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體上所謂的「男孩危機」是偽命題嗎?

最近「男孩危機」炒作的很厲害,上海8中甚至提出要開「男生實驗班」。但男生心理和生理髮育不是本來就比女生晚么?這樣做有必要麼?是危言聳聽么?


男孩危機是誰在鼓吹知道嗎?孫雲曉!孫雲曉是誰,知道嗎?

——————補充——————

有人已經說出來了,沒錯,就是《夏令營中的較量》作者,那個記者孫雲曉。

大家注意啊。這是個五零後。(很納悶為什麼還沒有退休)

當年的紅小兵,

70年代跳迪斯科,

從八十年代到零零年代說八零後是「垮掉一代」,

一零年代跳廣場舞、碰瓷。

現在,又在說零零後、一零後的男孩遇到了「危機」。

聽說孫大師現在專攻家庭教育,天啊!放過襁褓中的一零後吧。。。。

請注意:他是如何善於挑起對立面、如何善於樹立靶子、如何善於鬥爭的。

當年樹立靶子斗八零後,如今樹立靶子斗「男孩」。(並且還是打著「關懷」的名義,手段何其高超!)

鬼知道他下一步會斗誰去。

——————再更新——————

剛搜到此人竟然被聘為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光明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 靳曉燕)「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23日成立,「超越個體經驗的家庭教育研究」高層論壇當日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孫雲曉,聯合國兒基會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專家陳學峰,北京師範大學鄭新蓉教授、陳暉教授、陳建翔教授等圍繞論壇主題分別進行了專題發言。與會專家認為,家長是家庭教育的責任主體,家庭教育於家長而言屬於個體經驗,是一項私人領域的事務。但是,中國家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大學、專業社會服務機構的「相助」。於政府而言,制定政策,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引導家庭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責無旁貸;於大學而言,發揮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優勢,構建家庭教育發展的學術支撐平台是其發揮大學職能的題中應有之意;於專業社會服務機構而言,滿足廣大家長的需求,提供高質量家庭教育服務,是形成適應我國國情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當政府、大學、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各司其職,又形成「合力」,才能切實提升家長的個體經驗,提升我國家庭教育的整體水平。

各位看著辦吧

————————再更新下——————

看到某位知乎網友在個人專欄中已經寫過一篇文章了。裡面比較具體地批評了孫雲曉的觀點:

知乎專欄《「拯救男孩」?媽的智障!》


如果真的有「中國近代教育」這個概念,少說也已經有三十年的時間,男女是在年齡差不多的時候共同接受教育的,可男孩危機這種說法才出來幾年。

男生髮育晚被強調恐怕也就是這幾年,在這之前經常聽到的話可不是男生髮育晚所以落後很正常,而是以下這些。

1.男生擅長理,女生擅長文(與此同時還有如下認知,能學好理科的屌炸天,文科死記硬背沒水平,沒那本事學理的沒辦法才選文的)。

2.男生邏輯思維好,空間想像能力好,對抽象的東西比較擅長,女生背文章背得好。

3.小學初中都是女生學習好,高中男生一發力就會趕超上來。

4.早戀往往都是女生成績會下降,但對人家男生成績影響就不是很大。

這些說法都在真實地產生著影響,一個又一個女孩聽了話,認同了自己有很多「不擅長」,「不應該太拼」,把「奮鬥」這種「本來就是男人應該乾的事情」還給了男人,自己安安心心追求一輩子安穩甜蜜的美好愛情,思考怎麼經營幸福美滿的溫馨家庭。

時代發展到現在,可能以上那些有趣的言論說的人越來越少了,越來越多的女生不信邪了,然後形勢就不一樣了。

說實話,如果思維還是局限在,「男人是這樣的,而女人是完全相反的樣子」,或者「男人擅長這個,女人擅長完全相反的東西」,或者「男人擅長的東西,女人都不擅長,反之亦然」,只要是還如此割裂性別,認為男女是完完全全不同的,相反的,那這個問題永遠無解,永遠都是在討論男女的區別,然後培養出越來越多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究竟擅長什麼的人。

實際上是男女差異真的沒那麼大。

是不是可以討論一下從小給男孩的教育是不是這樣?

