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印度的種姓制度?

吠舍和首陀羅的差距大,還是首陀羅和賤民的差距大,還是婆羅門和吠舍的差距大?


更新於2014年10月:

補充一個描述性的定義。

種姓制度是印度教社會內在道德根基「法(Dharma)」、「業(Karma)」等一系列概念的外化與鞏固。首先,種姓制度是以血緣、姻親構成的一種基於氏族的血親劃分;此外,種姓制度是通過職業、工種加固血親社群的職業隔離;最後,種姓制度是明確規定了人分貴賤高低的等級制度。

印度的種姓制度的實際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變遷與修正。

首先應當明白的是,現在南亞次大陸上兩個主要的人種。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二種有顯著的不同,達羅毗荼人和黑人(尼格羅)相似,而雅利安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白種人。

公元前十六世紀(這個時間不確定),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當時雅利安人信奉吠陀。也是後來發展為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前身。而當地土著也就是達羅毗荼人,作為被征服者自然也被歸入了這一宗教體系。

所以在最初之時,最簡單的劃分稱之為瓦爾納制,這個詞本身就是顏色的意思。達羅毗荼初被稱為達薩,這個詞本身是奴隸、被征服者的意思。隨著雅利安人統治的穩定和婆羅門教的發展,這一類達薩被歸為奴隸。這便是後來種姓制度中「賤民」的源頭,不可觸碰者,經典上認為他們是不潔的。

瓦爾納制度本身就有根據出身,根據原始宗教的簡單劃分。後來逐漸發展稱為賈提制,也就是根據職業來劃分的。也就大致有了我們所熟知的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寬泛的看,婆羅門是宗教祭司,對經典有解釋權和傳授權;剎帝利是國家(政權)持有人,包括君王,軍人,地主等等;吠舍就是商賈等等;首陀羅是農人等等。

但這個分類其實遠遠不具體。因為每個種姓下有大量的亞種姓劃分,而種姓與種姓之間的通婚,聯繫,甚至不同的行為都受到嚴格規定。摩奴法典中對種姓之間的關係有大量規定。

但是這個裡面也不是簡單的人分三六九等的關係,更多的可以把婆羅門、剎帝利和部分吠舍種姓三類看做共同的營生。因為宗教,政權和財富(吠舍商人) 互相作用緊密。

而種姓之間的分隔也不是不可越過,婆羅門可以修改族譜。有低出身的國王這麼做,最後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剎帝利種姓。

西方語境下的caste其實並不是印度種姓制度的一個合適的表述,這個更多的偏向於社會內的嚴格劃分。而種姓制度由於與宗教和職業相連,派生出了許多新的聯繫,並不純粹是一種社會等級的劃分。

隨著歷史的進程,穆斯林入侵印度,包括奴隸王朝的建立都對種姓制度有了衝擊。可是這個框架卻是相對穩定的存在,印度教很讓人詫異的一點就是他的包容性。最後這些新的衝擊都被其消化為種姓制度的一部分。不同種姓之間到今日為止都會有較為明顯的分別,只是由於現代化和法治化的,歧視在努力被消除。


我也補充下:

1.達羅毗荼人曾經很牛逼。

古印度文明、伊朗最早的國家蘇薩都是達羅毗荼人建立的。人類最早的文明(蘇美爾人)也疑似屬於達羅毗荼人。

2.達羅毗荼人的Y-snp屬於單倍群L,在伊朗、印巴廣泛分布。現代很多雅利安人的父系祖先是達羅毗荼人。而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人群體也含有雅利安人的父系成分。總之,兩個族群已經廣泛混血了。

3.種姓制度是否源於印度雅利安人還存在爭議。

同時代的各個雅利安人分支都沒有此種制度。而當時達羅毗荼人的文明程度很高,可能種姓制度是達羅毗荼人的傳統,印度雅利安人是從達羅毗荼人中學到的。


從神話的角度補充一下這個問題。

種姓一種即社會等級制度,根深蒂固地反映於古印度神話中。種姓原有四個: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最初末用「種性」一次。《梨俱吠陀》之《原人歌》說,從「原人」口中生出婆羅門,手中生出剎帝利,股中生出吠舍,足中生出首陀羅。晚出的文獻重複種姓觀念及其產生,始用此詞。以後的婆羅門教典籍則說,種姓出自創造神大梵天,或說來自毗濕奴(通常是黑天化身)的身體各部分,偶爾也說出自濕婆。社會的種姓結構見於《摩奴法典》:「為世界繁榮昌盛,他從自己的口、手、股、足中創造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為保護這全世界,聖明的大梵天為其四部位生下的人作出特別規定:婆羅門的職業是學習吠陀、教授吠陀、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布施、收施。剎帝利的職業是保護臣民、布施、祭祀、學習吠陀,勿熱衷於塵世歡樂。牧放牲畜、布施、祭祀、學習吠陀、販賣、放高利貸和務農則是吠舍的職業。指定給首陀羅的只有一種職業——馴服地為這些種姓服務。這部法典還援引種姓起源的另一種說法:大仙們、摩奴的兒子們和大梵天的子孫生下婆羅門,央耆羅娑生下剎帝利,補羅私提耶生下吠舍,婆私吒生下首陀羅。

關於種姓出現的合理性有各種說法,其中主要的觀點認為,它是逐步產生的社會地位,首先是婆羅門,以後,紅色的婆羅門成了剎帝利,黃色的成了吠舍,黑色的「失去純潔」的則成了首陀羅。據某些次要文獻,如耆那教的資料,首先出現的是剎帝利,以後是吠舍,最後才是婆羅門和首陀羅。種姓制度反映了最初階級分化的情況,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文化、武力、生產,彼此分裂而在社會上出現的等級。


I am an Indian, i don"t know Mandarin so i am answering in English . it will be great if someone can translate this

CASTE --- it is not as simple as it seems . Even most Hindus don"t know it"s origin. there are 4 castes 我是一個印度人,我不會說普通話。如果能有一個人把它翻譯一下這個種姓,那真太好了。它並不簡單。甚至很多印度教的人不知道它的來緣。有4個等級。

First is Brahmin

Second is Kshatriya

Third is Vaishya

Fourth is shudra

第一等級婆羅門

第二等級剎帝利

第三等級吠舍

第四等級首陀羅

1.Brahmins are vegetarian. can study and teach vedas. Brahmin girl Can only marry Brahmin boy.

首陀羅是素食主義者,能學習與教授印度教古經文,首陀羅女只能嫁首陀羅。

2. Kshatriya can eat meat. as their work is of warrior and ruler.they can study vedas but cannot teach. Kshatriya girl can marry Brahmin boy and kshatriya boy.

剎帝利能吃肉。他們的工作是勇士與統治者。他們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但不能教授。剎帝利女能嫁與首陀羅人或者剎帝利人

3. Vaishya are merchants. they are usually vegetarian but they can eat meat.

they can study veda but can not teach.

