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羅馬共和國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延續或相似性嗎?

美國自稱羅馬共和國,非空穴來風。

也有有人說,歐盟類同古之希臘聯邦。

當然,從專業者角度來看,自然是粗淺,不過我也只是好奇,因為美國繼承羅馬共和之薪火,我已經不是頭一次聽到了。


形式上的相似性很好找。

參議院叫Senate來源於羅馬的Senatus。

國會山叫Capitol Hill,來源於羅馬七丘之一Collis Capitolinus,是古羅馬政治中心所在的位置。

美元上印的「世界新秩序」norvus ordo seclorum來自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牧歌》。

實質上就比較複雜。

眾議院對應民主成分,參議院對應貴族成分,總統是行政首長,這是典型羅馬式古代共和的政治思想。

三權分立在一定程度上倒是近代共和主義的影響大一點。

關鍵是,羅馬政治遺產對中世紀和近代歐洲都有影響,這些影響早就成為了歐洲政治思想的一部分。你說美國繼承羅馬,可以,但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都有模仿的地方,就好像你可以說我們繼承漢代「外儒內法王霸雜糅」制度一樣。

但正像 @吉利吉利 指出的,美國建國之初最優秀的政治家熟讀古羅馬的經典著作,腦海中受到其深刻影響,這一點又對美國立憲建國影響很大,這是沒有疑問的。

=====

剛反應過來題主說的是二戰後,而且提到歐盟類似古希臘聯邦,補充點資料:

1945年的時候,戴高樂收到一份報告,名字叫做《法蘭西國是綱要》,來自亞歷山大·科耶夫,此人是雅思貝爾斯的學生。後來有個人對他大加推崇,這個人叫弗朗西斯·福山。

《法蘭西國是綱要》的內容是,戰後世界格局被英美的自由主義帝國和蘇聯主導的共產主義帝國瓜分。歐洲民族國家在帝國夾擊下必然無望。法國的歷史使命在於恢復以古羅馬時期創立的拉丁文化為紐帶的拉丁帝國,對抗無神論帝國和新教帝國。這個拉丁帝國的主導者只能是法國,法國要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構成與東歐、南歐國家的產業循環,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打造經濟共同體,利用自己的文化優勢構建文化帝國。

其實後來你看歐盟失敗的地方,基本就是沒實現科耶夫設想的地方。科耶夫挺牛逼的,法國人慫了點,這也沒轍。

=====

補充:「山巔之城」來源於新教牧師所做的佈道,是一個新教意象,跟羅馬帝國沒有直接聯繫。


羅馬共和時期,同希臘城邦一樣,羅馬也有自己的公民大會,公民大會負責選出執政官兩位,二者相互制約,意見一致時才能使用權利,且任期只有一年。

羅馬共和時期正直他們武裝擴張的時期,所有公民都要打仗,所以公民大會的源頭就是一種類似於閱兵的活動,然而軍隊也分等級:騎兵,一等兵,二等兵直到四等兵,每個團體投票權不同,總共193張選票,騎兵與一等兵就分走了98張。慢慢就導致了其餘團體的罷戰。

下等團體通過鬥爭終於獲得了自己的權利(儘管不徹底),成立了新的平民大會,在國家立法權上有了相當的話語權。 儘管如此,羅馬共和的基石仍然是元老院,但平民大會對元老院構成了不小的限制,由此而來的對權利的監督與分散,是美國憲法的重要典範。(英國憲法追隨了羅馬憲法的腳步,英國至今還沒有自己成文的憲法……) 而且不光是對美國,羅馬的權利分散的思想直接為整個歐洲的政治生活奠定了基調,實際上不單單是美國,諸多歐洲國家也都在宣揚自己是羅馬的傳承者。

此外,羅馬在人們心中的意義已經遠超一個國家的概念了,羅馬代表著權利分散的體制,代表著基督教,代表著多元化,還代表著立足世界之巔的強大。

這與如今的美國十分相似,論世界地位,論政治體制,論文化思想,甚至論出身美國都能找到羅馬的影子。羅馬從共和開始,拓張疆土,慢慢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存續了幾百年,這與美國的腳步何其相似,早些年,我們就已經了美帝國主義的說法了。

所以,說美國是又一個羅馬共和國,可能也有一些借古喻今的味道,好比人們把喬丹接班人的帽子從希爾傳到科比又傳給詹姆斯,好比在中國打的好的中鋒都被叫做下一個姚明……


山巔之城的昭昭天命


要說直接的延續的話,可能比較牽強。羅馬共和國政治上的直接延續是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但這兩者和美國都沒有太大關係。

