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的判准,這二十年有哪些變化?

之前看夏惟桐老師的答案,知道這二十多年辯論賽的判准、理念一直在發展,那麼辯論賽的判准具體有哪些變化呢?想被科普一下,謝謝啦^_^


(不知不覺寫成了辯論賽的歷史,罪過跑題了,向所有為辯論發展做貢獻的辯論人致敬)

聲明:本人確實將本文無償授權給多個公眾號發表,但並未授權這些公眾號標記原創。本人的其他知乎答案,除了【南審校辯論隊】公共號外,所有的標記原創行為均沒有得到本人授權,本人如若發現都將申訴維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明確兩個前提:

1、我聊的只是傳統辯論賽,政策性辯論的判准變化我不熟悉,建議邀請PH等相關人士;

2、辯論賽數目多樣、種類繁多,評委來源也千奇八怪(總的來說分為辯論評委、社會評委、觀眾評委三種,細分分不完),所以我只聊在某一段時間圈內認可度最高的幾個大賽的主要判准

開始正題,從1986年亞辯至今,近30年來辯論賽的判准一直是在發生變化的。變化的原因,一則來自於大環境本身的變化,二則來自於辯論賽這項競技活動本身的發展,主要階段如下:

(不要問我為什麼年代之間有重疊,自己想)

第一階段(1986-2001年)側重語言和演講

無論是亞辯也好、國辯也罷,新加坡辦比賽的初衷,都是為了推廣華語。1993國辯的評委分別是金庸、許廷芳律師、郭振羽教授(南洋理工傳播學院院長)、吳德耀教授(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杜維明(哈佛大學東方語言及文明學教授)。從這個構成,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主辦方的定位。

這一階段國內外的辯論賽,基本處於鴻蒙初辟狀態,實際上那個時代的辯手也不知道辯論應該怎麼打,比如1997年的首都師大,就以演講比賽來作為辯手選拔的標準。觀看1995-2001年的國內名校杯等比賽,你會發現許多隊伍把辯論賽定位為演講和朗誦的對決。那個時代研究辯論技術的也有,但都不成熟,我在之前的技術流的答案提到過,南大和武大都在摸索自由辯論戰場。

正因為本身的推廣華語(也就是普通話)的初衷,以及當時的辯論賽確實沒什麼技術可言,那個時代的評委判准,多以演講能力、引經據典能力和配合氣勢等場面因素為準。那個時候的辯論隊,尤其是93年到01年的大陸辯論隊,獲得或少都受到了復旦風格的影響,重文采,輕邏輯。

開始講第二階段之前,我先跑個題,講一下我的偶像林正疆。

就在復旦大學一炮而紅,蔣昌建前輩成為風靡萬千少女和大媽的偶像後。1995年的國辯在北京舉行,南京大學佔據主場優勢,而且恰逢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南大四朵金花還佔據了性別優勢(這幾句話都不是我說的都是當時媒體說的)。但即便如此,95決賽南大僅以3:2獲得勝利,大陸隊伍首次本土作戰就丟掉了最佳辯手。95年決賽後,南京大學收到了雪片般的信件,批評她們的辯風,這使得南大校方對辯論的熱情大減,南大校賽不久之後停辦了十幾年,南大幾個主力的女辯手也心灰意冷,表示再也不接觸辯論。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林正疆

林正疆學長用他驚人的臨場表現,讓評委和觀眾第一次感受到了辯論中現場交鋒的魅力,改變了當時人們認為「辯論賽就是比文采和演講」的認知。國際華語辯壇這麼多年,大神辯手雖然無數,但單人推動整個辯論圈辯論理念發展的只有兩個人:林正疆和黃執中,劍宗我稍後講。

但當時大陸的辯手並沒有在意,他們覺得這只是個個例,也就是這個叫林正疆的比較強,辯論的正途還是復旦那個路子。但林正疆的影響擴散很遠,在馬來西亞,許多辯手原本就苦於自己語文不如大陸隊伍好,看了林正疆的表現後,他們知道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第二階段(1997-2005年)側重形式邏輯

