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有什麼飲食禁忌?

穆斯林與回族的飲食禁忌我們都知道了,但是也許知道的並不全面。整個體系稱之為哈拉。

猶太人,印度人,各種民族和宗教都有飲食禁忌。

那麼漢族人有什麼飲食禁忌嗎?從食材到禮儀。


漢族的飲食禁忌就是我們在吃豬肉的時候某些人別逼逼。


只要是能吃的,我們都會吃:

好吃的叫做食物,

不好吃的叫做中藥...

=====

答完題才想起來自己不是漢族人...


天上飛的不吃飛機,水裡游的不吃潛艇,四條腿的不吃桌子,兩條腿的不吃人。


因地制宜


不好吃的和吃死人的不吃。


不好吃的,不吃


補充一句,滿族不吃狗肉是你主觀臆斷。

至於漢族的飲食禁忌分地方,甚至分人。本人不吃的東西太多了,比如生薑


作為一個極其追求美食的無神論+不可知論民族,在現代化和破除迷信之後,幾乎只剩下純粹美味與否、營養與否的甄別標準了。

然而,如果在特殊場合之下,非要推出漢族飲食禁忌,來和其他食物禁忌抗衡,阻遏其他食物禁忌的擴張的話。(比如說印度尼西亞,所有人必須登記信仰,無神論者會遭到迫害)

建議可以找父母們要一張食物相剋表

食物相剋表可比那些什麼宗教禁忌複雜得多了。單獨的一個個的食物認證都不夠,至少要整個餐桌上的全部組合都得到檢驗。

這樣就很華夏了……

(除了第一段以外都是瞎扯)


硫磺原是火中精,一見朴硝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曾。

巴豆性烈最為上,卻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蔘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飲食不包括葯的可以點叉了


說來可恥,我們連不食嗟來之食的古訓都沒能遵守。。。真好吃,叫哥哥,叫叔叔,都要分一口


1.不挑食

2.看上去能吃的就吃吃看,不能吃的也吃吃看,萬一好吃呢?

3.喜歡吃甜粽子甜豆花辣油火鍋可以,但是不要說喜歡吃咸粽子咸豆花清湯鍋的人是傻逼

4.紅燒肉是我國烹飪的靈魂

————————

不接受質疑(`皿′)


1.基本上不挑食。

2.肉類大多數情況不吃生的(生魚片屬於少數情況)。主食也是。

3.調味料(比如八角,香葉)大多數不會咽下去。

4.懂中醫重視養生的人會遵守一些食物搭配規則。

比如螃蟹要配薑汁和黃酒。海鮮不宜配啤酒。之類。


漢族信人信天信地見神拜神遇佛拜佛,保佑我們的神佛不要太多所以啥都敢嘗試一下

萬一好吃呢……

結果不小心發展出這麼多的人口……

orz


漢族對待飲食的態度:《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

禮記: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夫子是這麼說的: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蘇軾:《食豬肉詩》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還有袁枚的 《隨園食單》 書中大量的篇幅詳細記述了中國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肴飯點


四條腿的不吃桌子..........


歷史上鬧災荒的時候,連人都吃過…「易子而食」這四個字在史書上出現何止一次。

在建國後的一段歲月里,還有吃「觀音土」的做法。不懂的可以去百度一下那是什麼…

———————————————————————————

「在大部分中國人眼裡,什麼都能吃,什麼都敢吃。」這句陶侃的背後代表著什麼樣的歷史記憶,真是細思極恐…


想想的話貓肉鼠肉不吃吧。。

用餐禮儀的話一般說筷子不能插在飯上

在外面和別人吃不能一直守著一盤菜夾

別的忘了


一筷子直插碗里,這是祭。二刀子插水果,插肉喂人,喂自己,這是殉。用不用解釋?


  1. 漢人不吃的大概只有-不好吃吃的死的
  2. 不習慣吃和不吃是兩個問題
  3. 飲食禁忌從來就不是一個普遍存在文化現象

PS:在我們這的方言里,哈拉是罵人的話。


大概最大的禁忌就是~不給錢!


推薦閱讀:

你知道有哪些禁忌?
文身有什麼禁忌嗎,比如可以紋父母的名字嗎?
兄妹戀是正確的嗎?
不能當著一個膽囊炎患者的面吃雞蛋嗎?

TAG:禁忌 | 忌諱 | 漢族 | 漢族風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