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女性都願意投入那麼多養孩子?

身邊很多同齡人,把自己整個人都獻給了孩子,除了工作時間(工作中也是時刻擔心孩子),剩下的精力時間都是帶孩子陪孩子,花費也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自己有寶寶前各種大手大腳花錢給自己,有了孩子節衣縮食都投孩子身上,整個人都撲在孩子身上...我承認孩子很可愛很討人喜歡,但是不理解為什麼養孩子要投入到這個程度,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說追求,把關注和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我心底佩服這種偉大的奉獻,只是理解不了,也不想這樣。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旦有了孩子都會母性使然變成這樣嗎?


文丨崔璀

Eva是我的皮膚護理師,臉蛋光潔得看不到毛孔,腮紅永遠恰到好處。認識她時還以為是個小女孩。

有一次我做完護理,她忽然湊到我身邊,「怎麼辦,婆家催著要二胎,煩死了。」這才知道她兒子都已經4歲了。

「你不想要啊?」

「倒也不是不想,就是覺得太燒錢了,孩子簡直就是人肉碎鈔機。」

估計看到我朋友圈總是分享Momself公號一些跟孩子有關的話題,她大概以為我是什麼專家。

「哈哈,是這樣啊。真的!我也覺得太燒錢了,所以一定要在自己身上比他多燒一點!不然虧死了!」

Eva舉著給下一個顧客配好的瓶瓶罐罐,呆了三秒鐘。

「什麼鬼啊,你逗我呢吧。」她翻翻白眼走了。

我……很認真啊。

很多人說起為人父母的感受,除了愛和驚喜之外,都會提到「責任」。

「第一眼看到那個小傢伙,感覺自己身上有了責任」,最容易被察覺到的責任是經濟上的,忽然要負擔起另外一個生命的全部開銷。嬰兒時期是紙尿褲和奶粉、玩具和繪本,進入兒童期之後就是無止境的教育投入。萬一以後還要出國上學呢?各種各樣的理財書教育我們,你要有所規劃,最好從懷孕開始就存一筆育兒基金;或者是對全家的開支清楚明晰,明確自己的收入水平和開支能力。

這都是負責任的表現。

但還有一點,就是要把最多的錢花給自己。這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很多媽媽還在咂摸這句話的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已經忍不住要跳起來了:「有沒有搞錯啊,給大人花錢有什麼用?當然是把最好的給孩子啊,委屈誰也不能委屈孩子啊。」

沒錯啊,把最好的給孩子——在世間所有的「最好」裡面,其中就包括,「最好」的爸爸媽媽。

公司新來的大表哥跟我們講過一件事兒。小時候媽媽跟他說:「為了給你報這個英語班,媽媽快半年沒買新衣服了,你可要好好學啊。」他本來還挺喜歡去上英語班的,打那之後,他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再快樂地去上課了,因為那裡面,有媽媽半年的「犧牲」。

「如果我當時能選,穿著漂亮衣服高高興興的媽媽和英語班,我雙手雙腳選前者啊。」

我小時候家裡條件中等,雖然沒感覺到窘迫,但也知道,爸媽是要靠不鬆懈、努力工作才能維持家庭的總體開支。我媽年輕時候是個美人(鑒於她常常看公號,必須加一句:現在也是一個美阿姨),她很喜歡打扮我,記得我小學二年級的春節,她在商場里看好一件機織毛衣外套,很好看,但是也不便宜,她來來回回帶我去試了兩三次,最後終於買了下來。我好高興,在家裡穿著不肯脫,盼著大年初一快點到。

隔了幾天,跟媽媽一起洗澡,忽然看到她換下來的內衣上有好幾個小小的窟窿,「都破了你還穿啊。」我問她。媽媽說,「你過年這件衣服太貴了,我這內衣嘛,又無所謂的。」

那年春節,我跟著爸爸媽媽到處拜年,所有人都誇讚我穿那件毛衣好看,「從來沒見過這種樣式啊,真洋氣。」他們誇得越強烈,我心裡就越多東西在翻滾,是羞恥和愧疚,我沒辦法在明知道媽媽穿著一件破了洞的內衣的情況下,歡天喜地地去接受以此為代價的華麗。那是我過得最不開心的一個春節。直到今天,看到穿著那件毛衣拍的照片,我都能感覺到那個寒冷的冬天裡,一個小孩心裡無處表達的自責。

