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自己成為優秀的攻辯手?

2014級大一新生,渴望成為一名優秀的攻辯手。但是學姐學長們指出我常常攻擊不到點子上,能察覺對方哪裡說得不對但是無法精準反駁。自己也覺得不能很快反應過來對方的漏洞何在,又該如何犀利反擊。所以在此請教各位大神如何進行訓練?需要加強哪方面的訓練?謝謝。【賽制的話,二辯負責駁辯+接盤,三辯負責質詢+攻辯小結。現在比較頭疼的問題是駁+質詢。】


· 辯論賽中為什麼會有質詢這個環節?

· 應該在質詢環節中做些什麼?

· 能依靠質詢環節直接獲得比賽的勝利嗎?

圍繞這三個問題,我來回答下題主的提問。

質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遙遠的時代,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希臘諸賢,他們探討問題就是使用了這種問答的形式,併流傳了下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中國的《論語》,也是以問答孔老夫子的形式來討論問題的,東、西方相距萬里的思辨對這種「問、答」如此默契的偏愛,也許用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可以很好的解釋:

這種增進尋找辯題雙方症點的能力,可使我們更易於判斷這些症點的真偽。

如果我們說,質詢環節的出現是為了增加辯論賽中,對對方立論核心問題的「討論深度」、「討論效率」,我認為是不夠的。更確切的說,質詢環節的存在,是增加了一個與對方(辯手)當面對質的環節,我們需要依靠這種「對質」,掀去對方語言上浮華的偽裝,在無所循行中,直接揭示「問題的關鍵所在」。或者用一個很多人喜歡用的詞,質詢環節的存在,可以讓我們更易辯出「真理」。

1.質詢是要用來確定對方立場的。

2.質詢是要用來檢驗對方所示證據(推論)疏漏的。

質詢環節中,辯手需利用問答的形式,明確對方的具體立場、展露出對方的整體思路,為己方之後的攻勢鋪好路。不要害怕覺得這是在幫助對方論證他們的觀點,一場優質的辯論賽,是不可能靠「對方思路不清楚」獲取勝利的。而比賽打到一大半還在糾結一些定義、思路的問題,使對方辯手總是能夠東躲西藏的現象,反而彼彼皆是。要避開這種「問題不能討論到一塊兒去」的情況,質詢環節是至關重要的。

在一場辯論賽中,雙方都在拚命論證自己立論的成功,而這些論證的核心部分,一般是由幾份數據和推論組成的,拆解掉這些證據(推論),對方的論證鏈就斷了,觀點就成了斷言,立論就成了喊口號。這種檢證的行動,質詢環節正是當之無愧的最佳場合。一般我們認為競賽辯論的質詢環節,就是源自於法庭辯論的,法庭辯論中律師運用質詢,暴露一份證據(人證)的缺失與疑問,我們電視劇里見過很多,辯論賽場上也是一樣的。質詢環節是一個「檢證」的最好機會,一次良好的檢證,往往能使對方立論破綻大開,而未做檢證,幾乎等同於讓對手的立論在其「無法對質的證據」佐證之下,立於不敗之地。

既然質詢環節利用的好那麼厲害,有沒有可能就依靠這麼一個辯手,依靠質詢環節,直接獲得一場比賽的勝利呢?答案是否定的。

先不說在政策性辯論(奧瑞岡)中,質詢得到的信息是不直接納入評判的,即使在非政策性的比賽中,也難以直接依靠質詢直接獲勝。

為什麼呢?因為:

1)對方辯手不會按照你的思路來,同樣是辯手,他們會千方百計的說自己想說的答案。

2)質詢的時間一般很短,又是問答的形式,能夠問出問題,能夠佐證論點,但基於質詢者只准問,不能訴說觀點的比賽規則,是不可能完成「證明辯題」這樣獲勝的浩大工程的。

3)依靠質詢環節是可能獲得「極大優勢」的,但優勢終究只是優勢,擴大了戰果才算獲得勝利,質詢大優至多算是擊潰,散兵仍在,並非最終的勝利,難說對方不能收拾殘局。無論哪種賽制,質詢後緊跟的申論環節,才是確定到底是「擴大戰果」,還是「收拾殘局」的關鍵。

4)再說說評委的評判。一個合格的評委,無論使用「論點裁」還是「論辯裁」,都是對整場比賽的評價。質詢環節大優,只是比賽中間的一個場面環節,論點裁看整體論證如何,論辯裁也要按評分單來,即使質詢環節滿分,也不可能直接獲勝。

質詢,並不是要當場問倒對方,問死對方,而是給後面的炮手立靶子,標記要害,讓評委看到如果對方要害脆弱:只要中彈,必死無疑。

想像一下質詢環節想獲得勝利,就猶如一名做標靶子細活兒的情報兵,貪功跑過去打算憑自己的電台就想斬將奪旗,不僅不自量力,也會浪費大好激光制導精確火力打擊的機會。

所以,專心的做牛逼的情報兵把,你的威力可以頂倆個師。

牛逼情報兵質詢守則:

3.質詢時,不要問你自己不知道答案的問題。

4.質詢時,不要問開放式的問題。

5.質詢時,不要問無關緊要的問題。

嗯,關鍵的說完了,剩下的大家就熟悉了。

在確定自己做好了1.2兩點,保證3.4.5的前提下,可以:

6.質詢時,可以強化己方立場。

7.質詢時,可以佐證己方觀點,攻擊對方觀點。

8.質詢時,可以回應對方的攻擊。

這些活兒,很多人都會做,我放在最後說並不是說做了就沒有效果了,通常質詢中攻擊、拆解對方觀點,回應對方的攻擊,都會顯得很有效。但問題是,它們並不是非要在質詢的時候做的。這些申論時候能擺平的東西,相比「立靶子」、「標記要害」、「對質數據」這些質詢環節才能顯出威力的重頭戲,它們就要靠後站罷了。做完了1、2兩點,就可以開始挑著打了。

以上,做好這些,基本就是優秀的質詢了。

PS:

至於題主你說質詢中攻擊不到點、反應慢、反駁不精準,這些全然都是要以對辯題的理解打基礎的。心裡明白,自然反應夠快、打得夠准。腦袋裡稀里糊塗的,是不可能有犀利的效果的,至多是「外強中乾」罷了。

質詢這玩意兒,怎麼問是學出來的,問什麼,就是準備出來的了。一場比賽的質詢,8分靠準備,2分靠臨場,沒有律師會臨場去想問證人什麼問題的。

至於你那些學長碰到陌生的辯題為什麼還是總比你精準而反應快,更清楚問什麼,這就是純粹的平時積累了。但這個放到比賽中,完全是可以用賽前準備補回來的。「吃老本」雖然是普遍現象,但也不是每次都吃的動的。


首先一場辯論賽,賽前準備和臨場發揮,至少要七三開,賽前準備佔大頭,所以在賽前訓練里表現不佳的話,不用太放在心上。

其次我不知道現在的攻辯環節包不包括接受盤問,如果只是盤問的話,你只需要依次問出你想問的問題就好了,至於對方怎麼回答,交給攻辯小結的隊友來完成。

關於這一環節,你要做的就是吃透己方的問題,在基於己方邏輯的基礎上,搞清楚己方打算借這幾個問題表達一個什麼內容,這幾個問題之間,有何邏輯關係,是遞進式的,還是並列式的,對於對方將會如何回答,要做好一個預案,對方同意,我接下來怎麼問,對方不同意,我接下來怎麼問,還要特別注意一點的是如果對方不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你怎麼辦?(請參考03年馬薇薇回答喉糖問題的方法,世新大學的攻辯選手直接抓瞎……)

當你接受盤問的時候,才是真正考驗你臨場發揮的時候,我估計你主要糾結就在這裡。

這個只能依賴於你的賽前準備和你對己方邏輯的吃透程度,賽前要和隊友多多進行討論,沒別的特別好的辦法。

有個例子可以提供給你參考一下,堪稱「接受盤問」這個環節的範本,2011年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馬來亞大學對武漢大學,其中一個環節,黃執中盤問雙方選手,當他盤問到陳銘的時候:

陳銘VS黃執中 辯論中國網:_視頻在線觀看

文字版也有人整理了一下:

【2011國辯】黃執中VS陳銘

老實說我不認為有幾個人可以在一對一的環境下和黃執中的單挑中佔到上風,能跟黃執中打成平手的已經是傑出的辯手了,比如《我是演說家》里胡漸彪和黃執中關於美麗是福是禍的辯論,還有《奇葩說》里進化完成後的馬薇薇(相比較03年那時候的馬薇薇而言),尤其在黃執中單方面盤問的時候,陳銘的表現實在是令我不得不讚歎。

(我看到黃執中上台的時候,不由得給選手捏把汗,但陳銘回答到一半的時候,我平生唯一一次替黃執中捏了把汗……)

當然從技術層面上,黃執中和陳銘這幾個來回我也不需要講什麼(老實說我覺得我還不夠格從技術上點評黃執中或陳銘),只能說你自己參悟到多少基本上就這樣了。

還有就是謹防對手使用遞進式的問題盤問你,比如他問:請問對方辯友你是否覺得XXXX?你只需要回答我是,或者不是就好了,謝謝。

這種問題是標準的耍流氓(你回答是或者不是都不對),根本就不需要搭理他,在這裡我告訴你一個回答這種問題的答案(之一):世界上的顏色有很多種,不是只有黑色,或者白色,你的問題很複雜,並不是只有對,或者錯,你拿一個東西問我這是黑色還是白色,我回答不上來,你問我這個問題是或者不是,我一樣回答不上來。

