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螞蟻金服這8家馬上拿到牌照的徵信公司,市場上還有量化派這類已經擁有不錯市場佔有率的公司有什麼區別?
除了螞蟻金服、前海徵信這8家馬上拿到牌照的徵信公司,這8家公司各有啥優勢?市場上還有量化派、閃銀這類已經擁有不錯市場佔有率的公司有什麼區別?包括宜信,58很多公司也參與進來了。大公司那麼nb,小公司怎麼玩?數據來源上大家都說自己是大數據,實際上每家利用金融數據和社會數據的程度並不同,對象是TO C 還是TO B 也各有千秋,有達人出來專業解讀一下嗎?
徵信是基礎設施建設
——最重要的話放在第一句個人認為,做徵信的企業要有幾個必要條件:1、數據量要大、有數據整合能力,不是你們說的大數據的大,是要真的大2、有公信力
3、數據取自第三方,用於第三方----------------------
將要拿到徵信牌照的八家首批徵信機構,阿里、騰訊、平安、考拉、鵬元、中智誠、中誠信、華道,大致分析下:阿里:交易、支付、小貸花唄還款數據,包括阿里系旗下投資的企業,依靠自身生態系統建立強大的數據基礎騰訊:同阿里前海:平安金融數據考拉:交易數據,其他不太清楚鵬元:央行系體制內機構,優勢在獨特的數據獲取渠道,已有現成徵信產品,試用過,感覺效果一般,價格不便宜中誠信:中誠信母公司主要涉及投資和一些國內較大企業的信用評級,暫時未下探至個人徵信,有中誠信出來的同事說過,中誠信近些年應該在和一些省部級政府、機構進行接觸,商議地方資料庫整合完善的基礎類徵信建設,道路漫長中智誠:幾個大股東有五道口金融學院下屬機構、A股主營銀行周邊系統上市公司,不太了解數據基礎
華道:不太了解再說下宜信、量化派和閃銀、58?
宜信:了解的不是很多,自身P2P平台還款數據(數量及質量應該是國內P2P類最全沒有之一),近些年來,宜信大數據中心也一定搜颳了很多很多自己認為有用的數據,不太清楚有沒有對外提供徵信服務介面,有了解的可以說一說。量化派:應該走的是徵信數據+風控方法論諮詢的服務,同樣了解不深閃銀:我上家公司,多家P2P平台、消費金融平台還款數據,包括數據組搜刮到的一些有用數據,具體是什麼不講太多了,已經對外提供了徵信介面,付費或者數據交換的方式接入。58:58金融事業部年初剛開始動手,不太清楚-----------------------------
以下是一些看法和吐槽:1、徵信是基礎設施建設,是艱苦卓絕而又利在千秋的事情,是只能硬剛不可取巧的事情,指望做徵信來搞噱頭賺(坑)快錢的人洗洗睡吧2、100分的數據,再差的做法也可以做到80分的徵信,20分的數據,再好的做法也只能做到20分
3、徵信To B還是To C,這有什麼好說的,央行徵信就擺在那兒,誰來用這份徵信又有什麼關係呢4、徵信是裁判,想當運動員的安安生生當運動員去,你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怎麼能行5、民營企業強烈看好阿里和騰訊6、央企和政府機構一定是徵信的主力軍,因為身份、資產、通信、地址信息大多還是掌握在這些單位7、各個行業對徵信的需求將會細分,但不會過於分散寫得不夠有結構,想到了再補充吧,感謝@Wyndy 邀請2015年元旦剛過,央行就發通知,對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騰訊旗下的騰訊徵信等八家機構開放個人徵信業務。「徵信」這個東西和老百姓的生活有啥關係?其實還真是關係挺密切的。
先來聊聊之前的徵信是怎麼回事吧。估計很多人都模模糊糊知道央行那裡有一個記錄著每個人信用狀況的系統,它就是央行徵信系統,只是日常生活似乎和它沒什麼關係。申請信用卡額度有高有低也沒見徵信記錄有啥作用,老百姓也不開公司不上法庭不拖欠農民工工資,更沒啥可記錄的猛料。
所以,很多人第一次對自己的徵信記錄的深刻領悟,是辦理個人房貸到了最後一步,到央行一查徵信系統,發現自己有信用卡逾期還款記錄,房貸慘受影響。
這就是咱們國家個人徵信系統不能讓人滿意的現狀。央行作為整個金融體系的核心,記錄企業的信用狀況是效果很不錯的,但是面對好幾億個人用戶,就顯得有點忙不過來,最好是多些機構一起幫忙。
還是以信用卡逾期影響房貸這件倒霉事為例,如何才能讓徵信系統變得更好?
