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領域有哪些早已過時但仍在我國廣泛應用的理論?
如題
1、單方面把學生當大爺的友善度的「尊重教育」
2、專門應付上級視察的演技感人的「快樂學習」
3、背《弟子規》背得你媽都不認得的「國學特色」
4、請幾個賣書賣碟的搞「感恩演講」全方位擠壓愧疚感負罪感煽情煽到雙商為負的「感恩教育」
5、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裝行的「絕對自信絕對心理健康」
6、最終通過補習班完美解決的「減負」
………
謝天謝地,大概是在2012年吧,那個該死的「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理論撲街了……
———1月2日編輯———
既然大家都很好奇怎麼「撲街」的,特此說明一下:這句話本來出自陳鶴琴先生,但他是站在總結自己職業生涯的立場上講出這番話的。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無可厚非。但後來,某官僚把這個上升到「理論」高度。呵呵呵……
2012年左右他垮台了……於是……大家看,現在幾乎都在質疑這個,可之前的人就真的好忽悠嗎?
——我們能從內部發出質疑聲,與輿論的鬆動不無關係。
唉,多說無益。
教育領域的歪風,跟風者自身也脫不了干係。我們永遠不要低估某些人跟風、拍馬屁、撈政績的手段與決心。現在我們這兒——沒球場沒教練的地兒——又在提倡「足球健身」……呵呵呵……n年前提倡「紅歌德育」也是這麼誠懇熱烈……杜郎口騙局揭穿前也是此起彼伏趕英超美一個勁兒地「開放日」……
我不呵呵足球。我呵呵的是什麼,你們猜?我說一個做了七年老師感受最深的吧,從小聽到大,現在家長也會拿來教小盆友的「木桶理論」。
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那塊板。
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對木桶理論十分推崇,比如從小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比如成績一偏科,高考就完蛋。
事實上這個理論是非常不人性的,對於個人來說,各方面水平總是參差不齊的,如果認同木桶理論,我們就得不停的補足自己的短板,我們的教育就會陷入一種不停補短的教育。
補短教育最不好的地方在哪裡呢?它會不停的提醒我們的孩子:這個事情你怎麼做也做不好?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這麼無能?你就是有再長的板又怎麼樣,還不是連這個都做不好?孩子由此容易陷入一種對自己低認可、低自尊的狀態,我以為這是觸發學生階段孩子學習不快樂、厭學的根源。
我們的孩子不是木桶,是鮮活的生命。放眼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百花齊放,無論在哪個領域,只要你找准自己的長處,持續的投入努力和熱情,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懂得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長處,避免自己的短處,相較於不停補短的木桶理論,更能讓人取得人生的幸福與成功。
更新的分界線:
……………………………………………評論區有人誤解了一個問題:
不支持木桶理論並不等於鼓勵偏科!
對於學生我會滲透兩點:
1.高考是目前對於所有孩子最公平的一條路,對於沒有背景的孩子是最快的捷徑,所以必須全力以赴;
2.成年之前長板不是能力,只是潛力,能否轉化為能力,需要後天的努力。要想挖掘自己的長板需要的是刻意努力的探索,而不是輕易的放棄。
而基礎教育的意義就在於經過各個方向的努力探索之後才能找到自己的長板,這個探索是必經之路。
我只是反對木桶理論這樣的概念,它更多的會在孩子心中投射負面的潛意識,如果把基礎教育看成探索自己長板的過程,心態會好很多。作為教育學專業的學生,就從專業的角度談談,不對的地方,還望指正。
1. 教育理論方面。
教育歷史上有兩個標誌性跨時代的人物。一個是18~19世紀的赫爾巴特,把教育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屬於傳統教育學代表。這個教育思想主要特點是重思辨,教師在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對世界教育史產生重大影響,也是中國最早引進的西方教育思想,清末從日本引起的「五段教學法」風靡一時。
第二是20世紀,杜威做為實用主義,批判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學。這個教育學的主要特點是:注意兒童的興趣、經歷,教學以兒童為中心、注意學校和社會的結合。引起的歐洲的新教育運動和美國的進步教育運動。在當時民國時期也產生重大影響,杜威還來過中國演講。民國重要的教育家陶行知、陳鶴琴等都受到重大影響,還有民國時期的晏陽初、黃炎培都提倡。以及當時的平民主義教育思潮、工讀主義教育思潮、職業教育思潮等等。當時教育思想的開放、融合和交流以及學校的民主、學生思想的開放註定是教育理論繁榮的時期。西方的傳統和實用教育理論一直處在不斷的競爭和變化中。後來又湧現出了改造主義、要素主義、結構主義等等。 我國古代的教育理論基本上都被否定。近代的教育理論都是借鑒西方的(但是至少還是有碰撞交流的),而現在教育理論上都是馬克思思想主義指導,教育理論以傳統教育為主。這種情況下教育理論屆局限性框架里很少突破,20世紀以來西方的教育理論主要是實用主義教育心理學化、教育科學化等即使這些理論思想被引進來後這些理論思想很少被吸收同化。2.師生關係和教學方法
19世紀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學注重兒童的自然發展對後世影響很大,比如裴斯泰洛齊、杜威。20世紀以來很多教育流派開始注意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學生的先前經驗和興趣對教學的影響。裴斯泰洛齊提出了教育心理化,開始注重學生的心理進行教學從而反對不顧兒童的心理和興趣的灌輸,使教學更加科學化。 我國一直尊師,現在教師資格證考試教材中對教師與學生地位的定義還是「教師主導地位,學生主體地位」。 教育心理學主要流派有行為主義,注重「強化」,認知主義,建構主義開始注重學生的原有的經驗對學習的影響;人本主義注重學生的人格、尊嚴等。關於古老的灌輸式教學還在廣泛運用,每個學生在進入學習狀態時都有自己的經驗,這些經驗對學習產生重要影響,就像「魚想像中的鳥,是長著翅膀的魚」等等。我們教學中對學生的地位和心理注重的太少了,去年BBC播出中國的教師交英國學生時,教學方法會有評價說是「中世紀的教學方法」(歐洲中世紀教學特點重思辨、灌輸、神學,近現代重實用、自然科學、學生地位和經驗)3.教育的目的和評價
