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人的爆發力和彈跳力比黑人低嗎?

可以看到 無論是美國的NCAA 還是NBA 黑人的爆發力和彈跳力明顯高出普遍的黃種人 這是為什麼?人的結構不都是一樣的嗎?


我曾在我的微博下寫過這麼一段話——

「我想。中國舉重百年以來最大的成就既不是革新了競技技術,也不是在世界舉壇的版圖上攻城掠地佔據半壁江山,而是對人種論調的攻心扼吭。知會世人、國人,黃種人爆發力弱、不適應力量運動、身體條件無法勝任重競技項目僅僅只是謬論,是外人詆毀,是國人妄自菲薄、自輕自賤。」

爆發力是指在最短時間內使器械(或人體本身)移動到盡量遠的距離。顧名思義,這種力就像火藥爆炸一樣,能在一瞬間崩發出巨大的能量。爆發力實質是指不同的肌肉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力量素質以及速度素質相結合的一項人體體能素質。

爆發力區分為下列三種 :

一、高爆發力 (High power):即30秒內的運動。

二、中爆發力 (middle power):即30秒至5分間的運動。

三、低爆發力 (lower power):即5分至15分間的運動。

根據此種區分方式,肌力與速度屬於高爆發力,肌耐力屬於中爆發力、耐力屬於低爆發力之範圍。也就是說,大多數的運動皆需要爆發力。嚴格地講,我們在談論爆發力就是在說高爆發力。

現代競技舉重項目是典型的極高爆發力項目,主要表現在杠鈴上升呈加速運動。

抓舉發力後,杠鈴運動最高速度達1.7—2.2米/秒,個別人可能超過2.5米/秒。

翻站發力後,杠鈴運動最高速度達1.5米/秒(輕級別)和1.8米/秒(重級別)。

提鈴所用的時間在抓舉中平均為0.43秒,翻站為0.47秒。

據測定,設運動員在起舉姿勢中能發出190公斤的靜力性拉力,那麼在發力位置,這種拉力便能達到350公斤。發力時最大用力可達杠鈴重量的兩倍以上(不算體重)。

上挺發力後的最大速度為1.4—1.8米/秒,個別人可達2.0米/秒。

上挺發力到支撐完成的瞬間只需要0.25—0.3秒。

廖輝跳上高台:

http://t.cn/RohJYdN

視頻封面廖輝_運動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bilibili.com視頻

說實話,我覺得絕大多數籃球愛好者、足球愛好者、格鬥愛好者的水平都很差,素養很低。一天到晚抱著錯誤的、不完整的身體形態認知作為鑒別爆發力和彈跳力好壞的標準,真的有點替你們著急了。

多看書,拿點統計學上的資料出來比什麼不強?

補充一點東西……

王才喜是當年占旭剛的隊友,是現在小石智勇和粟迎的少年時代的教練。

——————————————————

有沒有統計資料證明黃種人爆發力比黑人差啊?看了幾場短跑、籃球、橄欖球比賽就能說明了?我還說看舉重能證明黃種人爆發力比黑人強呢。

一些人在賽場上看到的只是不完整的事實,影響這個事實的變數有社會經濟文化、維度、地理環境、對項目的偏好、坐高、腿長、訓練水平等等因素。換一個項目可能就變了。

事實上連證明黑人爆發力比黃種人強的統計學數據都沒有啊!例如統計不同項目上黑黃白紅亂七八糟顏色人種的表現或者進行跨人種的體質測試?

——————————————————

多數人總是用人種論調為自己找理由,但有的人會一心努力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競技體育領域的偉大成就往往是後者創造的。

——————————————————

——————————————————

Jeison Lopez(77kg)和呂小軍一樣都是後蹲280的實力,比賽挺舉最好翻195上挺後掉,前景看好的年輕選手,和呂小軍比賽最好的207還要差一塊兒。

CJ Cummings(USA,69kg)

今年世少賽打破世界少年紀錄,去年16今年該17了。

廖輝十年前2007年二十歲也在世界盃上以190公斤打破了世界青年紀錄

——————————————————

有評論區一個疑似nba愛好者和我說,大意是,舉重沒人玩嘛,最有天賦的誰去練舉重。這顯然是混淆了或者並不清楚選材學上天賦的不同方面。

舉個例子:一個優秀的跳高選手,絕不會成為一個舉重的天才,因為跳高和舉重對身體形態方面的要求有著巨大的差別。

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性,因此,選材就要滿足這種特殊的要求。

選材有很多個方面比如遺傳選材、體型選材、運動素質選材、生理生化機能選材等等。

說人話就是,跳高和舉重都把彈跳力作為選材的依據,這是共性,特殊性在於兩者對身體形態的要求是天差地別的,跳高的要求瘦高,舉重小級別要求矮小、勻稱,大級別要求高大,粗壯。因此跳高的肯定無法在舉重項目上獲得優異的成績,但去練習跳高可能就是百年不遇的天才。

_--_-_—————————————————————————————————--

說舉重對人體傷害大,致殘率高的看一下。

嚴重傷殘,練舉重的都排不上號,看到沒?

有些人是不是又該說數據是假的!過時了!

