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新的商場/購物中心不再使用功能區分布而採用品牌獨立布局?
家裡從事零售行業,感受很深。
單看傳統商場的功能區域劃分明確,功能性強,方便人們購物,但事實是,人們真的願意為此埋單嗎? 舉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你可以去西壩河的愛琴海和百盛實地感受一下那種人氣落差。其實新型的購物中心在布局上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但側重點並不是方便人們快速找到想買的東西,而是搭配一種消費體驗和生活方式。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買一樣東西,不管在哪裡你都會找到,但這種單方面的目的地便利對於商家產生的效能微乎其微,不會影響到大多數只是想逛逛的人們。
新型購物中心也非常在乎整體感,通常物業和品牌在格調上是一脈相承的,不會有傳統商場那種一層是年輕新鮮的潮流品牌,隔了層電梯就變成冷清的商務正裝館的違和感。
而且現在網上購物太便利了,線下商場必須營造出超越線上購物的用戶體驗,才能找到生命力。它的優勢絕不是便利和快捷,而是集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等功能一體化的一站式服務,和為迎合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所營造出的品質感。
暫時能想到的有以下幾個原因:
1、顧客的消費可以分兩種:目的性消費和隨機性消費。A.我今天要買一件內衣,所以我要逛黛安芬安莉芳;今天我要吃日本料理,所以我直奔元綠禾綠X綠,這叫目的性消費;B.今天我跟閨蜜見面,沒什麼特別的東西想買,就是想隨便逛逛,吃吃喝喝。這叫隨機性消費。對於大部分目的性消費來說,不需要特彆強的引導,顧客自己會找商品、找品牌。對於隨機性消費來說,需要對顧客進行消費引導,挑起消費慾望。2、對於購物中心來說,消費購物不再是其唯一的核心功能,休閑、餐飲、娛樂、社交甚至培訓、育兒功能逐漸完善。「用戶體驗」的思維已經普及到了現在的購物中心運營中,對顧客來說,體驗替代了商品,成為一個購物場所的核心吸引力;3、相對於層層分明一目了然的商場,其實人們更願意逛街(注意是 逛 ),因為你不知道轉角會遇到什麼。一家內衣店的隔壁:A.一定是另一家內衣店;B.突然冒出一家毛絨玩具店,對顧客來說,哪個更有逛的樂趣?4、複合型品牌越來越多,集合店已成為趨勢。不說HM、ZARA、MUJI里男裝女裝正裝鞋帽甚至床品一應俱全,國內的HOTWIND等也開始走一樣的路線。MS里甚至還有咖啡店(包括西點、麵包)。對這種集合店進行分類,沒有意義,也沒法分類。另:某些目的性較強的商品基本還是會放在一起的,如童裝、戶外、小餐飲、電器(品牌專營店除外)。功能分區和品牌獨立不僅是布局的差異,更是兩種商場實體店的業態和模式
功能分區是傳統的百貨商場布局模式,比如各大城市傳統的百貨商場,老佛爺、太平洋、梅西、百盛等等,運營是商場來完成的,店員是商場的員工,品牌進場需要交進場費,參加全商場統一的促銷活動,這裡品牌是作為商場一部分的。至於結算也應該是商場統一進行,銷售額應該也是商場和品牌分成,具體還有待專業人士補充
品牌門店獨立布局的,都是shopping mall模式的,商場只是物業方,將門店租給各個品牌,運營、促銷活動一般也是各自獨立進行,店員、店長也是品牌自己派駐的員工,盈虧自負,商場只負責收場租和布局等物業管理
比較好的觀察樣本就是各地的萬達廣場,既有mall那種各品牌獨立的門店、餐廳、超市、影院,也有自有的傳統百貨商場模式的萬千百貨(萬達百貨),有時甚至會有萬千百貨和門店有同樣的品牌的情況。不過萬達百貨這一部分一直做得不好就是了
近些年受電商、網購的發展影響,實體商場的銷售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比較起來mall式的門店招商引租模式,比傳統百貨商場的模式運營成本是低很多的,租金收入也穩定,而且顧客的體驗也比較新鮮,所以新商場很多都轉向這種模式了
