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打贏模擬商戰marksimos遊戲?

這是風靡中國各大高校的比賽


首先,你需要保持清楚的頭腦。

建議在開賽前能夠盡量讓自己清醒,如使用咖啡、早餐吃飯吃少一點。

不用學過商學,任何專業背景都可以,工科僧也玩得轉。

聽說很多同學在上面認識朋友,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簡單可以分成三個步驟:

1. 了解遊戲的規則

MarkSimos是模擬真實的市場環境的遊戲系統,聽說數據來源是來自中國某大消費品細分行業取得,跟某尼~市場諮詢公司購買的,從市場總體的數據到細部的消費者行為數據(某細分市場的人群到對於價格的敏感度、對於促銷、廣告的影響)都是擬真。系統具體怎樣介紹了,網站都有

2. 清楚有依據的決策

說到清楚有依據的決策,這款遊戲其實是有規則了解的哈。

- 商業決策的時間依據

首先,開始遊戲接手公司後,應該要思考的是"未來的市場怎麼變化",而不是"現在的市場情況是怎麼樣子",或者是過去市場的局勢。

過去和現在市場局勢只是提供給我們來做預測未來使用,所有決策應該在未來的市場情境下去做的推演而成的。

由未來市場的趨勢,你可以明確知道未來的市場會怎麼變化。

- 商業決策的數據依據

一接手公司後3個品牌、6個產品的損益表要看,除此之外還要看庫存、促銷、廣告、技術、產品定位,真的非常複雜。

第一個步驟,簡化,專註在怎麼賺錢以及怎麼把錢投入傳更多的錢

前者就是帶來銷售額,後者就是分析成本結構。

第二步驟,專註在公司的重點

我這邊非常推薦大家透過樹枝圖去把一間公司給分化,專註在80%為公司賺錢的產品或品牌上。(簡單的分析,你會發現,6個產品里可能前2個就貢獻了90%的營收)

第三步驟,結構化收入與支出

同理,成本也是,從成本結構來看,我們可以把產品的成本分成 單位的生產成本、單位的營銷費用(需要攤銷,把總營銷費用除總銷量)。

第四步驟,分析比較

看完了銷售額的結構、個別產品的收入結構後,就可以更專註的把錢投入在為公司賺錢且未來需要的事情上了。

第五步驟,做結論,調整預算分配(調整戰術)

看一下自己,和競爭對手比一比,和過去的成績比一比,和自己的其他產品比一比,把錢放在最有效率的地方。

這一部分很有趣,讓我想起之前讀HBS consulting casebook,團隊比賽的時候也很像是在做consulting firm的case interview,更好玩的是數據量很大~很大~很大,問題很複雜很複雜

建議可以讀http://www.caseinterview.com的相關教材,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發。

- 商業決策的的競爭依據

這一點應該是這個遊戲最大的特色了,很少遊戲會專註在"博弈"了。

世界上95%的行業,最終都會變成寡頭壟斷的局勢,在這個系統里其實充分體現出這一點。

除了要不斷觀察競爭者的動向,最無法捉摸的是要"預測"競爭對手的行為,這一點應該是這個遊戲最精華、最無解的點 - 同一種商業局面永遠不會出現第二次,你能不能夠有好的表現,取決於你的競爭對手是豬還是神。

3. 了解人的問題

在怎麼樣聰明,其實最終還是要面臨一個問題:自己的優缺點、隊友的優缺點,整個團隊加起來的優缺點,對手整體的優缺點。

關於這個點,了解人不管在遊戲之內,之外,都是一輩子的課程,我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

但我認為有關於心理學的是人才測評、團體測評會是永遠的需求。

不管市場怎麼改變,人永遠是最終的問題。


作為一個工科女生,第一次打商賽就進入全國前1%,獲得工行杯一等獎。 marksimos門檻低,任何年級任何專業的人都可以玩,就看你有沒有心了

marksimos其實整體不難,極易上手,總體考驗、鍛煉的是你的

  • 團隊合作
  • 戰略思考
  • 數據分析
  • 快速學習
  • 商業直覺

5大能力

簡單粗暴點說,就是你的賺錢能力

想要打出一個不錯的成績,首先你要

1.了解遊戲規則

  • 閱讀學員手冊
  • 官網觀看新手指導視頻
  • 上網尋找過去參賽選手的心得體會

2.找到一個靠譜的團隊

(這裡的靠譜不是指他目前掌握了多少商業知識或者是不是學商科的同學,而是在比賽的時候他有責任心和團隊意識,不會臨陣脫逃,不給團隊帶來麻煩)

