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都選擇讀法律博士 (J.D.)?


隨便說說 JD說說法學院說說英語吧,這些主要是對「英語底子比較平均水準的陸本」來說的,美本和英語大神撿走我的膝蓋不用看這段了

關於jd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已經有各種前輩無私分享的經驗討論帖了,相信做做功課的各位都有基本認識。

我覺得需要強調的是,首先,高等(或者高高等?)教育是一種投資的選擇,絕對不是必需品,大家都是成年人冷靜一下之後也沒必要給留學這件事強加夢想的光環。希望出去看世界可以申請個短期交換體驗一下再說。讀書這個事情,在中國傳統觀念里是有光環加成的,我爸媽常說砸鍋賣鐵也要供讀書人一類的話,我也就當個玩笑笑笑,至少我認為,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指望jd改變命運的話真的有點壓力略大。既然是投資,那麼就有風險,如果可以承擔這個風險,覺得即使交學費買三年讀書體驗也是值得那自是極好的,如果不能完全承擔這個風險,希望在考慮家庭經濟條件,個人學習能力水平和潛力之後做一個比較量力而行的抉擇吧。這個只是隨便談談我的主觀想法,有價值觀不一樣的同學們你們開心就好。

其實承接下來有一個問題,就是感覺許多人把這個經歷過得苦大仇深的,覺得reading多到哭感動自己天下第一慘,我的確不是很懂,或者說我覺得這個風向很奇怪。我能想到的理由是,1英語能力不夠支撐,導致你壓力很大;2,finance壓力很大,心裡要求自己必須拿A必須找到工作每天 beat yourself so badly; 3, 比較享受這種看起來為夢想揮淚灑血至死方休的狀態,江湖俗稱抖M;4,我也想不出來啥理由了...born to be like this?

我不知道這是玩笑式地誇張了自己的感受,還是真的living a miserable life in law school。竊以為如果真的rough成那樣或許law school不是一個好選擇,至少在當下來說不是一個好選擇。個人感受是,law school確實不輕鬆,但是大家都是經歷過高考的人不是嗎,對這種高強度長時間的戰鬥模式應該輕車熟路了才對。也就是正常平靜緊湊的生活,而已吧。我覺得早7晚11or12,每天半個小時or一個小時gym, 有兩三個小時吃飯啊看劇啊扯啊然後剩餘上上課讀讀reading社團啊小組討論啊搞搞家務雜七雜八過一天,周末偶爾能逛個街買買菜做做飯啥的。相信我,你在律所工作的絕大多數同學基本也就是這個生活節奏。十點你從圖書館回家他從律所回家而已。你在圖書館呆煩了還能掀個桌子睡十分鐘刷刷北美燒錢快報,他在律所對付的par應該也沒有prof這麼和藹可親。所以呢,其實,真的,還好,吧。

然而我最最想說的是,即使攻克了lsat,還需想想,自己的英語能力是否足以支撐你走過法學院,夠不夠在兩個小時的lecture上一邊聽課一邊思考一邊記著筆記一邊聽著美國同學的問題一邊想著要不要插兩句發個言,夠不夠你簡單明了地總結案件事實或是問清楚自己的問題,夠不夠你在mock trial,moot court中和美國同學討論協作做oral pleading。語言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jd學習三年固然會上一個台階,但是考慮到這種全力賽跑的節奏,私以為是沒有給語言不過硬這個理由足夠的緩衝空間的,不僅會讓1l的痛苦加倍,並且有可能影響到gpa,oci等等後續劇情。所以,期待通過jd大幅提升英語或許不是一個明智之舉。雖然很多時候即使讀了jd,語言弱勢也會存在。對於沒有海外成長背景的中國人而言,語言可能永遠是個弱勢,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有這個弱勢就要恐嚇說放棄jd這個選擇,而是希望讓大家正視它,在規劃初期不要抱有過於雄心壯志的想像,最好可以把自己的語言成長期算入規劃,如果你覺得jd是一定要讀的,那麼想想現在有沒有準備好,多久能準備好,怎麼準備。

說了這麼多我就是覺得,大家做決定的時候考慮多一點,1自己具不具有這個投資價值,2英語能力足不足夠支撐,3真的讀了可以過得正常么。。

最最後,做人真的開心最重要啊,希望乃們都能在law school 小痛但是快樂的森活!