不過也有mall式的商場會按照品牌分類和功能來布局,比如快消、輕奢、運動休閑、內衣、兒童區等等。至於顧客找到需要的門店或商品,這取決於mall里的布局和導覽指示——做的好的似乎不多,也可能是刻意為之,增加顧客瀏覽、停留時間——以及顧客本身對商場的熟悉程度:P
拋磚引玉,希望看到專業知友的回答主要原因還是消費方法變了以前的消費者希望在一個區域內看到儘可能多的同類產品,然後通過對比價格質量來買自己想要的產品。
而現在的消費者更認準自己想要的品牌,這樣的客戶對於商場商家而言屬於核心用戶,不管商鋪在哪兒,他們都會直奔店鋪而去。所以商場不在限制某個品牌只能在幾層的哪一部分,這是以前功能區劃分的特點,對於品牌而言,你覺得自己需要展示,那就拿最好的位置出最貴的租金,比如各種黃金位置的蘋果店和珠寶手錶。而像阿迪耐克等品牌就可以選擇靠里的位置,因為他的顧客會直奔店鋪而來,不過一般為了避免被對方搶走客戶,阿迪和耐克要對著開。當然,第一種消費者還是大多數的,他們也並未消失,但是有個歪星人給他們開了一個購物網站,可以盡情的對比還不會逛的腳疼。
每一次事物的變化都是隨著其他無數變數而變化的,很多事也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我這也只是個人看法,求輕拍。比如據說北京要收擁堵費,這必然會幹掉北京市區內的很多商場以及部分低端品牌,因為我覺得開車去一次停車費加擁堵費都上百了,買個短袖買雙襪子開車去可不划算,所以我認為,如果北京真的收擁堵費,北京五環外不收擁堵費的商場將會興起,當然,低端賣便宜貨的不會受影響,因為他們的客戶群體本身就是騎自行車坐公交車地鐵來購物的,像星光這種也不會受影響,因為來這購物的根本就不在乎停車費這種問題。剛好是那些中段價位的商場,停車場越多的越受影響,比如燕莎奧萊,奧萊的模式本來就是以能自行駕車去購物的中高端客戶為主,雖然我覺得那邊價格一直很虛高,除了少數幾個硬品牌,很多都是國內雜牌標高價宰人。以及朝陽大悅城這種專門宰菜雞的客戶,我朋友跟我去了一趟房山奧萊之後,同樣一款tommy hifiger的衣服,朝陽大悅城9折,而房山那邊是3折,以前信息不流暢的情況下,商家可以通過卓越的地理位置賣高價,而現在的情況下,給商場的空間也越來越小,租戶在高昂的租金壓力下必然會將售價標高以分擔房租以及店鋪人員開支。再給北京的一些商家舉個栗子!商家找店鋪,一個是位置,一個是客流,一個是檔次。像西直門凱德茂這種地方咋一看客流量極大,地處二環邊核心地帶,周邊也都是高端寫字樓,看起來棒棒噠。這麼一看租金也不是很高,一旦入駐後就會發現1.三層以上的客流和三層以下的客流天壤之別2.雖然位置極好,但西直門屬於北京停車極不好停的地段,導航去那都會多繞幾個彎。這也導致了第三點的問題3.客戶消費水平低,去西直門消費以年輕人居多,消費能力並不是很強。
很多商場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你去的時候招商經理會說他們那某某品牌賣得很好,比如平谷某個商場,某著名運動品牌每個月銷售能到50萬,但他不會告訴你,其他品牌每個月銷售可能2萬都不到。越說越離題了,現在的消費方式就是以吃喝玩看電影購物一條龍的MALL商場興起,而以前的百貨商場基本會慢慢被淘汰,除了少數地處極佳位置的商場,這種商場主要面對的是年輕的消費群體。他們有一定的品牌忠誠度,主要消費時尚年輕品牌,所以你在這些商場能看到四處坐落一些你認可的品牌,但是在中間會穿插一些新出來的品牌,讓你一看覺得很有意思的品牌。但是像奧萊這種,尤其是在郊區的這些比如八達嶺奧萊和房山奧萊以及順義奧萊,這些是以品牌折扣為導向,有著過硬的品牌資源和足夠吸引人的折扣。以現在70 80消費中堅力量,如果有兒童樂園再加上影院基本就齊活了,但是一種模式想要變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商場的變化是隨著消費者而變,就像現在很少有人再去開純百貨商場。個人經驗,沒上過相關培訓,只是自己在行業里瞎混的一點感覺,拋磚引玉。。。。。。。喝酒去啦!!!!!!