首先,我們會希望徵信系統收錄的數據更多。信用卡逾期之所以屢屢成為麻煩,還是因為徵信系統中記錄的數據太少了。如果沒有其它關於這個人的數據來支撐,你還真不好對著孤零零的一個信用卡逾期記錄判斷他是不小心還是有意為之。央行作為金融核心記錄的權威信息當然很重要,可同時也需要阿里、騰訊等等每天和海量用戶打交道的企業提供自己領域內的用戶數據,才能準確反映一個人的信用到底怎麼樣。
第二,我們還希望徵信系統判斷標準更靈活。信用卡逾期確實是很糟糕的事情,但忘記還款這事真的很難杜絕。如果刷卡消費很多,逾期又只是偶爾幾天,通融一下不是什麼壞事。問題是人行徵信系統只管記錄不管判斷,只要被記下信用卡逾期一次,管房貸的銀行就可能找你麻煩。如果能有一個信用打分機制綜合考慮信用卡逾期等記錄,如此慘痛的領悟或許就能少一點。
第三,我們更希望能在徵信系統里攢人品。例如咱們這樣兢兢業業工作的老百姓,平時生活工作中比那些莽夫更謹慎更收規矩,只要這些信息能夠記錄下來就可以證明我們更值得信賴,配得上更高的貸款額度或者更低的貸款利息。這甚至有可能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的導向,起碼讓更守規矩的人在信用評分上得到應有的獎勵,以免讓不守規矩的莽夫產生有便宜不佔大蠢蛋的逆向激勵。
美國的「FICO」就是這樣一個全球最著名的信用打分私企。大部分美國人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分數,高於一定標準,申請信用卡或辦貸款就會一路順風;低於一定標準,相同的申請就可能困難重重,需要比分數高的人多提供一大堆材料。並且這個「FICO」信用分包含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出行、電費水費甚至地鐵逃票都會成為影響信用分的因素。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覺外國人更守規矩,並不是全部因為他們道德崇高,而是整個信用環境都在鼓勵大家守規矩。
中國的徵信市場當然也可能達到「FICO」這樣的效果。除了央行徵信系統之外,隨著阿里、騰訊這些國內最有創造力的互聯網企業加入,個人信用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個人標籤。今後的人們不會直到信用卡逾期影響房貸才發現徵信體系的存在,而是從平時生活中就開始有意識地為自己積攢信用,良好的信用又會反過來帶給大家更多方便。除了需要注重保護個人隱私,多幾個為大家信用記錄操心的企業不是壞事,私企進入徵信市場更是值得鼓勵的好事。
實際上,徵信帶來的便利已經在很多企業部分實現了。移動聯通的號碼用久了,手機也會有個額度,允許欠費之後繼續使用;阿里的花唄和京東的白條,就是用剁手黨們自己的消費數據,直接授予無抵押的信用額度先拿貨後還錢;包括銀行的信用卡,現在也對三天左右的逾期給予寬限。不要認為徵信是很神秘的國家專營,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主流都是私人企業做徵信,監管部門需要做的是儘早明確遊戲規則並保護好老百姓的隱私。
最後教給大家一個小竅門。「FICO」當然是很好的東西,可是如果你看到P2P之類的網站上有人拿它給自己臉上貼金,就該多長几個心眼。「FICO」這套信用打分機制之所有在美國好用,是由於它背後有三大互相獨立的數據來源作支撐。換到仍然缺乏個人信用數據來源的中國,如果不下功夫尋找靠譜的數據源,專靠「FICO」這個打分標準吹牛,當然是值得懷疑的沒信用公司。
純個人觀點,輕拍...
8家不好說「優勢」,應該說「特點」。 特點不同:
1)客戶定位 2)應用場景設定 3) 數據類型 4)數據來源 5)怎樣和既有業務結合孰優孰劣還得市場檢驗,光靠將模型、將大數據沒啥用處...閃銀和量化派個人感覺細分領域還有所不同,雖然都是利用「大數據」, 閃銀是是產生個人信用評價,從而指導「貸與不貸」的行為。量化派是更細緻些,給出貸款的定價參考。感覺閃銀更「大數據」,量化派更「金融」,也許兩家的產品會逐漸趨同...
小公司「玩」徵信要找准差異點,要創新,徵信是個產業鏈,涉及眾多行業的方方面面,大數據也可以細分行業;徵信產業鏈也可以找准上下游...8家徵信公司在數據資源上各有優勢,從 電商,社交,運營商,交易數據等,各有自己的特點,背景也很不同,從 互聯網企業到國企背景,可謂各自在不同領域有其資源上的優勢。
8家公司的大致數據採集如下,有些資料沒有補充完整,還望知道的同學告知,Thx!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火爆的現金貸?
※如何看待銀監會叫停網貸機構的校園貸業務?
※小額貸款和商業保理,從風控的角度,關注點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