我去上課了囧


家道中落,父親入獄。王子復仇,東山再起。


今天和這位朋友@泓兮聊到這個話題,就想順手寫一寫,方便自己以後翻出來,看看有沒有因為混太好而找不著北,或者因為混太差而忘了初心。

我想讀JD只是因為,我想要一份薪水可觀,而又受人尊敬的工作。

再展開來說,想要薪水可觀,是因為我家就是工薪階層,連中產都不算,從小父母沒虧待我可也沒慣著我,手頭不緊可也不寬裕。就這種狀態還是父母自己不太享受的結果。

所以我想要這麼一份工作,可以讓我憑著自己的本事能吃飽飯,有了錢能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當然,不包含奢侈品消費),還能留下一些給爹媽。

想要受人尊敬,是因為我覺得,很多行業都值得尊敬,但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敬。現在的大環境就是這麼個情況,現實點考慮,在big law做個律師,不管是在美國office還是中國office,至少我的勞動能被大部分人尊重。

所以我願意為了上面說的這些,克服一些困難。比如說LSAT,雖然它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不知道有多少普通人有和我一樣的想法。但我認為,一個人能夠做一份體面而又不算太煩的工作,掙了錢能看心情花不必精打細算,還能勻一部分出來盡個孝,這一輩子也就挺好了吧。

如果幾年後的我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我這輩子就算沒賠。剩下的,多一分得著,我就多賺一分。


講個朋友的故事吧

我的法學院哪都不挨著,那裡一年下一場雪,一次下半年,一條大河隔開兩座城,半夜火車噹噹當,清晨紅綠燈上的揚聲器悅耳地唱道,"wait, wait, wait"

我們學院路口品字形坐落著三個酒吧,我看著這布局,一拍大腿說這他媽就是你們說的聖三位一體啊,大胖子去Republic擼cheeseburger和fries,有錢白老頭去Townhall Brewery 喝精釀手工啤酒,我們這種窮學生就等著周五的happy hour在corner bar喝兩塊半的扎啤吃五塊錢一籃子的辣翅。

法學院就是這樣,一到周五大家都醉熏熏的,我安慰眾人道,"A drunk lawyer is always better than a drunk" 。從小喝白酒長大的就是不一樣,先放倒一大片,好讓一小部分酒精考驗的人把辣翅吃起來。

其中吃辣翅而不吐骨頭的,只有Phil一個

第一次去corner bar的時候,兩個shots一過,Phil就興沖沖地給我說,

"Hey Ryan, we Americans eat wings like this"

然後嘎嘣嘎嘣嚼起來,撲通一吐骨頭

逗我呢?我可是啃慣了麻小和鴨脖子雞爪子的可怕的中國人

跟著也噶蹦啊蹦,仰脖一吞,骨頭渣都不剩,再一仰脖,大半杯miller light下肚,Phil從此傻了眼

然後他就對中國人充滿了敬畏,從此他也努力吃布法羅辣翅不吐骨頭

Phil的爺爺是個韓戰老兵,我姥爺打過抗美援朝,算是有共同語言

有次他鼓起勇氣問我,"Ryan, have you ever killed a man?Are you still selling pot?「

我說卧槽Are you a fucking cop?

他說,你不賣葉子嗎?你電腦桌面都是一棵大大的weed

我又卧槽了,那是個音樂小組的logo啊,麻油葉,mua-you-yeah,麻油葉不叫事兒

我說在遙遠的北京,有一條街,全都是靡靡之音啊,全都是鶯歌燕舞啊,街的盡頭是一個livehouse,裡面都是Agriculture hardcore rock

Phil更來勁了,說我知道啊,Brain Failure就是在那唱出來的

我第三個卧槽,不就是腦濁嗎

然後我們點了一支American Spirit煙,聽了腦濁的Coming down to Beijing

我說,"Phil, drop law school, be a rolling stone"

Phil 說」That"s exactly where I"m from"

在他的家鄉,大人賣葉子,小孩賣葉子,老頭老太太攙扶著賣葉子

他的理想很簡單,讓每一個賣葉子的兄弟,都能請得起律師

如果以後老家人不賣葉子了,他說,他就去學Entertainment law, 讓地下搖滾不會被搶版權,讓他喜歡的樂隊不會被盜版

我們撤退的時候,Phil甩下一沓小費,一絲不苟擦好了桌子,酒吧老闆眼睛都瞪圓了,然後拿著一摞小酒杯和半瓶威士忌追出來,說來來來,好青年來乾杯

路過的一輛重裝摩托車轟轟隆隆的引擎聲碾過,Phil和車上的騎士互相比出個中指。

Law School這個詞,於他而言,就好像是孫猴子帶上的緊箍咒

前小半輩子,做個嬉皮,然後go to law school, get a job,每天早上穿上筆挺西裝,每天深夜從圖書館出來,看看凌晨兩點的雙城,努力讀書賺大錢,然後會堪薩斯老家娶個柴火妞,院子里停著一輛小汽車,鍋里燉著一隻老母雞

Law School是否可以多少洗去遊戲人生的荒唐,是否可以讓毛猴子奮起金咕嚕棒,從明天起做一個好人?

