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婚戀時間普遍推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這對個體、家庭而言有什麼影響?

本題已加入圓桌 ? 即使獨自生活,更多「獨居」、「單身」的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沒錢的沒有選擇,沒對象結婚。

有錢的選擇太多,不想結婚。


高等教育普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我的朋友圈,本科後繼續讀個碩士基本很普遍,博士也有幾個,像我碩士畢業,今年出來工作是25歲左右,如果在校園期間沒有發展到穩定的感情關係,在目前物質條件不穩定的情況下,精力也在工作上,短時間裡肯定不會考慮成家的問題。


因為社會足夠繁榮,不組成家庭,光靠個人的資源也能夠生活得不錯。

加上,社會化大分工解決了吃飯、洗衣、清潔等以前只有家庭才能完成的雜務。

既然,結婚了並沒有比不結婚生活質量提高,那麼,為生活而結婚,為結婚而結婚的人都會減少。這兩種人減少以後,你覺得,光為了愛情而結婚的人能有多少?

婚姻從誕生的第一天起,主要目的就是,確定婚生子的繼承權,解決之前在群婚狀態下無法確定後代血緣的問題,是伴隨私有制的產生而產生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對男性更有利的制度。

而長期以來,女性必須有個婚姻的原因是,沒有男人真的會死的(女性力氣小,從事農業根本沒有辦法一個人支撐家庭)。

近代社會,福建出現過自梳女這個群體。就是因為當地紡織工業足夠發達,女性在紡織廠裡面工作能夠養活自己。

而上海的女人,在婚姻中地位一直比較高,也是因為松江地區紡織業自古發達,女性有經濟收入,在家裡說話就能說得響。

現在社會,女性能夠從事腦力勞動 ,光靠自己就能活的不錯。為什麼還要走入婚姻,遵照傳統的習慣,去給男性的家庭做牛做馬?(你去看看婆媳版的那些矛盾,大多數都是因為女性不願意按照舊時代的傳統,維持男尊女卑、女人伺候男人的生態環境而爆發的。)

一部分女性不願走入婚姻,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仍然願意結婚的女性變得供不應求,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提高。男人要付出更多有形的財禮和無形的尊重、愛護、分擔家務,才能夠娶到老婆。

這個成本,有些男人不願意承擔。而且沒有婚姻,他們依然能夠活得不錯。吃飯靠外賣,洗衣服靠洗衣店,清潔靠家政阿姨,某些事情靠島國片。那麼他們自然沒有動力,付出巨大代價來進入婚姻。

男女雙方都沒多大動力結婚的時候,結婚率當然會降低,離婚率也會相應提高。


經濟的壓力與城市化的發展。

1.作為90後,父母那一代人,結婚的對象基本上都是本地的,最遠也不會出一個市。那會兒大家都不怎麼富裕,結婚就是兩個人搭夥努力過上更好的日子。

2.隨著中國市場化越來越開放,作為90後的我,高中就不在家長讀了,就去了省會長沙,說真的,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再外向的人,也會覺得孤獨的,告別一個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而且是從縣城來的,與省城孩子的差距,也會讓一個從家裡出來的孩子,心裡產生一種孤獨的恐懼,什麼事都得自己去處理好了,再也不會像在家裡一樣,出了什麼事,父母能立馬來幫你解決。這個時期,就是人獨立成長的開始。

然後大學,也是一樣的,準確的說,大學同學之間的感情還不見得比高中同學更深,大學都是以寢室為單位,圈子很小,如果你不去擴展的話。

最後就是進入社會,我現在就是在這個階段,老家是湖南懷化的,在長沙,有自己的房子,摩托車,可是因為家裡的安排,加上自己的確也沒什麼能力,到了廣東工作,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長這麼大,除了旅遊,沒出過湖南。

一開始,飲食天氣什麼的都不適應。這些還好,主要是心裡上的,會迷茫,為什麼要一個人千里迢迢來到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家裡的安排自然是為你好,他們也肯定希望把獨生子的我留在湖南。在工作上,由於是建築國企,工作無聊,真的也很簡單,更重要的是官僚氣息太重,有些人不做什麼事,沒什麼能力,也能當領導,而有些人累死累活,能力也有,卻永遠只能在基層。當然,我並不在乎這些。

扯遠了,我覺得現在造成我們獨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原因就是因為,城市化的發展,使得現在的年輕人不得不去大城市拿更高的工資,然後盡量節約用錢,因為社交,擴展圈子沒有錢真的是行不通的。長此以往,能力一般的人,也許工作個三五年,當個主管什麼的,就是他的上限了。在北上廣這種城市,月薪沒有三萬,是真的買不起房,紮根不了的。那麼問題又來了,此時的我們就會面臨抉擇到底是回家工作還是繼續留在城市發展。根本沒有時間與經濟條件與認識更多的人,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每個人做的事就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不會再有精力去想其他的。

自然而然,現在獨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因為獨處能最大程度的省錢省時間。


讀書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啊??


為啥?

