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人民大學五四文化藝術節「點滴人大,燈火萬家」微電影大賽的作品?
本次五四文化藝術節微電影比賽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主題為「點滴人大,燈火萬家」。經過同學們一個月的努力,微電影的全部作品已經上線啦!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每一個觀眾看完影片都會有自己的感想和故事,何不寫下來與大家進行思想的交流與碰撞?
接下來讓我們一覽各個劇組電影的精彩作品!
一號:藝術學院沙畫作品《傳承》
二號:勞動人事學院作品《I,HR》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age/m/h/y/m0196m8pphy.html?favid=153
三號:《青年人大》作品《信自遠方來》
騰訊視頻:http://v.qq.com/boke/page/m/0/p/m0196oln0bp.html
四號:經濟學院作品《hello stranger》
優酷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jA5MjA0MA==.html?x
五號:信息學院作品《一念》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g/d/6/g01962yg9d6.html
六號:理學院作品《後來我成了你》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x/i/5/x0196g8yri5.html
七號:文學院作品《文學·記憶》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x/8/6/x0196z79186.html
八號:公共管理學院作品《他們,我們》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p01960t83y3playtim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九號: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作品《平行時空》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e/3/n/e0196gwi03n.html
十號作品:社會與人口學院作品《野貓俱樂部》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a/8/n/a0196hx2e8n.html
十一號:馬克思主義學院作品《春眠未眠》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j/o/l/j01964ex9ol.html
十二號:新聞學院作品《萬能手環》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v0196nerf3iptag=4_4.2.0.9997_wxf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十三號:公共管理學院作品《月食》
騰訊視頻:
http://v.qq.com/boke/page/n/0/1/n0195r3hl91.html
十四號:外國語學院作品《碎與醒》
騰訊視頻:http://v.qq.com/boke/page/r/0/x/r0196ea53yx.html
十五號:環境學院作品《你,渴望力量嗎》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f/t/x/f0196ucdwtx.html
十六號:《青年人大》體育校園作品《方圓》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u/2/7/u0196m20i27.html
十七號:網路新聞社作品《逃》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coverid=vid=q0196xzvsex
十八號:商學院作品《手機》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t/y/i/t01954hu6yi.html
十九號:財政金融學院作品《劇·本》
騰訊視頻:http://v.qq.com/boke/page/a/i/6/a0196th2ci6.html
二十號: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作品《時間舞者》
騰訊視頻:http://v.qq.com/page/m/x/8/m0196cgx4x8.html
二十一號:公共管理學院作品《大人大的小大人》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coverid=vid=p0196w0fxj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二十二號:法學院作品《TINY》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coverid=vid=b019631dpl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二十三號:藝術學院作品《另一種溫度》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coverid=vid=d0196idumrifrom=messageisappinstalled=0
二十四號作品:商學院《人大一卡通失竊事件》
騰訊視頻:http://v.qq.com/boke/page/v/0/t/v0157yfc8gt.html
二十五號:新聞學院《The News Breakers》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age/j/s/n/j0196d6s5sn.html
二十六號:統計學院《sirigo》
騰訊視頻:http://m.v.qq.com/play/play.html?coverid=vid=m0196i70neuptag=4_4.8.1.12120_wxf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二十七號:中法學院作品《為夢想千千萬萬遍》
騰訊視頻: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A4Mjg1OA==mid=889851179idx=1sn=de473d1ef74f852e9a567f99538903acscene=1srcid=0425ZbJraJbGHdiiwEo7ro1V#wechat_redirect
二十八號:中法學院作品《風中獨行》
優酷鏈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0Nzg5MTkwMA==.html
聲明:個人意見,不涉及任何組織團體。
看了《劇·本》,高中同學分享在朋友圈的東西,他知道我看了之後,被邀請來寫這個。
說點實話,看之前沒抱多大期望,感覺這東西像是學校拿出來豐富課餘生活的。
看了之後還是有點兒感覺的,遂看了另外幾個在這個問題里比較熱門的片子。當然還是要以這個為主:《劇·本》這部作品問題還是很多的:情節上偶有拖沓,配音時大時小,鏡頭的構圖有時很奇怪,場景不夠多樣,矛盾不夠突出。
但是說實話,這個東西放在前幾年那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也算質量中上成的作品了——至少這部微電影懂得怎麼讓人能夠看下去。從一開始的童年陰影鴨子偵探主題曲,到一些比較熱門語境的使用,到後來各種場景中經典片段的運用,這些東西一點一點的讓我看了下去,嗯。
當這些有趣的東西多了以後,就有時間感受一下這個故事的劇情了吧。劇情還是可以的(不知道我算不算看懂了- -),一幫人寫劇本寫不出來,買了個劇本,然後劇本里的故事和現實生活重合,然後到最後似乎又開始了第二次輪迴。情節不是很複雜,類似的電影有很多如《恐怖游輪》,《源代碼》,《前目的地》都是這種結構,這種結構很出彩,而在《劇·本》中最好的處理方式就在於他們運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手法讓觀眾看懂這個——第一環情節和第二環情節的相遇運動,然後在第二環最後重複第一環的開頭,接著戛然而止。既對劇情有一定交代,也留給了觀眾足夠的想像空間,不去刻意追求太過複雜的循環,恰到好處地運用這個結構,可以。
另外一處不錯的地方就是配樂,配樂的插入時機和選擇都處理的很到位,有些地方後期人員還會用音樂來延續劇情,都是很棒的手法~最後的主題曲的話不錯不錯,原創的水平很高了,不過小姑娘有幾個地方破了hhhhhhhhh。
攝像剪輯中規中矩,攝像有幾處用滑軌恰到好處,與劇情有所配合,行。剪輯部分有許多處剪輯能夠完美的為情節、設定服務,ok。
整體來說的話,中規中矩,但是能感受到劇組用心,劇情處理,音樂處理,甚至一些小細節,再加上分的Chapter,都在努力向觀眾講清楚這個東西,說實話比起我們學校的優秀作品差遠了,科科。不過,怎麼說呢,用心了,可以看,是個好的微電影,
至於其他作品,畢竟是被人拉來的,但是還是有種「優秀的人做什麼都能做好」的感覺,哈。受教了,嗯。置頂內容:
為這裡增添一點音樂色彩,財金五四微電影《劇.本》原創音樂已經上傳至網易雲音樂,歡迎聆聽下載呦~音樂鏈接:分享伍珊儀 李致遠的單曲《浮生在映》http://music.163.com/song/411259378?userid=116750222 (@網易雲音樂)第六次修改,看了大家這麼多答案,火藥味越來越濃。偏離了問題的本身。不過我這次修改也是個跑題作文。
看了這麼多答案,還是想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從高一開始做微電影到現在,手裡過過的作品大大小小也有五、六部作品了。從磁帶機到數字機,從手機到專業攝像機都是多少有所涉及。edius(應該是這麼寫的)、中映非編、pr、ae、3Dmax、au(當年還是cool edit)一個個軟體都是一步步自學來的。還記得當年用磁帶機導視頻要手動控制不然導多了就全是黑屏還會塞滿電腦的硬碟。還記得當年晚自習後去校電視台剪片子差點被門衛大爺關在樓里。還記得第一部作品的導出時間是凌晨3:20。還記得當年蹲在三輪車上在東風樓前來回。還記得當年在返家的火車上用流量檢視微電影。還記得一年又一年長達一個月的編劇時光。還記得睡下起來輪班剪輯的明德的夜。見過午夜十二點、凌晨一點、兩點、三點、四點、五點、六點明德廣場的風光。要說情懷,高中三年兩年都撲在了電影上,大學三年每年的三月到五月初都沒有在晚上睡過寢室的床。要說技術,以上的軟體不必贅述,所有可見的微電影特效早在進入大學前都已經玩過一遍。說回作品,當年玩過了的也就不想玩了,能拍一個好劇本,對我而言是微電影樂趣所在。學生微電影嘛,如果追求技術,那我為什麼要拍學生微電影呢?我何不去看特效大片來得過癮直接。當我回望當年追求特效的日子,就有一種沒錢還想環球旅行的即視感。自此,在大學的這些日子裡,不再追求技術的高超,專心做劇本專心選演員,如此才感到自己是在踏踏實實做一個作品。如上便是我的深夜體會,也算是對我之前微電影經歷的一個總結吧。自今年與微電影一別,或許就是下輩子的事了。謹此向所有從事或是熱愛電影、微電影事業的人們致敬!大家都不容易,每一部作品都是汗水與淚水凝聚而成的,縱有不足也是側重點各有偏好罷了。第五次修改,已置頂。
第四次修改,希望大家都看完大部分作品後再來評價啊,你們老是說《劇.本》24分鐘長了,那54分鐘的《風中獨行》是不是要哭暈在蘇州了……還是希望多看到一些理性分析吧,真的覺得今年微電影大賽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形式上的東西遠遠大於內容,大家再也回不到安安靜靜看電影的時候去了。
ps:真的想看看大家對財金《劇.本》的觀影體驗,不想再看到什麼時長啊、院校的問題了!第三次修改,發現了不同的聲音,表示歡迎!確實作為學生作品就要能容納批評。同時正是我們接受了批評才會做得更好。至於匿名作者的答案,我還是要評價一下,希望大家公開透明的來討論評判每一部作品,這樣遮遮掩掩未免有失風度。
PS:沒有人規定微電影的時長,如果時長也是來評判一個微電影好壞的標準的話,我只能說:雖然很生氣,但還是要保持微笑哦,科科~
補充修改一下:我們贊同對經典作品的致敬,但是堅決抵制對原作的抄襲行為!
