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論史鐵生?

剛學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我的老師給史鐵生很高的評價:(1)熱愛生命(2)走出了殘疾的陰影(3)...

我在想:史鐵生從殘疾的陰影中走出,又陷入了母親去世的陰影,一輩子活在慚愧之中,他難道不是從一個陰影走向另一個陰影嗎?


他慚愧嗎?他固然是慚愧的,但是再怎麼慚愧,生活還是要繼續,慚愧不是生命的全部。他既然知道母親是帶著對他的擔心死去的,那便更要好好的活。與其說他母親的死成為了他的陰影,不如說他因母親的死而與命運達成了進一步的和解。

而且,比起慚愧,我倒認為他對於他母親的逝去,更多的是懷著一種深切的遺憾。固然,他是導致母親死去的重要因素,但他卻沒有必要把他的母親的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他不會偏執到這種地步。或許他曾經偏執過,但卻走了出來。

我們在看《我的地壇》《合歡樹》等文時,不難看出他對母親之死的遺憾,但卻不曾看到他在怨恨命運將母親的帶離。在他看來,母親的死對母親自己而言並不是一件壞事。「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既然上帝是因為看到母親的苦而將母親召去,那母親便可脫離苦海了。悲傷是屬於他們這群留下來的人的,卻不會屬於他的母親。因此,母親的死便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了。他由此與自己、與命運達成了又一次和解。

真要讓我評價一下史鐵生的話,我只能說,他是一個與命運講和了的人。不會過度抗爭,也不會就此屈服,僅此而已。


之前看過史鐵生的《自由的夜行》,覺得他的思考都很有深度。

比如:「任何引人注目的行徑都必有其信奉的理由。」 「不被感受的東西等於從未發生,不被發現的衝突,則不能進入靈魂的拷問。」 「盡頭必至無聊,沒有盡頭則難免瘋掉。」 「在某些地方,總是沒有夢想照進現實,常有的倒是妄想照進現實,或現實擊穿夢想。」…

剛開始史鐵生當然不能接受自己殘疾的事實,也經常跟母親沖氣。但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殘疾,給了他思考的機會。有時間讀很多書,有時間思考人生,以及母親去世後開始寫作(我印象中好像這樣,可能有誤)。母親去世,做子女的都會懊悔生前沒能好好對待自己的母親,讓母親過上好日子。但母親對他的擔心和期望也成為他好好活下去的力量。

史鐵生以寫作為生,擁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也能養活自己,這也算了了母親的心愿。同時,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也有了寄託。

再看看,他經歷了這麼多「不幸」的事情,某方面難道不是幫助他進入更深度的思考嗎?然後,回過頭看看身邊活著的事物,是不是更值得珍惜了呢?


釋然和慚愧是兩回事,思念也不代表活在陰影中


看過史老一些作品,屬於被很大程度低估的作家。務虛筆記非常好,建議題主去看看。是一個很有哲思等我作家,而這種哲思又是自己慢慢感悟出來的。生命的空靈與孤獨,在史老的筆下被呈現出來。


還請提問者多看他的書…畢竟有些問題,需要你自己獨立思考


推薦閱讀:

工科讀博士真的那麼可怕嗎?
在很貴的本子上第一次寫東西是什麼感覺?
西語專四即將到來,對學習西語開始感到煩悶,找不到途徑和方法去增加應有知識,怎麼辦?
如何從頭開始系統學習VHDL語言?
對於錢沒有一點概念的人是怎麼樣一種人?

TAG:學習 | 文學 | 史鐵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