嚴格的從理論上來說舉重傷殘率 基本可以忽略,因為舉重運動並不屬於激烈的肢體對抗運動, 也不是高速行駛的, 也不會存在有隊友擦槍走火,把器械投擲在你身上傷害到你, 也不會因為下雨路滑摔,爆胎摔車…… ,但要說不受傷那也不可能,光走路都有可能把腿走骨折了。 技術問題是另一方面。

——————————————————

這位說得更全面一點。

彈跳是天賦嗎?如果彈跳能力可以通過後天鍛煉,有什麼方法? - 知乎


答非所問地借題扯淡

1,如果非要定義 「黃種人」 為一個人種的話,那麼 「黑人」 應該對應N個人種,於是無法平行比較

2,假設達爾文的學說正確,那麼當下的 「黃種人」,和當下的 「美國黑人」,在寬泛的幾千年內,或在具體的販奴貿易中,存在顯見的主動 「適者生存」(販奴貿易),以及被動的 「『弱者『也能活」(中國的農耕文明),於是自然選擇模式不同。即,即使 「先天」 確實有統計差異,也很可能並非幾萬年前分化的結果,而更有可能是近幾千年甚至是幾百年前的具體事件的選擇結果。當然,因為生產力水平發展,這種物競天擇,現在已經基本停止了。

3,因經濟、文化和階層差異,不同族群的發展選擇路線不一致,即後天因素很大(東亞人讀書,美國黑人搞體育)

4,不同 「人種」 的先天生理差異研究,已經是個實質的學術禁忌很多年了。於是,現在已有的相關研究,或者是為了證明 「無差異」,或者是借別的話題旁敲側擊,或者是很久遠的研究。但不論如何,規模很小,不成體系。於是在這方面,試圖尋找嚴肅且成體系的學術界論據,基本上無效

5,我個人並不確定不同 「人種」 之間是否存在統計上顯著的先天生理差異。同時,不論是從進化敘事上,還是個人觀察看,我個人傾向於相信存在先天生理差異,雖然統計上的顯著性未知

6,我個人傾向於相信,人類進入文明時期後的總體自然選擇和具體事件,確實導致了不同 「族群」 的先天生理差異,雖然統計上的顯著性未知

7,我個人比較相信,因經濟、文化和階層差異,不同 「族群」 的後天發展選擇,確實導致了統計上顯著的後天能力差異

8,我個人雖然不認為有必要去研究不同 「族群」 的生理差異,不論是先天還是後天,但同時,我也並不反對相關的研究,只要研究方法得當,公正公開客觀,且不預設立場或目的

9,在社會實踐中,我既不絕對反對 「merit base」,也不絕對反對 「按族群分配」,自然也不絕對反對二者取其間。我只反對一件事:在不同的事情上,執行雙重標準。典型如,在大學錄取以及各種獎學金上,傾向於按族群分配,但在體育獎學金上,卻嚴格執行擇優錄取

10,我個人不喜歡針對 「族群」 的stereotype,但同時也不堅定反對所有stereotype的表達(考慮到我傾向於相信很多stereotype是很可能有統計依據的)。我只反對一件事:對不同人群的不同stereotype,在政治正確層面執行雙重標準。典型如,對 「美國黑人」 的認知能力和暴力傾向的stereotype的社會容忍度,要比對 「亞洲男性」 的 「男子氣概」 的stereotype的社會容忍度,要低得多得多。例子說庸俗一些,在當今美國社會,你公開說亞洲人JJ小/胸小/個子矮,與公開說黑人智商低/犯罪率高,需要承擔的社會壓力,是有天壤之別的

或者,換個方式表達,一個社會,對不同 「族群」 的生理差異,不論是先天還是後天,可以持以下兩種不同的態度:

a,極力否認不同 「族群」 存在生理差異,哪怕客觀事實並非如此

b,一定程度認可不同 「族群」 的生理差異,但對於不同 「族群」 的生理優勢,賦予相似程度的社會價值;對不同 「族群」 的生理劣勢,賦予相似程度的包容和迴避

而不是,對A 「族群」 的優勢進行各種價值包裝和誇大,同時將其劣勢討論設為社會禁忌;對B 「族群」 的優勢進行各種矮化和打壓,同時對其劣勢的表達表示無傷大雅

11,如今的美國,在9和10的社會實踐方面,做得一塌糊塗,充滿了各種雙重標準

12,在9和10的社會實踐上,確實很難做得很好,換成中國也一樣,且很有可能做得更糟糕。於是我個人還是更傾向於希望中國盡量長地繼續維持非移民國家地位,以及國民 「族群」 的單一性,以避免這些麻煩

13,我的個人理想追求依然是,

盡量否認不同 「族群」 的一切生理差異,把所有的人只當人看,然後盡量擇優錄取

同時,我並不反對針對不同 「族群」 的差異化處理,但前提是盡量消除雙重標準。美國的現狀是,一方面盡量否認不同 「族群」 的生理差異,另一方面卻還按族群把人區別對待,並給予配額,同時各種雙重標準。

14,而我觀察到的最最最傻逼的中國人,即,在中國人對其他 「族群」 的生理劣勢品頭論足的時候(這確實不對),敏感度比那些被歧視的 「族群」 還高;而與此同時,卻對其他 「族群」 針對中國人的各種負面stereotype表示不聞不問,甚至表示理解和各種洗地。這種人,知乎上就有不少。