男孩懶散是正常的,男孩調皮愛玩不愛學習是正常的,男孩粗心是正常的,男孩沒有女孩細緻是正常的,小學初中的內容太簡單了偏記憶不偏理解,男孩小學初中學習學不過女孩是正常的,沒事,男孩高中一發力就能趕超上來了。。。

正常個毛,趕超個毛。


《面具之內》:摘下假面,解決「男孩危機」不能靠陽剛教育

美國紀錄片《被誤解的女性》(Miss Representation),媒體中的性別歧視與偏見如何讓影響女孩們的自我認知,讓她們陷入危機。兩年之後,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詹妮弗·西貝爾·紐森(Jennifer Siebel Newsom)又出新作。這一次,依然聚焦性別議題,但她把目光投向了男人。

《面具之內》(The Mask You Live In)在豆瓣上評分8.2(2016年9月的分數)

紀錄片採訪了美國不同族裔、性取向和年齡段的男性,以及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教師等,既有個人故事,也有數據和研究分析。只為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有種種特權的情況下,男人卻犯罪率更高、更容易輟學,男人究竟是怎麼了?

一切都是從四個字開始——「像個男人」。

這些都是我們常認為的真正的男人該有的樣子。

但男人是生來如此嗎?

縱觀人類的大部分歷史,都有這樣一種認知:男人與女人天生就是不一樣的。實際上,男孩和女孩之間的相似性遠遠大於差異,而人們往往卻誇大了差異,以偏概全。

年輕的男孩被要求必須堅強、有侵略性和陽剛,同時要隱藏自己真實的情感。而這樣的隱忍讓人感覺孤獨和痛苦,進而又可能轉化為對其他人的暴力。男人和男孩都被卡在這個惡性循環里,最終習得了過度的男性氣質,變得更加封閉,只能通過重複和加強這種氣質來迎合社會的期待。

男孩們就這樣生活在情緒的面具之內,他們千姿百態的天性裡面,膽怯、細心、脆弱、溫柔、羞澀和同情心都在所謂的男性氣質之下被強硬地藏了起來。當他們痛苦時,不能伸手求援,因為那會讓自己感到羞恥。而如果他們不這樣,成為另類,則容易因為過於「陰柔」的氣質成為被其他男孩霸凌和孤立的對象。

視頻鏈接: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49867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K5pMk97HLa8oRl9VmPTlug ——2017.4.11

———————————————————————

人們驚訝地發現,以前已經抵制過一輪的「福建師範男生免費教育」,不但沒有取消,反而已經正式施行了。這個政策最大的問題不僅僅是免費,而是免試。也就是說,若符合報名條件,只要他是個男生,就比經過考試選拔出來的女生優秀。不僅讓人擔憂擁有福建開了先例,以後是否會陸續增加推行這種政策的學校,減少女孩教育機會,從學校就開始形成重男輕女的觀念,加重中國男女不平等,以及未來免費免試男教師的脾氣、耐心和人品是否能像考試選拔出來的男教師一樣優秀。

