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一首二胡曲怎樣才能拉的有感情?
據琴很多年了,總覺得老師拉的特別好,而我自己各方面技巧也都基本能做到,可是感覺自己拉的乾巴巴的一點都不好聽。老師總說我只是在拉譜子,僅僅是演奏書面的東西,一點都不投入,沒有一點點感情,像僵硬的木頭。今年要藝考,曲目是《洪湖人民的心愿》和《姑蘇春曉》,內心甚是焦急,想問問各路大神,這拉曲子到底怎樣演奏的有感情,有什麼方法可以祝我一臂之力嗎?
謝邀。雖然樂感和天賦有關係,但其實也完全是可以鍛鍊出來的,比如趙寒陽老師,據他自己說,原來還當學生時就很沒樂感。他好像寫了一系列關於樂感的論文,分了好多方面來講,雖然我樂感不錯,沒用過那些理論,但聽著還是蠻有道理的。我記得知網上應該有,可以去找來看看。這個有助於你對於樂感這個東西產生一個大的框架、概念。
有了概念、框架後,需要的就是落地實踐。
那按照大多數人的方法,我建議是先輸入,找一個好的版本,反覆聽,注意每一個音的變化,輕重緩急、裝飾滑音。需要做到什麼程度呢?一個長音可以分成三四個部分來關注。
舉個例子,《洪湖》第一個音,音頭出,馬上弱,隨後有短暫的停住的感覺,隨著左手的回滑,同時右手漸強、流動起來,順勢推到第二個音。
輸入後最好可以唱,唱得像了,再到手上來拉,就能更有感覺。若一開始到手上還是拉不太好,就放慢到能做清楚每一點。
一開始不要急,一點點來,可能你一天就練這一句,甚至就練這一小節、乃至就練一個音。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假若你這樣做了,並且唱都能唱得很好,但到手上還是很難練出來,那可能就不是你的樂感出了問題,而是你的右手基本功不過關了。如若出現這種現象,就先去練空弦、長弓,練到能自如控制弓子了,再來摳樂感。演奏不投入的問題我小時候也被老師反覆強調過好多次,我一直不明白怎麼才叫投入,我明明在家練得很認真,回課的時候也拉的很專心。難道非要搖頭晃腦才叫投入嗎?非要表情豐富才叫投入嗎?看視頻里大師們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都很自然,可自己做出來總覺得很假,簡直是東施效顰。
直到上了高中,我好像突然開竅了似的!我似乎能get到一點曲子想表達的意思了。我隱約感覺到每個音符好像都在說話,某個段落好像是在營造一種氣氛,抑、揚、頓、挫,強、弱、緩、急,這都是音符們要表達的語氣。
那些曾經被我認為很假很做作的表情和動作也來到了我身上,是發自內心的,是不由自主的。完全融入在樂曲營造的氛圍中,就好像看電視劇看入了迷,你會跟著演員們又哭又笑。
其實聽一個人演奏樂器就好比聽歌,可以設想一個你特別喜歡的歌手,為什麼我們會被他的歌感動到,除了作品好之外,還因為他唱的走心。還有一些翻唱歌曲,為什麼對原唱無感的一首歌經過另外某位歌手的演繹,竟然聽到心碎淚奔,也是更走心。所以,想要感動別人,要先感動自己。
怎麼感動自己呢?就是去思考和體會曲子想要表達的意思,並用心感受其中的悲與歡。
晚上一個人在房間,關上燈。然後拉一遍。
感謝邀請。先說我的觀點吧,首先洪湖跟姑蘇春曉都屬於技術性不強,需要一定的樂感才能出味兒的曲子。而這個年齡段的琴手,應該還是拿技術性強的曲子來練,比如流浪、蒙風。有情感需要閱歷,閱歷需要較長時間,可是技術是可以通過較短的時間來練出來的。現在趁年輕,多練練繞手的,難的曲子,藝考看你曲子感情處理的非常少,大部分都看你基本功怎麼樣,對於高難度曲子的掌握。
況且想要奏出來的曲子有感情,還需要一定的樂感,通俗點就是天賦。天賦就更難說了,每個人對音樂理解不同,天賦也有高低,多漲漲見識,該來的時候自然就來了。感情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要想掌握還是有點難的。謝邀。
我來講講我個人的經歷吧。
我小時候學琴從沒遇到過音準上的問題,卻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被老師說完全沒感情。算是和題主情況類似。
老師當年試圖通過描繪畫卷或故事動員我腦補,從而達到調動感情的效果。emmmm…… 很遺憾,可能與我當時年齡小有關吧,我只能說作用很小。