小時候,看到奧運會的比賽,100m的冠軍,都是一個個黑人在跑,跑馬拉松,也是一群黑人在跑。我好奇的問我爸,為什麼黑人這麼厲害,我爸說,黑人的身體素質好。二十多年來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但是這個觀點現在我已經拋棄了。為什麼?因為人類學的以前的分類方法是錯的。黑人(尼格羅人種)、白人(高加索人種)、黃人(蒙古人種)。全世界都是這麼分的,你竟然說是錯的,腦子進水了吧?別著急,我慢慢和你講這個故事,民族的大熔爐印度有一支民族叫安達曼人,這隻民族皮膚極黑,按標準分法屬於黑人。民族很「純潔」的日本有一支原住民,叫阿努依人,高鼻深目,按標準的分法屬於白人。我們很難相信日本的原住民有白人,畢竟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日本人遷徙的方向主要一隻是從東南亞沿著台灣遷徙到日本,另外一隻從朝鮮遷徙到日本。那麼問題來了,朝鮮也是黃種人,東南亞也是黃種人,怎麼會遷徙出白人?這一直是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21世紀是基因測序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基因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我們的血緣、個性都深深根植於我們的基因之中。基因測序能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兩個人基因的相似程度,從而發現兩個人血緣關係的遠近。然後,勁爆的料一個接一個的跑出來了。首先,對基因測序發現,日本的那支「白人」阿努依人,其實是黑人安達曼的人親戚,為了適應高寒的環境,進化出和歐洲人一樣的高鼻深目和白皮膚。但是他們其實是矮黑人的一隻。其次,通過基因測序發現,白種人和黃種人的區別很小。然後,腦洞最大的部分出現了,黑人和黑人的區別比我們和黑人區別還大。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黑人作為最古老的人類,基因分化的特別厲害。因為最古老的人類基因庫畢竟還是很豐富的。但是說黑人爆發力和彈跳力好,這是一個以偏概全的事實。為什麼,基因多樣性代表什麼,代表一個基因庫裡面種類的多少。例如貓科動物裡面有老虎,有獅子,有貓,有獵豹。獅子把貓、老虎、豹子全當成貓。有天一群獅子說,你看那些貓真厲害,大貓(老虎)會游泳,小貓會抓老鼠,斑點貓(豹子)跑得快。後來這群獅子有了文化,整天看電視,游泳冠軍來自貓,抓老鼠冠軍來自貓,跑得快的冠軍來自貓。感嘆貓就是厲害,但是這群獅子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跑得快的貓不會抓老鼠,會抓老鼠的不會游泳,因為他們就不是同樣的種族,只是被這些獅子強行混淆到了一起而已,這些獅子再到後來看了貓科動物奧運會,以為貓即會抓老鼠,還會游泳,還跑得快。這個錯誤越傳越久,弄得獅子都沒有自信參加奧運會了。

(第一次編輯)為什麼基因多樣性會影響我們的直觀感受,因為我們混淆一個事實,就是基因多樣性會讓特別好的和特別不好的出現的頻率更多一點,但是不代表平均水平會更高。舉個例子,我是個普通人,當我遇見一個黑人,我說我是中國人時,他可能會認為我乒乓球打的好,跳水優秀,當我說我是東亞人,他可能不僅認為我乒乓球打的好,而且還會射箭(韓國專長),柔道(日本專長),但是我本身沒變,我擴大我的族群之後,會讓我顯得技能更多,但是我本身沒有任何變化。因為基因多樣性不代表平均水平高,而是代表其分化更厲害。拿學習打比方,分化厲害的一個班,學霸和學渣都特別多,另外一個班大家水平都比較平均,結果全校排名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記住學霸的班,但是不代表出學霸的班人平均水平更高。


想起讀過的關於美國移民的一本書,記性不好忘記書名有記得的請私信我,美國拳擊手有過愛爾蘭人稱霸時代,猶太人稱霸時代,黑人稱霸時代……原因是種族嗎?不是。僅僅是作為新移民,直接從事這種門檻較低的運動(無鄙視拳擊的意思,畢竟比起馬術之類的拳擊籃球等門檻低)比較容易出人頭地。


謝邀。為什麼你們連爆發力的定義都不確定下來就能爭論這麼多……先說結論吧:由於體型上的特性(四肢較長),黑人作為一個整體,在爆發力上的確比黃種人有那麼一點點優勢。但隨個體差異和運動項目的不同,這點優勢並不一定能在實際運動中得到體現。

(這個問題要認真分析的話比較複雜,我盡量說得簡略點)

首先,我們要給出爆發力的定義:爆發力就是肌肉在收縮中的輸出功率,P=F·v,式中F為肌肉在收縮過程中的力量,v為肌肉收縮的速度(F和v都是隨肌肉收縮時間而變化的變數,準確來說應該用積分式,此處從簡未用)。所以,要分析爆發力的強弱,就要分別對F和v兩個變數進行分析。此外,既然是比較人種之間的差異(姑且不論按膚色劃分人種的做法是否合理),那顯然要比較的是由基因決定的先天因素,而不是後天訓練的部分。

先說肌肉收縮的力量F,這裡許多人會犯一個錯誤:「肌肉收縮的力量與其橫截面積成正比」。如果我們討論的是不限時間的最大力量的話,這麼說沒錯。但在實際運動中,特別是在那些要求高水平爆發力因而動作特別快速短暫的運動項目中,由於肌肉收縮的時間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內肌肉無法發揮出最大力量,如下圖所示: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肌肉產生的力量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如前所述,這裡只討論先天性的因素):