Vaishya girl can marry a Brahmin, kshatriya or Vaishya boy

吠舍是商人。他們一般是素食者但也有吃肉。他們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但不能教授。吠舍女能與首陀羅,剎帝利或者吠舍結婚。

4 . shudras or laborers. they cannot study vedas . they are usually non vegetarian. they do menial jobs thus regarded as UNTOUCHABLE. they cannot marry anybody accept Shudra

首陀羅或者勞力。他們不能學習印度教古經文。他們一般不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一般干雜活,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他們只能與首陀羅結婚。

ORIGIN -- in 1800 BC . an old sanskrit text called Rigveda mentions caste system in it"s 9th chapter also famously called PURUSHSUKTA

起源--在公元前1800年,一個叫《梨俱吠陀》記載種族系統的舊梵語經書在它的第9章,同時也是非常有名的叫做PURUSHSUKTA

In India 1st civilization was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It was from 2800 BC to 2000 BC. It was believed to civilization of Dravid people

在印度第一代文明是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2800-2000期間。確定它是達羅維第人的文明。

Dravidians are a race of people who are Dark skin in colour

達羅維第人是一個皮膚是沉黑色的人種。

In 2000 BC ARYANS invaded. yes Aryans the word used by Hitler for White People.

But ARYAN is Sanskrit word first described in Rig Veda in India.that is why Hitler used Hindu symbol Swastika for NAZI flag.

在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就是希特勒和白人的那個。

Aryans were fair skinned. they believed to have came from Europe or central Asia, few scholars believe they came from Tibet , But their origin is still disputed

Other name of India is Aryavrata or The land of Aryans .

雅利安人有著美麗的皮膚。確認他們來自歐洲與中亞,有些學者相信它們來自西藏,但關於它們的來源一直在,印度是aryavrata或者與來自其它地方的雅麗安人爭議中。

RACISM --- yes racism was cause of evolution of caste. Fair skinned made Higher caste Brahmin, and Kshatriyas

種族主義---對,種族義義產生等級變革。美麗的皮膚產生更高級的婆羅門,和剎帝利。

And the Dravid people or dark skinned were considered as lower .

達羅維第人的黑色膚判定是低級的。

At present also Brahmin and kshatriya are generally fair skinned現在婆羅門與剎帝利都是常規的美麗的皮膚。

Slowly mixing of race begun. around 1000 BC. caste was divided on basis of PROFESSION .

慢慢的人種融合開始了。在公元前1000年。在行業中人種開始分等級。

Ranking are as follows

等級如下:

First were Brahmin or Priest

Second were Kshatriya or warriors

Third were Vaishyas or Merchants and farmers

Fourth were shudras or labourers

首先是婆羅門和傳教士,第二是剎帝利或者勇士。第三是吠舍或者商人和農場主,第四是首陀羅或者勞力。

Kshatriya were fed up Brahmin dominance of religion. So there were ideological clashes for supremacy剎帝利餵養婆羅門統治宗教。所以意識形態與最高權威產生衝擊。

Buddhism ---- yes, Buddhism also evolved largely due to caste system around 500 BC .

佛教徒---對,在公元前500年佛教徒大量的參入到等級體系中。

lord Buddha was Kshatriya. he stood up against the Brahmin dominance of religion. He opposed Caste system and unnecessary rituals.

( Though I" m Brahmin. but i am ardent follower of Buddha)法定的佛是剎帝利,他站起來反對婆羅門的統治宗教。他反對等級體系和一些不必要的儀式。(雖然我是婆羅門。但我是一個積極的佛教追隨者)

Buddhism took over Brahmin religion.( it was not called Hinduism then).佛教徒接替了婆羅門的宗教(它不能稱做印度教)

500 BC to 300 AD ---

公元前500-公元300年

Buddhism was main religion of India. and caste system was less.

Though Brahmin religion existed.

佛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等級體系很少。雖然婆羅門宗教是存在的。

But slowly Buddhism corrupted itself . Because they also started following rituals and monks enjoyed huge privileges

但慢慢的佛教徒開始腐敗它自己。因為他們也開始建立儀式,和尚開始享受很大的特權。

. So Hinduism reclaimed it"s position

所以印度教開始宣稱它的存在。

500 AD to 1000 AD -----

Caste system returned now it"s Basis was not COLOUR or PROFESSION but was totally HEREDITARY or birth.

公元500到1000年,-----

等級制度回歸,它並不是按顏色與行業分的,它是完全按世襲與出生分的。

work was same as i mentioned above, But now it was Closed . it means earlier one can choose caste based on skills but now it was totally decided by birth.像我上面說的那樣運作,但現在它結束了。這意味著早些時候,一個人能根據技能判定等級,但現在它完全是靠出身。

1200 AD -- Muslim invaded. they did not oppose caste system in 500 year of rule. But they Systematically tried to convert lower caste to Muslims.

公無1200年--穆斯林入侵。在500年的統治中他們不反對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系統的嘗試將低級的等級人種轉化為穆斯林。

SO u can also say that formation of Bangladesh and Pakistan also was in some ways due to caste system所以我可以說孟都拉斯與巴勒斯坦現在還是種族制度。

In Pakistan region Turkish invaders also forced many Brahmin and Kshatriya to convert . As this region has Mostly upper caste. still many pakistani have last names like Rajput ( a kshatriya last name)

在巴勒斯坦宗教中,土耳其入侵者也強迫很多婆羅門與剎帝羅轉化。雖然這個宗教有很多低極的種族。但很多巴勒斯坦人的名字像拉其普特人(一剎羅帝的名字)

1750 -1947 AD -- British took steps to eradicate Caste system. Made many laws also. Many upper caste also supported it But upper caste occupied roles like Landlords and merchants. and with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roles like Priest and Warrior became non existant.公元1750年-1947年--英國人逐步根除等級制度,同時也發布了很多法律。很多高級等級的人同時也支持它,但高級等級中如地主和商人反對。現在傳統的如教士和勇士變得不存在。

Also Higher posts in Civil service were occupied by upper caste. Mostly Brahmins. Infact brahmin were only 4% of population and occupied upto 90% jobs.

同時在公共服務中,,高級職位由高等級的人佔據。大多數的婆羅門。實際上婆羅門中占人口的4%但他們佔據了90%的工作。

but it doesn"t means the upper caste did not oppose British. Infact Major freedom fighters were also Upper caste.但這並不意味高等級人不反對英國人。實際上主要的自由戰士是一直是高級人種。

1947-- 2017 -- Laws have been made to strictly abolish caste system. Now lower caste are rising. Though people are aware of caste . But discrimination takes place only in rural areas on the basis of caste

1947--2017--法律開始實施以嚴格廢除等級制度。現在低等級人種開始崛起。雖然人們警惕等級。但不管么樣說,,在農村的低張種族中,歧視還是存在的。

Government classified caste as following

政府的經典等級如下:

GENERAL - Includes Brahmin, Kshatriya and Vaishyas (16% population)

常規-包括婆羅門,剎羅帝和吠舍(16%的人口)

Other Backward class (OBC)- They include mainly peasants, artisians, oil workers ( as these work were traditional)

The OBC are shudras but are not considered untouchable ( 40%)

其它後面的級別(obc)-他們包括主要的農民,手工業工人,油工(一如那些工作是傳統的)這些其它後的級別是首陀羅,但並不是那種不名接觸的(40%)

Scheduled Caste(SC) -- they were considered untouchable they are 13%

預定等級(sc)--他們是那種不可接觸的人,他們佔13%。

scheduled tribe (ST) -- these are peole who were never part of indian caste system but they stayed in forest and disconnected areas . they are 8% of population

預定部落(st)--他們是那些不是印度等級的體系的一部分,但他們待在森林裡,各那些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佔8%的人口。

Rest population belongs to other religion

剩下的人口歸入其它的宗教。

Reservation - lower caste are given reservation of 50% in government jobs and colleges.

It is criticized by upper Caste. As it kills merit system

For example an upper caste can"t get Government Job with 90% but lower caste gets admission with just 50% marks. So at present upper caste are suffering.