如果可以倒回,我希望那年春節,穿一件普普通通新衣服的我,拉著給自己從裡到外買了全套新衣服的媽媽,歡歡喜喜去拜年。

我當媽媽之後,幾乎沒在花錢上委屈過自己。小核桃去上早教課,我心裡嘀咕了一下,果然小朋友開始燒錢了,一節課200,也只不過是塗塗抹抹畫畫。忍不住撇撇嘴說:太貴了……

老公在旁邊說:「你還說呢,你自己做一次面部護理要花多少錢!」

於是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轉頭一看,小核桃也沖我笑。

我一直堅定地鼓吹,大人多花錢在自己身上,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

然後就收穫了一堆白眼:那是因為你有錢才這麼說吧?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我不知道「有錢」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只能說,我可以應付日常開銷,但要說「想要什麼有什麼,閉著眼睛花錢也不心疼」,那怎麼可能呢?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家調整了各種消費習慣,進出之間多了很多分寸。更不要說自從創業以來,不拿工資,工資卡一路負增長,就更談不上「有錢」了。

但即使這樣,我也不允許孩子的開支佔全家開支的大頭。因為我不想要一個「一切為了孩子」的家庭。

Ms.大表姐來Momself做主編之前,做過助理精算師(沒錯,我們就是這麼一個胡亂跨界的公司,歡迎加入我們,這裡還有曾經紅極一時的網路小說寫手)。她說,很多內地家庭去香港買保險,不管理財師怎麼勸,他們都會給孩子買最大的保額:「要把最好的給孩子。」

買保險本來是一種理性的避險行為,但這種配置本身就是完全不理性的。一個理性的家庭選擇保險的時候,是要以經濟收入為排序的,誰的收入排第一,就給誰買最高額的保險。

保護好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才能給孩子更好的一切啊。

就像坐飛機,如果遇到危險,第一反應是把孩子保護好嗎?安全演示已經強調了,一旦遇到危險,大人首先要給自己穿好救生衣,戴好氧氣面罩,再去幫助身邊的兒童。

這跟給孩子花錢一個道理。我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一個媽媽。

我當然會把我能給到的最好的給他,但前提是,我「能」給到的,首先需要扣除我們用來照顧自己的部分。一個家庭一年開支無論是3萬,30萬,還是300萬,只要一大半都用在孩子身上了,這個家庭就一定有人在承擔委屈,那個委屈不一定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但承擔委屈的媽媽或者爸爸好像又不能表示什麼,因為「一切為了孩子」,是最正確最主流的聲音。

可是啊,這種委屈,會藏匿在各種其他的事情上,它讓我們沒有辦法「享受」金錢帶來的東西,而明明,我們花錢是為了享受生活。

Eva說,「別的孩子都上國際學校,我給我兒子只是報了一個普通幼兒園,覺得對不起他。」

別的孩子也不是「都」上了國際學校。像我就沒給小核桃報什麼貴族幼兒園,首先是因為太貴了(省吃儉用也能塞進去,但會影響大人的生活質量),其次是覺得幼兒園的硬體也沒那麼重要。考察半天,選了一家小私塾,條件極其一般,但是師資和理念非常贊,小核桃去試課時,也適應得不錯。

我也會想,如果有一天,在小區溜達時,碰到把孩子送進國際幼兒園的鄰居,我會覺得對不起小核桃嗎?「如果媽媽少辦一張護理卡,不買新衣服,不健身不買書,你就可以讀那個可以學馬術的幼兒園了。」

我不會。因為根本不可能有這個「如果」。衡量「最好」的標準絕不只有錢。很多時候,「最好」的東西,只能由一個「最好」狀態的人提供。當我們自己活得更滋潤,更洒脫,有更寬廣的生命邊界,而不是緊緊盯住用「委屈」而換取的那個目標時,我們才會看到更多。