但是無疑,美國和羅馬共和國是有極大相似性的,甚至可以說二戰後的美國就是羅馬的精神後代。

從政治制度上說,美國的政體其實可以看作是羅馬的複製品,都屬於混合政體的典型。美國總統對應元首(執政官),大法官對應元老院,國會對應公民大會,都是將君主制(一個人的統治)、貴族制(少數人的統治)和民主制(多數人的統治)混融為一。雖然今日講美國政治制度多會說「三權分立」,但實際上所謂「三權分立」只是在古羅馬的混合政體這一本質外面套上了一副孟德斯鳩式的外衣而已,兩者實際上是一回事。有人可能會說總統與元首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實際上當年羅馬元首的權力與後世絕對主義(absolutism)國家之君王相差甚遠,而今日美國的總統則往往被稱為「帝王式的總統」,故兩者頗有相似處。

就精神氣質與影響力而言,二戰後的美國也的確可以被稱作是當代之羅馬。「山巔之城」(a city upon a hill)這個稱號雖然早已有之,但是對於這個稱號,美國要等到二戰之後才算得上是名至實歸。昔日之羅馬自詡當時已知世界的霸主,二戰後的美國也無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紐約自由女神像下刻詩曰:

Send these, the homeless, tempest-tossed to me,
I lift my lamp beside the golden door!

將那無家可歸、為暴風雨折磨的人送予我,

我將為之高舉明燈,矗立金門之旁!

應當承認,的確只有一個真正偉大的國家才有此等氣魄。縱觀三千年西方歷史,能有如此胸懷的國家也不過現代的大英帝國與美國及古代的羅馬與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寥寥數個而已。

至於對外政策與立國理念,美國與羅馬也是一脈相承。羅馬人秉持一種自由之精神,但這種自由並不完全是主張個人權利的自由,反而更強調一種「共同體的自由」。所謂「共同體」在羅馬就是國家,而「共同體的自由」指的便是羅馬的自由與不受奴役。羅馬人認為,要使自己的國家不被外邦奴役,就必須將所有有實力挑戰自己的敵人盡數消滅。故而縱觀羅馬之歷史,征迦太基、征高盧、征日耳曼……幾乎一直都在擴張與對外作戰。美國也是如此,所謂「進攻性現實主義」,其要義也便在於「將所有有實力挑戰自己的敵人盡數消滅」這一理念。兩者只不過是一種信念在古代和現代的不同表述而已。

其他的如文化上的實用主義(對比老加圖對古希臘文化的批評與美國人的實用主義)等等,美國與羅馬也都頗有相似之處,就不再一一列出。總之,「美國是現代羅馬」這句話大概可以算作是定論,兩者雖然處在不同歷史時空之中,但確實是一脈相承。


有一點明顯的不一樣。就像現在美軍在中東,美國政府為個士兵誤殺平民都要頭疼半天,要是換成古羅馬,什麼恐怖分子,打一槍換個地方,躲躲藏藏,直接屠城。你看,誰還敢和他搞游擊戰?

可能時代變了,老大不好做的,哈哈。


而作者的簽名是:

應該沒什麼疑問吧

nova rome 2.0 好評


說說fasces,束棒。fasces是拉丁語中的fascis的複數形式,最早表示bundle,band。

解放者布魯托斯將羅馬王政時期最後一位國王驅除至異邦,然後建立了共和時期的貴族統治體系。擔任高官的羅馬人會擁有攜帶束棒的保鏢隨之出行,象徵著他們在平民之上的統治權力。下圖硬幣背面二人所持的正是束棒。

兩千多年後的美國人不乏很多羅馬文化的喜愛者。下圖議會大廳兩側懸掛的同樣是象徵權力的束棒。

華盛頓的林肯像。可能很少有人注意,林肯總統扶著的也是捲成束的木棒。

華盛頓像。

美國參議院徽標。其上拉丁語為:one out of the many.

