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在近代史中是怎麼從一個強盛國家變的衰落的?


西班牙不能說是歐洲病夫,只是近代不再處於舞台中心了。要知道西班牙為什麼弱,首先得搞清楚西班牙強在哪。

西班牙發跡於大航海時代。15世紀末以前,從西方通往東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條。一條是陸路,即「絲綢之路」,從君士坦丁堡登陸,經小亞細亞、黑海和裏海南岸至中亞,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到中國。另兩條是海路:一條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埃及經紅海至波斯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相反則是順序倒置至亞歷山大港)。這幾條商路需經義大利(熱那亞、威尼斯等義大利共和國城邦的崛起就有一部分此原因)、阿拉伯、拜占庭和波斯等地的商人多次轉手,才能將貨物運抵西歐。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後佔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在1453年徹底消滅了千年帝國東羅馬拜占庭。奧斯曼控制傳統商路之後,對過往商品徵收重稅,使運抵西歐的貨物量少價昂。於是,西歐的商人、貴族,迫切希望開闢一條通往中國和印度的新航路。

此時,地圓說日益被人們接受。1477年,佛羅倫薩地理學家托斯堪內里(Paolo dal Pozzo Toscanelli)繪製世界地圖,就將中國和日本畫在歐洲的西方。

當哥倫布(Biografia de Cristoforo Colombo)到達美洲時(約今聖薩爾瓦多登陸,而不是他原本計劃中的日本。)就以為自己已經到了亞洲。

西班牙的衰弱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雖然伊比利亞征服者們用火槍、鐵劍、疾病徵服了美洲,掠奪了大量的黃金。但是這些黃金很少有真正實現自己價值的,反而大量的黃金導致了西班牙急劇通貨膨脹。

無敵艦隊的覆滅,無敵艦隊其實不是大多數人印象中一次戰役就徹底覆滅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對英國發起了數次戰爭(1588 第一次遠征加萊英西大海戰(英國勝利);1591 弗洛雷斯之戰(西班牙勝利);1596 第二次遠征在比斯開灣遭遇颶風(無功而返); 1597 第三次遠征(英國勝利); 1599 第四次遠征(因尼德蘭背刺無功而返) 1601 第五次遠征遭遇暴風雨(無功而返)。)但都無功而返。之後雖然西班牙仍依然握有印度洋南洋一帶以及理論上的太平洋霸權。但是已經日薄西山,最終海上霸權被尼德蘭、英國瓜分。


病夫一詞引起了群眾的極大憤慨,好像的確是過了,因為西班牙雖然衰落,淪為近代政治版圖上一個二流角色,但還始終保有一定的地位,距離奧斯曼和大清一般的待宰羔羊還是有距離的。

但如果踢出病夫一詞,問題也沒什麼毛病。西班牙在鼎盛期後陷入數個世紀的持續衰落是不爭事實,現在的西班牙人均收入在歐洲排名靠後,經濟較西歐其他國家更加疲軟,也是實際情況,否也否不掉。(說西班牙就西班牙,題目也沒問跟中國怎麼比,好多人把天朝攪出來幹嘛,真要比,經濟總量,軍事力量,政治影響,工業體系,除了人均,西班牙毫無優勢啊)

西班牙鼎盛時期憑藉美洲殖民帝國和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聯盟,一面從美洲攫取大量殖民利益,一面通過洛林,弗蘭德斯等領地包圍法國,一面通過這種對法國的優勢控制義大利,同時還支持奧地利對中歐的控制,支持它來對抗奧斯曼的擴張,同時在地中海強勢阻擊奧斯曼的擴張,同時對北非進行殖民。但西班牙這種強勢地位引起了全歐洲的敵視,為了維繫這種優勢地位,軍費又吞噬了太多財富,西班牙本身的社會體系又缺乏發展經濟的底蘊,只是把財富輸送到了英國和義大利,最終導致了帝國的衰落。