第二次在知乎發表答案了。今年已經大三了,明年就該和大學說再見了。三年參加了兩年微電影,2015年親自操刀《驚蟄》,今年退居幕後,看著《劇.本》從無到有,誕生、成長、成熟。作為一個五四微電影的參與者,首先要對所有作品的參與者致敬:大家辛苦了!無論作品優劣好壞,能完整地完成一部微電影作品都十分不容易。 這個是個影評答案,那還是要講電影。微電影作品,特別是大學生微電影作品,要追求的是什麼呢?目的是什麼呢?從一個已經從事了6年業餘微電影創作者的角度來講我的體會:一是要講清楚故事,二是要立意積極正面,三是要引發思考,四是能吸引觀眾。那麼從這四個方面來看今年的微電影呢,大家都走向了一個誤區,就是在2015年《窺視未來》和2014年《影》的影響下,都開始走魔幻風格,今年最為突出的就是《手機》,為了魔幻而魔幻,當我看到男主拿著手機進教學樓的時候我是懵逼的,他為什麼就進去了呢?然後這就讓我不得其解,也就沒有耐心繼續看下去了。魔幻風是好是會引起大家的關注吸引觀眾,但是當為了魔幻而魔幻時,情況就不容樂觀了。所以在今年的這些影片里我倒是看好《方圓》,來源於現實,講的就是身邊事情,但令人遺憾的是故事情節趨於紀實,未免拖沓。對於大學生微電影不能從技術層面要求太多,完全追求畫面的美觀和技術的高大上也是表面文章,就此評統計學院的作品保持了統計學院自王主席以來一直保持的高技術水準,但同樣遺憾的是無論是去年的《自由之路》還是今年的《Sirigo》都難以重現《影》高質量的劇本水平了。至於其他作品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也有許多不足。比如新聞學院的一部作品,立足於探討新聞報道的取捨問題,但是將校方和學生對立了起來是合適的價值取向嗎?所以針對今年的微電影大賽真的需要大家好好反思,是不是應該讓她回到一條正常發展的軌道上來了。 此外,談談《劇.本》吧。我想各位參加微電影創作的編劇在看過這個作品之後多少都會有點觸動吧,為了一個博人眼球的作品的誕生煞費苦心,徹夜難眠,至少這是我們編劇組的實情。去年創作《驚蟄》斃了十部劇本,今年也改了六七部,最後才定稿開拍。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就一直在思考我們要帶給大家怎樣一個作品。我想首先是不敷衍,這一定必須是我們最高水平的體現,必須是我們嘔心瀝血之後的結晶。再一個,是能看的懂,要有一定的邏輯。第三,還要有一定想像的空間留給觀眾,讓大家要有所思考。當然還要靠主題。有很多人看過影片後來問我《劇.本》怎麼靠主題的呢?很簡單,燈火萬家,點滴人大,不是說我們要拍出燈火萬家的畫面,也不是說我們要講一個個在人大發生的真實故事,我們所理解的主題就是「浮生本為劇」,萬家燈火也好,人大點滴也好都是指我們的生活,而我們有時總是覺得生活無趣羨慕電影中的曲折情節與人物百態,但其實我們的生活要比電影更加精彩,生活就是一部電影,電影都來自於生活,與其挖空心思空構一個樓閣,不如從生活中拾取基石,搭建一個作品,講好一個故事。我想這就是我們希望從《劇.本》這個作品中表達的主題了。 最後還是要再向五四微電影大賽的所有參與者、承辦方和主辦方致敬,感謝大家的辛勤付出,同時也要向所有關注和支持我們的朋友家人老師同學致謝!感謝大家對作品的耐心觀賞和支持!最後我謹代表我個人向在騰訊視頻和優酷視頻上觀看過我們作品《劇.本》的4614人次的觀眾表示感謝!謝謝你們的認可和支持!《劇.本》鏈接:騰訊http://v.qq.com/boke/page/a/i/6/a0196th2ci6.html優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0NzE5NDkwNA==.html?refer=pc-sns-1x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修改:我這裡要談的是涉嫌抄襲的問題。(主要是覺得不在開頭說出來不會有人戳進來看【微笑】)
——————————————————————多圖預警。作為財金微電影劇組一員,我盡量客觀的看待這次比賽,所以我知道正如其他回答中所說,自己的孩子再丑都得誇。我不管怎麼誇《劇?本》這部作品都很生硬,因此在這裡把本院作品留給他人做客觀評述。
今天來回答,是想以一個觀影者的角度,來談談《sirigo》這部作品。我不是來撕逼的。我完全可以匿名回答下面的內容。之所以不匿名,是想儘可能客觀約束自己來說這個問題。我的回答與本院和《劇?本》劇組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我的回答有任何不當,是我個人的問題,請不要連帶指責財金和劇組。
相信大家看完第一反是驚艷。沒錯,我也是。鏡頭很好。劇本也很好。主題也很好。當然前提是,我沒有看過《調音師》和《她》的話。
我們先來看幾張圖。
以上是《sirigo》開場的大書房交談。作為《劇?本》編劇組一員,我們在開始寫劇本前,觀看了以《調音師》為代表的一系列優秀的微電影作品。所以我能記住的畫面,是這樣的。
如果這一段是單純的致敬,我可以理解。因為在《劇?本》這部作品中,我們也運用了很多台詞和場景來表達對優秀影視人以及影視作品的敬意。例如對papi醬,王家衛,周星馳等還有作品《大話西遊》、《唐伯虎點秋香》、《瘋狂動物城》、《夏洛特煩惱》等。這些鏡頭對於我們被吐槽多次的24分鐘時長來說我相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借鑒也停留在台詞等不干預主線劇情的方面。但是接下來我就很懵逼了。
《sirigo》大概講的是男主創造出了一個有感情的智能系統,與其互生情愫的故事。最後siri為了讓男主多關注世界,選擇了放手。
而獲得201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Her》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大概框架似乎好像看起來應該是差不多的吧……然後還有堪稱《Her》中最經典的一段鏡頭。
我在《sirigo》中看到的似乎好像看起來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吧……最後,siri離開了賴基正。而薩曼莎也……(ps這個地方其實薩曼莎其實還沒有消失,我只是為了證明她最後消失了截了一個圖【捂臉】)誠然,主創團隊在之前已經說明過這次的劇本有問題。但是我希望,如果是這樣的問題,請清楚地說出來,而不是給旁人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多少個劇組辛辛苦苦多少個不眠夜熬出來的劇本,如果被這樣的劇本比下去了。至少,我不代表任何人的說,我是不服氣的。
如果說貴劇組真的就這麼巧,全組上下沒有一個人看過這兩部作品,如此湊巧的雷同,我無話可說。事實上,我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貴劇組有抄襲嫌疑。
我只是心裡不舒服罷了。更何況,《Her》是1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又更何況,《劇?本》講的就是編劇組買了一個劇本的故事。裡面唐琰說了一句話。
「也沒說一定要原創啊,好用不就行了?」
如有冒犯,深表歉意。ps 手機碼字困難,網路信號不佳,圖片如果插錯了……對不起我也沒有辦法QAQ「影評是指從藝術性、觀賞性、技術性、社會性及政治等方面對一部電影進行評價和批評。 」原本我覺得看完這些微電影我連性慾都不會有了,直到我看見了《sirigo》這部作品。影片創意太棒了好嗎!!!!!!!簡直是五千年難得一遇的好電影啊!誰會想到AI會和人類暗生情愫呢!除了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沒有了啊!這種原創簡直是突破天際的帥氣!prprprpr!女主的聲音也特別性感,我覺得她可以憑藉聲音衝擊一下奧斯卡影后,講真。前面黑sirigo的都是些什麼心態,講道理,我村裡人,電影看的少,但是以我的欣賞水平,這絕對是一部沖奧作品的前身。不知道那些黑sirigo的人是什麼心態,什麼《劇-本》、《方圓》,都是渣渣。
謝邀。
我是一個實誠的姑娘,在評論前,我還是先翻開我的身份牌吧,明著說:我是參與策劃十六號作品《方圓》團隊中的一員。
再說說作品,我就挑幾個印象比較深,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說說。(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沒有看完所有的。)
十七號《逃》
這是除了自家作品外,看的第一個參賽作品。先說我印象中的一些整體特點:短、敘事方式奇特、原創片尾曲。短這個很直觀,不用我多說。我也挺喜歡這種比較幹練簡明的節奏,沒有什麼為了渲染而被濫用的慢鏡頭。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敘事方式。由於完全不同的敘事手法和節奏,我覺得很多人(of course, including me)一開始是看的雲里霧裡的。
「啥?她在幹嘛?」
「咦,她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嗯,她想表達個什麼……」
諸如此類。
在認定後面都是相似片段的重複後,我直接跳到了結尾。第一次看的時候,連結尾那句「大家都很幸福」我都沒看懂。看完後一直在想中間那段到底是穿越還是女主在神遊……對於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一些鏡頭表達的含義,我覺得有些晦澀。我們大學生很難拍出引人思考的作品,晦澀或許能成為很好的優勢。但是從觀影者的角度來講,一個幾分鐘的微電影,我看第一次的時候都會選擇快進,這讓我對這部微電影的觀影效果上很難給出比較好的評價。
但是原創片尾曲是個驚喜。微電影都會配上bgm,但是要想找到一個很適合電影情節又不爛大街的音樂不是一件容易事。而自己創作一首,是一個不錯的法子。但是在一個校內微電影比賽中,一個團隊自己作了一個原創曲,先不論這首曲子的好壞,這份認真勁肯定是值得讚賞的。
補充一點,雖然這部微電影看的我雲里霧裡,但是我依然能感覺到女主角的故事可以投射到我們很多大學生身上。這一點說明這部作品還是很扣「點滴人大,燈火萬家」的參賽主題的。嗯,起碼很扣後半句。這畢竟是一個微電影比賽,扣題,是基本要求。
十八號《手機》
一部後期製作還行,但是讓我犯了不少次尷尬的作品。
作為一部科幻題材作品,特效肯定是必要的。而這部作品的特效在我看來是足夠支撐起整部作品的。這一點,作為特效渣,我先膜一下。
其次,就主題而言,主人公的問題也是可以投射到很多人身上,這一點也還不錯。
以及,男主進入那個所有人都低頭玩手機的世界後,各種各樣的表現手法都挺有意思,詭異的音樂,驚悚的表情和打扮都突出了主題。
接下來讓我吐槽的話,最最重要一點:調色!飽和度!
為了區分現在和過去(或者幻境),大家好像都喜歡調個色,調個飽和度,再加個濾鏡啥的。光線這東西,無論拍照片還是拍影片,都是重點。不過如果沒有很好的打光設備,我們只能做點後期對吧。所以我覺得,加,可以。過度的話,實力拒絕!而且這種事不要上癮啊。上癮的後果,舉個栗子,就是「阿寶色」已成於正影片擺脫不了的梗。
然後,關於主人公重回現實那一段,優點是很直觀地表現男主打破鏡中,也是以前生活中的自己,實現了蛻變。但是,個人覺得哈,有些中二?所以看的時候有點覺得尷尬症犯了。不過這一點,僅僅是個人感受,是好是壞,暫做保留。
最後,說點細節吧。關於最後的配樂,直接用的是《say goodbye》的高潮部分。其實歌詞與情節還是搭的,但是我總有種不搭的感覺。我覺得應該是,曲的高潮很澎湃,但是電影情節本身沒有那麼澎湃,顯得歌曲的調超出了電影的情節。以及,一部科幻題材的微電影,配上《say goodbye》感情這麼濃厚的曲子,總是有些風格不搭。
二十六號 《sirigo》
這部我必須得評價一下啊!