教育評價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其他分類。教育結果應該怎樣評價,怎樣算成功? 在這裡杜威認為「教育之外沒有目的,教育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反對按教師和外界按自己的想法對兒童制定的教育目的。而高考屬於總結性評價,看學生對教學大綱的學習來評價一個人的學習水平。評價也有許多的模型,參見比如哈佛大學錄取的方式。教育不能獨立於政治、經濟、文化的存在,本人不贊同教育萬能論。民國時期,針對教育問題層出不群,當時教育部長蔡元培曾經提出教育獨立的思想,即:教育獨立於政治、教育經費獨立、教育由教育家創辦等。但是最後以失敗告終。
各國對教育的定義不同,我國家在教育學專業教科書中對教育的定義: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國家或地區),按照一定階級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教育具有政治性,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為誰服務的問題。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比如決定了教材知識的編製,最明顯的比如歷史課本中近代歷史的史實和史觀政治性大於事實性,那麼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影響學生的意識,作為受教育的學生,他們應該接受到的是事實真相的教育還是政治的教育?這都影響學生的世界觀和所形成的國家在世界文化知識中競爭的水平。雖然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服從與政治制度,但是諸如此類的問題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對於教育思想也更加開放。這是我們國家落後很多的地方,但是仍然在落後。教育至少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態度、思想和行為習慣的學習,這樣封閉的教育思想和體制中,學生早就習慣於答案,理科的學生做實驗時先寫好數據,再做實驗。文科的學生寫論文報告時,無法獨創自己的觀點。教師發表學術期刊論文很多也有造假。思想的封閉對於教學方法的改變緩慢的影響。學校中的教學方法大多還是停留在「五段教學方法」,教學方法還是憑經驗、對於教育心理學化、教育科學化的掌握應用太少。試問這樣的教學理論思想如何指導發展出新的教育心理學和科學化?而教育者對於心理學和科學的掌握影響到教育者對學生的態度和方式,又影響了學生對學習和知識的態度,如果校園中更多的競爭少的尊重和人文關懷那麼高三學生畢業季撕書就不難理解。
如果教育不能培養出諾貝爾獎不關大多數人的事情,那麼高三學生升入大學,發現自己所學專業不是自己想學的,大學畢業後大多數從事和非本專業的工作這就是關於大多數的工作、生活的問題,也是有關國家教育學制制度的問題。 我們的教育體制參考美國「六三三學制」,美國中等教育階段分兩個階段,初級階段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傾向,並對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做出一定的選擇。高級階段幫助學生對所選定的領域進行訓練。中等教育階段實行積分制和綜合學校。大學有為了方便就業的兩年制大學。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並存。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並且方便轉學,即便中途入學也只要通過相應學校規定的考試。《風雨哈佛之路》的女生在吸毒和早期性愛後仍然能通過努力考上哈佛大學,也可見學制的靈活。我們學制不說,讀過書的大都知道,大學傳個系都困難更別提轉學校了。學制太過僵硬對許多學習者影響太大了。 雖然各國教育中都不完美,但是不得不說我們國家在教育領域中確實落後、僵化了很多。個人認為,沒有過時/不過時的教育理論,只有合適/不合適的教育實踐。理論應當是用於指導教育實踐,而不應該反過來用實踐去迎合理論。根據現實的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學習者狀態和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運用合適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設計教學活動才是正確的選擇。教師只有以教學理論為指導,結合教學工作實踐,才能從根本上理解教學的本質。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這大概是最低效的學習方法了吧。
學海無涯苦作舟 我不信大家沒受過這句話的教育有多少孩子從小受這句話的教導在我們這些受苦學教育的人看來,學習是苦的,必須拋棄興趣愛好,每天被強迫或者(強迫自己?)來「苦」學。可是成績總是不如人意。我想大部分人的初等教育都是這麼過來是。想想基礎教育的知識真的有那麼難嘛?不是的總有一部分人學習起來非常輕鬆,總會比埋頭苦學的人得到更好的成績。這種人到處都有,而老師,家人往往告訴自己他們只是智商天生高,我們要繼續苦學。殊不知,苦學,違反著人類記憶與學習的規律。人對感興趣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和記住,而對痛苦的事情會在潛意識裡抵抗。而我們受到的教育,被灌輸這苦學的思想。學習被定義為辛苦的,殘酷的。無形中給大部分人的潛意識裡埋下消極的暗示!!!總有一部分人把學習當興趣,他們不覺得學習有多苦,學習和玩耍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大腦的一次放電活動。對的,我就是這種人,我看的太多埋頭苦學放棄一些愛好的同領人拿不到好的成績,抱怨,甚至詛咒自己,絕望,失望……
我也很想幫助他們,可人的思想的改變是多麼困難,一但有了「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暗示,這種思想已經深種,幾乎無救……
實在害人不淺現在我們作文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說大話、空話、廢話、套話,說一些華麗的話,現在文章越寫越華麗,越寫越花哨,越寫越言不由衷,這個文風有很大問題。其實,我認為是改不了的。因為要服從上面的統一思想,大的教育部門是統一思想,統一思想就要你說統一的話。所以現在出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你可以注意中學生,他的語言有兩套語言,一套語言就是考試的語言、課堂的語言,另一套是自己私下交流的時候、他朋友之間交流的時候,他另一套語言。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這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有不少同學在評論里指出現在作文的評分標準已經改變了,比起語言的華麗更注重分析和思考,特在此指出。作文的事只是引子,回答我就不進行修改了,因為懶……)