恰好這幾天在思考這個問題:1.逼迫你必須逛完整個商場才能找到所有的目標商鋪。這個過程中會產生突發性的購物慾。本來想買鞋,路過了服裝店,那就隨便進去看看,結果又買了衣服。2.給顧客一種種類好多,商場好大,非常值得逛的感覺。君太我逛完倆小時綽綽有餘,大悅城我願意買的牌子不一定有君太多,可是我要逛好久,莫名覺得更耐逛。3.有種探索的感覺。呀?這有家vans?我原來都不知道!於是乎購物過程充滿驚喜。4.弱化價格差異。不同價位的店鋪混雜在一起,不會過分low,也不會逼格過高。5.一層一分容易導致女裝區爆滿,男裝區冷清,兒童區吵鬧。打亂以後各層利用率相對平均。而且這樣比較適合男女青年一起逛街,男生不會因為進入特定女裝區而尷尬,看看你的裙子,看看我的球鞋,交替進行,減少矛盾。
5.高端商場註定不會採用這種方式。整體布局亂會給人廉價的感覺。
傳統的百貨大多是按照業種來分區的,也就是賣相同商品的品牌放在一起,即題主所說的功能分區。這源於百貨店在初期的理念就是一個販賣商品的地方,根據商品分類方便查找。現在的購物中心大多是按照業態分區的,可以看到購物中心往往會包含百貨商場、專賣店、超市、娛樂項目、餐飲項目,這些業態也往往有自己的進駐規則和要求,形成分區。現在購物中心的設計理念朝著生活方式購物中心轉變,相應的,它的分區就要滿足不同的生活方式需求。然而,這些並沒有什麼卵用。現在購物中心遍地開花,競爭激烈,傳統意義上的乙方,也就是承租方,越來越強勢。很多規劃完全是向乙方妥協的結果,所以很多購物中心的分區會讓人覺得很亂。強勢的乙方主力店,可以挑地方,剩下的必然是修修補補,亂是必然的。零售業人也是有理想的。他們的理想就是做規劃的時候能讓所有乙方都乖乖聽話,然而,乙方早已看穿了一切。好問題!
