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羅大佑和李宗盛?
如何評價羅大佑和李宗盛對流行樂壇的影響力???
羅大佑是個永遠不老的社會學家,李宗盛是個沒怎麼年輕過的心理學家。羅大佑是憤青和知識分子的個性,李宗盛是全體飲食男女的共性。聽羅大佑的歌聽的是歌者思維的高度,而聽李宗盛的歌聽的是自己心的深度。羅大佑對你唱他的主張,李宗盛在替你唱你自己的心事。
羅大佑是辛棄疾,李宗盛是白居易。
首先,這兩位都能給人帶來「看到他們名字出現在一首歌的作詞作曲隊列里就確定這首歌肯定不會難聽」的安全感。
其次,羅大佑的歌瞄準社會公眾,而李宗盛的歌是瞄準自己內心。寫愛情,羅大佑是廣義的愛情,李宗盛是兩個人的愛情。羅大佑的歌里總沒有一個特定的「你」,並且總透著股禪意。「不變的你,佇立在茫茫的塵世中,將心事化進塵緣中」。而李宗盛,卻是走來走去走不出自己的內心。想來李宗盛的創作過程肯定也不好過,總要一遍一遍剖開自己的辛酸血淚史。即便是故作老練拍拍你肩,說愛情這東西,「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幾年」,可當和林憶蓮合唱《當愛已成往事》的時候,還不是哽咽著紅了雙眼。所謂僧推寺門,卻跨不過紅塵。
羅大佑用所有的歌給你講哲學,而李宗盛,信手拈來的字句中隨處閃耀著歲月賦予他的智慧的光芒。
唱「愛情」,羅大佑是「我將真心付給了你,將悲傷留給我自己」,李宗盛是「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漂洋過海來看你」。
唱「少女」,羅大佑是「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李宗盛是「春風再美也比不過你的笑」。
唱「洒脫」羅大佑是「姑娘這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李宗盛是「只願你掙脫情的枷鎖,愛的束縛,任意追逐」。
唱「歲月」,羅大佑是「輕飄飄的舊時光就這麼溜走,回頭看看時已匆匆數年」。李宗盛是「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羅大佑是端著的,當然他也有資格端著。大概是代表了樂壇自尊心這樣一種存在。這個看《中國最強音》中他屢次批評曾一鳴舞台上的輕浮就可以窺見一斑。這不是老學究,這是作為音樂人的自尊心。
李宗盛說過一句話,「要認知自己對於這個時代的意義」。我不知道現在樂壇上的這些個年輕歌手,有幾個有這樣的自覺。尚雯婕有,張靚穎沒有;周筆暢有,曾軼可沒有。陶喆有,吳克群沒有;張韶涵沒有;鄧紫棋沒有。
唱功部分。唱功這東西,只有把自己的第一形象定位成「我是歌手」才重要。所以,張學友的唱功重要,周華健的唱功重要。但羅大佑、李宗盛這二位的唱功,不重要。畢竟他們也不是靠「唱」而是靠「寫」的。聽李宗盛的《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他唱得好么?好,但不是「唱功好」的那種好,是「字字句句唱到我心」的那種體現情緒不差毫釐的好。所以,李宗盛唱破音或者走調,沒關係,觀眾不挑你這個。至於羅大佑,雖然有人形容他唱歌「就像嘴裡含著一塊糖」,但含著糖唱哭了陳奕迅章子怡鄭鈞以及一大票選手才叫厲害。唱得難聽?難聽我們也愛聽。
寫青春:
「過去的誓言就像那課本里繽紛的書籤,刻畫著多少美麗的詩,可是終究是一陣煙。」——這是羅大佑「也許我們從未成熟,還沒能曉得,就快要老了,儘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這是李宗盛寫思念:
「黑漆漆的孤枕邊,是你的溫柔;醒來時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這是羅大佑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而思念是緊跟著止不了的咳。」——這是李宗盛寫掙扎:
「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這是羅大佑「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睡不著,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沒有變得更好。」——這是李宗盛寫告別:
「那悲歌總會在夢中驚醒,訴說一定哀傷過的往事;那看似滿不在乎轉過身的,是風乾淚後蕭瑟的影子。」——這是羅大佑「在漫天風沙里,望著你遠去,我竟悲傷的不能自已。」——這是李宗盛寫人生:
「走就走到藍天碧水深處循環不休,一個人自由的笑自在的哭此生不朽。」——這是羅大佑「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這是李宗盛寫童年: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就是口袋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這是羅大佑「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不凋零的花。」——這是李宗盛羅大佑擅意象,李宗盛愛白描;
羅大佑夠大氣,李宗盛不乏愁;羅大佑像金庸,李宗盛若古龍;羅大佑是鬥士,李宗盛是凡人。無比尊敬羅大佑,想給他鞠躬那種無比喜歡李宗盛,想給他涌抱那種
——摘自 馬世芳《煙花與火焰的種子》羅大佑和李宗盛解放了中文歌曲的語言套式,有態度、有思想,示範了創作、製作的精湛手藝。
羅大佑的歌依然承載著「大時代」的悲壯情緒,和那個集體主義、理想主義的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糾纏。
李宗盛的歌則幾乎都是「個人主義」式的內容,那些百轉千回的辯證,同樣只能屬於「大人世界」,你得見識過若干江湖風雨,才能體會他那些「世故的情歌」。羅大佑的滄桑尚屬於一個猶然年輕的時代;李宗盛的世故,則是一代人「集體告別青春期」的儀式。
羅大佑像一個詩人,而李宗盛則像一個小說家。
李宗盛像是個步履闌珊的醉漢,你總是猜不到他是有意還是無意,
他用他寫的歌在路上挖了一個又一個的坑,並在上面種了好漂亮的花,
你一路走來,掙扎,總是不斷掉進這一個一個的情坑,
剛摔進去時,你憤怒,但你不知道對誰生氣,
接著你感到無比惆悵,在坑裡躺了許久,看著天色湛藍,你竟笑了出來.
最後,好不容易從那個坑爬了出來,你笑自己傻,你以為你不再犯錯.
怎知在數個年頭你又再度重蹈覆轍,
跨了那個山丘,你也只能輕輕哼著
「想得卻不可能,你奈人生何?」我是在剛剛開始懂得懷念和憂愁,經歷卻像一張白紙的年紀聽童年,然後在有了一些人生經歷,有很多困惑迷茫的時候聽李宗盛。
所以對於我來講,羅大佑是在我最天真爛漫的時候告訴我「這個世界有的時候也會有憂愁」的那個人,而李宗盛是在我體會過感傷,經歷過挫折後,拍著我肩膀說「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的才是人生」的那個人。羅大佑不曾老去
李宗盛從未年輕
情懷方面大家都評價的差不多了主要說說他們的歌詞
李宗盛的愛是愛的代價,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羅大佑的愛是滾滾紅塵,今天的歡樂將是明天創痛的回憶。
李宗盛說女人:容易一往情深,總是為情所困終於越陷越深
羅大佑說女人:殘留水紋空留遺恨,怨只怨他生
李宗盛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徘徊
羅大佑總想搞搞新意思李宗盛戀家重情感
羅大佑流浪愛自由最愛李宗盛的:因為我仍有夢,依然將你放在我心中,總是容易被往事打動
最愛羅大佑的:揮灑你的笑容揮手一擺,別了我年少的煩惱寂寞與過眼雲煙
李宗盛是聰明的孩子,將心事化進塵緣中
