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目前國內的現貨盤口?
01-13
避免廣告嫌疑,我簡單陳述我的疑惑。
公司近來代理了某現貨盤口,基礎模式如下:資金銀行三方託管;零槓桿;T+0:單向交易(低買高買);國企控股;新盤口……今天員工外出展業,對象是他的一個朋友-某期貨公司總經理,得到了一個令我頗為意外的信息,該總經理表示打死不碰現貨盤……費解啊!乞各位解惑!同樣是風險投資現貨何至於如此不受待見?補充問題:看了幾位答主的回答,我感到此坑水深那……現貨的未來在哪裡?或者……根本沒有生存土壤?還是本質上出了問題?
謝邀。我也是打死不碰現貨的,為什麼?不正規。珍愛生命,遠離現貨。請記住國字頭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僅此八家,別無分號
—————————————————————九,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謝@未央補充和賭場老闆賭博你願意嗎?打一場對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比賽你願意嗎?
請搜索關鍵詞: 北京石油交易所 騙局各大現貨平台概莫能外。我是一個量化交易者,我們對收益的計算都是特別狠的,什麼樣的投資可以賺錢,都做出大概率的分析。比如期貨吧,一般手續費是萬分之0.5(除了最近的焦煤,螺紋,為了打擊投機臨時提高的),就是這樣,我們用趨勢跟蹤,一年收益有40%就不錯,考慮了回撤和資金管理了。現貨呢對於普通交易者,感覺和期貨差不多,不過目前現貨平台(假設是正規現貨平台)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手續費過高,萬分之12,麻痹啊,要人命啊,可能一般人不能理解萬分之12什麼意思,現貨是槓桿交易,有至少10倍到33倍的槓桿,一萬元保證金,你是買了10萬的現貨,10萬乘以萬分之12,就是120元的手續費,就是你買入之後首先虧了百分之1.2%,賣出同樣的手續費,也就是你做一筆交易先虧2.4%,假設你做100次交易,50次賺,50次虧,賺和虧一樣,2.4×50,你他媽一萬塊錢已經沒了。第二,是逼你頻繁交易,通過隔夜費(就是你今天不買,每一天收你一天的費用),通過喊單,有個人不停的喊單,讓你交易。所以現貨平台根本不用作弊,只要通過規則就把你刷死了。
這個世界上有二種外匯交易平台,一種是美國英國的,一種是其它國家的,
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一些平台披著美國英國平台監管的馬甲,這基本上就是所謂的黑平台.
歐美的金融近800年的歷史,其監管制度與法律體系,是相當健全的.這邊不做過多的解釋. 不要跟我說國內現貨平台受TG政府文件監管之類的,尼瑪,TG的節操,你們都懂的哈.所謂的泛亞,E租寶等等之類,我們都不記得嗎,這種信用的背書,我不知道算不算一種悲哀.從地域來分,通常情況下跟塞普勒斯,塞席爾,馬爾他,馬其頓這些國家有些關係的,以歐洲人出來單幹做平台的比較多,因為這些地方對應的金融政策,稅費比較低.如IRONGFX,FXCC,這些基本上很容易查到.跟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馬來西亞有關的,多半與華人有些關係,而且通過網站的域名要吧很容易查到其伺服器在哪裡,註冊人是誰.如FXOERXCT,ACL...一大堆,目前國內很多交易者在打這方面的主意,紐西蘭的監管基本上不用花多少錢就可以搞定.而且這些平台的官方網站通常很中國化,有些甚至很LOW.樓主我也是醉了.這個諸位有心,可以自己去找,
基本上來說,很多小平台基本上跟大平台,或銀行白標合作的.這個裡面有其內在的原因.如最近打廣告比較多的老虎金融,其實就是盈透的白標合作商.近一周收到的微信好友申請,清一色美女頭像,朋友圈風格大同小異——吃吃喝喝的日常;低調的炫富;隔三差五曬個走勢圖:今天作對了方向,又賺錢了,好開心呢~謝謝某老師的指導%不是現貨原油就是瀝青。——你見過哪個正經投資品種是靠托兒展開業務的?
我就吐槽一句,0槓桿+單向交易它的賣點何在
謝邀!
首先申明:期貨從業八年,從不碰現貨平台!
解釋下原因:
法律風險:三行一會明文通告,目前國內所有現貨交易平台均為非法(原油期貨亦然)。
邏輯悖論:期貨是遠期合約交易,所以在交割期到來之前,所有自然人均可參與合約買賣,多空隨性。但是現貨呢?啥叫現貨交易?就是即期交割的商品買賣。試想一下,除了生產商和貿易商,其他人如何才能進行空單操作?只能多單單向買進。這樣就帶來兩個問題:1、普通人誰會沒事成噸地買進大宗商品?2、若支持此類平台普及,現貨商勢必在平台上瘋狂賣出產品,何必費那個力氣搞銷售、搞計劃?這樣一來,就不是在炒現貨了,介特么是在炒國運、炒政治環境啊!哪個國家的管理層會腦殘到發展這類平台?
以上,對應到題主的公司業務,合不合法,矛盾在哪兒,不用再多說了吧?再說說原油期貨:
誠然,去年證監會確實發文說要嘗試研究推行國內原油期貨交易盤口(官網上可以查得到),這個文件也被當下國內各種原油期貨黑平台廣為引用,在這個問題上,我連證監會都不看好!發展原油期貨交易平台,基礎是什麼?是原油進出口以及買賣交易的全面放開!
想想這是在動誰的蛋糕?
說好的專買專賣呢?說好的壟斷經營呢?兩桶油同意了嗎?說好的交通稅費呢?說好的價格指導呢?交通部同意了嗎?發改委同意了嗎?國務院點頭了嗎?利益真動到了這個層次,估計連政治體制改革都已經拿下了!
證監會算啥?呵呵!
太拿衣服了!編輯於 2016-05-13作者保留權利你能舉出一個例子是不騙人的現貨平台嗎,人家懂行自然堅決不會碰,又不傻!
現貨行業還是需要國家徹底整頓,目前的環境下,現貨業務的開展就是不斷大量飢餓營銷,這也是政策所迫;
水深勿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