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南方地區,為什麼長三角地區的夜生活相對沒有華南、西南、華中地區繁榮?
知乎上一般認為由於氣候原因,南方城市的夜生活普遍比北方城市繁榮。
但是不同的南方城市情況也很不同。南方地區夜生活最發達的是珠三角,尤其是廣州等地。成都、重慶、長沙、武漢的夜生活也相當繁榮。
但是同為南方發達地區的長三角夜生活氣氛卻一般。
以上海為例,江蘇路也算是上海核心區部分,一般季節晚上十點以後人就不多了。浦東地區晚上更是人煙稀少。而同時刻的廣州老城區街頭,卻是人頭攢動、熱力四射。
而長三角其他城市裡,杭州的夜生活氣氛算比較強的,但還是不能和長沙成都等地相比,甚至觀感上不如西安這樣的北方城市;至於蘇州、無錫等地,基本沒有夜生活可言。
晚上的時候查看百度熱力圖,也能觀察到整體情況的差異。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廣州的老城區晚上熱力四射……嗎?
可能我們心中對「老城區」的概念有點差別。我作為廣州人,所說的老城區,大抵是東山、越秀和荔灣(老三區)裡面,恆福路-桂花崗-西村以南,廣州大道以西的地方,以及海珠區西北部,大概是昌崗路以北東曉路以西的地界。
喏,大概也就紅色框框圈著的這一塊。基本上和內環路高架的路線相吻合。
這一塊地區非常小,騎車繞一圈也不會多於兩個小時,但卻覆蓋著大多數本地人對狹義「老城區」的定義。
在這個地方,我印象中夜生活比較豐富,或者曾經某段時間人氣很旺的地方,有以下這些:
環市東區庄建設六馬路一帶(酒吧多)、沿江中路(酒吧多)、北京路(步行街)、長堤(酒吧、宵夜食肆多)、上下九(步行街)、白鵝潭(酒吧多)、荔灣路西華路(宵夜、食肆多)、江南西寶業路(宵夜,食肆多)。
不得不說,你現在打開大眾點評,搜索和廣州夜生活有關的內容,還是能搜到很多位於以上地方的結果。但是,如果你能親自蒞臨以上我提及的這些地方,就會發現,好多曾經輝煌的「蒲點」,早已不復存在。晚八點以後,老西關的很多馬路,甚至都沒什麼車經過了。散步遛狗的人,可以大大方方走在馬路中間,而無安全問題之虞。兩邊的商鋪,也都大門緊閉,不夠明亮的街燈,更顯氣氛冷清。
出於城市發展規劃或別的什麼原因,過往極其輝煌的長堤和白鵝潭的酒吧街,已經搬走的搬走,清拆的清拆。北京路、上下九,也不再留下多少有本地特色的宵夜、夜蒲聚腳地。西華路、寶業路,均是著名的宵夜一條街,但充斥其中的均是俗不可耐的杯盞觸碰聲,划拳吆喝聲,以及由酒精發酵味、凍肉血水味和海鮮腥臭味混雜而成的令人不悅的味道。環市東的酒吧街,也早已褪去了「高級」「白領」「外國人」等標籤,每家都像是在為了維持生意勉力維持的樣子,沒多少家顯得有活力。
那麼,現在廣州夜生活最繁華的地方在哪裡呢?