答案啊,朋友,在我們大冰原的寒風裡飄


我們這些在美國讀本科的學生,十七八歲從烏托邦裡面出來,想過一輩子陽春白雪的生活。我們中大部分人聰慧,勤奮,拿著系裡面的第一第二名,然後被教授好心告知:學術是條不歸路,你們捫心自問未來幾十年為了學術過清苦的生活願意嗎?

願意嗎?我才二十歲,我身邊的工科朋友們拿著年薪十萬的工作在西雅圖吃香喝辣的,而我連一份五六萬多工作都難找,更別提phd畢業幾十人搶一個教職,我們明明一樣的努力認真啊。

於是考LSAT,申請學校,拿到offer和獎學金,這只是我們剩下的唯一一條路,不管好不好走,還不是得先走了再說嗎。

大抵如此。

如果說有什麼建議的話,年輕時候不要倔強,讀商科沒什麼低人一等,讀工院苦一點就苦一點吧,中二病傷錢傷身啊!


我是一個法律博士,但我做的工作卻和法律沒有關係。

大部分人選擇讀法學院的理由都大同小異:為了成為律師。這個答案沒毛病,而且合情合理。大部分法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後都會成為執業律師,哪怕只是工作一段時間。然而隨著與法律相關領域工作機會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法學院畢業生開始追求傳統律師工作之外的職業。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沒有成為執業律師的法學院畢業生,都以此為最終目標。通常來說,經濟現狀、激烈競爭、當律師之後的失望都可能讓他們放棄這個職業。不過除了那些沒有能力,或者最終不願從事傳統法律工作的學生,還有一小部分法學院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進入法律界。

如果不當律師,為什麼要讀法學院呢?讀法學院還可以為你進入以下行業鋪路:

學術界

很多法學院教授都是法律博士,因此拿到這個學位對於希望從事法律學術研究的人而言合情合理。但法學院教職的競爭十分激烈,而且很多教授都畢業於少數幾所頂尖法學院。如果最終目標是在法學院任教,那麼這樣的學生在選擇讀法律博士之前需要充分認清這個職業的現實。除此之外,儘管還不是嚴格的規定,但法學院在招聘時越來越看重那些擁有額外高等學歷的應聘者(尤其是相關領域的博士)。

政界

從美國國會的議員構成就能看出來,很多法學院畢業生會選擇從政。雖然他們的比例不像以往那麼高,但法學院畢業生在國會的535個議席中佔據了超過200席。未執業的律師在州議會中所佔的比例同樣很高。除了這些選舉產生的職位,擁有法學背景的畢業生在政府其他的管理職位中也具有明顯優勢。

商界

雖然和商學院鋪設的職業道路相比沒那麼顯而易見,但法學院同樣能夠成為進入商業界的墊腳石,尤其是對那些擁有商學背景的法學院學生而言。在諮詢公司或企業擔任高級職位的未執業律師並不罕見。希望成為企業家的學生同樣能夠從法學院獲益,如果他們的學習集中在創業相關的法律概念和框架上,這些益處更為明顯。

從法學院學到的一系列技能可以被應用到很多行業中。分析複雜問題、進行邏輯論證以及寫出簡潔有力的文章,這些技能對從事其他行業的法學院畢業生幫助很大。

但是法學院並不應該被看成一個萬能的研究生項目,哪怕它能教給學生很多適用範圍很廣的技能。法學院不是探索模糊的興趣愛好,尋找人生方向的地方。雖然所有的法學院申請人都應該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來學法律,但這一點對於不希望進入法律界的法學院申請者學生而言更為重要。一般來講,還有更好、更便宜以及更快捷的方式通往很多未執業律師最終選擇的職業道路。