我們把傳統的購物中心看作「花園式」的。在這種環境中,貨架猶如盆景,而商店就像展覽藝術館。在這種景觀式的排布和畫廊陳列的結構下,購物中心的體驗是有序的、單一的。
而新式的購物中心,如金源燕莎,朝陽大悅城,以及宜家,我們稱這種購物中心為「迷宮式」的。它們有意打破傳統的分區方式,使得購物者一進去,目的性就消散了,造成迷失感。無目的的購物使得人們不斷經過自己本無意逛的功能分區,自然買得更多了。
你已經把答案說出來了:「這樣買一種東西只能每個樓層都要跑」
問題是我問的,感謝各位的回答,看了各位的回答,我總結一下我的觀點。受 @徐不 的啟發,我覺得有可能核心原因是這樣的:如果是按照功能區分布,那麼有些區域會人很多,比如食品、女裝,化妝品,有些區域人會很少,比如體育用品、文具。這對購物中心提升總體租金很不利。大部分非熱門產品或者品牌必定不受到注意,他們在冷清的角落自生自滅,這對於商家本身也是很不高興的。如果混合分配,將高熱度的品牌分布於各處,使得分布在這些熱品牌周邊的商鋪也獲得高人流良的好處,對整體都有好處。租金能上來,商家也滿意。對於消費者,現代媒體的整天狂轟濫炸,人對品牌的熟知程度和接受度,都空前提高,從功能性消費(不在乎品牌,或者只在乎品牌的產品屬性而不是文化屬性),過渡到一種品牌消費,消費體驗也獲得提升。
總的來說,購物中心其實也有功能分區概念,只是與傳統百貨相比,要弱化很多。原因有很多:1、傳統百貨對品牌商家的掌控力比購物中心要強。2、消費者對商家品牌的分區比功能分區更敏感,簡單說,就好比同是奢侈品放一塊,快時尚放一塊兒。3、功能區之間交錯,購物體驗可以更舒適,比如逛逛街就停下來喝杯飲料;商家品牌之間可以更有效分享各自的消費者,比如買A的通常也可能買B,如果嚴格按功能分區,AB隔得太遠了。
4、不同種類的商家品牌對租金承受 能力不同,選擇的位置也不同。(日了,回看了一下,發現答非所問!
手機……太累了,回頭改)看了一下前面的回答,有好些個從專業的角度作出了回答,都有道理,我就不畫蛇添足了。因為我的工作是操作層面的,因此我的答案在邏輯和完整性上的BUG大家打哈哈吧。
客群定位、業態布局、動線規劃、空間裝飾、購物體驗模式設計等等這類理論很多,發展也很快,有興趣的可以去百度什麼的。我只是把一些工作中經歷過、聽說過的拿出來分享一下,側重於操作上客觀存在,但理論層面上不了檯面的情況。
------------------
商場和購物中心(二者有差別,非業內人士無須深究,在此問下,可當一類對待)的業態布局方式,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與經濟、文化、政治……很多因素都有關係,簡單說,他不是孤立的,並與時俱進。想想十、二十、三十年前的商場就明白了。
(手機打字不舒服,擇要簡述)
下面基於真實經營,我簡單介紹下商場所面臨的一些實際情況,以及需要考慮的一些主要問題。
一、商場的(先期投資不談了)基本(常見)經營方式有:
租賃——商場收固定租金,品牌(廠商)自營自收,贏虧商場不管,品牌管理自家的貨、錢。這種方式商場風險小,收入穩定,但上漲空間也有限。這類商場的經營管理功能更傾向商業物業管理,可稱它「包租公」,比如傳統批發市場;聯營——商場從品牌(廠商)的營業額中按比例收取費用,風險收益共擔,現實呢商場大多數情況下,對品牌(廠商)有稱為「保底」的最低營業額的要求。這種方式,商場承擔較小風險,同亨各種超額收益,看上去不錯(沒這麼簡單,後述)。這種方式下,商場與品牌在收益上密切相關,雙方都高度關注市場關注經營,商場從整體角度,品牌從個體角度,分工合作,更象大哥帶著一群兄弟打拚。品牌管貨,商場管錢(統一收銀,統一售後)多數商場採用此法;自營——商場自購自銷。前兩種方式商場都只是為品牌提供銷售場所(營銷學稱「渠道」),銷售是『』品牌『』的事(渠道與品牌的關係後述)。而商場自營,在投資上是不划算的,雖然有增值利潤,但銷售不是商場方的專長,經營商場(稱為渠道建設)才是。因此,大多商場中,自營方式所佔比例很小,多是臨時性、小局部性的。上三種是最基本的,其它方式不介紹了。二、渠道與品牌複雜搏奕:
弱渠道vs強品牌:雙方市場地位相差越大,權責分擔大異。下述例子我都是從我的從業經歷中,挑出的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數據取了極大(小)值,實際平均情況也相差不大。比如中部地區省會或地級城市普通開發商蓋的商場招家樂福(此處家樂福視為品牌),我所知起租租金最低為零,開發商負責裝修,租期最短為15年,租金上漲幅度小、慢,有15年後才漲到8元/平方米的。
再如一個中部地級城市核心商業區商場招蘭蔻,給最好位置,櫃位裝修全部由商場承擔,扣點率有低至5%的,無保底。商場基本無利可圖,甚至虧本。還時時擔心品牌:沒什麼銷量啊,我們考慮撤櫃。實際上,品牌方的代理商或某些負責該區域的營銷人員這樣說,未必代表品牌真正的意思,最終結果除了商場與品牌的博弈外,還受雙方操作人員」關係「的影響。
這種情況下,商場招商時把這種強勢品牌稱為「主力品牌」,它對商場的意義是:在目標招商對象中形成強勢號召力。舉例:阿迪、耐克能聚集國內運動品牌;麥當、肯德能聚集國內各式餐館,以簡、便、時尚餐廳為多,本質是共(分)享麥、肯的消費對象及其延伸對象。CUCCl、CK等之於港、台、韓、日和國內男、女裝,以及其他許多類別,道理一樣。這種強勢品牌在一個商場的數量是很小的,商場把它們當大爺對待,如神龕上的牌位。經營上以不虧、少虧為原則。商場的贏利來自80%—95%以上的普通品牌(相對同商場的主力品牌而言)。
強渠道vs弱品牌:品牌排隊去!等待渠道評審。進店費這是明的,送禮拉關係是公開的。中部一省會城市的中檔核心商場,個體品牌、新品牌、民營品牌這類三線及以下的想進場,10個平方左右的邊角夾縫位置,保底、扣點、進店費、營業員管理費、服裝費、節日促銷費等等洋洋洒洒的費用,經辦的招商人員的個人好處費,行情是30萬起步。
(繼續)品牌此時進商場不是為了直接贏利,更多是為了品牌建設或維護,「我們品牌可是在XX商場都有專櫃的」。尤其是實力小的新品牌,進強勢渠道絕對是虧的,但相比大打廣告來建設品牌,這種宣傳費用就小多了。因為此種因素,弱品牌面對強渠道就象孫子一樣。(現實中,強勢渠道的招商人員請朋友吃飯都是:「我叫個人來買單「。我就見過一個小代理商被某個商場招商人員當作取款機,時間長達三年,每次都是吃喝玩樂全程陪同,卻經常上不了正席,初時我還誤認作是司機。而且每次和我單獨聊天的時候,都以與招商人員的交情自豪。三年後不讓他當取款機了,還多次請我幫他邀那位招商人員出來坐坐,並暗許重利。讓人感嘆!)
以上是關於商場在品牌選擇時的一些情況。小綜一下:
商場在品牌選擇時,是在」滿足消費者需求「與」自身獲利「之間找平衡。越是在消費者中知名度小的品牌,商場越能從其身上獲得超額利潤。雖然這種品牌往往生命力弱小,生存周期很短,不過死了一個,又來十個,只要商場自身品牌維護得好,中國眾多的小品牌可以讓它(包括它的員工)隨意挑撿。(聯想到中國的品牌建設,還剛蹣跚起步,即便從改革開放起計算,也才三十多年。實際呢,好多中國名牌都是起步於仿冒,原始積累於來料加工,然後才開始創建品牌,這又能有多長的積澱呢?品牌建設又與消費者的品牌意識相輔相成,在中國這樣一個」只是初步達到小康水平「的市場中,品牌建設是革命遠未成功。