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的品牌起步經歷了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無印是怎樣去向商業社會傳達這種理念的?這種理念是否與日本當時推崇的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又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該說說無印良品了

↑完整版

**************************************

(良品計劃株式會社的網站上將自己公司的歷程記得清清楚楚,還有財務報表。

帶我慢慢研究完再補充吧。)

***************************************************************************

第一次接觸無印良品

中學,剛來日本,還是學生,大家也都沒什麼零花錢。

那會兒發現,同學的文具都是清一色的設計,從筆到本子。

↑能有個文具盒,就覺得很時尚了。

再或者這種彩色筆↓

人氣爆款,整套的帶到學校。

剛來日本上學時發現大家只用鉛筆,包括考試。像我在國內從初中開始就不允許用鉛筆了。
並且他們非常喜歡用彩色筆做筆記,就連老師上課都會帶一盒屬於自己的彩色粉筆。
這個文化差異導致我從國內帶來的文具根本不能寫作業,所以和日本同學約了去無印良品。
對,那是個逛街可以去無印良品的時代,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說能去無印良品購物已經是很快樂的消遣了。
從此也能看出,無印良品的文具定位:便宜。

買來以後發現其實並不好用,與其他的日本文具品牌比起來質量有很大的差距。
日本文具排行榜上,很少能看到有關無印良品文具的名字。

西友也解釋道,當初無印良品的定位就是「有理由的便宜」。
有3個理由來壓低價格:
1,材質的選擇:文具類能看出是廉價材質
2,工程的改革:」稍後解釋
3,包裝簡易化
這三種元素湊在一起,再經過時間的洗禮,慢慢地成就了如今的「性冷淡設計」。

如今的無印良品

一個人搬到東京後,人生地不熟,傢具城又離車站很遠。這種情況下無印良品又成了首選。

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當初打入日本市場時也是入駐百貨商店+便利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直通日本的各大車站。

這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單身女生的獨居生活,買傢具真的是個問題。無印良品的地理位置恰好能一次性解決。

知道無印良品的家居很贊,也是從周圍文藝范兒的朋友們那裡得知。

進了店鋪,看了價格表,再也不是中學買文具的那種心情了。

價格,設計,質量這3點來看的話,無印良品不是我用價錢能衡量的品牌了。而是追求開始追求它的設計。

****************
2001年左右,無印良品經歷了一段挫折,庫存系統的漏洞導致100億日幣的衣料虧損。也是從那以後,無印良品對內部系統的改造+與世界一流設計師的聯手,讓無印良品的業績有了V字型的恢復。

*****************

我所關注的無印良品

池袋的無印良品店鋪走進去,共2樓,有扶手電筒梯

扶手電筒梯從一樓到二樓,掛著上田義彥為無印良品拍的「地球之色」的系列寫真,非常震撼,非常美。

每次去池袋的無印良品,都要來回坐很多次扶手電筒梯,就是為了看這幅大大的寫真,哪怕不買東西。

想必很多小夥伴是從一些公眾平台上的日本攝影設計類文章中得知它的品牌宣傳案例,當一個品牌能從各個角度切入,讓眾人討論的時候,就是成功的一步。

無印良品長大了,我也長大了。


推薦閱讀:

我在國內出版的設計類圖書和雜誌上看到,日本當代的設計明明都是極簡主義傾向明顯。但是為什麼時尚刊物中日本人的打扮這麼的巴洛克呢?
為什麼捲筒紙的卷芯是圓的?
為什麼日本出了一大批影響世界設計發展的藝術家、設計大師?
怎麼看待日本 K-Car 的設計?

TAG:設計 | 品牌 | 無印良品MUJI | 日本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