好吧,反正已經沖著「不靠譜」媽媽去了,那索性多說一點兒。

很多時候,我們是活在自己的一廂情願里,孩子跟我們想得不一樣。我問我的合伙人,著名少女媽媽妍姐,「你覺得委屈了養樂多的時候,她是什麼感受?」

「哎呀,她沒什麼啊,小孩子啊,沒什麼感覺。」

你看,他們才是真正的強大,見風就長。去年冬天,Momself剛創立,我忙到腳不沾地,忽然有一天發現,一整個冬天沒給小核桃買拖鞋。急急忙忙買了一雙,結果小了半截——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長大,但我卻沒看見。

我媽聽到這件事,心疼得不得了:「你這個當媽的倒是沒耽誤穿,自己兒子連雙拖鞋都沒有。」

我笑嘻嘻,一點兒也不愧疚。因為我看到的是,小核桃撒歡地跑,他的快樂跟有沒有一雙棉拖鞋毫無關係,他的快樂,來自我們睡前在床上的打鬧,來自多啦A夢和大雄的冒險,來自媽媽濃郁的愛——我深知自己內心對他的愛有多深刻,它充滿我的內心,流淌在整個家裡。它讓我不會因為一雙拖鞋,一個幼兒園而愧疚,因為愛讓我們不會感覺到匱乏。而那些愛,首先來自於一個完整的、自由的、從來不覺得生活委屈了自己的我。

連續出了好長時間差,再碰到Eva,她小腹已經隆起。「你想通了?不怕二胎更燒錢了啊。」

「富有富養,窮有窮養。老大不也這麼長起來了嗎。再生個弟弟,一家人,多好。」

她微笑著,摸自己的肚子,臉上有幸福的光。只有被生活滋養過的人,才會發出這樣的光芒。

本文原載於公眾號:媽呀我呀(Momself),一個酷酷的女性自媒體。「他們關心你怎麼養孩子,我們更關心的是你。」如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ω?) 俗話說兒子都是給別人養的,今年的形勢已見不妙:

這一年他喜歡上同班(幼兒園)一個女孩子,陸續聲稱:她是全班最漂亮的女孩、有十塊零用錢給媽媽一塊給外婆一塊給她八塊、媽媽和她吵架他就幫她、媽媽不讓他見他也會去見她。。。

我深深深深哀怨ing

以下原答案

………………………………

我特別怕蟑螂,我兒子(本月滿四歲)也有點怕,但陸續聽到我被嚇尖叫兩次後,他現在看到蟑螂就馬上找根棒子衝上去打,上次還跟我說:「媽媽你害怕,你站我後面」

他對我那麼仗義,^_^我怎麼能不愛他。


哈,完全理解樓主,因為我老婆原來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有了兒子之後,她就一刻也離不開他了,各種萌,什麼都沒有跟孩子玩有意思。

其實吧,帶孩子真的很累,我家沒有老人帶,老婆自己帶,家務基本算一人一半吧,我在家的話,我就多做點。做飯(我做飯是大廚級別的!我老婆感覺之前20多年白活了,不管吃我做的什麼菜,她都說,原來這個可以這麼好吃的!我岳母只管飽。。)洗碗,都是我的。拖地什麼的,也爭取早起一會幹了。但這些啊,都沒有自己在家帶孩子累。雖然我兒子算從出生就是比較好帶的,但還是累。

她以前在家可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算白富美,沒有一個人能想到她能做到這個程度。。。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現在,天終於晴了,兒子15個月了,自己走路穩當了,拉屎撒尿自己一蹲就解決了,主要的活兒就算喂飯啦。老婆終於解放了。(好多人評論我說解放了是想多了。。。這個是我沒細說,下面評論寫了,孩子是我和老婆帶,所以比較累,現在能走路,跑跳了,抱的少了,相對來說,真的算解放。)

————————————————

竟然被輪子哥點贊了,輪子哥,你可是我關注的第一個人!