其實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是很喜歡的。開頭即放出了結尾,給你想像空間。在你想像的時候,旁白給你背景介紹。嗯,這是我最喜歡的微電影《調音師》的敘事手法。這部作品裡也採用同樣的方法,但我覺得效果是不錯的。
首先開頭就給我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節奏不快也不慢,腦洞開的大小剛剛好,充滿節奏感的配樂與故事很搭。以及-——
男主和他唯一基友的演技還真不錯哈。雖沒說演技一流,但是起碼會演。尤其是這基友,小眼神,皺眉毛,各種不吝惜。嘿嘿。
再說說整體。故事節奏我覺得把握不錯,比如男主給基友介紹三個月是怎麼把siri培養出感情的時,鏡頭剪切、台詞、節奏、背景音樂的配合,都很棒。劇本本身也挺有意思,不會有特別生硬突兀的地方。
接下來說說一些問題。首先,還是這調色啊……是不是扯上科幻,大家看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樣了?上一張圖——
其實一開始截這張圖是因為它間接和圍棋相關(*/ω*)不過AlphaGo的海報明顯色彩來看是有些過曝了。類似的細節都體現了劇組在色彩和光線方面還有待加強。這一點就不再贅述了。
接下來是配音。人工智慧的配音其實是很有特色的,然而劇中那個妹子的配音,無論語調、語速、音色還是情感,都和一般人工智慧的配音有很大差別,這一點會讓我齣戲。
雖然前面的配樂一直很好,但是,最後為了放完配樂,連CAST都滾完了,配樂還沒結束,於是只好一邊放音樂一邊黑屏。這個對於我這種看到最後的觀眾來說,是很不舒服的觀影體驗。
然後是最大的一個問題:很好扣題了嗎?或許最後男主離開siri可以理解成回歸「燈火萬家」,但是我自己這麼說都覺得有點牽強。所以,作為一部微電影,這應該是所有作品中我看得最歡樂的一部。但是作為參賽作品,最後如果因為沒有很好扣題而沒能得獎,那就很可惜了。
這一部電影評論的最後,悄悄地問一句——
男主在一勺池這扔進去的真的是自己手機嗎?我覺得不太可能,那這個沉入水底的是啥?
十九號《劇·本》
財金,向來不缺人力物力。一打開,24分半,這長度,足以證明製作組投入的心血。
我是一個實誠的姑娘。老實講,我……沒看完。辦公室一點開看到有24分鐘就被BOSS喊過去做任務了Orz
不過看到前面有位答主寫著「我想各位參加微電影創作的編劇在看過這個作品之後多少都會有點觸動吧」,我這個一來劇本就被小組斃掉的編劇就在這留個坑吧,春假回來品一品。
十六號《方圓》
終歸還是回到了自家的作品。
前面提到了,我是參與策劃的成員之一,不過作為一名新聞系出身的實誠姑娘,我還是得客觀分析一下。
還是先說優點。我覺得最大的優點是點題。「點滴人大」和「萬家燈火」都點到了。
再其次,是優點也是缺點——真實。畢竟作品是改編自真人真事,演員也都是體育特長生,籃球隊教練和法學院老師。很多人算是本色出演,還原度是有的。在大家追求新奇的時候,回歸本真和樸素的敘事手法,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還有就是光線——
看到的所有作品裡,這絕對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角度、光線、以及教練離開後偌大籃球場只剩男主一人的空曠……頓時覺得意境都出來了。不過其實也不是每一個鏡頭都把光線運用的很好,但是這裡確實很好地運用了室內籃球場的光線。
再說說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前面提到的,太過真實,從而顯得情節沒啥波瀾起伏,因此觀賞性不是很高。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字幕(如下圖)這些敘說歷史的字幕會讓我覺得這個更適合拍成一部人物紀錄片。還有比較可惜的是,在男主重新振作後,那應該是高潮,最好的表現方式應該是拍現場讓人熱血沸騰的比賽場面。不過我們最後就放了幾個男主自己在那打球的鏡頭……
配樂也有些可惜。男主投籃用《灌籃高手》的配樂是可行的,但是那一段很短,配樂戛然而止,然後立馬轉入下一個鏡頭……我自己是覺得有些不流暢。
最後一個問題,其實是基本所有參賽作品都有的問題——收音。這個問題,也經常被我們老師說啊。其實主要原因是設備,但是收音不好真的會影響觀看效果。
In conclusion, 其實看的的大多數作品都有優點缺點。但除了扣題這一點,我主要是從一個觀眾的觀影角度來評析的。so,我不參與預測比賽結果。不過有的作品看的真的挺歡快的,能感受到製作組的用心。以一個觀眾的身份,向各位說聲謝謝。
--------------------------------------------------------------------------------------------------------------------------------------------
此處首位呼應:我畢竟是個實誠的姑娘,所以還是得說句——這個「謝邀」寫出來真的挺爽啊,可是我不是在知乎上被邀請的,而是在微信上被邀請的_(:3」∠)_
取匿了,感覺大家都理性地在討論,也有其他幾位答主表示觀點的客觀。歡迎繼續探討指正~
====================================================================學生舉辦的活動,學生參加的活動,自然還帶著些青澀稚嫩的學生氣。No offense. 現在的大學生活很豐富,而現在的大學生也不似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只會讀書或者有些基礎愛好。像這次五四微電影,20多部電影里,導演編劇不乏從初高中就開始業餘愛好相關創作的同學,攝像也有在本校攝影攝像方面廣為人知的學生,而原創電影主題曲的詞曲作者和演唱者們也有在學校里混得風生水起的人物。然而,這些可以在推送配文里拓展成一大段精彩內容的幕後故事,也沒辦法給這次微電影比賽和這些作品更多加成吧。先說比賽。這個知乎問題叫「如何評價中國人民大學五四文化藝術節"點滴人大,燈火萬家"微電影大賽的作品」,希望大家都能各抒己見、踴躍討論,像知乎上討論大聖歸來、瘋狂動物城那樣,嬉笑怒罵百態盡顯,抖機靈的和專業分析的各領風騷。畢竟現在新媒體發展這麼迅速,學校各項活動的宣傳方式層出不窮,要開創一條新路真的不容易!但是!這種做法真的有意義嗎?本人持保留態度。首先,大量的作品湧現,幾乎每部微電影背後的團隊都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傷神勞力一個月,但宣傳效果如何?且不說有多少路人看完了這所有的作品(我知道這樣的人有,也不至一個),許多主創也只是挑著往年成績比較好的學院和所謂的大院,以及學校里相關技術比較好的組織來看。其次,吃瓜群眾會關注到你推送了這樣一個問題並仔細作答嗎?來回答的不都是利益相關的學生嘛!雖然目前看大多數都挺客觀的,但沒有足夠多可以完全置身事外之人作出的評價,這個問題的出現是在逗我么?啊,其實我是想說主創們都這麼累了,讓他們休息會兒不行么…(重點誤)再說作品。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就跟自己生的孩子一樣,可能眼睛小點兒、個子矮點兒、性子淘點兒,但還是看著很順眼的嘛!可是別人看你的作品時不講情懷啊…首先是被上面許多答案提到過的「切題」。@獅子小怪獸 發了要求截圖,有助於大家更好地追本溯源。乍一看,切題的真不多。雖然主創們創作時肯定是以此為出發點構建的整個故事,但是觀眾們理解成什麼樣呢?如果看了其中幾部作品,我會以為這次的主題是講信息時代啊人工智慧啊之類的;再看另外幾部呢,我會覺得是講日常校園生活的…反正一起看的話,僅憑自己的理解還真不知道是要說啥,不過看到樓上幾位 @趙子超@秦意濃濃 等的解釋說明,也能理解,但本身也還是不夠鮮明突出。然後是整體技術水平的問題。的確,部分作品看的出來在技術上用了很大氣力,甚至就是考慮以技術打天下。樓上也有關於技術性和故事性的各種爭論。但許多作品存在的配音混響突變,鏡頭各種迷之搖晃,燈光不到位難道不是最基本的技術問題嗎?我們不會要求這樣一個比賽的參賽作品要做出好萊塢大片的技術水準,但是基本的要求是不是要達到呢?譬如說,我們沒有資金去專門的錄音棚,但在一段完整的對話中,我們能夠做到的是混響應該保持基本相同,聲音不會忽大忽小吧。然後說點自己對看過的作品的感受。個人比較喜歡《方圓》和《劇本》,雖然它們也都有很多小問題,有些還是共性的,比如:節奏不夠緊湊,立意不夠鮮明等等。但喜歡這事兒本身就是很奇妙的。《方圓》敘事,基於真實故事改編,情緒感染力上自然比其他作品有先天優勢,特別是男主眼淚滑出來的那一下真是…震顫人心啊!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帶入的情感啊!小學運動會,你們班差1分沒拿第一;初中足球賽,你們班主力傷了被別的班恨虐了一把;高中軍訓拔河,你們班雖然是學霸班但各個有力量,無奈第一輪抽中後來奪冠的班級慘遭淘汰,還要被人笑話是書獃子;大學創業,整個團隊辛苦了個把月結果項目被斃…不如意事常八九,相信每個人都能在這個故事裡看到自己的影子。《劇本》魔幻,但又緊緊連接現實,觀影過程讓人有跌宕起伏之感,和今年爆發的諸多魔幻現實的微電影相比,故事最後圓的還是相對較好的,特別是為了最後抖包袱,中間的細節伏筆很多,是我個人喜歡的風格。開頭幾個主角間的鏡頭切換配上BGM真的太讓人心水了,最後的原創歌曲也好聽,連我母上大人這種對音樂非常挑剔的人,聽到我手機里傳出的片尾音樂時都讚揚了一句。《手機》出發點很好,關注到人們現在越來越依賴手機的社會現象,但是開頭男主和媽媽及老師對話時浮誇的演技實在令我有點跳戲,緊接著男主跑進教三那裡簡直讓我一臉懵逼又渾身一抖…但是不得不說技術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相信也是費了不少工夫來處理的。《TINY》,立意還不錯,呃…然後我就不知道說點啥了,反正無論是畫面、配樂還是顏值都比不上他們去年的作品吧…《The News Breakers》…這樣打學校臉是不是不太好…╮(╯﹏╰)╭《Siri go》創意還蠻好的,畫面也努力營造一種酷炫的風格,配樂好聽,演員演技也還不錯。但是感覺故事在這個時間的限制里開展地有些生硬了,順便說一下Siri的配音,雖然可能是為了表現主題特意找的這種特質的聲音,但缺了人工智慧系統原有的乾脆利落。最後,必須給所有為微電影付出心血的同學們,真的很不容易!!祝願你們以後能做出自己更滿意的作品!(づ??????)づ而我…我為什麼沒有在好好學GRE,跑來寫這麼長的東西…我大概是瘋了…(⊙﹏⊙)看完《月食》,和大多數人一樣,一開始是懵逼的,雜亂的敘事,極其雜亂,但是破碎的鏡頭又傳達了一個較完整的概念。可以看出,導演在作品裡面玩了花樣,儘管帶有特別的風格,但是以比賽角度看來,或是主題角度,更像是導演的自娛自樂。