  • 成員對比賽抱有積極的狀態
  • 要有較好的快速學習能力
  • 要有團隊協作能力
  • 易溝通,能接受來自隊員的意見
  • 活躍的思維,要有自己的想法

    建議團隊先分工,後決策

3.做有依據的決策

  • 以數據為依據:通過凈利潤、損益表、 庫存、感知圖......判斷一個公司的基本定位及走向
  • 在制定公司策略之前,充分分析公司和市場情況

如何分析?

數據----洞察信息---戰略選擇(每輪循環)

  • 藉助分析工具,幫助做決策

    比如下圖的波士頓矩陣

怎麼算?

縱坐標:點擊細分市場數據

eg:相對增長的市場份額=(階段1-階段0)/階段0

橫坐標: 點擊市場趨勢 --按單品----占細分市場的銷售額

eg:與最大競爭對手的相對市場份額=你的產品市場份額/市場領導者的份額

通過這個模型,你會發現產品越靠右邊的越好,越靠左邊你該想想問題在哪裡了

一般做完第一輪決策,我會著重看得分數據、庫存、市場領導者、感知圖

這邊著重說一下感知圖

在上面可以看到細分市場已有的固定點

隨著比賽進行各產品的點會移動,越靠近固定的點就說明你越接近那個市場。簡單來說,右上高端,左下低端。

你需要思考:你的明星產品要放到哪個位置?你的競爭對手產品又在哪裡?發展方向如何?

一定要先有一個宏觀的概念,發展趨勢

  • 關注整個市場的變化,抓住你要發展的重點市場

    在marksimos系統裡面是快消品市場

市場特點:1.市場增長速度快

2.消費者忠誠度低

3.各家公司的決策共同推動市場的變化

所以每輪決策之前看看市場趨勢及細分市場數據,心中對市場有個大概的了解

  • 打造明星產品

    進行差異化的戰略、特色化路線(體現在你對生產效率及生產技術上的投資)

利用二八原則重點投資: 用80%的資金投入到20%的產品,這20%的產品給公司帶來80%的利潤或者市場份額

每輪不斷進行產品升級

總的思維框架圖:明確出發目標

思考如何在品牌力+產品力+銷售通路(通路刺激)上賣出你的產品

最後簡單提一點,走低端就投生產效率,高端投技術,錢投得越多,技術就越向你傾斜,上不封頂

新手一上來都會問我怎麼填具體的數據,這個我真沒辦法給,遇到的對手不一樣,策略也不一樣,這也算是這個遊戲的迷人之處

沒有必勝的策略,只有合理的策略,一開始玩小白不用怕,多思考思考戰略,用實踐去證明你的理論,不要怕失敗,畢竟這只是個遊戲~

最後附上自己整理的參賽必讀規則包:鏈接:鏈接:http://pan.baidu.com/s/1skPdbch 密碼:nu60

視頻包:鏈接:http://pan.baidu.com/s/1hsxRpDM 密碼:4yph

學習資料其實官網上都有,這是自己整理的

比賽已經開始了,祝大家好運!知乎上第一個認真寫的回答獻給bridgeplus了,hhh

純手碼字很辛苦的,看到這裡還不給我個贊?