預留-低級種族得到50%的政府工作與大學入學的預留名額。它受到了高級種族的批評,一如它毀掉了價值體系。打個比方,高級種族不能得到90%的政府工作,但低級種族有50%的入學記錄。這代表高級種族是受苦。

Personal experience -- I am Brahmin.個人經驗,我是婆羅門

traditional role is study of vedas. and devotion of God.傳統的角色是學習印度古經文,伺供上帝。

it is funny because i am an Atheist. and never even touched religious text. nor did my father

only influence of my caste in me is that I am vegetarian.很可笑的是我是一個無神論者。從沒有碰過宗教經書。也不像我父親一樣想影響我一樣做一個素食主義者。

yes my grandfather was a landlord he had large land but and he was casteist. He had many labourers of lower caste who worked for him

. But in 1960"s Indian government was inclined towards communism. they took away land of upper caste and distributed to lower caste.

But i never experienced privilege of being an upper caste. infact i suffer being an upper caste . Because the same same college in which i got admission after getting 91% my lower caste friend can get with 58% 對了,我的爺爺是一個地主,他有很大的一片地,但它是一個等級主義者。他有很多低級別的勞力為他工作。但在1960年印度有走向共產主義的趨勢。他們從高級種族手中分給低給種族土地。但是我從來沒有享受過作為一個高級種族的特權。實際上我像一個低級種族一樣受苦。因為相同允許我進入的大學,我的91%的低級種族的朋友能有58%進入。

So at present lower caste enjoy more than upper caste這麼一說,低級種族反到比高級種族得到的更多。

The translation credit

什麼是印度的種姓制度? - 知乎


來自博客:從印度種姓制度看幸福感_Mischa米什兒

印度帶給旅行者的各種奇妙和神奇,很多事情對於外國人的我們無法理解,甚至覺得,他們怎麼這樣?直到我結束印度旅行過後的很長時間裡,讀了一些書才對那些表象有了更深一點的思考。這一切的「不可思議」在我看來,歸根究底就是印度教的種姓制度。

印度教徒最典型、最重要的社會集團是種姓。而種姓制度(Caste System)是印度及其他東亞地區普遍存在的社會體系,也是社會制度和規範。它主要存在於印度教里,雖說錫克教、伊斯蘭教等是反對種姓制度的(這也是印度不同宗教之間矛盾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些宗教或多或少都受其影響。1947年印度脫離殖民體系獨立後,種姓制度在法律上已被廢除,然而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至今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我個人兩個月的旅行經歷,大城市中種姓制度已經比較少見,至少表面上外人看不出來,但邊遠鄉村地區仍然比較嚴重。

關於種姓制度的產生,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最常見的是雅利安入侵的社會歷史解釋。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雅利安人(Aryans)侵入印度的七河流域後,為了把自己較白的膚色同土著居民較黑的膚色區別開來,開始使用瓦爾納Verna(顏色或品質的意思)一詞。所以,種姓制度又稱「瓦爾納」制度。隨著雅利安人的社會分化,從事祭祀的僧侶和以部落首領為首的武士集團逐漸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眾脫離開來,而成為兩個特權等級。一般人民大眾則成為雅利安人社會內部的第三等級。這樣,再加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在社會上便自然地形成4個地位不同的社會等級。分別是婆羅門(Brahmins,神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羅惹尼亞(即剎帝利Kshatriyas,武士和國家管理者)、吠舍(Vaishyas,工商業者)和首陀羅(Shudras,工匠和奴隸)。

波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佔有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大部分財富,依靠剝削為生,是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根據印度教《摩奴法典》規定,各個種姓職業世襲,互不通婚,以保持嚴格的界限。如果違反規定, 就會受到處罰。由於印度教重男輕女, 在婚姻制度上也對男子網開一面, 允許高種姓的男子娶比自己低一個種姓的女子為妻,這種情況稱為「順婚」, 雖不鼓勵,但可以容忍。而一個高種姓女子嫁給低種姓男子則被視為大逆不道, 被稱為「逆婚」, 要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被開除出種姓, 他們的子女淪為「賤民」, 在社會上永遠抬不起頭來。賤民(Dalit)也叫不可接觸者(Untouchable),實際上是上面四個種姓外的第五個等級,是無種姓(Outcastes)的一種(還有另外一部分人自願放棄自己的種姓,也會成為無種姓者),最受歧視,不光不能接觸高級種姓的人,甚至要保持相當的距離。他們通常只能從事打掃廁所,清理屍體,屠夫等職業。

賤民的來源是複雜的,但主要來自兩個類。第一類是居住在雅利安社會圈外的落後部落。第二類來自瓦爾納社會的分化。比如世代從事不凈的職業,還有由於戰亂、犯罪、通婚(逆婚)等原因離開或被開除種姓的人。

在恆河邊上的燒屍台,我就遇見一個賤民,他以導遊的身份給我各種講解最後要我布施點柴火錢,我給了他50盧比又聊了會兒天。從他口中得知,他的職業是世襲的,就是幫忙搬柴火燒屍體,一輩子都干這個。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我沒覺得他以此為恥或抱怨不滿或流露出不甘心,反而感覺他很坦然做這個,認為這一切都很正常。作為永不甘心的中國人,一定想知道為什麼他會甘心情願吧?

這就要說到印度教宣揚的業報和輪迴轉生學說。大概就是在靈魂不斷轉生的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實際上是業力(即人的過去行為的總和)在倫理上的善惡屬性——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不是學習/奮鬥改變命運之類的普世價值。所以,一個人在今世是高貴還是卑賤,都是他自己本人前世行為的結果,並且他現在進行的每一倫理行為又在不斷影響來世。如果今世的不幸者對自己的現世怨恨或反抗,只會加重自己的惡業,使來生更加悲催。所以,大部分的印度教徒都釋然的看待生活給予他的一切,不妄圖去改變。

種姓制度自產生後不斷分裂、衍化,每一個等級劃分成許多更小的集團,稱為亞種姓(Sub-Caste),又稱迦提(Jati)。迦提的最初來歷是根據職業的不同而出現,但後來,這個辭彙不斷擴大,許多根據信仰、語言、部族起源、地理位置等背景劃分的群落部族公社等社會共同體都被納入迦提的範圍。比如甘地(Gandhi)這個姓氏就顯示了他所屬副種姓的意義,意思是蔬菜水果商人,或者說菜販。

上面是大部分人認可的說法,還有一種歷史久遠的宗教解釋。它來源於婆羅門教古老的經典梨俱吠陀(Rig Veda),根據吠陀經,四個種姓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所創造,梵天用口創造出了婆羅門(Brahmans),用手創造出剎帝利(Kshatrias),用大腿創造了吠舍(Vaishias),用腳創造出首陀羅(Sudras)。梵天創造四個種姓的身體部位的高低和各個種姓的地位高低是和諧的。不過這只是個傳說,個人覺得前面的說法更靠譜。

在印度,種姓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影響著每個印度教徒和印度教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政治制度、經濟、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等,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在印度,種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職位、地位、上升機會和障礙。由此才有印度的「預留制度」——在公立學校學位、政府公務職位中,為低等種姓主要是賤民、部落預留一定的名額,確保弱勢群體能獲得工作和教育的機會。

