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江西的進士閣老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為什麼萬曆時期有浙黨,楚黨和齊黨,卻沒有贛黨或者江西黨呢?

明朝時,江西也是繁榮富庶的魚米之鄉,科舉大省,秀才舉人進士閣老都是一大把,幾乎和浙江不相上下,為什麼萬曆朝會出現浙黨,齊黨楚黨,而沒有江西黨贛黨呢?連胡廣山東都出現了以省為名的黨派,他們的經濟,政治,人口都未必比的上江西,而江西卻沒有出現相應的黨派呢?


江西的繁榮期在宋明時期,巔峰期在洪武、永樂年間。到明朝中後期,人才產出不絕,但已經不敵太湖流域。

現在看看明代江西進士的輝煌記錄。

【建文二年,江西包攬進士榜前四名,四年之後,即永樂二年,江西囊括進士榜前七名,明朝前中期的殿試中,江西在前十名中經常佔據著絕大多數,錢謙益在《列朝詩集小傳》乙集稱: 「 國初館閣,莫盛於江右,故有`翰林多吉水, 朝士半江西"之語 」。】

錢謙益的評價,重點針對「國初」,注意,是「國初」啊!

上面這張圖【1】完美體現了明清不同時期江西進士數在全國的佔比,高峰在明初,而後逐步下降,入清之際跌入低谷(不願仕清),此後緩慢回升。

私以為有以下幾點原因(用手機強答,數據不能給出,但可以去看經濟史方面的論文,大體不會差遠,歡迎再補充)

一:江西的崛起,源於安史之亂、建炎南渡等兩次大移民潮,江右地區為漢人南遷的要道。但容易被忽略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方擺脫了向北方輸送糧食的義務,戰亂也不及北方頻繁。其中江西相對穩定,興修水利,開墾農田,生齒日繁。北宋南宋之際進入人才產出的高峰期,並在朝中形成團體,王安石家族、曾鞏家族都是科舉世家,家族中多人入朝為官。到了南宋時,白鹿洞書院的影響力舉國無出其右,成為重要的學術中心,朱熹和陸九淵都曾在此講學。元末陳友諒在江西稱帝,一時風流。這背後定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所以,不是明中後期江西太弱,而是之前太強。

二:明初,天下始定,全國多地人口凋敝、土地荒蕪。洪武年間及之後數年,人為規劃的大移民潮,深刻影響了中國人口分布。山西、江西、蘇州成為重要的人口輸出地。江西人口在全國人口中的相對佔比有所下降,但仍為稠密之處。蘇松一帶雖然人口稠密,但明初被極重的田賦壓制。作為明初人口輸入地的湖廣地區,到明中後期也形成楚黨,政治影響力顯著上升。

三:從五代十國的南唐定都金陵,北宋定都汴梁,南宋定都臨安,明初都城又回南京(元代太短暫可不提)。江西距離京師的路途,一直以來並不算遠。明中後期,表面維持兩京制,政治中心只在北京。江西前往北京的路途可謂「道阻且長」。雖然短期不至於埋沒人才,長遠來看,終究不利於江西人在政治的舞台上唇齒相依。而江浙一帶人口最為稠密、文教最為興盛的同時,有京杭大運河直通北京。進京極為便利。自唐代張九齡開闢大庾嶺以來,鄱陽湖~贛江~大庾嶺商道一直是交通要道,然而此道至明清已然衰落。

四:自古,商賈有投錢支持家鄉教育的傳統。士農工商的森嚴社會排位下,商人尤其意識到光有財力是不行的,一定要在文化上奮起直追。可以說,兩宋之際,作為較早興起的江右商幫,利用原始資本積累興辦教育,資助家鄉後輩子弟讀書,科舉入仕,在官場上才能「有人」。而官場有人,又能為自己的生意保駕護航,如此良性循環。總之,辦教育是需要資本的,但長江後浪推前浪,明代中後期各大地域商邦崛起,尤其徽商異軍突起,徽州進入人才高產時期;洞庭商幫也形成勢力,加上蘇州本土商品經濟繁榮,明中葉之後、蘇州府人才井噴。結合第三點,地理交通優勢的演變來看,中國歷史並不僅僅有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對此,教科書已經講爛了。近一千年來,更有一個經濟重心東移的過程,這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有關。即便在海禁的年代,走私也從未斷絕。東部沿海兼有煮鹽之利,鹽帶來的各種暴利不言自明。

五、官場失利並不妨礙民間人才的湧現。從屢試不第的科學家宋應星,到屢薦不仕的教育家吳與弼,都在歷史長河裡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1】 《論明清時期江西進士的數量變化與地區分布》,施宏維,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4(33)


推薦閱讀: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江西菜?
如何評價「江西考試院與清華大學各定錄取線且互不認可,一區狀元落榜」?
江西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江西 | 科舉制度 | 東林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