上面的回答是我最欣賞的辯手之一(但不是特別有名)——中科大的劉繼海師兄,原話找不到了,憑記憶還原到這裡,你可以再改編成你自己的語言。

說到底,根基都是吃透己方的邏輯,平時多走心,和其他的事情一樣,沒有捷徑。

2015.03.18修改————————————————————————————————————

非常不好意思,我好像漏看了你的問題裡面的關於賽制和主要疑惑點:

【賽制的話,二辯負責駁辯+接盤,三辯負責質詢+攻辯小結。現在比較頭疼的問題是駁+質詢。】

那我針對你的問題再補充一點東西,希望來得及幫助到你

第一,很欣慰現在反方一辯終於不再承擔反駁對方立論的任務,我始終認為這樣的賽制才是辯論賽的正途;

第二,駁立論和質詢你都沒有太大把握,也就是意味著你現在的定位是二辯三辯搖擺人?

第三,換句話說你對於接受盤問和攻辯小結都相對更加得心應手,所以你掌握己方邏輯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如果這第二點和第三點我都猜中了,那麼我鄭重地建議你:改打一辯或四辯

理由先放著我最後講,這只是一個題外話。我先解答你的問題。

駁立論其實是有套路的,聽一辯,做筆記,記下他們重點強調的話,列出一二三四,用三分之一的時間重複對方的立論,是的,你沒看錯,重複對方的立論。

但不是簡單的重複。

是在己方的邏輯範圍之內,用自己的話,重複對方的立論。

三分之一重複對方立論,三分之一重複己方立論,三分之一用己方立論解釋對方立論。

比如1999年的決賽,美是客觀存在/美是主觀感受:

正方馬來亞大學一辯:美是一個事物或行為的特質,它有著三個特性:也就是,第一,形象性;第二,感染性;及第三,功利性。(前言後語我這裡都省略了)

反方西安交大自由人譚琦:《聊齋志異》裡面的鬼魂有沒有形象呢?有。有沒有感染力呢?有。有沒有功利性呢?有,可以用來嚇唬小孩兒。可是鬼魂是客觀存在嗎?不是。謝謝!

這場比賽已經被分析的不能再細緻了,我只是需要拿譚琦的反駁來舉個例子,這裡譚琦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複對方的立論:一形象,二感染,三功利。但是要注意的是譚琦是用自己方的邏輯來重複對方的立論,這一點後來胡漸彪在場上直接指出來了,但可惜沒有抓住這一點打下去:

胡漸彪:大家好!先針對對方辯友對我們做出的第一個攻擊:對方一辯說我方言論是建立在說美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錯了,這點對方辯友揣測錯誤,我方完全沒有這個概念,請您澄清這一點。第二,今天對方辯友的立場有一個離題的錯誤性,對方,對方辯友所談的不是美,他們說的是美的感覺。(後邊發言的省略了)

胡漸彪指出西安交大談的不是「美」而是「美的感覺」。

只不過西安交大很明顯對於馬來亞大學的立論有預測到大方向,所以譚琦的反駁很明顯是有事先準備的,才能如此簡練。

三分之一重複對方立論,三分之一重複己方立論,三分之一用己方立論解釋對方立論。

我用慣常(也就是比較低的水平,人艱不拆)的辯詞格式翻譯一下譚琦的發言:

(客套話不說)對方辯友剛剛在發言中提到,美之所以是客觀存在,在於他有三個屬性,第一,形象性;第二,感染性;第三,功利性(三分之一重複對方立論)。但是對方辯友所說的美,其實是美的物質基礎(這是西安交大立論中一辯樊登提出過的概念),而並非是美(三分之一重複己方立論)。《聊齋志異》裡面有很多鬼魂,他們也有形象性,有感染性,有功利性,但是鬼魂並不是客觀存在啊(三分之一用己方立論解釋對方立論,也就是用美的感覺解釋美的物質基礎)

這就是很常見的一篇駁論了吧?駁論的規則很簡單:只要講出東西來了,這個駁論環節就是可以拿到分數的。

譚琦的辯詞簡單明了,當然比這個慣常格式要強,但是依賴於充分的賽前準備。具體到反駁立論環節,能做到這個程度,大部分的比賽都是夠用了。(至於更高層次的比賽……我想你也不至於到知乎來提問了對吧……)

反駁立論方面大抵就這些,至於質詢階段,更加依賴於賽前準備,我們當時的攻辯問題都是全隊一起想出來的,攻辯手到時候按計劃依次詢問即可,因此連攻辯小結基本上也是賽前就準備好的,在這個問題韓默的回答里,描述的是一種理想狀態,當然我是不主張把期望寄托在隊員的臨場發揮上的,能在賽前準備階段解決的問題就在準備階段解決。