1)快肌纖維的比例,我之前在Live中曾經提到過:單位橫截面積的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所產生的力量並無明顯差異,有明顯差異的是開始收縮後收縮力量增加的速度(比如快肌纖維可能在開始收縮後0.3秒就達到了最大力值,而慢肌纖維則需要0.6秒)。這點上各人種是平等的,如果有人有可靠的證明某一人種在快肌纖維比例上顯著高於其他人種的證據,煩請在評論中指出。

2)肢體的長度,以最簡單的原地跳高為例,人能起跳的高度取決於雙腳離開地面瞬間重心的上升速度。為了跳起來,人要先往下蹲一點,然後用力蹬地,此時大腿長的人就佔了便宜(假定兩人除腿長短不同外,其他因素如腿部力量、體重及體重分布等完全相同):

——如果下蹲到同樣的深度,那麼大腿長的人屈膝角度較小,也就是說在身體重心由下降轉為上升的那個點伸膝肌群的阻力更小,起始加速度就相應大一點。

——如果下蹲到同樣的屈膝角,此時兩人伸膝肌群阻力相同,起始加速度相同,但大腿長者身體重心下降的距離更長,也就是說身體重心從最低點上升到兩腳離開地面的距離較長,所以大腿長的人在屈膝角相同的前提下有更長的時間來蹬地,從而產生更大的對地面作用力。

(這裡是單獨針對大腿長度分析,小腿長度同理)

再說肌肉收縮的速度v,運動生理學告訴我們:肌肉收縮的力量在微觀上取決於並聯的肌小節數量(宏觀上看就是在不限時間的前提下,肌肉收縮的最大力量與橫截面積成正比),而收縮的速度則取決於串聯的肌小節數量(宏觀上看就是在不限時間的前提下,肌肉收縮的最大速度與肌肉長度成正比)。而肌肉的長度呢,又恰好受限於肢體的長度(你不可能在50公分長的大腿上長出70公分長的股四頭肌)!也就是說,四肢較長的人有更大的空間來發展肌肉長度,從而實現更快的肌肉收縮速度。

(但肢體長度上的優勢並不一定能轉換為肌肉長度上的優勢,有可能你肢體長,但是肌肉附著的位置卻離肢端較遠,結果肢體的長度優勢沒有帶來肌肉長度的優勢。)

所以,僅從理論上分析,黑人由於四肢較長的體型特點,在爆發力上的確是有一點優勢的(有句話說速度是天生的,其實主要就是指四肢長度是天生的——誰見過訓練把胳膊腿練長了的?)。但這點優勢並不總能在實際運動中得以體現,是因為:

1)肢體的長度只是提升了你爆發力的上限,至於你的實際水平離這個上限有多近,還要取決於訓練等其他因素。在肢體長度無法通過訓練提高的前提下,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合理訓練提高影響爆發力的其他因素來彌補肢體長度的不足,使自己的爆發力達到很高水平。

2)許多運動項目並不完全是爆發力的比拼,還摻雜了技術、力量等其他因素。例如大腿長的舉重運動員在上挺時是有利的(和前面原地跳高的例子相同,都是快速淺蹲後爆發蹬地用力),但他們卻往往在之前的下蹲翻起立中因為大腿長而站不起來(力量因素),或者雖然站起來了但消耗體力太多(大腿長則負重起立困難),結果導致大腿長有利於上挺的優勢無從發揮,挺舉成績上不去。

3)「黑人四肢長,黃種人四肢短」是大群體的統計結果,只意味著四肢長的個體在黑人中所佔比例更高而在黃種人中所佔比例較低,但二三十億黃種人里,也肯定會出現一些體型特殊,四肢長度與身高比例達到甚至超過黑人水平的個體。

4)社會、文化等非訓練學和人體學因素,此處略過不談。

最後上幾個中國舉重運動員跳上杠鈴片摞的視頻,讓大家看看黃種人的爆發力水平:

(中國女子舉重運動員跳上28塊摞在一起的杠鈴片)

(奧運冠軍廖輝跳上32塊杠鈴片)

還有微博上某舉重運動員(聽口音是重慶的)跳上35塊杠鈴片:Sina Visitor System


我以前讀的大學有個系叫外訓系,是專門幫外國的好朋友們培養飛行員和機務的,多數是黑人,也有少數是白人。

後來運動會的時候,大家湊到一起搞個友誼賽。

比賽前大家還有點緊張,畢竟黑人老外看上去都挺有肌肉的。

事實證明是想多了,我方的飛行學員各項目全方位虐爆他們外訓系的人。差距太大逼得我們為了保持國際友誼故意放水。當時還有體育教員在旁邊小聲囑咐,喂,你們收點力,別讓場面太難看。

再後來搞了個中外交流,各國的軍校學員都送過來面基,就又搞了一次運動會。

然後我方保持優良傳統繼續全方位虐爆他們。唯一的例外就是日本送過來的兩個小姑娘,一個胖胖的跑得賊快,一個瘦瘦的鉛球推得賊遠。當時本校剛好女飛畢業,只剩了一群學情報的女生,平常被捧在手心,關鍵時候被人家兩個女生打得潰不成軍,堪稱恥辱。所幸男生給力,把這多國聯軍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