羅大佑是孤獨的孩子,他是造物的恩寵李宗盛唱過去:年少時的夢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羅大佑唱過去: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李宗盛唱:我所有目光的焦點是你額頭的兩條弧線,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羅大佑唱: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怎麼也難忘記你離去的轉變
閑著無聊串了一下《愛的代價》與《光陰的故事》兩首歌都是寫給張艾嘉的,他們兩個的歌詞風格差別太大,不好押韻,不過感覺邏輯是通順的。李宗盛寫給張艾嘉: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羅大佑寫給張艾嘉: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
說一個小八卦,李宗盛的生日是7月19日,羅大佑的生日是7月20日,張艾嘉的生日是7月21日。我來唱一首歌 古老的那首歌
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事事無常看滄桑變化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那朵永遠不凋零的花像課本里繽紛的書籤終究是一陣煙那時為你寫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走吧走吧人走要學著自己長大再次見面的我們又經歷了多少的路程也許我偶爾還是會想他偶爾難免會惦記著他卻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種舊日狂熱的夢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出次回憶的青春讓往事都隨風去吧
李宗盛唱給林憶蓮: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思念是緊跟著的好不了的咳
羅大佑唱給李烈:即使我餘生將會受難給誤解,顛覆在那無奈何的長夜
李宗盛唱公益:你若是閑來無事出點力,就能與我創造一個奇蹟
羅大佑唱公益: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雙手讓我擁抱你的夢
李宗盛循循善誘,有人情味,擅長講故事,他給很多人想像歌詞的空間
羅大佑擲地有聲,是早時知識分子的傲氣,擅長說道理,他給很多人揣摩他意圖的空間
李宗盛詞曲平實閃光
羅大佑不賣弄又異常華麗李宗盛是輾轉在情感湖泊中的大船裝滿寶藏
羅大佑是鬥爭,憤怒,偶爾需要異性停靠的小島,處處生機李宗盛是小李,大哥
羅大佑是大哥,教父李宗盛的風格大家一聽就大概能猜到
羅大佑的風格變化大,總讓人驚訝,這也是他寫的?必須承認,從某種意義上講,羅大佑包含大部分李宗盛。他們兩個只在幾個地方上是同一個競爭層面上的,尤其是政治敏感度和風格的多樣性上,羅大佑更勝一籌。李宗盛把歌詞寫的動情。
羅大佑把詩情畫意寫成歌。可是現在的李宗盛還在巔峰狀態,羅大佑有些疲態。單評羅大佑:白岩松說:羅大佑是一個人的兩個極端,一個是搖滾的、哲學的、理性的,另一個則是傷感的、脆弱的、柔情的。馬世芳說:羅大佑一邊當醫生,一邊連續出版了《之乎者也》、《未來的主人翁》、《家》這3張專輯。「回頭看這幾張作品掀起的社會效應,其規模之大、延續之久,整個台灣流行音樂史上除了羅大佑,似乎還沒有任何人製造過。」如今每一個和他並提的明星都會倍感榮幸而惶恐,他代表了一個行業的時代轉折標誌。也是流行音樂可在與電影文學方面比肩的時期最頂尖的那個人之一。想起了一個節目對他的介紹覺得很準確:他是偶像的偶像。真正的心懷詩與遠方。作詞技術一流,有虛有實,不空洞,不矯情。摺疊吧,我只是感慨一句我看各位答主的答案居然看哭了。
「大佑觀天下,老李窺人心。」
開始注意羅大佑因為那首《戀曲1980》
愛情這東西我明白 但永遠是什麼那年我12歲,初中一年級,我不懂什麼是愛情,但是我懂什麼是永遠我知道家人對我來說就是永遠那時候無憂無慮什麼都不需要考慮愛情是什麼,與我無關喜歡上羅大佑因為那首《現象七十二變》
