世上大多數人所艷羨的精彩人生。


《三國志·魏書·郭嘉傳》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也。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於是遂去之。

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

這就是他的理想啊!

其實還是很高大上的。


操嘉,嘉彧,彧嘉,昱嘉……

胸懷曹魏的男人!


推薦閱讀:

如何去客觀的評價三國時期的郭嘉?
諸葛亮唱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為何不派一副將領兵取其首級?
鄧艾與司馬懿,誰更會打仗?
蜀漢既然鑄直百五銖等大幣,為什麼又另鑄蜀五銖?
你覺的火鳳燎原里有哪些經典的或者你很喜歡的或者令你印象深刻的台詞?

TAG:三國 | 曹操 | 郭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