鑒於此,明天上班,我將更新我秘制小龍蝦的菜譜,和大多數人做的可不一樣哦~~~我老婆每次都想把碗給舔了。。。

現在更新小龍蝦的菜譜。

需要準備:4湯匙油(普通陶瓷湯匙),2湯匙糖,乾的紅辣椒,大蒜,青椒切片,醋,料酒,生抽,當然還有弄好的龍蝦了。最重要的,是買王守義十三香。

程序一:摘龍蝦

怎麼弄龍蝦乾淨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吧。下面介紹我的。

看圖說話,大拇、二拇指從下往上拿龍蝦的頭,他就不會夾住你了。拿出來之後,右手拿頭調轉方向,左手拿住頭的底部,右手大拇指把頭蓋掀起來,這樣龍蝦就掛了,然後放心弄吧。掀開頭蓋,是為了清理頭裡面的臟須,還有黃色的東西。然後看圖的尾節,龍蝦的尾節分3瓣,掐住中間那瓣尾節,往上一掰,臭筋就出來了。大家在飯店吃的龍蝦,臭筋是不可能幫你弄的,裡面都是黑色的東西。

(我擦真麻煩!直接摘頭也可以,不過沒有這樣摘有味道,我試過。。但是差距也不太大,懶人直接拔頭。)

程序二:熬湯底。

一定要用不粘鍋啊,不然不太好弄。放四湯匙油,小火熬熱,哥們你也晃晃鍋啊,別旁邊看著。然後放2湯匙糖,還是小火,用油熬化了。然後放干辣椒和大蒜(切片),熬出香味。我一般放一頭大蒜,4個干紅辣椒(哥們記得要切下)。然後先後,放醋,料酒,醬油(別多放),用勺子攪和攪和,熬到沸騰,放熱水(少放一些)。然後放王守義十三香,稍微多放點,量自己把握,感覺差不多,慢慢摸索。熬一分鐘的。

程序三:燒龍蝦

放龍蝦下去,再放熱水。最後的湯底,要正好把龍蝦淹沒一點點。然後轉大火,等水開鍋,轉中火,慢慢熬。熬差不多10分鐘夠了。哥們中間你也攪攪鍋啊。10分鐘後,再轉大火,瘋狂地翻炒吧!炒到還剩少許湯底時,放下青椒,繼續瘋狂翻炒吧!半分鐘,就可以出鍋啦!媳婦,把啤酒對雪碧倒上~~~

PS:這個做法,是我爸自己摸索的土方法。有糖醋味,有十三香味,也有辣味。因為湯底敖幹了,龍蝦頭摘了,所以這些味被糖粘到龍蝦上了,回味無窮。建議買2斤起。。。不然不過癮,你會極度不爽。。。

————


不知題主更仔細的觀察過沒有?你所說的把一切精力投入孩子的女性,她們的孩子應該都是小學以前或者正在上小學。

而如果孩子已經上中學甚至上大學,這種情況就比較少了。

孩子越大,性格越成型,生活自理能力越強,自我意識越完善,學習習慣已穩定養成,作為母親需要指導需要干預需要糾正的事情漸漸變少,她們自然就不會把所有精力投入孩子身上了。

養育孩子本來就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啊!只是養當然簡單,給口奶喂口飯,孩子迎風就能長。

可是還有「育」啊!父母是孩子第一人老師不是嗎?你想孩子不成為熊孩子,想要孩子陽光開朗活潑健康,不投入精力可能嗎??

舉個自身的例子:我沒結婚前,單位同事天天討論孩子我也很不解。覺得還有那麼多事情可以做。整天為孩子的習慣、學習操心覺得不可思議,她們討論孩子時,單身的我也插不上嘴啊。

後來自己有了第一個孩子,才知道養育一個孩子不是那麼簡單,小時候擔心健康,吃喝拉撒睡。然後各種幼兒敏感期,性格培養,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稍微大點兒,選擇幼兒園又成問題。然後幼升小需要考試,該學的也要學起來,那麼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應該從小培養……到現在慢慢地我有些地方可以放手了,因為他的一些習慣已經養成了。

辛苦前幾年,換來後面相對輕鬆,我覺得很值。


身邊有很多沒有小孩的老人,每一個都過得特別慘,一直在抱怨早知道就早點結婚,可能是他們感染了我們。


完全把人生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女性,對我來說,應該是沒有自我吧,認為女性的人生價值就是結婚生子。

