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是否有可能建造一種地震生存箱?

我們都知道,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較低的樓層可能面臨被毀滅的可能,有沒有可能用高強度金屬製造一個小型生存箱,可裝一個人,有可開啟的透氣孔,其中有各種生存用品,水食物氧氣空氣過濾面罩等,以及小型無線電。從材料和結構的方面考慮,有沒有可能製造出如此抗壓的生存箱?從生存的角度,這樣的物品有助於生存嗎?是否有什麼缺點?

ps:單人生存箱應體積應很小,配合上牆角等死角,抗壓能力是不是能夠輕鬆保證生存箱結構不被破壞?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不妨來簡單分析下。

先從功能上說,這個箱子應該能容納一戶人,讓他們能夠安心等待救援。假設要安置3個人,那麼這個避難空間從平面上來說至少有一張大床那麼大,一家人擠擠能躺下,高度至少讓人能坐起來。那麼這個箱子內部空間尺寸大概需要1.8mX2.0mX1.0m,為了能存儲食物和水,又不佔據太多的面積,可以把高度做大些,就算1.8mX2.0mX2.0m好了。箱子里平時不能堆滿雜物,否則災難來了就沒法躲了。對大城市的一般家庭來說,這是幾乎半個卧室的空間。為了應對幾十年才到來一次的災難,半個卧室就沒有了。在不到30年房子就很可能被拆遷的中國,這更誇張了。不過,如果誰平時願意睡在陰暗的箱子里,也許這些空間還不至於太浪費。

然後從結構安全的角度看,這個箱子既然是避難用途,它應該可以抵抗地震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不應該危及避難人員的生命安全。如果將這些目標性能化,其結構抗震性能目標大概可以認為達到B級,也就是小震(50年一遇)下完好無損,中震(475年一遇)下基本完好但允許輕微損壞,大震(1600~2400年一遇)下允許輕度損壞。

那麼它需要承受什麼樣的荷載或者作用呢?

1.自重和內部物件的荷載。對於一個箱子來說沒什麼,完全可以忽略。

2.坍塌的房屋的衝擊。既然需要安全箱,那麼自然假設這房子是豆腐渣工程,否則安全箱沒什麼意義對吧。注意,房屋坍塌下來對箱子是一個動荷載,這個荷載大小可以通過重量乘以動力放大係數表示。那麼放大係數是多少呢?如果不考慮東西掉下來的加速,只是認為原來通過梁-柱傳到基礎的力在某一瞬間因為承重結構壞掉而突然傳到箱子上,那麼結構動力學告訴我們,這樣的荷載動力係數是2。也就是說,這個安全箱至少需要承擔2倍它投影上方所有樓層(至少是可能掉下來的樓層)的荷載。

3.承擔坍塌物體重量以後的地震作用。箱子上面壓東西了,這個東西可以看做是附加的活荷載。如果房子塌下來以後地震還在繼續,那麼箱子還要承擔這些附加重量帶來的地震作用

4.次生災害。比如煤氣泄露、爆炸等。

可以看到,這個箱子需要承擔的都是偶然荷載,也就是你一輩子幾乎不會遇到,但是一遇到就要你命的那種。而且,這些荷載很不好估計,荷載值的大小差異很大。有多少層樓會掉下來?堆積在箱子的坍塌物有會帶來多大的地震力?在沒有深入研究的情況下,目前要設計這樣的箱子只好按最壞的情況來,所以,造這樣牢固的箱子,成本不便宜。

可要是把房子修好點呢?一切建築空間照常使用,房子只要承受平時正常需要承擔的荷載就好了,對地震作用,抗震和減震設計方法現在都有,房子比箱子空間大,性能按低一點的C級甚至D級控制一般也死不了人,規劃合理的場地基本不會有亂七八糟的東西砸過來的情況,房子上的恆活荷載都是日常使用的,很好預計。房子不塌,爆炸什麼的就很少了。這不是很好嘛?

所以我能想到唯一值得採用到這種地震安全箱的情況是,某有錢人腦袋被門夾了,在知情的情況下買了一個很大的豆腐渣房子。。

補充一下,開始沒看清題主只要求裝一個人,不過這對家庭來說這好像有點不人道,按一戶人設計人均攤下來空間還可以省點,就參考著看看吧。


日本人已經完成了這個項目並在生活中普及開來。不少日本的旅館,公寓或者新住宅的衛生間都是整個由生產商提供的,擁有相當的抗壓性能,地震時候作為緊急避難地點用。


我是建築師。把建築造得牢固一點就完全滿足你這個生存箱的要求了。現在的抗震設計技術完全可以做得到。


還記得老師說過,預算管夠,8級地震肯定扛的住


個人認為象日本人那樣準備一個單人能拿動的鋁合金小箱子,裡面放上夠2到3天的食物,幾公升瓶裝水,野炊爐具和少量固體燃料,常用藥物,手電筒,收音機,少量現金和備用銀行卡,一件保暖用的衣服並且定期更換比樓主那個要合適,發生地震後還能離開屋子拿上東西在外面能生活幾天並幫助需要幫助的,等到救援,真被砸底下的話當時死就死了,沒死也只能盼救援及時趕到,


關鍵是即使造出來了,在地震不可能準確預報的情況下,誰會每天睡在一個盒子裡頭?就是這個盒子有一張雙人床那麼大,也憋氣。還要在裡面儲存可能用到的水和食物藥品,定期更換。萬一地震白天來呢?白天也不能出這個盒子的話,就像坐牢一樣了。太麻煩了。還不如把房子造成抗八級強震的


可以是可以,但這玩意兒不小吧,放哪兒呢。。。

建議把廚房or廁所or儲藏室改造成避難所。


基本不用,目前抗震設計方法已經有了十足的提高,本人只是通過電視或網上圖片看了汶川地震中按現代設計方法(抗震設計規範)設計房屋的表現,相比用魯班時代方法建造的房屋,抗震性能已不可同日而語

住在按現代設計方法設計的房屋裡,更要緊的是地震中防傷害知識的普及


推薦閱讀:

構造柱可否加寬形成承重柱?
中建三局投資發展公司怎麼樣啊?
超級碗的中場表演舞台是如何快速搭建的?

TAG:地震 | 生存 | 逃生 | 結構工程 | 4·25尼泊爾地震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