很多人會跟你說,在珠江新城,在興盛路,在琶洲,在琶醍。
但是,老一輩的老廣,總愛說這麼一句:
「珠江新城啊?那個上海一樣的地方,一點都不像廣州」。
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在南京長大,媽媽老家在四川自貢),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時差。全國統一的時區其實悄悄影響著各地的生活習慣,而大多數人並沒有發覺。
南京的夏天,日落時間最晚是六月底,大約是七點一刻,到了8月份的時候六點半左右太陽就落山了,如果是上海杭州會更早,冬天的話最早5點左右日落。
這個時間其實是很尷尬的。夏天的話,如果6點左右吃飯,吃完飯出去走走,到差不多天黑了就回家了。如果天黑了之後再吃飯,等到又嘴饞了想出去吃點東西的時候(10點),發現大多數店家都已經打烊了,就只好作罷。
冬天的話,剛放學/下班天就黑了,好不容易趕回家,算了,外面又黑又冷。
我在四川的時候,夏天普遍是八點一刻左右日落,這代表著如果按照當地時間(當地經度對應的天文時間)來,晚上七八點才吃飯,吃完了出去再耍會兒或者打打牌(麻將)就成了夜生活了。如果按照北京時間6點吃飯的話,吃完晚飯都要過很久才天黑,大家心裡都默認在吃完晚飯之後還有一大段空閑時間可以出去耍,而且當地生活節奏也比較慢。就算是冬天,也要六點多一點才日落。冬天吃晚飯普遍早,吃完飯外面天還是亮的。但是在長三角,總不至於4點半就吃晚飯吧?四川的冬天沒有風,不那麼冷,吃飽了暖身出去走走還是挺愜意的。
西南地區儘管經濟發展程度不高,但是夜生活普遍豐富,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主要的原因就是天黑得晚。題主說杭州的夜生活氛圍還不如西安,原因很大程度上也在於西安天黑的比杭州晚一個小時。至於華南地區,因為氣候溫暖,全年都可以晚上出去浪,所以天黑了也不會影響人出門的慾望。
假如什麼時候中國突然決定分成3個時區:新藏(烏魯木齊90°E東六區),隴蜀(成都105°E東七區),華東(上海120°E東八區),南方各地的夜生活節奏就會趨於一致了。西方國家普遍有夏令時制,夏天天黑還會再晚一個小時,大家晚上也更願意出去浪。
蘇州人早上五點要起來吃頭湯麵的,不早點睡起不來(手動微笑)
上面是抖個激靈,但是認真講起來,你們知道如果夜生活搞到凌晨早上會錯過多少好東西嘛??!!!(多圖)
(以下圖片均來自網路)
- 面,各種面
- 蘇式湯包
- 生煎饅頭
- 小餛飩
- 甜大餅(加麻球)
- 無錫小籠
- 綠豆湯
- 緊酵饅頭
- 炒肉釀糰子
- 粢毛團
不說了,我餓了。
晚上八點半
小孩子正在埋頭學習,省里就一個大三本,不努力連大三本都擠不進,沒有前途的。
青年們正在埋頭工作,大蕭山的房價都三萬了,不努力連臨安都買不起了,娶不到媳婦的。
中年人正在陪孩子做作業,速效救心丸在哪裡?不盯緊點大三本都考不上,會沒面子的。
老年人正在打麻將,早上起來鍛煉、買菜、送孫子上學,回家搞個衛生,睡個午覺,起來接孩子放學、做飯,吃完飯還要出去浪?
夜生活?不存在的。。。。。。
一天到晚野了外頭作死啊?
長三角,其實是個很保守的社會。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裡經濟最發達,女性地位也相對較高,生活方式,應當是較為開放開朗開明的,但其實,可能恰好相反。
內斂、冷淡、理性、謹慎,精明、高傲,這是這裡的文化性格。
這種文化性格下面,是出不來帶著狂歡、享樂等熱烈色彩的夜生活文化的。
一、體面
長三角本地人追求的是體面。
普通人省吃儉用,卻在宴賓客、起高樓上大肆鋪張,是這裡的常態,而所謂的「吃光用光」,是非常受鄙視的。
大肆鋪張,其實是給別人看的。宴會上的山珍海味,主人也是一個都沒吃著。