2016.11.28

我們這個戰隊的思路是這樣的:

分工:

一人分析其他公司與市場數據,

其他的四人分別管理三個品牌,

高端品牌由一個人做,負責最後階段的盈利,

低端產品由一到兩個人做,負責前階段的盈利。

季度方案:

前期(第一二季度)

升級方面主升科技,一般會加到190(我們想過加更多,比如380,但是並不敢打這種野路子,風險很大,事實上我們也遇到了第一輪加380的,這個成為我們那輪最棘手的對手,不過最終他們還是跟我們差了十幾分,我們那輪最終96+,前兩輪是100,第三輪98+),效率並沒有投資過多。前期高端產品可以不做過多投資,因為科技水平還很低,做不了高端,盈利並不多,要注意的是,高端產品的科技和原料質量每輪都要加滿,不能到最後猛提,這樣可以有個分析市場的好機會,可以更好的定價和觀察盈利。利潤的話主靠廣告和銷售的投資賣低端產品,處於走量階段,靠低端的量佔領市場,定價不要過分高或低,一般就好。

中期(第三季度)

這裡要看市場環境做決定,如果其他公司的技術水平跟你運營的差很多的話,完全可以不用追加,越往後去科技越能拉開利潤,這一輪要佔領市場,要提升品牌形象,做高端產品的廣告,追投銷售資金,為最後一輪做準備。這個階段開始,主靠高端,低端已經可以打價格戰,壓低價格,不給競爭對手市場。

後期(第四季度)

這一輪再升級科技或者效率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高端產品的產量與低端產品的產量可以加大,低端繼續價格戰,高端產品如果有市場的話,可以不漲價,或者稍微漲價,雖然最後一輪我們的產品的科技與原料質量較前一階段還有提升,成本上升,但是出廠價不要定的太高,太高沒折扣進貨就會減少,因為我們這輪基本上不會給返利和進貨折扣,這個東西是會算到我們的計劃資金里,超計劃的話會按超出部分乘200%減去,風險很大。

在我們的產品線中,一般會關停一到兩個,一個原因是做不過來,另一個是我們的資金用來做四個單品的話很充足,做六個的話有些緊張,到第二三期很容易超,一般是量最滯銷的那個做促銷,銷完就基本上就處於低產量生產低資金投入狀態(因為有一場我們停產了一條線,那條線還有大量的支出,我們沒有進行資金的投入,產品的生產,但是經銷商手中的產品是要以80%回購的)。

我們沒有做中端產品,原因同上,人手上做不過來,資金上預算不夠,操作上難度過大,因為中端產品科技水平與原料質量並不是很好把握。

我這裡所說的低端指價格敏感型,中端指適中型,高端指追求極致型。

bridge+里細分六個類型,在細分圖裡有個坐標,兩軸是價格感知和形象感知,坐標上有六個點,分別對應六個類型的完美狀態,盡量往那個方向靠。

2017.6.11

最近又參加了一次商賽,再做一些補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第四輪看的指標有兩個,一個人市場份額增長率,一個是總利潤。

給兩個建議,一是低端產品不要放棄,最後一輪市場份額要靠他來走量;二是高端產品前期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品牌感知很重要。

PS.知乎不常上,回復和私信可能會看不到,見諒。


前天和同在enactus的小夥伴組團參加了一場體驗賽,小組第一,第二第三被我們拉的差距挺大。

我們這組全是工科生,各個專業的都有。

一個包裝工程,一個土木,一個光電科學,一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一個學經管的二本同學。

要提一下的是其中有一個隊伍全是上財的學生,第二第三分別有一個澳洲的留學生,不得不說Enactus出來的學生商業感覺太敏銳。

報表圖表數據很多,玩過一輪你就會發現不是所有的數據對成績都有很大影響。

原則最後就是:

用低端產品(便宜賣的多)佔領市場,用高端產品賺取利潤。

不同產品定位不一定要特別清晰,可以兼顧幾個定位,一定要有清晰目標市場。

團隊里可以有人沒看資料,但一定要有人事先把資料看熟。

我們比賽的時候是下午,本來上午有個培訓,我當時在路上,培訓甚至手冊等資料包的內容都沒怎麼看,最後全憑著知識儲備上了,但是感覺對了也沒太大問題,大局觀,盈利意識等。


最近一次回答:

哎呀我的媽呀,好多人私信我,我不能一個個發到你們郵箱

大家不要只要拿資料啊

可以交流比賽心得啊,注意點啊

更新了資料,加了幾個介紹視頻

然後我最近弄了個公眾號,又沒有什麼人關注,你們可以去我公眾號拿資料,我就不用一 一回復,公眾號【向南是無】

然後回復關鍵字【模擬商戰資料】

然後不喜歡的話,你可以拿到資料後就取關

哈哈哈哈哈,因為我太懶了,更新得少!