一年過了又是新的一年每一年都曾經是新的一年那年我14歲,因為一段友誼開始變得憂傷在我青春無憂的歲月里變得文藝變得迷茫想盡了我能想到的各種辦法,卻錯失了我青春里最寶貴的一段友誼我告訴自己,每一年都是新的一年,我必須要重新開始愛上羅大佑因為那首《似是故人來》
恨台上卿卿 或台下我我 不是我跟你 那年我22歲,經歷了愛情,又錯過了愛情過把癮就死地享受了愛情然後離開,開始工作和新的生活我告訴自己,從今開始的生活,我要做自己的主人努力賺錢,養家享受生活不論有沒有愛情今年我25歲了,離家一年半,依舊在聽羅大佑的歌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黃昏徘徊在文明裡的人們再度我唱起這首歌我的歌中和有風雨聲歸不到的家園 鹿港的小鎮當年離家的年輕人我不知道對於別人,羅大佑算是什麼但是我知道那是我的青春和回憶我的每一次不安和茫然都會打開羅大佑的歌然後讓它們飄蕩在屋子上空將我的憂愁帶走羅大佑是指點江山、風花雪月的傳統知識分子,李宗盛是家長里短、柔情深種的都市中產階級
一個訓導我們抬頭看仰望星空,一個嘮叨著我們走路要盯著腳下。一個吶喊著理想,一個安慰著生活。我都非常喜歡和尊敬,是的尊敬。
如果可以,真的不想聽懂他們的歌。
淚崩(?_?)羅大佑是村上春樹所說的那種創作者
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
他的歌永遠為不公高聲吶喊,為弱者大聲疾呼
他是用歌唱戰鬥的當代魯迅13年在中國最強音做評委的時候,他曾說到舞台的起源是用於祭天的,那就是說,中國最強音儘管只是一個真人秀的舞台,它依舊需要一顆虔誠之心去對待,需要一種對天而明誓的真心
一個看起來有些叛逆不羈的音樂人,真正踐行的卻是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地地道道傳統士人的信條。
羅大佑所寫所唱的,是一個頂立天地間大寫的人!然而李宗盛的歌是寫給唱給這個時代中人。
他們凡世奔波、一路塵土、坎坷曲折、苦苦尋覓——是你,是我,是他
這裡提一個有些意思的講法:13年李宗盛出個人新單曲《山丘》的時候,有樂迷在網上半調侃的說
李宗盛越過了山丘,不是發現無人等候,而是遇見一個屹立在山的那邊等了他許久的人——羅大佑
然而,在越過山丘的路上,李宗盛卻喋喋不休、字字璣珠,寫盡了一個人種種的人生經歷、生活體驗,一路吟唱而來……
想要看答主對羅大佑和李宗盛更多的評述,請參見以下鏈接中答主對他倆和周華健、張震岳組成的Super Band縱貫線的評價,主要是對四人的分別評述,歡迎前往賞評:如何評價縱貫線樂隊? - Chaos Super 的回答
羅大佑用李白的才氣寫出杜甫的眼界,李宗盛是用杜甫的功夫寫出李白的風格
羅大佑寫的,是愛的箴言,李宗盛寫的,是愛的代價。
「我與他的創作上的風格和路線不同,但是我們的共同點就是內容都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描述,只不過角度不同。」這是李宗盛對於羅大佑的評價,如果反過來,也應該是合適的。
個人覺得,李宗盛是都市男女日常情感生活的忠實記錄者,用大白話唱出內心世界裡最真實也是最殘忍的告白;而羅大佑是在流行樂壇一位十足的社會問題的批判家,用詩一樣的文字傳唱著社會、個人的演變發展。
先說李宗盛,
《愛的代價》《真心英雄》《當愛已成往事》《領悟》《寂寞難耐》《鬼迷心竅》以及最近兩年的《給自己的歌》《山丘》,如果把大哥創作的歌單羅列出來,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情感類型——友情、愛情、親情,個人的內心獨白,悔恨、寂寞、歡愉……
《愛的代價》是回味年少感情,幾個版本裡面,張艾嘉、梁詠琪和李宗盛的傳唱最多,張艾嘉的演繹非常棒,幾乎完美;梁詠琪似乎少了點歲月的歷練,而這正是李宗盛自己唱的版本裡面最恰如其分表達出來的東西;
《當愛已成往事》,也是電影《霸王別姬》的主題曲,這首對過往感情的追憶的歌曲,在李宗盛和林憶蓮的口中唱出來,或許也只有這兩個人才能唱出來;在2004年兩人分手的時候,李很動情的引用了《領悟》裡面的一句「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來作為聲明——這種把自己的感情經歷和新年融進自己寫的歌里,真的是無法言喻的完美。