1997年,辯論圈發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大陸隊伍居然首次輸給了外國人。1997年國辯決賽,首都師範大學負於了馬來亞大學,僅獲得亞軍,當時馬來亞採用了包含詭辯的邏輯打法。這場比賽對大陸辯壇衝擊很大,比如原本大陸去國辯的參賽隊都是教育部直接邀請的,後來改成了選拔制,於是才有了1998的全國大專辯論賽。這場比賽後,許多教授寫了書,分析為什麼會輸,我看過不少,但大多的結論是馬來亞大學是詭辯,評委有問題云云。我可以理解這些教授的想法,但無疑這種分析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反思。但那場失利讓大陸隊伍知道,打辯論不只有語言,還有邏輯

1998年,史上最強的辯論隊,擁有路一鳴、郭宇寬、樊登(當時是田嵐,99年換成了譚琦)的西安交通大學獲得了首屆全國大專辯論賽的冠軍。在之後一年的訓練中,西安交通大學的主教練韓鵬傑教授,加入了大量的邏輯訓練內容。這使得99年的西安交大幾乎每場比賽都是吊打,當時馬來亞大學的新星胡漸彪,在面對西安交大相對最弱的譚琦時,也絲毫占不到任何便宜。

而復旦風格的影響徹底告別大陸辯壇,是因為2001年的國辯決賽。那場比賽武大失利的因素很多(比如辯題不利),但有一個大家很少提到的重要原因,那就是當時的評委已經不再認為語言才是辯論賽的主要評判標準,邏輯比語言更重要,這就叫大環境的變化。對了,特別標記一下馬來亞大學,他們兩次擊敗大陸隊伍獲得國辯冠軍,推動了辯論理念的發展。

於是,2002年的全辯,無論是參賽隊的風格還是評委的判准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那屆全辯,一支完全沒有什麼語言能力的隊伍也能贏比賽,只要他的形式邏輯得到評委的認可。甚至,2002年的全辯,評委開始默認詭辯都是成立的,然後看對方是否指出。因此,2002和2004年全辯的許多比賽,許多隊伍都故意使用偷換概念、雙重標準等的詭辯,不但沒有被評委制止,許多還得到了評委的喝彩。在我看來,這屬於對01國辯決賽的矯枉過正。之後的04全辯,各種腦洞立論層出不窮,雙方比的就是誰扣的帽子多、誰的歸謬多,正兒八經討論問題的隊伍,很少很少。

直到2005年國辯,收視率創下了新低,辯手們全場都是辯論套話和邏輯攻擊,觀眾們都說辯論賽變得不好看了,大陸辯手們才逐漸意識到自己這些年的路走偏了。從2005年開始,電視辯論也一蹶不振,民間辯論那個時候又沒有發展起來,辯論陷入了低谷。當然這裡要提一句,辯論賽觀眾的流失是一種時代的必然,因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幾乎沒有什麼綜藝節目,辯論賽自然很有看點;現在的電視台節目玲琅滿目,脫口秀節目現在沒有一千也有幾百,辯論賽作為一項比較嚴肅的活動,丟失觀眾是很正常的,沒必要成天哀嘆。

在開始第三階段之前,我要開始聊另一個單人改變辯論圈的大人物:黃執中

在2003年,辯論就是邏輯這種論調深入人心,大陸辯手以不說人話為榮,結果海峽賽愣是殺出來一匹黑馬,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那就是黃執中。他用非常感性的辯論方式,折服了所有的評委。尤其是他最經典的創業利弊一戰,他的結辯讓大陸辯手大惑不解:這尼瑪也行?