--------------------------------------------------------------------------

我們玩的是合得的MarkSimon的模擬商戰

先做個背景介紹,我們總共有6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我們組拿了第一,我當CEO,一般玩得比較多的是4輪,我們玩的是6輪的,因為有2天的時間比較充足。

決勝秘籍:

1、 一開始就要定好整輪商戰的策略,大方向要確定好,例如我們,前期發揮低端市場優勢,擾亂市場,後期搶佔高端市場,為啥呢?因為低端市場利潤率太低了,真的非常低,所以要靠高端市場來贏利潤和銷售額,就像你低端賣牙膏,高端賣香奈兒,利潤和銷售額肯定是香奈兒牛X啊。

2、 如果確定要走高端市場,前期技術投資不能少,每輪都不能少,最後一輪就不用投了,因為已經不起作用了,投了技術下一輪才起作用。我們每輪都投190。

3、一定一定一定要熟悉遊戲規則,不是說理解了幾個概念就好,有些隱形的計算公式真的很致命,因為你覺得你預算沒有超,但是結果出來你超預算了,進貨折扣率,返利%,一定要計算清楚,這些都是隱形成本,不會直接呈現出來。

4、感知圖非常重要,根據感知去去判斷對手和自己的市場定位,區分商品陳列價和出廠價,記得算6%和25%(經銷商和零售商利率)

5、從第一輪開始就要研究對手,一定要研究對手,看他們的銷量及庫存,定價,去感知圖看他們的產品參數,分析他們的優劣,我們的優劣,最後再決定打哪個市場。

6、產品定位,細分目標市場一定要定位準確,去看市場領導者的份額,看市場領導的產品的各個參數,如果我們知名度不夠那就投廣告,如果貨架空間低那就促銷給返利,如果技術不夠那個提高技術。

7、高端產品不用促銷,砸廣告就好,主要針對追求極致目標市場。如果是在打低端市場,如價格敏感型目標市場,多促銷,價格就是優勢,技術和生產質量最低,搶佔市場,但是記住,如果一直是發展低端產品,很難贏,因為利潤太低了,可以利用低端市場的佔有率去擾亂市場。

8、如果在遊戲過程中,想去搶佔更多的份額可以推出新品,不過不能一概而論,要看自己的有多少產品,如果產品夠多就不用推出新品,太多產品你會顧及不過來,比賽有時間限制,如果產品太多會分掉你一些時間,因為每個產品都是要很認真去分析的。

先寫這麼多吧,後面再補,有幾份資料,需要可以私信我。


Marksimos 的策略與哲學

打了也有很多場Marksimos商賽了,從一開始被無情蹂躪的小白到現在終於有一些話想說,一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經驗、思路、戰略的梳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啟發一些有心之人。

一、你不知道別人到底有多努力

嗯,一上來就是這麼雞血的小標題,但在這種比賽里卻展示的淋漓盡致。

Marksimos是出了名的快消品市場沙盒遊戲,理應允許任何現實中可能存在的商業競爭模式,但即使是官方都不得不承認想打贏這種比賽最適用的策略就是走研發高技術高質量產品從而掌握定價權。

所以,開局第一季度大部分人都會點190的生產技術投資,一部分人會點380的技術投資(老司機的第一步,畢竟380是隱藏選項),還有人會點出500的技術投資(老司機第二步了,上局我們就輸給這樣的對手,第二部分我會說為什麼輸給它)。這就是差距,當你覺得你點380你已經很拼了,你已經把和別人聊天刷劇玩遊戲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可還是有人績點比你高做的比你好,甚至全面碾壓你。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你根本就不知道別人到底有多努力,如果你覺得凌晨1點睡覺已經很晚了,如果你覺得上課不打盹就已經很努力了,如果你覺得自己連化妝品都不買就已經很勤儉了,如果你覺得……嗯,如果你覺得。