勤儉勤勞就為體面排場,悶聲發財就為暗自較勁,而對實際的享樂卻不熱衷,這大概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
而強調個人吃喝玩樂、感官刺激的夜生活,無論怎麼看,都有些和本地文化不搭調。
二、疏離
這裡的人,同輩之間的感情,是不太熱絡的。
父母習慣於給子女提供所有的資源支持,而子女也習慣了這樣的給養。這種情況下,同輩更多的是競爭。
畢竟,同輩的人脈哪有上一代強大。再說,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啊。
而父母也更樂於控制子女,催促子女成婚。而一旦成婚,子女們便要投入自己的小家庭中,不再和同輩聯繫太多了。
所以,夜生活的狂歡,就少了兄弟之間的大快朵頤,喝酒吹牛。沒有了大排檔的江湖兄弟情,夜生活總歸是少了一點精氣神。
三、束縛
父母在場,子女們是不敢造次的。
規矩的遵守旨意戀愛,結婚,過日子。很多時候,年輕人們是沒有浪蕩的機會的。
子女們也不可能真的遠離父母,因為大多數人都留在本地。
結了婚呢,還是不能浪。門當戶對的另一半,不敢散也不願散,畢竟強勢的妻子背後是富裕的娘家。
所以,明目張胆的酒吧聊騷鬼混,這裡的子女們多少缺點時機。但沒有了酒吧的紅男綠女,夜生活的味道又打了一個折扣。
五、寡淡
長三角的飲食,是不放辣椒的。
長三角的酒,也並不怎麼烈。
這裡的人,不怎麼會唱歌,也不怎麼會跳舞,甚至也不太會幽默。對語言和身體的表現,這裡顯得鈍感和拘謹。
如此一來,ktv的歌喉,酒吧的熱舞,似乎也少了些共同狂歡的魅力。而煙熏火燎的路邊攤,註定也要被許多人所不喜歡。夜生活的元素,似乎又稍稍缺失了一些。
六、誰在享樂
長三角當然也有夜生活。
離開了家鄉去往滬寧杭的本地人,四面八方而來的外省人,遊子們是需要夜生活的。
他們需要朋友,需要情人,需要揮霍夜晚寂寞的單身時光。
當然還有一群人,那就是本地的商人們。
他們也樂於一頭扎進夜場,溫柔鄉里滾一滾,有的是時間,又沒有束縛。
杭州為什麼夜生活最多,和浙商的聚集,不無關係。
七、老古話
小年輕,要清清白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
這是上一代本地阿姨的大白話。
理解了這句話和這句話的語氣,或許更能理解一點這裡的傳統。
好好讀書,好好上班,好好賺錢,好好養老婆孩子。這便是這裡普通人的人生。
長三角冬天的夜晚會凍得你懷疑人生,還夜生活???
我同學老公廣州土著,一次來杭州,我問他,你們廣州每天晚上兩點夜宵才開始,五六點結束很正常。第二天怎麼工作?他答,沒事,第二天能堅持。我滴神!他反問我,你們杭州,晚上九點外面都沒人,你們這樣活著有啥意思!我答,你們在外面跟朋友瀟洒,我們回家陪家人,不一樣么!
最終無解,生活方式如此而已!深究就沒必要了,長期形成的!
註:後面的評論就不一一答覆了,抱歉。這裡說明下:我說的每天晚上兩點開始,並非說每天都要去;兩點開始也不是說絕對的兩點整開始,同樣也不是說每個人都會夜宵到六點結束;這麼寫是源於同學老公看到杭州這麼「奇葩」的九十點就沒什麼夜生活了的情景下寫的。實際上,杭州也不是沒有十二點一兩點還在夜宵的。因此,一切都不是絕對的。因為我們不是在寫造天宮一號一樣的科學論文,所以大家就將就看著吧。廣州那邊很多人喜歡夜宵而杭州這邊人沒啥夜宵習慣,我想這個大家應該是沒有異議的,是吧!白領忙著加班大媽忙著做飯孩子忙著寫作業10點以後還在外面閑逛的一般是高中大學生,和20多歲年輕人廣州節奏還是比較慢的,其實也不錯,文化氣息也濃
老子.....老子明天不上班?@謝帝
誰跟你說沒有夜生活了?
都在加班有木有!
加班就不算夜生活?
女性地位高,家裡管的緊,喝多了回晚了就是一頓罵。
江蘇路是沒什麼娛樂設施,你要沿著江蘇路往北走,然後右轉走到長壽路上,就熱鬧了。而且江蘇路上雖然有一些辦公樓,但是和南京西路 陸家嘴這種核心辦公區比還是太少了。
其實吧,關鍵還是沒錢,就算你月入兩三萬,天天泡吧?還能存下錢買房子么?