從此外國人屌大的神話不攻自破。


東北人都喜歡干架嗎,河南人都是騙子嗎,廣東人都喜歡吃貓嗎,上海人都瞧不起外地人嗎,北京人都喜歡吃豆汁嗎,天津人都會說相聲嗎,陝西人都戴白手巾嗎。。。


一、膚色的深淺非常直觀,但是膚色受陽光照射強度不同,改變速度很快。這個快是指生物學上的快,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國飛蛾顏色的變化。所以按膚色劃分人種標準就錯了。(人類代際更替速度要慢過飛蛾,而且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受自然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變化,越來越少)

二、非洲是人類原生地具有基因多樣性,所以非洲人之間的基因差距甚至大過其他地區的人。

三、沒有足夠統計數據做證據時,不能拿個體代表整體。

比如說這個德國嬰兒

左邊是剛出生,右邊是7個月後。

同年齡、性別和體重的普通嬰兒的大腿肌肉縱切面輪廓圖對比。

他的肌肉發達跟肌肉生長抑制素基因(MSTN gene)突變有關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他的父母是肌肉就很發達,母親家族三代內出現過五位異常強壯的人。

所以你可以說他的家族有強壯基因。

但是不能說德國人有強壯基因,這樣說就是以偏概全了,因為沒有統計數據顯示,德國人都是如此

還有一個例子,姚明女兒個子高,不能證明中國人、黃種人都個子高。郭敬明個子矮,也不能證明中國人、黃種人個子都矮。

科學研究是要講證據的,你可以看看這利普漫畫,這才是科學研究

科學松鼠會 amp;quot; 吸煙引發肺癌?憑什麼這麼說?


難道國人就忘記朱建華了?他可是三次打破跳高的世界紀錄。


肌肉類型上來說的確。

東非人紅肉,載氧量高,耐力好;西非人白肉,彈性佳,爆發力驚人。

但是黃種人也可以另闢蹊徑,譬如力量訓練,蘇聯式,跳遠三級跳遠效果好。

譬如技術精細化,跳高,跳遠都適用。

祝中國跳躍項目更上一層樓。

凡事沒有絕對,譬如以前大家公認黑人不適合游泳,達不到世界頂尖水平,結果近年出了一個曼努埃爾。

我們也有過天賦極好,技術細膩的短跨跳選手,只是不關注田徑的朋友只擅長片面化劉翔,而不會去關注黃樂,李豐李彤兄弟,陳雁浩,董棟,曹碩,黃常洲,王嘉男,謝荔梅……


我是搬運工

以下來自中國體育科技 2001 第6期 P3-9:

種族是帶有深刻進化特徵的產物,不同種族具有形態學上的不同特徵。從「尼格羅人種」到「歐羅巴人種」再到「蒙古人種」,則又有若干過渡型人種(表2)。種族是「自然」的產物,而「民族」是「文化」的結果,種族的分布也有其重要特徵。一個國家並非均勻地擁有各類種族和民族,不同的地理空間有著不同的人種,比如,非洲以尼格羅人種為主;歐洲以歐羅巴人種為主;亞洲尤其是東亞和北亞則以蒙古人種為主。在世界上的50多億人口中,蒙古人種約佔總人口的41%,歐羅巴人種約佔43%,而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則只佔16%。在每一個大人種或支系人種中,都包含著眾多的民族,同時,也有一些民族是由2個甚至多個人種混血融合而形成的。

人種形態差別人種由於「地理差異」不同而「身高」有異。人類學研究總結道:「世界人群身高的算術平均數的地理差異達40~41cm,最矮的是剛果流域的黑人(非洲俾格米人),其平均身高為141cm;最高的是非洲查德湖東南的黑人,其平均身高為182cm。世界上最矮的群體是中非俾格米人、東南亞俾格米人、南非布須曼人。最高的群體是熱帶森林界限以北的尼格羅人某些群體、蘇格蘭人、馬克薩斯群島的波利尼西亞人。」

有關人種身高的分布,著名人類學家羅金斯基等人根據大量人體測量數據得出:「整個人類的平均身高,男性約為165cm,女性約為154cm,男、女身高相差平均8~11cm。」又說:「身材矮小(低於160cm)是歐洲、亞洲和美洲最北部的人(洛帕爾人、曼西人、漢蒂人、古亞細亞人、愛斯基摩人)的特點,東亞和東南亞(日本、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的許多民族)、中美和南美的許多群體也身材矮小。高身材的人(170cm以上)除了上述地區,還見於歐洲北部(挪威人、瑞典人)、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印度西北部和北美。」

顯然,在人類學上,不同種族各有特徵,不同種族有著不同的身高。身高最高的種族是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及其變種,而亞洲人種則屬於中等身材。人種身高因地理氣候差異而形成。新石器時代以來,由於人口的不斷遷徙和混血,人種身高的地理學特徵開始模糊。遷徙導致了人種的形態學特徵趨向同一,混血的結果則是出現了各種變種,比如衣索比亞人種是非洲身材最高之人種。這一人種的膚色雖屬黑色,但膚色中已帶有紅色成分,從而成為紅褐色。據考證,這是非洲大陸上的一支特殊人種。人類學家指出:「在非洲之角的東北非、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生活著衣索比亞人種,這是歐羅巴人和尼格羅人,即白種人和黑種人的混合類型。」