國際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姑且不說,其對市場的評估之准之遠,就遠非中國品牌可比。2004年底,某國際一線品牌的單品中國總代理對我說:WH的市場認知度達不到我們的標準,六年內,我們在WH沒有開店計劃。2010年,WH的第一家LV專賣店開張。扯遠了。)渠道的贏利對象放在小名牌身上,不單指中國的,國外公司沒什麼本質區別。以超市為例,家樂福、沃爾瑪等與中國超市本質無差,程度不同而矣。 只不過中國超市(不是全部)更不堪,利潤純靠各種進店費、服裝費、擇櫃費支撐,正經經營環節虧就一字!)三、再簡單說說業態布局(現在才切題,呵呵):
題主提到,以前布局,同類在一起,現在混搭,主要原因是消費模式和消費理念在改變。沒錢的時候,人們購物的模式是:相中某件商品,慢慢攢夠錢,然後直奔櫃檯,買好回家喜滋滋。一般是沒錢再買其他東西的。購買力有限,購物目的明確。商場再大力吆喝,商品陳列得再漂亮誘人,顧客沒錢還是白搭。因此老式商場只要把商品擺在那就行了。為了方便顧客,同類商品擺在一起,還方便了顧客挑選比較,顧客購買時側重商品的使用價值,其行為是理性的。以前的賣方市場就是這樣的。
現在有錢了,購物目的不再是滿足生活必須,逐漸過渡到滿足個性需求,購物行為呈現為衝動性、隨意性。逛街、逛商場的說法也是隨之出現的,其特點在」逛「,購物目的是不明確的。布局的目的簡單說就是要顧客多呆會、多花錢,稱之為提高接觸機會。空間裝飾和商品陳列的目的則是通過空間、色彩、形狀等等,提高顧客的消費慾望。因為購買行為在非生活必須情況下,絕大多數是非理性的,無論其捲入度高低,大到房子車子,小到蘿蔔打火機。
因此,現在的商場在布局上開始混搭,讓顧客盡量多停留、多購買:
1、空間和動線:誘發好奇感與探索慾望,刺激消費慾望;2、相關性商品放到一起。如運動服裝+運動器械+各類護具+吸汗透氣內衣+各類專業運動鞋+通訊設備+運動保健書籍(音像資料)+專業運動食品飲品+運動載具+專用收納器具+……,原本只準備買件運動服,但現在有可能買更多;3、以專賣店或專櫃的方式陣列。突出品牌特徵,而不是品類特徵(品牌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標籤,體現品牌和消費者共同認可的類別和屬性)4、可以分享人流的品牌放一起。兩個品牌產品種類不同,但只要他們目標客群相同,就可以考慮把它們放一起。(待續)如同某些傳統商場的扶梯設計:從四樓乘扶梯下到三樓,需要穿過整個商場到另一側才能繼續乘坐扶梯下到二樓,用這種體驗很差的方式延長顧客滯留時間也只會徒增反感。
延長顧客滯留時間是建立在體驗良好的基礎之上的,否則延長的只能是垃圾時間,於商場來說,產生不了任何的經濟效益
其實同一樓層沒有那麼徹底的混搭,功能太雜亂了也會影響觀感。現在購物中心大部分同一樓層的混搭最主要是主功能(服裝啊電子啊)跟餐飲業混搭。因為3層以上配置餐飲可以提高該樓層人流數值(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北京朝陽大悅城,貌似是層層有餐飲)。雖然傳統完全按功能分樓層可能會帶來消費者的便利(尤其是逛街目的性比較強的男性消費者),但是,不能對銷售額有明顯提升。購物中心除了要讓顧客感到舒適以外,提升銷售額和坪效比也是重要的業績考核指標。畢竟人家開這個是要掙錢的。
最近剛想過這個問題。個人更喜歡新一類的商場,每次去華聯這種老商場就感覺真是上個世紀的產物,覺得這樣還沒倒閉還開著真是不容易。現在逛商場主要也就是不想在家呆著想在哪裡走走到處看看這種,如果目的性特彆強的話直接網購不就行了。說白了還是體驗更好。
以前人們去商城是為了買東西以前人們不認牌子,只認質量現在很多人去商場是為了打發時間現在很多人要買東西是只認品牌的
