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劉未鵬的《暗時間》?

總感覺未成系統,思維不夠連貫。我覺得不是他自己思考出的東西,大部分通過引述的話,就連他自己也會忘記。


不贊成題目中所說的「未成系統」。

第一遍讀下來的時候,我也覺得內容有些散。但是,當我把那些我認為有價值的句子通通打到word里之後,我驚奇地發現,原來這麼多話是可以串成一個系統的。而這根主線就是第二章最後一篇—《什麼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競爭力》。其實這不無道理,無論是作者寫這本書,還是作為讀者的我們讀這本書,目的不都是為了更好的提升自我、培養自我的競爭力嗎?一切都應該奔著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大主題呀^_^

下面就是我根據這個主線對書中精髓部份(我認為的)做的總結。

(詳細內容在下面的讀書筆記里*-*)

一.專業領域技能

1.強調專業知識儲備的重要性

2.在積累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應注意:

輸入層

(1)抓住本質知識

(2)避免碎片化

處理層

(1)抽象加工

(2)歸類加工

輸出層

(1)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

二.跨領域的技能

1.要多看心理學和思維的書

2.推理和抽象兩種思維方法

3.從情緒大腦和理性大腦分析心理機制

4.如何將推理和抽象運用到學習、解題、記憶中

5.如何利用心理機制克服壞習慣、戰勝情緒大腦。

三.性格要素

1.專註

2.自省

3.前瞻性

---------------分割線------------

讀書筆記


《急用先學,立竿見影——讀劉未鵬&<暗時間&>》

在《暗時間》第一部分50頁讀完的時候,我放下書,開始敲這行字。

我已經確定,這將是我以後給人推薦書籍時,優先序列最高的一本,與《如何閱讀一本書》並列,排在《大問題》之前。我這麼多年來學習和做事的心得和方法論中,最自豪的那一點點,這本書一開頭的幾張紙就寫到了,現在天氣涼,否則真的要汗流浹背。之後的幾十張紙,方法論一個接著一個,指導原則、最佳實踐紛至沓來,通俗易懂,可操作性極強,有了這幾十張紙,任何一個普通讀者,都有可能變成性能機器,高效學習,高效思考,高效工作,一次人生頂上別人幾次人生。

當然,正如這幾十頁里所寫,讀者對知識的重視程度,影響到他能從這知識里學到幾多。這書前幾十頁,正如書名和篇名,所著眼的,一言以蔽之,時間,換言之,效率。對重視時間利用率的人來說,好似得到了寶,一開讀就進入心流體驗。但對不重視這塊的讀者來說,可能就明珠暗投,眼睛亮幾次,嘖嘖稱讚中就放下了。由於我這幾年處於對時間極度重視的狀態下,所以翻開前幾頁眼前就幻化出幾個積分圖像,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效率,那面積,當然就是成績。

《暗時間》這節開篇說閑置的CPU,就是效率為零嘛,那時間再長,成績也是零,一條直線而已。後面說心理年齡,就是你每累積了一定的面積,就算長了一歲,所以如果效率太低,十八年頂不上別人一年。任務切換的積分圖像就更明顯了,效率從零到最高需要一段時間(載入上下文),保持最高效率(沉浸)沒多久,效率忽然歸零(任務切換),然後再慢慢爬向最高(載入另一個上下文)……這圖像當然是切換得越頻繁,積分的面積越小,所以程序員超討厭被打斷。時間就是一小截一小截的生命,每小截時間上的效率決定了人生的密度、成長的速度、創造的價值,你損害我的生命,我豈能容你?所以《暗時間》這節的最後一頁,作者點出了「迅速進入專註狀態」和「長期保持專註狀態」這兩個點,它們在圖像上的意義,就是載入階段導數越大越好(效率猛攀升),沉浸狀態導數也越大越好(效率保持住),這當然讓人很嚮往,所以當作者指出「這些導數可以通過鍛煉而增大」的時候,有心的讀者都會感到在被撩撥著要馬上試一試吧!

《暗時間》這節一些段落提到利用買菜坐車等等時間閱讀思考,一是鍛煉抗干擾能力,二是比較樸素的增加時間以增加成績的思路,在橫軸上下文章,這些就不說了。下一節《進度條》先說劃分小塊逐步蠶食,這能減輕心理負擔、持續體驗到成績反饋的愉悅。下來說遇到問題別怕,多用搜索,這裡感覺可以稍微用一點篇幅介紹下搜索引擎的高效用法,很多人缺這塊的知識。下來說興趣,這點確實尤其關鍵,好比《暗時間》這書給到一個對時間飢餓、對效率亢奮的人的案頭,和給到一個整天找事情打發時間的人的手邊,那刺激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把書打開了,兩個人的收穫效率就不同,這興趣就是能把上篇說到的「專註狀態」迅速點燃的火種,樂在其中,廢寢忘食,「專註狀態」的保持自然也就來了,好比我踢球,可能能踢一下午,但去打籃球,十分鐘就不耐煩了,人都是同一個人,身體素質也差不多,就是興奮的區別,影響了狀態的差異。再下來說嘗試,堅持,反省,決斷,這些內容比較碎,大體說是兩塊,一是「方向問題」,包括了興奮、嘗試、決斷,二是「進度問題」,包括了進度條、會搜索、堅持,看這節的時候,眼前的圖像是一個矢量,弓箭手,瞄準,射箭。提到「自身強化」的主要是兩點,一是反省,二是自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在後面篇章里出現),要有把兩個結合起來的自覺:攻佔,鞏固,攻佔,鞏固。