直接上圖~


不推遲,直接取消


我們對生活的要求(追求)更高,不想湊合過一輩子……


結婚成本太高,是推遲結婚年齡的主要原因。

直接成本太高,是窮人普通人推遲結婚年齡的主要原因。機會成本太高,是條件好的人推遲結婚年齡的主要原因。

過去經濟落後,人與人之間差距不是很大,人口相對固定,小伙見到的姑娘應該就在方圓十公里之內,因此年齡到了之後,就結婚了,總體來講,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都不大。

但是現在房子、汽車、彩禮這些直接結婚成本,已經遠遠高於之前,因此如果家境普通,要負擔起如此高的花銷,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努力攢幾年錢,然後再結婚。這只是直接成本。

現在機會成本更大。現在人口流動快,收入差距懸殊,所以一個姑娘遇到的可選擇對象比以前更多,一旦結婚就意味著放棄尋找更好對象的機會,這種潛在的損失更大。因此條件好的人不願意早結婚。


He said, "Claire, if all you want is happiness, Say no. I"m not gonna give you a couple of kids and count the days until retirement. I promise you freedom from that. I promise you"ll never be bored."

他說 克萊爾如果你只想要幸福,那就拒絕吧,我不會跟你生一堆孩子,然後數著日子退休,我保證你免受這些痛苦,也永遠不會無聊。

《紙牌屋》

找個能在事業上幫助自己的人很難,這個世界永遠不缺能生孩子的女人。所以,寧缺毋濫。


主要原因是:誰都看不上 (你誰都看不上)、誰都看不上(誰都看不上你)

對個體影響:妹子有了漢子屬性,漢子有了偽娘屬性

對家庭影響:嚴重影響家庭團結,以及社會科學文明建設 我媽逼我的事就不說了 我鄰居家姐姐大年三十被她老爸念叨「又矮又丑又沒學歷,你還挑呢你」 我也是一口老血生生的頂上來又咽下去。當然,我不是第一次聽說為兒女姻緣這事大媽們結伴去「問神」了。


不夠富裕,很多人連一套避難所般的小房子都買不起,怎麼養孩子,談戀愛呢,談戀愛的花費有時候都是高出很多。然而很多人自己的心愛的興趣愛好也好花錢,不想在別人身上,或者無力花在別人身上,自己都不穩定,還想搞定婚姻。如果人人有房子,工資一萬以上,我相信,還是會有更多的中國人步入婚姻.


越來越注重自己,而不是組建家庭。

社會和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延後了結婚時間。

能清晰的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又要為這個付出什麼。

在性格上,為人處世上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足。(宿舍問題就是代表)


父母是這樣告誡自己的,高中不準談戀愛,大學不要談外地的(個人性格要麼不談,要麼就是奔著結婚為目的的談,所以大學直接放棄談,不想耽誤他人)。之後就是走上社會,注意力放在個人事業上,總想拼出個花樣來,拖著拖著年紀也就越來越大,時間就慢慢變晚咯。還有就是長時間下來對戀愛反而沒什麼感覺,感覺一個人過過也蠻好(⊙﹏⊙)b


越來越便利的物質生活讓過去必須舉全家之力而為之的事情變得單身一人也可以小菜一碟的完成;

爆炸式的信息獲取渠道解放了以前只有通過兩人面對面相處才能釋懷的孤獨感;

社會上有關於婚姻的各種不良信息的滲透;

父母逼迫致使本能產生的反抗;

……

……

……

最最重要的一條:

沒錢。


對自己的真實情況認識不足,總覺得自己是A類人,其實最多屬於個B-。遇到B類的異性都會自動排到C+類,然後表示看不上,配不上,再等等,總會有好的,好的在後面等著你呢……

其實後面什麼都沒有。。。


我覺得還是社交太少,圈子太窄,自己太宅。


獨生子女那一代成長起來了,他們熟悉孤獨,適應孤獨,品味孤獨。


主要原因在於現在大家接受的教育層次更高,花在學校里學習的時間更長,相應的就業年齡也會往後延,在自己學業尚未完成,事業剛剛起步還未站穩階段,談婚戀付出的經濟成本和精力都是相當高的。這是客觀上社會大環境的原因。

從個人角度出發,則側重點各有不同,有的是因為交際圈受限,很難認識到合適的異性,有的是因為自己對另一半的品味三觀性格等精神層次的東西要求較高,很難找到完全match的soulmate,有的是因為原生家庭和自己性情的緣故,自願選擇獨身主義。從這些個人原因出發,也會發現我們現在的社會婚戀觀中會越來越加重精神匹配度的權重,大家寧選擇獨身,也不想湊活,這是生活水平和精神層次提高的一個表現。

對於國家而言,婚戀延期的後果會導致出生率的下降,生產力供應不足,對於個人而言,在沒找到另一半之前大部分人可能會忍受較長時間的孤獨,試錯成本會提高,因為年齡變大走入婚姻時會更謹慎,因為萬一不合適再離婚自己的成本過高。對於社會而言,我覺得是個商機,商家應對推出單身公寓,單身餐館,單身聯誼等項目,在大城市市場比較廣闊。同時孩子的教育水平上可能要好一些,畢竟前期自己接受的教育和經歷擺在那,眼界比較開闊,資本也積累了一些,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向的選擇可能更正確,也能夠承擔更多的教育成本,讓孩子接觸到優秀的教育資源。