如果要分析起來大概有幾大原因:

一,法國和奧斯曼的挑戰,法國作為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卻一直被西班牙壓制,因此被迫與奧斯曼結盟,這一同盟導致西班牙被迫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東方和西方同時受到挑戰。

二,來自英國的競爭,英國原本出於對法宿怨與西班牙同盟,但在亨利八世婚姻破裂後,兩國關係破裂,。同時西班牙支持天主教,英國卻進行宗教改革,西班牙更成為新教貴族們的敵視對象。而西班牙的殖民利益也成為殖民後起之秀英國的窺視對象,最後結果就是無敵艦隊之戰,雖然此戰並未危及帝國根基,但無疑使西班牙更四面楚歌。

三,宗教改革。西班牙作為天主教的保護人,最頑固的宗教堡壘,因為宗教改革陷入了歐洲無休止的宗教戰爭中。為了維護在義大利的利益,為了維護哈布斯堡在德意志的統治地位,西班牙捲入一場場宗教紛爭,最後被拖入三十年戰爭幾乎耗盡國力。

四,未能跟上技術革命。西班牙由於殖民地的支撐,大量金銀湧入,導致國內通貨膨脹,本地的製造業成本大增,在國際上被英國法國產品打的一敗塗地,被迫採取在殖民地封鎖非西班牙貨的辦法,但結果就是本國產品缺乏升級動力,被其他國家越甩越遠,到殖民地崩潰,西班牙經濟就隨之崩潰。

五,過多的內戰和內亂。西班牙自哈布斯堡絕嗣,就陷入多次內亂的怪圈。波旁王朝多次內亂,卡洛斯派,哈布斯堡派,混亂還加劇了國內的分裂。到了二戰前還有西班牙內戰。

六,站隊失敗。西班牙出於對法國的敵意與法國長期鬥爭,但哈布斯堡絕嗣後卻引入法國波旁王朝,又跟盛極而衰的法國一起被歐洲群毆。出於對英國的敵視又加入拿破崙陣營,結果唯一值得依靠的仍保有歐洲一流水平的海軍又全軍覆沒,還引來了盟友法國的入侵。

七,殖民地的反抗。西班牙對殖民地的統治方式遠較英法等落後,嚴格的血統和等級制度下,本土白人,本地出生的白人,混血白人,甚至四分之三混血和二分之一混血白人之間都有不可逾越的等級差距。所以西班牙的殖民地始終伴隨著激烈反抗。南北美殖民地的崩潰不談,即使在後期美西戰爭前都有十幾萬西班牙軍隊在菲律賓和古巴鎮壓叛亂,殖民地反而成為帝國巨大的負擔。

八,西班牙本身的地理條件。西班牙本身耕地平原較少,相對於法國先天條件就不足,中世紀以來人口一直少於法國,這也是西班牙歐洲帝國在法國壓力下崩潰的重要原因,八百萬人口對抗一千五百萬人口。即使是現在,西班牙發展工業條件也比其他地區差一些。


看了這個問題真心想答一下,因為在西時間很長了,的確對這個國家有些感情。初等教育在中國完成,高等教育又在西國完成。經常站在一個是自己祖國和另一個是我第二個故鄉的國家的中間立場看問題。西國對華人有很多誤解,中國對西班牙或西語國家認識也不多。導致這兩個世界隔閡很大,有時大到讓我瞠目結舌。認識一個國家最好方式是去看看,如果有條件可以學學他們文字,而不是道聽途說。有很多寫新聞報道的人很不負責任,不僅在中國,歐洲也是。經常看互相之間的報道,感覺互相都覺得彼此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比如西國經常說國內環境,道德問題。而國內就報道這邊失業,債務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自身問題,從超級大國美國到戰爭中的國家,都是病夫,病大病小而已。我覺得每個國家只要能餵飽自己國人,維護其國人安全就很不錯了,這一點上西班牙已經做的很好了,就別說它們的健全的法律,醫療,教育,福利制度了。畢竟成為世界中心是需要機遇的,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還一個就是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就像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人一樣是每個國家自由,只要不侵犯其他國家。從我自身感受他們就像一些小的歐洲國家一樣就無意成為什麼樣的牛B國家,其實我們也發現很多歐洲小國在國際上根本就沒有什麼聲音。