江浙都是小城市啊,受吳文化教育,家長管束的緊,就是崇文重教,鄉土氣息重。你說,你晚上不回家,怎麼會不被懟啊?就連上海也並沒有想某些內陸地區那麼豪放,夏天的時候,和學妹在酒吧談人生談理想,凌晨2點半就一定得關門…正規的酒吧都關了,就只能壓馬路了23333
長三角是市民社會,在宋朝以後的一千年里就已經培育出了廣泛深入的商貿傳統,是中國難得的絕少的商業文明地區,又融得入體制內,功利性讀書傳統也很盛行,於是造就了江浙文化,在順利年景信仰勤奮,在逆勢年景信仰忍耐,無論什麼時候,都把吃喝玩樂當做非必要消費,而非投資或犒賞。
華南華中西南其他地區還是農民社會,尤其廣東,最早的國際貿易也不過是十三行時期的國家壟斷,雖因毗鄰香港造就繁榮,但骨子裡仍然是農業文化。農業文化是要慶豐收的,把吃喝作為犒賞自己的方法,把玩樂作為朋友圈鞏固擴大的手段。
當然,就必然了。這個問題我覺得我也發現過。本人呆過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等長三角城市,我一個農村出來的土屌絲以為大城市夜生活肯定很豐富,結果晚上十一二點街上都沒人了,除了個別像酒吧等夜場還有點人,其他地方冷冷清清。說好的大城市夜生活呢?後來去過成都、樂山、綿陽、重慶、貴州的貴陽、遵義等西南地區。在遵義頭幾天,我都在賓館老老實實呆著,有次12點出去買東西,卧槽外面好熱鬧。都勻彩虹橋12點很6(老死機懂的)。後來仔細想了想,應該還是和生活節奏有關。長三角地球人都知道的生活節奏快,大部分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哪有時間去浪,而像四川,典型的慢節奏,有的是時間,白天不夠,晚上繼續(?ω?)
可能我角度比較奇葩(第一點)。
以家庭為單位,如果一個孩子年紀小,父母不可能帶著出去夜生活更不可能自己去夜生活。就算有爺爺奶奶在家帶,不可能小兩口在外面那麼晚回家吧,家庭觀念還是挺重的。
等小孩上學了,基本父母都要在家看著寫作業。小孩高中了,父母自己都緊張的要死,出去夜生活?小孩上了大學,那之前二十年都不怎麼夜生活,後面為啥要去夜生活呢。這邊的人喜歡攀比,悶聲發財。比成績,比錢,比每個人在社會上混的如何。你有幾個朋友可以喝酒聊天又如何?別人不會羨慕。別人只會羨慕你的汽車,你的洋房,你兒子考的北大還是清華。所以久而久之就漸漸各自獨立起來,不願意出去。白天上班工作很累了,晚上也不可能那麼晚。畢竟明天還要掙錢。不掙錢別人會瞧不起的。
所以一個教育,一個經濟。個人看法。因為城市太大,而生活節奏太快。
以前一個朋友,魔都本地人,公司8點半上班,每天5點半就得起床,坐地鐵轉公交然後去趕公司的班車。
5點半起床,你說前面一天晚上10點還不睡覺在外面浪個啥?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情況都這麼極端。但是大家住在城市的各個區域,在市中心玩到11點,回到家少說也12點了,第二天上班路程基本都是一小時起。10點還不趕快回家睡覺?不在看盤的路上,就在接送小孩上輔導班的路上,哪有時間和精力出去浪?
我要出去玩了。
什麼時候回來?首先這個前提就是要回家的。十一點左右,電話響了,什麼時候回來呀?很晚啦,女孩子不要在外面玩太晚危險的。
好好好,我過一下就回去。這樣呢,你在外面堅持不了多久了。十二點了,哎呀,快回來快回來,很晚啦叫爸爸去接你,你在哪?
這個時候如果我還想玩呢,就說我今晚在朋友家住。哪個朋友啊?叫她家裡人來接呀,一群小姑娘。啊,你不認識。啊,那不行的,你在哪裡,叫爸爸去接你。Game over.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