「男孩危機」的一個對策是開「男班主任工作室」。的確中小學教師男性遠低於女性,山東兩會代表還曾呼籲「拯救男教師」( http://www.jyb.cn/basc/xw/201502/t20150202_612313.html ),說教師行業也是「陰盛陽衰」。可是沒有人說大學教師「陽盛陰衰」啊,為什麼沒有人救救大學女老師呢。無非是中小學教師工資低,而在傳統觀念里男性由於家庭的責任對工資的需求更高,所以女老師就是撿了男老師們看不上的崗位,現在又把「男孩危機」怪在了女老師們的頭上。如果更這個社會更平等一些,男性不需要承擔如此大的家庭責任,不需要為什麼天價彩禮發愁,自然能增加更多男教師。而合理化對男教師的特殊需求,必然引發給男教師降低錄取標準的言論。比如山東省人大代表、德州五中校長楊玉華說「教師招錄政策應實事求是,不必盲目追求「高大上」,對條件合適的男教師可以適當放寬招錄標準。」而福建省「師範男生免費教育」(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3NjEyMA==mid=2653015584idx=2sn=c5ff6a2040680bd002928e86819be4a7chksm=bd30f9578a4770410cd8796ee0ed7165bfe04df94efd786384b35f7a6ea50b5ac406ac5e33edscene=0#wechat_redirect )的政策已經引起關注性別平等的公益組織的抗議。這種降低男性錄取門檻的政策,不僅加重了性別不平等,而且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正如濰坊市教育局局長徐友禮說「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應提高教師收入水平——孑然

就業

目前,大部分女生多於男生的行業都在擴大招收男生,減少招收女生,號稱兩性平等。所有男生多於女生的行業都在宣稱,本行業男生多於女生是因為女生無能力進入,所以也在不斷的招男生而不招女生。女孩正在失去高等教育與職場的應有權利。

據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一項調查顯示:56.7%的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感到「女生機會更少」。除招聘公告上直接寫明類似「僅限男性」的顯性歧視外,隱性歧視更多,也更難以防範。很多單位在簡歷篩選、面試等環節就把女性自動「屏蔽」掉了。不僅如此,女生在工作過程中也往往會面臨著工資、福利、晉陞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一項調查顯示:近70%的女生和超過40%的男生都認為「女人成功渠道沒有男人多」,78%的女生和近60%的男生都認為在求職升遷方面「男人更容易獲得更好的機會」,認為機會均等的女生只有16%,男生則有25%。

即使是不存在崗位限制的文科類專業,即便女生的專業成績、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都優於男生,但在求職時依然會遭遇困難:用人單位更傾向於要男生。而且,用人單位的理由很充分。比如:中小學校會說,學校里不能全是女老師;新聞媒體說:一些有危險的採訪任務,還是派男記者去更放心。女生在學歷上的優勢無法轉換為就業優勢。

——————————————————————

評論里我忘提了一點,男娶女嫁的嫁娶制度導致女兒成了外人,這才是墮女胎/重男輕女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終於有評論員看出了這一點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閨蜜,我們都讀高一。昨晚我們在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寢室里聊到愛情觀。她原話是「女孩子當然要在男生面前示點弱呀,強勢的女孩子怎麼可能討男生喜歡呢,我們女生都討厭強勢的女生。」後來我又提到當今有很多男生粗魯不講衛生不講道理,她認為這才是男生該有的表現,不這樣的男生都「太娘了」,她不喜歡。我也無意指責她什麼,從她平日的一言一行看出,她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女孩,有著傳統意義上的通情達理。我個人比較傾向les,想要一個不要太像男生的暖暖的大姐姐(霧),不過男孩子只要不粗魯,講衛生,也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她對於les持噁心的態度,還嫌 我覺得很帥的一個男生 娘。嗯有點傷心。

我不是很懂當今的社會為什麼要把男性的粗魯定義成理所當然和光榮,而強調女性要矜持。粗魯這種品質,是無論男女都不該帶有的,可環顧周圍的男生,有幾個不在下課時大喊髒話?有幾個不以調戲女生為樂?可是女生呢?一和男生多說話就被稱作「騷浪賤」。

曾經小學三四年級時上體育課,夏天的下午兩點許,四十度的高溫,男生繞著操場跑了十圈,而女生就在操場邊坐著。這個體育老師一直帶著猥瑣的笑,經常看見他有意無意地摸女生的肩,對女生開一些露骨的玩笑,而對於男生就是一言不合又踢又打又罰跑。小學時換過幾個體育老師,大抵都是如此,其中還有一個女老師,除了那些性騷擾,和男老師在男女區別對待的事情上如出一轍。

