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工信部發文要求明年 7 月起手機預裝軟體必須可卸載?

工信部:明年7月起 手機預裝軟體必須可卸載

近日,工信部終於正式發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規定第七條明確指出:

生產企業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體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可卸載。同時還要確保已被卸載的預置軟體在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升級時不被強行恢復。

按照工信部的解讀,基本功能應用軟體主要包括四類:

  • 一是,操作系統基本組件:如系統內核應用、虛擬機應用、網路瀏覽引擎等;
  • 二是,保證智能終端硬體正常運行的應用:如藍牙、GPS、指紋感測器應用等;
  • 三是,基本通信應用:如簡訊、撥號、聯繫人等;
  • 四是,應用軟體下載通道:如應用商店等。

也就是說不只是「第三方應用」,一些手機廠商自己開發的軟體應用(XX 商城、XX 樂園、手機管家之類的)只要不符合「基本功能應用軟體」的標準,都需要是可卸載的。


會發現以後通話的app變成帶有視頻、音樂、遊戲的超級app


謝 @王建 邀。

工信部這則規定的出台,意味著多年來已經成為手機行業慣例的預裝 App 行為被戴上 「緊箍咒」,不再是手機廠商默認的囊中之物。而對於預裝 App 市場來說,儘管短期內裝機量會受限,但這可能是走上規範化發展的第一步。

要知道工信部為何頒布這項條例,我們需要先知道為什麼手機會預裝 App。

手機預裝 App 是多年行業常態

從移動互聯網爆發增長開始,預裝 App 就被手機廠商自發性植入新機系統中,一直如影隨形伴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擴張,逐漸形成了行業慣例。

今年 8 月 DCCI 發布的《2016 年中國 Android 手機預裝軟體調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 「《報告》」),2016 年 Android 手機平均預裝軟體數量約為 9.2 款,手機預裝軟體平均佔用手機存儲空間為 634.4MB。從許可權角度看,79.5% 的預裝軟體自帶開機自啟許可權,74.9% 的預裝軟體自動消耗流量。

《報告》顯示,在使用率方面,79.2% 的用戶不會使用或僅會使用少部分預裝軟體,其中有 13.9% 的用戶完全不會使用預裝軟體,65.3% 的用戶表示會使用少部分預裝軟體。 因此有 95.6% 的用戶會嘗試卸載預裝軟體,系統工具和安全軟體是預裝軟體兩大卸載途徑,但 70.2% 的用戶通過手機安全軟體發現預裝軟體無法卸載。

(圖自:DCCI)

在用戶反感的預裝 App 類型中,金融理財、本地生活服務、遊戲三大預裝軟體類型成為最被厭惡的前三名。無法卸載、佔用存儲空間、手機卡頓、彈出廣告和偷跑流量則是是用戶反映的五大 Android 手機預裝軟體問題。

iOS 系統的 App 預裝狀況也並不樂觀。2014 年 6 月,深圳市民姚女士以不能卸載手機里的預裝軟體為由,將蘋果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蘋果手機重新設計手機系統並賠禮道歉。一年後的 2015 年 6 月,法院判決雙方解除購買合同,退貨退款。

而蘋果公司也被迫在這方面作出反應。去年 CEO 蒂姆 · 庫克在接受 BuzzFeed 的採訪中稱,蘋果正在致力於允許用戶卸載 iOS 操作系統的一部分預裝應用,同時表示預裝應用與 iOS 系統內部緊密關聯,這項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

然而今年 6 月,蘋果副總裁 Craig Federigh 在參加著名蘋果博主 John Gruber 的訪談節目時,談及 iOS 10 允許用戶自主卸載預裝 App 消息稱,「卸載」 只是讓用戶在桌面上刪除 App,同時清理掉相關的用戶數據,而這些 App 仍然嵌入在 iOS 系統中。

賣手機,也賣廣告位

目前國內主流智能手機廠商都會有應用預裝,無論是 Android 還是 iOS 都很難 「倖免」。預裝 App 主要來自兩方面:

  1. 手機廠商自有的 App 服務
  2. 第三方 App 植入

從預裝軟體的來源可以看出,手機廠商和第三方 App 開發商都能找到多種的獲利方式。

目前國內手機廠商都希望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通過預裝手機廠商自有的 App 服務,讓自家的應用軟體商店、安全、雲服務、遊戲、娛樂、管理工具直達用戶,如小米商城、華為商城、魅族遊戲等。