不同於印度教人生下來就被決定了身份的理論,伊斯蘭教是反對宿命論的,佛教更是提倡眾生平等。  

印度教的種姓制度有點像日本德川時代的世襲等級制度,也分為士農工商和賤民五個等級,可不同的是,日本可以改變自己的等級身份,而且不同等級間可以通婚。這是日本等級制度下靈活的一點。其實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等級」觀念,大家熟知的士農工商就是古人按照為社會貢獻的大小來排列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直到現在中國人還是認為讀書應拍第一位。在過去農業為主的國家,「民以食為天」,自然地位就僅次於讀書人。手工藝人跟隨之後,地位最低的商人其實也很好理解,經濟文明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商業很難繁榮起來,一直到近現代商人的地位才逐漸被人認可,到現在21世紀的時候,在當今金錢至上的時代,商毋庸置疑排名第一。

知道了印度的種姓制度,大概就能多多少少理解他們的幸福感了。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是很主觀的東西,是內心深處真實直觀的感受。由所處社會、環境、自身價值觀等等所決定的,無關那些外在的東西。但不能忽略物質的重要性,在物質積累到一定的量前,幸福感確實和擁有的金錢呈正相關,隨著獲得越來越多的名和利時幸福感卻不再有所提升。這也解釋了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北上廣深幸福感指數反而最低。

年前繞著一圈回到偉大祖國溫暖的家時,我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已經充滿了那傳說中叫幸福的東西。至今,每每想到外面世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我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註:

文章參考資料主要來源於網路和《種姓與印度教社會》一書。


經歷了這麼多年,膚色早就不是判斷種姓的主要依據。

北方人普遍比較白而南方普遍比較黑,卻都是什麼種姓都有。

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判斷,看這個人的姓氏,越短的種姓越高,貌似最短的是3個字母。

種姓制度在印度當前社會中還是很比較嚴格的。

舉個列子,我讀書的時候,作為苦逼理科系,全系常年保持大概20-30個印度人(研究生以上級別)。

在我所在的幾年中,一共只有一個婆羅門,姓是4個字母的。 他在那麼幾年中,除了必要的公事(比如學術聊天,上課,合作實驗,系裡面的爬梯之類)根本不和其他印度同學有接觸。平時來往的是其他系的婆羅門,基本不在外面吃喝。而其他印度人看到他冷艷高貴的走過去也覺得很正常,甚至有一個剛來的時候(對門實驗室的),和他說話都是頗有討好意味的。他本人長的也就比黑非洲淡一點點而已,家族介紹相親認識的妹子,結的婚。

我們同系的印度人中並不都是下等階層,大部分都是剎帝利,有一個的外祖父是印度一等一的梵文專家,另一個長的挺白的後來娶的身家過億的老婆。我們的婆羅門一個都不理,更別說那些姓氏長的一眼都望不到頭的。。。。。。。。。。。


種姓制度可能隨時對人類社會理解最深刻的制度,我們任何一個社會,公司,團體都有不同呢的階層種姓,只是我們不說而已

問題是種姓制度是代代相傳,而我們可以靠自己努力去翻身。問題 是社會成功者就那麼多 ,上去的是少數,所以最後就導致社會陰謀詭計,社會不穩定

種姓制度是最穩定的社會,也可能是最和諧的。甘地當年看了英國民主制度之後非常瞧不起,說印度的傳統秩序才是最高檔次的民主。這不是偶然


看了樓上們的答案,好專業的樣子... 膜拜中

我去年暑假在印度做了一個月的志願者,平時不工作的時候就和當地大學的學生們廝混在一起了,後來偶然聊天的時候我提到了關於印度種姓制度(我當時是翻譯成caste system)的問題,他們是介么給我說滴~

「種姓制度起源太複雜了,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在大城市裡種姓制度對人們的生活的影響已經很小了,幾乎不會出現因為種姓導致的門不當戶不對的問題。但是捏,在貧窮的地方人們可能還是比較看重種姓制度的,比如有時候會聽到因為女兒不能嫁給某個高種姓的男人而自殺的新聞....」

我承認上面確實有一些是腦補出來的,三哥的英語實在是......主要還是我英語不怎麼樣。

他們表達的意思是:在物質條件越好的地方,種姓對人們的限制越小。


您所說的種姓制度可能指的的是Varna System,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的四個等級。而種姓的概念比這個要大的多,種姓制度更多的指的是The Caste System,而所謂的種姓(Caste)更為準確的解釋是一群做著相同職業的人,當他們放棄自己的職業的時候就會被視為賤民,不可接觸者。而當以印度為研究對象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麻煩就是其多樣性,廣闊的疆土,多元的文化,迥異的宗教,所以很多問題難以一言而蔽之。在印度的種姓不止存在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種姓,還有其他種姓的存在,不同種姓下面還有亞種姓,不同的地區,不同種姓的待遇也不同。在南方有些村莊里婆羅門反而是最為人所不齒的種姓。(一時想不起出處了,沒辦法給你ref,不好意思,不過這些wiki,google scholar,jstor上都是很容易就可以查到的。)


我覺得上文提到的越短的種姓越高貌似不太對,從我在這邊遇到各種各樣的印度同學來說。

另外,關於種姓,個人感覺有三點:

1. 年輕一代的印度人都不怎麼care了,他們偏向地域抱團而不是種姓抱團

2. 種姓影響最大的是婚姻,種姓越高的越傳統,想找到同一地域同一種姓(大種姓裡面有很多分支,要同一分支)

3. 貌似低種姓(平民階級)被給予了一些特權,像美國給黑人的優惠政策,高校必須錄取多少比例的balabala,這導致低種姓的人有很富有的,但是還是因為出生而被看不起


南亞次大陸最早的原住民是達羅毗荼人,屬於近似澳大利亞人種的棕色人種。他們在現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流域創造了南亞最早的文明,就是我們說的古印度文明。後來來自高加索地區的雅利安人(白色人種)入侵之後,征服了原住民,在現印度的恆河流域建立了恆河文明,也就是流傳至今印度文明,而古印度文明也隨之滅亡。這就是為什麼每當我們說四大文明古國,都說古印度,而非印度。

而當新民族入侵之後,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則需要建立一套等級體制。比如元朝建立後蒙古人就將中國人分為四等,蒙古人最高,原南宋統治下的漢人等民族最低。同樣,雅利安人依照民族建立了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前兩個等級為高種姓,為雅利安人;後兩個為低種姓,為當地原住民族。

四種姓的社會地位不同,職業分工也不同。婆羅門為宗教人員,剎帝利為王室成員(因為印度是宗教國家,神權凌駕於世俗權力之上),吠舍為商業手工業者,首陀羅為工農勞苦大眾。所以你要說差距,可以從社會分工上明顯體現出來。

另外為了鞏固這一制度,統治者建立了一套宗教理論。就是說上古時候有一個原人(類似中國的盤古),他的身軀形成了世間萬物。其中頭變成了婆羅門,肩臂變成了剎帝利,腿變成了吠舍,腳變成了首陀羅。用這個理論給大眾洗腦,讓低種姓人相信自己低賤的地位和命運是神的旨意從而不敢反抗統治階級。而至於你說到的賤民,是排除於四大種姓之外的,也是誕生於原人身體之外的,說白了就是沒有把賤民當人看。其社會地位可見一斑。

四大種姓分級嚴格,禁止通婚。哪怕是婆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種姓通婚,生下的後代也將淪為低種姓。並且在四大種姓內部還存在不同的小種姓分支。雖然現在的印度法律已廢除種姓制度,但幾千年的傳統思想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種姓制度依舊對現今印度社會存在影響。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印度政界商界要員、電影明星等上層人都很好看,很白,像歐洲人,而普通民眾黑嘛咕咚像非洲人的原因。


轉載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59159.shtml

以下為轉載內容:

[文明衝突]好文:深析印度的種姓制(很好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共同學習。順便,向原作者致敬!

