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類紀錄片中專家的訪談是如何連貫起來的?

這裡指的不是新聞紀錄片(通常可能先有大量素材),而是科教、歷史類的知識普及型的紀錄片。

典型的情況:一段背景解說,輔以幾個專家的訪談,每人只說幾句,且背景解說、不同專家訪談還可能頻繁穿插。但是背景解說和這些專家訪談卻能圍繞一個主題、自然連貫地串接起來。這些專家的訪談,似乎更多只是給觀眾一種專業感,而非內容本身的需要。

請問這在拍攝和剪輯時是怎樣做到的?特別是,如何做到讓受訪專家說出編導想說的那幾句話的?


「特別是,如何做到讓受訪專家說出編導想說的那幾句話的」 :1 從紀錄片製作者的角度來說,即使是為了探究未知事實的科普類紀錄片,創作者都是有創作初衷的,不管是表現某種態度,探索一種現象等。選擇合適的採訪對象也是基於這種初衷的前提下,不合適的不會選,找素材產生者階段保證偏差不會太大。2在紀錄片里之所以找到這些專家,也是因為專家的某些理論之類讓其有成為這個紀錄片中的某種符號的價值,他可以說的顯然多數也圍繞這些理論,素材內容偏差不會太大。3不一定是專家就恰好只說那幾句編導想要的話,那幾句話可能只是這個專家幾十句上百句中的幾句話而已,最終可組織的素材多篩選空間大保證偏差不會太大。4素材即使很糟糕,但還好它們也很豐富,即使專家觀點有變化,用大量的素材實現新的表現邏輯的自圓其說,相信並不難。只要不是現場直播那種,經過剪輯的東西基本上都很可控的。呈現的都是合理的,自相矛盾的東西除非導演故意演砸不然不會讓你看見。5 紀錄片導演是大眾媒體傳播者,他們面向大眾公布的看似「探索」的行為,本質上只是把學術領域的某些可公布的已較為成熟的言論進行相對有效的傳播。這些領域的專家也不會不負責任到在這種場合發表和自己典型觀點完全相悖的理論吧。6 紀錄片也一樣可以有採訪問題大綱,導演也一樣要和專家進行溝通交流,甚至有時候會提前準備好稿子,這還不容易達成看似「和諧」的局面么。7從實際操作層面,編導要大量做關於受訪者的功課,想問題大綱,儘力在現場啟發對象或者放鬆其狀態,讓其暢所欲言,畢竟只要素材,後期調整結構什麼的都好說。對於攝影師,就大量的拍素材拍素材,受訪者準備好時甚至是無明確受訪意向時,隨時在戰鬥。對於後期來說,有海量的素材等你,聽吧看吧,用不用用多少,哪裡用,都好說。


基本上是硬剪的。專家一般不是很善於面對鏡頭。所以就得慢慢跟他聊,讓他把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講出來。上一次做一條片子,一位專家最後只用了5分鐘。但當時跟他聊了一下午,拍出來的素材3個多小時。


據我所知,素材擺在一起硬剪。邏輯性越好的,就越流暢


推薦閱讀:

請大家推薦關於英國歷史的紀錄片?
如何評價網遊《劍網三》紀錄片形式進行的遊戲宣傳?
關於汶川地震有哪些優秀紀錄片?
紀錄片的真實性如何?
如何評價王思聰在BBC紀錄片《中國的秘密》里的言論?

TAG:紀錄片 | 電影製作 | 電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