下一節《記憶與學習》,說到記憶,我眼前幻化出的是一個坐標系,有很多個維度,每個維度是一個學科,人的知識就是在各個維度上都有投影的球體,有的人的知識是玻璃球,新的信息是玻璃珠,放到玻璃球上,滾走了,留不住,有的人的知識是雪球,新的信息是小雪團,放到雪球上,黏住了。故而前者是學了就忘,後者卻能逐漸膨脹。怎樣讓你的模型是雪球不是玻璃球?作者給了五條路,大致是兩個方向,一個叫歸納,包括了抽象、講述、整理和書寫,另一個叫體會,包括了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和歷久彌新,兩個方向正是經驗主義的認識方法,這自然就過渡到統計的陷阱,一是樣本問題,作者指出了注重樣本大小,這裡大概可以再加上注重樣本同質性,二是錯誤歸因,巴菲特的例子,時間順序未必是因果關係,或許也可以說說把同一原因的兩個結果錯誤地認為具有因果關係的歸因謬誤。

下一節《密度與專註》,看到密度和專註這兩詞,就知道說的還是效率,但往下讀就驚訝,原來專註這件事不光是在縱軸效率上有影響,連橫軸時間上都有進益,舉了苯環和裝電視的例子,說明了專註狀態下不光表層意識在思考,連潛意識都能帶動起來,連睡覺的時間都利用起來了,哇塞,「後台運行」?這算起來數目實在驚人,生命能憑空增長一截。當然這等好事也不是說來就來,重點要抓大放小,忽視瑣事,採用中斷,別用輪詢,我不找你,你來找我,這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了吧!

再下節《學習習慣》,類似《Effective》系列的箴言體,又像林總那「六大戰術原則」。先看「學習與思考」,前後七點,依次是選網站、挑好書、記筆記、動腦筋、窮心理、破本質、試反詰,光看這七點,就知道作者是毫無保留,傾囊而出,兩究物我,天人合一,野心勃勃,躍躍欲試,要把這高效利用時間的方法給火燒燎原,傳授到每個讀者心裡,就想起黑土地上林彪那嘮嘮叨叨的婆婆嘴,生怕你學不會。後面「時間和效率」,第一個小標題說一股腦地熬過去,像極了林總那個「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三猛戰術」,再說「用大塊時間抓重點,也要用好小塊時間,扔壞的資訊源,看好的書」,又像那突擊重點、防禦外圍的「一點兩面」。再後面「時間和效率」(重名了?)說的類似《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主題閱讀」的段落,又想起林總那「一目十行、十目一行」的「演算法語言」和拉著葉主任擺弄讀書小卡片的「讀書竅門」。總之這些段落看著,真是有土共早期領導人那極精明又極務實的處事風格,不弄玄虛,把你可能的問題窮舉一一擺上來,針對不同的可能性,給出精確的方法,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從尋找好書、判斷質量(這兩點是為前面「只讀好書」的原則給了實操的方法)、索驥基礎、硬摳時間、尋求疑惑、取捨篇章,到這再連上前面的做記錄和勤反思,一個關於讀書的流水線就建立完成了,學了這套東西拿著用就行了。所以說這書是工程師風格,操作手冊,使用指南,一二三四步驟都給你,用不用就「在你不在書」了。至此這書第一部分的精彩程度到達頂點,後面「知識結構」一節強調學底層知識、通曉工具箱,大概就類似林總那捏著黃豆看地圖的「深度遍歷」,而「習慣的養成」一節一句話概括就是: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最後一節這《南大七年》風格與前面迥異,前面諸節是「軍事理論」,這節就是「戰例」了,前面各節展現的都是作者的精明勁兒,這節則很明顯能看出狠勁兒,經歷敘述到後半段,作者用粗體字標出自己受了父親的重要影響,什麼影響?翻回到最前面,一是強烈興趣,二是自學信心,三是不畏艱難。有強烈的興趣,學習目標就多;有自學的信心,就哪個目標都不畏懼;有不畏艱難的意志,就向哪個目標前進都能堅持(粗體還標了後來發現了英文資料海)。有這樣的學習慾望、技術和意志,對時間利用的近乎執著的重視就理所當然了,所以這節里「時間」這個詞出現了非常多的次數,這也正是本書(至少第一篇)的主題內容,甚至寫到了書名里。

已閱讀的部分,乾貨滿滿,密度極高,故而忍不住至此就寫了以上這麼多,後面的部分,待續。上面這些文字,用了「給自己個進度條」「以章節為單元閱讀」「記筆記」「做歸納」「聯繫已有知識以增強記憶」「以興趣促專註」「保持專註狀態」等等思想,尤其是最後一點,已經被催幾次吃飯了。