我下面根據自己的看法以及和導演的交流對這部微電影進行一個小分析,裝逼無視。1.片頭不停地奔跑象徵夢的開始,一般說來,人的噩夢裡最常出現的就是奔跑。2.全片被五個月食過程(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分為五幕,我查了一下,這五個過程的名字是按時間排列的,但是故事本身不是按時間發展的線性敘事。3.分五幕且前四幕的每一幕都是零碎的片段,有的片段進行了更細的分割並且部分內容重複出現,像是仿照人的夢境來設定的,人的夢境內容都是零碎不連貫的。4.轉場幾乎都是淡出黑屏,同上,仿照夢境,黑屏像是睡覺時閉上的眼睛,夢的片段與片段之間即睡覺時閉上雙眼的黑暗。5.最後一幕(復圓)是完整連貫的,再加上女主的動作,容易看出這是夢醒後的現實,同時也是最後的暗示前面的夢境。6.前四幕中,男主與好友的交談屬於現實,用的男主家中環境的空鏡頭轉入畫面來區分夢境內容。7.夢與現實的區分,剪輯上,夢的部分是碎的,不斷交替穿插,而現實中男主與好友交談部分是完整的且進入的鏡頭有所區分,最後一幕現實也是連貫的。調色上看,夢境內容為色溫偏冷的白天或是昏暗路燈下的黑夜,最後一幕現實部分則採用了較高飽和的色彩。8.穿插的兩段奇幻成分則進一步強調了夢境的存在。如有錯誤解讀,希望指正。
個人看來,在夢境的表達上,《月食》與其他微電影有明顯不同之處,儘管個人實驗意味有點強,但是不影響它的亮點所在,並且畫面和收音是可圈可點的,這些方面看來,《月》是出色的。不過從比賽角度出發,就顯得力量不足。
總的來說,《月食》的風格和概念是本次比賽中我最喜歡的,我不看好它,但是這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準備寫下這個回答時,在國民表率佔據的票圈裡看到一句話:在這個故事乏善可陳只能靠情懷來搪塞青春的時代里…我是16號作品青年人大體育校園《方圓》的編劇,聽聞微電影第一次放在知乎上討論,想來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大家心中各有定論,但還是想前來講一講這個故事。2013年進入人大法學院時,在青年人大的招新會上被體育校園當時的部長「我們真的很缺人,請加入我們」給帶入體育校園。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組織,它名義上是體育與新聞媒體的結合,實際上是一群來自人大各個學院的體育狂熱粉組成的奇特組織,它每個月8號或者18號出一期大家殫精竭慮出了選題寫了採訪稿熬夜排好版,放在各宿舍樓下沒人看的角落的報紙。在這個互聯網信息多元化、紙媒衰落的時代,它固執而又天真的堅持著。也就是在這裡,我遇見了一群可愛的人。於是在交換回國的第一個月,其龍大神在群里說我們一起拍個微電影吧,就當做紀念。於是放下司法考試、雅思、考研一系列焦頭爛額,赤手空拳全憑一腔熱血的開始了這個微電影。劉洋,是我入學他剛好畢業離開的據說神一樣的存在,我沒有看過他打球,但從很多人口中聽說過他,在體育校園的報紙中看到過他,我熟悉帶我的師姐談起劉洋時的表情,像初高中年少時路過籃球場,男孩子在陽光下揮灑汗水,運球過人上籃,一氣呵成,全身都是青春的荷爾蒙。敲定劉洋的故事原型,源自於他自身的人格魅力,他既是國防生,也是校隊男籃的核心,然而,他的籃球之路是具有悲劇色彩的,最後帶傷入伍時的心境究竟如何無人得知,但我作為一個觀眾,如同看到科比最終退役那樣,心中始終有敬佩和些許遺憾,所以私心想讓它呈現於熒幕前。那些關於青春的堅持與妥協,那種想要而不可得的遺憾,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的意外之喜。對於這個故事,各位看官也不妨掠過,關於體育的故事,沒有奇特的創意和酷炫的特技。大同小異的情節,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有想要記錄青春的真心。從教練到隊友的質疑,到老師的有意指導,再到陌生食堂阿姨和宿管大叔的溫暖,到最後父親的解惑,從天之驕子的雲彩下掉落後如何放下執念,感受身邊的溫暖,達成與生活的和解,這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同時,作為法學院的學生,為了表現他對自身專業的理解,權力與規則的解釋多謝胡天龍老師的指點和小夥伴的反覆討論,最終答案並非固定,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因為沒有學過編劇,腳本的撰寫也是在網上臨時抱佛腳突擊所成,若不是這一次微電影,可能也感受不到作品之外每個工作人員付出的心力。所以越發欽佩其他作品的腦洞和創意,欽佩他們講故事的能力。方圓有諸多不足,情節拖沓,缺乏衝突,不夠感人,感謝每一位對方圓給予或贊同或批評的建議和意見的人,但就像是前面有位評論所言,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眼裡縱有百般不是,在外人面前總歸還是會表現出喜愛的。我無法從完全客觀的角度評價其他作品,故權且講出我眼裡方圓幕後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有幸被您看到,也算不負我於深夜寫下這段文字。此番微電影,只為體育校園2013級成員對曾經青春的紀念。而後或許各自殊途,各有自己的詩和遠方,但曾經一起走路的人,永不相忘。我有一壺酒,君若有同感,可共飲,酣暢至天明。
先說這次比賽主題。
首先,主題是講述屬於自己的人大故事,關注人大工作人員生活。角度要求是從小事著手,以小見大。(雖然主題顯得非常的偉光正,但是在評價的時候畢竟要從主題出發才對嘛^ω^)《I,HR》用了夢境的手法,體現的是人工智慧與HR的結合,創意很棒~夢的結局也是反轉。最後的升華也銜接的很自然。但是配音中間有一部分好像有點問題(或者是我電腦的原因?)演員表現也很正常。《信自遠方來》。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Hello,stranger》。對不起,開頭我真的真的沒聽清。《一念》。大魔王是最後那個的意思是?難道不是宣揚真善美的?《後來我成為了你》。人工智慧again?不過會覺得有點《影》的痕迹。《大人大的小大人》。劇本構思雖然不算十分新穎,但算得上新奇以及不落俗套。從助教和快遞員兩個任務入手,體現他們的日常。從表現內容來看,也符合我們日常對於助教和快遞員的認知(尤其是助教,翹了無數節習題課的我真心覺得對不起助教們(つД`)ノ)總之主題分滿分。內容上主要是兩個任務從接近失敗到成功的轉折點顯得有點突兀,比如說助教的部分如果多一些被嫌棄之後的努力會更完整。然後說到演員表現,整體表現自然,但是有的細節會顯得刻意和齣戲了,比如說:取快遞的時候嘴角泛起的笑,應該是拍的時候略尷尬吧(′-ω-`)。拍攝手法什麼的,畢竟不懂,不好多說。《文學記憶》的色調真的很棒。圖書管理員的故事講的這麼舒服也是不錯~《野貓俱樂部》。看了這麼多,覺得不重複表現形式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以交換的方式謀殺了自己。」PS:好喜歡打籃球的那個男生的那支筆 2333《平行時空》。主題是:擁有超能力的人大學子為了保護女朋友的故事耶!表示看懂了模仿《蝴蝶效應》主人公可以回到過去的部分。但是平行時空表現在哪裡呢?是女主的自白部分嗎?(想問平行時空的想法是類似我周董《不能說的秘密》的情節咩?)內容方面:男女主分手之前的衝突再多點成嗎?因為男主和別的女生走在一起掛電話掛的快點就分手?還有兩個人和好⊙▽⊙實在沒懂。演員方面,兩個人應該不是情侶,且沒放開,法學院門口那一段的擁抱,好尷尬啊-_-||。嗷對,有段台詞和口型沒對上。最後BGM還不錯~七號:文學院作品《文學·記憶》
可能很多人看過了《文學·記憶》後,也並不很能理解這個微電影究竟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情節。男主是一點陣圖書館學生管理員,特別愛護書,特別不善與人交集,特別乖,一緊張就犯錯。
女主是一位特別愛讀書的,特別愛寫段子,特別開朗的女孩。圖書館裡有一條規定:管理員絕對不能騷擾讀者。男孩做管理員有一段日子了,每天搬書,上書,下書,掃書,擦書,休息的時候,總躲在樓道里打盹。一日醒來,發現腳邊一書籤,撿起來讀出上面的文字,
男主又接連在許多書中發現類似書籤 並開始尋找書籤的主人。男主一見傾心,但又害羞,而且館規限制,總和女主保持距離,默默的尋找機會。
第一次機會,男主整理書架時,女主經過,並在旁邊放書,過道狹窄,男主為了讓道 被書砸中,女主回頭一笑了之。第二次機會,男女主迎面相對,男主想打招呼,女主無視。沒成想 女主過來問男主找本書,男主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男主找到了書,做了個夢,內容大致上是與女孩好了。夢醒了,女孩再也沒有出現。男孩依舊搬書,運書。一天,他發現書中有女主字跡的書籤:如果我只有一天的記憶,我會選擇記住你。
這個故事,簡單而溫暖,但是又帶了一絲絲酸澀。幾個近景鏡頭的連接,串聯起他們前兩次的相遇,急促而帶著尷尬,卻也有溫情涌動。中間不斷響起的詩歌,應和了「文學」的主題,也在訴說整部微電影的情節「記憶」。之後男主夢裡的那段「愛情」,鏡頭晃動不穩定,似乎在表現這是一種虛幻的美好而非真實。
很喜歡的一個鏡頭:女主從電梯里出來,男主追女主到了圖書館大廳,陽光剛好橫亘在兩人中間,遠處的迴廊是兩人故事開始的地方,如今夢醒,依然在那兒……
這種對愛情的渴望和對文學的熱愛,糅合成他們身上那種淡淡的,寂寂的憂傷,好似在對命運的玩笑做著令人心傷的妥協。
無論如何,我愛這部用心凝結成的作品,那是我們所有人努力的成果。能不能把這種問題刪了?有損人大名聲。大家拍的開心就好、何必互相攻擊?都是外行、又怎麼可以對別人作品指指點點。
利益相關:
商學院宣傳設計中心負責人《手機》 導演&特效師其實很贊同一個匿名的答案。