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當今中國教育存在著的一個問題是它有意或無意地在統一學生的思想。如果是這樣,那這和我們絕大數人所期待的「合理」的教育理論顯然是相悖的。
當然,中國教育在教育理論和教學方式上,顯然還有其他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也無意列舉出個一二三四,把中國教育批判一番。因為教育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它包括了公共教育和家庭教育,涉及到了這個國家的各個階層、各個方面。拋開我國目前的國情去探討教育理論是不合適的。而且,教育理論是否有先進與落後之分,這個問題還不好說。
我們一般會認為美英徳日目前所應用的教育理論是優於我國的,但借鑒和參考它們的教育理論來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在當前的社會條件下,這是無法實現的。教育需要專業化,需要教學標準和體系,需要考慮教育回報,而不能只是空有教學理論,這也是我國的一些課堂改革受到批評的原因之一。
英國教育部門於7月12日宣布其小學開始使用中國數學教育方式,這也說明了一個國家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式最終還是要符合其社會現狀的。
更何況,教育理論並不是當今中國教育的癥結所在。
錢理群教授還說過這麼一段話:
現在所有的教育問題最後都歸到教育之外了。不是理念問題,也不是方法問題,是一個利益問題。你想可怕不可怕?而恰好教育本質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東西,它應該是最不講利益的東西。
可以不負責任地說,中國的教育從來就不是教育理論的問題,而是財政問題,是出版社與教育部門的利益問題,是爭奪教育資源的問題,是經濟的問題。
先聊一下中下階層子弟的公共教育問題。
目前的素質教育,對中上階層子弟而言,是否真的具有實際意義,它距離真正的素質教育還有多遠,這些問題暫時先不討論,但對中下階層子弟而言,個人認為,它是不必要的,給中下階層子弟徒增了有名無實的考察項目而已。
在教育上,中下階層子弟所受到的限制太多。例如,大家所渴求的大學自主招生無形之中也在排斥著農村學生。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依然是那句話,在中國,階級固化正在不斷地加劇,寒門子弟未來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少了。高考可以說是留給他們的最後一道天梯。無論高校擴招帶來了何種負面影響,但有一點需要承認,它讓這道天梯得以存在。
在高考面前,教育理論是先進還是落後,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什麼討論的價值。對於那些努力學習、渴望著出人頭地的中下階層子弟而言,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打破階級壁壘的機會。
於是,像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這樣的超級中學就應運而生了。這些超級中學掠奪了本該屬於其他學校的教育資源,加劇了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造就了一種畸形,即一個人的成功建立在另一個人的失敗之上。
看似很殘忍,還有更殘忍的。
在無水無電、缺少青壯年、只有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村子裡,對那些留守兒童而言,教育無異於是奢侈品。
當然,能用手機上知乎的知乎用戶們應該是不曾見過這種村子的。
反正在某些人的眼裡,你失敗就是因為你不努力,活該啊窮人們。大概這些人連職高都不曾見過。哦,不是沒見過,而是他們覺得職高和體校的這些流氓髒了自己的眼睛。
對不起,髒了你們的眼睛是我的錯,滿身塵土還乘坐地鐵是我的錯,打扮過時丟了中國男人中國女人的臉是我的錯,給你們道歉了。
真好啊,但是,為什麼只有你們能幸福?
其中一個答案是,因為我所儲備的信息量和知識量還不足以讓我有資格描繪幸福,而我又沒有其他的一技之長。
為什麼我的信息量和知識量這麼貧乏?因為我看電視、玩電腦、看青春小說和網路小說、模仿古惑仔荒廢了學業?
沒有電視,不敢想像電腦是什麼東西,連電都沒有,晚上點蠟燭,或者煨熱水洗完腳睡覺,水是我自己挑的。
學校?
鄰居家的孩子是在上學,但學校也快維持不下去了。因為什麼都沒有,連老師都沒有。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在接受採訪時說:當時教育部出台了一個政策,要清退代課教師。但實際上,在很多貧困地區,這個代課教師你是清退不了的,他已經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幾十年。而且,只有他們能夠在農村待得住、留得下。為什麼基層政府和學校願意用代課教師呢?因為他便宜。你要入編一個公辦教師,我可以聘用五個代課教師。歸根結底還是教育財政的投入不足。
八百塊錢一個月,一年發八個月工資,黃沙黃土管夠,其他的要什麼沒什麼,不要求你懂教育理論,也不要求你考心理學方面的證書,不會說普通話也無所謂,哪位好人願意去當一個月的鄉村教師?我肯定是不願意的,同時我也相信不只是我不願意。
這個國家虧欠農村教育太多太多,也太久太久。
高考是寒門學子的天梯?慶幸自己還摸得到這天梯的第一階吧。陣痛嘛,總是要有犧牲者的,反正犧牲者不是自己就好。
等等,誰說你不是犧牲者了?
你的戶籍所在地在哪裡?哦,那你要回原籍考試。
於是,這麼多年來所交的贊助費,就換回了這麼一個結果。
不公平嗎?公平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何況是對那些身處於洪流之中的人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鳴說:畫家及民間學者陳丹青說:新的一輪城市化,現代化城市化的這個浪潮,這個浪潮中農村是在衰敗的。這個衰敗是不可避免的。房倒屋塌,教師流失,學生流失,就是這樣的。
每個村都沒有人了已經,就剩下老弱婦孺,壯丁都走掉了,女孩子出去當小姐,男孩子出去打工,甚至中年人就出去掙錢供孩子上學。完全解體了。可是我插隊的時候,這個農村的架構還在,四世同堂,三世同堂,冒著炊煙,雞鳴狗叫,這樣一個最後的鄉村景觀,我還是見到了。但這些年我到農村去,我很傷感。蠻有錢的,苦日子過去了,挨餓的日子過去了,但是非常凋敗,非常凄涼。
雖然中下階層子弟接受著並不完全適合自己的教育,或者由於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無法接受健全的教育,但必須承認應試教育為他們留下了一條進行階級流動的通道。那麼中上階層子弟呢?