總結:好書,值得推薦。


這本書還是很不錯的,雖然書名是《暗時間》,給人感覺是有關時間管理和利用上的,但全書的重點其實是對大腦認知過程,思考過程的介紹,文中引用了很多心理學著作的結論和實驗,讓我了解了許多關於思維方式,認知學,心理學上的知識,更好的能對自己的思考問題方式,學習方法進行反思。文中也提到了很多好的學習,思考的習慣,值得學習並付諸實踐。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對人的一生都受益匪淺,關鍵是好的習慣養成並非一朝一夕,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很長的時間。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像書中講的一樣,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時間,情緒都戰勝了理性。少部分理性戰勝了情緒的人,就成了牛人。


# 《暗時間》讓工程師少走幾年彎路

今天再讀《暗時間》,已經是從 2014 年至今的第三次了。此時此刻我仍有一些恐慌感,因為我翻出這本書曾經的筆記,發現**以前讀時**和**現在讀時**有大量的理解差距。

一言蔽之,如果你是一個工程師,無論你未來想繼續做工程師、做管理者還是改行做別的,都能**讓你少走五到十年彎路**。走向哪條路?準確的說,每個人都想成為獨當一面的人,領先同齡人的人,和在人工智慧時代到來時獲得活很好的人。

&> 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沙漏,裡面裝的沙子總量大致相當,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頸部較細,有的沙漏頸部較粗。頸部較細的沙漏能夠抓住每一粒時間之沙,即是沙子的總量一樣,也能擁有更長的生命。

## 劉未鵬何許人也?

劉未鵬是一位元認知的專家,引用知乎上的評價「未鵬是一個懂得及時把握住人生中屬於自己的機會的人」。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軟體開發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專家只是一個身份,他研究認知科學、數學、哲學、思維模式等等……

## 這本書解決什麼問題?

書里處處可見 CPU、帶寬、內存、變數 這類工程師讀得懂的術語,但這其實是一本講推理、講心理學、講學習方法、講決策的書,從頭到尾沒有雞湯。

它是解決「程序員」向「工程師」轉變的良藥,尤其適合解決嚴重偏科問題,以及大學理科新生的迷茫問題。揭露了記憶、學習、時間的本質,整本書都在於人的動物「本能」對抗。它不僅帶著讀著解讀將時間放慢,還可以幫你解決如何選書、如何學習甚至如何 Coding 的問題。

即使如今我認為我是一個理性與心理學的高手了,即是工程師、產品設計師又是管理者。但我仍然還在被這本書揭露的一些真相感到顫抖:

&> 過早退出是一切失敗的本源。

&> 非凡的注意力造就非凡的專家。

&> 書看不懂是因為看得不夠使勁。

以我現在的認知,已可以延伸和推演這本書中的一半價值點,並且有一些原著的支撐,但我仍然還沒有找到漏洞。劉未鵬對時間感的警示,對寫作的提醒,我都在很多情景下無意識,這在我總結前些年進步不夠大的原因中佔比很大。

該書的問題是在很短的篇幅內,試圖將透一系列的心理學和思維問題。初階讀者很容易知其然不知所怡然,好在的是書中已經為解決這個問題給了答案。

我迄今都還對自己是否足夠理性、足夠認真的看待真相抱懷疑態度,我在繼續精進自我的同時,能立即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把它再次推薦給大家。如果要為讀這本書加一個時間的話,我會說 3 年 3 遍。


本文只評論暗時間博文,不評論《暗時間》出版書。

第一次看到「暗時間」這個詞,我的第一反應是有點不屑,又是一個概念噱頭吧。直到讀書群里很多人推薦暗時間這本書的時候,我才有興緻找來看。看的時候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不是覺得書中內容有多精彩,而是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暗時間究竟是什麼?把這篇文章看完,不難發現作者指的暗時間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珍惜時間和提高效率」。作者眼中的暗時間包括以下情境:

  • 工作學習之外的瑣碎時間

  • 因為效率低下浪費的時間

  • 頻繁切換任務造成時間成本增大

  • 進入流體驗所造成的效率提高,有效利用暗時間

  • 干擾造成的效率下降

  • 猶豫造成的時間浪費

可是為什麼作者不直白地說珍惜時間呢?為什麼不重點強調效率是多麼的重要,卻另闢蹊徑探索暗時間呢?這究竟是噱頭還是有其背後的「暗邏輯」?

作者劉未鵬有著非常樸實的工科背景,從其行文來看是非常的務實而又低調。與許多暢銷書打著各種各樣的新式概念所不同,「暗時間」是一個長期獨立思考的產物。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曾被教育要珍惜時間,提高效率,可是這種教條式的理念並沒有真正走入我們的內心。然而,劉未鵬在自己的工作學習中不斷反思,聯想,思考,把工程領域很多概念與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於是產生很多想法諸如:

  • 善於利用思維時間的人則能夠在重要的事情上時時主動提醒自己,將臨時的記憶變成硬編碼的行為習慣。

  • 要學習的東西常駐在你的大腦中,時刻給予它最高的優先順序

  • 程序員們都知道,任務切換需要耗費許多額外的花銷

  • 因為沒做完的事情會在大腦中留下一個「隱藏的進程」

不斷的思考,很自然而然地就開始了創造。於是劉未鵬大腦一定有一種衝動,將這一系列想法總結並抽象起來。於是就有了暗時間這篇博文,就有了暗時間這個詞。我想暗時間應該是源於物理學裡暗物質的啟發吧。

