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人的軍事水平如何?

像高適,岑參,楊炯等人天天立志報國,寫了很多描寫戰爭的詩歌,高適都「豈無安邊書」了。

那他們的軍事才能到底如何呢?


范仲淹:「我不是針對哪一個邊塞詩人的軍事水平……」

辛棄疾:「文正公說得對。」


說個好玩的(其實也挺殘酷的)

安史之亂爆發,高適官拜淮南節度使,平永王李璘叛亂,捉住了李白(此時為永王幕僚)

ps:永王李璘叛亂事件應該是是政治陰謀作祟


高岑都是幕府文人,軍事才能估計沒多少。【這個明天查資料重寫,有錯】

比較666的一點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楊炯,一輩子沒去過邊塞。也就是說,什麼「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都是他腦補的。

真正文武雙全的,還得是「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的稼軒。


岳武穆:我不是自誇,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本朝太祖:「我不是針對哪一個邊塞詩人的軍事水平……」


曹操表示,我也是寫過早期邊塞詩的詩人;謝靈運表示,我雖然寫山水偶爾也兼職邊塞,謝道韞,我唱著邊塞和叛軍幹了一架:劉裕,我唱著詩歌把江山打了,你服不服;李虎,我唱著邊塞拿了個國公拿了個柱國追了個皇帝;李世民,我一個人干趴了幾個帝國;顏真卿,我一個人干趴下安史叛軍;范成大,我蹂躪西夏;王陽明,我吊打藩王;于謙,中興大明,你們懂個毛線。


楊岑二人止於幕職,活動不得見。

高適的事,我在李碧妍的危機與重構里談永王之亂看過他的活動。今天看了這個問題又查查兩唐書的傳。

高適很得哥舒翰的喜歡,還為失潼關在皇帝面前給哥舒翰辯護。後來高適作為淮南節度使征永王,當然永王之敗是其不得人心,幕屬逃散。高適不能說發揮了關鍵作用。高適還做過劍南西川節度使,但對吐蕃的軍事行動失敗了,丟了兩州一城。

但是兩唐書也記了一些高適在中央的奏對,對永王之事較有預見性,而對蜀中之事,則認為蜀地軍需供給困難,提出改革意見,但沒有聽後來果然兵敗。可以看出高適對於廟算是有一定理解和判斷力的。

另外看到lbq的答案再說說李白,從李碧妍的危機與重構一書排列的史料來看,李白是真死心塌地想從永王實現政治抱負,考慮到永王幕屬逃散這一點,相比之下洞察力是太低了。


軍中有一范,__________________。


大部分相當於文工團詞曲作者的軍事水平。個別情況相當於英雄團團長會寫歌,比如辛棄疾同志。


適代光遠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代宗即位,吐蕃陷隴右,漸逼京畿。適練兵於蜀,臨吐蕃南境以牽制之,師出無功,而松、維等州尋為蕃兵所陷。代宗以黃門侍郎嚴武代還

適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義。逢時多難,以安危為己任,然言過其術,為大臣所輕。累為籓牧,政存寬簡,吏民便之。

《舊唐書.高適傳》

嘴炮帝一枚


邊塞詩人:我們只是加buff的輔助~


岑參是很想抱住封常清高仙芝的大腿,,然而失敗了。

作為幕僚的身份,一直是鬱郁不得志的狀態……參考很多詩詞,比如「沙上見日出,沙上見日落。悔向萬里來,功名是何物?」


不會有什麼軍事水平吧,說好聽點兒是採風,其實就是去裝逼一圈回來好寫詩。


高岑是幕府之路,即使一度作為主官,但也已經是不涉及戰場廝殺的層次了。而且履歷也不是很亮眼。然後和范仲淹那種負責方面全局的還不是一個層次。但幕府之路中規中矩,軍事才能也不好強求出類拔萃就是了。


岑參我記得主要還是在別人將軍的幕府里當些判官之類的文職工作。

楊炯前半生雖然在太子的東宮裡掌過府兵,但太子東宮,你懂的。哪有什麼要緊的軍事任務啊。至於後來則是被貶謫到四川當了個司法參軍,這輩子總得說來沒見過他有過啥軍事表現。

可以說這兩人都看不出有啥軍事才能。

至於高適就比較牛逼了,畢竟正經作為將軍領兵做過戰。雖然除了平永王外好像沒啥太突出的成就,比較普通平庸。但軍事才能顯然是有的,只是不傑出而已。


寫詩氣質跟軍事氣質本來就不相關,甚至有些矛盾。

比如說寫詩需要的是浪漫主義,而軍事則是殺戮,需要面對現實。

因此,大部分詩人的軍事都只是在腦子裡,在自己的臆想中。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假話被流傳下來?
唐朝強嗎,為什麼我不認為?
為什麼《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中文版而《牢不可破的聯盟》沒有?
為什麼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鄰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經濟發展卻相差甚遠?
西班牙在二戰中起了什麼作用嗎?

TAG:歷史 | 軍事 | 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