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看,除了廣告,還有哪些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商業模式,克服了難以解決的困境?

今天看到一篇無線電廣播商業化的文章,提到無線電廣播發展初期,完全無法克服搭便車的問題,只能靠政府補貼提供少量服務,直至 ATT 公司發現了廣告這一商業模式。

那麼,如果廣告這一模式沒有出現,那麼無線廣播、電視、互聯網這些現在依靠流量實現盈利的事物可能私人資本都缺少動力,只能依靠政府補貼,那麼其出現速度會大大推遲。

還有那些商業模式,和廣告一樣,克服了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難以克服的問題。


謝邀, @Zampeli Diana,消滅零回復從我做起~

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個業餘CD收藏愛好者想到的是流行音樂市場。

其實當你持續關注「唱片銷量」這個指標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市場現在已經萎縮到不行了。1990年代,張學友的一張唱片在台灣一地可以賣到兩百萬張,2000年代初最火的周杰倫一張專輯能賣到五十萬張就撐破天了,到2010年前後,一張專輯能賣破十萬張(所謂白金唱片)就屬於年度最暢銷了。

為什麼?因為盜版。MC HOTDOG的歌詞

http://mp3.com,歌手曾幾何時變得那麼窩囊?

其實對於知識產權這個問題,經濟學家一直沒有公論,根本上是知識產權的界定和監督特別困難。這個問題其實現在的知乎也在面對,那就是如何讓提供知識、傳播知識的人盈利。

那個時代的人限於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玩兒耳機、玩兒音響的人普遍被視為敗家子兒,絕大多數人很難聽出正版音樂和盜版音樂音質的差異。而卡帶翻錄、CD復刻的技術門檻兒又特別低,做盜版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拿著一箱盜版碟,標價五塊,出入於各種夜市,沒有地租,怎麼可能幹不過賣二十塊一張的正版碟的唱片行呢?

在這個過程中,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無異於mp3播放器的引進,一個mp3播放器,當時便宜的只賣100塊錢左右,極其小巧,還能自己安排歌單,誰還沒事兒帶著一台像燒餅一樣大的walkman,裡面還只能放一張CD呢?於是,在mp3技術成熟的2005年,唱片銷量迎來了斷崖式的下跌,唱片行紛紛倒閉,讓我這種堅持買正版的人想買都不知道去哪裡買了。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政府對這種現象不聞不問,這是中國的特殊國情。其實每次中美高層領導會談的時候,美方都要提知識產權的問題,中方一直支支吾吾。要知道,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很多技術,就是盜版來的,你讓長三角珠三角的小作坊去買美國的技術,那哪可以呢?如果政府當時有前兩年關停電驢的狠勁兒,大家也不至於這麼慘。

這對創造知識的人,特別是那些靠辦稅吃飯的人來說,包括作詞、作曲、編曲、賠償、縮混、伴奏,無異於一個致命的打擊。當時的創作人們基本上已經揭不開鍋了,典型事例就是傳說中的「曹軒賓賣面事件」(《可惜不是你》的曲作者)。

那麼流行音樂界是怎麼反擊的呢?首先就是各種宣教,喚起大家支持正版的道德認同,Channel V當時每年都會辦反盜版演唱會,音樂人在各檔綜藝節目上抱怨盜版商無良。可是,這種做法可能對某些歌手的死忠粉來說是有用的,但是普遍的人性是:省錢第一。這時候,買正版唱片已經變成粉絲對歌手的一種捐助了。所以當時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

要是周杰倫嘛,我還有心買張正版支持一下,其他人我下mp3聽聽就得了。

發現這招沒用之後,流行音樂界又拋出了三招:一是開始用EP取代大碟,二是專輯大量再版,三是CD漲價。這是唱片公司發現,遭受盜版技術進步的毀滅性的衝擊之後,僅剩的消費者都是歌手的死忠粉,他們通常是對某些歌手的作品有剛需的人。OK,反正歌手出什麼你都得買,那好,我把CD從一個正常消費品做成奢侈品,做成收藏品,不就完了?具體做法是:

  1. 我把一張十首歌的大碟拆成五張EP,你得多給我錢。當然,這背後更心酸的真相是大量幕後工作人員因為薪水太低逃離了這個市場,所以唱片公司很難再向以前那樣收五六十首歌挑一張大碟出來了。
  2. 歌不換,換個封面和歌詞本再出一遍,你得多給我錢。這本質就不是賣唱片了,是賣寫真。
  3. 反正多少錢你都買,我直接漲價就是了,你得多給我錢。

這三招毫無疑問是道德敗壞的,是吃定了粉絲的消費習慣之後的產物。我們的汪峰汪夫子,就經常在電台訪問中炮轟這種行為,他的唱片一般都是十幾首歌,他說,我要是賣EP,賺的肯定比這多,但是我不能這麼做。在這一點上,我還是很尊敬他的。

除了這三招,還有一些其他招式輔助:2000年代正是世界六大唱片公司(索尼和BMG合併之後是五大)靠著資本蠶食比如滾石這種本土唱片公司的年代。應對詞曲作者勞動供給嚴重不足的情況,他們利用自己國際上的影響力,把在世界上唱紅了的歌拿過來填上中文歌詞再唱一遍就把歌湊齊了,最典型的例子是SHE。一些香港歌手,為了內地和台灣市場,圖省事兒把已經唱過的粵語歌填上國語歌詞再唱一遍。哈狗幫那首歌后面一句歌詞就是:

你要停止盜版,不如先停止翻唱。

總之,在流行音樂行業的寒冬里,大家各顯神通過冬。不要罵這些音樂人吶,這都是我們買盜版的後果。

但是,就算是親爹,這麼玩兒也早晚會讓子女寒心。特別是伴隨著中國人英語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對逼格的進一步要求,加上本身本土音樂工業與世界的差距,逼迫大家直接去聽英文歌了。這麼做的結果是原本那些死忠粉慢慢也流失了,唱片行業進一步萎縮。

熊彼特的經濟周期理論告訴我們,越是蕭條,越能激發創新的熱情,正所謂nothing to lose嘛。歌手們要吃飯,藝人也是有尊嚴的呀,於是大家的眼光盯緊了在那兩年突然欣欣向榮的電影市場。

2000年以前,中國人做電影基本上是吃電影節,觀眾買賬不買賬張藝謀陳凱歌們才不管。為什麼呢?還是盜版。我拍得觀眾愛看,只會讓這部電影的盜版VCD賣得更好罷了,老子沒賺一分錢!這個現狀和流行音樂市場是一模一樣的。

可是,2001年,一個叫張偉平的聰明人發現,這事兒不是不能解決呀~我做大製作、把音響效果和畫面做得讓你在自家電視上看看不齣電影院的效果不就得了?於是,有了《英雄》。這部電影雖然口碑兩極化,但是是可以寫進歷史的大事件。

英雄大賣之後,電影行業的人猛然醒過神兒來了,那些年一大堆古裝戰爭大片湧出,沒人拍文藝片了。於是有了十面埋伏、無極等等不那麼有價值的大電影,就是吃准了電視看電影和劇院看電影的感官上的差異。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了,院線的數量和服務質量大躍進,開始有了3D和Imax,看電影成了青年男女約會的好地方。

這兩年大家開始不看這種電影了,甚至開始討厭它們了,但是你必須承認,你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就是那些「大片」給你培養起來的。

說迴流行音樂,音樂人在無奈之中也選擇了這條路,那就是走現場音樂的道路,現場的氣氛和耳機里肯定不一樣。選定了這條路,音樂人們放棄了反抗盜版的努力,反而在某種意義上開始支持盜版,因為盜版就是傳播,傳播就是知名度,知名度就是演唱會的票房。這其實和知乎上很多人靠提供免費知識做大知名度,然後線下掙錢的道理是一樣的。