  深析印度種姓制度

  作者:AzureFlame 來源:sonicbbs

  種姓制度的產生

  有關種姓制度的產生,有三種解釋,其中一種就是我們熟悉的關於雅利安入侵的社會歷史的解釋。不過倘若你同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這麼說,他肯定會斥之為胡說八道,因為他們擁有具有久遠歷史的宗教解釋。既然如此,就先從他們的宗教解釋說起吧。

  第一種解釋來自婆羅門教古老的經典梨俱吠陀(Rig Veda),根據吠陀經,四個種姓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所創造,梵天用口創造出了婆羅門(Brahmans),用手創造出剎帝利(Kshatrias),用大腿創造了吠舍(Vaishias),用腳創造出首陀羅(Sudras)。梵天創造四個種姓的身體部位的高低和各個種姓的地位高低是和諧的。我相信這個神話傳說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所以我就不詳細解釋了。

  說到這裡,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婆羅門教(Brahmanism)和印度教(Hinduism)是一樣的嗎?我估計大家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大概以為僅僅是翻譯形式的不同而已。其實兩者並不等同,婆羅門教可以說是印度教的前身。最早的婆羅門教是非常封閉的,象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都是開放的,擴張的,它們不斷傳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而婆羅門教類似猶太教,甚至比猶太教更保守,所有外來的人都不可能加入這個宗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婆羅門教也在不斷變化,後來入侵印度的亞歷山大帝國的希臘人、匈奴人、西徐亞人都被接納入剎帝利階層,許多副種姓(Sub-Castes)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產生,這些都是吠陀經上沒有,也無法解釋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婆羅門教受到了後起的佛教的嚴重衝擊,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婆羅門教進行了變革,吸納了許多新的習俗,產生了新的教義和新的宗教經典。婆羅門教從而演化成現代的印度教,甚至連佛教的佛都給納入新的宗教體系,成為印度教的神,許多佛的教誨,以及佛教的教義比如非暴力等也成為印度教信仰的一部分。

  伴隨著新的印度教的產生,對於種姓制度的新的解釋也隨之產生,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解釋。

  在印度教重要經典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中,神告訴我們說,他根據Guna和Karma的不同而創造了四個種姓。這裡的Guna和Karma就如同中文的「道」一詞,很難準確翻譯。Karma有許多意義,包括行動、行為、勞作、運行等,對於Karma有好壞的區分,但是究竟是好是壞,答案要根據種姓、年齡、性別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同一個行為對於高級種姓來說可能是好的,對於低級種姓來說則是壞的。這裡我們可以勉強把Karma當作社會工作性質理解。

  至於Guna,可以近似理解為各種屬性。印度教教義進一步解釋說,各種生物,包括會動的和不會動的都有Guna,根據各種屬性的組合的不同,形成了三種基本的Guna。第一種Guna是Sattva,Sattva這個性質包括了智慧、聰明、誠實、善良和其他的正面的品性,婆羅門正是具有Sattva這樣的品性,相應的,應該從事神職工作和當教師,與之匹配的顏色是白色。第二種Guna是Rajas,Rajas包括勇氣,自尊,活力以及其他熱情的品性,剎帝利正是具有這樣的品性,適合的工作是武士和世俗統治者,與之匹配的顏色是紅色。第三種是Tamas,Tamas包括了遲鈍、愚笨、缺乏活力和其他的負面的品性,所有的低級種姓都具有Tamas的品性,只是由高到低不斷增多而已。吠舍兼有Rajas和Tamas兩種品性,顏色是棕色,適宜從事農業、商業、手工業。而首陀羅則是純粹的Tamas品性,顏色是黑色,只能從事各種低賤的勞作。無種姓者(Outcastes,賤民包括在內)同樣是Tamas品性,但沒有相應的顏色,因為沒有比黑色更暗的顏色了,賤民只能從事最骯髒的比如清掃人畜糞便,清理動物屍體等工作。在這種解釋下,各種種姓和副種姓的來歷都可以通過Guna和Karma的不同比例成分和搭配得到解釋。

  類似於人,食品也同樣有不同的品性的比例搭配,而食品的品行將影響食用者的智慧。所以婆羅門和吠舍要吃具有Sattva品性的食品,包括水果、奶、蜂蜜、蔬菜和植物塊莖等。而大部分的肉類食品都被認為具有Tamas的性質,所以許多首陀羅以食用各種肉類(不包括牛肉)以及其他的具有Tamas品性的食品為生(呵呵,低級種姓可以吃肉,而高級種姓只能吃素,印度真是個有趣的地方,晉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如果是在印度說的,倒是很對的一句話呢)。至於剎帝利,則需要吃具有Rajas品性的食品,比如在印度教教義中,鹿肉就是這樣的食品,而印度中西部的馬拉地副種姓(Marathas,他們屬於剎帝利種姓)則吃羊肉。

  上面的食物品性理論看起來很完善,實際上很混亂,某些食品在不同地區會被認為具有不同的品性。比如某些地區的婆羅門就吃被其他地區認為具有Tamas性質的肉,並認為不違反教義(哼哼!我認為他們其實就是抵抗不過吃肉的誘惑而已)。

  當然了,上面說的這些對於印度教徒來說是很認真的,但對於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則只覺得有趣而已。種姓制度的真實來源還是我們所熟悉的雅利安入侵,也就是我要說的第三個解釋。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種比較混雜,有非洲類型的尼格羅人種、澳大利亞類型的黑棕色人種、類似我們中國人的蒙古人種和來自地中海地區的達羅毗荼人(Dravidian)。在雅利安入侵前,後者是最大的群落。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雅利安部落從印度西北部進入了印度次大陸,主要和達羅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亞類型的黑人衝突,佔據了印度北方地區,並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帶驅趕。

  雅利安自己的社會形成了三個群體,第一個是戰士集團,稱為Rajayana,後來名稱改成了剎帝利,第二個是祭司集團,被稱為婆羅門,這兩個集團為爭奪雅利安的政治權利進行了鬥爭,結果是我們熟悉的,婆羅門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個集團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他們就是吠舍,許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納入了雅利安社會體系,成為首陀羅,首陀羅的最初來源不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還包括雅利安人和當地土著生的混血後代。吠舍往往是農場主、商人、手工業主、地主,而首陀羅則是在農場工作的農民或者在手工作坊進行勞作。

  在雅利安征服後,為了維護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漸建立了許多社會和宗教制度和規則,使得這種階層的區分被永久固定下來。種姓制度由此產生,種姓制度的最大特徵就是其頑固性和凝滯性,各個種姓之間不會轉化,在東亞、中東、歐洲,一個社會底層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機遇成為高官貴族,甚至皇帝國王,可以去當紅衣主教、阿訇,但在印度基本不可能。種姓制度建立後,不僅永久固定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地位,還固定了他們的職業,限制了各個種姓間的社會交往和婚配。