而對於第三方 App,手機廠商主要為這些外部 App 開發商提供預裝 App 服務並獲取授權費。有推廣需求的第三方 App 通過與廠商合作,支付一定費用進行預裝,手機廠商此時身份類似於分發渠道。

今年 1 月《法制晚報》援引某搜索軟體市場部門經理說法稱,每部手機的每個合作方軟體手機廠商收費價格在 2 元到 5 元之間。也就是說,一款出貨量達到 1000 萬部的手機,如果安裝了 15 款預裝 App ,用戶將其全部激活,手機廠商收入將達到上億元。

除了授權費,很多手機廠商還會收取一定的預裝 App 分紅。據今年 8 月的搜狐新聞報道,對預裝的搜索軟體,手機廠商會按照 「千次搜索量」 計算分成:用戶使用該的搜索軟體搜索某個關鍵詞達到 1000 次,軟體廠商會獲得 80 元的利潤,手機廠商和運營商就會分得 15 元的分紅。

第三方 App 開發商從預裝 App 機制中獲得的,則是深入的品牌推廣機會和用戶流量。和其他宣傳方式相比,和新機直接綁定的預裝 App 是最 「簡單粗暴」 的增加用戶數量的方法。

和手機廠商密切合作關係,讓第三方 App 容易獲得更多的手機許可權,減少用戶卸載率(甚至禁止用戶卸載)。此外,許可權優勢也讓第三方 App 輕易實現在顯眼位置彈出廣告,或者在系統後台直接為 App 帶來流量。

(圖自:BI Intelligence)

這種手機廠商和第三方 App 都 「皆大歡喜」 的盈利模式,讓預裝 App 產業鏈在全球智能手機行業都 「吃香」。

據 BI Intelligence 今年 4 月發布預測報告,至 2016 年底,美國 App 安裝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 55 億美元(382 億人民幣);到 2020 年,美國 App 安裝廣告業務將會膨脹為一個 71 億美元(約合 493 億人民幣)的龐大市場。

賣硬體不賺錢,靠預裝 App 補貼?

預裝 App 存在已久,用戶的不滿也連年積累,但主動權依然在手機廠商手上。手機廠商也明白預裝 App 的做法會讓用戶不滿,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預裝 App 的戰略意義太大,其必要性遠不止是增收,也包含了和對手的價格戰中取得優勢的方式。

據 Androidauthority 報道,今年 11 月小米全球副總裁雨果 · 巴拉(Hugo Barr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小米即使賣出 100 億部智能手機,利潤也為零,基本上就是在 「不賺錢」 的情況下送出自己的智能手機。

近年來,智能手機價格戰日趨激烈,國產手機廠商面料的成本壓力也越來越重,賣手機硬體本身已經很難獲得營收增長。小米處於在這種狀況下,選擇了依賴 MIUI 系統的引流能力,而預裝 App 就是其中一大營收手段。

通過低價硬體吸引大量用戶之後,小米更多地把社交遊戲、搜索分成、流量、廣告、小說、購物等服務嫁接到手機上,直接呈現到用戶面前。小米自身的服務是一方面:付費壁紙、音樂、雲服務、小說閱讀都是 MIUI 系統的預裝 「常客」。此外,迅雷、愛奇藝、凡客、YY 等小米關係密切的合作方也承包了 MIUI 系統的預裝 App 位置。

從結果看,這一做法的收益非常可觀。據 2015 年 小米 CEO 雷軍和 MIUI 負責人洪峰公開的數據,MIUI 註冊用戶數超過 2 億,2016 年小米遊戲中心分發量達 22.4 億,開發者分成 22 億;在 2016 年第三季度,在 24 億台獨立移動設備上,使用 Unity 製作的遊戲獲得 50 億次的下載安裝量。