作為一個母親,我兒子很愛我很希望經常黏著我,所以周末丟開他去單獨做事情我會有點負疚感,這事情包括自己的娛樂,工作以及其他不得不做的事情。和他如果三天沒見我會想他,著急去看他。有時候會因為想要陪他推掉一些活動。

但是我也沒有說完全丟開自己,我會過段時間找點個人時間,把他交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自己去和朋友或者孩子爹吃個飯看個電影,該出門旅遊培訓我也會出去。我也需要我的自我。

我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給他好點的,但是也不會超過自己必要的程度。

我不會對他有太多太高的期待,我不會強迫他為了我的面子希望過他不喜歡的生活,我始終記得我對孩子的初心。

我也不會為了他拋棄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工作。

我個人還是不太理解那種把自己的人生整個綁在孩子身上的思想,越這樣,孩子大了之後無法達到期望,雙方都會非常痛苦。

我有個觀念,孩子是不欠父母的,相反,父母是天生對孩子有責任,因為孩子是父母決定生而不是他要求的。所以生他,就像是拿到一張珍貴的白紙,不能隨便糟蹋。

我不是一個很好的媽媽,對他不夠耐心,陪他的時候會玩手機,會罵他甚至裝樣子打他。但是我在努力讓自己做好點,別給他太多傷害。

有了孩子會知道,對於小孩子來說,所有的慾望,其實都比不過他們對父母陪伴的慾望。他全心全意地愛著我,需要從我這裡獲得他對人生對世界最初的信心,愛心和一切正能量。只有我愛他,他才會建立安全感歸屬感,才可以勇敢面對這個既溫暖又殘酷的世界。

被他用小胳膊摟著脖子,一下一下親著臉,他嬌聲嬌氣說,媽媽我最喜歡你了。

前幾天國慶假期我有事把他留在外婆家一個晚上,第二天去的時候,他正要睡午覺,看見我了,笑眯眯的,我陪他躺下,他就在旁邊看著我,一會伸手摸一下我的臉,一會叫一聲媽媽,好像有我的陪伴就是那麼幸福的一件事。

心都化了。

我知道不用很久,他就再也不會這樣窩在我的懷裡,不會遇到一點疼痛和委屈就哭著跑來找我的擁抱和安慰。

每個長大的孩子都要離開,但是如果我現在不給他足夠多的陪伴,愛和溫暖,他也許沒法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也許他會窮盡一生來尋找他幼年最需要卻最缺乏的安全感和信任。

像我一樣。

我的父母,像所有傳統中國父母一樣,用嚴厲來表達愛,吝嗇表達自己的感情,我印象中的小時候從來沒有摟著媽媽脖子撒嬌的經歷,這對我的性格影響蠻大。

陪伴,是為了更好的分離。

所以,孩子真的一個就夠了!每個都花這麼多心思,自己的人生都沒有了


作為我來說,我也是為了自己啊,尼瑪要是最後養個沒出息的熊孩子,幾十年後哭的不還是我!哪怕就眼下來講,你越多搭理孩子,他就越小概率成為讓你心煩的熊孩子,你越忽視他,越和孩子關係淡漠,孩子越可能和你背道而馳最後你氣到吐血。當然,我沒把我的人生希望都放他身上,但我確實給了很多時間給他,時間不就是最寶貴的么。


懷孕四個月,已經經歷了了孕早期的頭痛嘔吐食欲不振,注意不是生病那樣一兩天的事,是連著幾個月,一天吐幾遍。當它把你的生活全部攪亂,使你不得不重視它的時候,你已經不在乎什麼事業,愛好,個人成就。你知道對這個世界來說,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但是對你的寶寶來說,你就是全世界。

這只是第一個階段,更何況,生產過程中媽媽們要經歷的撕心裂肺的痛,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我們費了那大勁才換來這麼一個小生命,怎麼能不倍加愛惜呢?必然在我們的生命里占首位啊。

以上是個人現階段淺薄的看法,也許生了以後會有新體會。


如果人的全部都是經濟理性的話,那麼很難解釋人性的存在。

人性就是有一部分是反經濟理性的,養育孩子其實在現代社會是虧本的生意,但是部分女性一升孩子就自動具有了聖潔的母性,就願意付出。

或許這正是人類可愛的地方,有人可犧牲自己為了國家,有人肯犧牲自己為了兒女,有人肯犧牲自己為了理想,也有人為了錢隨意犧牲自己,這其中的東西誰懂呢?