當時我天真地以為:啊,男女平等有救啦,甚至女尊男卑了耶。現在就想穿越回去抽自己一巴掌,哪來這麼智障的想法!男生被定義成了臟活累活的承受者,女生被定義成了性玩具和什麼都做不到的人。這種男女皆受其害的規則是如何存續到現在的?因為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和老師告訴你:「女孩子是學不好物理的!學啥理科!就會記記背背。」農村親戚嚼舌根,無非是「女孩子就該早點找個有錢的男的嫁了,看誰家的女兒那麼大了還沒個男朋友。離過婚的女人沒人要嘞,誰會要一個四十多歲,小孩都讀初中的女人喲。」

大男子主義能夠維繫,在於無法由內而外地去擊破,所有在大男子主義控制下的人們,只會一天比一天更加相信男尊女卑,並主動稱為大男子主義的傳教士。從春節時的餐桌和擺了一大包瓜子的茶几,到父母對女兒的各種「勸誡」,到處都是傳教士,遍地是教堂。

這時希望該寄托在誰身上呢?我不知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某一方面男孩較差=教育不行,男孩發育較晚等等,我們要改革

女孩較差=女人天生就不適合,比較弱,女孩就會死讀書,後期就會趕不上來等等


這個命題隱含的邏輯就是:

女性天生各方面都比男性更弱智,更劣等。

如果她們表現的比男性更優秀,那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就算現在不出問題,以後也會出問題。

如果真出了問題:看,我早就說了,女人天生不如男人,她們的成功都是暫時的。

只選對自己有利的實驗結果,那每個人都能從實驗中得出自己想要的結論。


教育男生對自己的嘴巴拳頭丁日負責,比開一萬個實驗班有用的多

女護士多就縮小招收女生的比例,全給男生讓位?怎麼著,你是覺得醫患糾紛太嚴峻,希望醫院裡多點拳頭保護醫生嗎?

一看見性感女星就滿腦子啪啪啪,啪不到就敲敲鍵盤罵biao。一上街就指著這個女生那個女生,評頭論足彷彿只有自己的丁日最誘人,誰都想要。有了女朋友就想著全壘打,還不帶套,結婚了又要處女。你們怎麼那麼能,怎麼不上天。

有危機的不是男孩,是整個社會的性別認同。

【1.20更新】

突然發現斷章取義來噴人的真的不是一個兩個,如果我這個回答只剩下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不是不會有這麼多人噴?

我看了我的回答好多次,一沒看出來我說男生都這樣,二沒看出來這些男生都是我身邊的,所以有些人真的是沒有從頭開始看?

我敘述的這些男生,是不對自己的嘴巴拳頭丁日負責的那些人。誰沒有個慾望,我們教育的目的還不就是希望我們能學會控制慾望。沒完沒了的發泄誰受得了?最後受罪的還不是自己?

中心論點是句挺老套的話,下方黑體加粗

我教導我的女兒遠離壞人,你卻沒有教導你的兒子不做壞人。


女生文科好,男生理科好。

諸如此類的這種現象本身就是人類社會固有的性別觀念所傳承和延續,並潛移默化的繼續影響著新一代的所造成的……

跟大自然和生物界對人類這個物種的塑造沒半毛錢關係。

你不要用毫無科學依據的「性別特質」來強行區分男女,男女自然就平衡了……


只有我覺得男性所謂的心理成熟晚更多是被慣的嗎?

大孫子以後一定是個出息的,所以爺爺奶奶寵,外公外婆疼,爸媽的掌中寶。打不得罵不得,捧在心尖尖兒上的肉疙瘩。

大寶貝哪會沒禮貌呢,那是活潑可愛天真爛漫!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大寶貝不用提前學那麼多東西,我們是個有出息的,以後就會了!

大寶貝喜歡什麼就是什麼,不喜歡的不用去適應,那麼點兒大孩子懂什麼?你們大人們順著就得了。

呵呵噠!