2003國辯,黃執中獲得全程最佳。那屆比賽最經典的一戰我認為不是決賽,而是半決賽馬來亞VS世新大學,那場比賽馬來亞大學的精彩表現不亞於01決賽,可還是輸給了劍宗(其實許多大馬辯手並不服)。在把邏輯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2003年,黃執中擊敗了當時或許是邏輯打法最熟練的馬來亞大學,這無疑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賽後,劍宗一舉成名,但他其實並沒有得到當時大陸辯論圈的認可。在當時的華語辯論網有很多類似的論調「他就是在背稿子啊」、「他只會煽情」,連武大的教練趙林老師在接受採訪時也說認為黃執中雖然強但是「以情動人不如以理服人」。12年後,大家反觀這些言論,是不是覺得有些幽默呢?

林正疆對辯論最大的貢獻,是他讓大家知道辯論並不是背稿子和演講,而是要注重交鋒和臨場的。而黃執中對辯論最大的貢獻,是他正視了辯論賽中的主觀要素,在他眼裡辯論賽不再是冰冷的邏輯和純粹的理性,而是有血有肉的價值的爭鋒。黃執中對大陸辯論影響深遠,現在是2015年了,大家也許習慣了辯論要說人話、辯論不能詭辯、辯論不能什麼都不承認,但這些理念在十年前都是天方夜譚。

其實直到現在,有一些落後的地區的辯論理念還是很落後。我一個朋友上個月去湖南的一家企業做培訓,他的對手的教練是十年前的辯手,於是他驚訝地發現對手全場都是這樣的辯詞:

「孔雀開屏,自作多情」

「萬水千山總是情,回到正題行不行」

「對方辯友是吃了炫邁嗎,偏題停不下來」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這其實就是十幾年前大陸辯論賽最常見的歇後語扣帽子打法,總的來說,不說人話。

此外,2006年開始,政策性辯論開始被引入中國,獲得了上海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校的辯手,以及郭宇寬等前輩的大力推廣。政策性辯論啟迪思維、注重實證的風格也大大推動了辯論圈的發展和變化。這塊原本應該大書特書的,但我對這一領域並不熟悉,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回復。

第三階段(2005-2010年):相對側重辯論賽的技術

前情提要:

為什麼現在電視上很少看到辯論賽? - 夏惟桐的回答

2006年,全辯停辦,2008年,名校杯停辦,2009年,國辯停辦,2011年,國辯徹底死亡。

伴隨著各大電視台撒手不管辯論賽,辯論圈當時陷入了空前的低谷和危機,辯論將亡、辯論衰落的聲音不絕於耳。有責任心的辯論人們,紛紛開始了自救。

最早發起自救的,主要是兩撥人。第一撥,叫中華名辯盟,這個組織最早由四大名校辯論賽發展而來,後來逐漸推展範圍,從G4拓展到G9再到十六校,發起人是張學森老師、韓鵬傑教授、尹德剛教授、李琦教授、張愛萍老師等,大部分發起人都是原來全辯和國辯的評委。這是一個名校之間的辯論聯賽,參賽隊包括武大、澳大、廈大、重大等。名辯盟組織了一系列的辯論賽,包括兩屆貴州的夜郎爭鋒國際辯論邀請賽、兩屆澳門王者歸來辯論賽,還有一年一度的名辯盟賽事。這是中國第一個非官方驅動的民間辯論組織(雖然後台其實很硬),對辯論圈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唯一的局限是,只有幾所名校可以參賽,覆蓋面並不廣。

第二撥人,請允許我致以更大的敬意,他們叫做馬來西亞辯論人。從2007年開始,馬來西亞人開始嘗試自己獨立舉辦世界性的辯論賽事,也就是世界大專華語辯論賽,而後的2008、2010年,世辯擴展到了24校和32校的規模。雖然這個比賽後來停辦,但是影響深遠,珠海的新國辯、南審的世錦賽都或多或少受到老世辯的影響,而南洋理工舉辦的亞太大專華語辯論賽,籌委中許多成員也都來自馬來西亞。而在2013年,顏如晶催動的星辯,更是成為目前影響力最大的無差別辯論賽事。

馬來西亞辯論人在1997年和2001年教育了大陸辯手辯論不只是語言,而在2007-2010年,馬來西亞辯論人又一次教育了大陸辯手:打辯論比賽不能等官方喂飯,要靠自己主辦