變化一直到學《喜送公糧》才出現的。當時我一直練不好,甚至越練越差,煩躁至極。於是我就把琴放下了,開始玩兒命聽磁帶,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聽的是於紅梅版。大概三天的時間,再把琴拿起來的時候,我突然感覺上了一個台階。說得心應手都不為過,腦子裡真出現了一群喜氣洋洋的人,這體驗太奇妙了。
所以我後面學新曲子的時候,就都是這種模式了。練→聽→練→聽…… 具體到學《洪湖人民的心愿》的時候,我記得我是先練了幾天,基本熟練以後,開始拿著譜子聽閔惠芬老師的演奏,反覆聽很多遍,對照著她的演奏,把譜子上沒有的細節全部標上,再練。說白了就是把大師的演奏嚼碎了一點一點咽下去。
所以題主你看,我已經把具體操作告訴你了。方法很簡單,無非就是大量的聽(豐富曲譜內容)+大量的練(模仿大師演奏),沒有捷徑。曲譜的作用是給演奏者一個演奏曲目的框架,在這個框架里,所有未經修飾的地方,都可以有演奏者個人情感和技巧的表達。你說你的技巧基本能做到,坦白講我不是很相信。一切感情都需要通過演奏(技巧)來表達。感情表達不充分技巧卻足夠?這不合理吧,對不對。我當年沒有選擇二胡做專業,但是這麼多年陪伴我最久的,除了父母,就是二胡了。二胡真的是長得好看又好聽啊~超可愛der~ 題主你不覺得二胡萌萌的嗎~?題主你喜歡二胡嗎~? 如果懷著滿滿的熱愛和豐富的技巧去演奏,再加上大量練習大師曲風的加持,藝考也不怕,考官聽了都要為你打call了~~~
最後附上閔惠芬老師演奏鏈接:
洪湖人民的心愿 - 閔惠芬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加油吧題主~!
出一首曲子和寫作文一樣,啊,要有積累以後去體現曲子是核心內容,不是只靠音符表演出來的,這麼說吧,樂曲畢竟來源於生活吧,所以我們還是要到生活里去發現音樂,但是有些事情離我們太遙遠了,妻離子散這種我們沒辦法經歷,那就多看書,看書里描繪的,腦子裡敢想,手裡就敢動,嗯,我覺得是這樣的
謝邀。
題主能把音準和節奏完全練下來,這是基礎,題主已經成功了一半。
關於題主說到「拉琴乾巴巴,沒有感情,僵硬,不投入」,這個我也有經歷,原因很簡單:
「不走心」。進一步解釋,每一個音都沒有精心處理過。
很簡單,就是左右手的控制和配合,音準就不說了,老生常談,說說右手的控制,最基礎的就是弓段分配,速度力度一定下,每個節奏的音符所運用的弓段是不一樣的,比如60的速度,普通力度,四分音符弓段長,八分音符弓段是四分音符的一半,同理其他音符。
在作品裡,每一個音,都需要弓段長度的分配,弓子的每一個位置擅長的音色也不一樣,還需要弓段位置的分配,如果有力度變化,還需要增壓等等,很瑣碎,但是這樣很管用。做到了這個,只是走心的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就是情感。上面說的是情感的基礎,每一個音精心的處理,再加上一些自己對感情的拿捏。也比較簡單,你就把自己想像成作品中的事物,例如《姑蘇春曉》,講的江南的風景如畫,在腦海里想像風景如畫的畫面,之後再練習,《洪湖》我沒拉過,建議題主去搜一下背景故事,再細細思索表達了怎麼樣的故事,把自己想成裡面的角色慢慢體會就行了。
我的一些小想法,手機碼字,答得不好,望朋友們指正。
祝題主順利!謝邀。(假裝被邀請)了解曲目的創作背景,創作目的,表達出的情感。了解作者生平,並且去曲目創作地旅遊,感受當地風土人情。以上都是我編的。
就我個人來講,首先得把曲子多聽一聽,培養一種音樂感覺,其實就是聽某一樂段主要表達的是怎樣的情感;其次在有了整體印象之後,加入自己的理解,多做模仿;還有就是自己的肢體動作,比如呼吸,運弓等帶入情感。有的時候看上去很有感情也是蠻重要的。
一句話,理解樂曲才能展示樂曲。理解到樂曲所帶給你的感動,你才能把這份感動帶給別人。
1.帶一個墨鏡
2.千萬別拉賽馬 如果實在想拉 請騎在馬上推薦閱讀:
※什麼曲子用二胡拉出來比較好聽?
※如何保養二胡?
※如何評價電二胡等傳統樂器的電聲化?
※二胡是平民拉的,琵琶是歌女彈的,古箏是淑女小姐消遣的?
※感覺鋼琴是一個很中庸的樂器,能很好地展現每一種情感,但無法將其演繹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