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狂怒》布拉德皮特扮演的車長為什麼是把頭露在外面指揮的?
坦克內部封閉,車長主要依靠觀察鏡(車長鏡)觀察四周,視野受到很大限制,難以對迅速判斷周圍情況並作出響應,對遠距離目標觀察不如望遠鏡方便,在能見度較差的時候這種情況更突出,因此很多車長在戰鬥不是特別激烈時習慣開著座艙指揮作戰,一些基層指揮官更喜歡開艙指揮,因為他不僅要指揮自己的座車,還要隨時掌握下屬的位置和狀態。這不僅是二戰期間,記得以色列軍隊在幾次中東戰爭期間很多車長喜歡開艙指揮,後來由於傷亡過大專門下過一個命令,嚴禁在戰鬥中開艙指揮。
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有些坦克(包括謝爾曼)的大口徑機槍在車頂,需要站在艙外射擊,另外早期坦克由於技術原因,內部空間狹小,沒有空調和抽煙裝置,作戰中內部空氣極不適於呼吸,因此車長會習慣開艙「透口氣」。樓上匿名用戶回答基本覆蓋答案了。
還有一點就是謝爾曼的支援步兵屬性,在和步兵協同作戰時,車長要與地面步兵和自己身後操作.50機槍的機槍手保持溝通,而步兵沒有坦克的通訊系統,因此車長直接探頭指揮,與步兵部隊交流也更加方便。
至於坦克行進和作戰時,車長探頭指揮就是出於視野的考慮了。找這麼帥這麼貴難道要下面指揮?
這裡引用下奧托卡利烏斯的《泥濘中的老虎》中的一段話
第100頁
……要擊潰數量明顯佔優之敵,車長觀察戰場時的主動性是關鍵所在。正是觀察不足導致了大批蘇軍成建制的潰敗。如果某車長一開始進攻便「砰」地關上艙蓋直到戰鬥結束,那他必然是個廢物,或至少屬於二流。誠然,沒做指揮塔四周都有6到8個觀察槽孔。但受槽孔尺寸限制,他們只能夠看清一定範圍內的地形。如果一名車長透過左側觀察孔向外瞧,恰好右邊有一門反坦克炮向他開火,那他在密閉的坦克中就需要花上很長時間才能確定該炮的位置了。
不幸的是,由於炮彈超音速飛行,感受到命中總比聽到炮聲更快。因此,車長的眼睛比耳朵更重要。另外,就算炮彈炸點很近,坦克里的人也根本聽不見敵炮開火聲。可如果車長時常時常把頭伸出艙蓋檢視地形,情況便截然不同。如果右側反坦克炮在車長往左看時開火,他的眼睛會下意識地捕捉到右側的黃色炮口焰,並及時發現危險。一切都在幾秒之間,卻決定著全局成敗。上述經驗同樣適用於裝備潛望鏡的坦克。
在外行和其他兵種的人看來,摧毀一門反坦克炮沒什麼大不了。只有幹掉對方坦克才能算是真正的戰績。恰恰相反,老練的裝甲兵將前者視作雙倍的威脅,那玩意既不好辨識又難以命中。反坦克炮通常都比較低矮,還能藉助良好的偽裝和有利的地形設伏,從而靜候對手前來送死。如果炮組成員戰鬥經驗豐富,第一發炮彈就能打中我們。而坦克兵到那會兒才能回過神來,發現自己闖進了反坦克炮群構築的銅牆鐵壁。因而,在第二發炮彈飛來之前,最明智之舉就是越冷靜越好,時刻留意敵人的動向。
不可否認,把頭伸出車外造成了許多車長及軍官傷亡。但他們沒有白白犧牲。倘若關閉艙蓋行駛,死傷人數還會直線上升。俄國坦克的慘重損失即是明證。幸運的是,我軍在越野時總會緊閉門倉,但戰鬥一開始,每個車長都會小心翼翼地探頭,尤其得提防關照炮塔艙蓋的敵方狙擊手。對車長而言,哪怕是一小會兒的暴露也會帶來生命危險。我曾專門徵用過一副摺疊式炮隊鏡。實際上,這是戰鬥車輛必不可少的設備。
如果題主有玩過紅色管弦樂的話就知道開坦克探頭是一件多少舒服的事
不奇怪啊,那個時代沒有先進的觀瞄設備,德國坦克車長也一樣,經常露著腦袋指揮
早起(二戰)坦克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條件,觀瞄設備極度落後。現代主流軍事強國比如歐美中俄等等國家的坦克均配備有車長(皮特飾演的角色)周視觀瞄設備,能夠360度無限制觀察戰場搜索目標,甚至可以在發現突顯的危機情況下超越炮長調炮直接攻擊目標。更有的甚至將激光測距等等功能也融入其中(橫風感測器、彈道計算機、激光主動觀瞄壓制設備,動能主動防護系統均不在題主的問題回答範疇就不說了)實乃陸戰主戰裝備高技術集大成者(一般國家搞不出來這個玩意)。狂怒中皮特的座駕是謝爾曼M4中型坦克,因為其改進、試驗型號多達50多種,具體型號不詳(題主只問為什麼皮特要在戰鬥中開窗探出身子指揮,其他的就不說了,只論車長觀瞄設備),車長觀察設備為固定式周視觀察窗,也就是說皮特要想看到坦克車體周圍360度的景象需要自己在車體內做360旋轉,即便如此,其能夠獲得的視場也非常有限。為了在戰鬥中最大限度獲取能夠左右戰局的信息,車長只好探出半個身子冒著槍林彈雨觀察-指揮,但是這將伴隨極大的傷亡概率,所以在戰爭後期裝甲兵有了嚴格的規定:戰鬥中禁止任何乘員包括車長開窗駕駛或戰鬥。
如是。
推薦閱讀:
※大家怎麼看給「射速350的坦克」洗地的這位?
※下一代主戰坦克的大方向是什麼?
※為什麼99坦克的125mm炮管顯得細長,而歐美坦克及日韓坦克炮管顯得粗短呢? ?
※如果你是一名二戰盟軍士兵,單獨面對德軍虎式坦克,你該怎麼做才能存活?
※如何評價2014坦克大賽中96A的表現?
TAG:坦克 | 布拉德·皮特BradPi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