評論里的人估計大多數都是直接利益相關者吧,估計不是導演就是編劇,再要麼就是參加過五四微電影的師兄師姐。我們都是非專業的愛好者,每個人都有自己對電影的看法,並且都不成熟。我們交流的目的是理解,而非改變。
關於微電影,我不想點名任何一部作品。但是有些現象讓我有些難受。
首先是劇本的雷同嫌疑,誠然我之前沒有看過那部奧斯卡獲獎電影,但我現在看過了。借鑒無罪,但是好像看到該片利益相關者坦言沒有看過本片。本人沒有看過可能發生,但是要是整個劇組都沒有一個人看過那部奧斯卡的電影,我手抄PR和AE代碼,另跪求以後拍電影拉上我,做牛做馬都行,萬一哪天真奧斯卡了呢。 其次是關於「故事第一還是特效第一」的爭論。我覺得這種情況,基本屬於護犢子,自己特效做得好,就說特效重要;劇本寫得好,就說故事重要。有好劇本能不用?有會做特效的能不做?故事是微電影的肉體,特效和剪輯是微電影的衣服。說故事不重要的是戀物癖,說剪輯特效不重要的是AV愛好者。兩者都很重要,並非以某一側為重。沒見過哪部大片只有故事沒剪輯,或是有剪輯沒故事。為這種事情撕【嗶--】沒意義。 最後是,有一部分作品,實在不走心。最討厭的是畫面和聲音對不上,或者是底噪特別大。看著簡直是煎熬,看1分鐘跳3分鐘。收音設備差可以理解,廣播台這麼多會AU的同學,院里一個也沒有?後期配音可以理解,不能調節下畫面或音頻速度,或者多錄幾次?我覺得這些涉及不到技術問題,純粹是態度問題。不客氣的說,和這些作品同台競技,拉低檔次。—————————————————華麗麗的分割線————————————————
最後對《手機》做一個儘可能客觀的評價
立意:90分
手機病真的很嚴重,每個大學生都存在的問題。總算是脫離了以情與愛為主線的怪圈。劇情:60分
客觀來講,劇本確實不夠順暢。有很多地方的角色設計不太合情合理,抑或是設計了但沒有拍出來。例如為什麼去撞鏡子,為什麼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後會跑來跑去。儘管有些地方我們考慮了主角的心理活動,但根據觀眾反應來看,我們並沒有處理好。後期:95分
在大一畢業暑假的時候好好學了學特效製作,總算從五毛學到了一塊。從開始時鏡中無鏡像、鏡里鏡外人衣服不同、撞鏡子,同一個人同鏡對話(雖然不難,但創意也確實是借鑒去年的微電影),到後面的一拳將黑衣人打的灰飛煙滅,時間靜止等等,大大小小十餘個特效穿插在12分鐘的微電影里,帶給觀眾的視覺效果還是能有一點點的。意濃的音效也是6的飛起,而且他沒有說給大家的是,大部分配樂都是他自己彈奏的。這兩點說起來,也算是盡我們所能了。表演:99+61
女主角是話劇團的師姐,全身都是戲,大家看過的也感覺得出來。男主角是大一的小鮮肉,沒經驗,但每次拍攝都要NG很多次,也算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大家理解萬歲。誠意:100
1,36人的龐大劇組。5次外拍,2次補拍,3月30號開機,4月16號殺青,23號成片。2,音效、特效、剪輯、調色。不謙虛來講,在我看到的作品裡是最好的。我們的軟體使用水平不會有多的差別,這背後多少個不眠夜各位AEer,PRer或者FCPer都能理解。3,字幕中英文,時間卡的很緊。4,片尾的剪輯都是按照音樂來的,合成都是用的AE。不是為了炫技,是想讓大家繼續看下去,看到我們劇組的歡樂與汗水。總分:???
這好壞優劣,都由觀者評說。做完了就是做完了,過去就過去吧,再接再厲就好,幹嘛光羈絆於自己過去的閃光或失誤呢。瀉藥。(說出來真爽,然而我是在微信上被邀的……)
利益相關:17號作品《逃》原創片尾曲詞作者除了《逃》之外,我只看了《方圓》、《手機》和《劇本》。因為其餘三部都沒有仔細揣摩,不敢妄加評論,故本回答只討論我略了解的《逃》。我應該是劇組裡看到劇本最晚的人,因為片子拍完準備製作片尾曲的時候才發現缺一個填詞的,於是才把我拉進劇組讓我連夜學習了劇本。實際上當我第一遍讀到劇本的時候是兩眼放光的,因為這種「螺旋反覆」的故事情節很有科幻性和趣味性,所以對我有極大的吸引力。仔細揣摩了編劇(和本片監製是同一人)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後,在去駕校的擺渡車上就大致把歌詞填好返給了曲作者宋老師看。從一個僅僅參與片尾曲製作的偽劇組成員的視角來說,我認為本片並沒有足夠完整地表現齣劇本想要表達的內容,原因在於某些細節的丟失和處理不當。劇本的終稿寫得較為完善,足夠的細節使得讀者對於劇情的把握不會太過困難。如對女主陳淑芬的性格刻畫,劇本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幸福來的好突然啊!她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把手機塞回口袋裡,打算喝口水喘口氣。打開書包掏水杯的時候,一不小心看到了自己的日程本。
她突然想到,按照自己的安排,如果課程取消的話,自己還是應該去教室自習才對,規定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女孩趕緊把書包拉上,繼續玩命往前跑。
劇本中的這一段將陳淑芬刻畫成了一個略帶強迫症、每日按照日程本卡著點做事的女學霸。然而這一個鏡頭在影片中只是簡單地停下、掏水、看日程本、跑向明德,缺少對細節的刻畫使得觀眾對接下來陳淑芬反覆從商學樓自習室跳回教二會計課的原因一直雲里霧裡。
對細節處理不當也使得影片的節奏和情緒一直比較平緩。陳淑芬被傳送回20分鐘前兩次後,開始想要試著打破這個困境。於是她有選擇躲開豆豆扮演的記者、從教二後門溜走、換自習教室等等。但是有些鏡頭並沒有讓觀眾在第一時間就get到陳淑芬為打破僵局而付出的努力,直到幾個循環過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之前的某幾個鏡頭是這個意思。基於這個原因,使得觀眾無法及時跟上劇情的走向,整部影片的節奏也一直不快不慢無法提速。不過!!!對拍攝角度的選擇和分鏡的剪切讓我感覺非常舒服,其中出現三次的第一視角也讓人眼前一亮,並且對刻畫陳淑芬內心的急躁情緒有很大幫助。而且5分48秒的那個鏡頭真是好看得不得了啊我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直戳我的high點!!這對於第一次做導演的大二女生來說已經非常棒了。沒錯,我就是公開誇我的同院師妹小番茄愛咋咋地!!作為一隻大四狗,回想起大一那年的五四微電影,無論是本院的作品還是自己參演的野團作品,現在想起來那些超長的鏡頭、昏暗的畫面和類似阿飄視角的取景都讓我菊花一緊。三年的時間電子設備更新換代帶給了我們許多方便,同時我也很高興看到劇本不再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校園愛情故事,越來越多大開腦洞的劇本和神剪輯脫穎而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走出人大。其實就像某匿名答主說的那樣,微電影於我們,只是提供一個當導演,當演員,寫劇本,做後期的機會,然而所有人都非專業,何必太過苛責呢。五四微電影本身就是給我們提供一個在寶貴的青春時期可以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表達我們對人大的熱愛的方式,在這個舞台中,任何參與者都值得尊敬。大家都不是專業的導演編劇演員剪輯,所以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並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就可以了,略帶遺憾的作品才是值得回憶的嘛~
同時我也很同意另一位匿名答主說的,明顯很少有人會認真地花時間去看這20多部微電影。這個知乎問題其實就是給每一部微電影背後辛勤刷夜的工作人員一個平台去訴說那些拍攝過程中所思所想與喜怒哀樂。所以我覺得大家不用上綱上線,更多去體會每一部電影背後的花絮就好,如果有心儀的對象鼓勵私信勾搭~最後再回到《逃》,我對電影的理解是我們不要拘泥在日程本所規劃的世界中,跳出來,逃出來,更精彩的世界等著我們。這也是作為詞作者的我想通過歌詞告訴大家的事。送上主題曲的歌詞,並再次感謝小橋牛逼的作曲和編曲,謝謝姚大社長的賞識,小番茄請繼續加油!期待你更好的作品!聽聞知乎上驚現關於我人五四微電影大賽的問題,默默地翻出來沉寂已久的知乎賬號,作為全程參與《siri go》製作的統計學院微電影劇組的一員,我希望把自己的一些感觸(聽說不發影評發感觸也可以那我就發了咯)分享在這裡。對於一起討論劇情拍攝做後期的劇組小夥伴們,這是對為了一個目標共同拼搏的美好時光的懷念;對於不曾參加過的朋友,希望看過這段話您可以知道這是一次怎樣的比賽,對於每一個參加的人大人有怎樣的觸動。
在正文開始前,首先代表統計學院微電影劇組感謝樓上各位對於《siri go》的各式評論,不論是讚美還是批評,都是我們前進的不懈動力!***************************************我是標準的分割線***************************************************首先呈現一點背後的故事,我想說說五四微電影比賽我是從2014年進入人大讀書起才開始接觸微電影,有幸跟隨2014年五四文化藝術節微電影比賽最佳影片《影》的創作團隊學習簡單的攝影、剪輯技巧,又遇到了很多貴人指點,雖然礙於自己天賦和時間,不能在此道上投入更多,導致最後落到現在這樣一個低不成,更低也不就的地步,但是興趣所致,也算有點收穫……至少看電影和影評的時候有了更多的吐槽點經歷了兩屆這樣微電影比賽,也大概明白了五四微電影比賽與其他微電影比賽相比,大致有以下幾大特點:(1)時間短:從選題到齣劇本再到拍攝、後期,往往只有很短的兩三周時間,期間還不能佔用過多的課業時間,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的需要把精力放在學高數、刷manual、考soa的專業……每年4月份都是活動、考試、各類比賽的多發期,票圈各種鬼哭狼嚎,人稱「血色四月」;同時微電影比賽只是五四系列活動的六分之一,還有其他五項比賽需要分走參與人員的時間精力,很多劇組的大一小朋友都同時參加了好幾項活動,幾乎把所有的空閑時間甚至是很多睡眠時間都奉獻給了五四系列活動,每次想起來都是一陣心疼。