中上階層作為階級分化的既得利益者,在教育上的選擇是要多一些的。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上,普通的公立學校、按照私立模式管理的高收費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甚至出國,都是可選擇的。在高等教育以及就業創業上,他們能得到的機會也是遠遠多於中下階層子弟的。
那麼,中上階層子弟在中國得到的教育是否適合自己?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我們現在每一年有將近40萬的學生留學。這些學生以腳投票,選擇拋棄中國的教育。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要看到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的中國高等教育的競爭力怎樣。當我們有一大批的精英人才的流失,它就流失了對中國教育的認同。
很顯然,許多中上階層、精英階層家庭是不認可當前的中國教育的。於是,問題終於回到教育理論上來了。我們目前大多數的課堂改革還不夠完善。所以,又要繼續談論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嗎?
現狀就是,應試教育是暫時無法改變的。雖然如此,但我們還是要對我國的公民教育抱有期待。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說:在應試教育的模式當中,這些人格養成、道德培養都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分數競爭和升學率競爭是更為本質的。顧明遠老師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孩考了雙百,回家撲到床上嚎啕大哭,她媽很奇怪,說你考了雙百怎麼還哭啊,他說,我這個是並列第一,還有一個同學也考了雙百。這就是我們的小學教育,把同學視為敵人,視為競爭的對手。
2002年,中宣部出台了一個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然後在2006年、2007年的時候,當時在十七大報告當中,提出了一個叫公民意識教育。所以現在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意識教育都是合法化了,被證明了。但是公民教育這四個字,還沒有完全被證明。那麼,我們想就通過民間的努力,逐漸逐漸地來放大和傳播這個概念。實際上,對於中小學生的公民教育而言,構建一個民主的學校、民主的師生關係,是最重要的,或者說是第一步。
再聊一下我國的高等教育。而談及中國的大學教育,繞不開的一個點就是教育行政化。如果無法對此做出改變,教育理念先進與否就無從談起了。我們的試驗田南方科技大學被招安的新聞還歷歷在目,這也證明了中國大學教育去行政化的前路註定是曲折的。
國家不願在制度上讓步,高校教育行政化,沒有自主權,這也造成了中國高校競爭力的缺乏和精英人才的不斷流失。
-
雖然離題萬里,但還是強答了。
希望將自己所憧憬的教育理論應用到中國的教育體系中,這個願望是美好的,但這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任重道遠。
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刪,感謝點贊
蒙台梭利的幼教理論,個人不敢苟同,但滿大街都是掛蒙氏教育牌子的幼兒園
我不覺得我們的應試教育 有什麼教育理論,我們的教育很暴力,很簡單。在大部分老師,家長,甚至學生眼中,你成績不好,一般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你不夠努力,另一個秘而不宣的,你智商不夠。後者我們從來不會說出口,即使我們大家心裡都這樣想。
所以如果你成績不好,那一定是你不夠努力導致的。
我見過很多努力到為省時間,中飯只吃幾個包子,頭髮散亂,滿臉油光的學生,課餘時間基本上伏在課桌上,低頭看書做題,但是成績並不理想,甚至跟那些平時弔兒郎當的學生差別不大。
我有時一看到他(她)們,心底里就是一種莫大的悲傷,無法抑制,他們其實就是我們嗎?
從來也不會有人走過去告訴她們,其實你跟我們一樣,你只是學而不得其法,其實成績不好有多種多樣的原因的,比如你的思維方式,你的解題技巧,你的臨場心理……但從來沒有一個人會走過去告訴她,從來也沒有人會理解她,大家心裡都是在想,這個人腦筋好鈍,恐怕連自己的老師,父母也這樣想的吧。
中國教育(應試教育)的諸多問題,根本原因就是中國缺乏真正的有影響力的教育學大師,缺乏科學實用而大眾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 家庭教育的缺失。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不能早戀!早戀影響學習!
------—----------以下為增答----------------感謝評論區眾多朋友的提醒,早戀的確或多或少會影響學習,好的影響壞的影響都有。當時這個回答只是覺得大多數家長一說早戀就覺得一定會使學習退步,忽視了這也是孩子在戀愛觀剛養成時期的一段很有意義的經歷。所以這算不算已經過時卻依然被家長奉為金科玉律呢?大概還是切題的吧,hhhhh!就醬。布魯納發現教育學的誤用
人們指出發現法運用範圍有限,從學習主體上看,真正能夠用發現法學習的只是極少數學生;從學科領域上看,發現法只適合自然科學的某些知識的教學,從執教人員來看,發現法沒有現成方案,過於靈活,發現法耗時過多,不經濟,發現法適用於小學和中學低年級學生,因為他們主要是以概念形成的方式獲得概念,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獲得概念的方式是以概念的同化
莫雷 教育心理學 p113
我在黑杜郎口中學
原因是:以前的初中在我畢業後居然也「學習」了一發
@品雪 您提到的應該是這篇
Akirschner, P., Sweller, J., Eclark, R. (2006). 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discovery,problem-based,experiential,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41(2), 75-86.我自己的體會是,為發現而發現對應試沒有什麼幫助,畢竟我所能「發現」的也不過是「點到直線的距離」這種東西。
再如化學,要想從一堆雜物里猜出化學式的係數比和相對質量,簡直是撞了大運了布魯納當初貌似是為了反對行為主義直接暴力的教學做法提出來的,有趣的是後來竟然變成了「少教一點」的託詞,參見美國公立中小學
印象中我的小學數學課還是畫蘋果和梨子教算數的,雖然我比較早就會設x了諾貝爾獎得主: 東亞教育浪費了太多生命
10月3日,2016年諾貝爾獎開獎第一天,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進入21世紀,日本科學家獲獎人數快速增長。包括物理獎8位、化學獎6位、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共計17位,平均下來差不多一年一位。
日本獲得這麼多諾貝爾獎項,日本的科研環境、評價機制以及經費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沒。但對於日本的教育現狀,以及整個東亞教育體系,中村修二(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表示擔憂。