PS:馬來西亞人熱衷辯論是有原因的,在馬來西亞,華人的地位比馬來人要低,無論從政還是從商都會受影響,甚至高考華人要考更高的分數才能和馬來人上一所大學。所以在馬來西亞,辯論不但是一種經濟活動,更是一種文化尋根活動,對他們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

2009年開始,爭鳴辯論網開啟CDA中華辯論聯賽,啟動了正式的網辯新模式。

因此,2005-2010年開始,辯論圈不再只有國辯、名校杯這幾個電視辯論賽事,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專業的、純粹辯論人參與籌備和評判的辯論賽事。

我發現我跑題太久了,那麼這一階段辯論圈的主流評判理念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技術,這裡的技術不是指簡單的套話技巧,而是非常複雜的實戰體系

請參考:什麼是辯論賽的技術流,是指自由辯論戰場推進么? - 夏惟桐的回答

那個時代網路還不發達,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一些獨門武功,而且並不外傳。我在技術流那個答案中寫過,那個時候大陸知道自由辯論戰場的學校就沒幾個,知道而又會用的更沒幾個。因此,那個時代各個學校都在研發和摸索自己的技術,而由於世辯等比賽的評委構成以韓鵬傑等辯論裁為主,在那幾年,擁有先進理論體系、技術理念的隊伍勝率遠高於沒有技術的隊伍。比如在武漢大學內部,就出現了持續幾年的「依靠技術」和「依靠天賦」兩派的較量,最後天賦派徹底絕跡。

技術是非常複雜的,辯論自由辯論的推、追、結、轉、擋、破,就需要非常複雜的體系;比如質詢中的確認、處理、展示,處理中的歸納、反駁、受身等,也非常難以駕馭。辯論賽技術的出現,標誌了辯論賽這項競技活動,開始規範化、學術化、體系化

許多人認為技術沒什麼用,畢竟有時候一通亂打就能贏,但他們不懂的是,技術最大的作用是:通過理論體系,帶動辯論的傳承和發展。

也正因此,在我的觀感中,2005-2010年的比賽,基本就是技術的比拼。那個年代戰績最好的隊伍是黃聰涵的那支馬來亞大學,在三年的時間裡連續拿了接近20個國際比賽的冠軍,這個記錄至今都沒人能夠打破。那支馬來亞大學,是一隻主要依靠技術打比賽的隊伍,在那個年代他們無敵天下,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其他隊伍的技術理念並沒有成型。而在大陸內部,武漢大學憑藉技術流長盛不衰,始終佔據大陸第一名門的高位。可惜的是,07國辯武大和馬大都沒參賽。

第四階段(2011年至今):多元辯論理念成熟發展

2011年國辯成了脫口秀,徹底死亡,但是民間辯論也隨之獲得了大發展。2011年,南審開始辦華辯,北師珠開始辦鑫茂杯,許甜開始辦捭闔。到了2013年,華辯變成了世錦賽,鑫茂杯變成了新國辯,捭闔的影響力覆蓋大半個中國。之後,辯論黃金聯賽等也開始推廣....

截至目前,辯論圈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自發氛圍,大型比賽層出不窮。而且辯論的發展也不只局限在亞洲,澳洲就有五個國際華語辯論賽事,還有英國也開始了華語辯論賽的推廣。由於選拔制辯論賽事(世錦賽、捭闔)的出現,任何學校都有機會參加國際比賽,而不只局限在機所名校。

這一階段的辯論理念是怎麼樣的我不敢多說,因為這一階段還沒有結束。但總的來說,現在的大型辯論賽事的評判標準越來越多元,不再只關心語言或者邏輯或者事實或者技術的單一方面,而是會對兩個隊伍的整體表現盡心綜合考慮我認為這是一個成熟的階段,不再偏重任何一個單一要素,卻也不偏廢,辯論真正獲得了成熟的發展

關於這一點,貼一段黃執中學長的評述,結束今天的回答:

黃執中:辯論賽做評委有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我希望我們大家問問題之前先要反過來想,這個問題答案有可能是什麼。好,比如說我們講,假如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套明確而一直且合理的評判標準,那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這麼多評委呢?懂我的意思吧。反過來講一個辯論如果目的是為了改變別人的看法,你覺得人群之中有沒有一個一致,明確,大家都認為合理的判斷一件事情的標準呢?如果沒有,那裁判就不太可能有了。如果有,那麼那個標準一定超抽象,懂這個意思嗎?在座各位我相信都能同意一套標準叫做一場辯論賽,表現好的會贏。這個標準一致,明確,可是超抽象無法運用。可如果具體化,什麼叫做表現好呢?講話流暢就是表現好,是不是大家都同意?就不一定咯。或者是拿出證據就叫做表現好,也不一定哦。所以你看,抽象才容易是一致的。人要做什麼人?做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人,這沒問題。可這句話怎麼樣?毫無具體的指導意義。林沖和宋江也都覺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啊。所以人的情況是這樣的,要找到一個共同遵守的標準,它的範圍越大越共通,它就勢必要越抽象,包容不同的衝突。而越抽象,越不可能有實際上的指導意義。

也許有一些規則是大家共同都同意的,比如評審要公正。但這一定不是你想問我的問題,對吧?你要問我的一定是,兩邊講的都有道理的時候,有沒有一個標準告訴我那邊一定有道理?沒有。而這恰恰是辯論最有樂趣的地方。你要知道,之所以我們要辯論,就是因為標準答案都不一樣,如何在各種標準當中尋找最合理的公約數,以便在比賽當中,如果你不能七比零贏,你至少也得四比三贏。這才是樂趣之所在。我問你,如果我們今天有一個明確的下象棋怎麼下就一定贏的算式在那裡,那象棋就沒樂趣了。做菜,如果有一個所有吃這道菜的評委都會明確依循的一個標準,加多少鹽就叫做夠咸,那做菜也沒樂趣了。所以總是這樣的,只能給你做一個參考。


判准從來沒變過-----讓大爺爽,

變得是辯手-----怎麼讓大爺爽,

當然有時大爺解鎖的姿勢太多,所以我們也會改變策略-----怎麼讓大爺覺得對面不爽。


看到題目瞬間想起了丹澤爾華盛頓的《偉大辯手》。辯論賽的意義,莫過於用語言的力量表達對世界對價值的認知。


2016年正好是國辯30周年了。

這個問題是辯論賽的判准,那麼對話題的範圍就有了基本的限定,

在區域和辯論形式上看:猜測題主的本意是問的大陸辯論賽的判准,而且如果要談其他辯論地區比如馬來西亞比如台灣要談俄勒岡要談英文辯論,那麼一個問題可能就不是能有有效率的包住。

在時空上:末代國辯之後(嚴格意題義上只是無確定期限延期),雖然仍然有更高水平更強對抗和更大覆蓋面的辯論賽存在,但是要找嚴格影響全國的判准還並不容易主辦方使在國辯之前,全辯的部分場次、海峽或者名校賽的部分場次的辯論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國辯平均水平,03、05、07甚至01和97很多國辯場次的結果被質疑,可是,國辯畢竟是由央視背書的,國辯是當時的辯論賽各級主辦方最認可的判准,而且實時上,說國辯當時是如前所述的最高賽事,也么有多少爭議。

那麼這辯題就要有個大致的範圍,在國辯的20多年裡,國辯的判准有什麼變化?在國辯時代之後,確實不好談。。。。


推薦閱讀:

辯論賽對手提問該怎麼回答:智能手機弊大於利為什麼還要用智能手機?
您的辯論賽評判生涯之中判準是否因為某種原因發生過較大變化?
如何評價北京辯手群 「帝都狗窩」?
如何看待2017年川大鳳展首輪比賽結果?為何賽後各隊吐槽評委及校賽制度?
如何好好的打磨出一篇一辯稿?

TAG:辯論 | 辯論賽 | 華語辯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