什麼笨豬,病夫,這類詞歧視性的詞大家都少用點,理性點,別把知乎搞成微博。

_______________分割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

題目已經改了,很高興,說明我們都更理性了一點。每次在西國看到有歧視中國言論,我都會不遺餘力的說服他們,在中國看的關於西國不實言論也經常站出來說說。真心希望兩個世界和睦共處,畢竟是培養我的兩個最重要的世界,雖然經常覺得很難。

很想回答這個問題但很抱歉沒有資格,我不是讀歷史的。歡迎來西玩,免費導遊兼翻譯。


謝邀!

西班牙只是後期相對英國法國衰弱而已。主要是因為因循舊制度,沒能很好地利用新大陸的資源,用我黨的話來說,沒能認清形勢。

一般農業條件相對較好的國家,都容易走這條路,比如法國、義大利、還有中國。


伊比利亞半島的土地西歐算比較貧瘠的

西班牙成為強國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大發現,它比英法荷等國家更早地航海殖民

當這些國家也紛紛趕上殖民列車後,西班牙本土的劣勢就暴露出來了

而且西班牙沒能很好地利用殖民掠奪獲得的第一桶金,沒能率先出現科技、工業革命


西班牙確實衰落了,但那是和之前的地位相比,在世界上依然是排名在前的國家啊。

雖然西班牙經濟不景氣,但是整個歐洲經濟都基本是這樣,西班牙再差也不是倒數,歐洲前六名還是排得上的。

西班牙歷史上的衰落主要還是政治,宗教方面原因,可以自己去查閱資料。


與其說西班牙得病,不如說別人開控制台陪西班牙玩這個遊戲。


歐洲病夫不是末期奧斯曼土耳其嗎,幾時變成了西班牙,,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只是西班牙在中國的存在感弱罷了,怎麼成病夫了……?


題目改了,有些文不對題。

以下為原答案。

記得看三體的時候就被裡面天馬行空的想像所吸引,但是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地球準備了幾百年要和三體世界開戰:聯合艦隊啥的成排成列的在太空中,等著和人家干呢,結果人家就派過來一個水滴,愚蠢的地球人還要去捕獲它,結果聯合艦隊全軍覆沒。

考完試的時候,學霸垂頭喪氣可能是因為一道題沒做出來。學渣蹦躂蹦躂可能是這次沒把學號寫錯。

你在低水平上進行了五十的量變,看見人家在高水平上停滯不前就誤以為自己贏了?牛了?

套用最近挺流行的一句話:

你努力一輩子的終點可能還不如別人的起點。


我猜一定有人會說西班牙是被英國打殘的,然後英國成為海洋霸主。

說真的,吹英國天下無敵的人知道三次英荷戰爭和大同盟戰爭嗎?英國成為一流強國的時間就這麼被你們提前了一百多年。西班牙鼎盛時期,三次西土戰爭挫敗奧斯曼帝國,壓著法蘭西打,此時的英國不過是一個二流國家。真要討論西班牙衰落的話得從三十年戰爭開始了。


