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電影院線、萬達電影發行、萬達影視在業務和公司定位上都有哪些區別?
看到萬達文化下面有一個萬達電影院線,有一個萬達影視傳媒,還有一個萬達電影發行。
萬達電影院線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主要業務是院線的建設和電影發行。而萬達影視傳媒也是有影視發行這樣的業務,比較好奇這樣的定位是否有重複?三個公司的側重點有何不同呢?不知道有沒有行業人來說說?
感謝@朱博文 的指正,以下內容已修改。
不是行內人,但是跟這三家公司都接觸過
結論在先:
定位不重複;影視、發行、院線分別負責製作、發行、放映放個圖:(來源:藝恩諮詢2014-2015 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
比方說電影是個土豆,影視製片公司就是種土豆的,影視發行公司就是批發土豆的,院線/影院就是連鎖超市/路邊小販銷售土豆給最終消費者的。萬達影視傳媒、五洲發行(並沒有「萬達電影發行」這麼一家公司,原因後面說)、萬達院線分別對應的就是種土豆、批發土豆、零售土豆的三個角色。批發土豆的我們都知道,其實是很關鍵的一個角色,一手托兩家,通過信息不對稱和控制資源獲得利潤,現實中土豆販子也確實比農民和路邊小販掙得更多。
同樣「電影發行」這個業務,也是電影產業鏈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利益重大。發行公司談出來什麼樣的檔期、分賬比例,對影片票房有很大的影響。(當然院線也有著非常大的話語權,這是個博弈的過程。)這麼一塊肥肉,當然誰都想咬一口,於是呢?
「五洲電影發行是由萬達影視傳媒主導,聯合大地時代電影發行、廣州金逸影視傳媒、橫店電影院線共同投資的以電影發行、營銷策劃為一體的電影發行公司。」(來源:微博@五洲電影發行)所以說並沒有「萬達電影發行」,而是一家萬達牽頭的合資公司。如果觀察萬達的整個業務發展過程,會發現王健林有個很有意思的習慣:不帶別人玩兒。
那怎麼到發行這例外了呢?當然是因為肉太肥了,其他大佬不會坐視不管。萬達院線確實是全國最大,但市場佔有率也就是10%幾,不如和幾大院線坐下來一起吃。
不過五洲發行為什麼目前還是由萬達主導呢?很簡單,五洲各股東的投票權是由其各自院線的票房決定的。所以說,五洲就是目前院線市場競爭的一個典型代表。
至於你說為什麼萬達影視和萬達院線都可以做發行?因為在中國,要進行電影發行需要1註冊資本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2 受電影出品單位委託代理髮行過兩部電影片或受電視劇出品單位委託發行過兩部電視劇。對於一般企業來說可能還是有點門檻,但對於萬達來說實在是捎帶手的事情。現階段來說,有了資質,這兩家就可以做些五洲不屑/不願/不方便做的業務,何樂而不為呢。
長遠來說,只要不違法,萬達是一定要做全產業鏈整合的,手下各個公司能做的都先做著,誰有機會就上下游打通,這是必然的事情。院線負責建電影院,運營和管理。屬於連鎖行業類似沃爾瑪或麥當勞。影視的主業是投資製作和包裝電影電視,有點像當年的電影廠。發行公司不太了解,個人猜測是做宣傳的,代理影片打通上下游渠道,相當於廣告公司。
這三個各自負責生產,宣傳和發售。覆蓋老式工業的整條產業鏈。
謝邀,不是行內人,只是愛好者。
兩家子公司里說的發行不是一個意思。影視製作顧名思義,就是拍電影的。拍完之後發行部門負責聯繫各大院線(中影,嘉禾,大地等等,萬達院線只是其中一個)安排上映。你把他們分別當成獨立的公司就很好理解了。
比如我拍了一部獨立電影,但是我沒有渠道上映。我可以給萬達發行費,然後他聯繫了大地院線放映我的電影。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萬達的影視製作和院線是都沒有參與這部電影的。
再比如中影投拍了部電影,他們的發行部門聯繫到萬達院線來放映,那麼,萬達的影視製作和發行部門是都沒有參與到這部電影的。