二、你眼前的一切到底有多重要

Marksimos 是一個有嚴格流程線的遊戲,每一季度都會統計你們的得分情況,就像高中每一次月考都要把班級的成績單貼在牆上甚至門上一樣。

在我打完的上上次比賽就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前三季度都一直遙遙領先,然而最後第四季度一下被別人爆掉。隊友都很不能接受,為什麼會這樣,實際上隱患在第二季度早就顯現出來了,因為別人和你的差距越來越小,而你只是比別人暫時好那麼一點點,那再拿不出成績你馬上就會死掉。

所以眼前的一切到底有多重要?當然重要,因為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和別人的差距以及別人和你的差距,但你一旦懈怠,必死無疑。縱觀20世紀90年代以上從pc到mobile市場的格局變化,這一點將一目了然。

所以,當上一場比賽我們第一季度拿了第一名之後隊友很開心,但我開玩笑地說了一下,這局又輸了。後來果不其然,為什麼,因為一定有人在某些方面做的比你更突出,他們可能投入了巨額的成本在投資、品牌搭建上,而這些的回報需要時間來證明,這就是那一組同學第一季度投500導致超出預算排名難看但最終贏得比賽的原因。

三、你該學習到底應該怎麼辦

Marksimos 呈現給你的是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你得自己尋找到你的答案。

當我在比賽過程中,隊友頻頻感嘆哎這個產品不行,都是虧損的,要不就停產吧。每次聽到這樣的陳述,我都會立即提醒他,請分析為什麼虧損,請再分析為什麼停產,還請你分析為什麼不停產。聽起來似乎很瘋狂,哪來的這麼多的問題?但這卻是通向成功的唯一方法。

一個產品的利潤無非就是產量*售價-生產成本-通道成本-庫存成本,生產成本取決於生產技術和質量,通道成本取決於銷售團隊、廣告費、促銷、經銷商折扣和零售商返利,庫存成本就取決於廠商、經銷商、零售商的本期庫存和過期庫存,分析一下每一環節占銷售額的比重,與往期進行分析(縱向),與同類其他產品進行分析(橫向)。

我總結接手產品虧損的原因往往就是A產品是B產品銷售額的5倍,但A產品的通道成本僅僅是B產品的1.5倍,這樣B產品的利潤、利潤率肯定是比A低的,甚至是虧損的。然而分析到這裡並不夠,這只是表層原因,我們還得分析更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對於價格敏感型產品是不是有其他產品進行了大幅降價,導致了市場被擠壓;對於享受生活型、虛榮型產品是不是別人多打了很多廣告;對於追求極致型則要分析是不是對手把價格大幅提高;等等等等。

只有這樣的分析你才能得出你到底該怎麼辦,Marksimos 是一個宏大的策略遊戲,任何一個企圖用幾千文字告訴你穩贏的人都是不存在的,因為這種比賽對手越是高級,越是講究細節,可能細節到定價是採取四捨五入還是去尾法;越是需要靈活,靈活到可能一看到大家都在投380,自己第二季度立馬改變策略去佔領中端市場。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你得學習你到底該怎麼辦,你的每一步都對你是否能夠取勝有著微妙的影響,如蝴蝶振翅一般。

四、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數據

知法懂法才能守法甚至鑽法律的漏洞,知己知彼才能取長補短彎道超車,之前有一份如何在上海邂逅高富帥的雄文就用詳實的數據給出了高富帥普遍出現的地點與頻段,我們只有掌握更多的數據才能贏得市場走在別人意識到你存在之前,如同阿里無時無刻不在窺探你的隱私與品味一樣,不要問自己為什麼總是要剁手,因為它們比你自己還要懂你(回到文章的第一部分)。

因此,我羅列部分數據如下:

1.售價

供應商採購價格=出廠價*1.06;

零售商進貨價格=供應商採購價格*1.25=出廠價*1.33;

也就是說平均陳列價格比出廠加高百分之33左右,而凈市場價=陳列價*(1-零售商返利%),實際凈市場價則要取決於市場的供需情況,零售商會自己在陳列價格的上下N個點內調整。

2.定價

初始溢價空間=出廠價/生產成本,其中加班生產成本=正常生產成本*1.27,也就是說如果你產品的凈利潤不能達到百分之30,那麼你使用加班產能實際是在擴大虧損。(加班產能等會說)