把棍子綁成一束可能是代表權利的集中,斧子代表著武力。共和時期擁有「帶斧侍衛」的官員都有在戰時統帥兵團的權利,一年的任期後一般會到由元老院決定的行省成為省長。

所謂的fascism,法西斯,也是來源於此。


搞笑到神經大條,文化融合,給敵國人獲得公民的權利,技術先進,好戰,消費耗資能力強,各種進口,貧富差距大………


羅馬與美國唯一的共同點只有多民族,羅馬有同化戰敗者的傳統,比如高盧人,希臘人在被羅馬戰勝後都被吸入了羅馬聯盟。

政治上羅馬是寡頭政治,當時羅馬按照擁有財產的數量劃分成六等人,投票權和資產數量掛鉤,和美國也沒有多大聯繫。

經濟上羅馬也是單一農耕民族,而美國是多元化經濟。

羅馬的強盛在於高超的戰術以及士兵素養,漢尼拔戰爭後的羅馬有很多次以少勝多的戰役。美國的強盛,在於強大的生產力吧。


沒有關係,因為羅馬帝國這個概念對於羅馬之後的世界來說與其說是國家,不如說是一個稱號。如果再往前數,我們也能看見法國和德國被叫做羅馬繼承人,有意思的是巴黎還被叫做新羅馬呢。

所以美國之所以和羅馬的概念有交集,完全是因為她的霸主地位。要說兩者的政治體制相似,當然相似,因為西方國家繼承的就是羅馬的遺產。可是不只美國相似,大革命後的法國不相似嗎,德國的法西斯一名都是取自羅馬的(不過英國確實不同)。

羅馬的繼承人很多,只不過根本沒人在意那些弱小的國家,就好像一個班裡用功的人很多,但老師總是誇第一名刻苦。


我認為西方文明和政治體制都是古羅馬的一種延續。


問題高端,可是這種問題沒意義呀,人類的發展都是在隨著時間的進步而進步的。也許他的社會制度在一定意義上有繼承,但是絕不是一個延續(這裡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如何回家。延續的定義如何,他們議會和現在議會的作用一樣,可是產生議員的方法不一樣。然後下層社會的權利不一樣。我認為哪個社會是幾十個有錢的人在討論如何管理國家。而現在的美國是啥呢。這個要看美國憲法了。感覺還是很大程度的不一樣。繼承更是無從談起。如題一定意義上的集成延續。maybe),相似性當然存在,從第一個政權誕生到現在的政權的存在也存在相似性。所以呢,這種定義根本沒任何意義,純粹一個辯證法的問題,毫無意義。


羅馬法


追賢是中外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國賢君政治言必稱堯舜禹湯,美利堅說他可比羅馬希臘也未嘗不可,從這個角度講,也包含了對自己國家或統治者的一種憧憬和希望。

另如果非要兩個者之間的聯繫,無意說近現代西方文化都能在希臘文化中找到影子,美利堅國家法度從羅馬共和國哪裡或許也能繼承點兒什麼呢。


謝邀


不請再來,這種說法就像說日本延續了唐朝盛世一樣,屬於強行貼金。

假如日本當年打下了東亞那可能沒人反對,但事實是呵呵的,你既沒統治唐人也沒據有唐地,而唐人唐地的合法政府至今穩定運行,你何談延續?

相似也是一部分形式上的,實質明顯不是一回事,我說北朝鮮子承父業統治穩定文有女子樂團武有核子導彈所以也和唐朝相似似乎沒什麼不對,只是還待建成強盛大國而已。。。

同樣的,地處新大陸、世俗的美國政府參眾兩院要談繼承羅馬,那作為羅馬政府分支機構的首席大祭司至今仍在梵蒂岡行使職能,而該機構目前沒有、將來似乎也不會承認這個事兒,因為你那參眾兩院明顯代表不了羅馬元老院和人民,硬說代表的話我看還不如歐盟靠譜,畢竟羅馬故地,哥特人、法蘭克人也很羅馬化;

要談相似性,歷史上古羅馬奴隸制共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我說天朝大陸法系人大政協國務院也和羅馬共和國相似似乎沒什麼不對,只是還待上位1號流氓而已。


這種說法從學術上講,肯定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三權分立

但是這種說法更大的意義,在於美國這樣一個歷史深度不夠的國家來說。

直接引用相對一段更深遠的歷史上的制度,有益於國家文明的建立宣傳與標榜。

不然何必冠以自己一個符號化的稱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顯得威風凜凜些吧。

突然注意到大師兄題為,「二戰後」,為什麼是二戰後才這樣自稱,也是個問題。我想正是因為二戰後美國才真正站在了世界一流強國的位置,才需要,也敢於這樣的包裝自己了。


投票權和資產數量掛鉤

===================

美國強大的源泉啊,不過60年代全民投票後,越來越民粹了。


推薦閱讀:

羅馬末期的公民權擴散與如今美國大發公民權有何相似之處?
詢問一個有關古希臘羅馬的問題?
為什麼羅馬人的推進止於敘利亞,而亞歷山大則能夠到達印度?
如果漢尼拔沒有首先攻擊羅馬,羅馬會首先對迦太基發起進攻么?

TAG:美國 | 羅馬 | 歐美文化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