中村修二認為,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年輕人應該學習不同的事情。東亞國家現代的普魯士教育體制阻礙了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對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害無益。
因研發藍光LED而獲得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村修二於2015年1月在東京的駐日外國記者協會舉行記者會,批評了日本的專利制度和整個東亞教育體系。他抨擊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稱大學入學考試製度非常糟糕,中國和韓國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標都是考入著名大學。他認為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年輕人應該學習不同的事情。
中村修二是個非典型的日本科學家:
出身普通漁民家庭,考試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學德島大學; 他動手能力非常強:上午調儀器,下午做實驗; 自學能力非常強:中村對物理學具有深刻的理解,但他完全是靠自學而來的。他讀的德島大學甚至沒有物理系。中村修二,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這樣的人在日本飽受壓制,他對於日本教育制度的批評,也是言出有因。
一、東亞教育:效率低下,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東亞的教育體制是比較特異的,經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讚賞和局內人的詬病。日本的教育體制已經相對算這三國里比較寬鬆的了,有些國家就別提了,老師、學生、家長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至於韓國也是以極端的應試主義和學歷主義聞名的。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麗大學(KoreaUniversity)和延世大學( Yonsei University)總稱為」SKY」,韓國最大規模企業的總裁們,70%是這三所大學的畢業生,而80%的司法機構公務員來自這三所大學。
韓國孩子幾乎都要上補習班,2009年韓國補習班獲利總額約73億美元,這比三星電子的盈利還多,教育支出龐大是韓國人不敢生育更多孩子的最大原因。2012年,經合組織進行了」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在數學和閱讀項目上,韓國學生在所有成員國中排名第一。但是,這項成就是以相當低的效率取得的,有評價說: 「這些孩子是靠雙倍的努力加雙倍的花費……才得到這樣的成績。」
為何東亞會有這樣的教育體系呢?我覺得,是因為東亞國家在現代教育體系本來就有的普魯士的基因,再加上了東亞儒家和科舉傳統。 而對於有的國家來說,可以說又加上了蘇聯式教育的實用速成導向和思想灌輸功能。
二、東亞教育具有循規蹈矩的 「普魯士基因」
在十九世紀之前,教育其實是個類似手工業的學徒制,不管是東方的私塾還是西方的家庭教師。但是隨著科目的增加和對受基本教育的勞動人口的需求,出現了所謂的 K-12(也就是我們亞洲的普通中小學)教育制度。
現代各國的標準教育模式,是我們已經以為天經地義的幾個基本要素:
早上七八點鐘走進教學樓;
在長達40-60分鐘的課程中全程坐著聽課,在課堂上,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 穿插在課程之間的有午餐以及體育課的時間; 放學後,學生回家做作業。在標準化課程表的禁錮下,原本浩瀚而美不勝收的人類思想領域被人為地切割成了一塊塊,一塊塊便於管理的部分,並被稱為」學科」。同樣,原本行雲流水、融會、融會貫通的概念被分成了成了一個個單獨的」課程單元」。
這個模式,是在18世紀是由普魯士人最先實施的。是他們最先發明了我們如今的課堂教學模式。普魯士人的初衷並不是教育出能夠獨立思考的學生,而是大量炮製忠誠且易於管理的國民,他們在學校里學到的價值觀讓他們服從包括父母、老師和教堂在內的權威,當然,最終要服從國王。
當然,普魯士教育體系在當時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創新意義。這樣的教育體系讓上萬人成了中產階級,為德國成為工業強國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原動力。基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要在普魯士王國實現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標,最經濟的方法或許就是採用普魯士教育體制。
然而,該體制阻礙了學生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對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害無益。不過,在19世紀,高水平的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也許不如思想上服從指揮、行動上掌握基本技能那麼重要。
在19世紀上半葉,美國基本照搬了普魯士的教育體系,就像在普魯士一樣,這一舉措能夠大力推動中產階級的構建,使他們有能力在蓬勃發展的工業領域謀得一份工作。除了美國,這個體系在十九世紀也被其他歐洲國家仿效,並推廣到歐美以外其他國家。
但是,如今的經濟現狀已經不再需要順從且遵守紀律的勞動階層,相反,它對勞動者的閱讀能力、數學素養和人文底蘊的要求越來越高。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造力、充滿好奇心並能自我引導的終身學習者,需他們有能力提出新穎的想法並付諸實施,不幸的是,普魯士教育體的目標與這一社會需求恰恰相反。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異常美妙的多樣性與細微差別,而正是這些多樣性性與細差別讓人們在智力、想像力和天賦方面各不相同。
三、普魯士基因以外,東亞教育還深受儒家傳統和科舉制度影響
東亞三國在19世紀末為了追趕西方列強而開始引進這種現代教育制度時,又不可避免地由於自己的儒家傳統和科舉制度,而對這個制度作出了潛意識的扭曲和偏重。
1、對大學入學考試和科舉制度的混淆
東亞國家對大學入學考試,總是會和他們長期的科舉傳統混在一起。古代社會對創造力沒有那麼大的需求,所以科舉是個很好的制度,以最小的衝突完成了社會管理者的選拔,且完成了一個以智力取代門閥的準繩的建立。
如果要和科舉模擬的話,現在的對應物應當是公務員考試或者某些大公司的入職考試。因為這些考試和科舉一樣,是需要選拔出已經訓練有素的成年人,馬上就可以從事某些工作。
而大學入學考試,目標則是要選出可塑性強而又有志向者進行下一步的教育,這樣的人要好像從熔爐里取出的液態玻璃,可以旋轉拉長,可塑性極強。而科舉考試得到的人員,則要像上了釉彩的出窯瓷器,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你做什麼改動,不是破裂就是刮傷。