(2)任務重:從2014年起,人大整體的視頻拍攝水平有了實質性的提高,不論是拍攝水平、後期水平還是劇本的合理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參賽的作品明顯增加,其質量也不斷提升,優秀的人才不斷湧現,這使得想要在新的比賽中獲獎成了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然而很現實的一件事就是:參加比賽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一個讓自己讓大家都滿意的成績。最初,一個簡單的mv就可以有一個不錯的名次,而現在即便是精心製作也可能因為某個環節的疏漏功虧一潰(從最簡單的角度來看,2014年之前的作品,加字幕的都很少,然而2014年之後大部分優秀的作品都採用了雙語字幕,並且不是直接用百度翻譯糊弄事情,而是自己模仿美劇或者是國外電影認真翻譯過的)這也就使得各個劇組對於作品的要求不斷地提高,最終增大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3)參賽人員本身存在問題:其實這一點才是最關鍵的原因,又分為以下兩點。a. 視頻製作技術水平不足:除去新聞學院開設過專門的音視頻內容製作和攝影技術等方面的課程,大部分學院的學生在最初接手微電影比賽的時候都是零基礎零經驗:構圖只停留在三分法,剪輯理論最多刷一個夜看看能蹦幾個名詞出來就是極限了,看的電影倒是不少然而眼前既沒有神魔鬼怪也沒用超級英雄;單反只用來拍過照片還不會調各種參數,三腳架還在淘寶購物車裡,更別提斯坦尼康和滑軌這些進階菜鳥的玩具了;後期軟體只聽過會聲會影,Premiere打開一臉懵逼,Aftereffect打開電腦就崩,達芬奇連教程都看不懂,配音全靠腎5腎6,特效基本扯淡……因為我自己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雖然現在也沒好到哪去……),更了解自學各種設備、軟體、原理的艱辛苦楚,不知道各位看微電影有沒有看演職人員表的習慣,我每次看五四的微電影都會一直等到演職人員表滑到攝影和後期,看看各個學院又出現了哪些自學能力超絕的拍攝狗和後期狗……b. 很少有出色的劇本:樓上各位都提到過類似的話,那就是:一部好的微電影要講一個好故事,然而很尷尬的問題是……沒有這樣的好故事,也就是好的劇本。我個人認為想要創作一個好的劇本,必須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人生閱歷,而這正是大學生欠缺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故事往往重複或者雷同,這並不是因為編劇們不用心,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創作的基礎,因此只能借鑒別人的思路,這也是為什麼2014年《影》一炮打紅之後,懸疑元素的體現和剪輯技巧的運用成了這一兩年來各種作品爭相效仿的關鍵,自《影》之後,校園小清新路線不復,大量的懸疑風格作品出現,當然我也看到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很多劇組都在努力地擺脫這種風格,從《自由之路》的勵志風到《siri go》的愛情風,雖然其中也有各種不足等待我們繼續去提高,但是這是我們不斷改進不斷嘗試的一種體現,相比於在懸疑的路上繼續死磕再創高峰,我們更希望創作出更新穎更有意思的作品。***************************************我是不標準的分割線**************************************************下面說說我的感受,有些瑣碎不要介意(1)關於我們的微電影和微電影劇組《siri go》不同於《影》或者《自由之路》,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全新的風格,當然其中有一些故意設計的情節和前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男主在馬路邊遇到的騎單車的boy正是《自由之路》的男主,給人以時空錯亂之感(不過估計也就只有還記得的人有……);本作男主的名字賴基正諧音「賴機症」,也就是「手機依賴綜合症」的縮寫,同時這個名字也是前作男主演的真實姓名。片名中的go既是在暗示最後手機的離去,又是在和最近比較熱的AlphaGo相呼應,暗示了這是一個人工智慧的故事;再次感謝樓上對於本片開頭的支持,我們也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表現手法,希望能通過鏡頭的巧妙設計狠狠抓住觀眾的眼球,這一段選用的是韓劇《healer》中的一段配樂,池昌旭每次執行跑腿人工作的時候這段bgm就會循環的播放,其實最開始只是閑的無聊深夜放ost聽沒想到就用上了2333。可能與其他學院有些許不同吧,我們堅持盡量以大一的小傢伙們作為微電影比賽的主力,也正是因為這個不算古老的傳統我去年有幸執導《自由之路》,基於同樣的理由,雖然有一幫臘肉們在裡面胡攪蠻纏各種起鬨,但是我們依舊把導演、男女主(如果siri算女主的話……)以及主力後期的位置留給了沒有經驗卻滿懷熱情的孩紙們,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我院的微電影理念和技術可以不斷傳承下去,但是同樣的,因為要在短時間內提高你們的技術水平我們可能在一些地方採取了揠苗助長的方法,由此可能引發了不快,在此誠懇的向各位道歉,願明年的你們做的比今年的我們更好。血色四月結束了春假開始了,人閑下來心也就閑下來了,一個人躺在家裡一躺一整天,腦子裡浮現的畫面全是和你們在一起討論刷夜的樣子,想念吃不完的麥當勞和大雞排,想念不熄燈的1054和永不停業的明德超市,想念十樓的熱水和舒服的大沙發,想念一起走在回宿舍路上講的的鬼故事,想念你們叫嚷著撐不住了要回去睡覺卻依然陪我們撕劇本撕到天明的堅持,想念一宿不睡第二天六點繼續補拍的,睡了三個小時又跑回54繼續配音的拼勁,想念大家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我想,不管別人怎麼看,《siri go》是我們這個劇組的孩子,希望你們在五年十年二十年後,被社會的風霜磨平了稜角,被工作和家庭束縛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從投行或者保險公司或者其他什麼地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來的路上,滿腦子都是怎麼解決孩子上學問題怎麼還房貸怎麼改善過年的伙食的時候,看到一群拿著單反跑來跑去的大學生,就能想起那段一起走過的時光,想起這個孩子,願此時你們的嘴角能有笑容洋溢。(2)關於今年的微電影作品私以為作為參與者,我自己很難處在一個完全客觀的角度看待其他作品,就和這次回家(感謝麥當勞和大雞排)雖然我又胖了一圈可是我媽一點都沒有嫌棄我是一個道理,相信每一個劇組的成員看自己的作品都像母親看自己的孩子一樣,有再多的不足都是會越看越喜歡,在這種充滿偏見的情況下我不太想在這裡評價其他作品至於我們自己的作品《siri go》,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評論,還是那句話,你們的點評是我們進步的更好地動力。我認為,當一部作品如果能夠引起大家的點評,那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家就已經認可了這部作品,而一部無人點評的作品只能說明他自身的亮點不足以抓住觀眾的眼球,無法引發觀眾們進一步的思考,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siri go》我們還是都很滿意的2333。另外,關於劇情線、技術線和創新線的爭論問題,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走劇情吸引人路線的微電影,需要解決如何一上來就能抓住觀眾眼球地問題,同時也面臨著要在極短時間內把故事講清楚的挑戰;走技術線的微電影,需要有一個至少能看下去的劇本……至少要沒有邏輯錯誤;走創新路線的微電影麻煩就更多了……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說實話靠劇情還是靠拍攝剪輯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拍的好看,我們都不是學院派,也沒有學過那麼多理論知識,五四微電影也不是世界級大賽,只要你拍的足夠好,大家就都可以看出來,這就夠了。(3)關於今年的微電影比賽不論發了再多的牢騷,我始終認為:這兩屆五四微電影比賽是我參加過的最有趣的比賽正如我之前所說,這是一場業餘與業餘之間的較量(新聞學院的大大們息怒……你們是專業的),是一場在短暫時間內考驗劇組人員學習、合作以及創新能力的比賽,雖然可能存在各種bug,雖然前文吐槽了很多,但是我從不後悔入坑,每一年都可以學到新的東西,不論是腦洞思路還是技術革新,不論是從自己人還是從競爭對手,感謝學校一直以來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也感謝學院一直以來的支持。除此之外,關於宣傳和主題……如果各位每年都關注比賽就會發現……今年的承辦方已經挖空心思做了很多努力了,包括把影評環節放到知乎上,還有做了很多期推送,畢竟受限於比賽的本質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另外知乎上寫影評雖然有利有弊但是依然是創新,我覺得就算不好還是可以改正的吧;至於主題……其實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作品跑題,這個就和高考作文一樣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同時其實「點滴人大燈火萬家」這個題目本身就可以有各種理解方式,每一部微電影在不同人眼中又各有千秋,研究每一部電影是否符合主題就好像研究「死亡即刻給付」「期繳」「凈保費」這些字眼對應的符號在壽險公式計算里的無限種搭配一樣……會被累死吧……最後再次感謝主辦方和承辦方所做的努力,祝願之後一切順利!***************************************我是最後的分割線****************************************************最後看到上面評論的人大多數為各個微電影劇組的參與者,我們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進來,從更客觀地角度評價我們的作品,也希望大家在評價的時候,看到業餘選手各種方面的局限性,不要過分苛責於影片細節和專業素養(就算吐槽一百次調色難看配音難聽可是技術水平不夠、設備條件不足,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很難解決)希望每一個看電影的人能夠感受到我們藏在這短短的八分鐘背後的努力和汗水,希望每一個寫影評的人都能客觀細緻,不黑不吹,再次感謝所有已經為我們電影提出寶貴意見的同學,謝謝!願每一個參與比賽的人都能獲得你所在乎的那份心意,謝謝各位!補充:這不是一片影評而更像一片隨筆,願觀眾老爺不要在意,本文獻給所有在五四微電影比賽中志同道合併肩而戰的你們。想必別人看我的作品也是如此。