為什麼過去會有三歲看老的說法?就是因為小孩子缺乏自我判斷能力,被教養成什麼樣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難改變。生理上沒被大幅阻礙的男孩子如果被很好教養的好,心理成熟度絕不會跟不上整體幼兒發育梯度。

的確,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講究男女平等對待。但是更多的家庭還停留在男孩是揚名立萬女孩早晚是潑出去的水的養育觀念里。

感謝計劃生育讓一些女孩成為了獨生女而不是什麼「招弟」「引弟」,被嬌慣養過的女孩大多出自這樣的家庭。


我還是提前說一句吧,以下言論不代表我的價值觀,我只是按邏輯揣測了一下:

一個男生,如果小時候教育失敗,他會有大概率成為一個暴力犯罪分子,危害社會安全。這樣的人多了,會影響國家穩定;

一個女生,如果小時候教育失敗,她沒什麼機會成為暴力犯罪分子,至多成為一名扒手,沒什麼社會危害,也影響不了政權穩定;

男人沒工作的國家,天天遊行示威,女人沒工作的國家,犯罪率全球倒數第一(日本);

君不見「阿拉伯之春」,造反的全是找不到工作的小夥子,男人逼急了是要革命的;

女人沒工作?她們端不住八斤半的AK47,請各位領導放心;

各國政府的執政原則,最基本的就是,不要讓男人們造反;

你說這算歧視嗎?這只是政府理性的判斷而已。


你們搞的這些女性本位的回答呵

面對男性提出的身份權利主張,某些女性視角答者,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提出對等需求以申張女性權利,而是在對男生的優越感(毋寧說是男性在身處教育資源爭奪的劣勢地位里,下意識感到的危機感)進行嘲諷之後強調現狀靜好大家互有優劣都忍著吧。

某些習於沉痼的女性視角觀察者,天然比男性更加迷戀平等專制,我這麼說不算生理歧視吧。

估計在可見的未來,特色女權能夠搞出的最大新聞,是爭取把朝陽群眾的稱謂改成朝陽男女群眾。


其實我挺支持搞男生實驗班的。

因為搞了就會發現,爛泥就是爛泥,寵上天也扶不上牆。

明眼人都知道這種「實驗」想證明什麼,但很遺憾,蜉蝣撼樹和生產力發展對著干,你什麼也證明不了。

是精英進了deep spring,而不是畫個圈就能養出精英。是能人里有很多男性,而不是帶個把就有優良基因。

所以與其研究怎麼讓「男孩」學得更舒適,不如多留點資源給願意學也能學的人。

哦對,說好的【男兒當「自」強】呢?現在某些人已經連這點志氣都慫沒,改做【男兒當圈養】了?自力更生逆流而上取得成果,再來說「看吧女人就該不行」的,雖然一樣是王八蛋,但倒還敬你是條漢子。

===============

撇開民辦,如果同樣用納稅人的錢公開辦單性別學校/班級,女校和「男孩實驗班」的出發點也存在很大的差別。

前者側重於「培養XX樣的女性」或是「給弱於男性的女性提供寬鬆的受教育環境」,或是而後者是因「男生學業落後」而志於培養「本不應輸於女性的男性」。

何必呢?行端立正、循規蹈矩、認真聽課,不是混校以來的要求,也不是現代才有的產物。只有男人能讀書的年代,這些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要較真起來,混校、減負、素質教育都已經是屬於符合「男孩活潑天性」的改進了。

小孩子都怕填鴨。誰愛聽老師叨叨叨,誰願意上課照本宣科,誰不想實驗操作,誰不想多些活動?整體跟不上,男孩女孩都沒有得到最好的教育條件。然後看到男孩「高中優勢」漸小,就認為是「危機」,厚道嗎?