此外,考試是個用處非常有局限的工具。古代的科舉對人才的遺漏盡人皆知,而現代不管哪種考試,能考得出考生的興趣、志向、想像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有哪些呢?即使是已經看起來最客觀最可衡量的數學考試,也會遺失很多東西。
可汗學院創始人薩爾曼可汗舉了代數為例子。在學習代數時,學生們多半只專註於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考試的內容僅僅是各單元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考生們只記住了一大堆X和y,只要將X和y代入死記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它們的值。考試中的X和y體現不出代數的力量及其重要性。代數的重要性及魅力之處在於,所有這些X和y代表的是無窮的現象和觀點。
在計算上市公司的生產成本時使用的等式,也可以用來計算物體在太空的動量;同樣的等式不僅可以用來計算拋物線的最佳路徑,還可以為新產品確定最合適的價格。
計算遺傳病患病率的方法同樣可以在橄欖球賽中用來判斷是否應該在第四節發起進攻。在考試中,大部分學生並沒有將代數視為探索世界時簡單方便且用途多樣的工具,反而其視為亟待跨越的障礙。
所以,雖然考試是很重要的,但是社會必須能認識到考試的極大局限性,並削弱它在選材中的位置。
美國的教育制度以雙保險的方式抑制學生在在考試上過分浪費精力:其一,SAT的考分只是錄取考慮的諸因素中的一項,過於重視SAT是不明智的;其二,SAT每年有6次報考機會。
台灣、中國的教育制度則以加倍的方式促使學生浪費青春:其一,聯考分數是錄取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其二,聯考一年一度。
2、東亞國家對複習的過度重視
2009年釋出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顯示:78.3%的中國普通高中學生平時(不包括周末和節假日)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在8小時以上,韓國為57.2%,而日本和美國幾乎不存在這樣的情況。中國學生每日學習的時間最長。各國學生所學內容的多少相差不會太大,那麼如果學習時間過長,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複習時間所佔比重過大。這是扼殺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最大手段。
說起複習的重要性,人們經常會引用」學而時習之」, 這個」習」就是複習。但是,孔子時代與今天社會有個巨大差異,是學習的內容。孔子時代的主要學習內容是」禮」,扮演者唯反覆演練才可達到效果。
但是,人類的社會生活演化到近現代,學習的主要內容由」禮」轉變為認知。認知是拓展和變化的,其本質是創造或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教育過度強化複習,是產生不出創新人才的。
而且,正如保羅葛蘭素所說的」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學到的知識,和大學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以文科為例,那幾本高中需要反覆誦讀的歷史課本上的知識,和隨便幾本大學歷史系必讀書比起來如何?至於數學呢,即使是中學數學都掌握很好了,還沒有學到十七世紀就出現的微積分。
何況,隨著知識的爆炸,1900年所有的數學知識可以塞進1000本書里, 到2000年已經需要10萬卷書了(德夫林《數學猶聊天》)。可見,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幾年時間反覆學習這麼有限的知識,是多麼低效的學習法啊。
這幾年有個流行的一萬小時理論,對反覆練習好像是個理論上的支持。但是,這種論述的多在【認知複雜性】較低的活動,如象棋、鋼琴、籃球、計程車駕駛、拼寫。但是,對於【認知複雜性】較高的活動,如創作、管理等作用就很難找到足夠的證據。其實,這一點反而可以用來說明,為什麼鋼琴小提琴這類技藝的訓練在西方業已式微,而在東亞國家卻大為興盛。
這類十九世紀就已經蔚為大成的技藝,特點是難度訓練階梯比較固定,知識總量也已經限定,只需要多加練習即可,而且學習的進度,又可以通過曲目難度或考級來衡量。這正好切合了東亞偏愛的學習法。
所以東亞國家這些琴童家長,多半既沒有音樂愛好也不了解古典音樂背景知識,卻讓孩子花了大量時間練習,其內在出發點,就好像著名笑話中那位因為路燈比較亮,就只在路燈下找鑰匙的愚人一樣。
3、平均主義和匱乏心態的影響
很多對聯考的辯解,都是說,雖然聯考不盡如人意,但是是最公平的。這是儒家傳統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響。公平並沒有錯,但是如果為了公平,就反而一刀切壓制了不同類型的人才發展途徑,那就很可悲了。東亞國家的人口基數那麼大,這種人才浪費的機會成本也是高得很難估量。
舉個其他國家的例子。歐洲學術界有個比較,像英國和德國都算是古典學術的學霸類國家,但是英國這方面的人才要出色不少。究其原因,反而是因為英國的教育制度不夠公平。 英國有一些中學進去後由於傳統原因,上好大學的可能性非常高,這樣裡面的學生很早就可以不慌不忙地淫浸在龐大的古典學術中。
反過來,德國比較公平,所有學生上大學都要通過考核,這樣,學生反而要花更多精力在通用的備考科目上面。結果英國這種表面的不公平反而有可能造就優質人才。
這就像彼得?提爾的《從0到1》中的舉的商業上的例子,表面上完全競爭好像比較公平,實際上參加這樣競爭的企業利潤會變得像刀刃一樣薄,朝不保夕,只能顧著眼前利益,不可能對未來做長遠規劃。
而類似谷歌這樣的壟斷企業,因為不用記掛著和其他企業競爭,反而可以由更大的自主權關心自己的產品和做各種長遠得簡直不靠譜的計劃。所以學生如果長期處在考試的競爭壓力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長遠的自我成長計劃,而只能把心思集中在將會決定一生道路的一次次考試上。
另一方面,東亞國家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的學習卡位戰和爭奪戰,其實質是對有限的高質量教育資源的爭奪,這個並非沒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為何這個地區的爭奪會達到這樣的火熱程度呢?那也許要歸咎於長期物質匱乏導致的稀缺心態。
去年大熱門的《匱乏經濟學: 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 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指出,當人陷入稀缺的狀態(物質或是時間)時,稀缺會俘獲大腦時,人注意力的俘獲,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所見的速度,而且也會影響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識。而當我們為了解決眼下的難題而極度專註時,就無法有效地規劃未來。