你仍然可以參考這場比賽西安交大郭宇寬的盤問及小結,太長我就不貼辯詞了。

三個問題問了三件事,第一個問題引發出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問題獨立,其實三個問題都是獨立的,講了三件事。

在盤問小結中,郭宇寬依次對三件事進行說明,但是你仔細分析一下郭宇寬的小結你會發現:

馬來亞大學的三位辯手到底是怎麼回答郭宇寬的,其實郭宇寬一點都不關心。

當然這屬於比較高層次的技巧了,要領會這一點多少還是需要一點點的天賦。

最後我想說說關於打一辯四辯的問題:

相對擅長準備,表達,總結,相對不擅長需要臨場反應的環節。

多好的一枚四辯選手的材料啊……當然這個位置傳統上都是一個隊的王牌選手擔任,如果涉及到這一點的話就沒辦法了,只能等論資排輩的學長們自然減員……但是平時對這個方向加強訓練會有更大的收益。

四個辯位都能打,都70分,遠不如只會打一個辯位但能打80分重要。


在我的理解里,攻辯的核心是「圍繞一個特定問題反覆發問」,目的是完成個別論點的論證或反駁。

所以我建議你做兩件事情。

第一件是看高水品比賽的視頻(全場。不要只看攻辯)並分析以下問題:這輪攻辯談的問題是什麼?(一般如果比賽水平到了,一輪攻辯只會談一件事,請試著把它概括出來)攻辯手為什麼要從這個角度切入來談這個問題?談清楚這個問題對整個論證/反駁的邏輯有什麼幫助?

第二件是學習一下邏輯學,熟悉一些邏輯形式和謬誤,這對你抓點和構造問題都會有幫助。

至於語言表現力方面,單純的天賦加經驗,多看多模仿多比賽而已。不過這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10個贊,40收藏…………

乃們這些只收藏不點贊的都是耍流氓啊喂!! ? ヽ(`Д′)? ┻━┻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原答:

薇薇姐說過,辯論看上去跟人針鋒相對,但其實你從頭到尾都知道對方有道理,在理解的基礎上尊重對方。尊重源於理解,而不是不在乎。辯論是最需要人聽的,打辯論的能力建立在你對對方的理解之上。

給不了什麼專業性意見,正好想到薇薇姐說過的一段話,希望對題主能有一些小小幫助

3月24日更新(爪機黨)

原文:

O、前言

作者說: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是二、三章,這兩章提出的質疑方法都是建立在富有誠意的討論基礎上的,解決這些質疑,可以讓觀點更加清晰。第四章記錄的招數,主要的作用在於干擾討論,攪亂人心。本文寫作目的在於收集和存檔,並沒有勸導或暗示讀者使用文中提到方法的主觀企圖。

包括本前言在內的全文沒有任何冷笑話或反語成分。

一、引子:

一天,對方向你提出了一條觀點……

你粗略地想了下,大體上不贊同,但一時竟然組織不起語言論據,方恨平日沒有準備肘後方,急來連佛腳也沒得抱。怎麼辦?

本文就是要解決這個困境,讓你已經笨嘴拙舌慌不擇詞時,還能表述出多少靠點譜的回復。本著實用為上的精神,不管是佛腳還是象腿還是橋柱,只要能提供思路和言辭就是好方法。所以邏輯學專家可以不讀此文。如果不想討論問題,只想趕緊放倒對方,直接看最後一部分,前面的方法未必適合你。

二、怎麼應對?——方法論

2.1 我說,您剛說的那句話其實不能那麼理解。然後我方獲得有了解釋權,這句話的意思從此由我方決定。此方法的根基是,鑒於人類語言的模糊天性,一切用語言表達的觀點都可以說成已被誤讀,即所謂文字障眼法。

2.2 您的觀點(就算沒有被誤讀,但)未必就適用於某給定的範圍,至於什麼範圍我方可以自定義。比如可以舉出反例(或個案)此方法的基礎:鑒於人類思考和探索模式的特質,所有的研究都會有客觀局限性。

2.3 您的觀點有偏見存在。太正常了,因為所有的研究都存在主觀局限性問題,研究者無法看到他視野之外的情形。此時我方甚至不需要舉例子,只要痛擊其問題研究範圍即可,注意可能會訴諸無知或跑題,慎用。

2.4 此觀點的出發點涉及利益分割,目的不純。基礎:所有的參與方都有社會屬性,也就免不了利益問題(不管和當下討論的問題如何風馬牛不相及)。比如一切研究都有贊助方,一切探索活動都多少免不了有利益目的,一切社會問題的討論都會涉及權利的劃分。這種說辭有時候威力相當可觀,通過暗示對方有利益私心,可能會明顯激起對方及圍觀群眾的情緒變化,其程度問題的社會化水平正相關。