我在學習物理學的時候,也常常把物理學的概念規律和行為學聯繫起來,進行一些有趣的類比推理,這樣的思考非常有趣。例如,人其實是有「慣性」的,你要改變一種狀態,一定需要一個「力」。這就好像人是有惰性一樣,你要改變自己的懶惰,一定要給自己一個刺激,而且是「外力」。因為根據牛頓定律,內力是不能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的。再如,半導體激光器的產生,一定需要電流達到一個閾值(Laser Threshold),功率才開始隨著電流線性增加,如下圖:

這其實和人的行為也是驚人的類似的。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常常是一開始比較難,一旦過了某個點,就開始行雲如水了。就像諺語所說,萬事開頭難。想通這個道理,我就知道,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挺過那個閾值,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應該繼續還是放棄,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

類似這樣的思考,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因為源於你大腦的獨立思考,而不是外界的教條,你會對自己的理論印象深刻,這樣思考所產生結論,會慢慢進入你的潛意識,變成真正屬於你的一種「經驗」。其次,在這樣的類比思考過程中,你往往能夠在喻體中發現,本體里所不能找到的答案。例如前文所提的,要想達到快速發展,必須越過一個坎,也就是「閾值」。思考能開啟你的心智,讓你不再對教條視若無睹。最後,思考的樂趣是那些懶惰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回到劉未鵬的暗時間,我相信這篇博文給許多人帶來正面影響,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從自己獨特的思維角度闡述了一個淺顯去重要的道理,並且用一個時髦新穎的詞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大家似乎都記住了「暗時間」這三個字,可是你思考過嗎?這根本沒什麼新鮮的!「暗時間」只對劉未鵬一個人新鮮,只對他一個人有意義,你應該尋找屬於你的名詞,用你的思考與邏輯。


我是做電商培訓的。這本書對我很有啟發和幫助。

比如其中的一段話我就覺得非常好的解釋了很多人生活不如意和焦慮的原因:

我個人喜歡這本書。雖然我還沒有讀完。但是已經寫了不少筆記。先發幾張,等我讀完再更:

這本書讓我之前一些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也啟發了我新的想法。

本書購於噹噹天貓旗艦店。


看了這本書之後,特別想嫁給程序員。


很多人推薦,我也已經讀完了,給了我很多思考:

1.剛開始我以為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書,後邊發現這是一本關於思維和記憶方式的書,當然這似乎不矛盾

2.文章中有很多認知科學(不知道這麼說正確不),幫助你了解人的 記憶和思考方式。

3.的確作為一個博客整理,在行文連貫上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是文章的主線還是相對清楚,暗時間作為一條主線,但是文章後邊兩章表示不明覺厲。

4.這個作為作者的認識思維方式的書,作者只是開啟了一扇窗戶,透過窗戶認識自己才是關鍵

5.去做,去做,去做,去做,想再多一定要有行動,尤其是記錄

6.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據我所知這本書是根據他的博客整理出來的一個合集吧。那篇目之間的不連貫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感覺這本書對我的思考的幫助還是挺大的。有些方面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首先,作為一個普通人,給這本書很高的評價。

最近在看著本書,突然感覺,《暗時間》就像是一本高質量的知乎回答的合集。

如果劉未鵬使用知乎,大概也會成為 @采銅 一樣的心理學,大腦、認知和人類行為、問題解決等方面的大牛,實際上,我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看了采銅老師的文章中對於《暗時間》的力薦。

因為《暗時間》的成書其實都是劉未鵬博客的文章,所以有些人批評的點在於此書沒有體系,也是成立的,畢竟你寫博客也不會想著要以後為一本書而打算,而作者前前後後寫了很多年,所以離散感很強也正常。


非常好的一本書,裡面說用立刻使用博客,我就實踐了一下。效果嘛,對我而言是巨大的。對於別人,你們捧捧場嘍。http://github.thinkingbar.com


真正的智者應該用普通人都樂意看下去的文字,普通人都輕鬆理解的道理,普通人都輕易操作實踐的方法,普通人都能受益匪淺的故事,寫出晦澀艱深的學術論斷。至於分析論證過程可以和結論與故事分成兩個區域,由人自決是否閱讀。

總結就是: 文章晦澀,學術分析太多,不夠通俗易懂。雖然不明覺厲,但其實幫助不大。


《暗時間》 讀後收穫

說它不好的人 可能都沒有好好思考。

每一個獨立的篇章都是非常具有邏輯性的,你可能隨便動動嘴 就能說人家沒有邏輯性,但其實都是未鵬經過大量閱讀 實踐和思考的結果。不同的章節中圍繞一個主題去講,本來就是一本可以讓人受益匪淺的書,我並不明白為什麼上面很多人抨擊這本書。

所以我的回答只是不想讓別人錯過一本好書罷了。

獨立思考的關鍵在於看內容! 其實知乎上大量的問題都是如何評價某某某,本來這種評價就是非常主觀的,尤其是對於社會性新聞的評價也是如此,找到你需要的內容,去閱讀去吸收,那這本書就是有價值的。