和某答主的觀點相反,我認為越是事業心強又有業餘愛好的女性對孩子越會上心,因為認真負責是一個人的性格,做任何事都一樣。

擔心影響事業失去自我,那都是懷孕之前的事情了,從你決定懷孕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起,哪怕你還是不喜歡孩子,那也像是接手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項目,有責任心的人不會因為不喜歡就給自己借口辦砸了。

孩子就像是自己的一個作品,自然要儘力培養好,有些人總喜歡說自己的活兒做得差強人意是因為沒全力以赴,其實全力以赴也是一種技能。

我本人不是很喜歡小孩子,不過既然決定養個孩子,我就會對他負責,畢竟又不是孩子求我把他生下。


作為一個幼兒園小班小朋友的媽媽,前三年,我幾乎沒有獨立社交,真的就是全身心的放在她身上,去哪兒都帶著。主要還是怕她成為熊孩子,怕沒規矩,怕和孩子有隔閡,溝通問題,性格問題等等,這些在小時候其實都能體現出來。

現在上幼兒園了,我解放了,該工作工作,該健身健身,她也會理解,會自己找事做。

前期投入越多,後期也就越省力。


瞄了眼各個評論,我這兒不算開玩笑。

說擔心養老的,不管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或者其他想法的。

先提前做好醫囑和遺囑。

一個孩子的話,必然會糾結父母即將逝世的情況、並且會有負罪愧疚心理。

如果是兩個孩子或以上,他們就可以玩個零和博弈遊戲了,

不管是少數派還是多數派,至少不會發生Dead Lock,

最重要的是,孩子糾結的痛苦可以大副減輕,負罪感不用獨自一人承擔。

等你們回頭重病在床時候,讓他們可以站隊PK

——哎,這呼吸機拔了吧?

——嗯,拔了。

一個人,拋硬幣;

兩個人,cei丁殼(剪刀石頭布);

三個人,單波兒我吃蜜(的手心手背);

四個人,仨人按住、一人neng死。


說的好像男性就不為了孩子一樣,自己的孩子誰不疼愛呢?


我見到的是把整個孩子都交給退休的父母,自己掙錢自己花,孩子需要老人貼補,還整天惦記著老家兒的房子。

孩子帶好了一切都好,但凡不禮貌了,挑食了,壞毛病了,埋怨老人。

敢情你們的人生是人生,需要體現價值,老人的生命該著貼補你們是不是?

==

我和題主一樣想不通,建議你問問身邊帶孫子輩的老人們:

為什麼為子女付出這麼多?

==

半全職奶爸怒答


因為養孩子很累,但是很幸福。

有人說,孩子是天使,有人說,孩子是惡魔。

寶寶小小的軟軟的身體在懷裡,心裡也一片柔軟,不管你平時有多冷酷,都會被融化~

有了小寶寶後,從此拍照的模特都是TA,哭的笑的玩耍的睡覺的,偶爾看看就很滿足,逢人就想拿出來秀寶寶多可愛~

喜歡看小萌娃胖乎乎的小手小腳,兒子女兒養胖了反而會有一種我養得真好啊的類似老農養「豬」的自豪感~

出門都抱著,好累好開心!牽著TA的小手逛街時,感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特自豪特驕傲~

喜歡看著TA,怎麼都看不夠,希望時光啊時光,你慢一些再慢一些~

媽媽變身親吻狂魔,天天親小嘴~

這個要不要吃?那親一下就給你~~

這個要不要喝?那親一下就給你~~

這個要不要玩?那…啵~

當然,如果被寶貝拒絕~這時候強吻就好了~!