三、怎麼應對——就其具體表述方法入手

3.1. 如果對方觀點建立在另一個觀點上,想想如何攻擊那個作基礎的觀點,動搖之,否定之。

3.2. 如果來自類比,說這是錯誤類比。一切類比都不是嚴格吻合,所以這麼否定是非常自然的。比如:想想你父母大多說過,看那誰誰誰,如何如何好,你怎麼不學學人家呢。然後你小嘴一撅不以為然——對了,表明你已經意識到這是個錯誤類比咯。這裡補充下所謂「類比」是怎麼回事:只要對兩個不同事物的描述有「共同之處」,即交集,就可以就交集部分做類比;然而此交集的補集(不同之處)的存在,就是錯誤類比的根基。注意: 「舉例子」在這個意義上也屬於類比。

3.3.. 如果對方說「因為XXX,所以YYY」,那麼質疑其相關度是個好辦法。放心質疑,因為自然界難得存在絕對的因果關係。比如說扔硬幣的結果:硬幣拋上去之後,除了或上面或下面著地,還可以側面著地、在大氣中焚毀、進入地球衛星軌道、或者趕上2012地球重力反轉事件而飄在空中……討論到什麼程度,完全由自己決定。

3.4 如果對方觀點來自歸納法,觀察它是不是可以算作不完全歸納。

3.5. 如果對方觀點使用了對程度的描述,如好/壞,合適/不合適等,則要求對方提出參照標準。

3.6 如果對方的說話方法符合上述條目,不能充分證明他居心叵測非要滅了你的觀點。以上質疑都可以通過準確的描述和清晰的概念來化解。

四、我要扯淡——如何無原則的反對

如果不想討論問題只想儘快撂倒對方,那麼您就進入了死斗模式,該模式下允許跑題、偷換概念、捏造事實、不當類比、人身攻擊等損招。以下方法對探討問題一點用沒有,純為了起鬨折騰對方。

4.1. 不可知論,讓對方被迫接受大量解釋工作,進而腦力被拖垮。

4.2. 坦克戰術,完全無視你的任何證據,(很有禮貌的)不停地提出自己的證據和觀點。

4.3. 中庸之道:「你的觀點太極端了」,然後聲稱我方的觀點辯證結合了正反兩派的說法,所以更高明;可結合辯證法名詞唬人。

4.4. 不當類比:你這個問題A類似問題B,而問題B我是這樣看的……拿到主動權後一切自己說了算。

4.5. 從不可否認的常識出發,竭盡所能導出對方觀點的否命題,中間有邏輯漏洞也無妨,可以把對手累趴。可 酌情偷換概念、和稀泥、拉幫派。

4.6. 捏造事實:古老而百搭的貧嘴技巧。

4.7. 人身攻擊。指責對方態度不好;嘲笑對方,比如「別丟人了」「腦殘啊」之類。

4.8. 質疑對方的動機:比如引入陰謀論——陰謀論可以迴避一切舉證責任。萬能必殺技:你是五毛/網特/漢奸/推手!

4.9. 製造文字障礙:如反語、難以察覺的冷笑話,由此降低對方對語言的理解。類似還有撒嬌:「認真你就輸了」「隨便說說而已」。

4.10 其他臨場想到的損招:擺脫底線束縛的人,其創造力是無窮的;一定會有更下限的臨場發揮。

4.11 如果對方使用了上述方法,不能證明他主觀上一定要與你為難,也許是思路真的有問題。


謝邀。

bianlunlove,看到這個id和問題,終於在辯論這個話題下不再只有伸手黨了,還有真心熱愛辯論的人,最近在忙比賽和納新,我就當作是總結給新生的經驗寫寫看這個問題吧。

鑒於題主已經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那我就先提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首先,在質詢之前,明確你要得到的是什麼。在拋出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有一個目標,我想要向對方傳遞怎樣的信息,或者我需要對方講出什麼樣的話來幫助我推理,又或者我有什麼點對方沒有考慮到的我要提醒到他。在有了明確的目的之後,無論是直接切入還是遊離試探都不至於顯得沒有重點,在質詢之前準備好這些目標,記在小紙條上,能夠打出來,質詢的力度就大了。

可是如果賽前準備的不夠充分怎麼辦?不用怕,場上還有臨時發揮的機會(此處的不夠充分是指沒有想好攻擊點之間的邏輯或用法,或者攻擊點被對方避開之類的情況,理解自己所持的觀點是每一場比賽最基本的要求)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認真聽,聽場上每一個對方選手的陳述,在關於己方論點的表述中,總會有一些不夠穩固的地方的,這些點就可以供你發揮了,拿己方穩固的點攻擊對方不穩固的點甚至補充說明的一些觀點,這個時候不僅顯得進攻有利,而且還會讓人這位辯手對於比賽細節非常敏銳……雖然這招有點臟(不是要你詭辯,是用對方的非重點站在己方的重點邏輯下打,對方對非重點問題的考慮一定不如己方重點邏輯的考慮來的全面)