然後我國就真的實現了晚婚晚育,優生優育的目標。


反對所有答主的答案,大多沒有說到點子上。既然標籤是社會學與心理學,那麼就應該看到一些根本的問題。

簡潔的答案(詳細內容可以往下看):

主要原因是科技發展人可以活得更長,更好。但是人口增加和從事工作的要求的提升,導致必須要做盡努力來突出重圍。這就導致像軍備競賽一樣,導致大家一起受苦。每個人都在努力解決收入來源問題。生活壓力巨大,更何況要是結婚生孩子那就更加雪上加霜。所以必須延遲結婚來做好經濟準備。錢少,競爭激烈,又可以活得長,自然肯定是要延後結婚年齡的。

答案如下:

首先,科技的發展是一個主要問題。

醫學、農業、工業等等的發展延長了人的生命長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所以社會開始普遍推遲結婚,能活得更長是一個很大的前提。

其次,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不需要過早結婚生子來投入新鮮血液了。現在不像以前一樣到處都需要人力來進行工作,對人力的需要低於以前,而且甚至出現了很多「無人工廠」。

結婚與生孩子確實不是因果性的關係。不結婚也可以生孩子,但婚姻制度是一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嚴格維持。

第三,人口的急劇增加。這主要是因為醫學的發展,人們可以活得更長,所以人也會更多。而隨著年輕一輩與老一輩人之間年齡差的拉大,出現了很多中間層。導致收入來源和社會地位變得分層巨大。

比如,一個畢業生從事工作,工作單位里年齡最老的可能是他年齡的兩三倍。而這年齡段之間也有很多人啊。而且社會要維持公平正義,投入與產出的問題。按照工齡和經驗怎麼著也輪不到你。而同齡人的人數也太多競爭激烈。所以想要得到一個穩定和可觀到夠起家的收入來源,還是需要把板凳最熱再說的。

第四,為生活便利性付出的代價。以前老一輩人不需要那麼多的家庭用品,而且也沒有那麼重視生活的便利性問題,能活就可以。但是現在不同,現在我們的生活大大提高,物件兒是琳琅滿目。不要忘記GDP這個重要概念的雙面意思。GDP既有收入的意思,也有支出的意思。兩者的意思和數量是相等的(202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的意思,你可以理解為在短暫的十年里,你要花兩倍的錢才能像十年前那樣活下去)。工廠和企業需要有錢才能研發產品,而這些錢就是整個社會出的。

所以出現了很多與基本生理需要不同而又重要的東西。現在的人們不局限於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了,而是要活得更好。這是社會發展的心理動力,也是我們現在生活成本加大的一個原因。人們不願回到以前的捉襟見肘的生活。

五,就業問題。這個可以單說。就業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也是整個社會對於人才的需要。人多競爭激烈,用人單位不斷提高招聘要求。雖然他們針對的是有效勞動力人群,但因為競爭問題,人人必須要這麼做,否則就會被淘汰。而主流的辦法還是升學,現在至少要本科吧。現在想入大學當老師都得是碩士學位了。

六,工業發展導致的教育成本增加。現在各門各科專業化到很細的地步,各種理論知識層出不窮。而雖然對行業外的事情不做太多要求,但是業內的知識掌握,要求也已經變得很多了。必須得掌握相關的知識經驗。

…………………………………………………………………………………………………………………………………………………

心理方面的影響:綜上所述,現在是個向錢看,想法設法要突出重圍,生活節奏急具加快的社會。很多人都沒有充足時間好好想想人生問題,自己的責任和角色。而且不斷地經濟和社會壓力導致很多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問題沒有解決,自己都沒有搞清楚之前,怎麼能夠建立家庭,怎麼能夠與他人共享生活呢?

節奏拉長了,竟然忘記要寫什麼了。想起來再補充。

結果:推遲婚姻對於一個家庭的結果就是,增加家庭負擔。出現更多的空巢老人,因為年輕人都忙著工作去了。不過按照社會學中的功能主義,這是一個保姆行業崛起的絕佳時刻。保姆可以彌補兒女不在的不足。

還有金錢方面。不斷的升學和耗著是需要更多地錢的。而且兩個單獨生活的人的成本肯定是要大於兩個人一起生活的人的。這也是工業擴大規模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因。

跟家裡人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要如何解決之間產生爭執。上一輩人生活的觀念與我們新一代不同,尤其是九零後。


推薦閱讀:

動物會不會有「末日的狂歡」心理?
如何看待「法律只是一種智力和利益的遊戲,並不神聖,也不能代表正義」一說?
為什麼人們喜歡給別人貼標籤?
人類會被自己玩死嗎?人類社會的發展會趨於崩潰嗎?
「獨居」「不婚者」的數量如果持續上升,可能會給未來人們的社會關係帶來怎樣的影響?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