豆瓣小組裡的李吉他說到《寂寞難耐》的時候,很有意思,試了很多遍,錄音棚里的李宗盛一直找不到感覺……到後來,直接用半讀半唱的方法把這首歌給錄完了。而且,結果非常的棒,那種整篇歌曲裡面都是大白話,當然也是大實話,卻最能讓人覺得是真心實意的感情流露,在這一點上,華語的歌詞作者能與李比較的,想出來的也只有林夕給醫生寫的《K歌之王》《好久不見》,屈指可數。
本人非常喜歡的還有一首給孩子寫的《希望》,「雖然我難免還是會想,這樣的歌很少會人欣賞;這一首歌無關兒女情長,只獻給我家那兩個可愛的姑娘。她們在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雖然我總是身在遠方,我生命里美好的一切願與她們分享。」——歌曲的最後又出現半唱半讀的幾句,簡直是溫暖至死。
從高中的時候開始喜歡李宗盛的東西,總之是覺得用最簡單樸實的大白話把最真切隱秘的情感表達出來,這就是吸引力所在。
再說羅大佑,個人最早接觸到的羅大佑的歌曲是香港回歸前後在大陸傳唱廣泛的《東方之珠》,習慣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基調之後,有一首如此動人美妙的以家國民族為主題的歌曲真的是不一樣。但是當再年長一些聽到他和林夕合作的《皇后大道東》的時候又是不一樣的心態和理解了。
當然還有《童年》,大概很多人也都是這樣的,小學、初中的時候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哼哼兩句「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當然,只是那時候並不知道這首歌的詞曲是羅大佑而已。
之後,在家裡的一盤很老的港台合輯磁帶上聽到了那首《戀曲1990》,那盤磁帶成為高中幾年聽得最多的帶子,一直到刺刺聲蓋過了音樂聲,那盤磁帶里有《最愛你的人是我》《耶利亞女郎》等一些,想必90年代的時候各種盜版盛行的時候這樣的磁帶不難見到。戀曲1990裡面很獨特的長句歌詞、低沉的聲音,有點格格不入;後來才知道這首歌曾經在香港被推上國歌的地位~後話了。
然後開始迷戀羅大佑的歌,儘可能去搜羅磁帶,淘到過一盤嶄新的《之乎者也》,個人一直以為那是羅大佑最最經典的一張專輯。中間集合了《鹿港小鎮》、《戀曲1980》、《童年》《搖籃曲》《之乎者也》《鄉愁四韻》《將進酒》《光陰的故事》等等一系列傳唱的經典。
流行歌曲的最最重要的題材即是愛情,熱戀、失戀、思念讓幾乎所有創作者趨之若鶩。而在那些灰白無力的呻吟之後,偶爾的一出異類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打動人的效果的。羅大佑開始嘗試著這樣的轉化。
其實講政治事件寫進歌曲,在老羅那裡,就有比《愛人同志》更早的發表於1986年的《東方之珠》,在這之後發表於1991年的專輯《皇后大道東》,國語版的《東方之珠》讓人們體味到了那種超脫於愛情的更具有民族性關懷的意味:「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 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愛人同志》的主體涉及到目前還都遠未開放的黑暗十年。作為國人的整體無意識最佳註腳的那十年,在很多人眼中已經變得恍惚而慘淡。經歷過的人們如同燙手山芋一樣猶恐避之不及,而未經歷過的年青一代們則只是對那段時間有著莫名的好奇和在這種好奇基礎上生髮出來的後現代意味的調侃。推薦閱讀:
※要送一個女生一本書(哥們關係),送什麼書好呢?
※李宗盛歌曲《山丘》中「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僥倖匯成河」這句聯合上下歌詞怎麼理解?
※李宗盛這次的<山丘> 算不算在歌詞上用力過猛?
※"年少莫聽李宗盛",你怎麼看?
※如何評價李劍青的作品《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