競技場上的黑人討論人種與競技運動之間的關係,就不能不談黑人。黑人在人種學與體育運動中屬特殊現象。黑人在體育運動方面所表現出的天賦令人驚嘆,從田徑到球類,從速度到耐力,從跳躍到拳擊,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璀璨明星,令其它種族望塵莫及。除長跑外,黑人的運動天賦越來越集中在美洲黑人身上,其中,美國黑人尤為突出。無論是田徑的劉易斯,籃球的邁克爾·喬丹,還是拳擊的泰森,都代表著當代人類運動的最高水平。

黑人的人種學特徵對黑人的「代謝」狀況進行研究發現,黑人的汗腺比白人要多,黑人「皮膚致冷更快,排汗機制比白種人更完善。」「在室溫37.8℃的房間里,經過做一系列指定動作後,黑人比白種人流的汗水要少一些,直腸溫度也低一些」。「在高溫中(76.5℃)停留15min後,白種人流汗107cm3,而黑人流汗170cm3」。有資料表明,在過熱條件下,黑人的熱調節功能比白種人更完善。就是說,黑人比白種人恢復正常體溫更快,非洲黑人的汗腺比歐洲人的要大。業已證明,黑人血液中所含銅元素的百分比高於歐洲人。這是因為銅在黑色素形成過程中,對二羥基苯丙氨酸起催化作用。忍受乾旱所帶來氣溫劇增的能力的差別,在嬰兒期就已顯露出來,如「由撒哈拉沙漠刮向塞內加爾和蘇丹肆虐的乾熱風,給白種人嬰兒帶來大量死亡,而對黑人的嬰兒卻沒什麼特別的影響。」[1]人在運動時體溫必然增高,一個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體溫,體內環境便無法正常,電解質平衡的破壞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相比之下,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在忍受高溫方面,要比尼格羅黑人差得多。測量表明:「黑人的口裂寬度很大(與面部和頭部的大小相比),唇粘膜的延展面大,這可以加速水分的蒸發而使吸入的空氣變涼,有益於在熱帶生活。熱帶種族所特有的窄而高的頭型,比低平而寬的頭型更適宜於強烈日射的環境。」[1]相反,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都不具備這一優勢。足球、長跑與拳擊運動中,黑人運動員之所以人才眾多,不完全是經濟學、社會學現象,更多的還是人種學特徵所致。

美洲黑人的移民殖民運動以前,美洲大陸並沒有黑人。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澳大利亞以及亞洲阿拉伯半島。美洲板塊上生活的則是印第安人,屬於蒙古人種或其變種。美洲黑人是歐洲人販去的非洲奴隸(表10)。從非洲遷徙去的黑人大多是高大身材的尼格羅人。歐洲殖民主義者將黑人遷徙到美洲,不是為了移民而移民,而是為了輸送勞力。尼格羅人種到了美洲之後,為今後的種族混血、體質類型和體育運動奠定了基礎,這也是為什麼美洲黑人身材高大的原因,從北美到南美都服從這一規律。北美黑人在籃球、田徑和拳擊項目中大放異彩,南美黑人則在足球、跳躍方面蓋世無雙。美洲高度發達的經濟條件更是催化著黑人之身高發育。速度離不開力量,但也離不開人體身材之是否高大,同樣步頻,高大運動員一定跑得更快。除舉重外,力量型運動亦復如此。

黑人在速度類項目中的表現 100m賽跑的成績代表著人類的速度極限。1988年,加拿大的黑人運動員約翰遜創造過9.83s的世界紀錄。1989年,年僅20歲的美國黑人運動員伯勒爾(L.Borrelly)創造了100m跑9.94s的好成績。而1989年,美國黑人運動員金多姆(Kingdom)2次刷新110m欄的世界紀錄。黑人運動員不僅在速度方面佔有優勢,而且跳得更高。1989年7月30日,古巴黑人運動員索托馬約爾(Sotomayor)跳過2.44m的橫杆,創造了跳高世界紀錄。黑人的運動天賦與其生理特徵密切相關。肌肉活檢顯示,黑人運動員的肌纖維進行無氧呼吸的百分比較高,因而他們在短跑中耗氧不多。黑人腳底屈肌強度約150~200kg,而白人只有50kg左右。若以同樣的腿部蹬力作用地面,黑人的彈力竟比白人高出3~4倍。因此,黑人短跑運動員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黑人在耐力類項目中的表現從起源到進化,黑人長期生活在非洲高原,造就了這一人種的最大吸氧能力,黑人在耐力項目中同樣出色。肯亞黑人運動員在中、長跑項目中長期居霸主地位,22歲的肯亞運動員艾倫(P.Ereng)曾在第24屆奧運會上奪得男子800m跑桂冠;同年,在世界室內田徑賽中,又以1min44.85s的成績打破了由英國運動員科伊(S.Coe)保持多年的1min44.91s的室內800m跑世界紀錄;在蘇黎世國際田徑大獎賽中,他則創造了1min43.16s的最好成績。肯亞運動員卡路基(J.Kariuki)和考茨(P.Koech)在第24屆奧運會上分別奪取了3000m障礙賽的金牌和銀牌;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田徑大獎賽中,卡路基又以8min5.35s的成績刷新了肯亞運動員羅諾(HenryRono)保持了11年之久的8min5.40s的世界紀錄。其它國家的黑人運動員也有非凡表現。摩洛哥黑人運動員奧伊塔(S.Aouita)被人譽為「摩洛哥快車」,他創造了5項中長跑世界紀錄,他不但以3min30.63s跑出了1500m的最好成績,而且又以7min29.45s的成績創造了3000m跑的世界紀錄。耐力運動與人的心肺功能有關,更與神經內分泌對體溫之調節有關。黑人長期生活在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的高溫熱帶,具有耐熱和調節溫度的生物學優勢。