再再比如,萬達和中影聯合投拍一部電影,約定由中影負責發行,然後中影的發行部門聯繫了嘉禾來放映。那麼,萬達的發行部門和院線是都沒有參與到這部電影的。
當然,現實中一般不會像我舉例子中那樣自己家的電影自己的院線都不放或者一部電影只在一個院線上映。
順便提一下,美國為防壟斷,電影製作公司是不允許擁有院線的,中國無此規定。不請自來,對萬達這家公司很感興趣,作為一個業外人員簡單說說吧。
我國的電影產業鏈主要包括電影製片、電影發行、院線和影院四個環節。這是產業鏈上下游的關係
分別是製片商:影片製作,對應萬達影視傳媒,昨天,萬達影視宣布斥資200多億收購美國傳奇影業,要為萬達影視上市鋪路,目前萬達集團旗下有萬達商業地產(H股)和萬達院線(A股)兩家上市公司,萬達影視很可能會成為第三家,照目前看很可能要上A股。發行商:從製片商處獲取發行權,並在目標市場內負責發行營銷,正如 @雪山飛熊所說,沒有萬達發行這家公司,是五洲電影發行,他在這點講的很清楚了,補一張國內電影發行模式的圖院線公司:對應萬達院線,從發行商處獲得電影拷貝,負責在所屬影院做電影放映的統一安排,根據目前法律,不允許發行公司直接在影院發行影片,截至2015年上半年,萬達院線擁有已開業影院191家, 1694塊銀幕。因為萬達院線模式是在各城市建立全資影院公司的純資產聯結模式,與其他院線公司的加盟模式相比,更能做好標準服務和打造品牌資產。這幾年的增長率比其他院線高出不少,今年估計萬達院線的收入在60億左右,市場份額在增大,漲勢不錯,繼收購美國AMC院線之後還收購了澳洲第二大影院運營商Hoyts集團100%股權,積極布局全球市場。思前想後,覺得有必要在最前面加一句:萬達模式只是個例,並不具有影視行業生態鏈代表性!因為人家有錢,很有錢,太有錢了,有錢到「上市」是被逼無奈。
作為一個職業電影發行人,非常負責任地給一個解釋吧:
萬達文化=總公司
萬達影視=電影製作子公司
萬達電影發行=電影銷售子公司
萬達院線=電影放映子公司
其實關鍵是要理解製片、發行和院線這三個詞是什麼關係
製片=產品生產方,就像開發商,買地皮找民工把樓蓋起來
發行=產品銷售方,就像樓盤銷售員,負責吆喝和拉客戶,電影的客戶就是各家影院
院線=銷售管理方,這個可能外行比較難懂,院線是影院的管理方,可以理解為這樣:影院只有權利放電影,沒權利買電影,而院線就負責給加盟到旗下的影院提供影片的來源,用樓盤作比喻的話,院線更像是外包型的優秀物業公司,比如有三家樓盤,萬達、萬科、廣廈,但是這三家樓盤都選擇了綠城作為物業的外包公司。
謝邀 不是專業研究人員 但因為工作所以一直在接觸這些公司 就說說我的感覺吧
萬達電影院線主要就是經營影院 目標爭取把其他影院都收成萬達影城(哈哈)然後建更多滲入地區的影院
萬達電影發行現在應該已經是五洲發行聯盟了 (由萬達影視傳媒主導,聯合大地時代電影發行、廣州金逸影視傳媒、橫店電影院線共同投資的以電影發行、營銷策劃為一體的電影發行公司)主營是面向院線電影的發行業務,和影院和片方對接工作,爭取把排片率和宣傳鋪到各個地方萬達影視應該說的是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是隸屬於萬達集團,主要就是在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方面進行發展,萬達的期望應該是依託這個公司打造全產業鏈的業務。
希望能解答一部分你的疑惑(:)前面的人已經回答很詳細了。現在萬達院線併購了萬達影視,青島萬達,萬達院線集合了影視娛樂整個產業鏈,製作,發行,放映。院線的發行是面對消費者的放映發行,影視的發行是面對影院熒幕的發行。
一個負責拍電影。一個負責給光盯審查。一個上映,開影城,就是這樣的區別
它們是分工合作的。詳見抓妖記。
區別很大
推薦閱讀:
※騰百萬解散後,萬達投資ETCP,目的為何?
※王健林妻子涉內幕交易是怎麼回事?
※如何看待王健林起訴多家微博號,要求各家分別賠償 500 萬元?
※是不是現在可以娛樂的地方少大家才選擇電影院?
※萬達集團客服助理這個職務怎麼樣?