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別人做心理諮詢時,該不該說一些違心的話,讓對方感覺舒服?

我感覺有時候打開一個人的心結需要說一些話來滿足對方的虛榮心,對方明顯是個三觀不正的人怎麼辦呢?


心理諮詢過程中要盡量避免道德的評判,遇到三觀不正的人,我們也不要去指責或附和,而是去與來訪者一起探討為什麼他會有這些觀點,即通過他的成長經歷來一起分析他「之所以是這個樣子」的形成機制。當你跟著來訪者從小到大的走一遍,你就能理解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來訪者自然而然的也就會有覺察、理解和成長。而且這個過程本身也是共情的過程。

心理諮詢的目的並不是使對方舒服,而是使來訪者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會經歷很多的困難和痛苦。所以一開始諮詢關係的建立也非常重要,但是好的諮詢關係也並不是讓對方舒服,而是一種接納的、非評判的、共情的、真誠的、溫暖的、覺察的。打開心結更需要的是共情,而不是一味的去滿足對方。有時候只去滿足對方,可能恰恰就是來訪者問題的一部分,這個時候我們就又陷入來訪者問題之中,只不過是在重複來訪者的問題模式,只會加重問題,對於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在諮詢過程中,諮詢師要時刻保持覺察,即覺察來訪者的狀態,也要覺察自己的狀態。要根據不同的來訪者、不同的問題、不同的時段採取不同的措施。當然,來訪者也要時刻覺察自己在諮詢室里的各種想法和感受,然後反饋給諮詢師,雙方就可以針對在諮詢室里的感受和想法進行討論,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師的覺察力是主要的。這本身就是諮詢的過程,也就是心理諮詢強調的「此時此刻。

正好我想利用該問題下一個回答者的問題來說明一下,這是他的回答:

」我因為成長過程里被父母虐待得非常厲害,長大後一直很抑鬱,所以做過一段時間的諮詢 ------ 大約因為我父母做過的事迹太奇特了,醫生顯然不相信我的話,至少覺得我誇張或者幻想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可能出於不要激化矛盾或者其他考慮,她假裝是信的。

所以我們的諮詢就是,我看著對面一個人眼神里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但是嘴裡說著很好很信你的話語。我的想法就是 leo wang寫的,難道我是花錢請個普通人來聊天的嗎?我忍了兩個月後,覺得實在忍無可忍,就停了。一直到目前都不想再看別的醫生。

如果我的醫生當時真誠表達了她不相信,或者是問我是不是有幻想和誇張。我覺得效果會好很多。甚至她可以說,我其實不能百分百相信你的話,但是在存疑下,我們來談什麼什麼,如何如何。要好很多很多。「

我們來看一下這段話,我們可以從諮詢師和來訪者的角度分別來分析一下:

首先從諮詢師的角度來看,如果確實如這位來訪者所說的,諮詢師掩蓋了自己的真實感受,諮詢師在這一點確實存在問題;其次,對於來訪者的」忍無可忍「,諮詢師也並沒有很好的覺察。

從來訪者的角度來看,來訪者感到諮詢師的眼神里充滿了懷疑和不信,這是不是也是來訪者問題的一部分呢,即他在平常的生活中是不是也總是對其他人抱有更多的懷疑和不信任?其次,當來訪者感受到了諮詢師的不真誠之後,採取的策略是」忍「,實在忍無可忍了就不去諮詢了,然後泛化到其他心理醫生也不想去看了,這也是不是來訪者平時的行為策略呢?如果這兩點都是真實的,那麼這是一個很好的覺察自我的機會。

當然以上分析僅僅是猜測,需要諮詢師和來訪者在諮詢室里敏銳的覺察和發現,並進行互相的討論和互動,這就是心理諮詢的過程。

心理諮詢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實踐。

歡迎關注我在知乎上的直播:

你是為了什麼而努力:

Live 入口為 : https://www.zhihu.com/lives/827846406650871808

如何應對大腦中的消極思維:

直播入口:https://www.zhihu.com/lives/817047203079163904

如何應對痛苦情緒:

本次直播入口:https://www.zhihu.com/lives/812019885352824832


如果你是職業的心理諮詢師的話,不要那麼做。

虛偽的奉承之所以不能出現在心理諮詢中,重點不在於「奉承」,重點在於「虛偽」。從一個角度來說,心理諮詢中所呈現出來的情感,全都必須是真誠的。如果來訪者真真正正知道自己每一個真實的情感都是什麼,那他就已經痊癒了。