時至今日,一個多層次的銷售體系已經形成了,大腕兒做演唱會,中腕兒做音樂節,小腕兒做live house,這種商業模式把歌手再次餵飽。五月天做一張專輯可以全球巡演兩年,賣的概念也是「一生中必須要去一次五月天的現場」。再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郭德綱的相聲也是這個營銷策略,除了某年天津巡演之外,郭德綱甚至沒有出過一張正規的音像作品,但是他對盜版、盜錄從來來者不拒,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在各種視頻客戶端打開各種畫質的盜錄之後我們才感受到郭德綱現場的價值。

從此之後,做唱片變成了演唱會的宣傳。最恰當的例子莫過於09年縱貫線成軍時,「北上」那張專輯第一首歌的第一句歌詞(當然理論上的第一句歌詞是one two three four……):

遠處傳來陣陣,隆隆的火車聲,不排隊你會後悔。周遭四處問問,何處刮來的風,不上車你會後悔。

而且那首歌的編曲也採用了偽live的模式,真是生怕大家不知道他們的企圖心啊!

這種新的「免費唱片+走穴」的模式應該是有利有弊的,但是真真切切地解決了音樂人的吃飯問題。早年看金曲獎的頒獎典禮,到處都是我們音樂人要攜手共度難關的慷慨激昂,這兩年好像只有「最佳原住民演唱人」還有這個感覺了。

這種模式給我們的音樂界帶來了很大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影響,當然,很多影響是利是弊只能留給後人評說了。

最大的影響是,唱片的數量下降了。這兩年才開始聽歌的年輕人們,可能很難理解九十年代一個歌手火了一年要出三到四張專輯是怎麼個情況了。那是因為賣唱片能掙錢呀!現在大家不買唱片了,一場live可能也就需要二、三十首歌,況且有多少人去聽痛仰不就是為了聽那句「一直往南方開」嘛,別的老娘也沒聽過呀,要那麼多歌幹嘛?

孫燕姿2000年出道,在出道的前五年(到2004年的《Stefanie》為止)發了八張專輯(其中the moment是精選集),火到完虐其他同期出道的女歌手(蕭亞軒是所謂「新秀即巔峰」,蔡依林03年之前一直很低迷),把小姑娘累得都不想唱了。可是2004年到現在十二年多,只出了四張。憑她在我們這一代的人氣,04年之後再每年兩張還是能掙錢的。但是人家覺得沒這個必要了,現在開演唱會,十二張專輯的歌已經夠挑了。

大家好像也不需要排行榜這種精簡認知的工具了,一周挑出大半天的時間整周出的新歌都能聽完。

這當然促進了音樂的平均水平的上升,從前的專輯多是四首「主打歌」然後搭售一堆爛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叫做王珏的歌手,當時買過他的《明天》,聽完之後怒罵,除了同名主打歌剩下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當時的模式是,靠主打歌打榜,在MTV和channel V以及各大電台上瘋狂播放,然後大家買專輯,其實很多人是沒聽過剩下那些歌的質量的。這導致了大量的「一首歌歌手」和類似「一人一首成名曲」這種扭曲的存在。甚至據我觀察周杰倫的唱片當年賣得這麼好就是因為他打破了這個模式,他的專輯巔峰時期是每首歌都拍MV打榜的,歌的水平非常平均。現在呢?反正出了也沒法給我增加票房,演唱會我也不會唱,那出它幹嘛?

與此相關的,是各類電視翻唱節目的火爆。這些節目裡面大家比的是唱功,拼的是情懷,靠的是改編,新歌這個東西,要它幹嘛?通常,一首歌在A節目被歌手a唱火了,一定會有歌手b在節目B裡面接著唱。好歌就那麼一筐,大家都唱就完了。

這樣,新歌的需求量就下降了,創作人因為歌相對便宜了變得不好掙錢了,大量創作人乾脆揭竿起義,捂著新歌不賣,直接自己唱。之前很多創作人不到台前來,一是因為長得難看,二是因為唱功不行。但現在,反正長成許巍那樣的演唱會還不是萬人空巷?唱功差到XXX那樣不照樣超級偶像?反正只有歌手能在這種新的模式中掙錢,那好,我是歌手。

