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做公益的人那麼喜歡糾纏別人做公益的動機?有點教會的那種信仰暴力的感覺。


憑標題上的話,不清楚題主遇上的是怎樣的公益人,在何種情境下產生矛盾。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公益領域人流複雜。做公益的不都是憑著助人之心進入這個領域,並且能夠把助人這事辦好。

公益、慈善領域長久以來存在下面提到的現象:

(來自我的提問「 你認識的實施性侵的人後來怎樣了? 」下的回答)

類似的新聞報道:

BBC主持人性侵案報告公布:50多年性侵數百人_網易新聞中心

轟動一時的支教明星殷永純 被證實猥褻男童(圖)

勐海驚爆「孤兒院褻童」醜聞--深圳晚報

自貢變態男為滿足個人性慾 借支教名義猥褻13名女童

孤兒院主席強姦多名女童續:14歲女孩揭暴行(圖)--新聞中心_中華網

起底百色「公益助學」淫魔:畫皮下的罪惡交易-搜狐新聞

南方周末 - 危險的愛,難查的賬 「小希望之家」創始人陳嵐遭質疑

知乎的相關討論:

如何看待百色助學網創辦人王傑,以善名行惡事? - 知乎

性侵幼女是禽獸,你是什麼? - 知乎專欄(這幾天熱議的趙山山事件的披露文章)

連流浪動物的救助,也存在一些「助為表、害為實」的現象:

女子12年收養流浪貓被指斂財傳聞調查-搜狐新聞

救助基地貓狗餓死 看到籠子里都是貓和狗的屍體 網友質疑負責人藉機斂財

我10年前開始接觸公益領域,從一開始接觸這個領域就聽聞很多亂象。由於國內缺乏有效的行業監督及管理,一路看下來涉及兒童及青少年,還有女性權益及救助的公益領域,類似上述的新聞有很多,未被曝光比新聞曝光出來的情況還要多......一直是以「助為表、害為實」為表現的重災區。

作為公益領域的志願者、醫療及心理諮詢等助人行業的工作者,基於求助者/救助對象利益,獲得個人物質和心理等方面的滿足,是最重要的部分。想做好這些,自律和節制之外,是需要經過專業培訓或由前輩一路指導,有同組織、機構和同道的支持,以及所在組織、機構及領域的監管。

在公益領域,無論求助還是施助,都需找專業性強、管理好的團隊、組織或機構。


我一直認為,所以無私幫助是一個扯蛋的說法,大多數人說的不求回報,指的是物質上我不需要你回報(因為我不缺這些),但心理上是還是想得到一種(不論是來自於自己或者是他人)認可。這種物質回報精神回報沒有本質的區別。

公益的本質應該回到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了幫助,而不應該糾纏動機。動機在不同的人的眼中可以有無數種解讀,但當一個人要餓死的時候,討論這碗救命飯是否高尚是個不合時宜的。

現在中國的公益事業應該允許商業模式的介入,只要能幫到人,讓商業獲得一定的經濟回報是完全合理的。

說到這裡提一個昨天看到一個微博轉發一次騰訊公益捐一毛錢給一位老人的事(具體到這個活動的真偽還待確認,但的確有類似的活動),有些評論就說騰訊公益就應該直接捐了,不應該要求大家轉發再捐。我只想說騰訊公益不是萬能的,他也有自己的任務要達成,有自己的KPI要衝,在這個過程中,幫到實在的人,又讓自己獲得發展,才是一個良性的方式。當然,前提是,他們要做到讓參與的公眾信服,錢是捐到手了的。如果能把類似的活動做成一個常規的模式(錢由需要做商業宣傳的商家出,公眾負責傳播,錢分成兩份,大部分給受助者,小部分給策劃機構做為營收),我想這將為中國公益帶來生機。

by the way,我不贊成騰訊公益的月捐,主要原因是,錢的來源依然是從生存壓力很大的民眾,這是一個方向性的錯誤。

期待。。。。。


喜歡糾纏別人做公益的動機,正好說明他自己做公益的動機有問題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哈哈)

一般情況下,注重動機的人不太重視過程和結果,以為動機良好(比如有愛心、無私奉獻)就行了。如果遇到好心辦壞事的情況,這種人則喜歡說:畢竟我有愛心,畢竟我幫了多少多少人,畢竟我捐錢了,我都是為了誰誰好。。。。以動機良好為自己的錯誤辯護,不敢承擔責任,其實是一種虛偽。他們通過標榜自己的動機來獲得道德優越感,通過質疑別人的動機進行道德綁架。可問題是:動機不可證!評價一個人做公益做得怎麼樣,不應該看他的動機,而是要看他做的事,他的行為表現和後果。比如做事的過程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達到了助人和解決問題的目的,有沒有給他人和社會造成傷害,有沒有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這些是可以用事實、用數據來證明的。所以懷疑和指責他人的動機如何如何,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除了證明自己是多麼不堪!


說說自己的一點感受吧,我更習慣稱自己為義工,而不是志願者。做義工兩年多,從一個慢熱的宅女到現在閑不住的嘮叨大姐, 從最初接觸老人兒童的茫然無措到現在的駕輕就熟,從一個抱著利用業餘時間幫助別人到現在努力擠時間過去豐盈自己。

當初選擇做義工只是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過去,但真正接觸到那樣一群人才發現內心某根細微的神經被觸及了,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想去逗那些遲暮的老人開心,想給那些孤單的孩子溫暖,想以一己之力去影響這些生命一點點。

很多人問過我,「你有信仰嗎?」,最開始我會一愣,然後腦子想「信仰」是個什麼東西,再後來遇到很多佛教、基督教的人參加活動,明白了這些人的宗教信仰,再努力去想自己的信仰在哪裡,我想不出來,也不想糾結,索性就借用一句很雞湯的名句:「Follow my heart」。

如果說讓我堅持的動機是什麼,可能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吧,那種被需要被肯定的心理得到滿足,也讓我重新去審視和認知自己。大家可能都多多少少參與過公益活動,無論是線上的「眾籌」、「一起捐「,還是線下的「綠色出行」、「地球一小時」,而作為參與者還是組織策劃者的感受又不盡然相同,可能也是社會公益的參與者和長期在公益事業一線的策劃者的區別吧。

對了,我所在的公益組織目前還只是個民非,無任何資金來源,也不想和金錢掛鉤,組織里大家都是上班族和學生,簡單幹凈純粹,算是一群熱血青年用一己之力打造的公益烏托邦,哪有那麼多動機理由,最後用本組織的口號收尾,「行勝於言,勿忘初心」!

很多事你一旦開始做了,就停不下來。


推薦閱讀:

如何組織很多人公開課(一席的模式)?求指導。
北京太陽村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捐款是否能用到孩子們身上?
慈善機構如何處理資金滯留?
各家明星的粉絲公益有何特點、規模如何,如何看待?

TAG:公益 | 公益活動 | 兒童性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