你為什麼閱讀一本書,初心要有,解決自己的一到兩個問題,做到了,那麼這本書就值了,談評價不如聊收穫。


可能由於本書是一些博文的組合體,因此全書看起來整體的邏輯性不強,章節之間相對凌亂,讀書過程中經常搞不清是自己走神了還是作者走神了。

撇開最後一篇不說,前兩篇文字從局部的角度看還是有些意思的。我認為這本書總體上在談三個東西:暗時間的利用,學習效率和記憶方法,理性思維/思維方法的學習應用。

先說時間利用。什麼是暗時間,暗時間就是用來思考而沒有直接物品產出的時間,人們有諸如吃飯,睡覺,走路,等待等時間都可以用來充分利用,反芻和消化已學的知識,讓自己的認識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對一件事情來說,實際的投入=時間*效率。暗時間的利用不但提高了時間的數量,從結果上看也應當提高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理解更加深刻)。除了暗時間的利用,個人的專註力和思維體力也是提高時間和效率的關鍵因素和能力。這裡聯想到之前學習的GTD的方法,包括後面的一些章節提到的時間規劃的部分以及專註力的問題都是GTD期望解決的問題。

再來說學習效率和記憶方法。書中的內容很散,而我認為對自己最重要的兩點是:豐富記憶的線索,讓知識在需要被調用時快速閃現;學習和讀書過程中的方法(問題,總結和回顧)。

  • 人們所用的知識並不取決於記得多少,而在於他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記憶起來,並被使用 .缺乏線索的記憶就像記憶海洋中的孤島,雖然在那裡,但是難以訪問;而富含線索的記憶是羅馬,條條大路通羅馬
  • 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常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1)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不要偏離問題)? 2)到現在為止, 我到底有了什麼收穫呢 (階段性總結和整理)? 3)搭建它的知識結構,設想自己正在給別人講述,給一個不懂的人講 (打通思維線索,挖掘知識背後的本質) 4)反省思維過程,養成反駁自己想法的習慣
  • 讀書的提煉步驟:1)問題/現象是什麼? 2)方案或解釋是什麼? 3)支撐解釋的理由或推導方案的思路是什麼? 4)例子是什麼?
  • 讀書需要精心選擇,長遠規劃,閱讀方法(可以參考《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四個階段)的選擇和應用,總結和回顧(暗時間的利用)

最後來說思維方法。這可能也是我對這本書理解得最不深刻的部分,但是作者介紹了很多的參考書目,後面我會進行專題閱讀。總結起來,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類大腦常常會按照一些預設的邏輯方式來看待問題,我們需要開放心態學習新的思維方式,更客觀的對待事物並理性分析問題。引用作者的一段話來說明問題:我們人類很多與生俱來的特性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自然選擇過程中試圖優化的目標函數是「繁衍概率」。諸如:貪婪,嫉妒,短視,投機等這些天性讓我們的祖先在當年佔據了繁衍優勢,但現代工業社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分享,合作,交流,長遠,誠實才是在現代社會成功的要素。與幾十萬年的人類進化史相比,當代工業社會剛短短數百年,因此進化齒輪尚需要一代代的繁衍來驅動,尚需時間。從而,我們常常需要用理性的聲音去說服內心的原始人。

最後還有一段作者關於技術性人才核心競爭力的描述,我覺得很有道理-

技術性人才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以下一些方面的組合:

1)專業領域技能

2)跨領域的技能。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判斷喝決策能力,批判性思維,表達溝通能力等

3)學習能力。嚴格來說也屬於跨領域學習能力,在此特彆強調其重要性

4)性格要素。

其他摘錄:

  • 客觀意味著承認存在未知信息的可能性,理性意味著能夠從對立面的視角去看問題和思考,與其讓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不如自己試著去發現自己的錯位。
  • 如果你手裡有一把鎚子,所有的東西看上去都像是釘子;如果你想釘釘子,所有的東西看上去就像是鎚子。


個人打分的話是85%。

前兩章不錯。因為我本來準備讀心理學所以讀這本書來找一下感覺,發現確實不錯。密度較大,談了許多別人注意不到但很重要的問題。推薦了許多不錯的書。是本人目前讀到的國內最好的通俗心理學讀物。

但素!最後一章到底是什麼鬼!考慮過我們這些數學渣渣的感受嘛?就這麼欺負人嘛?


你會發現身邊總會存在這樣的人:上學看起來不努力卻總能拿高分,玩的不比你少的朋友卻總是在很多方面成就要比同儕大的多。甚至一些國外的年輕人,連業餘玩的東西也都搞的很牛逼。你會奇怪,這些傢伙到底哪來的時間居然可以不止一個領域做到卓越?

《暗時間》這本書就能給你答案,作者劉未鵬畢業於南京大學,從事軟體編程行業,目前就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工程中心。他讀了大量的心理學方面的著作,並且長期保持寫博客的習慣,用程序員結構的化思維為我們抽絲剝繭了很多思維問題。

《暗時間》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什麼是暗時間?我們為什麼要改變思維方式?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堅持寫作?