生產成本由生產技術與質量決定,在決策界面通過調節生產技術與質量同步觀測對比數據預算器可以得出在生產技術不變的情況下,每提高一個生產質量點,成本會提高10%;生產技術的變化影響不明,不是正常的線性關係。

因此正常定價=當期生產成本/往期生產成本*往期標準價格*(1+通貨膨脹率),但要注意追求極致產品價格肯定會有大幅的溢價,而在遭受一些競爭對手的惡意騷擾時定價也應當靈活應對,比如要加入品牌知名度、市場份額增長率等因素的考慮。至少我有見過一季度定價直接翻倍的,也有一季度定價直接腰斬的。這兩者都是偏離市場公允價值的,要麼能引導市場,要麼就會被市場絞殺,屬於激進策略。

但普遍的定價趨勢是,低端市場尤其是價格敏感型產品前三季度都是-5%的減價趨勢,而中端在5%-20%的漲價趨勢,高端產品在30%-50%,個別激進的直接翻倍。

3.加班產能

記i產品實際所需產能為Mi(讓i產品正好全部邁出不缺貨不留庫存的均衡產量),則所有產品總實際所需產能為ΣMi,如果總產能預算為Ω,則當Ω>ΣMi時,也就是產能預算充足的情況下你繼續對某產品進行投產就會使該產品庫存增加,如果該產品在未來也很有競爭力那你完全可以這麼做,不然如果不把Ω都用完會使你下一階段產能降低,這將對你不利;但當Ω&<ΣMi時,也就是產能不足,那恭喜你,你可以使用加班產能生產你的現金牛產品,這樣你每投入1.27倍成本生產得到1.5倍以上利潤的現金牛產品時你的利潤是很可觀的,雖然這會降低現金牛產品的利潤率,but這對你能不能取勝並不重要,不要關注任何面子工程(詳見第二部分)。

事實上,對於加班產能的計算與使用最大的難點在於你到底需不需要加班產能,大多數菜鳥對這個是沒有把握的(光是定價就夠他煩的了),我的建議是到了第二第三第四季度,高端產品的利潤跑起來之後可以使用加班產能擴大優勢(哪怕積累部分庫存),只要廣告也打的好,技術有絕對優勢,no problem的。

五、一個秒殺新手的策略分享

該策略的核心思想:

前期穩住投資並遞減,通道費用逐步抬高!預算為2260基本和比賽持平,可以酌情增減,總結就是:注重前期投資,善用馬太效應,記住完全競爭。

最後想說的是:

但凡是比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贏;人生也一樣,雖然對手千千萬,你要真正打敗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過去的你自己。

包子憨

15:16

確實是這樣,我們就是全放在了第一個,又顧及支出

沈志雄

15:16

沒看懂發抖,不過看到了快消商品,快消的話,投入科技研發對於用戶體驗的提升不夠大啊,還不如花錢鋪渠道,搶佔市場,不懂不懂

劉唯

15:36

一直在想某些高手的數據是怎麼能如此精確的,看來有些演算法還是存在的,受教了大拇指朝上

吳宇宸

16:03

我就是那種投500技術的人,我當時一直在找有沒有具體的演算法,但打到最後還是靠模糊的數據和直覺,然後兩次第一一次最後

南川回復吳宇宸: 手打,有些細節就不講了,比如產量、采貨量、銷售量和庫存之間的關係,這遊戲越打到後面,套路越深,講究的東西還是比較複雜的,我們只能把握出一個大概,還是那句話,這世間沒有秘密可言


作為一個不斷模仿的小白

雖然結果一般但是也算是每次都有進步

最大的收穫就是每次都能遇到一兩個特別厲害有借鑒意義的對手

比如有前兩個階段憑大量的廣告佔領市場,後兩個階段又因為前兩個階段的380 190的技術投資佔領高端,打得我們無還手之力

比如用十幾個產品專打享受生活型,然後基本上把享受生活型的市場份額全部占完了,細分市場領導者中上榜的全是他的產品,最後穩妥妥第一

再比如有個隊伍前期生產效率投資450,這樣的野路子我們想都不敢想,雖然知道他可能是為了佔領低端,但還是抱著僥倖心理沒有想應對的策略,然後在最後一個階段狂打價格敏感型,把我們已經降到超低價的放手一搏的低端全部積壓在了庫存里_(:з」∠)_

