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判斷一家書店是不是「好書店」?

一家書店是不是鶴立雞群,需要從哪些方面來評判呢?


看書,看細節。

好書店,該有好書才行。

下面是我之前寫過的一個文章,去年年底去南方時寫下的。

聊備一觀。

原文:https://www.douban.com/note/539474971/

【隨筆】南行書店記

早早歇了書店,南下閑晃了一回。無甚要緊的事,日日只是奔著書店而去。這是我一大毛病。每次不僅逛,還背一包書回來,拉得兩肩發疼。發誓下回再也不做這等傻事,往往依舊如故。

去了廣州、泉州和福州,算算到過的書店也有八九家。不是每家都能喜歡上,但去走走就會很開心。尤其是很多時候,費勁千辛萬苦,突然看到書店的招牌,高興地會跳起來。趁著心裡發熱,選幾家書店寫寫,留個念想。

泉州?華榮書屋

泉州是我挂念不已的一個城市。比起別的地方,她節奏慢很多。那些寬寬窄窄破破舊舊的老巷子,任意一個角落都能散出歷史的味道來。去的那幾天,經常下雨,自己打著傘,在老城裡穿來穿去,總有些恍惚不知所在。

還有這裡的書店,也讓人難以忘懷。一四年年底去了一回泉州。那天出門,發現住處旁邊就有家書店,太早,還沒開門。我轉身走了,沒太在意。晚上回去的時候,好奇,又過去了。店內裝修不大像個書店,倒是有些像飯店。店裡幾位阿姨在收拾,準備關門。我懇求了一下,自己就沿著貼牆的書架掃下去了。這一看,心裡忍不住狂跳。書架上幾乎都是十多年前的文史社科類書,品味相當不錯。這正是我期待的那種類型。順手開始在書架上挑書。阿姨在後面不住催我。我邊說抱歉,邊選書。因為第二天一早就得離開泉州,我只能賴著不走。

不到半小時,選了兩大摞,擱在桌子上。值班的阿姨瞪大眼睛看我:「好久沒人買這麼多書了。」她哪裡知道我心中的激動。這兩包書,後來托我姐寄回天津,開心了很久。這家書店也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可惜走得匆忙,連店名都沒記下來。

這回南下,想著都去廣州了,那就再去一趟泉州吧。上次沒看過癮,這回可以慢慢選書了。

天落著雨,整個城市漉的。記憶里的那條巷子清晰如昨。急匆匆地趕到了樓前。這一回認真看了一下店名「榮華書屋」,簡易地掛在旋轉樓梯口。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登上樓梯的時候,心裡還有些發抖,害怕整個書屋突然間空了。這年頭,實體書店的消散太容易。

推玻璃門進去,屋內滿架的書依然在那裡靜靜地立著。屋內有個年輕人,懶散坐著看手機。我掃了掃書架,沒太多變化,還是一年前的老樣子。這回不趕,慢慢地看下去。書落灰比較重,估計很少人翻。摸得自己兩手黑黑的。後來聽店裡的人說,已經好多年沒更新書了。店主不打算再繼續做書店,現在基本是個飯店。這些書且就放著,一家有書的飯店,也不錯。許是因為下雨,一下午沒什麼人進來,就我們幾個慢慢地在看書。

蹲久了,腿酸腰疼。我貪戀書架上的書,一本本去摸著看,這成了整個旅程里,最開心的一段時間。

臨走的前一天下午,有點時間,我又繞過去看了半天的書。明知行李太重,忍不住還是買了一些。再來又不知何時。

說得感性。其實這家書屋並沒有現在很多書店那種明明亮亮的樣子,一派老舊。可書實在是讓人留戀。而且他們不準備繼續做書店的話,估計也保持不了太久。幸好在泉州這樣的城市,一切都慢得讓人驚奇,也就隨性地保留著原來的很多東西。一家書店,外表好,自然好,可是書不能太差,要不然,枉沾「書」之名。

廣州?學而優

前一個書店,寫那麼多字,後面可怎麼寫下去?任性一下,隨意寫吧。

學而優也好,不過,畢竟是專註於要做書店的,給人的驚奇感就少了一些。不知道諸位能不能理解我這種奇怪的心態。既然是一家老老實實在做書的書店,就不得不求全求新,也就難得從中獲得驚喜了。

這次在廣州去了兩回。頭一回正好在中大,朋友有事,我自己轉過去看看書。又是下雨天,濕冷濕冷的,沒穿外套,人凍得發抖。店內人還不少。有幾個中學的孩子,趴在一堆書上,興高采烈地聊天,不知道看什麼書,那樣子讓人感動。