評論里沒看見的好好找找,不行換個眼鏡。聒噪。
除了自己做的,沒有一個微電影能吸引我看5分鐘以上。除了sirigo開頭出彩,多看了一會,其他都是跳著看的。想必別人看我的作品也是如此。
這種情況下還能有這麼多人深情評論,想必也是各位道友,幸會幸會,玩玩而已,別太認真,一起渣。
微電影於我們,只是提供一個當導演,當演員,寫劇本,做後期的機會,然而所有人都非專業,何必太過苛責呢。
如上。另補充一句:本人是電影愛好者,參加過往年的五四微電影比賽,與這次比賽任何一部作品都沒有利益相關,以下均是個人見解,沒有侮辱成分。
補充一句:看到其他人的答案評論里有人說讓我消消氣焰,但我想說的是,這裡是知乎,每個人都有發表言論的自由,如果有不認同的地方,可以一起探討。
這次微電影比賽給人的感覺就是宣傳力度不大,學校大多數學生不知道有這次比賽,包括學院給自己作品宣傳的力度也是不大。
談談總體印象吧,個人對這屆比賽的作品比較失望,沒看到幾個能讓人想再看一遍的作品。
從劇本角度來說,大多數作品存在的問題是衝突不明顯,沒有給觀眾強烈的反差,大多數故事顯得很平淡無奇。
從拍攝角度來說,有好幾個作品為了凸顯器材的高大上,裡面亂插入一些無關緊要,對敘事無用的鏡頭,比如《萬能手環》和《人大一卡通失竊事件》里用到了航拍,如果說畫面很美,能起到銜接的作用,那就是不錯的嘗試,但鏡頭晃來晃去,畫面也不美,也不助於故事情節發展,實屬自嗨。順便說一下,北京六環以內是不允許使用航拍的。新聞《The News Breakers》里多處運用了移鏡頭,出現很多晃動,不舒服,而且也不必要去移,有點多餘。這次比賽超過一半的作品出現嚴重的鏡頭晃動和無用的推拉搖移,亂七八糟的構圖,不會運用燈光的情況,更不用說畫面美感了。曝光過度,欠曝,景別變化匱乏,同期聲雜音太多等,都是本次比賽絕大多數作品存在的問題。
從剪輯角度來說,剪輯失誤問題是這次比賽作品幾乎都存在的。公管《月食》,統計《sirigo》和法院《Tiny》的調色略重口味,也許是剪輯師為了凸顯自己會用調色才把顏色調得這麼……詭異?說真的,還不如不調色。配樂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多數作品的剪輯師/配樂師只知道微電影需要加背景音樂,但不知道何處加,何處不應該加,以及加什麼音樂。法院《Tiny》的配樂是屬於失誤比較嚴重的典例,中間出現很多莫明其妙的配樂,甚至掩蓋住了對話聲音和環境聲,很不和諧,應該說整部作品的配樂都是比較失敗的,剪輯師/配樂師辛苦了。另外要吐槽一下這部作品最後的演職員表字幕,字型大小太大,字體太丑,再加上詭異的背景音樂,只能說剪輯師好任性。鏡頭切換不自然,缺乏剪輯常識,濫用長鏡頭,配音對不上嘴型,字幕字體丑,字幕對不上人聲,字幕打錯等,是這次比賽絕大多數作品都存在的問題。
從主題角度來看,既然這次比賽的主題是「點滴人大,燈火萬家」,那就應該圍繞人大的點滴去寫劇本,要流露出真情實感,積極向上,向觀眾傳達溫暖和正能量,樸實無華,而不應該追求視覺衝突,所以有些作品的劇情、剪輯和特效很酷,但無益於表達主題,有點畫蛇添足,例如網路新聞社的《逃》,商學院的《手機》和《人大一卡通失竊事件》,統計學院的《sirigo》,《萬能手環》,公管的《月食》等。新聞學院的《The News Breakers》 嚴重偏題,消極成分太多,有點心疼人大的後勤部。
相比之下,比較看好前面答案所說的《劇本》和《方圓》。然而我想說,這兩部作品也有很多讓人遺憾的地方。《劇本》角度獨特,題材新穎,目前4000多的瀏覽量確實讓人震驚,但相信大多數人都肯定20多分鐘的微電影確實太長,相信可以壓縮到20分鐘內。《方圓》存在相同的問題,略顯拖沓,走勵志路線卻不夠感人,但最大的特點是來源於真實故事。本人是曾經見證劉洋時代的人,我承認是由於對劉洋的敬佩才比較看好此片,但不可否認這兩部作品都比較會講故事。然而,如樓上「秦意濃濃」所說,其實這兩部作品都不出彩。
順便吐槽一下「點滴人大,燈火萬家」的主題,個人認為樓上之所以有這麼多人撕逼,其實是源於對這個主題的解讀不同,個人認為很多作品都是偏題的。但我並不認同某些人所說的特效和剪輯不重要,特效和剪輯是可以為敘事服務的,但得看你怎麼處理它們之間的關係。如果拋開主題不講,個人是最喜歡《sirigo》的,至少它能從開頭吸引觀眾看下去。然而如樓上的一些答案所說,《sirigo》涉嫌抄襲,或稱過度模仿?無論是劇情,鏡頭還是台詞。
這次比賽的作品整體來說沒有前幾屆的作品優秀,而且存在的問題太多。雖然這是一個學生比賽,我們無需對學生太過苛刻,但至少要讓人看到作品的誠意,樸實無華反而能贏得觀眾和評委的鐘愛。祝人大學生微電影水平能有很大的進步。十七號作品《逃》
不是敘事但確實是在講一個故事, 講目前大學生們心理狀況的故事。很多人都說這是一個看不懂的微電影,不知道在表達什麼,只有魔性的陳淑芬在重複播放。
但看官們看到陳淑芬從咖啡廳的椅子里轉換到上課的教室椅子,看到最後陳淑芬拿著托福書扔到一直詢問著你是否幸福的記者懷裡,應該或多或少明白了這個電影在傳達的信息。其實電影的中心思想很簡單,配合電影名字《逃》,不難看出就是表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捆綁在自己身上的「枷鎖」無法逃脫的現象,普通、普遍卻現實。這裡比較值得討論和思考的是,是誰給大學生們上了枷鎖?「枷鎖」代表著什麼?被捆綁著的大學生們要如何逃,逃到哪兒去?大家對這一現象又是怎麼看的?一開始我看到劇本的時候也是迷迷糊糊的只有個大概的框架,好像明白了這個詭誕的故事想表達的但又好像沒有。一直到片子拍完,剪輯完成,聽到了宋老師製作的主題曲,並和編劇聊了後,我才對這個故事產生了真正直擊心靈的感覺。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故事的女主角叫陳淑芬,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應該是個學霸,會在日程本上將自己的行程規劃的滿滿當當,只要沒有課就去自習。有一天,她在準備去上選修課的路上遇到校園電視台的記者,記者詢問她是否幸福。每天緊張的生活對陳淑芬而言是不幸福的吧,她草草回答後趕忙跑向教室生怕遲到。但就在路上,她收到助教發來的信息「今日課程取消」,於是她翻看日程本,又火急火燎的趕去執行自己的下一個計劃:自習,背為出國而準備的托福單詞。但就在翻開托福書的那一剎那,她突然穿越到了選修課的教室,女老師對她咄咄逼人,她有點懵。下了課她走出教學樓又遇到了那個記者,時間一下子回到了過去,過了一會兒她又收到了助教的那條信息......(恩,就是個狗血的穿越劇) 就這樣,每當她要翻開托福書的時候,她總穿越到教室。來來回回,反反覆復。陳淑芬終於受不了了,衝出教室,將托福書扔給記者,大喊「我不幸福!」。而那天晚上,當主編詢問採訪結果時,記者只道「很幸福,大家都很幸福「。
沒有看懂的朋友們應該現在差不多能看懂了,下面可以探討一下上面的問題。
1.影片里女主角要逃開什麼?這一枷鎖是什麼? 編劇告訴我他想突出的重點是托福書:現在很多大學生盲目出國,但自己根本不知道出國對自己是否意義。很多因為害怕找工作或因為跟風選擇出國的人其實根本不喜歡。有一些人是強迫自己去看不喜歡的單詞書,有一些人是為了表現出自己真的很愛學習而去背單詞,到後來他們都麻木了。所以女主角陳淑芬的枷鎖是「心底里真的不喜歡但因為是大好青年所以一定要背的單詞書」。 我一個朋友看完片子卻告訴我,她覺得影片里要逃課的囹圄其實是每天日復一日,如機械人一般單調的生活。她沒有看出陳淑芬一直在穿越,她只覺得女主角好像停滯在了某一天怎麼都過不去了,她逃不開那一天的生活因為每天其實都是一樣的。她告訴我之後我覺得也蠻有意思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對這一枷鎖也有不同的解讀。 但其實歸根究底還是一樣,就是現代大學生們遇到的種種壓力:也許是GPA、也許是寂寞孤獨、也許是找工作、也許是PEER PRESSURE...... 我想我們逃不開的其實是離開象牙塔前的最後的一道門檻吧。2.誰給女主角上了枷鎖? 電影里很簡單,陳淑芬自己給自己設定的乖乖女、學霸形象讓她不得不去一步步按照日程本生活,直接的壓力來源於自己。但是,深入的考慮的話,這樣的她又來源於什麼呢?是父母?還是同學朋友?還是整個社會環境?我想這需要問問自己了。3.大家對這一現象又是怎麼看的?被捆綁著的大學生們要如何逃,逃到哪兒去?影片最後記者的話對第一個問題做了回答。這也是個蠻耐人尋味的地方:記者最後拍著女主角的托福書說著「大家都很幸福」的理由是什麼——是因為其他人都很幸福,他想忽略陳淑芬這朵奇葩?還是他無法理解陳淑芬的不幸福?又或者是他懂了陳淑芬的不幸福,但因為周圍的同學們都是天天向上、歡樂祥和的樣子,所以變得麻木?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我想記者的回答就是大家對陳淑芬的回答吧:陳淑芬,我們很幸福,都很幸福。他們逐漸被磨去了稜角,不會詢問自己是否喜歡自己是否需要,只是隨著眾人的腳步完成一個個複製和粘貼。 那麼,扔掉托福書的陳淑芬會逃到哪兒去呢?這個不知道。也許她劃掉了托福單詞這一項後開始繼續完成著後面的項目打上一個個勾,也許她回宿舍好好睡了一覺,也許她根本逃不掉。所以如何評價作品《逃》呢?我覺得就是文藝小清新+詭誕狗血風+現實諷刺+...... 我編不下去了。其實客觀的說影片存在很多問題,劇情銜接不上、線索不明確....(不能再說了),但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奇怪的作品,主題曲《逃》也真的很有意思。希望大家支持。