  由於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淺色皮膚和當地人的深色皮膚對比鮮明,所以膚色是和種姓制度緊密聯繫的因素。我們熟悉的種姓這個詞實際上是從西方翻譯過來的,而西方的Caste這個詞是16世紀來到印度的葡萄牙旅行者起的名字(葡萄牙語是Casta)。在印度,種姓其實被稱為瓦爾那(Varna),瓦爾那這個詞就是指膚色,其本意和階層、地位毫無關係。不過經過了3500年的歲月,雅利安人的膚色也在變化,因為在熱帶的太陽下,只有深色皮膚的種族才能更好的生存,淺色皮膚容易因皮膚病而夭亡被淘汰,雅利安人基因中的黑色成分被遺傳和強化,淺色成分被不斷淘汰,所以即使是今天的高等種姓的皮膚也往往比我們東亞的黃種人的皮膚都黑許多。在西方,有一個侮辱印度人的辭彙,把印度人叫做「打磨過的黑人」,因為他們的膚色雖深,但是仍舊保留了白種人薄唇窄鼻等特徵,彷彿把黑人的厚嘴唇和寬鼻樑打磨精細了,但對於黑色的石頭不論如何打磨,底色都不會變,仍舊是黑色,所以就有了「打磨過的黑人」(Polished Black)這個辭彙。我估計是當初的英國殖民者起的侮辱性名字。

  在印度教神話中,和膚色聯繫的也很多。許多神話戰爭就描述的是正義的雅利安人和黑色皮膚的魔鬼的戰爭,不同的神也擁有自己的黑皮膚的奴隸,關於女魔鬼引誘正義的雅利安英雄的故事更比比皆是,甚至還有雅利安英雄娶了女魔鬼的故事。這些其實正是雅利安征服的歷史的反映,所謂的魔鬼,黑皮膚的奴隸等都是來自於被征服的當地土著的形象。

  如果古代世界的其他社會一樣,子承父業是印度的傳統,從事某項工作的家族將世代從事這樣的工作,當家族逐漸增大,他們就成為了一個社會團體,這樣的團體在印度語言中被稱為賈特(Jat或者Jati),翻譯過來就是副種姓,或者亞種姓,每個副種姓中的各個家庭都從事相同的工作,互相建立緊密的社會聯繫,形成一個社會共同體。各個副種姓中的成員象四大種姓的成員一樣有自己的義務,必須履行,他們的某些活動也必須得到自己的副種姓團體的同意,比如印度的聖雄甘地,在他想去英國學習法律前,他必須向自己的副種姓提出申請,請求批准他離開印度。甘地這個姓氏就顯示了他所屬副種姓的意義,甘地(Gandhi)的意思是蔬菜水果商人,或者說菜販。由於副種姓基本都是由職業產生,所以數量繁多,現在在印度有3000多副種姓。例如在婆羅門中,比較大的賈特(副種姓)就包括Gaur, Konkanash, Sarasvat, Iyer等好多。

  其實副種姓這個辭彙翻譯的並不嚴格,因為在印度,某些人不屬於任何種姓,但卻可能屬於某個賈特,比如穆斯林就有沙利夫賈特和阿賈拉夫賈特兩個賈特,這兩個所謂的副種姓不屬於任何種姓,因為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根本不屬於印度教種姓體系的任何部分。其他的無種姓者的大的賈特還有Mahar, Dhed, Mala, Madiga等。首陀羅是人口最多的種姓,也擁有最多的賈特。如同種姓一樣,出生在某個賈特的人終身屬於這個賈特,不可以改變,必須操持該賈特所操持的職業,食用屬於該種姓的飲食。不論是高種姓的賈特還是低種姓的賈特,多數情況下,他們只能和同一個賈特的人通婚,比如即使同為婆羅門,Gaur副種姓的人往往也不會同Sarasvat副種姓通婚。不過在現代印度不同賈特間通婚的現象已經很普遍。

  在印度的歷史上,各個高級種姓逐漸接受了許多非雅利安人,外來人將按照他們的職業加入屬於他們的賈特(副種姓),並因此定位他們的種姓,比如一個古代的中國商人來到印度並想融會入當地社會的話,那麼他就會成為吠舍種姓的一員。而那些征服者,象希臘人、匈奴人、西徐亞人在雅利安人之後也陸續進入次大陸,並在部分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他們逐漸被融會進入剎帝利種姓。

  在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為無種姓(Outcastes)的部分,中文往往簡單地翻譯成賤民,事實上,賤民只是Outcastes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願意自己放棄自己的種姓,也會成為無種姓者。當然,在古代,這種事情很少見,多數都是被剝奪種姓,這些被被剝奪種姓的人往往只能從事骯髒的工作,成為賤民。而現代的許多印度人因為不滿種姓制度,自動退出種姓,他們也成為Outcastes,今天的印度大概有20%的人口屬於Outcastes,但要理解成印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是賤民那就理解錯誤了。

  賤民的最初也是來自一些從事污穢工作的被征服的土著,從事潔凈工作的土著被納入首陀羅,而剩餘的這些由於其工作性質不能被接受進入任何種姓,成為Outcastes,不僅如此,高級種姓,尤其是婆羅門對潔凈概念非常執著,所以,從事這些工作的人被認為是不可接觸的人(untouchables),這些不可接觸的人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賤民,古代印度人相信,疾病不僅通過接觸,甚至通過空氣都可以傳染,所以不僅他們不能接觸高級種姓的人,甚至要同高級種姓保持相當的距離。而某些工作由於非常骯髒,甚至被認為是不可見的人(Unseeables),他們只能在夜晚從事工作,以避免被高級種姓的人的見到。

  在印度,高級種姓的女子和低級種姓的男子是絕對禁止婚配的,如果有子女的話,其子女將成為不可接觸的人,也就是賤民。婚配雙方也將被處死,或者開除出種姓,成為無種姓者,一般來說,他們都將被生活所迫而從事骯髒的工作成為賤民。其他原因被剝奪種姓的人也會成為無種姓者,比如當初甘地去英國的申請就沒被他的副種姓同意,他沒理會自己去了,那段時間按規矩他就成為了無種姓的人(注意,無種姓者Outcastes和賤民Untouchables不能劃等號),不過他回印度後,又被所屬種姓重新接受,沒遇到什麼大麻煩。

  種姓制度的習俗

  第二次出生

  高級的三個種姓,也就是來源自雅利安民族的三個種姓都有第二次出生,這和轉世投胎什麼的沒關係,第二次出生意味著一個人達到了信仰年齡,成為吠陀信仰的一個成員。從第二次出生開始,他可以開始學習梵文和吠陀經,並履行吠陀行為準則。

  作為男孩子,他們有固定的「再生」年齡,婆羅門的男孩子是8歲,剎帝利是11歲,吠舍是13歲。在儀式上,他們的手腕將被纏繞上一條絲線,作為再生的標誌。女孩子則沒有固定的年齡,她們的第二次出生就是她們結婚的時候,從而給新娘纏繞絲線也是三個高種姓的婚禮儀式的一部分。

  人生四階段

  從第二次出生開始,高種姓的印度人將進入他們人生的四個階段(ashramas),我在前面解釋Karma時,解釋說關於好壞的區分與年齡相關,其實準確的說不是年齡,而是和這四個階段相關。

  第一個階段是brahmacarya,或者說學生階段(brahmacarin),對於男孩子來說,他們將同老師(guru)生活,老師固定是由一個婆羅門擔任。學習的內容是梵文、吠陀經、禮儀等等,他們要遵守的教規德操(dharma,順便說一下,少林的達摩祖師的名字就是這個詞,Dharma)包括順從、尊敬師長、禁慾和非暴力,對於學生來說,老師就是上帝。而對於女孩子來說,她們的學生階段就是她們的婚後家庭生活,她們的丈夫就是她們的教師。