我沿著書架慢慢掃過去。新書區有劉紹華老師的《我的涼山兄弟》。之前有一本,被朋友看上,就送她了,再買一本吧。這本書,讀來很喜歡。人類學一直是我特別喜歡的方向。不像書齋里的學問,要麼一股子霉氣,要麼一股子正經,沒意思。(早知道,這本後來也會送人,我當時就買兩本了,導致我後來又特意去書店買了一回。)匆匆忙忙挑了幾本書,著急和朋友會合,就離開了。回去的路上,看到一個媽媽邊哭邊拍打一個孩子,旁邊有人在勸,聽不懂在說什麼。繞過去的時候,突然心裡難過,也許是孩子自己胡亂跑,媽媽以為丟了。我現在是不是也在到處亂跑,可惜,長大了,腿長,可以跑得很遠,我媽打也打不著了。

後來一次是和YX、ZX會面,約在學而優。書店總是會面的最佳場所。只是我一看書,就會忘事。她們到了給我打電話,自己都沒接到。好在二位懂我,直奔二樓,就看到我在書架前傻站著了。

哦,忘了多說幾句學而優。就是那種正經的好書店,書全,二樓社科文史也不錯。(偷偷告訴大家,秦暉老師那本書,店裡有一大摞)。書店靠近中大南門,順路去走走總是應該的。還記得有個中大的朋友告訴我,他們老師說,只要自己的學生願意在學而優買書,可向他可以全額報銷。好老師一枚。

離開福州時,雨氣不散。

福州?曉風書屋

在福州的時間很緊,沒想著能去什麼地方,書店卻是必選之一。

下午在倉山看了半天老房子,意興索然。一則這種隨性地走,需要時間,我又趕,沒能看到什麼;再則,這片地區被萬科攬下來開發了,四周圍著,進不去。想想進去也危險,都成了危房,不知道將來還能開發成什麼樣,也許又是一個「保護性拆除」也未可知。畢竟修復老房子,比推了重建,要費勁很多很多。

天開始下雨,我準備直接去曉風。抖抖索索,在車站等了很久的公交,才盼來一輛。上車,晃蕩了一個多小時。人困,手裡握本書,沒看幾頁,就打盹,迷糊了兩回,都沒到站。燈光暈散在雨里,好看又傷感。

「曉風」這個店名於我有些特殊的緣分。好多年前,第一次自己被真正的書店吸引到,就是在杭州的「曉風」。依稀記得是在之江校區的校園裡,也是一個傍晚。自己亂走,安靜的校園裡,暮色沉沉。眼前突然冒出一家書店,然後,就輕手輕腳地走進去。店裡安安靜靜,散著咖啡的香味。架上有很多自己想看的書,心裡發燙。有人輕聲招呼我要不要喝杯咖啡,我有些緊張,說來杯水吧。

很多細節,現在早已模糊了,唯有書店的燈和咖啡的香味,始終恍恍惚惚地懸在記憶里。希望這樣的書店能多一些,不是在鬧市裡,而是在一個角落,突然出現,安安靜靜,讓人感動。

去年在廈門也碰到一家曉風。店裡正在收拾,書堆得有些亂。聽店裡的人說,準備裝修一下,二樓咖啡,一樓做書,也不錯。那種地段,不這麼做,生存下去應該會比較難。只是周圍一路的咖啡館,這樣真能有什麼改善么?祝福。

下了車,前後找了半天,沒看到書店。問路人,對方信誓旦旦地指了一個方向。我沿路走了半天,越走越疑惑,搜地圖,才發現方向徹底反了。忍不住發笑:「這種事,不能太依賴別人的。」

曉風屬於那種踏踏實實做書店的,店裡滿滿當當都是書,入門就有一分踏實感。店主埋頭在那裡做事。我順著書架看下去。門口多是新書,兩側的書架,按種類做了區分。想想,這次就不買了吧,中午剛寄走一些書,胳膊現在還酸。可是,買書的癮呀,稍不留意,就冒出來了。翻到劉浦江老師的一本書《松漠之間》,印數兩千,心裡酸痛,這等好書,卻印這麼少。(悲劇地是,最後割捨半

天,還是把這本書放下了,太沉。想想自己也太搞笑了,把那本書故意放在明顯處,摸了摸,希望有緣人能帶走。在路上的時候,我曾發願把這些印數很少的書,搜羅回荒島,這次沒能做到。)