最後一個影響是選秀節目的火爆,從05年的超女,到後面的超級星光大道和中國好聲音,捧紅了一大堆歌手。因為大家對唱片越來越不買賬,越來越喜歡聽現場,所以以前唱片公司靠唱片策劃、包裝新人的策略不好使了,想當歌手你得自己來。而這些選秀節目就給了他們跳過唱片直接唱現場的機會。

但是其中的覺得多數也是「新秀即巔峰」,為什麼?沒人寫歌了嘛。參加節目的時候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唱《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可是你都出道了你不能總靠翻唱吧,可是自己的歌呢?水平怎麼樣就要受很多大環境的制約了。從07年張傑參加快男開始,大量的選秀歌手開始了漫長的二戰、三戰,沒辦法啊,沒歌啊……甚至這兩年好聲音裡面,多數都有選秀背景,有的甚至發過唱片了,沒辦法啊,沒歌啊……

這些影響,都是我們下的盜版歌曲搞出來的,但是音樂從耳機走向現場,結結實實地改變了音樂這個行業不掙錢的現狀,我覺得,還是挺切題的。

就醬~


【總結帖】看完 @陳茁的答案,覺得頗有意思,大受啟發。先表現一下感謝~

我為大家翻譯一下:

--------------------------------------------------------

看他評論好多人表示差評,說什麼答非所問,我真心替陳茁感到捉急啊!

比如:

看不懂不要亂扯!怎麼沒有經濟學角度了??我一個看曼昆的都懂了哇!

1.盜版和正版唱片彼此是替代商品,盜版成本遠遠低於正版,劣幣驅逐良b。CD市場需求下降。(基本供需曲線)

1.1 送佛送到西,需求下降,需求曲線左移,Q數量下降,CD銷量大減。

2. MP3的出現,大家不要walkman和唱片了,CD市場需求下降+1。

2.1 CD市場需求下降,需求曲線向左位移,學過點經濟學的就知道Q,就是供給側的數量會下降。所以有的人前幾年CD放一首主打和一堆垃圾買,現在幾年出一張專輯,因為Q下降了。

3.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無視,產權不明晰導致交易成本上升,CD市場效率下降。蛋糕變小。(科斯)

4.CD市場利潤下降,蛋糕太小了,創作的作曲家難以為繼。創作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創作家(作為勞動力)供給下降,人越來越少。(勞動力市場供需曲線)

5.翻唱和創作也有點替代產品的意思,創作家供給下降,大家都沒新歌,都開始翻唱。

5.1唱片公司發現這樣下去要餓死了,開始玩陰的,比如翻唱國外歌。邏輯上這叫比較優勢。如果自己寫歌需要的資源是100成,國外的歌翻唱的資源只要5成——改歌詞。

5.2 於是劇情再次重演,原創的需求曲線又下降,供給數量下降+1.

6.某天才突然發現,LIVE需求上升,盜版需求也上升。反過來盜版需求上升,LIVE需求也上升。一拍大腿,原來live和盜版尼瑪是互補品啊!盜版給LIVE免費宣傳啊!於是幾年後所有歌手全部做LIVE。

6.1由於LIVE這個東西必須要歌手參與,而且無法量產和複製(歌手一天就24小時哇),於是在這個市場形成壟斷,用膝蓋都想到的的經濟學原理就是,壟斷必然導致高價格高利潤。所以大家發現聽一次前排LIVE的價格是十幾張CD的價格。

所以會有最後那句:【這些影響,都是我們下的盜版歌曲搞出來的,但是音樂從耳機走向現場,結結實實地改變了音樂這個行業不掙錢的現狀,我覺得,還是挺切題的。】

完。


飢餓營銷?淘寶?互聯網?