黑人的劣勢游泳可謂水中「田徑」,它既是速度比賽,也是耐力比賽。然而,在這一項目中,黑人卻無任何優勢,高水平國際大賽中很少有黑人運動員出現,即使有,也多是混血黑人,且水平不高。何以如此?這與黑人的肌肉結構特徵有關。在水中,白人肌重僅為1.5g/cm3,而黑人則為11.3g/cm3,黃種人介於兩者之間。因此,黑人的飄浮問題不易解決。黑人在舉重項目中同樣不具備「天才」。原因很簡單,黑人屬於四肢修長型人種,手持重物舉到頭頂,修長的四肢等於增大了阻力,吃虧不少。這一點就大大不如蒙古人種以及東歐各國蒙古-歐羅巴的混血人種——「五短身材」,圓筒體形,力大而易於舉重發力。摔跤亦然,黑人由於身體修長,身體重心偏高,從而不穩,極易被人摔倒。

黑人現象的社會學分析黑人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確實如同謎團,深深困惑著人們。因為導致這一人口總數不多但運動成績極佳的黑人現象,因素實在複雜。面對這一問題,這裡試做討論。體育比賽,基本上服從「優勝劣汰」和「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體育的規則是完全開放而公開的,而規則的「公平」性最大限度地吻合了自然法則。人類的法則只有接近自然法則,則其合理性才會充分體現。體育比賽中的規則設計,大體上考慮的是「絕對比賽」,而沒有考慮「相對比賽」。考慮相對比賽所引發的問題似乎比「絕對比賽」引發的問題還要嚴重。所以,天下人從不因為規則的這一「絕對」現象而抱怨。而且各種項目對於不同人種來說,總是既有利又有弊。比如,籃球、排球,還有大多數田徑項目,身材越高越有利;而體操、舉重等項目,則身高越矮越有利。正因為如此,利弊相互抵消,才又使「絕對比賽」的競賽法則為天下人普遍接受。承認了這一前提,我們才能對黑人現象以及黃人問題找到「內在」關係,才會了解其接近實質的內容。體育的人才結構都是「選擇」的結果。比如打籃球,不是誰想打就能打出名堂來的,而首先是誰最適合於打籃球才有可能被這一遊戲所選擇。層層選擇的結果,就出現了打籃球的都是大個子。與之相應,體操與舉重都是小個子。美國的社會價值與動物社會中的「優勝劣汰」非常接近,進而體育中的絕對成就(如「第1」、「成功」和「勝利」等等)觀念更是強化著人們的「適者生存」。這樣,所有適合於從事某項體育運動的人才,都會通過它的人種規定而得到最好的「選擇」。黑人主要就是通過這一途徑得到了「擇優競選」,從而在田徑、拳擊、籃球、橄欖球等需要身高、力量和靈活的項目中大放異彩,而身高、體重一點都不差的白人,同樣不能將之動搖。這也可以說明,何以在希特勒面前是歐文斯這樣的「有色人種」為美國、為人類、為有色人種爭得了榮譽。其它有色人種大概也很想從希特勒眼皮下爭得榮譽,然而,因為天賦不夠,連白人也戰勝不了,美夢自然無法實現。當然,正因為黑人天然具備這樣那樣的優勢,必然同時也註定他具備與之相應的劣勢。黑人由於身材高、重心高、四肢長,在摔跤、舉重和體操等項目方面都沒有優勢。這樣的劣勢自然無法得到這類項目的「擇優」,「擇優」只能傾向於與之相反的蒙古人種或東歐人種。

在「中華民族」的構成中,我們幾乎看不到「歐羅巴人種」,完全看不到「尼格羅人種」,「中華民族」中,缺少另2大人種的血統。歐羅巴人種只在新疆和黑龍江等極少數省份中依稀可見,但尼格羅人種絕對沒有。儘管中國存在「山東大漢」,但這些「大漢」的平均身高只有170cm,無法與平均身高180cm的歐羅巴人種與尼格羅人種相比。正如測量表明:「人體尺寸的種族和民族差異也很明顯。例如,白種人的人體尺寸要比其它人種的人體測量值大。在亞洲國家中,越、泰等國的人體尺寸又略小於中、日等國的人體尺寸。」「美國人(白種人多數)在人體尺寸上顯然比中國人(黃種人)高大些。」[5]即使如此,人體測量材料還表明:蒙古人種的軀幹明顯高於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黃種人在身體骨架大小、身體重量、肢體力量等方面均比白種人小一些,但是黃種人軀幹對四肢長度的比例值又大於白種人。[5]所有這些特徵,都極大地限制了中國人等蒙古人種在速度、彈跳,在田徑、大球等方面的取勝,但為靈巧、平衡或柔摔等各種「短、平、快」項目提供了方便。這樣,我國運動員想在足球、籃球和排球等3大球和跑跳投等田徑項目方面趕超世界一流水平難度確實不小。我們只能多在「科學選材」、「有效訓練」等方面多下功夫,以人為手段彌補「先天」不足。人種與體育之間的關係,也服從「人體工效學」的原理。我們只有在選材、用材等方面多做文章,物盡其才,人盡其用,才能事半功倍。