我對法律沒興趣,對正義沒信仰,對美國制度沒思考,我啥都沒有。我只知道讀了JD比llm好找工作,所以從本科學渣來了LLM,然後經歷了沒有周末的一年我轉了JD,鬼知道我和我女朋友經歷了什麼。別人提起來我倆一起轉了JD,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誇讚的,但沒人知道我倆經歷了什麼。為了一門課沒聽懂,看病要看時間安排,吵架都不敢超過幾分鐘,說話走路都得快快的,沒有周末和休息的兩學期。轉了JD之後,不僅要修1L的全部,為了能兩年畢業還多修一門,每天提心弔膽,call on壓力,due壓力,memo壓力,每天我女朋友都問我,為什麼要讀這玩意? 我的答案很簡單:更好的糊口。慢慢來養家。


因為還不了解美國的就業法律以及就業市場, 並尚存虛榮的幻想


因為《費城故事》里的一句台詞。

(About law)

Andrew:What I love the most?It"s that every now and again not often, but occasionally you get to be a part of justice being done. That really is quite a thrill when that happens.


剛剛J.D.畢業,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選擇學J.D. 恰恰是因為興趣。

與法結緣恰恰是因為媽媽當時穩定收看的《今日說法》,反正也沒有什麼其他台好看,然後慢慢覺得法律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匡扶正義,救人於水火,入坑好深...

喜歡的美國總統們都是 J.D. 出身,卡斯特羅都是J.D. 在西方世界,法律這門學科群星雲集,是有原因。

大學本科也不是法本,後來種種因緣機遇,研究生與法結緣,最終出國就讀J.D.

讀J.D.的時候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但是,讀完J.D. 之後,相信我,你會煥然一新,你與以前絕對會不同。

如果說一個人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的話,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項:

1)抗壓能力

法學之路哪有什麼一帆風順,只要不是天才,大部分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遇到困難,你該怎麼辦? Mooting的時候你被Judge不斷詰問會不會因為緊張而說不出話來? 考試時候遇到一道案例分析題issues搞不清會不會大腦空白從而浪費珍貴的答題時間? 作業due due due接著考試,你心理承受的住么?

抗壓,才是第一要素。

2)語言

律師就是要做語言方面的匠人,你要盡量做到native,之後要「超越」 native. 你是去別的國家與人家本國人競爭的,不是去觀光的,語言不好怎麼庭辯?語言不好怎麼寫arguments?句法語法錯誤你還想不想找工作了? 基本問題都得自己解決。 我這裡打引號的超越是指,你要做到「職業化」。學到後面我說的話國外layman都聽不懂要我解釋,這時候化繁為簡就很重要了,你必須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與靈活的例子來解決別人的疑惑。

3)勤奮

別人Party的時候你在學習,別人旅行的時候你在學習,別人小資的時候你在學習,你必須學會習慣。你必須閱讀cases,你必須熟悉legislations,法律,在西方,是治國之本。你一個外國人都不勤奮,考試抱大神大腿,出去了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本身也比較籠統,每個人讀書時候感觸也不盡相同,我就提供一些自己的愚見吧,希望能對未來的同學有些啟發。


當年剛入大學,看了USNEWs上律師年薪。然後就想讀了。


JD項目雖然學校排名很重要,但就就業而言,往往1L的成績更重要。我所認識的同學當中,哈佛法學院的畢業生也有沒找到很好的工作的,而University of Ohio也有拿到big law的offer的。所以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還是盡量綜合考慮吧。另外,在找工作當中,紐約的學校以及加州的學校相對還是有優勢的,近水樓台,尤其是相對於比較偏遠的學校,比如Cornell...


Because you can start making jokes like "this question is not even worth dictum."


在美國念了政治之後 就發現當今的市場下 讀法律好像就是比較好的出路了 然後我記得在培訓lsat的時候 老師跟我們說過 如果你能指著一個律師說 這個人的生活就是你想要的 那麼你就做好了念法學院的準備了。 我覺得已經準備好了


本科經濟金融。讀JD是因為發現自己很喜歡advocate for one side,而且是個很好的台階。

金融的職業發展趨勢是逐步走到投資吧,是需要處理信息有眼光能做出自己的判斷,要不然就需要臉皮厚會撒謊會忽悠。這兩點都不是我的,以及很多人的長項。

但JD不同,JD是一個起點不比金融低,發展道路不比金融窄的為數不多的幾條路了(碼農就是一個道路比較窄的工作)。適合有野心,有智商,有錢有閑的人,但暫時還不具備眼光和嘴皮子技能的人。讀了JD之後平台比較高,能去華爾街接觸最前沿標底最大的deal,慢慢的技能也能培養出來,與此同時拿著高薪。律師不需要自己處理信息作出判斷,但滿滿也會學到怎麼處理信息作出判斷~