一、什麼是暗時間?

所謂的暗時間是指人在思考過程中進行的邏輯推理,推理能夠深入理解事物,它不會因為我們在做別的事情而停止,佔據人一生中很大的比例。

你在走路、買菜、洗臉洗手、坐公車、逛街、出遊、吃飯、睡覺,所有這些時間都可以成為暗時間,如果能夠加以充分利用進行思考、反芻消化平時看和讀的東西,讓你的認識能夠脫離照本宣科的層面。

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時間,日積月累起來就能夠形成巨大的累積效應。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看起來不怎麼努力,卻總是能夠取得較高成就的人多數所具備的素質。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一個個沙漏,裡頭裝著的沙子是相當的,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沙漏頸部較細,有些人的沙漏頸部較粗,那些頸部較細的沙漏能夠抓住每一粒時間之沙,雖然沙子的總量一樣,但相對卻擁有更長的生命。

那麼如何運用暗時間提高記憶和學習的效率呢?

我們常說,你所擁有的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得多少,而是在於它是否能在恰當的時間被提取出來。如果說你記了很多東西,但是它們不能在你想要用的時候被恰到好處的想起來,那麼這些記憶就像記憶海洋里的信息孤島,雖然被短暫的記錄在大腦中,如果長時間不被調取使用,那麼就會被漸漸遺忘。

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記憶與學習能力呢?作者認為是有的: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將許多線索,如當時的場景、問題的背景、甚至所處的語言環境、空間位置,一併編碼進了記憶。事後這段記憶能否被提取出來,嚴重取決於提取線索是否豐富,以及在回憶的時候是否重現了記憶時的線索。

如何有效從日常經驗中總結知識,以及如何能夠真正學以致用,使知識在你需要它的時候自動從大腦中蹦出來,而不是搜腸刮肚半天沒有頭緒呢?作者提供了5個辦法:

第一:養成習慣,經常主動回顧一段時間學到的東西。

這不僅有利於鞏固長時的記憶,而且一段時間之後的回顧你可能已經因為學習新的知識從而對原先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看法,通過回顧可以整合新舊知識得到新的啟華。

第二:創造回憶的機會創造回憶的機會。

比如經常和別人討論或者講給別人聽。你和朋友討論交流,說一段時間總結的東西,這樣別人學到了新東西,你也從別人那裡學到了新東西,並且在彼此表達的過程中都強化了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因此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再比如經常整理自己的筆記。如果你沒有做筆記的習慣,那麼最好從現在開始。整理之前的筆記不僅能鞏固已經淡化的記憶,而且給你重新審視知識的機會,加深大腦的印象,讓信息更容易被調取。

第三:設身處地「虛擬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事情。

對於經驗知識的學習來說,光是看或聽別人說還不夠,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來,結果就是你雖然學到了知識,它卻不會在恰當的時候,從你的大腦中蹦出來,屬於死的知識。為什麼會這樣?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別人的事情和自己的事情在大腦中的加工方式是不一樣的。別人撞牆你也許不僅不疼還會幸災樂禍,自己擦破皮就齜牙咧嘴;別人糟糕的事情似乎永遠不會發生到自己身上。

一個彌補的辦法在於努力設想自己處於別人的境地,經歷別人所經歷的事情感受它們。使它們和你的情緒記憶掛鉤。由於我們真切地設想了自己處於這種場景當中,我們是第一人視角,所以當以後遇到類似場景的時候就容易回憶起當時的感受。

第四:抽象和推廣。

如果一件事情就是一件事情,那麼我們永遠也無法學習到未來的知識,結果就是每堵牆都要自己去撞一遍試試硬度。人類大腦最傑出的能力之一就是強大的歸因推理,就是將特例中得到的規律推廣到一般情況。同樣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也別忘了將問題投向一下,剔除不相關細節,使問題也從一個特定的分歧往上抽象,從而碰到之前泛化過的結論。

第五:聯繫/比較自身的經歷。

將別人的經歷或通過閱讀和觀察得來的經歷和自身的經歷進行比較。常常能夠得到非常有價值的結論。

比方說我之前做過某件事情,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失敗了。有一天我看我看到或閱讀到某個人做類似或同樣的事情。她成功了,我通過比較,人的差別可以比較靠譜的推測道。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我們成功概率的差異。

當然觀察閱讀,並別忘了帶著你的理性去審視,弄清娛樂是娛樂,知識是知識。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識,最好過濾一下你的信息,否則你只是在別人的思考中得意。

二、我們為什麼要改變思維方式?