其次,自覺理虧,氣勢來推。如果自己的進攻點已經被對面的立論防了一手,覺得原本準備的進攻思路沒那麼順暢了,那麼,強推過去,連立論一併推了。具體怎麼操作呢,潑髒水。對方之所以封堵了我的這個進攻點,是因為他對這個點不夠理解,打個比方,我想說3=1+2,而對面封堵了答案說3不能等於1+2,我們就強證2=1+1,對方認為這個不對是因為理解不夠或者乾脆就是在逃避/偷換概念/沒做功課等等…這個技巧的核心理念就是…雖然圓謊比說謊難…但是圓出來了更有效!

回答方面的技巧比較玄乎…比較好理解的方法就是遇到講道理講邏輯的選手你跟他講對錯講價值,就是不要跟他在一個軌道上,然後找機會反咬,遇到不講道理直接質疑的強推選手,就拆解他的邏輯,哪怕他邏輯沒錯也質疑他邏輯錯誤讓他強推停下來,停下來以後再想繼續推就沒那麼氣勢兇猛了,參照紅毒蛇打魔山的打法……

最後,個人小建議,找到自己的風格很重要,別人的建議不一定適合你,多讀書鍛煉思考的能力,能不從一般角度思考就不要和其他人思考到同一個方向了……唔還有,自信點,文無第一那我也要做第二。

以上


謝邀。

找幾場高質量的比賽,在質詢之前暫停,想想自己會怎麼打。然後聽聽人家是怎麼打的,對比一下差異。然後在點評前暫停,想想自己會怎麼分析場上形勢,會怎麼給票。再聽聽評委怎麼點評,怎麼給票,對比一下差異。

其他環節的訓練同理。


多跟隊友交流,場下跟一四辯溝通好,吃透本方對方的辯題,在場下模擬攻防,隊內有這樣的訓練最好,沒有就自己跟自己斗,A我是正方,B我是反方,A與B先打一場,把過程中出現的攻防問題難點記下來,想辦法解決掉,這就可以幫本方立論排除bug,給對方挑bug,賽前最好是把設計的攻辯問題寫下來。

場上的時候,對方一辯開始立論,全隊都要開始找bug,並且盡量形成完整問題,給二三辯送炮彈。你說質詢不到點子上,很有可能是因為質詢的點跟辯題關係不緊密,或者對於問題的矛盾闡述得不夠清楚直接。

至於訓練,技巧上可以去模仿,以前的經典比賽視頻里高手各有絕技,挑每個人擅長的學,然後在隊內練習的時候盡量用上,隊內沒有練習就自己A自己練習。

等你把立論攻防演練好了,技巧可以用上了,剩下就是去不斷練習把這些都變成本能反應了。不要放過任何比賽的機會,哪怕是交流賽。

加油~


瀉藥

我也是2014年新生,現在打辯論兩年,先佔坑,中午下課了,來更新

——————這裡是分割線,吃完午飯,休息了一會來更新了——————

我們學校的賽制也是三辯質詢+小結,這樣的話質詢的方法就分成了兩種:

第一,是以己方論點為基礎的質詢,也許會覺得,我不是攻擊位嘛?為什麼要站在己方論點為基礎來質詢(當然,如果你是首位質詢,那還是先打對方,我校賽制是四辯首位對話,也算是小質詢)。這種方法一般用在己方觀點比較容易把人繞暈,或者之前隊友的申論並沒有把賽前就說好的應該切割的東西徹底分開。這個時候,就要你通過質詢和小結,來把思路講清楚。屬於防守反擊的策略。上學期校賽的時候,複賽對上屆校賽冠軍,當時我們的論點有點奇襲的意味,有點難理解,對方場上基本上沒聽懂我們的論,我三辯在質詢和小結就是圍繞解釋己方的論證展開的,所幸評委聽懂了。

第二,是以攻擊對方論點論證進行的。這個就很好理解了,至於說怎麼找到漏洞,最簡單的辦法是比較對方立論里定義的和己方定義的區別,然後想他們這樣的定義是否有漏洞,是否符合一般人的認知常識,如果定義打不動,那就是己方定義出問題了,然後想一想怎麼統一定義,然後統一之後的對己方有哪些好處;接下來是弄明白對方有沒有混淆什麼,這是很重要的,很多概念的混淆,如果你沒有指出,那麼他們連一點論證義務和成本都沒有,你們不打,評委就會默認,最後的結果就是,你在別人的站場上,用他們的標準在打己方論點,怎麼打,都是劣勢,這也是在老友賽里胡漸彪提出的場上話語權和語境的搶奪;最後就是論證邏輯了,他們這樣的前提能不能得到這樣的結論,是否一定,是否有反例,這個例證是不是完整,是否斷章取義了,這個數據是否具有代表性等,這些都是自己的功底了,積累到了,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最後,再補一個小技巧吧,因為我們學校的賽制是質詢小結完了就開始自由辯論,這個時候,你的小結可以稍微提出一部分之前有哪些沒討論清楚的東西,我們需要在自由辯論里解決,讓隊友和評委都知道,隊友也知道朝著什麼方向打,評委也有個心理準備,知道之後的重點在哪裡了。暫時就這麼多。