  第二個階段是garhastya,也就是自立家庭的生活,對於虔誠的印度教徒來說,這個階段是個嚴肅的階段,如同學生階段一樣,要接受嚴格的指導。在這個階段,男子不論是一個神職人員還是一名武士,女子不論是作為妻子還是母親,都要遵守最基本的個人操守(dharma)。操守之外,這個階段的人最基本的責任是償付三個債務,一個是對祖先的債務,需要通過結婚和生子來償付(和我們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很有共通之處),一個是對神的債務,需要通過家庭的宗教儀式和奉獻來償付,還有一個是對教師的債務,需要通過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進行教育來償付。

  第三個階段是vanaprastya,就是森林隱修階段,當一個人人的頭髮變的灰白,皮膚有了皺紋,孫子孫女已經出生了,就進入這個階段。丈夫和妻子於是可以把他們的財產和事業交給孩子,一起退休並進入森林居住成為隱士。但這不意味著他們要完全脫離世俗生活,比如丈夫和妻子仍舊可以每月有一次性生活,真摯的愛仍舊需要延續,少量的操守禮儀也要繼續進行,所以這個階段並非完全脫離了dharma的限制。

  第四個階段是sannyasa,是遊歷苦行的階段,如果一個男人願意,他可以從前一個階段進入這個階段,但他的妻子必須回到家庭。根據傳統,她不可以獨自在森林隱修,也不能長途苦行。苦行者將和社會脫離關係,他的家庭將認為他已經死去,並舉行葬禮。一個苦行者脫離所有的教規操守(dharma)的限制,也脫離種姓的限制。當一個苦行者進入任何一個印度教寺廟時,他不是一個朝拜者,而是一個被朝拜的對象。在印度教中,各個神都有配偶,所以神都處在第二個階段,從而在精神上,一個苦行者是超越了神的存在。

  這四個階段的前兩個和我們這些老外的生活還很接近,而後兩個則有些難以想像。事實上,也並非每個印度高種姓的成員都能很好地完成四個階段,畢竟現實生活有自己的規律和限制。但同時,也的確有不少虔誠的信徒嚴格按照這四個階段來完成自己的人生,來到印度的人都會見到許多獨自流浪的苦行者。

  低種姓和賤民的生活

  擁有第二次出生的榮耀的是三個高級種姓,他們佔印度教人口的48%,剩下的主要是首陀羅和賤民。首陀羅只能出生一次,根據傳統,他們不可以學習梵文、吠陀經。他們的教規操守是為再生種姓的人服務,再生種姓的人除經歷了一次肉體出生外,還經歷了一次精神出生,因此是乾淨的,首陀羅沒有經過精神出生,是一生種姓,因此是不幹凈的。我們前面說過,印度教的種姓制度是一個凝滯的制度,低種姓的人是無法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的,但雖然不可以改變社會地位,聚斂錢財還是可以的,所以即使在古代,出現什麼首陀羅財主也還是可能的。當然,可能性的存在是一回事,而事實出現的幾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印度教中,各個種姓間很少通婚,但並非絕對禁止,高種姓的男子娶低種姓的女子這樣的「順婚」還是可以的,但反過來,低種姓的男子娶高種姓的女子這樣的「逆婚」是絕對禁止的,一旦發生,往往是低種姓的男子被處死,高種姓的女子也被處死或被剝奪種姓成為賤民。由於順婚的存在,低種姓的人雖然不能提高自己的種姓,但可以提高自己後代的種姓,比如首陀羅階層想要提升地位,則只有首陀羅女子與婆羅門男子處於夫妻情況下所生之女又與婆羅門男子通婚,如此繼續,則在第七代才可以成為婆羅門。而這種達到最高種姓的時間粗計最少也需140年以上。

  首陀羅的地位低下不僅反映在社會生活上,也反映在文化上,我看過一些印度的傳說故事,基本上正義、智慧的主角都是婆羅門,比如故事的開頭往往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智慧的婆羅門……」,相反,故事中的笨蛋、壞人、吝嗇鬼、性格善變無常的往往是首陀羅,貪婪愚蠢的首陀羅財主在故事中到處可見。從小聽這樣的故事長大的印度的孩子自然會在心理樹立種姓觀念,並認為首陀羅是愚蠢、懶惰、貪婪的低下的人。

  至於賤民,他們的工作都是污穢的工作,被稱為不可接觸的人,有的甚至是只能在晚上工作以避免被見到,被稱為不可見的人。所有的賤民都是不具有Varna,也就是不具有任何種姓,我在某些國內的書上看到說賤民俗稱為「第五種姓」,我估計肯定是我們這些老外的俗稱,印度人自己不會認為賤民是個種姓。

  根據印度教教義,賤民的工作是任何有種姓的人都不可以去乾的。這些工作主要包括,(1)處理死去的動物屍體,比如那些在印度村落里四處遊盪的神牛的屍體,還有處理無人認領的人的屍體;(2)製革,因為革需要從死去的動物屍體上剝皮硝制,同樣的,製造各種皮革製品的手工業也是骯髒的;(3)在那些沒有下水道系統的村落里清除人畜糞便。由於這些是出自宗教規定,所以在印度城市裡,許多來自他鄉且沒有一技之長的高種姓成員,寧可在大街上乞討也不會找工作,因為他們不能從事下賤的工作。

  賤民的生活必須要迴避具有種姓者,他們往往有單獨的出入通道,也有自己的井,因為他們不能和有種姓者使用同一口水井。不過在條件不優越地區,賤民還是可以和高種姓的人用同一口井,但他們必須最後打水,以避免弄髒了井水。賤民的居住區必須遠離四個有種姓者的居住區,他們不能進入有種姓者的住房,他們不能進入寺廟。在某些公眾場合,如果必須和有種姓者一起出現的話,他們會被強迫坐在遠離有種姓者的位置。

  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這些不可接觸的人接觸了有種姓者的身體,有種姓者就因此被污染了,必須用水來清潔自己的身體。在一些印度教信仰嚴格的地區,尤其是對於那三個再生種姓來說,不僅要用水清潔身體,而且要通過一些宗教儀式來清潔。如果賤民進入了有種姓者的房屋,或者接觸了有種姓者的東西,那麼有種姓者也必須清洗賤民走過的地方和接觸的東西。在印度,經常會出現由於賤民接觸了有種姓者的身體和東西而被毆打或者被殺的事情。當然,在印度也有好心腸的人,願意給予賤民一些幫助,許多熱心的婦女也願意施捨給饑渴的賤民一些水和食物,但她們從水罐給賤民倒水時,依然會把水罐高高抬起,以避免自己和容器不小心碰到賤民身體。

  而農村,那些不可見的人在過去的印度出門時要敲擊一種東西發出響聲,這樣高種姓的人聽到聲音就可以迴避,以免見到他們。在城市,高級的賈特會有專門的僕人,這些僕人的職責就是走在高級賈特的人的前面,並大聲宣告他們將從這裡通過,讓賤民迴避,這些僕人還要親眼確認街道上已經沒有不可接觸的人和不可見的人,以便主人通行。


婆羅門——趙老爺、紅N代

剎帝利——其他中高級官員、大商人、國企領導

吠舍——一般官員幹部

首陀羅——普通公務員

賤民——普通企業白領等等


婆羅門教的核心在於每個等級都有活路,而不是會被徹底消滅,否則向雅利安人投降毫無意義,全部來個決一死戰,兩敗俱傷那個都不希望,每個等級是分到的有固定配額,不是一點都沒有的零和遊戲,國王的兒子保證是國王,農戶的兒子當然是農戶,以固定財產生活是最高核心