簡言之,來訪者之所以生病,就是因為有太多的禁忌,導致太多的真實情感無法表達。或者是,沒有人幫他識別、表達自己的某些情感。

那麼,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就要務求真實,務求準確。一邊幫助來訪者識別此刻當下的情緒是什麼,一邊也要保持自己的真實。

其實話說回來,你不真實,也騙不了來訪者。

人都有這個本能,不是從你說話的內容來判斷你,而是從你說話的語氣、姿態等各種潛在因素來判斷你。你的不真誠,來訪者一眼就能看出來——因為他見過太多你這樣的人了!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只會讓你的來訪者很快遠離你。確實是,花錢買個普通人(而不是專業人)聊天,何必呢。當然也可能你的奉承話說的特別好,超越普通人級別,來訪者喜歡上聽你奉承。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做的也就不是諮詢了。

遇到這樣的來訪者,你可以考慮自戀問題、自體缺陷的問題。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自體心理學。我建議最好從《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入手。最近自體心理學在國內越來越熱,但自體心理學並不那麼容易理解,《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是一本難得的入門級好書。很多公眾號都曲解了自體心理學的精髓。另外《心理治療實戰錄》是另一本值得去看的,其作者巴什克是科胡特(自體心理學開創者)的學生。

你提出的問題是諮詢師執業初期遇到的很棘手的、關鍵的問題。要應付好這樣的情況,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預祝你找到應對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


應邀!

具體看來訪者的情況。

反移情角度,好像碰到了會讓自己覺得很勉強難受,甚至有所違背的事情?

怎樣會讓自己感覺舒服些?

結合諮詢目標談。

心理諮詢時,心理諮詢師要關注情緒情感和各種潛意識的信號,軀體或者意識反應過強往往代表來訪者內心有什麼強烈的事情,足夠安全會展現出來。

也要考慮是不是心理諮詢師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想找舒服這類情況,心理諮詢師在比喚起了什麼。


如果能看到他三觀不正背後的正面意義,真正的見到他,那樣的讚揚,可以照亮一個人


我不會去違心的去稱讚一個人,我可以表達理解,但是那不代表我接受。

我會指出咨客身上的優點,如果我看來那是真的,而且有必要,比方說自我功能比較差的咨客,自戀受損的人,讓他們看清楚事實,而不是誇大,能很好的增強他么的力量感,從而能更好的去功能去改變。這就是支持性治療。

但是如果我面對的是一個所謂三觀不正的人,例如有反的咨客,我的好奇心和框架會比誇獎使用更多。好奇心帶著我去理解這種三觀不正背後的原因,是被傷害了,所以想施害者認同,還是過度 的溺愛缺乏必要的限制。

前者需要理解和看到,以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在意;後者則需要限制和約束,缺乏力量感和限制會導致他感覺不安全。


所以壓力下你選擇了討好的溝通方式,這在諮詢中其實蠻忌諱,討好的背後是控制,說明諮詢師在逃避自己的恐懼,那麼如果諮詢師都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那怎麼可能有效幫到來訪者去學會處理他的情緒呢,靠控制得來的關係和連叫,不會長久和真的安全


覺得 @leo kang 說的非常有道理。

我因為成長過程里被父母虐待得非常厲害,長大後一直很抑鬱,所以做過一段時間的諮詢 ------ 大約因為我父母做過的事迹太奇特了,醫生顯然不相信我的話,至少覺得我誇張或者幻想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可能出於不要激化矛盾或者其他考慮,她假裝是信的。

所以我們的諮詢就是,我看著對面一個人眼神里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但是嘴裡說著很好很信你的話語。我的想法就是 leo wang寫的,難道我是花錢請個普通人來聊天的嗎?我忍了兩個月後,覺得實在忍無可忍,就停了。一直到目前都不想再看別的醫生。

如果我的醫生當時真誠表達了她不相信,或者是問我是不是有幻想和誇張。我覺得效果會好很多。甚至她可以說,我其實不能百分百相信你的話,但是在存疑下,我們來談什麼什麼,如何如何。要好很多很多。

當然也許我是個個例。僅供治療師們參考。


一看這標題,就知道題主沒有去了解下:什麼是心理諮詢


移情和反移情還是要及時察覺的


花錢不就是為了舒服嗎


推薦閱讀:

如果只是捨不得分手,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麼?
我覺得自己控制欲太強,特別容易暴怒和別人吵架,又喜歡逼自己,還喜歡逼別人,想問是否可緩解這種心理。?
對世俗生活失去熱情,很想隱居怎麼辦?
家裡條件不好,看到周圍有錢的同學很容易心裡不平衡,如何調整心態呢?
被人討厭了怎麼辦?

TAG:心理 | 心理諮詢 | 大學生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