總之就是感覺每次都能遇到厲害的隊伍,還是很有趣啦啦啦


五個什麼都不懂的大一萌新 靠著知乎跟說明書打完了第一次商戰 分享一些做法和疑惑

一、市場

1、細分市場

(1)標準

①形象感知(砸廣告、品牌定位 同一品牌下產品相互之間溢出效應 防止內部競爭?)

②價值感知(生產技術水平+原料水平)

(2)分類

低端市場:價格敏感型 虛榮型(低價賠本 市場份額)

中端市場:實用型 適中型(放棄?)

高端市場:追求極致型 享受生活型(提技術砸廣告頂配 壟斷市場 價格制定者 凈利潤)

2、細分市場領導者

我們用APONE1打低端市場(賠本降價)ACOOP1打高端市場(後期壟斷)只做兩個產品(無法在利用生產成本粘連作用的同時避免內部競爭)時刻關注細分市場領導者 找主要競爭對手 決定放棄該市場還是打壓(一般都打壓)(關注競爭對手情報 各項投資成本)

壟斷成這樣基本就能隨意定價了

3、細分市場演變趨勢

市場在變化 關注細分市場佔總市場比率變化 或者選擇跟著市場走 或者選擇改變市場

4、宏觀市場參數

市場增長率 通貨膨脹率(財務分析時參考歷史數據同時要考慮市場擴張)

二、銷售

1、廣告

投其所好 細分市場中形象感知較高的市場砸廣告 價值感知較高的市場砸技術 (利用溢出效應 精確品牌定位 品牌下的產品統一 for example不能一個品牌下面既有名貴手包又有速食麵 目標細分市場不一致導致消費者形象感知錯亂 溢出效應即產品定位相似時 對一種產品的廣告投入會溢出到同一品牌下其他產品)

2、經銷商

經銷商進貨折扣率 返利越大進貨越多貨架空間越大(財務注意預算)

3、零售商

零售終端返利(錢 折扣)

4、銷售團隊投入

提醒經銷商零售商進貨 投多少仍是未知

5、促銷

促銷成本 促銷周期(周期越密 效果越弱 隔周促銷 或收尾促銷)

#一定要打通通路,每環節都要投錢

三、對手

感知圖

橫坐標價格感知 縱坐標形象感知 點代表產品 越右上越高端 越最下越低端 可以直觀發現大家都堆在什麼地方 如何做出區別化 還是選擇離開 跟你離得最近的是競爭對手 關注對手上一期投資情況 可以偷襲他(嘿嘿嘿。。。)

四、停產

放棄某產品前計算 若停產

若不停產再買一輪減小庫存 要打通銷售通路 支付當期庫存成本 算算哪種更貴(最讓人崩潰的環節了)

五、財務

1、定價 成本價 出廠價 建議零售價

2、返利 零售商經銷商返利 (建議零售價-出廠價)*預期銷售量*利率*利率 《本財務至始至終沒算清,,只有大概數量級》

3、廣告 渠道成本 參考歷史數據 對手投放 效果

4、是否動用加班產能(1.37倍挺貴的)

5、是否停產

6、何時價格狙擊

7、市場增長率 通貨膨脹率 定價

8、價格歧視

六、戰略

這個遊戲至今 似乎最好的戰略就是低端市場打市場份額 高端市場打利潤

七、待解決的問題

1、中端市場存在的意義

2、做一個品牌下的多個產品如何避免內部競爭

3、是否可能擬合函數確定廣告、通路投入對銷售量的影響 細分市場份額改變對細分市場演變趨勢的影響

4、初始值的設定有什麼含義



虛榮型屬於低端 中端 高端??


推薦閱讀:

交換機代理商,在價格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怎麼去和同行競爭?
邁克爾·波特的五力模型(Five Forces)是否還適應現代商業的競爭框架?

TAG:商業競爭 | 商業運作 | BridgePlus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