古時候有一天, 印度一個男青年向父親抱怨道:「爸,我愛上了將軍的女兒,我和她感情很好,可她父母卻堅決反對我們在一起,就連您都不同意!」男青年的父親聽了,無奈地搖了搖頭:「孩子,你們不能結婚啊!咱們家世世代代都流著最低種姓首陀羅的血!而你愛上的姑娘,人家是高級種姓剎帝利的女兒!你們結了婚生的孩子可是連個種姓都沒有啊!」 最後,棒打之下,一對多情的鴛鴦只好分開,最後男青年在絕望中鬱鬱而終。

原來,這一切還要從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開始說起。

公元前一千多年,一群自稱「雅利安人」的白人對古印度進行了大規模的侵略,很多居民被侵略者無情地屠殺了。這群白鬼子大獲全勝後,又變賣了全國倖存的百姓為奴隸,同時制定了那個將人分為三六九等,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首先,雅利安人將自己人按照職業、出身等因素從高到低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而那些被俘虜的居民,淪為奴隸,也就是首陀羅。

第一種姓婆羅門,由神職人員、學者組成。他們把持著國家宗教大權,在他們那裡神權高於一切,所以婆羅門是古印度地位最高的。

第二種姓剎帝利,由國王、官吏、武士組成,相當於政府部門。他們把持著國家軍事大權,但地位比婆羅門要低。國王走在街上,見了一個僧人都要畢恭畢敬地行禮。

第三種姓吠舍,由農民、商人、工人組成,也就是老百姓階層。他們身份是自由的,但要定期交稅給國家,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

第四種姓首陀羅,他們就是一些沒人身自由的奴隸。幾乎沒有權利,被迫從事傭人、馬夫等讓人呼來喝去又拿不到幾個子兒的職業。就連國家舉辦的大型活動,他們都無權參加。

另外,還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在全社會最受歧視。他們沒有種姓,也就是賤民,被視為「不可接觸者」。這些人是由相對低種姓的男子和相對高種姓的女子結婚後生下的孩子組成。在古印度,較低種姓的男子和較高種姓的女子是不能通婚的。賤民只能從事街道清潔工、垃圾清理工、抬屍工、劊子手、墳場管理員等最臟最累甚至和死人打交道的職業。而且為了讓有種姓的人認出並即時躲避,賤民必須佩戴賤民的標誌,穿著喪服,工作時要隨時敲著手鼓,這樣人們一聽見這聲音,就會逃之夭夭,躲開這群「不可接觸者」。

為了鞏固統治,古印度婆羅門利用宗教來欺騙人們,他們將種姓制度「升華」成了「神的意志」,婆羅門編造道:「從造物神梵天的嘴裡演化出婆羅門;從手生出剎帝利;從腿生出吠舍;從腳生出首陀羅;而賤民位於梵天的體外。」

雖然現在印度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禁止種姓制度,但儘管如此,這個骯髒的制度仍對印度人民起著非常不好的影響。


印度種姓制度,大致如下圖吧(徒手畫,有點丑)

印度種姓制度是指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

四個種姓之間誰和誰差距比較大呢,從他們的產生來看可以大致知道。

大約公元前2000年-1500年期間,雅利安人從印度西北部進入印度,大致是從伊朗高原那邊來的,他們的語言也是伊朗語系。來到印度之後開始了對當地土著的征服之旅。

雅利安人是白種人,印度土著羅毗荼人是黑種人,白人也不知哪裡來的膚色和血統的優越感,反正慢慢統治了土著,當時用等級把白皮膚的雅利安人和黑皮膚的羅毗荼人區分開來。這算是最初的種姓制度的萌芽吧。

到了原始社會後期,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化也加劇了,社會分工越來越明晰,於是在雅利安人中間自上而下形成了三個等級:

婆羅門代表祭司貴族,管宗教祭司,看上去屬於意識形態領域;

剎帝利代表武士貴族,管軍隊,屬於軍事領域;

吠舍代表地主、工商、農民,基本管著第一、二、三產業,大概屬於社會經濟發展領域。

當然他們還沒有忘記土著居民,於是被征服的土著被納入為第四個等級,叫首陀羅。

首陀羅就是為上述三個等級服務的,從事一些比較臟累的體力活,然後還經常被歧視,總之生活境遇很慘。

但是還不是最慘的,真正慘絕人寰的是賤民。這個群體完全被排斥在種姓制度之外,被上述四個種姓稱為「不可接觸者」,這才是社會的最底層。

他們是從吠舍、首陀羅、非雅利安人的落後山區、森林部落,或者不同等級人通婚所生的子女中產生。而且他們還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們根據職業分工還界定出數千個小種姓派別。

比如我們根據從事的職業不同有稱漁夫、船夫、鞋匠,而他們則叫尼沙達、馬爾卡哇、卡羅瓦羅,而且鞋匠家族還不能和船夫家族通婚,只能內部通婚。大概就是社會分工有多細,他們就有多少個派別就是了。

當然,上面的四大種姓內部也是分很多小等級,大致也是根據社會分工和族內婚姻制度發展起來的。

到這裡大概可以看出各個階層之間誰和誰差距比較大了。

以下就是再多說幾句。

種姓制度在印度延續數千年,時至今日在印度社會中還留下深深的烙印,主要也是因為種姓制度滲透在社會方方面面。

長期以來高等級種姓為了維護自身的特權,在統治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嚴格的制度。

在職業上,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婆羅門獨攬宗教事務,專門祭司,享有最高權力;剎帝利掌握軍事大權,是貴族武士;吠舍經營農、牧、工、商,是被剝削和被壓迫者;首陀羅等級最低,為上述三個等級服務。低等級者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否則要被處以重刑。

在婚姻制度上,為了保證高等級的世襲地位和特權,強調同姓通婚,禁止不同等級之間通婚。隨著人口雜居的形勢發展,也只允許高等級男子依次娶低等級女子為妻,依次的意思是一次只能跨越一個等級娶妻,不能婆羅門男子一下取個吠舍的女子,最多只能娶個剎帝利。另外,反過來低等級男子娶高等級女子則被明文禁止。

在宗教上,低等種姓首陀羅則被視為「不適合祭司的人」,不能翻看宗教經文,從事宗教活動。

在法律上,量刑也是根據出生和等級確定,典型的同罪不同罰,如低等的首陀羅說上面三個等級的壞話要被割去舌頭,反過來則無需受到刑罰。

還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連首飾都規定了哪個等級戴什麼,甚至賤民出門要戴個類似鈴鐺的東西,以提醒高等種姓及時避開。

基本上,這麼一圈規定下來,各個種姓之間就沒有流動性可言了。

近代,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印度也頒布了廢除種姓制度的法律,但種姓制度所固化的社會觀念早已積疾難返,總之,這條路就是還很長。

主要參考:

張景潤:淺論古代印度種姓等級制度.[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6期

2017.11.8


想起來元朝剛建立起來也把人分四等,只是被不甘的漢人最終推翻了,不同時空不同地域發生的歷史驚人的相似,創造歷史的,只有活在當下的人民。


Chakraborti在印度算什麼階層


如果印度被入侵,低種姓的人會為國家玩命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印度暴發騷亂 ,50萬高種姓人示威?
為什麼印度的互聯網行業如此疲軟,沒有誕生出 BAT 級別的巨頭?
剎帝利地位真的不如婆羅門嗎?
印度軍事力量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
印度男性傳統服飾是什麼樣的?

TAG:印度 | 種姓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