在小米以前,手機的銷售都是廠家-大經銷商-分經銷商的模式。

大的經銷商可以憑此和廠商進行議價,一件商品從產出到流通到消費者手中時,已經被拔了太多毛了。

廠家和消費者哀鴻遍野,可惡的中間商!

而一旦廠家和消費者的鏈接只需要一個網站和6塊錢的快遞費。中間商大量的利潤就被剝給了廠家和消費者。

其中的核心就是,打破信息的不對稱和資源提供的唯一性。

那我們再深層次想一下,這種模式還有什麼利潤是可以被榨取的。

想像一下,你現在想買一雙鞋,你可以選擇李寧阿迪雙星,在鞋的質量上差別其實不大,你多出的錢買的很大一部分是品牌價值。

假如未來所有品牌的品質一樣,那你買鞋就不用考慮品牌,你只用考慮你喜歡的款型就行。而這一款型是電腦隨機生成的,你可以立馬把它列印出來。

如果這個系統是國家免費提供的,材料是太陽板免費合成的。

好了,新的商業模式出現了。0成本即可生存。

那人怎麼賺錢?要人何用,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由機器以極低的成本產生。絕大部分人都沒機器有用。

這時候,社會只有一個原則:活下去,保證自己不死。不再存在商業模式。

腦洞大開,卒。


除了廣告的模式,還有一種商業模式叫做免費,免費的基本服務往往會給商家帶來豐富的回報。典型的例子就是百度用免費的搜素稱為中國搜索市場的一個大頭,有一本叫做《免費》的書,寫的就是這種商業模式。


縱觀傳媒產業發展的歷史,不難發現,商業元素融入傳媒是必然!就像你說的那樣,如果沒有廣告,新媒體的出現可能會無限延期~商業元素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媒介的運營模式,與傳媒產業相關的不僅是廣大受眾,更重要的是廣告主與廣告公司~在新媒體時代,的廣告者得天下~尤其是現在這個普遍唱衰紙媒的階段,廣告的投入就顯得更為重要,可以說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感覺好像有些跑偏...

二手車市場的二手車試用和各種質量認定

二手車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是此市場最大的問題。市場上充斥著質量良莠不齊的車輛,賣方知道車的真正價值,而買方,除了那些真正有經驗的,是沒有能力分辨車輛的好壞的。因此當賣方說「我這個車值5萬」,買方是沒有辨別能力的,本著貨比三家的原則,他會把整個市場逛一遍。

此時買方知道這個二手車市場中所有賣方的出價都在3-7萬之間,因此對於沒有辨別質量能力的買方,他會給出一個不高不低的心理價格,比如5萬。

那麼,如果跟他看中的車實際上是個修飾的很漂亮破車(實際價值不值5萬),賣方一定欣然同意,買賣成交;如果他看中的是個質量蠻不錯的車(實際價值超過5萬),那麼賣方一定不會賣。

因此,實際價值在5-7萬之間的好車由於買方出價太低無法成交,這些車會逐漸退出市場,而成交的車都是破車。這時買方就會有「這兒的車都不好」的預期,因此願意出的價格更低,劣幣驅良,更多的車被擠出了市場,買方的出價進一步降低。這個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這個市場徹底消失。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因此市場上出現了試用的模式和各種權威的質量認定證書,就是為了打破這個不對稱。

這個例子是很著名的二手車市場博弈,凡是講博弈論的課一定會講這個,雖然這個模型很理想,有很多不現實的前提假設(比如市場中二手車的價格是均勻分布的),但仍然是很好的將現實抽象化了。


團購應該算一個吧,有沒有大神來講講。還有聽說以前電影院的利潤主要來自爆米花和可樂。


在下認為,歸根結底,是思想意識形態的影響,和行為模式的引導,只要符合上述目的,形式名稱只是代號而已。


推薦閱讀:

補貼/徵稅總額相等時,為何繳納所得稅優於消費稅,而收入補貼優於價格補貼?
微觀經濟學中相關商品是什麼意思?

TAG:商業模式 | 微觀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