順便,質詢技巧的話,我之前回答的有一個湘潭大學辯論隊微博里一張圖,現在電腦上沒有,你可以自己去找一下。

以上。


初中開始打辯論,一直是優秀辯手的路過。(沒有參加大型辯論賽,因為我始終不喜歡辯論,我只是這個能力強。但我覺得以我的實力參加大型比賽也還是可以的。)

其實我是一辯,但我在場上(自由辯論的時候)發揮的是攻辯手的作用。我當一辯手不是因為我攻辯不行,而是我實在不喜歡辯論。。。我總是辯論隊實力最強的,他們不讓我當一辯我就不幹了。而且我的總結能力和語言能力也是最強的,當一辯也可以。。orz說太多不好意思。

辯論講兩個東西,一個是內在的邏輯,一個是外在的氣場。二者相互配合才有效果。分開講。

一、內在邏輯

簡單說來就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無論什麼論點,都一定要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也就是能完成一個圓,且中間不能有被攻破的地方。這些所有的東西都要在一辯陳詞的階段先大概展示出來,然後攻辯手在攻辯環節深度剖析。

所以需要兩點1.全面 2. 邏輯鏈條

方法:

1. 多讀書。

各種書,我覺得這個是最基礎的。看辯論專業書當然有用(我也就隨手翻過幾本,感覺肚子里沒貨那些話說也說不出來不是?)但沒有淵博的學識, 不能很快的聯想到論據、引用有效的語句,方法都懂但不能用出來,就好像你會背數學公式,但是連基礎的數據都不知道怎麼運算。

書單太多啦,強列推薦商務印書社「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系列和斑斕閱讀/牛津通史讀本系列!入門利器。圖片來源見水印。

你有讀過哪些跳出思維框架的書? - 調查類問題 這個裡面的也都不錯。

我平時讀書品味也就一般吧。。(沒被北斗諸君嘲笑已經感恩戴德了。。)最近在讀的有《波德萊爾談德拉克洛瓦》《克里希納穆提畫傳》然後就是我剛才提到的系列裡面的幾本科學哲學書。

2. 有意識地進行思維訓練。

(1)參考: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 - 思考

(2)推薦關注 @warfalcon 的微信號。我在堅持做零秒思維的訓練,雖然因為本來思維就很快所以速度沒什麼提高,但是明顯感覺整個人越來越神清氣爽了,因為原本亂糟糟的思維都變得井然有序、取捨分明了!感覺這個方法用到辯論上的時候,可以零秒鐘想到個一二三四五。

3. 分析陳述觀點型的言論

參看中外政客演講、辯論、答辯。不論你是否認同他們的觀點--我鼓勵多看看你不支持的人所發表的言論,分析其是否有邏輯,哪裡對哪裡不對。

分析得多,在場上攻辯的時候才能一陣見血、見招拆招。

二、外在氣場

歸根結底要符合自己的性格,比如我的風格就是自信、犀利、酸但又很有道理讓人無法反駁的。這種風格觀眾會覺得很爽。我搭檔跟我互補,她笑裡藏刀,永遠是笑著站起來回答問題,看起來特別溫柔,但一說出話來也是讓對方會傻掉。這種風格觀眾情緒會比較平。互補是最好的啦。當然無論怎樣的風格,說話一定要流利、自信語言准、狠。道理都懂,下面講可行性很強的鍛煉方法。

方法:

1. 培養自信

自信應該是一個綜合作用的結果,首先作為一個人,基本的自尊是要有的,然後么自己越來越好自然也就會越來越自信。坦白說我不是一個很自信的人,平時基本能躲著人就躲著人。但在外人面前就是能看起來非常大方自信,這個是可以鍛鍊出來的。想想自己都有膽量上辯論了呢。

相信自己,雖然相信自己你不一定能做成事情;但你都不相信自己,怎麼可能做成呢?