在相同的競爭環境下,採取類似的產品邏輯的遠不止小米一個。2015 年 7 月,上海消保委就預裝 App 問題提起訴訟的對象就包括三星、OPPO 等多個品牌。

渠道商與運營商齊齊參與

參與預裝 App 這門生意的,也不止是手機廠商和 App 開發商,一部手機的銷售流程中涉及的每一個重要環節都是這門生意的參與者,各自分一杯羹。

身為手機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連接者,手機渠道商擁有預裝 App 的特殊 「地理優勢」。通過批量刷機工具,在手機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手機渠道商能高效裝載 App 開發商指定的 App,藉此賺取 App 開發商的推廣費用。

手機渠道商預裝 App 一般分為 「包機」 和 「刷機」 兩種模式。包機指渠道商將 App 導入系統層後,按照激活軟體的手機數量向 App 開發商收費,該模式適合中小型渠道商。

據 2014 年 12 月的《消費者日報》報道,一家名為 「掌星立意」 的渠道商經理透露,該公司就是採用這種方式預裝 App ,達到激活手機總數的 18% 起收費,能從每部預裝 App 的手機中獲得約 3 元的利潤。

而大型渠道商則主要採用 「刷機」 方式,直接更換原有手機系統,並在重裝的系統中植入 App 開發商指定的 App。由於系統是完整置換的,因此超過 50% 的預裝軟體都被留在系統層。《消費者日報》在報道中稱,在這種合作模式下無論手機是否被激活,App 開發商都需要向渠道商支付每部手機約 10 元的推廣費。

運營商參與預裝 App 生意的目標也非常明晰——主動吸引大量流量。 通過預裝自動消耗流量的 App,即使使用者不打開 App,手機也在不斷偷跑流量,沖高流量數據。

2015 年 6 月,上海市消保委從抽檢的 19 款手機中隨機選取了 10 款進行模擬測試,將 10 款手機統一恢復為出廠設置,插入相應運營商 SIM 卡,在不人為開啟任何第三方軟體的聯網待機狀態下,每隔 24 小時記錄流量使用情況。120 小時後的檢測結果顯示,有 9 款手機在開機、註冊入網及待機過程中存在自動消耗流量的現象,其中最嚴重的在 24 小時內消耗了約 80MB 流量。

運營商許可權更大的定製機,是預裝流量偷跑 App 的 「重災區」。在這次檢測的 10 款手機中,有 5 款為運營商的定製機,其中華為、索尼是中國移動的定製機,諾基亞、小辣椒是中國聯通的定製機,海信是中國電信的定製機,只有海信的中國電信定製機沒有出現流量偷跑現象。

如何看待?

雖然工信部和各地消協此前也多次對預裝 App 行為進行規範,但由於缺乏具體政策文件依據,並沒有顯著的執行效果。而此次出台的《規定》,首次明文要求手機廠商對預裝 App 需採取 「除基本功能軟體外可卸載」 設置。

預裝 App 從移動互聯網成為熱點行業開始繁榮,從零散的刷機商,到手機行業慣例,歷經多年的發展之後已經全面走向規模化。而更大的市場規模,也意味著需要更嚴格的市場規範。

比起擋路者,《規定》更像是預裝 App 行業的衛道者,平衡手機廠商和消費者雙方,讓選擇變得雙向。可以預計,隨著政策執行力度加大,以及消費者對手機 App 的自主選擇意識增強,對 「乾淨」 系統的需求會更大。

畢竟對於主流消費者而言,一台價格低廉但信息混雜、系統臃腫的機器,遠不是他們心中的理想智能手機。

答案作者:愛范兒 · 劉浩南

後期編輯: @巫冬

原文鏈接:預裝 App 這門生意,怎樣成為手機廠商們的賺錢法寶?


「操作系統基本組件」

「保證智能終端硬體正常運行的應用」

「基本通信應用」

「應用軟體下載通道」

反正至少有一個市場,一個管家,一個安全中心,一個電話信息聯繫人,一個瀏覽器不能刪了……

話說,應用市場和瀏覽器算不算實現同一基本功能啊


iPhone上的很多自帶APP早就想卸載了,希望蘋果趕緊允許用戶自己卸載它的APP。


好消息啊 我是強烈支持工信部這個要求的。

坦白說這個規定出台和實施都來得太晚了!