我覺得稀缺是東亞民族特有的狀況。因為這些國家幾千年來都是水稻密集型種植經濟,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況下養活更多人,一方面當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勞動和忍受更大擁擠。到了十七世紀後,就都陷入了內卷化的陷阱。
就以日本為例,15至19世紀,日本人口波動在1000萬到2000萬之間,約為英國同期人口的四倍。龐大的人口賴以生存的適耕土地,面積僅相當於英格蘭的一個縣,生產力卻又不及英格蘭的一個郡縣。所以在德川時期,為了維持生存,日本人不但把勤勞節約發揮到了極點,甚至有兩個匪夷所思的現象。
一個是日本政府出面來鼓勵溺嬰,以至於300年間人口零增長。另外,因為寶貴的土地不能用來給家畜提供飼料,日本人系統性地取消了車輪和家畜的使用這兩項基礎性農業技術,其結果呢,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們把鼻子保持在水以上,只要發生意外災難或意外支出,就可能慘遭溺斃。這種東亞民族特有的匱乏和焦慮心態,不管是東南亞的土著民,歐美人,甚至非洲人,都無法理解。
所以對於教育資源,如果是狹義地理解為配備良好的教室、高階教師之類的,那確實是有限的,對於長期處於稀缺的心理狀態的東亞人來說,是一定要參與爭奪的。
但是,實際上,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資源,其實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價值觀的言傳身教、志向和視野的潛移默化,那根本和那種」你上了這個學校我就上不了」那樣的零和博弈無關了。
而且,如果家長在稀缺心態的驅動下,讓孩子從小沉浸在補習班和題海里,希望能先去搶到眼前看起來很稀缺的學校資源,也許從長遠來看,就反而浪費了孩子最大的資源-有無限可能性的少年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那就是愛之適足以害之了。
4、工業化追趕帶來的心態
影響近代工業化的起源在西歐,所以他們不管是經濟社會還是教育體系,都有個比較和緩的自然進化發展期。而東亞國家是被裹挾進現代社會的,為了趕上其他國家,在工業體系上無一例外的採取了國家層面上有計劃的指導下的發展。日本的工業化要歸功於通產省的官僚們,韓國則是政府支持幾個財閥來配合整個發展計劃,而中國現在還有那麼個五年計劃在指導。
這種國家級計劃是建立在十九世紀的理性主義的基礎上,其內含的想法,是認為世界上沒有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因而可以通過科學的考察而預測出事物將來準確的發展方向。
這種想法運用在教育體制上,就是假定某個機構可以準確地預測某個年紀的孩子需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某種考試可以選拔出什麼樣的人才等等,這種自信令人細思恐極。
而具體到學校和學習的具體操作上,為了適應工業化的人才需求而專門設立的東亞教育制度,比起自然發展的西方體系來說,更有工業化追趕期那種對效率的瘋狂追求。這樣,這些後進工業國的教育體系,反而比前驅工業國更像工廠的流水線一些。
在二十世紀初,泰勒制(Taylorism)在美國產業界盛行一時。泰勒認為、管理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效率。為此,他採取了制定工作定額、選擇最好的工人、實施標準化管理、實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強調僱主與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等。
這就將工人的潛能發揮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有人形容,在實行泰勒制的工廠里,找不出一個多餘的工人,每個工人都像機器一樣一刻不停地工作。泰勒理論的前提是把作為管理對象的」人」看作是」經濟人」,利益驅動是該學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寶。現代最著名的泰勒制工廠莫過於富士康了。從報道中大家也可以猜想到這種高壓環境對工人心理的影響。
而如果把東亞教育制度和泰勒制工廠來對比的話,我們會發現幾乎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制定很高的學習量和需要考核的大量知識點、選擇成績好的學生組成重點學校、全國統一的考核標準、大量考試形成的刺激性獎懲、還有學校內部的各種打雞血活動。學校目標也是要發揮學生的潛能,每一分鐘都要致力於得到最好的成績。
所以批評這種教育體系的人經常說,孩子好像是流水在線的工業製品,或者說,學生是老師的童工,他們的成績就成為老師的績效,所以師生的利益關係經常不是一致的,是相反的。這並不是簡單的激憤之詞,而是有一定的內在邏輯。
當然,因為東亞國家的勤勞傳統,孩子們這麼辛苦,如果確有效果,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問題就在於這個有效性上。
這種教育上的泰勒制,本質上是把學生當成體力工作者來對待。對於體力工作者,因為他們的工作狀態是可見的,所以工廠管理比較容易,對他們的要求是」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做對的事情」。
而現代學生呢,我覺得更像德魯克所定義的」知識工作者」 (知識工作者不生產有形的東西,而是生產知識、創意和信息,誰也看不出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而且從培養目的上也是要大多成為知識工作者。學生時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們交上去的作業和考卷,而是他們所真正學習到和思考的內容。這些在技術上是無法進行嚴密的督導的。
所以要成為好學生,不是像體力勞動者一樣忠實地完成老師的作業,而是要像知識工作者一樣,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該做的事情」。好學生一定得做到:要自我決定學習的側重,衡量自己知識的掌握度,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這就需要具有極大的主動性和自由度。
所以,悲劇的是,由於東亞教育體制的工業時代基因,他們是用訓練體力勞動者的做法,來培養他們心目中未來的學者和企業家,這不免就南轅北轍了。
四、東亞教育急需改革,卻越發走向僵硬
東亞教育體制長期以來是利多於弊的。在工業化時期,可以為新建立的工業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級工程師。所以東亞各國在二十世紀的飛速發展,這種教育體制有很大貢獻。但是隨著技術和經濟的演變,這種體制就變得越發不合時宜。
這一點可以模擬成蘇聯時期的重工業。在這種體制下,採煤業是為了冶鋼,冶鋼是為了機械業,而機械業又是致力於生產採掘和冶煉機器,這樣形成了內部的自我循環,而無視市場和競爭的實際需要。這種重工業在蘇聯的工業化時期, 確實製造了大量本來缺少的工業製品,很有用處。但是到了某個發展階段,其缺乏效率和國際競爭力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到如今,蘇聯這個曾經的第二工業強國,他的汽車工業、機械工業還有什麼價值呢?同樣,東亞教育體制曾經批量培養出的大量標準化人才,不是也將會在新時代里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么?