2. 平時多朗讀/演講

公共場合,有機會讓你上去你就講。這個和私下是不一樣的。當然私下也很重要。先拿你要模仿的對象的視頻看,讀人家的稿子,同事體會邏輯。

想得多了,自然慢慢形成體系。話說多了,嘴皮子就快了。口吃都能訓練成政客呢~

在場上的時候,默認所有人都支持你的觀點,你要在內心有一副」我掌握了真理而你們都不知道啊哈哈哈哈哈「的態度和外在」哎呀,這麼明顯,評委和觀眾都懂的,我只把大家心中所想說出來而已「的模樣。這樣就能很自信流利了。

3. 確立一個模仿對象

(1)找一個和你風格相近的人(最好是你喜歡的,但這是第二位,最重要是風格相近--當然你一定要改變風格那麼...),一定要找一個人。他可以是辯論家也可以是演說家。然後模仿。就跟寫英語文章似的,如果你東學學西學學,最後還是不成體系。

(2)模仿內容(非常重要):停頓換氣、抑揚頓挫、眼神(方向與力度)、面部表情。


嗯某辯論隊隊長 一直是結辯手 不過對攻辯很有興趣 首先題主說的這種賽制有點陌生 三辯質詢是一對一(三辯對三辯)的嗎

個人認為 做好一個攻辯手 首先你要學識淵博 各方面的知識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這一點 只能說 多看書總是好的 對方給出個論據你都沒聽過還怎麼辯是吧_(:зゝ∠)_

有次辯論對方竟然拿lol舉例 作為女生的我哭了 完全不懂在講什麼

其次呢準備工作要做好呀 對方論點有什麼立足點又有什麼薄弱的地方都要預判 這樣子抓漏洞就准了呀

(/ω\)我果然是結辯手

其實攻辯也是一樣道理的 知道了對方的死穴 但 他露出破綻時 自己就能很準確地反駁了 (不知道能不能懂?_? 但就是這個理呀)

還有就是你說能察覺對方哪裡說的不太對 但…… 這好像是語言組織問題?就我當評委的經歷來看呢 好多大一的孩子起來反駁的時候說了一大番話 我能感覺到他想表達什麼 思路也是對的 但因為不夠精鍊 反而成了累贅 觀眾只會覺得他好啰嗦 聽不出他要表達什麼反駁什麼 簡單來說 就是語言組織的問題嘛 一大段話 能否提出最主要的部分 這可以練出來的( ??? ? ??? )

多看一些專業的辯論賽也是極有幫助的


對於大一辯手,攻辯練習就是干

能夠進入辯論隊並被推薦擔任二三辯,那基本反應一般是沒有大問題的,別人講出來的話你總是會想是不是真的,會不會有其他可能性等等,並且總是想本能的辯駁提出反對意見。

以下是求術的角度講的訓練方式,要想求道,請百度搜索黃執中大神的視頻,全面的講述了盤問的意義和方法,總共五小時。

怎麼把這種本能的反駁變成有意義的反駁呢,首先要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相信你的師兄師姐會教你,一般辯論用的是三段論,也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結論,每一個辯題因為是強硬分割,所以必然會有邏輯不通,你的責任就是找出對手邏輯不通的地方,並且告訴觀眾。

對於練習,我建議你找到一個二三辯小夥伴,在網上找到現成的辯詞,用辯詞中的某一個論點來相互對辯,開始可以不為了磨練技巧,準備時間五分鐘對辯時間三分鐘到十分鐘,單次發言時間不超過30秒,以能夠切實反駁掉對方的觀點作為結束,或者投降。。。之後慢慢把時間縮短到總共3分鐘,各一分半到各一分鐘,單次發言不超過15秒或者20秒,這樣就會鍛煉到反駁的準確度和語言的簡練,練習一個月功力大漲。

另外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雙方到底是從哪個觀點出發,扯著扯著就會到火星去,意識到了到到火星請拉回來或者停止重來。。。謝謝。。。

對於長陳詞,一般駁論是駁立論,小結則是對盤問被盤環節作一個短時間的總結,駁論要找到對方的邏輯漏洞,並運用歸謬、比喻、類比的方法給觀眾直觀的感受,當然,作為更高要求,如果能夠把對方的邏輯基本點找到並反駁就會對對方的的立論造成極大傷害,不過這個就不是訓練得來的了。

而小結,首先幫剛才的環節補個刀,告訴觀眾你們剛才的盤問環節其實是在幹什麼,反駁了對方哪個論點,和對方達成了什麼共識。

接著幫自己隊伍回回血,告訴觀眾剛才豬隊友的回答不是那個意思,其實是沒有邏輯矛盾的,其實你們的意思是啥等等。

那基本上兩分鐘的小結就結束了。

那就先簡單講到這裡吧。


會辯論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認死理愛找茬喜歡強迫別人同意自己的看法,而鍛煉讓這一技能更加出神入化


准,短,流暢+嘲諷。


推薦閱讀:

各行業都有敗類,為什麼只有醫生被質疑,醫患關係如此緊張?
這裡有一隻雞,如何證明豬成年了?
狼人殺中的術語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嗎?

TAG:邏輯思維 | 辯論 | 辯論賽 | 邏輯能力 | 新加坡式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