中國體育科技 2001 第6期 P3-9


以舉重這個項目來反駁說黃種人的爆發力好,其實並不靠譜。

常理上來說,我們會把舉重等同於完全靠力量的項目,其實舉重對技巧的要求完全不亞於絕對力量,去年我在看完奧運會某公斤級的比賽後,就發現一個黑人,他的力量非常足但是技術粗糙,導致成績非常一般,兩個主持人里有一個退役運動員就說了,它舉靶非常輕鬆,換做任何一個中國運動員有他的力量,舉起都不是問題。

以前翻牆看過一個數據,美國青少年100米記錄從8-18歲都是十分驚人的,就拿100米來說,9-10歲組的記錄是11.69s,13-14歲組的記錄是10.73s,15-16歲組10.54s,17-18歲組10.08s,相當於什麼意思呢,今年全運會第八名糜弘10.49s,第二名蘇炳添10.10s。女子項目就更誇張了,17-18歲組的記錄放在今年全運會上,可以拿到數塊金牌。其他的數據非常多,鏈接在下自行參考。

所以,能得出什麼結論呢,只能得出在頂尖水平上,美國人確實更勝一籌。然後和我們普通人並沒有任何關係。業餘選手照樣該吃吃,該練練,又打不到國際上去,瞎操心啥呢。

[1] 中國田徑協會官方網站

[2] USA Track Field


額這個我應該知道一些雖然不算什麼專業知識。當時黑奴貿易下大概8成被掠奪的黑人死在運輸過程中,而存活下來的黑人都是體格健壯、運動基因優良的品種,所以跑和跳的運動上黑人都佔有優勢。


社會環境相對安定,體力的重要性下降,一些體質孱弱的基因也能夠廣泛流傳下來

真要搞斯巴達模式,或者回到原始狩獵部落狀態,幾代人之後也就剩下比較強壯的個體能夠長大成人並把基因遺傳下去


這個主要是身材比例的問題

黑人相對頭小 腰短 腿長 胳膊長

其實肌肉爆發力不差太多的

而且卡特 希爾 這種混血 不算純黑吧

應該也是棕色人種

kg mj那種是真黑...


謝邀

然而 這題毫無意義

黃種人和黑種人,這兩個群體, 爆發力這種泛化概念,根本就沒有任何可比性。

你拿籃球說黑種人爆發力好,我還能拿舉重來說明黃種人爆發力好?然後是不是還要爭論一下,如何定義爆發力?

如果來說彈跳力,那劉翔的跨欄就不屬於彈跳了嗎?所以,如何定義彈跳力?

這種爭奪 概念解釋權的事,在網上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不是黑人屌,是我們變異了。

早期智人主要生產方式是狩獵,然而憑智人那木矛石矢能和一頭精力旺盛的猛獁象干一回合?

十九世紀的法國旅行家記載過非洲的布須曼人獵獅,數人一手持矛一手持火併大叫驚嚇落單的獅子。然後開始慢跑向獅子,邊跑邊持續重複驚嚇動物,一連數個小時後,獅子已經累得比喵星人凶不到哪裡去了,然而獵人還是嗨得跟剛嗑完金坷垃一樣。

而除了北部部分地區受到地中海文明的影響開始農耕作業以外,大部分黑人長期處於原始的漁獵狀態,這麼多年下來奔跑運動能力肯定強於其他人種的。

然而只是平均上可能略強,但是通過現代訓練是可以彌補以至於反超的,其實大部分窮國的黑人運動員都干不過財大氣粗的中美歐運動員。


誒我擦這日常問題現在你們越來越熟練了啊,答案往下看你們是每年都有新發現啊!

這個問題我原來做過答覆,答案如下:

中國為什麼沒有身體素質和天賦超群的籃球運動員? - 知乎

我再強調幾點:

一,不相信非洲起源,跑過來和我宣傳多地起源的就不要說話了。

二,不理解統計學,和我辯論半天把自己繞進去的就不要說話了。

三,自己抱著重到不能再重的種族歧視,然後罵別人種族歧視的人,也不要說話了。


骨骼肌肌肉分成兩種,白肌和紅肌。白肌有瞬間的爆發力,但是難以持久,專門控制不動時比如睡覺的能量消耗,因此是基礎代謝率的主體;而紅肌爆發力和持久性都很優異,且能儲存氧氣,專門供做運動時比如跑步的能量消耗。

一般黑人白肌所佔比例要高於其它人種因此黑人更擅長爆發力項目。

還有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黑人的跟腱也長於(比例)其它人種,從槓桿效率角度考慮,黑人付出更小的力便可達到其它人種同樣的運動幅度。

姚明和奧尼爾都有雙大長腿:


林書豪在速度測試這一塊里的成績可是和約翰沃爾一樣的。這是頂級聯賽里的個例。

以及,至少在我去過的幾個健身房裡,那些練力量舉和爆發力的人研究的都是呂小軍的視頻。

所以還是別再沒完沒了地妄自菲薄了。


推薦閱讀:

GTG非疲勞訓練法應如何具體實施?
想學習散打,擒拿的一些實用技巧,該如何開始?
手腕受傷如何繼續保持肌肉和力量水平?
一個人的力量是由什麼決定的?
射箭時應如何讓姿勢更穩?

TAG:體育 | 人種 | 力量 | 彈跳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