真要是「優勢」變成「劣勢」,男孩成為弱勢群體,那時說要保護,還多少有些道理。

然而我作為女性,都說不出「因為女生整體成績和男生有差距,所以要開辦女生實驗班」這樣的話啊……雖然客觀來說差距可能是事實,但實在很下面子啊(°ー°〃)

其實,私心還挺看得起中國男孩的,除了一些個被寵壞或是被捧殺的,就整體而言,和女孩比較,還遠沒到需要求保護的地步吧。


我突然想起

楊永信


大概是因為他們發現女孩的教育普及率上去後,有些掉隊的男孩,在智力和心理發育的程度的確是爛泥扶不上牆。

而現狀是女少男多,男人為了娶媳婦的形勢非常嚴峻。

並且社會目前的運轉,女性擅長的職業和男女雙方的收入,即使有性別歧視,男性的收入也正在被追趕。

越來越多的女性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機會,眼界也越來越高。

為了給一些還有救的男孩搭把手,讓他們不至於成年後太盧瑟沒女孩願意搭理,所以救一把,幫助開個掛。

起碼要表現出——國家已經為你們這種扶不上牆的男性開了綠燈表現出極大的寬容了哦!再找不到對象不要怪社會哦!

橫豎欺負女性已經欺負慣了,女性蹦躂蹦躂也不成規模。

大環境上還是起碼要對可能會暴動的男性表示安撫來促進和諧。總不能用戰爭來……咳咳……對吧。


我覺得挺好……我們學校化工專業的入學難度和學習壓力比較大,所以我們專業的男女比例幾乎是1:1,作為工科生本來以為全專業都不會有妹子了……


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

「男性不管多麼糟糕他都有無限的潛力。」

「女性就應該是廢物,你強你就是異類,完了你個女強人嫁不出去了。」

現在某些人是準備充分發揮什麼叫「有屌貴」

恨不得只要是個男的就能免費享受頂級教育資源。

反正不想和人談什麼女權男權平權了,我自己努力賺錢別把自己的人生搭進去就行……

畢竟說什麼都叫不醒裝睡人。


還記得是哪些人鼓吹八零九零是垮掉的一代么?沒錯還是那些人,原來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國內女性生存環境如此殘酷,怪不得我那些去了美國歐洲的女同學個個都不想回國。


其實這是遠離武力衝突的地方的普遍現象,全世界都是如此


本人是兩個娃的媽,70版,老大兒子老二閨女,老大小時候(初中以前)的確比同齡女孩弱,這種弱主要體現在情商(例如在學校里不擅察言觀色,看不出老師的喜怒,察覺不到老師的好惡,所以常常在小孩子間有爭執的時候尤其和女生爭執的時候處於劣勢,是老師重點批評的一方,話說真是沒少受冤枉)、智商(例如對小學老師非常重視的背誦和書寫,往往沒有女生迅速和美觀,口齒也不夠伶俐,以我兒班級來六年來看,學校或者班級搞大型活動,基本男生就是點綴)。相比之下,二閨女就好很多,加上她閨女出世後家庭條件社會教育環境更好了,琴棋書畫,她喜歡的都大力支持,從幼兒園至今一直是班級里的苗子,俺這當媽的也很是長臉。

不過,形勢發生變化主要是在兒子十歲以後,進五年級,兒子開始喜歡歷史地理和科學,成績逐漸好轉而且自制力逐漸增強,進初中後開始步入省級重點中學班內前二十名,且穩重踏實,基本不需要操心其學習。閨女目前即將小升初,學習好但感覺越來越愛美和矯情,情緒變化大,心思多,在同學閨密等人際方面花費的精力較多,對學業和人生規劃這個方面的意識教哥哥當年弱,尚不知道未來發展如何。

作為一個母親,客觀的說,覺得小學階段的學校教育,的確有『男孩危機』,但進去中學以後就慢慢改觀,反而覺得中學階段會有『女孩危機』。

最後,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動輒講女權的講邏輯的太高大上,謝絕討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英劇《糟糕歷史》(Horrible Histories)?
《師說》裡面為什麼「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對於自己卻恥師?
作為老師怎樣在長時間上課的情況下保持聲音狀態穩定和體力良好?
如何看待「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排行榜」?
如何看待網傳北航和首醫合併計劃擱淺?

TAG:性別 | 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中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