人類的大腦經過漫長的進化形成兩塊控制不同功能的區域:一個是原始大腦,由進化年代較為久遠的大腦區域構成。適應遠古社會,主管情緒及一些原始需求和條件反射,如生存、繁衍、道德、直覺等。另一個是理性大腦,由進化年代較為新近的大腦皮層構成,具備自我意識、分析計劃、抽象語言等複雜的功能。

兩個大腦之間存在奇特的進化時滯效應,即情緒大腦早在遠古的遠古就已經存在,並且為物種的繁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它的進化年代要比理性大腦久遠得多。它就像漫長歲月中伴隨著生物一路進化走過來的老功臣,擁有強大的權力和力量。

而世界在最近的50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動輒上百萬年的漫漫進化路來說彷彿只是一瞬。然而就在這一瞬間,整個世界完全不一樣了,老功臣還沒來得及退休,還在掌管著我們的大腦,引導著我們做出各種跟不上時代的決策。

因此,適應進化的理性大腦常常在爭吵過程中敗下陣來,每次理性大腦發完話,自會有更強大的情緒大腦藐視上級的決定,然後做出種種匪夷所思的錯誤決定。

比如關在籠子里的老虎,完全不必害怕,但我們每次看到它時還是汗毛倒豎;比如很多人害怕蛇類,那是因為情緒大腦的記憶中,光溜溜且顏色鮮艷的動物一般具有毒性,即便是判斷錯誤,也總好過拿生命冒險;比如明知高熱量的食物會引起身體超重,情緒大腦還是操控人類對它們的喜愛,即便現代社會早已不像原始社會那樣食物匱乏。

再比如汽車釀成的交通事故每天無數,而我們過馬路,卻還是置若罔聞。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的情緒大腦仍然停留在20萬年前,而20萬年前是沒有汽車這種物種的。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生活在信息社會的遠古人。

那麼,難道就沒有辦法克服人類天生的心理漏洞嗎?其實有的。

作者認為:大腦符合用盡廢退的原理,越經常使用的區域就會越強大。如果你總是情緒用事,不假思索,那麼這種思維習慣便會越來越強大。如果你總是理性思考,反省自己的判斷。能換立場去看問題那麼這樣的思維習慣,逐漸也會越來越強大。

習慣之所以難以改變,就是因為習慣是自我鞏固的,越用越強,越強越用。要想從固有的習慣中跳出來,必然要依賴於外界的力量來對付本能的心理機制。

那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知識,而非自制力。僅僅是知道一些常見的行為陷阱和心理弱點的存在,便已經可以幫我們避免很多的決策事務。

當你意識到自己無法自制的原因是因為,你大腦原始的那部分仍然天真地認為你還處在石器時代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任其驅使自己是愚蠢的事情。我們的情緒大腦自然不希望自己是愚蠢的。

而另一方面,認識到以上這些知識,認識到大腦的局限性,並最終擺脫它的錯誤驅使,則讓人在情緒上感到聰明和愉悅。於是我們就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利用情緒大腦本身的動力來推動它本身。

同時,我們還可以發明各種認知方式來誘使或要挾我們的情緒大腦同意去執行一件事情。

比如我們向朋友承諾我們要做的事情,於是我們的情緒大腦會迫於信譽受損的壓力而去主動完成這件事情。

比如我們加入互助學習小組,利用從眾本能和同儕壓力驅使我們堅持做完本應完成並且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三、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堅持寫作?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寫作有很多好處,卻沒有任何明顯的壞處。當然,這裡的寫作不包括碎碎念,心情瑣記,嘮嘮叨叨,沒話找話,而著重強調的是思考型寫作。那麼,寫作有哪些好處呢,作者說,總結起來有5點。

第一:書寫是對思維的備忘。

人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像在黑暗中打著電筒往前走。每一步推導都將我們往前挪一小步,然而電筒的光亮能夠照亮的範圍是有限的。我們走了幾步發現後面就黑了。想到後面就忘了前面,想到某個分支就忘了另外一個分支,而將思維過程記錄下來,這給了我們完全回溯自己思維軌跡的可能。所以說,某種程度上記筆記,起到了備忘的作用。

第二:書寫是對思維的緩存。

因為我們的記憶力有限。並不能記住所有的東西。往往只能將幾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保持在工作記憶中,導致想來想去都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打轉。用作筆記來還存知己的思考內容能夠將思考的東西變得更加完善,也能讓我們在思考的路上走得更遠。

第三:書寫是與自己的對話。

在書寫的過程中,你就不用再費力地將它們保存在你的大腦中。因為白底黑字,會不斷主動地通過視覺刺激來提醒你它的存在,於是。

你就可以將空出來的思維精力用於反思你自己的觀點。

第四:書寫是與別人的交流。

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些盲點,盲點之所以為盲點就是自己很難察覺的到。當你對人類思維的特點了解得越多,就越是從心底謙卑的認識,與人討論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你的盲點可以在別人那裡得到補充,別人的盲點也可以被你糾正。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含義就在於此。

第五:語言自己也會思考。

在沒有付諸筆端的時候,思想在腦海中存在形式往往比較模糊,抽象,有時甚至是圖像的形式。然而,如果需要寫出來,甚至寫出來給別人看和別人交流的話,就必須使用文字元號。

而文字元號之間本身就有一種語境存在,你想到一個詞語之後,就會將其他詞語都帶出來,有益於拓寬或啟發自己的思維。

有人會說我寫不出來怎麼辦?