當然了,JD是個看成績看硬體的路,適合有硬體無技能的人。硬體條件一般的有風險,學費容易打水漂。


美國司法是野蠻人的司法,而JD是美國法律精英自我營銷的結果,其實際價值恐怕仍有待時間檢驗。「美國法學院傳統上採用案例教學法,雖然比大陸法系的教學方法較為聯繫實際,但也已跟不上今天網路時代的發展,需要注入新的元素,否則,難以培養出緊貼市場的法律人才。」

中國學生讀美國JD是一種假借知識之名的騙局,是新時代的崇洋媚外,因為美國的JD教育既無益於理解本國法律,又不會對美國學生的就業造成危險,只會帶來滾滾現金流,自然美國英國法學院樂見其成。這些還不夠,還要迫使國內畢業生歧視性的修讀LLM或者SJD,簡直是自取其辱。更可惡的是一群在國外找不到工作的JD、SJD大量湧入國內,引導國內立法向英美法律制度靠攏,其當前較為顯著的危害是國內原本歐陸體系的實體法卻要適配趨於英美的程序法,這種分裂的糅合正是JD這種崇洋媚外教育制度的惡果。


因為是每每想起就熱血沸騰的事情啊。

就是這樣,喵!

(啊我也答過題了)


一個有著戲劇夢想 準備到英國重讀三年本科戲劇的文藝女青年 大二的時候父母離婚 導致沒錢在英國讀三年 只好選擇了自己的第二理想 曲線救國 賺夠錢再讀藝術


我本科學的是藝術,研究生讀了社工,現在在西部一個估計沒誰聽說過的文理學院的法學院讀JD。 總結起來,求學路也就是一個尋找自己究竟想要以什麼作為自己將來可能要做一輩子的事。很多人說,做不開心還可以隨時換職業,我是不太贊同的,尤其是在某一個專項技術上專註時間久了,主客觀上想要轉變不是那麼容易的。跑題了,拉回來說,我讀JD就是因為沒有法本,所以想要學法律的話,貌似除了讀JD也沒得選擇了吧?不過題主得有個心理準備,那就是心理要足夠強大。光是在知乎上膜拜大神們就已經很感嘆自己智商欠費了,想像一下到時候幾百個同學都是這級別的大神,每天都覺得自己為啥沒有兩個腦袋呢?不過,我還是很感謝自己當初做了讀JD的決定,因為即使之後可能要面臨極其慘烈的就業市場,做自己喜歡的事總不是一件壞事。


來講個老闆的故事,是老闆自己說的,真實性我不負責=。=

老闆本科念的是Berkeley的CS,據他說他當時和兩個朋友開了個業績還不錯的公司,但大學畢業前一年,他的兩個朋友都拿到了很不錯的工作offer(按照他的說法比當時給最頂尖畢業生的默認封頂年薪還高),於是有個朋友準備直接drop了去工作,他們仨商量準備把公司賣了分錢。

藍後老闆就去賣公司,買方給他開了不錯的proposal,問他有沒有律師,沒有的話建議雇一個律所。於是老闆就隨便找了個律所,是三個墨西哥律師幫他看的交易文件,老闆說那三個墨西哥律師是the most stupid people he"s ever seen,反覆跟他講一些完全無關緊要的條款,公司順利賣掉之後竟然還收了一筆不少的律師費。於是老闆畢業之後就想,他覺得自己做程序員沒有天分,但是那麼蠢的人【沒錯就是那三個墨西哥律師】都能做好的事情他肯定沒問題,而且他再也不想花錢雇律師幫他看合同了=。= 於是他就去做了paralegal,考了LSAT,最後還因為獎學金和去加州能回家沒去念Stanford去了UCLA的法學院= =

所以老闆念JD是因為覺得律師太蠢不想花冤枉錢,並且最後混得挺成功的233333

啊其實我也想念JD,因為我想當女博士呀23333

另外最近和朋友聊天經常聽說非法學本科的同學想申請JD,頓時覺得還是只能怪自己的飯碗太好搶啊?_?


推薦閱讀:

去國外念 LLM 或 JD ,要花多少錢和時間?
Lsat考試時需要注意什麼?
請問有人了解HKU 的law school 的JD program么?
美國哪些法學院的LLM可以直接轉JD?
對即將在美國讀JD的學生,你有什麼建議?

TAG:留學美國 | 法學 | LSAT | 美國法學院 | 法律博士J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