更有甚者,為了脫離這種體制,很多東亞家庭送了孩子去歐美留學,可是除非他們留在國外,如果回國就業,海歸們還是要以他們畢業的各種學校為求職砝碼,這就又陷入了比較學校名氣的漩渦。就好像中世紀時印度很多低階種姓為了擺脫種姓制度的壓迫,皈依了外來的伊斯蘭教,但是在無所不在的種姓思想下,穆斯林也被視為一種種姓,同樣還是陷入這個等級體系之中。所以托福、SAT這些美國考試製度, 在東亞也無形中被融合到富有東方風情的應試主義和學歷主義的體系里。
這種體制由於造就了多個既得利益階層,所以很難撼動,甚至會像上面說的蘇聯重工業綜合體或印度種姓制度一樣,」病得至死方休」。蘇聯時期的重工業不停地製造對社會無益的武器,形成一個利益相關勢力,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直到整個國家體制崩潰。而印度種姓制度,從佛陀時代就飽受批評,卻一直禍害了印度幾千年,直到今天還是印度前進道路上的巨大障礙,就是因為背後有大量的高種姓的既得利益者。
東亞的教育體制呢,一方面,養活了龐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陳舊的各類公私教育機構(這一點類似蘇聯工業集團),另一方面,通過對學歷的看重,佔據社會中高階層的,多半都是最適應這個體制者,而這個階層又通過在應試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證自己的下一代在這個考試體系中也能脫穎而出,從而把自己在社會地位上的優勢又傳給了下一代(這一點又有點像種姓制度)。
這個急需改革的體制,就這樣在各個社會集團的共謀下愈發僵硬了。
更多教育資訊,關注nemoze說公開課的大概都是學生公開課本身就是讓別的老師了解另一個老師教學方式的過程,根本目的是教師之間討論教學方法。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媽媽的事,父親的孩子一生的影響不可忽視,我是榜樣爸爸!
寫作文一定要有名人名言分數才會高。
名人說了什麼關我什麼事?有名的人說的就都是對的了?名人A說了這個觀點名人B又持那種觀點,要聽誰的?「過程比結果重要」原本是一種挺好的處世理念,
可惜被某些過於注重形式的教育工作者玩壞了
——
(此處沒有性別歧視的意思)似乎女老師比較偏重於筆記整理,無論文理科,
我的初中數學老師就不例外,
第一次被要求整理筆記,我僅將個人容易出錯的個別知識點配合例題列了出來,結果被告知「態度不認真,不合格!」
課堂上,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份「模範筆記」——出自一女生之手,字跡清秀工整,排版錯落有致,概念定理、解題步驟事無巨細一字不差,估計直接投影到黑板上用來上課都無需講者多言。
同學們「嗚哇嗚哇」的嘆服聲真真假假,此起彼伏,
然而,大家都默契地沒有點破一個事實——該女生的成績始終徘徊在班級後5名,無論總體還是單科,數理化及格一次就足以讓她振臂高呼。
我沒有貢獻一聲嘆服,不是因為嫉妒——犯不著,反正我成績從未掉出前3,非說我態度不認真就隨她吧~
後來慢慢發現:很多優秀講課/演講者會勸聽眾不要大段做筆記,理由有二:
- 你現在抄在紙上的內容,其實在相關的紙質/電子資料上很容易獲取;
- 90%以上的人不會回頭看筆記
他們更注重聽講者是否跟著他們的思路一起遨遊,然後,隔以時日,依然存留於聽講者腦海中並為其所用的內容便是教育/傳播之精髓。
不過,很多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並沒有那個心力去根據不同學生的思維結構為其分析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不斷要求孩子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筆墨投入到她們所教的學科上以獲得「被重視」的滿足感才是Ta們的剛需。
-------------------—----------------------------------------2----------------------------------------------------------------------
我上小學5年級時,「社會」課本上有幾個雷得人外焦里嫩的知識點:
「我國最北邊的城市是呼和浩特,
我國最南邊的城市是海口,
我國最東邊的城市是上海,
我國最西邊的城市是烏魯木齊」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師範畢業的老師就是這麼照書教的,考卷的標準答案也是這麼定的。
當時我以為自己的眼睛或腦子出了問題,拿著直尺在地圖上比划了好幾次,始終弄不明白編書人為何要無視漠河、三亞、烏恰……
是因為受眾為小學生所以覺得不必認真嗎?
這種理念,讓人細思極恐。
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花大工夫帶同學們背誦「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歸納「體現了主人公愛國主義情懷」的課文中心思想,揣測作者寫「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的深刻用意,卻不屑於在最基本、最客觀的常識教育上下功夫。
凱洛夫教育學 已經被主流教育學界批評的爛大街,依然活躍在神州大地
推薦閱讀:
※怎麼向從出生就眼睛看不見的人描繪樹葉的顏色?
※我的孩子到底能從蒙特梭利教育中獲得什麼?
※怎樣向小孩解釋危險發生的概率?
※如何正確向小孩子解釋「死亡」這件事?
※汶川地震多地有震感是真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