作者認為可以先去好好思考問題,然後總會有東西寫。思考,總結,在總結中進一步思考,就會變得越來越熟練。你也可以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寫下來。嘗試整理成條理明晰的文字,然後看看能否在整理的過程中走得更遠。

但無論如何,不必急於求成,在一個主題上深入下去思考,總能挖到別人挖不到的角落。你能讓一個問題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越長,就越能夠發現新的東西。

有時即便已經想通了,寫下來,大腦仍然還會回味問題。然後看到某篇文章或某本書的時候,忽然又有新的感悟。

我們必須帶著問題的眼睛看待事物,才能發現新的視角,否則就會出現視而不見的情況。不然為什麼只有牛頓在被蘋果砸了之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了排水側提及的方法。

當然,你也會說我怕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太幼稚,或者有漏洞等等會被別人笑話。

作者認為:人非聖賢,正是因為單個人的想法總有漏洞,才值得拿出來交流。被別人指出問題,正視改進的空間,藏著掖著的想法永遠不可能變得更成熟。

你還會擔心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沒有價值。

事實上你面臨的問題,總會有人面臨過。你獨立思考了,別人沒有,你的文章對他們就會有價值。你想通了之後覺得這個其實很簡單,於是不願意或者不好意思寫了,但你要知道,問題在想通了之後總是簡單的。

問題的困難程度不在於想通了之後還覺得有多難,而在於從你覺得他難道你覺得它簡單,需要消耗費多少思維體力。你耗費的時間越長,就說明有越多的人最終還是沒有想明白。

我們很多人不寫作的原因是因為覺得沒什麼可寫的,其實這是一個怪圈。

你越是不開始寫作,總是拿有限的思維緩存問題,就越沒有內容可寫。如果你逼著自己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出來,看看自己寫的內容試著著進一步拓展它們,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遠很遠。

到這裡《暗時間》關於時間和思維的部分就基本結束了,作者劉未鵬對於結構化的程序思維還有很深的見解,在第三篇《跟波利亞學解題》中有著較多的闡述。但對於未從事程序行業的多數讀者來說,閱讀難度還是挺大,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慢慢研讀!


這個答案是用語音輸入法完成的,如果有錯誤的話我也不負責喲。最高贊的答案反反駁這個不曾系統這一點嗎。但是既然你需要經過大量的整理,花費那麼多時間去去總結的話,我覺得這本身就是書存在的問題。為什麼不按照你整理的思路去寫這本書呢?

書本身是一本比較好的,如果按照十分制的話,我能夠給到六分吧。嗯,主要還是覺得他不成系統。作者常常要讀者去揣摩作者到底為什麼會這個章節取這個題目,前後兩個章節有什麼聯繫,然後對章節與章節之間為什麼能夠組合在一起。這些都感覺有點難以理解,需要人去揣摩,如果作者能夠在這方面進一步努力的話,我覺得這本書將會更好啊。作者以為自己就是寫的很有邏輯是(沒有這份自信,也不會出書了)但是呢,就是說有些章節不知道為什麼就出現在那,比如說我在南大的七年這一章節,我們來看一看這一這一節到底講的啥:從小受到自己父親的影響,然後跨進南大的時候,經過了一系列的故事吧,然後就走上了程序員的道路。我不知道這一章這一小節怎麼怎麼融洽的處於這些這一個大章,感覺比較突兀。書的題目是暗時間,從題目上看我想應該是講時間的,但是他更多的是去講思維。我們就可以問一下是不是能夠給自己的書取一個更恰當的題目呢?

就是說我對這個書還是持正面評價的,他這個書裡面提到的很多觀點,思維上的錯誤是我們普通人確實是非常容易犯的,作者把自己犯的錯誤,集中在這樣一本薄薄的書裡面。我覺得對於一個讀者來說,讀起來是非常一個很大的享受。確實是這樣,避免了這些錯誤的話,對自己人生來說避免了走很多彎路。


首先人就一個cpu,比如坐車走路這些事情難道不需要我們去花費內存的?如果我們一心二用的話必然會會將精力分散,若是飯後公園散步還好,若是出門上街,過馬路的時候,就是需要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時候。

另外,若長期同時在兩種不同事情上佔用內存,或者身體在做一件事,而思維卻在另一件事上,長此以往,會不會有『分裂』的趨向?

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時間管理是如何安排可以提高效率,或者損失最少?將cpu都用到最關鍵的地方。


我個人在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對我有啟發但還有一定的問題。第一,該書在前半部分的觀念的確受人啟發,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第二,節與節之間連貫性較差,沒有較好的邏輯性,可能與取自博客而拼接成有一定的關係;第三,後半部分寫了太多的計算機和編程語言知識,所舉的栗子不夠具有代表性,不容易明白。


書中,每一個小的主題,講的都不錯,比較細緻的個人體會,對年輕人的成長來講操作性比較強,還介紹了很多好書。

缺點是:作為一本書,其邏輯性略差,顯得每個主題不是那麼突出,常常是某一個觀點剛講完,又會出現在另一章節裡面。例如「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就出現多次。覺得這是編輯的責任。


推薦閱讀:

寫作是一門可習得的技能嗎?
有哪些值得寫到扉頁上的句子?
對於含有大段數學推導的論文,應該怎樣有效閱讀?讀下來應該積累些什麼?
你有沒有某些文章或者書籍會時不時重新閱讀用於自省?
白熾燈、節能燈、LED 燈等各種光源,哪種更適合閱讀?

TAG:閱讀 | 暗時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