看到張光直和他的師長的通信集《傳薪有斯人》,收下。一代一代的學者,就是這樣傳承著不息的學術之火。更有意思地是,時代之下,學者內心的那種掙扎很值得體味,尤以夏鼐為例。讀張光直給夏鼐的信,他那種熱意讓人動容,只可惜夏鼐師在大陸體制下,每一步決定都猶猶豫豫,引人嘆息。

再絮叨下去,快成書單了,容我有時間,寫一個書單。有些很不錯的書,被我搜羅了回來。翻翻之後,一併列出來給大家。

我知道實體書店買書,又累又費錢(人呀,吃喝幾百不算多,買書幾十就心疼),可是,那種在店裡翻書,不期而遇的快樂,是什麼都替代不了的。我就算不選書,一本本書脊看過去,也覺得很有意思,去胡亂猜猜每本書背後的故事。

離開曉風的時候,外面雨已經漸漸大了。把那幾本書護在傘下,走回去。自己笑自己,有點像母雞護小雞。

泉州?耕心書屋

那天晚上和我姐約了一起吃飯,想著早點回去,別在外面瞎晃。沿著街道走,等紅綠燈的時候,在路對面瞅到這家書店。名字真好聽,書應該不錯了,且去看看吧,就看看而已。

進了書店,第一眼是失望,門口是教材和文具,幾乎想閃身走了。忍不住,往裡面走了走,突然瞅到一套老版本的《先知三部曲》,講托洛茨基的,這有點意思了,小小書店,居然有這等書,不簡單。於是,開始耐心一本一本掃過去。漸漸驚嘆,要不是用心看,會錯過很多書。

翻了好久,才想起和我姐的約飯,是趕不上了。發信抱歉,讓她先去吃,我正好可以專心看看書。店裡沒人管我,自得其樂。有些書,總讓自己忍不住想手舞足蹈。比如一本《畫說情歌》,不是什麼名家之作,但整理者還算用心,把畫和情歌糅合在一起,極好看,火辣辣的情歌,率真見性,是我的最愛;還有一本《孩提時代》,是早年兩位傳教士細心記錄下來的,關於中國孩子的童年,照片和兒歌都極難得;還有本《海上畫夢錄》,是一位外國畫家眼中的舊上海;一本《生存與體驗》,潘綏銘老師的調查報告。好多書,只是粗粗翻看,也很過癮。

店主大概好久沒見人這麼翻書了,過來和我聊天,熱心給我倒了杯茶。他說自己做書店也有十多年了。可惜,後來漸漸做不動了。現在也是勉強留著,捨不得關掉。我只能惋惜回應幾句。店裡現在的書顯然是無心打理,灰很重,摸了我兩手黑。他告訴我,最繁盛的時候,泉州有幾十家書店,大家一起做書,非常熱鬧。現在,一個個都關了,沒剩多少。

買完書,洗洗手,出門,已是很晚。路邊熱熱鬧鬧,這裡是市中心,繁華地段,但沒人在意到這家小書店。還好,這次終於不是下雨天了。

余話

區區四家書店,就寫了這麼長,我實在是啰嗦有加。還有些書店,去了,印象不深,大家多數也知道,不做細談。比如方所(我說他家一般,有人可能要白眼我,其實,還不錯的,人很多,頭一回看到書店有此禮遇,做書店的人表示欣慰)、聯合書店(地段好,書呢,一般)、浩天舊書店(知乎有人極力推薦,我保留意見,就算是舊書,也不大好,店主倒是有個性得很,書店布置有味道)。其它,匆匆一略,無甚印象了。

不用說,我是個書獃子,看書店在意書。但內心並不排斥借著書店延伸業務。有的店把書店做得那般溫馨可人,自然羨慕一二。不過,既托書店之名,好好選書才是,如果沒有了這個,怎麼也說不過去。

一六年二月四日,荒島


如果你走進書店,

一抬頭,

看到的第一本書是本教輔,

那麼你就該走了。


店面漂亮沒什麼了不起,有錢都可以做得很漂亮。但是書店靈魂不可抄襲,看書店的選書質量,店員的面貌態度等。


推薦閱讀:

如何經營一家書店?
西西弗書店的盈利模式?
後書店時代的概念,到底什麼是後書店時代,跟前書店時代是怎麼區分的?
光合作用是一家怎樣的書店?
未來的書店會是什麼樣子?

TAG: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