每個樓層設一個甜品站,這是為了提高平效,充分利用零碎空間。樓層不使用功能布局?應該不會。購物中心主要的營業額都來自奢侈品,化妝品,女裝(內衣),女鞋這些品類,這些品類是肯定會集中且在黃金碼頭的。至於家電,男裝,嬰幼,休食,茶,美食等品類,由於毛利,營業額等原因都會在3樓以上或外圍,由於競爭激烈程度不高,品牌租賃櫃檯或門面時隨意性就會大很多。再,這個問題科學原因其實佔比不大的,櫃檯出租從人的角度來看是有個先後順序的,所以,不要太在意這些細節,嘿嘿。再再,完全按品類陳列的只有KA,但現在的KA都在弄關聯銷售,完全按品類做分布或陳列是不能夠達到銷售最大化的。回到問題,如果真存在連買內衣都會讓人找不到地的購物中心,那麼他們做布局及動線設計的人很業餘
我好煩這樣的,但是現在好多這種。如果可以在一進一樓就可以用數據搜索自己要買的一雙褐色單鞋或紅色小挎包豈不是很好?討厭找東西,費神目前成熟的商業綜合體業態分布模式並不單一,可以按性質分區,管理要求分區,檔次分區,或租金水平分區。當然如題主所言,最常見的就是按性質分區,分區方式彼此並不獨立,能合理的優化結合各種分區方式是提升規劃合理性的關鍵。
不同於以往的商場業態規劃,目前商業綜合體在進行性質分區時不再單一的按樓層劃分,而是充滿人情關懷的進行系統規劃,著眼點在於:
- 增強互動:
- 利用消費的關聯性:即我們所看到的單層不單一,如娛樂與餐飲,兒童娛樂、教育與兒童服飾穿插,運動健身與運動服飾戶外品牌的相鄰,這樣設計的最大墓地無疑是增加隨即消費。
- 利用品牌的互補性:將各種業態或服務在品牌檔次、風格品味、目標客群年齡上整合統分為幾大類,並進行有差別有意識的組合,對消費需求一網打盡。
- 引導客流:
與目的性消費相比,隨機性消費群體的購物動線更易被引導,可利用主力店布 置最大可能的將隨機性消費動線拉長,並有意的像高層引導,可將聚客能力強的 主力店,如百貨、超市等設置在動線兩端,避免出現盲腸或頭重腳輕的感覺,同 時將目的性消費業態如影院、KTV置於高層或相對商業價值偏低的地方,以拉動 垂直客流。
- 順應流程:
從顧客需求的角度考慮業態空間的安排,譬如超市需與停車場及公共交通順暢銜接,使小推車平層或能夠通過自動步道到達停車位,一般設置在地下一層能夠解決此類流程問題。
發達國家的商業綜合體成長經歷了長達40餘年的沉澱,而中國是近十年才成長起來,模仿與不斷摸索並進,期間一定會出現一些不符合或不適應我國消費者購物方式的問題,或者說是我們的長久以往的消費方式還未適應快速的演變過程,電商衝擊下的商業地產還需更徹底的轉型,期間的衝突和不斷磨合勢必將會衍生出新一代的綜合體,尋找出路的過程也是機遇的開始。插個日本的情況。
按品牌分的百貨總比按種類分的百貨要高端。
即使同一百貨店,按品牌分店面的樓層總比按商品種類分區的樓層要高端。
畢竟,便宜貨都是商場批發過來零售的,賣的是「東西」,而一些品牌賣的不僅是「東西」,還有「體驗」。而這種體驗無法由大賣場帶來,只有通過專櫃/專賣店以及經專門培訓的銷售人員帶來。
把隨機性消費變成目的性消費。。。搞買手制是需要大智慧的。。。
推薦閱讀:
※初創餐飲品牌如何進入購物中心?
※新餐飲品牌如何入駐商業體、購物中心?
※如何評價商業地產的這三種運營模式:分割銷售,租售並舉,只租不售?
※針對那些不消費的顧客,購物中心能帶給他們什麼,從他們身上又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什麼?
※哪些商場設計「陷阱」會讓人買的更多?
TAG:購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