最後,網新社長、攝影大師tony老師說,給這個答案點贊的可以獲得客片打八折的優惠。 編了一堆亂七八糟不知道是什麼但看起來很知乎風格很文藝的話,寫到這裡,我才發現,一定是大家都去過春假而我還被困在籠子里實習憋得無聊才打了這麼多字。恩,看來我也無法逃開啊。 我是徐老師,一個有內涵的胖子,和一個文藝的學霸。《碎與醒》
首先,這部微電影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它在BGM的選擇和使用上很用心。第一幕開始時使用的BGM,渲染了整部劇的劇情,並且能夠吸引觀眾,一下子就被帶到了劇情當中。並且每個BGM選擇得都相當適合,無違和感,整部劇想表現的情緒在這些BGM的渲染下被放大,更具感染性。有一些畫面的轉換之處,背景音的轉化明顯且會稍顯突兀。但是因為加上了BGM後,就不會那麼明顯。BGM為整個作品加了很多分!其次,再說一下這部劇的劇情。
看第一遍的時候,說實話,看到最後的部分有些雲里霧裡。但是,聯繫起開頭部分的鋪墊,想了一下,整部劇的劇情以及它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便逐漸清晰明了了起來。方晨是外國語學院很普通的一個學生。一天晚上,宿舍熄燈後,她如往常一樣到樓梯間學習,學到很晚,最後因為太困,在樓梯間睡著了。她雖然很努力,但總是因為丟作業本,交不上作業和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原因令老師失望。對外語學習迷茫之際,她收到了可以轉專業的通知,她決定抓住這個好機會。然而她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這個決定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加不幸。父母離異,工作不順,友情決裂等令她痛苦萬分。(心疼女主T_T)然而她決定不放棄,掙扎著努力生活。她的生活總算漸漸進入了正軌,她也漸漸喜歡上了外語的學習……『』叮鈴鈴『』一陣手機鈴聲將她吵醒。這是她的朋友催促她填志願的電話。她意識到之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夢。她又一次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日語系。這時,一園的聲音在耳畔響起,似曾相識的畫面。原來這一切,包括再次報考,都是她在樓梯間睡著後做的夢。一園還是原來的一園,父母的感情也一如既往地好,一切不幸都不是真的,而她自己則因為這場夢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就影片的情節來說,除了最後發現這一切都是一場夢,並沒有很特別的情節。雖有誇張成分,但它很好地表現出了一部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專業以及大學生活的迷茫。但是劇中的色調暗含著希望之意,傳達著正能量。聯繫劇情,它最終暗示著這些處於迷茫中的大學生,不要放棄,努力堅持。尤其是劇中的一句話『』不來一些破碎,就難以得到清醒『』深深地觸動了我,引發了我很多的感想……值得關注的是,劇中多次出現了外教和外國留學生,體現了外國語學院的特色!說到比賽,我認為它的內容也很貼切這次比賽的主題。說到後期,大部分都是新手,不具體評價,做出一部完整的作品,都很不容易。《碎與醒》除了背景音有些雜音以外(但是顯得很真實^ω^),畫面之間,BGM之間還是很連貫的。
最後演員的演技方面,有時雖然會稍顯不自然,稍微尷尬,但大家還是會演的。幾位主演不用說(高顏值!!!),演技都是拿得出手的。三位在後面說小話的同學以及方晨和一園吵架時,兩位同學在後面的表情等細節都很有亮點!!!------
關於《手機》這個作品,因為是我從頭到尾參與的,想多說兩句。我覺得不同在於,它壓根就不是一般理解的「講故事」,它就是靠後期做效果來體現主題的片子。
我的目的,是想要做一次嘗試,一部微電影能不能不走單純故事情節,通過演員的表演、聲音、剪輯讓人知道他在幹什麼。從而弄清楚微電影到底是不是只能「講」故事。
然而,並不是為了特效而特效。
雖然用的比較多,但是每一個剪輯,我都可以說出來為什麼這樣做(包括爆炸的那一幕,都是FCP剪出來的,沒過AE)。一直認為剪輯是電影藝術的基礎,所以對剪輯以及後面的配樂配音效我們是格外用心的,並不是所說的「為特效而特效」或者單純的炫技。
當然,前面的邏輯混亂是個大問題,這也是我嘗試的時候犯下的錯誤,同時鏡頭的使用上也稍顯混亂。
哦對不是自己選的演員 ?撇清關係
但是電影結束,主要發生了什麼卻是能看懂的,我的嘗試成功了。所以我給自己打100分,好的建議我吸納,不好的意見,倒也沒臉皮厚到置之不理的程度。
十分感謝大家的表揚和批評。
--------誰說微電影只需要講故事?
不好意思刪去所有之前的回答。以下所有的回答都是一家或一派之詞,歡迎百家爭鳴。就想寫文章有XX派一樣,每一派都有其理由,很願意看到不同的答案。
這次微電影的通病大家都十分清楚,故事邏輯跳躍,鏡頭質量不高,篇幅冗長拖沓,確實是大一大二學生水平的微電影。
電影是拍來講故事的,一點都沒錯。我們所用的各種各樣技術,都是為了講好一個故事。
然而用電影講故事的手法同樣重要。單是有所謂的誠意和樸實無華,難道就能贏得鍾愛了嗎?文章的真情實感,一定不只是記敘,還有恰到好處的描寫。我從來把電影看成一門藝術,它也需要多樣的表達。沒有表達方式的敘述,那就是無聊的流水賬。
作為講故事手法之一的剪輯是十分必要的。電影藝術的基礎在於剪輯。但是光談剪輯,這次的好作品也不多。贊同樓上那位匿名的答案,然後重點想談一談鏡頭的切換。新聞的《萬能手環》鏡頭和聲音切換得確實稚嫩了些,黑屏、聲音的剪切還能夠加強。但有些作品追求得稍顯刻意了,比如《手機》,幾乎所有地方都運用了所謂的「手法」,感覺就像吃瑪卡龍,每一幕都挺不錯的;但一下子吃完一盒,卻是甜膩過度了。
其次,特效。微電影從來就不只是給人講故事,它是表達。表達得好,就會有真實的錯覺;表達得不好,要不然就太無聊,要不然就純炫技。覺得《劇本》沒有好到出彩,就是因為雖然並不是純紀實,但情節過於平鋪直敘,再加上太長(不是重點),反而有些無聊,我也是跳著看完的。相反,統計的《Sirigo》就在嘗試跳開紀實的鏡頭,用精緻的取景、速度的轉換及有創意的景別變換吸引眼球。說白了我看微電影除了看故事,就是來看你的鏡頭、你的特效和聽你的配樂的。效果做得好,有什麼值得悲哀的呢?我更喜歡《Sirigo》《手機》這樣的片子,原因就在於它們起碼有用電影的語言去創造和表達的想法,這就比單純的去講故事要高了。
微電影不只是來講故事的,然而故事都沒講好確實遺憾。《方圓》《劇本》並沒有那麼出彩,《Sirigo》《萬能手環》《手機》同樣如此。前者缺了表現,後者缺了故事。
我就覺得,這次的作品,突破了單純突出「故事性」的桎梏,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講故事的方法,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十五號:環境學院作品《你,渴望力量嗎》
這次微電影大賽的主題是用平實的鏡頭、平淡的方式表現跌宕起伏的情節,劇本應貼近人大生活,抑或是整個大學群體的生活。剛開始看這個微電影的時候,因為它沒有其它作品絢麗的後期,無法給觀眾以強大的視覺衝擊,給人感覺略顯平凡,但也許正是開始的那種平凡的直觀感受,讓人在看到替身與本體同時出現在鏡頭面前時,當背景音樂響起時,讓人感受到劇情的跌宕起伏。其實從另一方面考慮,前面樸實的宿舍場景,與死黨室友平淡的餐廳生活,正是我們大學生活的樣子,宿舍里打遊戲看劇,圖書館中看書學習,考試周臨陣磨槍,這些情節你一定經歷過至少一種。
這個作品最吸引我的其實是在立意方面,它想表達出來的現在大學生中廣泛存在的現象,高中時努力上進,大學時卻走入過分放鬆的誤區。其實我們高中時,都聽家長、或者老師說過,現在苦點,進了大學隨便你玩,我們其實都知道大學裡不同於高中時的別的壓力,有些同學卻當真了,或者說他們以這句話為放縱自己的借口,每天宅在寢室里打遊戲,看肥皂劇,忘記當時對於一些東西的堅守,或者懶於持續自己的追求。其實我們都很糾結自己的狀態,就像片中男主角一直逃避女主角的追問一樣,影片中替身其實是另一個自己,我們想要努力學習,想要積極向上,但是惰性的自己卻拉著自己蜷縮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換句話說,我們都想要一片「力量的藥丸」,想要出現另一個自己去幫助自己完成我們想做到卻懶於實現的東西。
其實影片中很多細節處理的都很可愛,比如當三個男生和兩個女生一起自習時候,三個男生的表情神同步,這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感,讓人從前面替身不肯離開時的緊張氣憤中緩和過來。而且,雖然影片的畫面不夠細膩,但是有些場景的設計和拍攝還是非常唯美的,比如黃色路燈下男生載女生回宿舍的設計,很有青春的感覺,非常溫馨。
最後,女主角人美可愛聲音也巨甜,還要吐槽一下,剛開始看到這個中二的名字我其實是拒絕的,為什麼要取這麼尷尬的名字呢?換個簡短有力切合主題的名字不是更好嗎?總之,每個影片中都能看出整個團隊對於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能看出主創和幕後人員對於影片付出的心血,其實做出這個作品相信大家自己都非常驕傲,不知道都翻來覆去地看了多少遍,在這個時候,比賽結果其實是次要的,因為從劇本創作、影片拍攝以及後期製作的整個過程,才是最珍貴的回憶。
推薦閱讀:
※看了《夏洛特煩惱》是什麼感覺?
※該怎樣評論《一代宗師》里老薑這個人物?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這個人為什麼會哭?
※如何評價最近很紅的動畫《咱們裸熊》(We Bare Bears)?
※如何評價《投名狀》?
TAG:影視評論 | 五四運動 | 微電影 | 中國人民大學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