謝邀。殖民時代的西班牙是一個民族性格自由懶散,熱情浪漫的殖民主義國家,統治階層非常注重享樂。

其宗教地位比政治高很多,總體上文化強,科技弱。輸給當時船舶科技領先一大截的英國很正常。


地理位置優越但是地形不行,多山地少平原。

大航海帶來的金銀,通賬的同時反而丟失自己的民族工業,重冒險享樂輕生產勞作,戰爭不斷,大波金銀反而肥了法英低地。思想上極端天主,各種異端審判。


這個問題得從西班牙霸權的崛起說到它結束,有點長

我認為主要是倆國本土氣候地質條件的不同所導致。

西班牙對於殖民地的治理總得來說,是帶有原始意味的掠奪性治理

有個很有意思的經濟名詞,叫做黃金陷阱,說的就是西班牙。

從科爾特斯進攻印加帝國開始,西班牙還是封建國家,沒有資本主義式的萌芽,這就是所謂的原始意味,科爾特斯以及後來的殖民者,想要的不是種植原材料去進行貿易,而是直接掠奪原住民獲得大量的黃金

當這些巨額黃金流入新貴族的口袋後,所帶來的結果便是西班牙國內物價飛漲

那個年代沒有法幣,當市場上的流通的貴金屬數量一旦爆炸性增加,必然導致商品價格的拔高,肥的是殖民貴族的口袋,苦的是廣大平民

忍不可忍的西班牙人民發動數次義

在女王伊莎貝拉清除所有的非天主教徒的時候,西班牙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為了緩和國內的矛盾,對殖民地實行高額賦稅來安撫國內,增加了種植園主的商品成本,從內部產生了分離傾向

直到19世紀,玻利瓦爾揮舞獨立大旗

為什麼英國沒有步入西班牙的老路呢?

這就是本文的主題:倆國的本土

英國本土氣候溫和濕潤,極其適宜農業生產。

自圈地運動之後,大量的失地農民湧進城市成為了廉價勞動力,極大壓低了商品的製造成本,隨著殖民地原材料源源不斷的湧入,工業革命開始具有雛形,出現大量因此發家的早期新貴,早期資本家,從而為資本主義的崛起奠定優勢

但,西班牙做不到,它本土很貧瘠,大部分都是荒漠,山地。在大航海時代後,更多通過殖民發家的本土新貴熱衷於消費,尤其是奢侈品,對於土地的願望遠不如英國那樣強烈

對於貿易的願望呢?很抱歉,我手上的黃金多到用不完,退一萬步講,用完了,再找土著去搶不就行了,還貿易幹嘛,有現成的不用

16世紀的西班牙,看似風光,其實它的底子,比英國薄太多了

窮的只剩黃金了

殖民地賦稅這麼高,成本上就跟大英競爭不了好吧

大英的殖民地各種原材料運到大英本土,就產生了成堆的廉價商品,誰來買?

自然是窮的只剩黃金的板鴨咯

沒有體系優勢,沒有產業優勢,連商品優勢都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改變其上層建築,泡沫一樣的存在

它贏不了英國


大航海時代天時地利人和,開掛了。後來回歸正常水平


從拉丁美洲輸送回來的黃金白銀太多了,通脹嚴重。並且這些殖民地輕鬆搞來的錢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姑且借用現在的概念吧),商業經濟(課本里都叫資本主義萌芽,黃豆芽還是綠豆芽)沒發展起來,也就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看看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其他不說 是西班牙的經濟結構問題 西班牙從南美掠奪回來的金銀都用於買奢侈品,資金流向促進日德蘭地區和英國的工業發展。過多的金銀導致自身通貨膨脹,阻礙經濟發展。西班牙出產的羊毛等農產品都是英國加工,經濟從屬與英國,正如現在南美經濟從屬於美國一樣。


西班牙最強的時候是世界霸主不是強國。

現在西班牙也不是病夫。還有西班牙在文藝復興時代也是歐陸第一強國。

近代恩和法國打了多少年的王位繼承戰爭來著?


推薦閱讀:

除了語言,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之間有哪些文化差異?
怎麼評價吳宗憲炮轟2015年台灣金鐘獎?
漢族曾經分餐吃飯么? 又是什麼時候變為聚餐的。?
回族在身上紋佛像、帶佛珠,這事怎麼看?
影評人評論電影,那誰來評論影評人呢?

TAG:文化 | 西班牙語 | 歐洲歷史 |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