女人天生就會喜歡柔軟可愛的小天使,那麼你說這麼可愛的小天使誰不喜歡呢?

是的,養孩子很累,但是很幸福~(づ ̄3 ̄)づ╭?~

文 | 滿月媽媽

微信公眾號 | 滿月媽媽 manyuemama

專為氣質孕媽寶媽服務的ap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覺得並不是女性投入那麼多去養孩子,而是絕大多數人都如此。媽媽節衣縮食是為了養孩子,那爸爸拚命工作呢?不是為了養孩子嗎?這幾乎是所有生命的模式,也是保障繁衍和永生的基礎。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父母那麼愛孩子,為什麼父母願意為孩子付出那麼多,不理解父母甚至願意犧牲自己。那是因為你把人看成「人」這種動物。如果你將人看成基因,那一切就都簡單了。父母是基因,孩子也是基因,二者互為彼此,基因用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永生」。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舊的基因將自己移植到新的軀體中,那你說是不是應該全力保住新的軀體呢?

這麼說也許顯得冰冷無情,但生命就是如此,我們的核心行為都由基因決定。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實驗紀錄片。幾組親戚進行憋氣比賽,每組中一人憋氣,時間越長搭檔得到的獎勵就越高。結果顯示,兩人之間基因重合率越高,憋氣時間就能越長。例如,父子大於叔侄等。

回到題主的問題,女性投入那麼多養孩子,因為那是她的孩子,孩子是她基因的延續。當然,不乏有人對親生孩子和收養的孩子一視同仁,那更多的是教育的結果。


因為責任心。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全心全意為了孩子是因為沒有自己的事業和追求」這種傻逼言論,我倒是看見不少沒有事業和追求的女性也不管孩子。人除了事業、追求,還有娛樂社交等等。為什麼沒有事業和追求就一定得帶孩子?

許許多多被知乎的精英看不起的家庭婦女型的媽媽,她們把時間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用來逛街打麻將看電視,當然是出於對孩子的責任心和愛。


現實一點想,不好好教育孩子,將來坑起爹媽來,更糟糕不是嗎?真的天生天養自然成才的孩子很少很少,大多數都要靠父母教育培養,禮貌、習慣、學習、審美,。。。既然把這個小孩帶到世界上,就有責任撫養、教育,就算不能成名成家,也要身心健康,做自信自立的普通人。

浪漫一點想,養孩子怎麼是「無私奉獻」呢,小孩子全心全意的信任和愛,已經很有滿足感了好不好。細細的手臂勾著你的脖子,小小的、軟軟的臉貼在你的臉上,這時候什麼不開心都會忘記好不好。小孩子一點一點長大,那種生命力、那種樂天和無懼,會讓人覺得生活是有希望的。


沒辦法啊,老人不幫忙,老公又喊不動,自已不帶誰帶?小孩生下來到獨立是個漫長的歲月,小孩又不會自己照顧自己,媽媽只好花巨大精力養育孩子。當然,有相當多的老人幫忙帶,但也有相當多的老人不會幫任何忙的,而又有相當多的男人只顧自己吃喝玩樂不照顧小孩,如果媽媽再不帶他,難道讓他自生自滅?大人之間都虛情假意,只有小小的孩子,看他的眼睛會發現,他對你是真愛。你是他的天,是他的一切。不因你美醜,不因你學識高低,不因你財富多少,不因你笨與聰明,他是那麼無條件盲目地愛著你,難道這份純粹地愛還不感動你嗎?


當然,有大把不願意親手照顧自己孩子的媽媽,太多了,超過你說的這一類。

若干年後,你將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自己權衡,誰不會遊戲人間,誰不會日日歌舞昇平,誰不想全身心投入到工作……

對孩子投入的多少,決定著你人生的後半部分的幸福程度。


推薦閱讀:

你是如何考上復旦大學的?
如何知道古箏老師是不是在拖進度?
如何評價清華附中培訓部周六補課?
在馬來西亞生活怎麼樣?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清新時報的報道《雙培計劃:名校里的「中等生」》及相關政策?

TAG:教育 | 孩子 | 母愛 | 父母 | 父母與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