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彈古琴的時候,勾,挑,抹,剔聽起來都一樣?
剛開始學習古琴,但是不知道為啥,勾,挑,抹,剔同一根弦聽起來都一樣啊?是我哪做錯了嗎?還是本來就一樣啊?不能吧!
天吶,上面怎麼這麼多人說一樣的……
勾踢抹挑的音色當然不一樣。
初學的時候,聽得時間少,功力淺,聽不出音色的差別是很正常的情況。聽得多了,自然也就能聽出差別了。扼要的說,半甲半肉和全甲的指法音色差距相當大,半甲半肉(例如抹、勾)音色濁、潤一些,尤其是用肉多過甲淺的時候,很容易彈出不燥而沉潤的聲音。全甲的指法(剔、摘之類),音色偏燥、亮,用指宜慎重,特別是推弦、平著向前擊弦這樣的習慣特容易把音爆燥掉。
還有一類差別,更加細微。例如同樣是半甲半肉的指法,抹和勾的音色還有小差別。相對來說,抹的音色比勾淺潤,勾的音色更加厚實。
其實,這些音色的變化都是很細微的東西,沒聽那麼多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有感覺;多聽多練,慢慢耳朵裡面就能感覺到音和音的差異,特別是那些細微的地方。
另外一點,每個人手的情況不一樣。上面有一些是我個人的體會,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的聽感。指甲堅硬程度、指肚的肉的多少,以及最重要的用指的習慣,都會影響音色細微的變化。
能聽出音的細微變化,能追求變化,彈琴才算上了一個台階。
歡迎討論。古琴指法的設置,意在便利演奏,於音色是無關的。朝面板方向斜下擊弦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右側擊弦動作(故意不為之的除外)。因此,用勾踢抹挑等指法彈同一根弦所產生聲音的音色應該是一樣的。就算它們之間存在理論上的不同,也應該微小到在聆聽上難以感知或可以忽略。
如果非要用儀器測量這些不同的話,我也無話可說。要知道,鋼琴擊弦錘在每一次敲擊琴弦後,表面都可能會產生微小的變形;同一交響樂團里的每一張小提琴所用的木料、所塗的漆、製作的時間也都可能不同。我們對於聲音音色,不僅要在不同處區分不同,也要在相同處辨識相同。若硬在相同處找出人耳難以感知或可以忽略的不同,則音樂的創作非但不能夠得到解放,而且還會陷入一種不可知。HiFi愛好者之間有「腦放」的調侃,借來這裡亦是再恰當不過。
即便如此,我們也要謹慎修改傳統記譜中的指法。除非有誤,否則不應改動,因為這些傳統記譜是極少記錄節奏信息的,而演奏指法的安排間,很可能就隱藏著部分信息。就算在實際演奏中需要對指法進行優化,也應以備註的形式標記為上。
勾踢抹挑聽起來都一樣,是應該的情況,毋需擔心。但鑒於本問所述背景是在初學階段,故不可因此掉以輕心。還應細糾指法動作,細聽擊弦音色是否真的一樣,將因動作不當而產生的差異降到最低。
2016年1月24日 答
2016年2月23日 最後修改
不同指法編排主要影響的是手感(力度、靈活性)和節奏吧,跟上下句連起來彈得流暢了,就能感受到某個地方為什麼用某個指法更順手。當然,因為右手指法並不改變音色,除大指位置比較特殊,名指力量較弱,食指和中指的抹挑勾踢幾個常用指法是可以混用的。挑和勾是基本功,一定要過關,抹和剔一般是配合挑勾使用。
你彈500遍試試,絕對就不一樣了。
剛剛和老師討論沒有感覺怎麼辦。。
應該還是有區別的。首先我耳朵不好使,所以抹和勾有多少區別,我聽不出來。但是到了名指的動作,區別應該比較明顯了。比如《山中思友人》(與憶故人無關)一曲,通篇打摘彈完,追求的就是那種幽怨低沉的境地,中間的泛音,只有用打摘才能突出曠野中星光閃爍的那種感覺,如用勾啼抹挑,感覺會差上很多。
怎麼可能一樣
初學階段有這樣的疑惑很正常,多聽多練日久就能發現區別。當然各派之間也有差別,僅以廣陵派為例:勾是最普遍用到的,由小臂一路帶動中指第三關節發力,響亮穩重;挑的最好能做到指不離弦,同樣靠小臂推動,大指輔助給食指一個向前方的力,使食指撐開彎曲變平直(所謂龍眼變鳳睛),向弦下45度方向指尖觸弦,乾脆利落;抹以手腕注力在食指尖,適當發力向下,如燕子啄泥,輕盈穩健;剔微蜷中指一二關節,三個關節同時向前輸出力道,聲如裂帛。不必太急著練曲,開始一個階段右手的基本功一定要練紮實,善於調整力的大小,方向,尋找發力部位,做到觸弦若無物更有利調節發力。其實理論僅能起提示指導作用,一切都要建立在多聽多練的基礎上啊。
注意輕重緩急,每個手指力度不同,甲肉所佔比例也不同,你彈的時候慢慢來,仔細聽一下每個音,不要噼里啪啦的一通彈下來。
不一樣還怎麼?琵琶要求五個手指音色音量全都一樣。古琴雖不這麼苛刻但追求不一樣好像沒什麼理由。雖然從理論上看音色是有區別的所以要求不能亂改指法,但也沒必要刻意追求差別,只要音色飽滿清涼就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楊典的古琴演奏?
※為什麼古琴彈了半年只彈了《秋風詞》《陽關三疊》《酒狂》一直有在練習,但是進步很小。?
※現在的古琴界面臨的最大問題:師資好的少,琴技高的少,學資貴的多問題該如何解決?
※為什麼古琴的絲弦彈起來特別疼?
※如何評價管平湖的廣陵散?
TAG:古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