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Uber 和 Airbnb 還沒上市?

新聞背景:http://cn.wsj.com/gb/20170508/mkt153955.asp

股市飆升、波動性位於歷史低位以及科技類股走高刺激了美國股市首次公開募股市場的反彈。但那些規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初創企業仍不願上市,這反映了這些公司對於上市後的估值能否與私募投資者賦予它們的高估值相匹配的擔憂。

……不過IPO市場還遠遠沒有完全恢復健康。在目前的後續IPO當中,並沒有看到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愛彼迎(Airbnb Inc.)等知名私人企業的身影。預計這些公司不會在2018年之前進行IPO。幾名投行業人士稱,雖然市況好轉,但進行IPO的公司並不如他們之前所預計的那麼多。

私募投資人不會敦促這些公司上市嗎?


不了解這兩個case的情況,僅根據對市場的大概了解做一個基本解答。

據我和境外投資者、nasdaq等境外機構的交流,目前美國市場的趨勢是私募股權市場逐漸取代公開市場,也就是IPO所在的public market。投資者之前對公開市場最大的訴求就是流動性和融資,但隨著美國市場的發展,以及nasdaq等交易場所等對私募股權交易流轉的技術和平台支持(nasdaq有一個私募股權交易平台),像UBER這樣的明星公司,在私募市場就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流動性,融資就更不必說了,再加上美國私募股權發達,參與的投資者足以撐起一個市場,所以這些公司的股權交易需求在私募市場就可以滿足,更多的發行人和投資機構就不會選擇上公開市場接受嚴苛的監管。

簡而言之,他們認為go public的性價比不高。


其實不只是Uber和Airbnb,越來越多的獨角獸公司選擇延遲上市。

從合規上來說,目前美國法律對於private company的股東總數的要求從500調整至2000,大大提升了公司的自由度。早期Facebook和Google IPO的時點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已經觸及到投資者限制總數而被「強制性」IPO,而Uber和Airbnb面對的窗口期則因為法律的調整而被拉長了。

從業績上來說,剛剛上市的Snap由於最新季度用戶增速不達預期,股價大跌21.45%市值直接縮水50億,在跟蹤Snap的投行中,更是有多家直接下調評級。對於Uber和Airbnb不上市代表公司可以從一個相對long-term的角度進行規劃而不是單純的追逐每個季度的表現。

從融資上來說,private money的確已經可以滿足公司的融資需求。一級市場的估值表現亮眼,同時私募市場的流動性也可以讓投資者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支持。

但是Uber和Airbnb最後肯定還是會選擇上市的。前面也說過,美國對private company的股東總數的要求為2000,雖然窗口期拉長,但是最終還是會觸碰的。同時,投資者、創始者和公司員工還是有明確的退出需求,通過二級市場套現還是一種非常合理並常見的選擇。最後上市還是會很大程度降低公司融資難度,如Elon/Tesla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完成了對SolarCity的收購,從長期角度來說公司選擇上市還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


很贊同 @Julia 的回答。我剛結束這方面的研究。股東人數限制的放寬確實讓很多公司可以選擇stay private。有意思的是Facebook一直希望JOBS Act能放寬股東人數,不過Facebook在這個法案通過前接近觸發了原有的股東人數限制,不得不上市。

另外加一點,現在的利息非常低,所以私募的成本相對低。從美聯儲的flow of fund可以看出,這幾年私募增長遠高於二級市場。獨角獸公司有很多機會獲得低成本融資。而原有投資者也不急於套現。從數據上看,最近五年,從私募到IPO的公司,中間所經歷的時間增長了一倍。


因為上市不是目前最佳選擇。


謝不邀

ipo不是板藍根,不是包治百病。

吃錯藥會死人。

輕輕鬆鬆做幾個ppt,帶個無線mic上台畫個大餅,就引來天量的投資,挺好。go public是自尋煩惱。

一級市場成本這麼低,去二級市場遭罪?一級市場的水還沒抽完,去二級市場找虐?

遞交了材料就是拍了果照,一旦下海,無法回頭。前面風急浪高,吉凶難料。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市場早已換了新天,人民早已翻身做主人。

歡迎來到錫安!!


為什麼豬肉要拿到市場上賣?

1.可以賣了(估值到位)

2.賣得快(流動性)

為什麼養殖戶還不賣?

1.他認為這豬晚兩天賣更值錢

2.有些人來屠宰場預定了(私募)

3.農業部的政策變了,可以晚點賣。

以上都是扯淡。

基本常識是,屠戶會在利潤最高或最需要流動性的時候,把豬拉到市場去。


他們的布局才剛剛展開,現在IPO的話估值方面會吃虧。他們有信心估值在幾年內翻幾倍。投資人自然不傻,他們看到有翻幾倍的可能,卻沒有看到大幅貶值的可能。為了更大的蛋糕等得起也願意等


謝邀。

本來想說一下airbnb和uber那神奇到匪夷所思的估值,不過發現題目中已經提到了說「 這反映了這些公司對於上市後的估值能否與私募投資者賦予它們的高估值相匹配的擔憂。」那就嘗試回答一下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私募投資人不敦促他們上市。

簡單地說,只要一日不上市,我說他們值多少錢他們就值多少錢。一旦上市,這可能就是他們夢醒的時候了吧。


隨便說幾句吧。Airbnb因為有一些客戶醜聞吧,所以其安全性收到了質疑,在美國的一些州被暫停了業務,有政策風險。

然後空中食宿業務來看,至少我個人根本就無法能接受陌生人住在家裡,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網上隨便搜搜就很容易的能看到很多租客毀壞財物的情況,而且因為租金太少了,根本就無法彌補損失。同樣的,自己完全不敢住在私人家裡(親戚的話覺得給長輩添麻煩了。朋友啦,青梅竹馬除外)更何況陌生人呢,自己一個男生都這樣,相信女生更會存在顧慮了吧。

公司在去年實現了成立以來的首次盈利,不錯,但是個人繼續對公司持有懷疑態度。

Uber目前來說還沒有找到一個盈利模式,雖然據說在某些市場已經盈利,但是個人覺得這樣的共享經濟不適合全球。公司去年由虧損了3billion刀,這就是在全球盲目擴張的結果。現在公司可以這麼描述「我們從未盈利。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們還會繼續虧損,甚至無法不能盈利。」不要嘲笑我,這麼文藝的話,其實是90年代末一家互聯網公司IPO文件里闡述的。Uber這樣的公司連年虧損,而Visa這樣的以非盈利組織名義成立的公司卻高歌猛進。生活就是這麼滑稽,不是嗎?


為什麼要上市?我們集團就不上市!


燒完錢剛穩定一點這麼快賣豬肉乾嘛


有這麼多爸爸追著給錢, 幹嘛要去借錢。

其次在這種盤裡面的投資人,不可能會不知道把餅畫圓再分的道理吧。

就算真的有投資人急於套現,以Uber這種勢頭的公司在私募市場的流通性來說根本也不成問題。


運作模式還不成熟吧。


投資人有自己的想法。 公司又有自己另外的想法,意見不統一就等待…


推薦閱讀:

Uber 在世界各地都遇到了本土競爭者並被捲入價格戰,Uber 會堅持長戰線消耗戰嗎?這是無奈之舉嗎?
在有關部門查處專車強制蠻橫時,作為乘客應當怎麼保護自己?
你乘坐或駕駛優步(Uber)有哪些奇妙的體驗?
參加優步 Uber 的運營經理崗位面試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Uber 入華至今,經營情況如何?

TAG:首次公開募股IPO | Airbnb愛彼迎 | 優步U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