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mo 的商業模式和收入是多少?


有點興趣,不等邀請的大佬們回答,我隨便吹點,專等大佬拍。

沒有被收購前的Sermo是個看似美麗,實際不靠譜的醫生社區,說它「不靠譜」,是因為它不賺錢,或者說,至少不能賺大錢。說它「美麗」是因為它的用戶群,很可靠,就觀察下來的結果,非醫師不得入其門(要比Fenng大叔的dxy靠譜一點,但不是dxy「不靠譜」,而是國內對「執業證」的管理不靠譜,所以目前國內做不到「完美的身份認證」)。

如此,其實Sermo老闆的商業模式可以這麼猜測:如果葯企(以及一切垂涎欲滴的企業,器械企業、保險公司…)能夠像鬼一樣潛伏在這麼多真正的醫生身邊聽他們侃大山,那該多爽啊?例如:某群醫生討論,「這葯要是不良反應少一點,那就好了」…被」鬼「聽到了,下次我發material的時候,多吹吹風啊,給你們看看優秀的」不良反應數據「…哈哈…懂了吧,這是精準營銷,諸如此類,不一而足。Sermo在它的首頁寫的很不錯,它的用戶佔全美醫師的1/4,好吧,你看,這句話是寫給誰看的呢?是不是葯企啥的呢?我要是醫生,我可不關心這個,我關心業務,我關心不良反應…(上面我說了,對吧?)

好吧,這就是Sermo的策略,通過賣「看戲的坑位「賺企業的鈔票!所以你可以看到,Sermo不向用戶兜售廣告和資料(但是有常駐第三方,葯企,貌似pfzer就是之一),也不收取手續費(甚至連增殖服務也不收費),但是相反,它把門下的產品線劃得很清楚,子丑寅卯,三類六種,乾淨明了,很便於提取,想討論啥,行啊,去特定門類就行~~。

不能說Sermo的模式太過單一。Manhattan Research曾經出過一份報告(約2009年吧),說美國有60%的醫生已經使用或有興趣使用醫生在線社區網。而且醫生社區網比較積極的或有興趣的醫生往往開出更多處方藥物。這個蛋糕葯企不想吃?有多少葯企?又有多少在目前這個狀態下,能叫板Sermo的?恐怕沒有。

所以,其實Sermo完全可以不做賣」坑「黃牛,它還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但是前提必須由強大的分析和設計團隊),至少可以做個黃牛頭,賣賣資源更好(我是說通過某種」數據分析「,作更精準地營銷),但是它沒有做成,問題是?我不太清楚,可能是關於特定人群,它所劃定的面板數據還是太薄弱,對人的屬性若僅從「討論」這一維度來取得,可能效果十分有限。在這裡,其實不僅需要傳統IT意義上的「數據結構」、「數據分析」,可能更多地要從「社會網路分析」去著手解決,前路漫漫,少有人願意花這心思去做(蛋糕太大?邊角料吃吃已經管飽?)。

本身前景如此美妙,可是最終Sermo還是被收購了。它被收購倒是驗證我的一點想法,且從收購方看來:收購方worldone,以搞健康大數據(就是患者數據)起家的公司,再從Sermo看,它在聲明中表示,它希望自己能夠在電子化、數據化上再進一步(啊哈,數據化!)。而所謂的商機一定是在這一層面上進行的。到傳統銷售日漸喪失活力而相關負擔加重,網路行為的數據化一定可以打開另一扇門。

說回國內,貌似最近風聲水起,各種新玩意兒層出不窮,但是多是空心湯糰。大家喊著「我已找到醫師的需求」,其實我看差遠了,連身份認定的用戶都沒有幾個,「需求」何來?莫不是猜出來的?或者至少有最最小樣本的數據支持吧?這一點,至少是看好dxy的,至少不保證現在都是醫生,但是以後做醫生的肯定大比例,即便不是,做葯代啥的,我看也少不了,這是一個多麼厚實的基礎啊。

扯談完畢,請大佬們轟炸,thx!

補充:關於Sermo的收入,始終沒有看到標準的說法,不過根據和Sermo合作的廠商並不多這一事實來看,估計應該處以一個收支平衡或略虧損的狀態。


Sermo 用戶數太少了阿...


可以結合在線培訓和知識分享做植入廣告,


推薦閱讀:

為什麼醫生的字那麼 美 ?!?
為什麼醫生寫的字這麼草?
作為醫生或者醫學生,如何看待 周圍人有任何身體上的問題時都來諮詢你 這件事?
CT的副作用有多大?
醫學生學哪哪疼怎麼辦?

TAG:商業模式 | 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