第七條生產企業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體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可卸載。

  (一)移動智能終端的基本功能軟體是指保障移動智能終端硬體和操作系統正常運行的應用軟體,主要包括操作系統基本組件、保證智能終端硬體正常運行的應用、基本通信應用、應用軟體下載通道等。終端中預置的實現同一功能的基本功能軟體,至多有一個可設置為不可卸載。

  (二)生產企業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確保所提供的除基本功能軟體之外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可由用戶方便卸載,且在不影響移動智能終端安全使用的情況下,附屬於該軟體的資源文件、配置文件和用戶數據文件等也應能夠被方便卸載。

  (三)生產企業應確保已被卸載的預置軟體在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升級時不被強行恢復;應保證移動智能終端獲得進網許可證前後預置軟體的一致性;移動智能終端新增預置軟體或有重大功能變化的,應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報告。

----------------------------------------

感覺就是不會有任何 變化.

現在預裝不可卸載的APP 也沒有相同的阿.

至於是不是 基本功能嘛... 可以做的就很多了


好事啊,至少有個法可以依靠,這樣我們和手機廠商撕逼的時候好歹能有個法律依據。

而且,工信部處理舉報的效率倒是一直蠻高的,手機廠商如果不允許卸載,那就多找點人不斷的去舉報,要是把工信部惹毛了,不給你發入網許可,手機廠商就虧大了。估計他們至少也能有所收斂,想什麼金融理財新聞一類的軟體預裝至少能刪掉了。。。


什麼叫做移動智能終端軟體?如果把入口不放在launcher里,還算不算app?舉個例子,android自帶的彩蛋,算不算app?規定還能管得了軟體生態環境,畢竟力不從心


我看著別人的華為,樂視,小米里的一堆軟體就想卸載。

並且十分氣憤的想:卧槽!這tm不是捆綁銷售嗎?不能卸載?霸王條款。

然而我用著win大禮包,ios大禮包和Google全家桶。

並且我一點都不想刪除這些軟體,還要感謝這三家有如此之好的自帶軟體。

為什麼?

一定是我崇洋媚外。一定是我不愛國。


老羅的三個輸入法都是系統應用呢!工信部算xx


什麼時候能禁止系統自帶廣告呢?


這個通知,可以很棒。

想想手裡的某些破應用尤其是國行系統自帶的軟體,刪不掉,root不保修,都特么的是慣的。


阿里今年剛投資了魅族給Yunos啊這把虧大了...


貌似立法上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先支持一下。

不過沒有Google play我還是選擇到境外買水貨機。


好事情,至少「有法可依」了,接下來就解決「執法必嚴」的問題吧,另外,罰則略微輕了。


以後就會發現,電話頁面是可以看視頻聽音樂的 簡訊頁面附帶手機管家,相機自帶手機商城了


工信部的這個通知當笑話看看就好了,手機廠商有的是辦法規避,還記得當年的綠壩嗎?

另外再說一句,對於當時作為調侃出現的「綠壩娘」,某新聞網站居然這麼說,「「綠壩」軟體出現以來,一直是網友關注的焦點。近日,一個名為「綠壩娘」的動漫人物走紅網路。全國各地的繪畫好手傾巢而出,筆下生花,創作了不少關於這個戴綠色帽子小姑娘的作品,用漫畫表達了對綠壩的喜愛。」,嘖嘖。


政策不落地不落實不實施永遠只是一紙空文。

P.S.另外我很希望工信部可以對手機系統應用里的廣告進行監管。沒錯,說的就是你,ADUI和EMUI


然而有些國產廠商一直都可卸載預裝軟體啊,只要你不喜歡就可以刪掉。比如說小米,魅族之類的。


想法很好,但實施起來不容易,因為有些預裝軟體並不是一個簡單的apk或者IPA文件,它是一個系統功能,整合在系統里的,可能最後結果就像是蘋果現在在做的一樣,所謂的卸載只是把系統應用隱藏起來罷了。


推薦閱讀:

社交 App 如何做反垃圾?
大部分用戶都反感計算機、智能手機中的無用的預裝軟體,為什麼廠商還是堅持要這樣做?甚至有時還不提供卸載選項?
App的名字對傳播影響有多大?
ifttt有何存在價值?它能帶來信息組織、傳播的變革嗎?
課程格子這個應用目前存在哪些不足?

TAG:智能手機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Android | 應用推廣 | 預裝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